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科普知識> 散文朗誦技巧

散文朗誦技巧

散文朗誦技巧

  在平平淡淡的學習、工作、生活中,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觸過散文吧?散文的特點是透過對現實生活中某些片段或事件的描述,表達作者的觀點、感情。什麼樣的散文才是真正的好散文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散文朗誦技巧,歡迎大家分享。

  散文是指篇幅短小,題材多樣,形式自由,情文並茂且富有意境的文章體裁。其特點是透過敘述、描寫、抒情、議論等各種表現手法,創造出一種自由靈活、形散神凝、生動感人的藝術境界。

  一、散文的朗誦基調

  散文總是從作者主觀視點來觀察世界萬物,從中有所感悟,於是有感而發,抒發自己的感想。讀散文,聽散文,似乎是跟著作者去看去想,最終和作者想到一塊兒去。因為是一個看,想,感悟的過程,所以散文朗誦的基調是平緩的。沒有太大的起伏;即使是在作品的高潮,也不會像演講那樣異峰突起,慷慨激昂。在朗誦時要用中等的速度,柔和的音色,一般用拉長而不用加重的方法來處理強調重音。

  散文雖然不像詩歌那樣有規整的節奏和嚴格的韻律,但是也講究節奏和韻律美。散文的區域性和某些句子也有對稱結構。

  例如: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在朗讀時,我們可以用相同的語調來讀這對語句,使文中的韻律美表現出來。

  散文也有不同的型別。有的散文以抒情為主,不寫人和事。

  例如朱自清先生著名的散文《荷塘月色》,《匆匆》,都是在抒發作者的感受。有的文章中雖然也會出現一些事物,但是這些事物都是虛寫而不是實寫的,是概括而不是具體的。

  例如朱自清先生在著名的散文《春》中描寫春天,讚美春天,發出:一年之計在於春的感想,從而激發了對生活的熱愛。基調是熱情,愉快的。我們應該用明朗,甜美的聲音去讀。在文章中雖然有山有水,有花有鳥,還有人,但是這些都不是具體的某一個人。我們在朗讀這一型別的散文時,完全可以用作者的感受為線索。朗誦《春》時,一開始是一種殷切期盼的情感,在朗讀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時,要把三個層次讀出來,把春天越來越近,人們越來越欣喜的心情讀出來。中間的部分,從各個方面描寫春天,也表現了作者對春天的熱愛。我們可以用減低速度,降低音量的方法把描寫和抒情區別開來。最後的三小節,用娃娃,姑娘,青年來比喻春天,體現了人們對新的一年的憧憬和希望,情緒也隨之轉向高昂。音量,語速也應隨之步步提高。

  另外一種型別的散文稍有不同。這些散文中穿插著一些人和事。有時,正是這些人和事給了作者啟示,由此而產生了感慨。那麼我們怎樣來朗讀這種型別的散文呢總的說來,我們應該把其人其事作為散文的一個組成部分而不是把他們作為一個故事來讀。

  二、朗誦散文要注意的問題

  1、感情要真實。朗誦散文應力求展示作者傾注在作品中的情感,充分表現作品中的人格意象。散文是心靈的體現,是真情流露。朗誦時要充分把握不同的主題、結構和風格。如茅盾的《白楊禮讚》熱情地讚美了白楊樹,進而讚美了北方的農民,讚美我們民族在解放鬥爭中所不可缺的質樸、堅強以及力求上進的精神。朗誦時要充分把握這種感情基調。

  2、表達要有變化。散文語言自由、舒展,表達細膩生動,抒情、敘述、描寫、設計相輔相成,顯得生動、明快,對不同語體風格要區別處理。敘述性語言的朗誦要語氣舒展,聲音明朗輕柔,娓娓動聽,描寫性語言要生動、形象、自然、貼切;抒情性語言要自然親切、由衷而發;議論性語言要深沉含蓄、力透紙背。朗誦者應把握文章的語言特點,恰如其分地處理好語氣的高低、強弱,節奏的快慢、急緩,力求真切地把作者的情抒發出來。把握形散神聚的特點。

  散文結構佈局多種多樣,有橫式的,有縱式的;有逐層深入的,有曲折迂迴的。

  例如袁鷹的散文《井岡翠竹》以毛竹的功績為線索,圍繞這根主線,作者回憶過去,展望未來,熱情歌頌了中國人民的革命氣節和革命精神,是一篇縱式結構文章。而魯迅的散文《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則分別描述了百草園和三味書屋,是一篇對比結構的橫式散文。

  散文的結體式樣很多,寫法多樣,但無論什麼散文都是形散神聚,總是有一條清晰的線索貫穿全文,統領全篇。要麼是自始至終有一種充沛的激情來描寫感人肺腑的人和事,使全文渾然一體。

  例如魏巍的《誰是最可愛的人》一文,作者向人展現的是一種激昂的愛國主義、國際主義之情;要麼是以一些寓意深邃的話語統領全文,如柯巖的《嵐山情思》就是以周病重時的一句情深意切的話為主旨進行構思的。朗誦時應根據文章的主題和發展線索,用停頓的長短來顯示文章的結構變化及語脈發展,用重音和語調來突出主題,使語脈清晰,聚而不散。

【散文朗誦技巧】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