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總結範文>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總結一: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總結

英語課程標準指出在英語教學中英語教師應該自始至終關注學生的情感、努力營造寬鬆、民主、和諧的教學氛圍。把英語教學與情感教育有機地結合起來,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但是班級學生人數多制約著學生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體驗的全面展開,影響著學生學習思維能力、人文素養的提高及學生個性、認知、情感和技能的協同發展。章兼中教授在其專著《外語教育學》(1993)中指出,課堂教學中師生交往的形式是多種多樣的,但更重要的是生生交往——學生之間和小組之間的交往。因為同一班級的學生具有共同的年齡特徵、知識水平、學習經驗和思想情感,易於相互傳遞和接受資訊,易於激勵學生的參與意識,實現課堂教學交際化,增加學生用外語交往的機會,從而促進掌握外語交往的程序。因此,在大班教學中開展小組合作學習,創設各種合作學習的活動,促使學生互相學習、互相幫助,體驗集體榮譽感和成就感。

合作學習是目前世界上許多國家都普遍採用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理論與策略體系。由於它在改善課堂心理氣氛,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促進學生形成良好非認知品質等方面實效顯著,很快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併成為當代主流教學理論與策略之一,本文擬從新課程背景下英語課堂教學入手探討課堂合作學習策略。英語課堂合作學習法是以現代社會心理學、教育學、認知心理學等理論為基礎,以研究與利用課堂教學中的人際關係為基點,以目標設計為先導,以師生、生生合作為基本動力,以小組活動為基本教學形式,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以標準參照評價為基本手段,以大面積提高學生的學業成績、改善班內的社會心理氣氛、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質和社會技能為根本目的。

一、什麼是小組合作學習?

小組合作學習是20世紀70年代初興起於美國,並在70年代中期至80年代中期取得實質性進展的一種富有創意和實效的教學。它是以異質學習小組為基本形式,系統利用教學動態因素之間的互動,促進學生的學習,以團體成績為評價標準,共同達成教學目標的教學活動。(王坦:《合作學習簡論》)小組合作學習要求學生互助合作嘗試探索知識,並以小組的總體成績作為評價和獎勵的依據。各小組成員都必須視小組的成功為個人的成功,從而使每一個成員不僅自己要學會要求掌握的知識,而且還要關心和幫助組內的其他成員獲得成功。在實現小組目標的過程中,個體責任感保證全組成員互相幫助,共同努力,掌握學習內容,最後獨立接受測試或其它方式的評估。合作學習非常強調課堂上的人際互動關係,即學生與學生之間、學生與教師之間的相互合作交流。教師在教學過程中充當監控者和諮詢者,學生在自己所在的小組裡也能扮演“專家”或“教師”的角色,與小組同伴共享學習資料,互相影響,互相信任,共同努力以實現小組目標。

二、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現實意義

1、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形成新的小組合作學習方式。本次課程改革的顯著特徵就是學習方式的轉變,改變原有的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以“自主、合作、探究”為特徵的學習方式,新的學習方式涉及學生學習的三個方面是:動機與態度由被動到主動到自主;教學方式由接受到探究;社會環境由個人到同伴合作。這是學習觀的根本變革,學習已經不再是一種異己的外在的控制力量,而是一種發自內在的精神解放運動。

2、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提高學生語言的互動能力。在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經常唱“獨腳戲”,他們花大量的時間講解語法,組織機械操練,學生自主語言實踐機會明顯不夠。小組活動則可以給學生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據統計,如果一節課中有一半時間用於小組活動,那麼學生個體訓練時間是大班化討論或問答模式下學生個體訓練時間的五倍。在傳統的課堂中,通常情況下是教師問,學生答,談不上是互動的。而小組活動時,每個學生均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可以根據各自情況反饋,想答(問)什麼,就答(問)什麼。因此小組合作學習在真正意義上培養學生自覺實踐,提高運用語言進行交流-互動-交際的能力。

3. 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創設良好的情感氛圍。我國在以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內,各地的班學生數額將繼續偏大。大班中包含了各種學習風格、各種性格型別的學生。那些性格內向的學生怕在班級發言,而小組活動為那些學生提供了一個相對安全的空間。甚至還可以從小組中得到某些幫助安慰,建立自信,很好的與他人合作共同完成任務。

4.小組合作學習有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學生經過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合作的同時實現不同的目標,小組中的個體在不同方面發揮優勢,各個學生都張揚了自我的個性,在不同形式和內容的小組活動中展示了才華,在達成目標的'同時,實現自我,超越自我。

三 英語課堂小組合作學習的實施策略

1.合理分組 、規範操作

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基本組織形式是小組活動。交流的多樣性與個人的參與度是一對矛盾。小組規模過小,交往圈子小,提供的資訊必然有限;過大,小組成員的參與必然受到限制,一些成員可能乾脆被動聽取,主動參與者的數量反而下降。課堂內合作學習小組的組建可以有兩種做法:一是讓學生自由、任意組合;二是由教師根據學生的特點分組。教師要充分了解學生的性別、能力、個性和學習成績等因素,在小組人員構成上有同質與異質之分,前者將有著共同興趣、愛好、認知水準的學生組成學習小組,由於有共同的語言,彼此間容易開啟心扉,形成心心相印、和諧共振的心理氛圍;後者則求異,形成異型交流結構,異質成員之間相互學習、取長補短,所形成的互補機制,亦能使小組成員獲得心理上的滿足,按異質分組有利於資源的利用。一般而言,英語課堂合作學習的編組原則是以異質分組為主,同時注意組際之間的同質,以便促進組內合作與組際之間的競爭,但突出異質性。還有一種方法是按學習的問題和學生的興趣分組,這有利於探討問題。編組一般要小,從同桌兩人小組,發展到前後兩桌四人小組,再到相鄰課桌(可以改變“秧田型”的空間結構)六人小組,具體的小組規模可根據討論議題、討論時間而定。小組活動時課桌椅的擺放允許靈活多樣,如固定排列,組團式,或圓桌式,目的是有利於合作和互動。

合作學習宜採用異質分組的原則,也就是將男生和女生、本學科學習較好的和有一定困難的、性格內向的和性格外向的分到一起。其目的是形成一種互補。每個小組4-6人為宜。每學期應該調整一次小組的劃分,以便讓學生有更寬的交往空間。教師注意協調小組人員的合理分配,使每個小組都儘可能有書法好的、喜歡畫畫的;口語好、喜歡錶達的;口語差、表達有困難的學生。小組中只有兩種角色:一種是學習的操作者,一種是學習的檢查者,這兩種角色由小組成員輪流擔任。當一名成員向其他人說明自己的理解過程或陳述自己的觀點時,其他成員要對其發言進行評價。在全班交流中,只有中心發言人,沒有小組長,而且中心發言人是輪流擔任,每個人的機會是均等的。這樣做的目的就是為了在合作學習中消除權威,體現地位均等與機會均等。培養學生平等合作的意識。組發言人由組員推選,不同的活動由不同的人員代表發言,每個人都獲得發言機會。中心發言人的交流代表的是小組而不是個人,師生對中心發言人的評價不是對其個人的評價,而是對這個小組的評價。我們可以說,You all did a good job in the discussion ,Let’s see which group will win, Group one got the highest grade. 師生給出的評價提示詞都是針對小組而不是個人。

2.明確任務、形式整合

在外語學習中,缺乏自信的學生容易出現語言焦慮。語言焦慮是影響外語學習的重要情感因素。雖然有些研究者發現一定程度的焦慮有助於學習,但大多數研究表明,焦慮的影響是負面的。外語學習中的語言焦慮主要是指學習者需要用外語進行表達時產生的恐懼或不安心理。儘管語言學習焦慮與學習者的個體性格有關,但不同的學習活動形式或教學方法導致的焦慮程度不同。合作學習之所以降低了學生的焦慮感,是因為它改變了課堂組織結構,營造了輕鬆的學習氛圍,為積極學習提供有利的條件,使學生儘量多說,大膽開口,不怕講錯。學生在小組可以隨時提問,問同學,問老師,隨時把不懂的東西弄懂。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自己應該寬容學生出現的語言錯誤,還要教會學生學會寬容他人,保護學生的自尊心何自信心,使學生在和諧的氣氛中愉快地學習,這樣不僅減少焦慮感,而且為學生提供了愉快的學習經歷,使學生對學習本身和英語產生興趣。

因此開展合作學習的任務選擇非常重要。必須選擇那些具有一定的挑戰性、開放性、探索性的問題才能開展合作學習。如果教師提出背誦一段課文這樣的問題讓學生進行合作學習就沒有太大意義。如在教People And Work中,我選擇了 make a survey這一任務讓學生開展調查訪問活動;我在教A Traffic Accident中,讓學生共同討論,提出遵守交通規則的“Dos”和“Don’ts” .這些任務的選擇都非常具有探索性、開放性和挑戰性。所謂形式整合是指合作學習在實施中要與其他學習形式進行整合,以期求得最佳效果。教師先讓學生個別學習、個別思考,在此基礎上再開展合作學習。獨立思考是交流的前提,沒有獨立思考,沒有形成自己的思想與認識,那麼,在合作學習中只能是觀眾和聽眾。教師必須給一定的個別學習時間,而且還應該要求學生當自己的思考有了一定的結果時,要整理自己的思維,從心理上做好與人交流的準備。因此要給予足夠的時間.如果問題提出後,只給了1分鐘合作學習時間,6個學生是無論如何都不能進行充分的交流。

合作學習強調個人負責和小組集體負責兩種責任制。在確定學習內容之後, 首先進行分工, 每個成員先負責完成某一部分,然後回到小組,向大家介紹自己的成果

【英語小組合作學習總結】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