閱讀屋>述職報告>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

本人XX,男,一九七四年一月十一日出生。一九九六年畢業於湖北三峽學院,一九九七年分配到公安縣公路管理局工作,從事公路大中修建設。二000年九月我被武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函授班錄取,二00三年七月畢業,次年獲得該校學士學位。本人從一九九七年至今一直從事公路養護、工程技術工作。透過近十年的實踐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績。下面是在專業技術方面的工作總結,以便評審組織審查。

一、豐富的專知識是從事專業技術工作的前提

本人自1997年參加工作以來,一直從事公路養護、公路工程相關的專業工作。2000年,本人透過自學考取開漢理工大學土木工程系公路與橋樑專業函授班,三年的學習,使本人積累了豐富的專業理論知識。在2002年被縣職改辦評為助理工程師。我先後從事公路養護中、小修工程技術管理,207國道南平至章莊二級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參與了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復工程,任技術負責人,207國道黑狗當大橋簡支梁維修加固工程,207國道J標馬市段二級公路路面改善工程,期間擔任技術負責人,沙劉線接線路面改善工程,還參與了省公路局和長安大學科研專案——舊砼路面不同加鋪層結構設計試驗。任該專案技術負責人,與同事一起撰寫了《水泥砼路面破板基層處治方法》、《水泥穩定砂礫基層機械化施工要點》、《淺談公路水毀的成固與防治》等學術論文。

二、勇於創新,總結經驗。專來技術工作水平在實踐逐步提高

一九九七年八月參與了南平至章莊二級公路路面改善工程建設,在該專案中,任技術負責人,總結並編寫《水泥穩定砂礫層機械化施工要點》,對在水泥穩定砂礫機械化施工中,機械配備,材料用量及控制,工藝流程及工程質量控制起到了良好效果。在一九九八年孟溪大垸水毀調研工程後,總結了《瀝青路面春季翻漿處治方法及要點》,在春季雨水過多,不利於瀝青路行車的狀況下,主要採取三種處理措施:

(1)開挖路肩明溝:春初翻漿路段兩側路肩上每隔6-8開挖一道橫向明溝。及時排降除路面水份。

(2)挖橫斷面或路基明溝,不致使路面積水。

(3)挖滲水坑,在易於翻漿的路段,挖成直徑20-40cm左右的坑,人工定期掏出坑積水。

同時還在市養護工作經驗流會上作了《淺談公路水毀的成固與防法》,總結經驗。近幾年工程水毀主要有路基沉陷,路基坍塌,橋樑破壞,防護與加固工程損壞等型別。公路水毀要以預防為主,及時清除水毀隱患,防患於未然,只要能從公路的設計、施工、養護等方面重視水毀,採取措施得當,公路水毀將會得到有效控制。

三、敢於探索,理論結合實踐,專業技術工作成績顯著

一九九八年十月,擔任水泥路養護工程隊技術員,在公安縣公路管理局列養里程中,國道二級水泥砼路面有49km,省道公石線有49.5km,為了交通行車舒適,找出一條即經濟又合理的水泥砼路面破板修復辦法,透過實踐觀察發現破板的主要原因是基層不穩定造成的,影響基層不穩定的主要因素是雨水滲透到基層,在荷載的作用下,基層開始變形發生唧泥,對這種現象,我們為市養護科提出要加強對水泥砼路面進行縫養的建議,採用科學的縫養和高密度縫養材料,對遏制水泥砼路面的破碎起到了明顯的效果,受到了市局的領導表揚。

二00二年207年國道黑狗當大橋工字梁生生位移,橋面鋪裝板破裂,橋樑伸縮縫損壞,被省市專家確定為危橋,需要加固維修。我擔任該專案技術負責人,針對大橋各種病害,透過近十天觀察,報省市批准,採用簡支梁穩定工字梁,重新布筋進行橋面鋪裝,透過四個多月的維修加固,經省市檢測為合格優質工程,大大的提高了橋樑的通行能力,行車安全有了保障。該專案受到了省市領導好評,市養路科在此召開了全市橋樑維修加固工程現場會,個人也受到了極大的鼓舞。二00二年四月完成了207國道二級路面改善工程J標段施工任務。我擔任技術負責人,在老油路基礎上進行加鋪砂礫下基,在施工中發現老油路路面呈塊狀,且極不穩定,上報給市局,經實地察看,本人建議挖除塊鬆動油路基礎,進行區域性挖一補一措施,透過彎沉檢測,各項技術指標合格,此專案被評為優質工程。二00三年三月擔任沙劉接線改建工程技術負責人,在處理軟基時,k00300-k00500有200米軟基無法處治,因路基旁為一水堂,在下挖無望的情況下,結合在書本上學到的知識,進行石灰樁處冶後,再進行底標號砼下基施工,三天後透過彎沉檢測,容許值在標準範圍內,完全合符二級公路建設標準,受到監理和業主的表揚。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

自評聘助理工程師以來,我主要從事公路工程機械維修、保養、管理工作,歷任公路局機械隊副隊長、隊長、機務科副科長、科長等職,現任公路局副局長。幾年來,我立足本職,愛崗敬業,勤奮工作,圍繞新形勢下公路工程對機械化程度的新要求,按照以需要為前提,高利用率為標準,實現效益最大化為目的,重點圍繞機務管理、機械化施工組織、安全生產、工程機械融資等方面做了一定的工作。

一、開拓創新,做好機械裝置的綜合管理

隨著經濟的發展和公路建設規模的擴大,工程施工機械化程度已經成為保證工程質量和進度的'關鍵,同時機械裝置的數量和技術含量大量增加,這給機務管理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幾年來,我正確選用機械自身的運轉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結合本單位的實際情況,進行了認真的探索和實踐,從只注重裝置的技術管理,實物形態管理向意識形態價值形態與實物形態相結合的管理模式轉換,以經濟效益、工作效益為中心,為提高本單位經濟效益服務。本著客觀上管理好、微觀上搞活的原則,形成了集使用、保養、維修、經營管理為一體的新體制。

(一) 裝置的購進

近幾年來,隨著工程施工機械化程度的提高,對裝置的購置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裝置的購進過程中,我遵循兩個方面的原則:

一是裝置購進前進行必要的技術性、經濟性論證,充分了解裝置的機械效能、可靠性、產品質量、生產能力和工程適用範圍,結合市場狀況和本單位的實際情況,考察購置裝置的必要性,預測成本回收的時間,以及它帶來的經濟效益;掌握同種裝置的不同報價,貨比三家,使投資合理。

二是裝置購進時充分考慮了生產狀況和裝置發展。如我局2000 年購置穩定土廠拌裝置時,按當時工程需要購買每小時產量300噸容積式稱量的廠拌裝置即可滿足使用要求,但我考慮到將來等級公路施工對廠拌裝置產量和質量的要求將會越來越高,因此,建議購置了當時最為先進的電腦計量 WCQ500路基料拌合站,從而滿足了日後高等級公路對物料稱量、物料級配和產量的要求。目前,我局機械裝置資產總值已達到4000餘萬元,是10年前的30多倍,且配套成龍,效能先進,已全面具備了承接高等級公路施工的能力。幾年來,我參與主持了本單位所有大型機械裝置的考察、選型、購置、安裝和除錯工作,且一次試機成功率達100%。

(二) 裝置的使用

機械裝置的正確合理使用是裝置管理工作的主要內容,它不僅是完成機械化施工任務的保證,而且是減少機械磨損,延長機械使用壽命,降低機械執行和保養費用成本,提高經濟效益的關鍵。在使用管理中,我堅持了人機固定的原則,做到“三定”即定人、定機、定崗位責任制,一機多人的大型機械,實行機長負責制。要求機械操作手對機械做到四懂:懂結構、懂效能、懂原理、懂用途,三會:會操作、會維護保養、會排除一般故障。操作機械時做到四不準:不準超溫、不準超壓、不準超速、不準超負荷。同時,對施工現場機械進行動態監控、維護。要求操作人員必須聽從施工管理人員的指揮,正確操作,按規定使用,尊重科學,充分發揮機械效能,保證作業質量,做好施工配合,對於施工人員違反安全操作規程和可能引起危險事故的指揮,操作人員有權拒絕。要求機械現場管理人員“四到場”,即機械管理到場,機械檢查到場,機械工作協調到場,機械故障處理到場,使機械管理橫到邊、縱到底。同時,實行了機械監理制度,機械監理人員深入施工現場,監督操作、修理人員正確使用、保養、維修機械裝置。從而保證了機械的正確、合理使用,保證了施工質量。

在做好裝置技術管理的同時,加強了對裝置的經濟管理,堅持以裝置經濟效益管理為中心,以綜合效益率為最高目標。機械隊實行獨立核算、自負盈虧,按所擁有的裝置資產值,制定年上繳金額。機械隊實行單機單車核算制度,以成本、工作量、機械技術狀況、盈餘額為主要考核指標,與工資分配直接掛鉤,實行按勞取酬的結構工資制。單機單車的經濟核算方式,克服了以小單位整體經濟核算出現的各機械收支不平衡、責任不到門、業績不到人的諸多弊端,使每臺機械的收入和支出明細化,並以此衡量經濟效益,考核駕駛操作人員的工作業績。透過單機單車核算的落實,充分發揮了人才、技術、管理方面的專業優勢,提高了裝置的利用率,調動了駕駛操作人員的積極性,鼓勵了操作人員一專多能、精益求精。

按照“對內為主、對外為輔,先內後外、內外有別”的原則,建立了內部租賃制度和外部租賃制度,積極開拓內外兩個市場,在確保內部施工任務的前提下,積極對外出租裝置,走出了一條“以租養機、靠機創利”的新路子。根據單位的實際情況,我查尋了相關規定,制定了《內部臺班費用定額》、《外部租賃臺班費用定額》、《租金核算管理細則》、《租賃合同管理細則》等,繪製了裝置租賃動態分佈圖、租賃經濟分佈圖等 。對租賃期較長的給予一定優惠,並並隨行就市及時調整租賃價格,使自己立於不敗之地。近幾年來,我局裝置利用率均保持在65%以上,裝置有效利用率90%以上,對外租賃累計收入400餘萬元。

(三)裝置的保養,維修與改造

做好保養、維修工作是延長機械使用壽命的關鍵。我在實踐中認識到,傳統的“定期保養、強制維修”制度存在很大缺點,重點是不重視日常保養和維修的經濟效果,於是,積極探索新的保修模式,逐步建立了“狀態監測、強制保養、視情修理”的新模式。強化了班前、班中、班後的日常保養工作,實行了日常保養狀況獎懲制度,裝置維修人員實行計件工資制和維修質量負責制。定期組織人員對裝置進行狀態監測,視情維修。並積極探索新的維修方法,如:一臺2000年購置的T-230推土機採用康明斯NT-855發動機缸套,每半年就要因穴蝕而更換,我主張採用零件換位法,在缸套執行一段時間後轉動90°重新安裝,有效地延長了使用壽命。採用新的保修模式後,我局每年的維修費減少了15%-45%,故障發生率減少了65%,大大提高了機械完好率,延長了機械使用壽命。其間,我共主持或指導了裝置的大修20餘臺次,其中較大型技術改造4次。

一是1995年對西安產瀝青混合料拌和機的除塵部分和燃燒部分進行了改造,在旋風除塵的基礎上製造加裝了水除塵系統,變燒柴油為燒重油,既節約了燃料消耗費用,又解決了粉塵對環境的汙染問題,若按利用率60%計算,一年可節約資金5-6萬元。

二是1996年對市公路局淘汰近10年的德州產14/16噸壓路機進行了修復改造,變操縱桿式轉向為方向盤式轉向,變機械式轉向操縱為全液壓式轉向操縱,節約資金1.8萬餘元,至今使用良好,得到了市公路局及原生產廠家的較高評價。

三是1997年參與了對Parker-M356瀝青拌和機計量系統的改造試驗。從訊號放大器後的電路中直接引出電訊號,然後透過比例電路進入PLC(可程式設計控制器)。這樣,可以方便地使用硬體來調節數模比例。該系統改造後能對每一鍋料的各種集料、瀝青和粉料配合情況作分類貯存。當有廢料出現時,能自動報警。防止廢料進入成品倉,保證了出料質量。該系統目前執行狀況良好。

四是1998年對山東建築機械廠生產的WCQ200穩定土廠拌裝置進行了改造,加大了攪拌鍋電機,改造了供料系統,加大了骨料供應量,使裝置產量由200t/h增大到300t/h,同時把粉料計量改為螺旋稱稱量方式,並且直接進入拌鍋,使計量更加精確,從而使該裝置在等級公路中允許使用,收到了良好的經濟效益。

(四)機務統計工作

機務統計工作是從機械裝置採購至報廢為止,貫穿裝置壽命週期全過程的記錄。在工作中認真收集了各種原始資料,做好了裝置的建帳立卡工作,裝置的交接、使用、保養維修記錄,大、中修記錄、折舊費記錄、輪胎更換、機械運轉記錄等齊全完整,統計臺帳使我們掌握了機械裝置的一切管理與使用情況,為考核機械裝置技術性能和效益提供了依據。透過對收集資料的歸納、分析和總結,及時發現裝置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和不足,為管理決策提供科學的依據。從而提高機械裝置的完好率和利用率,進而提高機械裝置的投資效益。

(五) 做好培訓工作,努力提高機械從業人員的技術素質

機械裝置使用正確與否直接影響到裝置的壽命長短,同時影響工程的進度與質量,從而影響裝置的投資效益和工程建設的經濟效益,而提高機械管理人員和裝置操作人員的素質是管好用好裝置的關鍵。在實踐中,首先制定了嚴格的規章制度和獎懲制度,從制度上對操作人員進行合理有效的管理,提高每一位操作人員的勞動積極性,激發他們飽滿的勞動熱情。其次,加強了從業人員素質教育和業務培訓,在人員素質方面,進行了思想道德和職業道德教育,增強了操作人員的事業心、責任感和敬業愛崗意識。在業務培訓方面,幾年來,先後對機械管理人員、維修人員、操作人員分期分批進行了技術培訓。

一是深入施工現場,隨時隨地向操作人員傳授裝置的正確使用和日常保養知識。針對操作人員對機械具有的相當的感性認識,我在培訓過程中,不是進行空洞的說教,而是以實為實,以使用、保養的現場演示來加深操作人員的理解,從而使操作人員在保養好機械的前提下進行科學的施工作業。

二是在施工淡季有計劃、有組織地對機械從業人員進行系統培訓。培訓的重點是學習各種機械知識,包括機械構造、液壓與液力傳動、電氣路等。透過學習使他們對機械裝置的構造、原理等有了理性的認識,以便在實踐中進一步加深理解和深化,同時使他們不斷接受新知識,適應新技術、新材料、新工藝的應用與發展。

三是加強了對修理人員的培訓,積極選派綜合素質較高的修理人員到裝置生產廠家和大型修理廠進行理論實踐學習,以提高其業務技術水平,適應機械裝置技術更新的需要。近幾年來,我不但自己參加了長沙交通學院在職研究生學習,而且舉辦了8期培訓班,共培訓各類機械從業人員400餘人次。


【公路工程類述職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