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通用15篇

  在快速變化和不斷變革的今天,課堂教學是我們的任務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如何把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中班音樂活動反思,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

  活動目標:

  1.探索不同瓶罐敲擊發出不同的聲音,選擇合適的瓶罐為歌曲《大雨和小雨》伴奏。

  2.嘗試用xx和xx的節奏進行打擊樂活動,體驗節奏美。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在進行表演時,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動準備:

  幼兒每人2~3個不同質地、大小的瓶罐;事先了解音樂《大雨和小雨》;錄製好瓶罐的敲擊聲;熟悉歌曲《大雨和小雨》。

  活動過程:

  一、瓶瓶罐罐會唱歌。

  1.教師播放錄製好的瓶罐敲擊聲。

  咦,哪來的聲音,想想看,這是誰發出的聲音,誰會這樣唱歌?

  2.那是什麼樣的瓶子和罐子會發出這樣的聲音呢?

  3.我們也來試一試,讓桌子上的瓶瓶罐罐唱起來。大家仔細聽,不同的瓶罐唱出來的聲音一樣嗎?說說自己的發現。

  小結:原來不同的瓶瓶罐罐,會發出不同的聲音,那我們一起用瓶瓶罐罐來伴奏好嗎?

  二、跟著音樂一起唱。

  1.教師播放歌曲《大雨和小雨》。這首歌大家聽過嗎?叫什麼名字?歌曲裡面大雨的聲音怎麼樣?小雨的聲音怎麼樣?

  2.那讓我們的瓶瓶罐罐也來唱這首歌,你想讓哪些瓶瓶罐罐來唱大雨的聲音?哪些來唱小雨的聲音?為什麼?

  3.嘗試探索敲擊效果。

  請你拿一對瓶子或者罐子,讓瓶瓶罐罐來唱歌,注意大雨和小雨的聲音是不一樣的。

  三、跟著節奏一起唱。

  1.認識節奏卡。

  瓶瓶罐罐唱的聲音不錯,可是啊,好像沒有節奏感呀,那怎麼樣才能敲的有節奏呢,我們一起來看,這叫節奏卡,是專門用來表示節奏的。這個X就表示一拍,我們用拍手的話就拍一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那X下面有一橫就表示半拍,用拍手的話速度要加快的拍一下手,我們一起來試一試。

  2.幼兒嘗試連貫地看著節奏卡打節奏。

  (1)我們一起看著節奏卡完整地拍一拍。

  (2)我們再來一次聽著音樂、看著節奏卡一起來拍一拍。

  3.幼兒跟著歌曲,嘗試敲擊不同的瓶罐,表現大雨、小雨的不同形象。 我們跟著音樂讓瓶瓶罐罐們也來有節奏地唱歌吧,罐子們唱大雨的聲音,瓶子們唱小雨的聲音,我們一起合作來演奏,好嗎?

  四、活動延伸

  在音樂區角投放瓶罐,讓幼兒繼續探索,體驗用瓶罐演奏的樂趣。

  活動反思:

  每個幼兒心裡都有一顆美的種子。廢舊的罐罐在小朋友的手中變成了神奇的樂器,幼兒手拿自制罐罐在美妙的音樂中變身成了一個個小小演奏家,幼兒的成就感油然而生。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2

  教學目的:

  1、培養幼兒創編的技能。

  2、培養幼兒對藝術的表現力。

  3、隨歌曲旋律唱出來。

  4、初步學習用對唱的方式演唱歌曲。

  教學準備:音樂、花、塑膠條

  (一)開始部分

  1、韻律活動《郊遊》入場。

  2、發聲練習《歡樂頌》練習跳音與連音第一遍用“啦”和“嗚”來唱,第二遍分組,一組唱詞,一組唱襯詞。

  (二)基本部分

  1、夏天給我們帶來了什麼禮物呢?你們瞧:―――出示花束,“我們編個花籃把它裝起來吧”引起幼兒編花籃的願望。

  2、播放《編花籃》的歌曲,幼兒手工操作-編織各種廢舊材料製作的花籃,感受編織的方法。

  3、請幼兒自由結伴,用自己的身體編織一個大花籃(分組進行)

  4、創編舞蹈《編花籃》

  (1)出示玩具花籃,請幼兒觀察“支架”與“枝條”部分,啟發幼兒在創編時將人數分為兩部分,一部分做支架,一部分人做枝條,注意支架是固定的,應該站成什麼隊形,可以用哪些動作來表現?枝條很長,怎樣做可以表現枝條在支架間來回穿動?

  (2)將幼兒分為三組,鼓勵他們共同商量,分配角色,創編動作,先邊唱邊編,教師巡迴參與,再統一放音樂,三組一起來一次。

  (3)請出其中的一組來將自己的創編成果進行展示音樂結束時,教師啟發枝條和枝架應互相纏繞在一起,擺出最後的造型。

  (4)創編豐富支架的動作:

  A、放音樂、鼓勵幼兒自由編、跳。

  B、請一些孩子在集體面前進行表演。(其他孩子在後面的舞蹈中可學習借鑑他們的動作)

  活動反思

  幼兒園孩子的基本活動是遊戲。教育學家馬斯洛認為:“幼兒期是奠定智力發展基礎的最有效的時期,遊戲的過程正是智力發生的非同一般的過程”。

  孩子們很喜歡編花籃的遊戲,能積極、踴躍的參與到活動中來,活動鍛鍊了幼兒單腿站立、單腳跳躍的能力,培養了他們之間的感情,合作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總之,體育遊戲作為幼兒生活中最基本的活動,不僅是由於它適合幼兒的年齡特點,滿足幼兒的需要和興趣,更重要的是它能促進幼兒德、智、體、美各方面的發展,它是幼兒園的重要教育教學手段,幼兒教師必須高度重視,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不斷探索,真正做到使幼兒處在一個自由輕鬆的環境中,隨著意願活動,在愉快的氣氛中獲得寶貴的知識和經驗。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3

  《粉刷匠》歌詞簡單易懂,旋律歡快,節奏鮮明,唱起來琅琅上口,幽默風趣。雖然是首老歌,但卻深受孩子喜愛。從音樂本身來說,八分和四分組合的節奏型也正是中班幼兒需要掌握的,因此非常適合中班幼兒欣賞和學習。在設計本活動時,我針對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注意調動幼兒的積極性,為幼兒提供充分的表現機會,鼓勵幼兒勇於創新,大膽表現。具體的說,首先,我準備了油漆工粉刷牆壁的畫面,引出音歌曲內容《粉刷匠》,為本課的音樂欣賞、創編和表演做好鋪墊。接著我邊講述自編的故事,邊出示自制圖片,根據幼兒回答總結和朗誦了歌詞。為學習歌曲打下基礎。我示範演唱時,沒想到該歌曲家喻戶曉,很多孩子就跟著我演唱起來。於是,我直接進入下一環節——學習演唱歌曲。根據孩子們演唱的情況,我分別提出了慢速唱,按歌詞內容唱出不同的情緒(如:最後一句誇張、頑皮的表情),根據歌詞邊唱邊做簡單表演動作等要求。最後,我還提供了該歌曲的演唱影片,讓幼兒跟著演唱。因為本次活動是家長開放日,所以我還組織幼兒分組進行了表演唱,伴隨著音樂,孩子們開心地唱著、跳著,現場的氣氛非常熱烈。

  透過學習《粉刷匠》這首活潑歡快的歌曲,我們引導孩子們將已有的陌生而又熟悉的零碎生活經驗整合起來。他們在學會歌曲的基礎上扮演粉刷工人,透過動作表述,加深對歌詞的理解。特別是引導幼兒邊唱邊用肢體語言來展示活動的過程,孩子們在一次次的學唱表演中感受到活動的快樂和音樂的優美。如此的在教中學,在學中教,孩子們身臨其境,情緒充分得到調動,留下的印象也異常深刻。

  在第四階段“以評促教、評價教學”學習過程中,學員結合本階段主題,撰寫實踐作業作業的正文內容:

  評價就是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教師對學生的學習狀況表現出來的評價藝術。這裡,學習狀況包括學生在學習中表現出來的學習態度、學習信心,學習效果等。但靜下心來仔細想想現在的課堂,我聽到很多諸如:“好的。”“不錯。”“恩。”這樣的評價語。這樣的評價單調,乏味,能真正達到評價的目的,實現評價的自身價值嗎?“教學評價是一門藝術,如果你想成為一名優秀教師,首先你要學會評價學生。”

  透過聽課、思考、實踐,我覺得有效的課堂教學評價可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第一、用適度有效的表揚進行評價,讓課堂充滿熱烈。

  第二、用委婉含蓄的批評進行評價,讓課堂洋溢溫情

  第三、多元化進行評價,讓課堂變成“伯樂”。

  在課堂教學中,評價的目的是促使學生對自己的學習進行反思,使學生更明智、更理性地進行學習,而不是盲目地被表揚所驅使,一味地為表揚而學習。因此,教師不但要把握好評價的不同方式方法,而且為了促進學生全面發展,應該在課堂評價中,實施多元評價,積極建構多元互動的立體評價機制,多方面發現和發展學生的潛能。

  1、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學會自評、運用自評、建立自信。學生自評有利於調動學生內因,啟發學生認識自我,發現自我;運用自評有利於減少對學生的傷害,使學生不斷地認識和改進自我。

  2、教師要引導學生互評,促進合作,共同發展。教師在引導學生互評時,首先要幫助學生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從夥伴的優點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從而激勵學生共同發展。避免學生之間相互評價時,總是挑對方的“刺”,老師的評價語言應該引導他們慢慢學會用欣賞的眼光看待夥伴,能正視自己、正視夥伴。

  課堂評價必須糾正“為了課堂熱鬧好看”的浮華,必須注重人性化,讓學生成為評價的主人,讓學生關注自己的發展和進步,真正體現評價所應有的教育意義。

  還應注意,我們在對評價形式進行創新的時候,不要忘了一些很好的傳統評價方式。如:點頭、微笑、眼神、口頭與書面結合、當眾與個別結合等等。

  總之,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一種民主、平等的“對話”,這種“對話”過程貫穿著尊重人、愛護人、發展人的人本主義情懷。讓我們實施科學有效的評價策略,用積極的態度看待學生,從每個學生髮展的內在需要和實際狀況出發,評價他們各自的發展程序,讓每個學生都得到賞識,體驗到成功,促使他們向著更高、更美而努力!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4

  在課堂教學中我首先注重的是給孩子自由的空間,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中學習、歌唱,發揮自己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儘量減少對他們的限制,多給他們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機會,這樣孩子才會更有興趣,有了興趣,才能迸發出超乎想象的東西來。所以在課堂中我從不去限制孩子們的想象或者一些行為。

  在工作中我特別關注在音樂活動中幼兒的生成,經常思考和探究如何引導、回應幼兒創編的多樣性和積極性。以下是我們中班小朋友在音樂活動《小指勾一勾》中的教育片段,是我抓住了幼兒精彩的生成來豐富我先前預設的內容進行的活動實錄。

  小朋友在音樂的伴奏中,學習著歌曲《小指勾一勾》,和孩子們邊唱邊做動作,最後我說:“我們勾了手指頭就是好朋友了。”一個孩子突然大聲說:“是永遠的好朋友!”聽到這句話,我很激動,馬上說道:”對,老師要和你們做永遠的好朋友!”我想如果不是我主動走進他們,主動和他們去勾手指頭,怎麼會有這樣的一句話,又怎麼會讓這樣普通的一節課充滿了溫馨和感動呢!

  我鼓勵幼兒說:“想一想,除了小指勾一勾、手臂挽一挽的方法和好朋友做遊戲,還可以用身體的哪個部位去和好朋友做遊戲?”小朋友們踴躍地講出了許多方法:

  陳卓凡:“我用小手拍一拍和好朋友做遊戲。”

  郭琬婷:“我用小腳碰一碰的動作。”

  朱子恆:“我用背靠背的動作。”

  袁棟勳:“我用頭碰頭的動作。”

  小朋友想出了這些動作之後,我和他們一起和著音樂創編起了歌詞,

  “伸出你的小小手,拍拍手、拍拍手,我們來做好朋友。”

  “抬起你的小小腳,碰一碰、碰一碰,我們來做好朋友。”

  孩子們都沉浸在愉快的創編遊戲中,我也為這次預設活動的順利完成而感到高興,活動就要在小朋友的歡快遊戲後結束了,這時突然聽到有位小朋友說:

  “老師,我們平時不是一直和小朋友用嘴巴打招呼的嗎?我們還可以用嘴巴做遊戲。”

  “是呀!我們可以笑一笑和好朋友做遊戲。”一個小朋友介面說。

  這樣一說,一下引起了許多小朋友的興趣,“是呀!老師可以這樣笑,老師可以那樣笑。”孩子們爭著在我面前展現著自己的笑容。“你們笑得真漂亮,我們一起把你們想出來的各種笑編進歌曲裡去,好嗎?”我順著孩子們的話說。“咧開你的小小嘴,微微笑、微微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張開你的小嘴巴,哈哈笑、哈哈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翹起你的小嘴巴,咪咪笑、咪咪笑,我們來做好朋友。”

  看著孩子們的表現,我想:“小朋友們這麼感興趣,我們是不是可以啟發孩子們用更多的表情來創編呢?”

  於是我又接著問:“臉上除了的嘴巴可以和好朋友笑一笑,還可以用什麼和小朋友打招呼呢?”

  “眉毛、眼睛、鼻子……”孩子們興奮地邊說邊做著各種不一樣的表情,看著孩子們七嘴八舌地搶著動腦筋,我接著又給孩子們佈置了一個小任務,那就是:讓小朋友把想出來的動作,和其他幼兒交流討論。小朋友很高興地接受了這個任務,大家恨不得馬上就去完成。不言而喻,我們又把這次的創編音樂活動推向了一個高潮。

  在《小指勾一勾》的創編活動中,我預設的活動是鼓勵幼兒根據自己不同的肢體動作來創編歌詞。不料,孩子們在教學中能表現出非凡的熱情,不僅能想到用不同的動作來創編歌曲,還能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運用面部表情來創編歌曲。面對孩子們的熱情,我因勢利導,啟發幼兒運用多種創編手法,並啟發幼兒用符號來記錄創作的過程和成果,把教學過程又推向了一個高潮。

  反思這個活動,我認為在教育過程中,當孩子有精彩的火花出現時,我們要把這些火花看作是一種新的教學資源,去利用這些資源,並透過積極的回應和引導,帶領孩子走向更高的挑戰。這樣的話,小朋友的積極性被提高了,思維自然活躍了,創編也就更豐富多彩了。所以,面對孩子們的這次生成,作為教師我扮演的角色是等待者、支持者和引導者。我等待著孩子們的生成,因為孩子們的生成和他們的生活經驗是分不開的,所以我等待著孩子們的成熟,同時當孩子們有新的火花出現時,我一方面能及時關注孩子們的生成,另一方面調整自己的教育手段,來扶持孩子們的生成,更關鍵的是我還能積極引導孩子把生成的活動走向更精彩,更好的為大的教育目標服務。所以透過我的努力,我和孩子們一起使活動開展得更精彩。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5

  活動目標:

  1、感受體驗大自然中大雨和小雨那種富有節奏的聲音美。

  2、初步嘗試根據樂器的音色探索用適合的樂器和適當的演奏方法表現大雨和小雨,增強對聲音的感受和聽辯能力。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感知樂曲的旋律、節奏、力度的變化,學唱歌曲。

  5、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活動準備:

  節奏卡片大雨、小雨圖片樂器(沙球、鋁板琴、鈴鼓、小鈴、舞板)、隊形圖

  活動過程:

  1、律動《小雨點》“小雨點真調皮飛到東飛東西,你們要飛到什麼地方玩呀?”

  2、兩聲部歌曲《雨點滴答》

  ――“雨點從高高的天空飄落下來有時快、有時慢,聽聽這會兒下的快還是慢?”聽前奏分辨快慢

  ――“讓我們一起唱唱快快(慢慢)的雨?”

  ――分兩聲部進行演唱,兩位幼兒指揮。(交換聲部)

  3、談雨

  ――“春雨的滴答真好聽?你還聽過怎樣的雨聲?”

  幼兒描述不同的雨水聲

  ――幼兒說出師出示典型的各種雨聲“沙沙沙,沙沙沙”“淅瀝瀝、淅瀝瀝”“嘩啦啦啦啦啦”“唰―唰―”……等節奏卡片,分兩個“家”(大雨家和小雨家)擺放。

  ――集體看節奏卡片模仿大雨和小雨的歌聲。教師語言節奏提示:“小雨來唱歌”或“大雨來唱歌”

  4、幼兒在大雨和小雨中各選一種聲音探索用樂器表現進行表現

  ――想想你要學做哪一種雨,想好了就到相應的地方。

  ――“想想用哪種樂器用什麼方法演奏聲音最象小雨的聲音?哪種樂器用什麼方法演奏最象大雨的聲音?”

  ――自由選擇樂器探索

  ――“你選擇了哪種樂器?為什麼選擇這種樂器?怎樣演奏的?”

  大家共同比較分析哪種方法最合適

  ――《大雨小雨音樂會》集體看指揮用聲音和樂器同時表現兩種雨。

  4、節奏樂《雷神》

  看隊形圖邊演奏便變換隊形

  活動反思:

  在本活動中,教師根據幼兒的年齡特點對音樂活動中的唱歌教學進行了大膽的嘗試,讓幼兒在遊戲中學唱歌曲,使幼兒在玩玩唱唱、不知不覺中學會唱歌曲。所以整個活動幼兒的積極性高,從而得到了快樂,孩子的表現慾望也得到了進一步的提高。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6

  時間流逝,新的學期已來臨,此時,孩子們也是一個新的開始。本學期,我們班又插了不少新生,對於這些剛來幼兒園幾天的孩子,大家相互都不是很熟悉。為了讓小朋友之間能夠開心玩遊戲,本月在主題活動《我和朋友在一起》中,安排了《哈羅哈羅》這一音樂活動。透過這個活動,讓幼兒感受歌曲的歡快愉悅情緒與同伴之間伴舞的快樂。

  剛開始,我以一個娃娃引出話題,“小朋友,你們看這是誰?我們應該怎樣向他打招呼呢?”只聽到有小朋友們迫不及待地說:“你好”,“嗨”。“小朋友們真是太熱情啦,那我也跟他打個招呼把,“哈羅哈羅-----”。透過對話,來引出歌名,激發了幼兒的興趣。同樣,我請每組幼兒找到好朋友,並相互學著打招呼,邊說邊揮手,來提升興趣。

  對於打招呼的方式,在平時的生活中,基本以“你好”為主,因此,讓幼兒以“哈羅”的方式,幼兒感覺比較新鮮、好奇,對於性格偏內向的幼兒來說,不敢大膽的打招呼,但在老師的多次引導中,才漸漸習慣。又由於班裡來了好幾名插班生,孩子們對於她們還不夠熟悉,因此,在對於(一新一老)這樣的一對搭檔中,孩子顯得有點不自然,因為,“以老帶新”的方式,對於性格外向的幼兒來說,極為有效。在針對一些情況後,後來我換了一種方式,就是調整了部分搭檔,就是一位開朗,一位偏內向,這樣,讓幼兒在一動一靜的帶領下,調動更大的氣氛。

  透過唱歌,來表達各自的心情;透過遊戲,讓幼兒開心的玩一玩;透過表演,讓幼兒有進一步的接觸。相信,在接下來幾天的時間裡,孩子們便會更深層的融入到班集體中。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7

  活動目標:

  1、學唱歌曲《勇敢的孩子》,理解歌詞內容。

  2、樂意用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的精神鼓勵自己。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對音樂活動感興趣,在唱唱玩玩中感到快樂。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點難點: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勇敢的孩子》,理解歌詞內容。

  活動難點:樂意用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的精神鼓勵自己。

  活動過程:

  一、引入主題

  二、幼兒交流幼兒相互交流自己在戶外鍛鍊的感受。

  三、欣賞歌曲

  1、欣賞歌曲第一段。

  2、欣賞歌曲第二段。

  3、教師完整清唱歌曲一至兩遍。

  四、幼兒學唱。

  1、引導幼兒跟著教師的琴聲,模仿大風的“呼”聲,哼唱歌曲旋律,並隨著節奏左右擺動身體,感受歌曲旋律及節奏的特點。

  2、幼兒跟唱歌曲數遍。

  3、請幼兒討論:演唱歌曲前兩句時有什麼不同,以個別或分組的形式進行演唱,鼓勵幼兒根據自己的理解來表現。

  4、請幼兒邊唱歌曲邊表演動作,表現冬天不怕冷,勇敢鍛鍊的精神。

  5、請幼兒為歌曲取名。

  活動反思:

  這首歌曲學習之餘,更重要的是要讓孩子樂意用不怕寒冷、堅持鍛鍊的精神鼓勵自己。很多孩子到了天氣冷的時候就不愛做早操,透過這個歌曲的學習,讓孩子們樂意運動才是最重要的。這個活動也初步達到了這樣的效果。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8

  中班音樂教案活動《小海軍》含反思適用於中班的音樂主題教學活動當中,讓幼兒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後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後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快來看看幼兒園中班音樂活動《小海軍》含反思教案吧。

  幼兒對自己熟悉的音樂材料的各種音樂表現手段的變化,尤其喜愛與敏感。《小再軍》以其雄壯有力的旋律、生動易懂的歌詞與動作提示性極強等特點,深受中班幼兒的喜愛。為此,我們嘗試根據中班幼兒的發展水平,在保持《小海軍》原有音樂旋律的基礎上,.改變其速度、力度等音樂元素,引導幼兒透過傾聽,感受其音樂性質的變化,並結合海軍生活錄影、教師詩化的語言及幼兒自身的節奏動作、體態表現等,引導幼兒感受音樂的變化,體驗音樂的美妙,進而提高幼兒對音樂的理解、欣賞及感悟能力。

  活動目標

  1.感受<小海軍》原曲的堅定、雄壯、有力以及變速後音樂的輕柔與優美.體驗音樂變化美的神奇。

  2.嘗試運用語言、節奏、動作等方式表現《小海軍》原曲與變速後曲子的異同,重點感受與表現變速曲中所體現的小海軍操練歸來的各種生活情景。

  3.萌發對小海軍的熱愛,增強幼兒大膽參與活動的自信心。

  4.在感受歌曲的基礎上,理解歌曲意境。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準備:

  初步能演唱歌曲《小海軍》;海軍生活VCD;海軍帽、彩旗等。

  活動過程:

  一、演唱《小海軍》,進一步感受與表現原曲雄壯有力的性質

  1.幼兒隨進行曲入場。

  2.師幼共同表演《小海軍》

  3.引導幼兒運用語言、肢體動作等方式表達對原曲雄壯有力性質的體驗。

  提出問題:聽了這首音樂有什麼感覺?音樂中的小海軍們正在做什麼?

  (幼兒紛紛用“雄壯、有力量、神氣、有精神”等詞彙來表達自己對音樂的感受,並且用動作、語言等方式表現和描述音樂中的小海軍正在開炮艇、格鬥、射擊、瞄準、操練……由此可見幼兒對原曲音樂性質的理解比較到位,有自己的感受和體驗。)

  二、觀看錶現海軍生活的VCD,同時欣賞《小海軍》變速曲,引導幼兒感受樂曲變速後輕柔、優美的性質

  1.鼓勵幼兒大膽表達自己對音樂的理解。

  提出問題: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現在聽起來感覺怎麼樣?和原來有什麼不同?音樂中操練歸來的小海軍們在做什麼?

  (幼兒能運用“優美、安靜、很慢、很輕、輕柔"等詞彙來表達自己聽完小海軍的變速曲後的感覺。

  剛開始他們只感受到和原來相比音樂速度變慢了,並沒有發現音樂強弱的改變。教師將原曲和變速曲再次對比,並透過手勢變化引導幼兒感受兩曲之間力度的不同。幼兒感受到同樣是《小海軍》的歌曲,音樂的強弱、快慢改變了,聽起來的也就感覺不一樣了

  由於幼兒對海軍的日常生活情景比較陌生,因此他們只能將自己的生活經驗遷移到海軍身上,認為操練歸來後海軍會做吃飯、洗衣服、睡覺等事情。)

  2.引導幼兒運用身體節奏等方式表現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

  (頭、肩、手、腿、膝、腳等身體部位都成了幼兒表現的道具,他們富有創造性地運用身體節奏較準確地表現音樂的快慢、強弱,不難看出他們對原曲與變速曲的理解進一步深入了)

  3.觀看海軍生活VCD後,啟發幼兒用動作表現變速曲中小海軍的生活情景。

  (1)師幼共同表現。

  (表現海軍生活的VCD是幫助幼兒瞭解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情景最直接、最便捷的方式。透過觀看VCD,幼兒能用動作表現彈吉他、拉小提琴、寫信、看書、打電腦等小海軍操練歸來後的生活。但是在初次的表現中,幼兒的動作比較單一,如有的幼兒一直做看書的動作,沒有變化。)

  (2)教師伴隨音樂有表情地朗誦散文詩,引導幼兒再次感受和表現變速曲所表達的情景。

  (在散文詩的啟發下,有些幼兒能邊聽音樂邊根據詩的內容相應地變化動作。)

  三、創設情境。引導幼兒進一步感受《小海軍》原曲與變速曲的區別。並表現小海軍操練與生活的情節

  1。幼兒在原曲的伴奏下表現小海軍操練的情景。

  2。幼兒登上“軍艦”;完整地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

  (活動至此,幼兒能較自主地、完整地運用體態表現原曲與變速曲中小海軍的不同生活。尤其對原曲的表現從動作與力度上都十分到位,但是幼兒運用體態表現變速曲時動作的美感有待進一步提升。)

  活動反思:

  這次活動是“一曲多用”的形式在中班上期的初次嘗試,因此我們選擇幼兒們熟悉、喜歡的歌曲《小海軍》作為活動的載體並取得了良好的效罘。在活動中我們運用聽聽、看看、說說、身體節奏、體態表現等方法逐步引導幼兒感受、體驗並表達原曲與變速曲之間的不同感覺。同時,透過教師的語言、動作、神態和環境創設,營造相應的氛圍,不斷推進幼兒的感受和體驗。總的'來說,這次活動目標明確、層次清晰、教學策略得當。但是也存在一些問題,有待下一步進行解決: (1)在幼兒聽完第一遍變速曲後就請他們說出原曲與變速曲之間不同的原因還早了些,放在身體節奏之後幼兒可能會更容易理解。 (2)幼兒在運用體態表現自己對音樂的感受、體驗的美感還不夠,在下階段的活動中應引導幼兒注意動作與音樂之間的聯絡。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9

  《太陽喜歡》這是一首富有知識性的歌曲,目標為1.感受歌曲的歡快情緒,唱出歌曲中的喜悅情感;2.理解歌詞,嘗試創編歌詞。我是上第二課時創編歌詞部分。在幼兒都能完整地演唱歌曲的基礎上,讓幼兒想象太陽喜歡誰,就把什麼顏色給它。創編前教師先示範,太陽喜歡香蕉,給它黃色。幼兒有了範例之後,知道了創編的方向,都爭先恐後的表述,有的說太陽喜歡西瓜,給它綠色;有的說太陽喜歡天空,給它藍色;有的說太陽喜歡小草,給它綠色……幼兒的想象力是無窮的,給每一種顏色都想出了很多的東西。在邊創編邊把創編的東西加到歌曲中演唱,大部分幼兒都能積極地參與活動,但又一部分幼兒顯得很無措,思想遊離了。

  活動後我思考,可以把幼兒想象的東西用簡筆畫的形式用不同的粉筆顏色給它畫出來或者事先準備好記錄幼兒創編內容的圖譜,這樣讓想象出來的東西更直觀形象地展示在幼兒面前,也可以吸引一部分注意力不集中的幼兒,給他們一點提示,開啟他們想象的大門,不會讓他們顯得無措,不知如何融入創編的活動中。對於組織音樂活動作為教師我覺得自己還存在好多的不足,如調動幼兒積極性,集中幼兒的注意力,缺乏讓幼兒在愉悅寬鬆的氛圍中體驗音樂的快樂的經驗,我會積累好每一次反思的經驗,爭取在點滴中進步,在進步中逐漸成長。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0

  活動內容:

  歌曲《幸福的豬小弟》

  教材分析:

  《幸福豬小弟》是由一首流行音樂改編而成的,歌曲的旋律優美,前半段節奏歡快,後半段節奏連貫,根據歌曲改編的歌詞內容充滿了親情,體現著家的溫暖,給人以幸福的感覺。為此想透過開展本次活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父母對自己的愛,體驗到家的溫暖。我班幼兒樂於參與歌唱活動,部分幼兒音準較好,節奏感強並能夠跟隨著樂曲的旋律進行表演,但還有部分幼兒歌唱的能力稍弱。在活動中透過讓幼兒觀察、傾聽,引導幼兒學習歌曲。

  活動目標:

  1. 感受歌曲中的親情、體會家的溫暖。

  2.幼兒初步具有觀察能力、語言表達能力。

  3.藉助手語及圖片理解記憶歌詞,學唱歌曲。

  活動重點:學唱歌曲

  活動難點:掌握歌曲中休止符和符點音符的唱法。

  活動準備:鋼琴伴奏、圖片 課件

  活動過程:

  一、傾聽歌曲《讓愛住我家》,進入活動室,體驗家的溫馨。

  提問:你們聽完這首歌有什麼感覺?你們覺得什麼是幸福?

  小結:聽到這首歌小朋友很開心,感覺幸福,願望實現了就是幸福;經過努力收到了收穫就是幸福···幸福就是很快樂很高興,爸爸媽媽疼我們、愛我們,全家人在一起相親相愛就是幸福。

  二、透過故事的方式、擺圖譜的方式,初步學唱歌曲過渡語:今天有一隻豬小弟,它也很幸福,它的幸福是什麼呢?一起來聽故事。

  1.教師利用課件講故事,幼兒初步感受歌詞的內容。

  提問:豬小弟的幸福是什麼?

  利用歌詞內容進行小結。(用完整語言說歌詞)

  2.教師範唱歌曲,幼兒傾聽。

  過渡語:老師把這個故事編成了一個好聽的歌曲,咱們一起來聽聽吧。

  提問:聽到這首歌曲有什麼感覺?歌曲裡唱了誰什麼?它在幹什麼?

  小結:聽到這首歌很感動、幸福、舒服、優美。邊引導幼兒邊出示圖譜

  3.結合圖譜加伴奏說歌詞

  三、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親情,體會家的溫暖。

  1.帶領幼兒看圖譜,分句演唱歌曲。 結合圖譜非同步跟唱

  2.師幼同步演唱

  3.帶幼兒加動作分句演唱歌曲。

  現在我們用手語來表演歌曲,豬小弟是小指,那爸爸呢?(媽媽)

  四、昇華情感。

  提問;豬小弟很幸福因為爸爸媽媽很愛他,我們也很幸福,生活中爸爸媽媽是怎麼愛我們的呢?

  小結:你的爸爸媽媽也很愛你,那我們怎麼愛爸爸媽媽呢?

  利用課件進行小結。

  結束語:讓我們像豬小弟一樣,把這首幸福的歌送給你的好朋友,讓他們更加幸福吧!

  活動反思:

  總體看,《幸福的豬小弟》這個內容對於中班孩子來說有一定的難度,還是在兩個塊面,一對於幸福的深入理解,二休止符的演唱。如果放在大班學習可能會好一點。所以,一切的學習都要基於幼兒的經驗和能力。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1

  設計意圖:

  幼兒園音樂教學重要的是培養幼兒對音樂美的感受力、表現力和創造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善於呼叫一切美的因素,諸如良好的教學環境,美觀的教具,生動形象的語言來為孩子創造一種音樂意境。小班的幼兒天性好動,小班的音樂活動更不能夠一板一眼地學唱歌詞,這樣會讓那個孩子從小就厭倦音樂課。我們做的更多的是讓那個孩子感受音樂,感受音樂帶給他們的快樂與美好的體驗。本活動先從環境的創設上讓孩子感受了歌曲的氛圍,同時也會學唱歌曲提供了隱性的幫助,其次在歌詞的改編上,我們運用《買菜》的旋律結合孩子們熟悉的朱家尖的風景,使歌曲更加貼近孩子的生活,相信孩子們對此歌曲會倍感親切的。

  活動目標:

  1、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熟悉旋律,學會歌曲。

  2、感知說唱兩段音樂的不同,感受說唱歌曲的快樂。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1、歌詞圖譜

  2、圓舞板人手一個

  3、將朱家尖的四個風景圖片張貼在教師四周。

  4、前期經驗:朱家尖主要的人文景觀已經熟悉瞭解

  活動過程:

  一、活動匯入

  1、情境匯入

  播放旋律音樂,教師帶著幼兒進教室:今天老師帶著你們來朱家尖旅遊嘍!哇,我們來到了……(南沙、大青山、白山、塢石塘)

  2、提問:南沙有什麼啊?在南沙我們可以幹什麼?……(依次觀看,依次提問)

  二、學唱歌曲(採用難點前置的方法)

  1、完整欣賞歌曲,感受歌曲的快樂

  師:剛才我們去朱家尖玩了,朱家尖美嗎?那我們來說唱我們的朱家尖吧!

  2、再次欣賞歌曲,學唱歌曲中間說的部分:(南沙沙雕節呀,大青山風景好呀,印象普陀白山頭,黑黑石頭烏石塘)

  (1)欣賞中間說的部分,

  (2)歌裡說了朱家尖什麼地方?(教師根據幼兒的答案出示圖片,然後一邊念一遍張貼圖譜)

  (3)看圖譜學說中間說的部分:南沙會舉行什麼?大青山你覺得怎麼樣?印象普陀在哪裡開的?烏石塘有許多什麼呢?

  (4)結合拍手和看圖片學說中間說的部分

  3、學唱歌曲的開頭和結尾唱的部分

  (1)師:剛才我們學了說的部分,現在來聽聽唱的部分

  (2)欣賞歌曲,幼兒補充歌詞內容(視情況而定教師唱幾遍)

  提問:你聽到了什麼?

  4、完整演唱歌曲

  (1)結合圖譜師幼合唱

  (2)師幼合唱,說的部分結合拍手打節奏

  (3)幼兒獨立演唱三、歌曲表演用圓舞板打節奏表演

  活動反思:

  1、幼兒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與被動,往往取決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而主觀能動性的發揮又常常與教育環境提供的有利機會和條件有關。我覺得一個好的匯入也很重要,就這個活動來說,開頭我是帶著幼兒聽音樂進場,邊聽音樂邊欣賞朱家尖南沙、大青山、白山頭和烏石塘的風景,讓幼兒彷彿置身於朱家尖風景中。同時在欣賞的過程中我還跟幼兒互動:“今天老師要帶你們去朱家尖旅遊嘍,我們來到了南沙,南沙在幹什麼呀等等……”這個環節不僅讓幼兒感受了音樂,還不經意間接觸了歌詞,對後面的學唱歌曲做了鋪墊,同時將音樂的氛圍顯現出來了。

  2、這次音樂活動我比較注重歌曲的欣賞,不管從一開始的無意識的欣賞,到後面的完整的欣賞以及分段欣賞,充分讓孩子感受了音樂,所以孩子對歌詞的理解還是比較好的,同時也由於孩子對朱家尖的知識經驗比較豐富,所以也確保了這個活動的順利開展。

  3、在環節的設定上我採用的是難點前置的方法,說的部分是這首歌曲的難點,所以我透過多種策略來解決這個難點,第一是匯入部分的欣賞交流,第二是圖譜的運用,第三是難點的前置,最後透過拍手和圓舞板的方式來激發孩子對難點的反覆學習的興趣,所以說的這個難點解決的還是比較好的。

  4、整個活動如果能給予孩子創編的機會,更能體現指南的精神,朱家尖的風景有許多,孩子們透過主題活動對此也比較瞭解了,所以在活動的最後可以加一個創編的環節,讓孩子把朱家尖其他的風景編到歌曲裡面,這樣孩子的創造性就能很好的發揮,活動效果也會更好了。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2

  活動目標:

  1.學習歌曲,用不同的演唱速度來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

  2.根據歌詞,大膽地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的動作。

  3.感受旋律的氣氛以及和同伴一起參加集體音樂活動的樂趣。

  4.透過學唱歌曲,體驗歌曲的氛圍。

  5.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活動重難點:

  重點:能用不同的演唱速度來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

  難點:大膽地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工作的動作。

  活動準備:

  圖譜一套。

  活動過程:

  1.練聲

  2.談話匯入,理解輕快人與懶惰人

  師:小朋友們,你們知道什麼是勤快人?什麼樣的人是懶惰人嗎? 有人忙著做這樣忙著做那樣,很愛勞動是勤快人,而有些人什麼事情也不願意做,只想著吃東西、睡懶覺是懶惰人。

  師:今天有一群勤快人和懶惰人來到了我們班,讓我們一起來認識一下他們吧。

  3.欣賞歌曲熟悉旋律,初步感知速度的快和慢。

  (1)師:這首好聽的歌唱的就是勤快人和懶惰人。勤快人做了什麼事?懶惰人又做了些什麼?(根據幼兒的回答逐一出示圖譜)

  (2)看著圖譜學念歌詞。

  4.進一步熟悉旋律,瞭解歌詞,初步演唱歌曲。

  (1)師示範唱,幼兒傾聽。(根據歌詞內容,將第一段歌詞唱得快一些,第二段歌詞唱得慢一些,讓幼兒在老師的範唱中體會到勤快人與懶惰人之間動作的不同)

  (2)提問:剛才老師唱的這兩段歌曲的速度一樣嗎?哪裡唱得快?哪裡唱得慢?為什麼要不一樣呢?

  (3)幼兒跟教師一起演唱歌曲。

  (4)幼兒分角色演唱歌曲。(一組為勤快人,另一組為懶惰人)

  5.嘗試邊唱邊表演,透過動作進一步感知快和慢的變化。

  (1)他們做了哪些動作?請你來學一學。

  (2)怎樣唱怎樣做能表示出勤快人與懶惰人的不同?

  (3)請跟著琴聲的變化邊唱邊表演。

  6.嘗試創編歌曲。

  (1)人們還可能在哪裡勞動呢?

  (2)做什麼事情呢?

  活動反思:

  1.本節課的目標中目標一達成得比較好,幼兒都能夠用快慢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表現勤快人和懶惰人,而目標二完成得還不夠。相比較而言,唱得多動得少了一些,在音樂課也同樣要注重動靜交替。

  2.練聲環節的有機整合,今天的練聲只是單純的以師幼問好的形式練了下聲,其實應該更加註重音樂元素的結合,讓練聲也為今天的音樂課做鋪墊,勤快人和懶惰人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可以選擇上學期學過的《魚兒好朋友》,也是一首快慢不同的歌,這樣在練聲中就讓幼兒感受到可以用快慢不同的速度來演唱歌曲。

  3.在今後的活動中還要多多思考提問的有效性,在提問幼兒為什麼勤快人要唱得快懶惰人要唱的慢一些,幼兒不是能夠很好的理解。

  4.本節活動的難點是幼兒能夠大膽的創編勤快人和懶惰人的動作,在這個環節的處理上還是不夠,幼兒只是簡單的創編出了歌詞中的動作,應該充分發散幼兒的思維,一起來表演勤快人還可以擦擦地、洗洗衣服;懶惰人可以翹著二郎腿什麼都不做等等。這樣歌曲的情景性更強,也提升幼兒的表現力,充分體現藝術活動的美感。

  5.圖譜的有效運用。在環節四中根據幼兒的回答一張張的出示了圖譜,每一張圖譜都是一句歌詞,幼兒在說說看看中很容易的就記憶了歌詞內容。在老師的範唱後,幼兒也能夠清楚的感受到歌曲快慢不用的速度。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3

  涉及領域:音樂

  活動目標:

  1、歌唱身邊的工具給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的方便。

  2、在參與歌唱,與同伴交流,創編歌詞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資訊。

  3、熟悉歌曲旋律,為歌曲創編動作。

  4、使幼兒懂得歌曲的詼諧幽默之處。

  活動準備:

  正面是綠色,反面是紅色的“紅綠燈”大卡片一張。

  活動過程:

  (一)歌唱身邊的工具給人們工作、學習和生活帶來的方便。

  1、複習歌曲“粉刷匠”。

  師:請小朋友先一起來複習一下歌曲“粉刷匠”。

  2、體驗身邊的工具給人們生活帶來的便利。

  (二)在參與歌唱,與同伴交流,創編歌詞的過程中,不斷獲得新的資訊。

  1、學唱新歌《計算器》。

  (1)傾聽教師範唱。

  師:你都聽到了什麼?原來計算器在學習生活中給我們帶來了方便。

  (2)集體說歌詞並完整學唱,注意唱好歌曲中的附點音符。

  2、創編新歌詞。

  ⑴ 說說學習上還有什麼工具。如:“我的電腦……,上網遊戲看新聞,一按滑鼠就知道”等。

  ⑵ 說說生活上的工具。如:“豆漿機、榨汁機等”,說出它們的作用,並替換原有歌詞後,再進行歌唱。

  ⑶ 唱一唱自己編的歌曲,同享活動的快樂。

  教學反思:

  當幼兒熟悉歌曲後,在歌曲的最後兩句,教師還可以啟發幼兒做出各種表示友好的動作,以突出歌曲中同伴友好相處的積極情感。唱歌曲前半部分時,用較弱的力度表示害羞;唱後半部分時,用歡快的情緒表示同伴間成功和好的自豪感!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4

  活動設計:

  瑞士音樂教育家達爾克洛茲說過:人類的情感是音樂的來源,而人的情感通常是由人的身體動作表現出來的,在人的身體中,包括髮展、感受和分析音樂與情感的各種能力。《綱要》藝術領域指導要點中指出:教師的作用主要在於激發幼兒感受美、表現美的情趣,豐富幼兒的審美經驗,使之體驗自由表達和創造的快樂。《蘋果豐收》這首歌曲表現了朝鮮人民在蘋果豐收時的喜悅心情,為了讓幼兒瞭解朝鮮族風土人情以及朝鮮族的舞蹈律動,本次活動以觀看影片匯入,在幼兒有了初步瞭解的基礎上,學習創編動作,體驗勞動及豐收的愉快心情。

  整個律動過程以踵趾小跑步進入果園————摘果子————慶豐收的程式進行創編,利用生活化的形式激發幼兒學習、創編的樂趣。更好的調動幼兒參與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使他們的動作得到更自然更有效地發展。

  活動目標:

  1、學習小跑步,併合拍地隨音樂做摘果子和跳踵趾小跑步動作。

  2、感受朝鮮舞蹈的優美,愉快的欣賞和學跳豐收舞。

  3、體驗勞動和豐收的愉快心情。

  4、培養幼兒的音樂節奏感,發展幼兒的表現力。

  5、樂意參加音樂活動,體驗音樂活動中的快樂。

  活動難點:

  初步學習踵趾小跑步,能隨音樂有節奏的進行踵趾小跑步練習。幼兒能隨音樂完整律動,並結合情節創編動作。

  活動過程:

  一、觀看舞蹈影片匯入:

  孩子們,秋天到了,果園裡的蘋果豐收了,一群朝鮮姑娘們也來到果園去摘果子了,她們摘著果子跳起了舞。讓我們一起來看看,給她們拍手打節奏。(播放舞蹈影片)

  小結:金色的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朝鮮的姑娘們唱起了歌跳起了舞。

  二、隨音樂做律動。

  (聽音樂,簡述律動動作。)讓我們也哼著歌跳舞吧!你最喜歡朝鮮姑娘的哪些動作?這個動作猜猜她們在幹什麼?(幼兒示範動作)手部動作————摘果子、左看看右看看————慶豐收

  老師特別喜歡姑娘們去果園的舞步,(腳跟腳尖跑跑跑)這個叫踵趾小跑步。(師幼學習踵趾小跑步)剛剛我們做的是腳的動作,身體要怎樣才會跑得更好看呢?試試把身體與腳開啟(教師示範哼唱音樂,幼兒練習踵趾小跑步)

  小朋友們跑得真好看,來!讓我們一起小手叉腰,踵趾小跑步到果園裡去摘果子好嗎?(師幼踵趾小跑步,跑到圓上)

  (利用舞蹈情節幫助幼兒記憶律動動作)果園到了,摘蘋果嘍!可以怎麼摘?(讓幼兒示範,摘一個放進去)除了上面可以摘,還有哪裡可以摘呢? (引導幼兒從四個方位進行摘果子)蘋果摘好了,給你的好朋友看一看,你看看,他看看,轉個圈兒慶豐收。

  (幼兒坐下,回憶情節動作)剛剛我們也跟著朝鮮姑娘跳起來了豐收舞,一起說說都做了哪些動作?踵趾小跑步———摘蘋果—————慶豐收。

  (完整表演)讓我們也用優美的舞姿來慶祝蘋果豐收吧!小手叉腰準備(師幼跟音樂做律動,摘果子時先伸出戴笑臉的手)完整表演2—3次。

  三、結束活動

  今天摘蘋果心裡感覺怎樣?我們把摘到的蘋果送給客人老師嘗一嘗好嗎?(踵趾小跑步退場)

  活動反思:

  透過這個活動,幼兒在對樂句和樂曲結構的認識、動作的創編和表演、樂曲的聽辯、語言的表達和交流以及自主學習方面都能獲得較多的經驗。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15

  活動目標:

  1、用肢體感知音樂節奏,玩拉大鋸遊戲。

  2、體驗與同伴共同遊戲的快樂。

  3、在活動中幼兒傾聽音樂,大膽的遊戲表演。

  4、在活動中將幼兒可愛的一面展現出來。

  5、透過活動幼兒學會遊戲,感受遊戲的樂趣。

  活動重難點:

  感知音樂節奏,玩拉大鋸遊戲

  指導要點:

  帶領幼兒透過用肢體動作的方式來玩音樂遊戲----拉大鋸,感知樂曲的節奏。

  活動準備:

  1、物質準備:拉大鋸兒歌

  2、經驗準備:看過《伐木工》拉大鋸影片

  活動過程:

  一、第一次遊戲:坐著玩拉大鋸遊戲

  1、動作示範講解。

  動作示範:兩人對坐,雙腿自然盤曲,雙方對握,隨兒歌節奏做拉鋸似的前俯後仰動作。

  2、聽音樂進行雙人遊戲:幼兒坐著玩遊戲。

  指導和評價要點:幼兒用動作感受音樂的節奏。

  二、第二次遊戲:站著玩拉大鋸遊戲

  聽音樂站著玩拉大鋸。音樂結束時比力氣。

  指導和評價要點:觀察幼兒站著做拉大鋸遊戲的動作,能否跟上音樂節奏,結束後比力氣時提醒幼兒注意安全。

  三、第三次遊戲:多人玩拉大鋸遊戲。

  嘗試三人、四人遊戲。

  指導與評價要點:多人怎樣更有趣地玩。

  四、第四遍遊戲:徒手創編拉大鋸遊戲

  指導與評價要點:引導幼兒創造各種肢體玩拉大鋸遊戲的方法。

  五、延伸活動:

  用道具創編拉大鋸遊戲

  師:孩子們,我們已經會玩了拉大鋸這個遊戲,在生活當中還有很多的道具也可以用來玩拉大鋸的遊戲,比如:絲巾、木棍、墊子等等。回去可以跟爸爸媽媽,跟你的好朋友也一起來玩一玩,好嗎?

  活動反思:

  童謠“拉大鋸”是我開展課題首次嘗試民間遊戲兒歌素材,它符合了幼兒好動、好模仿、好表現的特點,而民間遊戲中加入兒歌后,更顯民間遊戲的魅力,幼兒易接受,使幼兒的表演能力得以發揮。算是給孩子繽紛的遊戲世界裡增添精彩的欄目。

【中班音樂活動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