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春節> 初三春節隨筆

初三春節隨筆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

  在日常學習和工作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個分支,是議論文的一個變體,兼具議論和抒情兩種特性。什麼樣的隨筆才算得上是好的隨筆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初三春節隨筆範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1

  年的起源是殷商時期的祭祖、祭神,而在西周之後,過年就有豐收慶祝的意思。

  過年祭祖是春節中最重要的環節,年除夕的祭祀儀式深深植根於鄉村之中,文化氣息濃郁,具有既神秘又神聖的精神力量。

  在我老家,家家戶戶高掛家堂,記錄著每一個逝去的先人的名字,按輩份代次排列。供品極其講究,必有魚、雞、肉、水果、點心,兩支高高的燭臺分擺兩側,徹夜明燭,焚香不斷,氣氛神聖靜穆。

  父親曾對我說,老祖宗傳承下來的這種祭祖方式不是封建迷信,是用這種神聖的祭祖方式緬懷自己逝去的親人,感恩先人的撫育和傳承。

  此時此刻,這種今人對故人的思念似乎可以被故人感知,而又能從中收穫某種奮進的精神力量,這是心靈的自我暗示和期許。

  祭臺前的守歲那是春節的傳統習俗,除夕之際,守歲之時,對年長者來說是辭舊歲,珍惜自己的光陰;對於年輕人來說,是為自己的父母守歲,希望父母長壽。

  蘇東坡有詩云:“兒童強不睡,相守夜歡譁”,描述了古代守歲的情景。”

  現在年輕人基本不守歲了,圍爐夜話的情景已經很少了,守歲的味道和親情的味道似乎被沖淡了。

  年味淡了,是因為我們沒有尋找,最純樸的年味就在眼前,而是我們自己迷失了。

  父親的傳統意識很深,無論多累總是要守歲的,他會讓我們早去休息,自己坐在燈火通明的祭臺前默默無語,如塑像一般。我曾暗暗提示自己,今年一定要陪父親守歲,但最終食言,凌晨兩點多時就睡著了。醒來時,父親已經上完了初一的第一道香。

  作家馮冀才曾提倡過:如果大家有精力,也有這個機會,一年就一次,不妨懷著一種體驗文化的心態去體驗一下守歲的感覺,也許你會有意想不到的心靈收穫。

  林語堂說:“春節是一種歐洲人所不能體會的撼動人心的力量。”

  當臘八粥一熬、對聯一貼、爆竹一響、紅燭一點、年糕一蒸、年夜飯一做,所有人都會被年的神秘所俘獲,心甘情願地陶醉在濃濃的鄉情裡。

  過一次年我們就會年長一歲,但每過一次年我們好像穿越回到你年少的兒時。成年人過年的心態是複雜的,小時候是盼過年,長大了怕過年,既憧憬未來又感慨歲月。此時此刻,故鄉在夢裡,年味在心裡,情感在繼續不斷的回憶裡。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2

  新的一年——鼠年到了。到處都洋溢著喜慶滿滿的年味,總算可以在過年期間好好的放鬆放鬆。

  窗外風不停地吹,一出門,就冷的都侵入了骨子裡一般,但是這也阻止不了我們三口子,回老家的動力,為啥除夕都沒過就這麼早回老家啊?嘻,嘻!那都是老家的饅頭節又到呀!回老家的路上,時不時一些人在樹上掛燈籠,掛彩燈。

  到了老家附近,在這兒感覺少了點年味,從前是煙霧繚繞的,如天庭一般,現在只是偶爾幾戶人家的煙囪中冒出一股煙,但回到哥哥家,我就肯定可以聞到那種年味的,一走近屋內,果然便如同進入仙境一般,堂哥一看見我就叫:“嘿!君君你來啦!”大伯笑著說:“你哥都做了幾朵饅頭“花”起來了。”說完指了指我身後的大竹扁,堂哥不好意思地笑了笑。只見堂哥捏下一塊麵團,不停地揉著麵糰,使麵糰成了個“麵條”,又從兩邊向內繞,繞出了兩個環形,最後用那最後用小刀在上面各切兩刀,一朵“花”就出現在了我們的面前。大家不停地在做饅頭。不知不覺中,一塊大面團就做完了,大伯從缸中抱出了一塊大面團,大人們和堂哥一起揉麵團,使麵糰更加軟,我也一起出力,但是我與他們有很大的差別:他們揉的是大面團,我揉的是小麵糰,我的麵糰只有他們的'一半;我是用了全身的力氣,滿臉通紅,感覺都已經使出了吃奶的力氣,而他們是十分的輕鬆,面不改色。就在我們做饅頭、吃饅頭中度過了一個充滿年味的早晨。

  饅頭做好了,年貨買好之後,就迎來了除夕。這一天晚飯就在外婆家解決了,這一晚也是“糗”事連天。大人們在廚房幹著活,小孩們在客廳看著電視,一切都是其樂融融,而我的表弟卻不願意坐下好好看電視,偏偏要找我的麻煩。他總是偷偷摸摸地走到我的背後,躡手躡腳地舉起手,用力地拍了我的背,迅速地跑走了,我眼珠一轉,想到了一個絕妙的辦法。我樣氣急敗壞地追上他,同樣舉起手,一掌下來,但是在半空中停下,摸了摸他的頭,他同樣還是嚇得哭了出來,可是因為我摸了摸他的頭,幾秒後又笑了出來,外公正好看見這一幕也不禁哈哈大笑。這天就是我最開心的一天了。

  新年可真讓我感到愜意啊!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3

  零點的倒計時夾雜著親人的笑聲在百香果汁中沸騰,溫暖直接傳遞至掌心。傾斜的橙黃色一點點減少,一粒籽在齒間破裂——

  “你上午不是想喝百香果汁麼?”母親遞給我一杯自己剛榨的百香果汁,喝下,忍不住那兒酸味兒,皺起眉。

  “——好酸,”我還想著那家披薩店的春節特飲百香果汁,想著那紅色醒目的,想到那獨屬於春節的肆意歡愉。

  想起上午尋找披薩店的經歷,心裡又失落了幾分……

  想起早晨,沒有葉子裝點的樹枝在料峭春風中微微搖曳,只留下沒有亮著的紅色燈籠高懸著,我幻想著那濃縮糖分帶給人瞬間的新年幸福。冬日暖融融的一家披薩店中,一杯春節特飲“百香果汁加草莓”,冰涼的甜美劃過味蕾,攫住我的心。

  眼前的一切卻擊碎了我的幻想,披薩店被一服裝店取代,知性的女裝品牌反射的光有些刺眼,旁邊的廣告牌打折“春節促銷”。一陣冷風吹過,眼前的一切在我看來都有些冷冰,沒有表情的白色模特穿著冰冷的衣服,被固定成優雅的姿勢。事先調好的燈光靜靜凝固,又灑在一排排衣服上。

  只有一模一樣的收銀臺悄然記錄了披薩店的存在,那些充滿了春節幸福的百香果汁曾經擺在上面,我的心一下子湧上了某種酸澀失落惆悵的情緒,彷彿想到以後再也喝不到它了,也彷彿丟失了這個節日的某種重要且特殊的顏色……

  廚房裡傳來母親取糖罐的乒乒乓乓的聲音,把我從回憶中拉回溫暖又熱鬧的客廳。母親唇梢蘊著的笑一點點展露出來,她笑著看著我,魚尾紋溢滿了幸福,星星點點,卻足以洗刷乾淨一年的疲憊。

  我接過那加過糖的鮮榨百香果汁,喝下——微甜的果汁滑過舌尖,留下淡淡的清甜。

  “好甜——”

  我笑起來,正對上一家人的笑。

  “十、九、八……三、二、一!”零點的鐘聲剛好響起,窗外同時沸騰了的煙花,璀璨地閃光,溫暖地交織,交織成家的幸福味道。

  那種幸福,是家人給予的愛,是平凡紛雜生活中容易忽視的溫暖,是獨屬於春節的那一份我珍視的甜美,是激勵我在新的一年中長大的力量。

  春節所蘊含的,剛剛好是一杯加過糖的百香果汁……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4

  光陰似箭,歲月如梭。一轉眼又來到了春節,一轉眼我又大了一歲。

  乘上長途汽車,和表姐一起前往遠在安徽農村的外婆家。車在高速公路上快速地行駛著,沿途的風景盡收眼底。白雪皚皚,一切都似乎未沾染城市的喧囂。看著這美不勝收的景色,彷彿只有一會兒就下車了。我興奮地跑進家門,一眼便瞧見了早已在門口等候的外公外婆。我一個箭步衝上前去,雙手作揖,調皮地笑著,說:“恭喜發財,紅包拿來。”“好好好,先進來再說,小財迷。”大家都沉浸在了一片歡聲笑語之中……

  除夕那一天,第一件事就是貼春聯了,外公還特別囑咐我,讓我去找幾對春聯兒,貼在我家大門上呢。“時時福臨門,步步來好運。”我大聲喊道。外公說春聯都是吉祥話,是人們祈求在新的一年裡能夠過上幸福的日子。“啊。我又找到了。”我不禁大叫,“金盃醉酒乾坤大,玉兔迎春歲月新。”少頃,我又跑到了小賣部去買了兩個紅豔豔的大燈籠,表姐又在院子裡掛了些五顏六色的小彩燈,一閃一閃,溫馨極了。大院兒很美,即使我們大家都累得上氣不接下氣,可還是滿足地笑了……

  漸漸地,夜幕降臨了。我們一大家子吃完年夜飯,便準時圍坐在電視前收看“春節聯歡晚會”。相聲、小品讓我們捧腹大笑;魔術、雜技讓我們歎為觀止;唱歌、跳舞也渲染了我們一起載歌載舞……一首《時間都去哪兒了》是我認為此次鼠年春晚最大的亮點。它不禁讓我感動,那位父親和她的女兒每一年的照片輪流出現在大螢幕上。時間偷偷溜走,但同時也在父母的臉上刻下了印記。真摯而又平實的歌詞,喚起了我濃濃的親情。此刻,晶瑩的淚珠已順著我的臉頰緩緩流下……“當,當,當……”新年的鐘聲敲響了,瞧,空中。有那麼多的孔明燈,好似滿天繁星,多美呀。即使這麼晚了,也還是阻止不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無限憧憬。我表哥也迫不及待地拿著一個孔明燈跑了出去,我跟在他身後,打著手電筒,跑到了一片空曠的田野。點燃孔明燈下的蠟燭,看著它徐徐上升,我雙手合十,默默地祝願自己:希望我能夠在新的一年裡學習更上一層樓,早日穿上一身迷彩,實現自己的夢想。

初三春節隨筆範文5

  我生在北京,長在北京。這裡的春節沒有什麼特別鮮為人知的習俗。

  對於小時候的我來說,提前一個多月就要開始盼著春節的到來了。

  那是一年中任何時候都不能比擬的熱鬧。不論是住的多麼遠的親戚都會聚來我們家,就是連夜開車也會準時到達。同大人們一起來的自然也有孩子們。和我玩到一起同齡的孩子們真是要論起輩分,大到叔叔輩的小到侄子侄女輩的都有。不過也沒人計較這些有的沒有的。

  天剛剛泛黑,我們便默契地抱起煙花扯上鞭炮往院子跑。任由大人們在身後喊著囑咐我們也充耳不聞。畢竟煙花不是天天有,玩伴更不能天天見。

  跑到院門口,膽子大的去把鞭炮鋪開,膽子小的早就躲到了門內捂好耳朵只探出腦袋。點火自然是年齡最大的那個。只見蹲下,伸他一隻腳向前,慢慢俯身把打火機靠近引線。見火苗碰到引線,還沒聽到火花的“呲呲”聲,他拔腿就跑,沒有一秒遲疑。一掛鞭放完,大家從四周聚過來。開始每年的重頭戲——竄天猴。這玩意沒有煙花美麗適於觀賞,卻是我們最喜歡的。我們總喜歡比誰的能竄得更高,併為此使出渾身解數。伸長手臂,站得高一點或是跳起來都是最基本的。手段高一點的會把兩個綁在一起點燃。把窮盡腦細胞想到的方式都試過我們也沒比出個高低。

  鬧得盡興了自然是要吃飯。我們回到屋裡時餃子才剛剛出鍋。我和幾個心急的鑽過客廳裡談笑的大人堆,溜進廚房摸了兩個剛出鍋的。燙得我把餃子在兩手間丟來丟去。付出了被燙著手這樣慘痛的代價後吃上的第一口餃子總是格外的香。

  往餃子裡放硬幣的習俗因為怕我們嗆到就改成了往餃子裡包紅糖。包了紅糖的餃子一眼便能看出來。可就算大家都對哪個是紅糖餡的餃子心知肚明,也一個都不動筷子。誰要是先動一下,就免不了會掀起一場搶餃子的腥風血雨。為此,這個餃子就照常被留到了最後,在大家都歪在沙發上看電視時被手最快的那個拿下。不過我至今不知道那是誰……

  今年,該照例留下的餃子還是留下了,只是第一次留到了隔天天亮。大家都有了自己的事情,發了條祝福簡訊就說不來了。於是沒有競爭對手的我順理成章地吃到了那個紅糖的餃子,但吃在嘴裡卻是淡淡的苦澀。

  果然還是懷戀——大家聚在一起的日子。對我來講,那才是春節。

【初三春節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