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書筆記> 《活著》讀書筆記

《活著》讀書筆記

《活著》讀書筆記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書筆記了。那麼你真的懂得怎麼寫讀書筆記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活著》讀書筆記,歡迎閱讀,希望大家能夠喜歡。

《活著》讀書筆記1

  浩瀚無垠的宇宙中,無論是恆星、行星還是彗星都有其運轉的軌道;包羅永珍的大千世界中,無論是花鳥魚蟲還是山川湖海,都有其生存演化的規律。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世間萬物皆有自己的生存法則,而這些生存法則中無不透著生存的智慧。

  生存的智慧是身處逆境卻擁有堅忍不拔的毅力。“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巖竹在石縫中求生存,根鬚緊緊抱住岩石,任憑風吹雨打,不移分毫。“不是一番寒徹骨,哪得梅花撲鼻香”,梅花在凜冽的寒風中獨自盛開,傲雪枝頭,任憑寒冬的侵襲,在銀裝素裹的世界裡,散發著陣陣幽香。

  生存的智慧是擁有博大的胸懷。“泰山不讓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擇細流,故能就其深”。山高海深皆是因為它們有那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懷,方顯出山之巍峨,海之遼闊,生命之可敬。藺相如“以先國家之急而後私仇”,面對廉頗的惡語相向,一再忍讓,才成就了“將相和”的千古美談。

  生存的智慧是面對屈辱時的隱忍。“苦心人,天不負,臥薪嚐膽,三千越甲可吞吳”。越王勾踐忍辱負重,被俘吳國,他絲毫沒有放棄,沒有心灰意冷,而是臥薪嚐膽,靜待時機,終成復國的夢想。孫臏苦心研究兵法,雖遭奸人嫉妒陷害,卻隱忍苟活,終於運用自己的智慧在歷史上留下田忌賽馬、圍魏救趙等名篇,成為中國歷史上唯一一位躺在輜車上的軍事家。韓信面對他人的惡意挑釁,堪忍胯下之辱,這不是膽怯,而是洞明世事的睿智。

  生存的智慧是堅守自我的自信與豁達。李白追尋自我,對權貴不屑一顧,發出“安能摧眉折腰事權貴,使我不得開心顏”的感嘆,因為他相信“天生我材必有用”,相信“長風破浪會有時”,寄情山水之間,終成一代詩仙。

  人生路漫漫,只有找到最適合自己的生存之道,才能在瞬息萬變的世界中守住最真實的自己。只有堅持自己的生存方式,才能活出別樣的精彩,品出生存的智慧。

《活著》讀書筆記2

  關於拖延症嚴重的我來說,有無數個藉口告訴你我為什麼還沒有讀完這本書,為什麼到最後一刻才敲完這段文字,可是此刻我只想說,沒有原因,只是拖延習慣了,雖然我知道自己會死,但我覺得還很遠,所以揮霍一些時光,也許並沒什麼。

  這本由卡思卡特和克萊因同著的小書,老實說,不是很合我的胃口。以一個吃貨的角度詮釋上面一句話就是,有些書,像極了我愛的飯菜,所以即使在不怎麼餓的情況下,遇到它們照樣垂涎三尺,照樣狼吞虎嚥。可是遇上不喜歡吃的,哪怕已經飢腸轆轆,哪怕明知這道菜所含營養是自己所需,因為味道與自己的舌頭不來電,所以就吃起來極其艱難,味如嚼蠟。

  當然這本書並沒有上面所說的那麼誇張,起碼那些關於生死的哲理趣味小故事,總讓我忍俊不已,比如這段:

  兩個夥計相約去釣魚,汽車拋錨,他們借宿在一個美麗的寡婦家裡,當然是客房。幾個月後,A電話了B。

  還記得我們去釣魚麼?

  記得。

  還記得我們借宿在那個漂亮的寡婦家嗎?

  記得。

  她有一棟又大又漂亮的房子,我們在客房休息一晚,第二天繼續北上去釣魚,還記得嗎?

  記得。

  九個月後,我收到一封律師來信。

  是嗎?

  你有沒有半夜起來去見她?

  這個,有!

  你是不是冒用我的名字?

  對不起,是的,你為什麼問這個?

  她剛剛去世,把所有財產都留給了我。

  哈哈哈哈,看到這裡的時候,我很想給這倆哥們兒點個贊,無論給誰,都合適。

  用個恰當的比喻吧,這本書像極了一套精美的西式套餐,我雖然喝不慣羅宋湯的怪味道,但對秘製的水果沙拉偏愛有加,它讓我在酸酸甜甜中,品味了生命,品味了生死。因為書還沒有讀完,所以,我只能暫且擦一擦嘴角,告訴你,味道還不錯!

  作者是兩位哲學家,他們從哲學、神學、心理學的角度,揭示了死亡,讓我們能正視生與死。然而,我真的覺得死亡離我很遠很遠,所以,我正不正視,無關緊要。那就說一說關於生死的一些感覺和回憶吧。

  提到生死,我總會想起許多年前讀過得一本小說,他的名字叫《活著》,作者的名字叫餘華。在那部小說裡,我最早對死亡多添了許多感慨,憤怒,遺憾,難過,無奈,富貴從年輕到垂老,看著身邊的親人一個接一個死去,直至最後僅剩與他相伴的老牛------,而在那之前,我以為死亡就是死亡,老到一定年紀,或是生了重病,總要死,正如一句話說完了總要畫個句號,而不會是感嘆號,省略號等一些矯情的意味深長。

  今年又讀了餘華的另一本書《第七日》,還是關於死,這次昇華了,上了些年紀的老餘干脆將死亡渲染成另一個生命的開始,那美麗的“死無葬身之地”就是他向我們描繪的樂土。這些天讀這本《每個人都會死---》,總會想到餘華的這兩部作品,多少跟這本書有些契合吧。

  信手敲出的文字早已離題千萬裡,好吧,回到這本書,回到書的名字“每個人都會死,但我總以為自己不會”(書的名字取自美國作家威廉·薩洛揚的遺書中的一句話)也許還算年輕,所以總會生出許多新的希望,對於死亡,我沒怎麼想起它,當然,也有特殊。

  記憶中生命裡只有兩次,對,是兩次!偷偷地跟死神通了個電話,告訴他活著是太殘酷的事,告訴他我並不期待明天是否美好,可是那個東西一面嘲笑我的懦弱,一面用很不屑的語調問我“你真的確定你活夠了?”他這一問,嚇得我撂下了電話,倉惶而逃,我活夠了嗎?

  溫暖,陽光,幸福,希望------20xx年的冬天幾乎將近尾聲,可是它永恆的LOGO卻遲遲未到。沒有雪的冬天,像沒有色彩的生命,所以我知道,它總會來的,哪怕比以往時候更晚一些!所以活著的我們,應該體味著溫暖,沐浴著陽光,回憶著幸福,種植著希望。這樣,才能算活著!

  在擁有這些簡單的幸福之前,年少無知的我們,也許要經過幽長陰暗的隧道,沒有燈光,沒有盡頭,沒有人告訴我們,走多久,就能看到出口,我們只是需要不停的走著,如果牽強算是有個伴兒的話,這個伴應該就做“焦慮”,沒錯! “焦慮是我們的終極老師”,孤獨的焦慮,升學的焦慮,失戀的焦慮,工作的焦慮,沒有人承認是對死亡的焦慮,雖然這是一句大實話。

  死亡又怎樣,焦慮又怎樣?

  前兩天去見一位過去的同事,也是緣於一件小事要拜託。見面寒暄幾句,竟然得知這位老兄新婚剛剛兩年的妻子在兩個月前暴斃去世了,我還來不及合上自己的下巴,他卻已經輕描淡寫般調侃“娶個媳婦不容易,還得再找,唉!”

  他是否有過這個念頭,每個人都會死,但我以為不會是她 !

《活著》讀書筆記3

  《活著》這本書是由當代著名作家“餘華”創作的,書中的故事主要講述了福貴的一生。他是地主的兒子,娶了城裡一個有錢人的女兒,過著無憂無慮的生活,每天都進城裡賭博。賺得不多,輸了的不少。終於有一天賭光了家業一貧如洗。一次福貴爸上茅廁時死了。也許這是報應,他是地主,是敗家子。地主位置被一個以前經常借錢給福貴賭博的人做了。

  一貧如洗的福貴為救母病去城裡抓藥,沒想到半路上被國民黨部隊拉去當兵。在戰場上九死一生,當他幸運歸家時,女兒卻已經成了啞巴,母親死了,家裡一窮二白。福貴的兒子意外身亡;後來女兒好不容易嫁了出去卻因產後失血過多而亡;妻子中年病死;女婿二喜做工時被板車壓死了;外孫子吃豆子時死了。福貴老了,故事結束了。

  福貴經歷了人生最大的痛苦,當他看著親人離自己而去時,心底那時就像在被刀割般地痛,割得很深,痛在全身,鮮血都流出來了……但他卻奇蹟般地挺了過來,依然樂觀豁達地面對人生。到風燭殘年之時,依然牽著一頭老牛做伴過日子。

  我覺得《活著》是一部超越個體情感而站在人類關懷的高度進行的創作。人的一生都不會風平浪靜,會經歷無數坎坷風雨,但人就是要默默得為了活著而忍受。

  這個看似荒唐的理由卻充滿了對生命價值的肯定和人文價值的關懷,任何理由都不是一個人放棄生命的理由和藉口,這個簡單卻又充滿思辯色彩的道理被餘華用小說的形式進行了活生生地詮釋。“老人和牛漸漸遠去,我聽到老人粗啞的令人感動的嗓音在遠處傳來,他的歌聲在空曠的傍晚像風一樣飄揚,

  福貴說過一句經典的話,”做人不能忘記四條,話不要說錯,床不要睡錯,門檻不要踏錯,口袋不要摸錯。”

  一生的經歷,做人的道理,熔鍊成這麼四句平常話,比那些成天唱高調:為了實現XX理想,為了讓XX社會更美滿……,恐怕要實在了些許多。

  老人唱道:少年去遊蕩,中年去掘藏,老年做和尚。”

  書的最後似乎沒有忘記又留下講述者自己在慢慢降臨下來的夜幕中說的一句令人回味的話,“我知道黃昏正在轉瞬即逝,黑夜從天而降了。

  我看到廣闊的土地袒露著結實的胸膛,那是召喚的姿態,就像女人召喚著她們的兒女,土地召喚著黑夜來臨。”生活就是人生的田地,每一個被播種的苦難都會成長為一個希望。他們就是我們自己的馭手,不管身上承受著什麼不管脖子上套著什麼,不管肩上負載著什麼。

  在艱難中活著,在活著中享受艱難!

  在那個大鍋飯,燒鋼鐵,掙工分,除四舊,的時代裡,人們對生活的熱愛,對生活的渴望,是我們遠遠做不到的,日子窮了點,但是他們從來沒有向生活低頭,我們不得不反思現在的我們。

  活著,就要善待身邊的每一個人、每一件事,千萬別為自己找什麼藉口,因為“人是為活著本身而活著的,而不是為活著之外的任何事物所活著。

  最後我想說:人各有一,活法不同,經歷不同,試想在那個嘈雜的年代富貴能在困苦的掙扎中活下來,那麼我們呢,是不是也深思一下我們這嶄新的時代呢?若是說我們慶幸活在這嶄新的時代裡可能定義的不夠準確,但是我們的煩惱,我們的壓力,我們深處的困境算得了什麼,我們是不是要真正的反思一下自己“活著”的意義呢!

《活著》讀書筆記4

  一個逍遙狂放的毛頭小子嫖賭輸光了家裡百畝地,把老爹氣的死在糞缸旁,丟了媳婦險些失了娘。在給娘求醫的過程裡,被國軍抓取當了壯丁,一走就是兩三年,回來的時候,娘沒了,女兒也變得又聾又啞。

  你以為這就是最困苦的時候了?生活總能拆破人生貧瘠的想象力。老人的後半生裡,親人們走馬燈一樣的紛紛消逝。兒子因為抽血過量死了,女兒難產大出血死了,老婆患上軟骨病撒手人寰,女婿搬貨時被兩塊水泥板夾死了,到最後,孫子也被自己遞過去的黃豆噎死了。到最後只剩下自己和一頭剛買的老黃牛,好一似食盡鳥投林,落了個白茫茫大地真乾淨。

  我有些嫌這劇情過於工筆,死了一個又一個,彷彿所有悲傷的事情都接踵而至。二喜好像這書裡最乾淨純粹的一個欣喜,他風風光光迎娶了鳳霞,生活的基調驟然明朗起來,可餘華偏偏要讓鳳霞難產而死,緊接著又叫她夫君被水泥板夾死,連好不容易苟活的兒子都被黃豆卡死——講道理,哪家活的這麼不巧,像是被掌管瘟疫的鬼神奪去了生死簿,硬要在家譜裡劃上幾道子解氣。

  但畢竟是文學創作,我們應該寬容於它的戲劇發揮。只拋開這一點,我還是很喜歡這本書裡的人物。

  我喜歡福貴,雖然他負了許多人揹負了許多情債,可我覺得於他這骨子裡的小少爺而言,一切都算是理所應當,何況也做沒什麼傷天害理的事,總歸是東家長李家短,不經意間就奪得一枝紅杏出牆來。我喜他的真,喜他的坦率,喜他對過往的態度,甚至喜他買下那頭不能耕地的老黃牛。兩個“老頭子的”相依為命活在書頁的最後,大風大浪磕磕絆絆活了一輩子,他們“活著”了,卻又超脫了。有些老人歷經風帆到了卻只能稱作“活過”,因為他們垂垂老矣時已經失去了活著的勇氣和熱情,他們大手一揮將往事散盡風裡,只留下一副軀幹和不再言語的口鼻。所以我欣賞福貴,一切能在入土之年將過往那些垃圾的、不垃圾的、悲傷的、不悲傷的小事,一字一句娓娓道來毫無保留的人,都是值得尊敬的。

  相比之下,二喜就更像是餘華刻意安排的插曲。餘華覺得,福貴的人生已經太慘了,鳳霞這輩子也太窩囊了,來吧,送你們一個命運的禮盒,於是福貴開啟一看,嗬,裡面躺著一個偏頭的女婿,鳳霞湊過來一瞧,呀,我有了一個夫君。

  福貴當年迎娶家珍,只用了一臺花轎幾輛馬車。而二喜娶鳳霞,卻弄來了一群敲鑼打鼓的大陣仗,中華煙和糖不要錢似的漫天發,鞭炮煙花到處的響,鳳霞藏在紅蓋頭下痴痴地笑,二喜的城裡伴郎說,不得了,你家的媳婦真漂亮。

  這一段娶親,讓我在螢幕前面差點淚眼汪汪。真解氣啊,真風光。二喜太像是文學裡的人物,出場方式都那麼不拘一格。他話少,實幹,孝敬又愛妻。在福貴將鳳霞送人以換取兒子學費的年代,他能說出“保大不保小”這種話,讓我總覺得是餘華捏著手指,把他從什麼迪士尼畫報上小心翼翼剪下來,放到這本書身上。

  所以鳳霞難產死掉的時候,我心裡有個揪心的小人在想:“不是吧”。然後二喜也莫名其妙被兩塊水泥板夾死的時候,我挺傷心的,因為我發現這本書還是落入了俗套。為了悲而悲號,這種情節的植入讓這本書變得不那麼酷了。

  我想餘華是窮盡所有筆力,讓福貴在最後達成孤身一人的完美結局。但是如果是我,我會讓時間靜止在鳳霞順利生產這一刻,讓這家人和和美美下去。

  因為我覺得,萬事萬物都沒你那麼湊巧。更何況,人活著是要還債的,誰人都揹負著一個份額。你昨日喜了,今日便是悲;前半生困苦了,後半生也要開懷一回。這家人的苦已經受夠了,餘華沒有給他們一份“甘”,是不符合宇宙神學定律(我獨創的…)的。

  人性本善,善再附加幾層淳樸,便容易成了不假思索的惡。但在這本書裡,我沒有看到純淨的惡,所有人帶有一份芸芸眾生的普通夾心。龍二耍了點聰明,贏走了一百畝地,他往牙上鑲金牙,逢人就笑口常開以便展示那塊金,這種幼稚的舉動讓我覺得他有點可愛。這是一個市井、市儈的二流子,他絕不是惡,但是卻也領到了自己的果。在土改期間被作為地主抓來槍斃,臨死的那一刻福貴轉過身去不忍再看,那也是一種善。我是想說,我喜歡這種普通。在我心裡,他們都是命運多舛的普通村民。

  我還覺得,人民公社的村長很可愛。他盡心對村民,回過頭來被紅衛兵抓走的時候,沒人有膽子去看他替他說句話,回來的時候村長鼻青臉腫卻眼眶紅紅,那樣子就像是在索求回報的孩子。村民們的心思很淳樸,他們還不懂,人際交往中,付出就僅僅是付出,不要企圖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回報,不然總會失望。

  書裡唯一讓我心疼的,恐怕就是出場沒幾頁的長根。舊社會里,地主家是要給家裡幹了一輩子的長工養老的,但是福貴把家產輸沒了,長根沒地方去,就成了乞丐。忠心淳樸的可憐長工啊,到最後還心心念念著舊主人的家庭,不去擔憂自身的處境,只是哭著說“少爺怎麼能受這些苦”。後來的場次裡不見他的身影,我猜他是捧著碗倒在了哪個露天荒地,雖然我希望他能繼續堅強活下去。

  從全書的結構來看,第一人稱敘事為主,穿插三次簡短的第三人稱,分別是在福貴敗光家產、妻子去世和全文最後。好處顯而易見,第一人稱敘述往事,往往帶有敘述者本人“年少輕狂”的代入感,第三人稱聚焦晚年孤身一人的福貴,筆觸冷靜剋制,與往事的狂放不羈有了鮮明的對比。

  文中出現多處相互呼應。無論是“從雞到鵝到羊到牛”,反反覆覆用動物作比演繹家族興衰史;還是從開頭一人一牛到結局的買牛經過,都能體現出餘華情節架構和節奏把握的功力。

  最後來說,我不認為《活著》著筆於單獨的人,我覺得更像是在講述人與土地的連線情深。就像《飄》裡的斯嘉麗握著泥土仰望夕陽,窮盡全身也要保住莊園一樣,在舊社會的村民心裡,恐怕土地承擔的意義要更多。無論是全文一直在講的“我要我的五畝田”,還是福貴娘怎麼也不願搬家離去,包括一家人就要整整齊齊埋在一起的土葬觀念,處處體現著人、地的親密聯結。

《活著》讀書筆記5

  本書是以一個老人的回憶展開的,他講述了他一生的故事,由於嗜賭,他把偌大的家產敗盡,從富家子淪落為農家漢,當他飽嘗辛酸,以為能夠過上儘管貧窮卻快樂的日子時,卻被迫經受戰場的九死一生。

  以為能夠一家團聚,卻不得不理解母親,兒子,妻子,女兒,女婿,甚至孫子相繼死去的殘酷事實,最後陪伴著他的,只有那條叫做福貴的老牛,但他仍然堅強而樂觀地活著。

  小說就這樣以平淡的語調地敘述著一個似乎微不足道而又壯烈的故事,作者說:“生命中其實是沒有幸福或者不幸的,生命只是活著,靜靜地活著,有一絲孤零零的意味。”作者一次次將讀者對變好的幻想打破。

  也許這是作者經過種種後得出的結論,但我覺得我們還是要去追求幸福。誠然,福貴的一生的確飽經磨難,當他的親人一個個相繼去世,他還活著!但他的活著比死更難,活著在那時需要膽量和勇氣!

  在歷經了那麼多另人難以想象的苦難之後,他學會了忍受,忍受生活的重壓。他只是很單純地為了活著而活著。我們是幸福的,正因我們無需生活於那個動盪的歲月,正因如此,我們更要好好地活下去。有太多的人去質問活著的好處,總要去追求金錢,名聲,這些我們都未必能獲得,但我們該慶幸的是我們都活著!

  而現實生活中,受到打擊挫折如工作不順利、高考落榜等而選取死亡的有多少人!為什麼要選取死亡呢?只有活著才會有期望。我們要活著,但不能只為活著而活著,我們需要目標,需要追求,唯有如此,我們才能賦予好處給本沒有好處的生命。

  因此活著是一種幸福也是一種煎熬!但不管怎樣,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寶貴的!我們要像福貴一樣,不管發生什麼,都要堅強的——活著!

《活著》讀書筆記6

  《人為什麼活著》,一本稻盛和夫探析經營哲學的書,卻滲透了很多人生哲學。其實也是在後來才明白,或許這本書,它本來應該取名為《人應該怎樣活著》。

  人為什麼活著?應該怎樣活著?其實在某些方面,這兩個問題的答案是可以互通的,雖然到目前為止,我還沒法準確地面面俱到地回答。但看完這本書,至少有一個原先就有的觀點被再次鞏固和強化,那就是:勤奮努力地工作,用樂觀積極、與人為善的心態好好活著。

  首先一點,勤奮。按稻盛和夫書中的定義來說:勞動的目的不應僅取得糧食、免於飢餓,也是為了鍛鍊人類的心智,如果每個人都勤奮努力,就能夠培養出美好的心智,讓人變得更完美。

  我認同這個觀點,我們都不完美,但都可以努力讓自己更完美,一分耕耘一分收穫,我想,努力勞動在給我們帶來物質回報的同時,確實帶來了精神上的收穫,雖然在勞動的過程中,我們不免抱怨、煩惱,心情鬱悶,但當事情過去後再回頭看,或許這其實也是一個修煉心智的過程,正是因為有好多好多這樣的抱怨和煩惱,我們才逐漸變得成熟,變得穩重,變得能獨當一面了。

  當然,努力工作的過程中,我們也該保持積極樂觀的心態,與人為善。稻盛和夫告訴我們一個道理,無論是生活還是工作,都要保持謙虛真誠的態度,儘量少摻雜個人主觀意識,秉承他人之心看待所處的局面。拿我們的工作來說,總有人抱怨廣告佔用了太多版面,也聽人說誰踩了誰的線,是誰在本該截稿的時候還沒拿出稿子來,或者是誰不管稿件內容如何就只管把自己的稿子放在頭條位置……這樣的情況我們幾乎天天碰見,摩擦也不少見。但如果在摩擦發生之前,我們可以嘗試著將心比心,或是設身處地,有些摩擦和爭議說不定就能避免。

  正如稻盛和夫所說,當一個人低落的情緒也會對一個人的健康造成很大的損害,樂觀地看待每一件事情,不論結局如何,最起碼我們贏得了經驗和保持樂觀的心態,因而心懷感恩、欣然接受這個考驗。換句話來說,事已如此,生氣並無用處,又何必拿別人的錯懲罰自己?所以,還不如一笑而過。

《活著》讀書筆記7

  看完這本書,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如今的我們是有多麼幸福啊!曾記得奶奶講過她們那一輩生活的艱辛,餓的只能吃樹皮;媽媽也說過她小時候因為沒有吃的就吃辣椒,在學校能帶著一份土豆絲的飯就感覺很幸福很美味了。當時都只是聽聽而已,不以為然,也許從未感受過,不能理解那種感覺。感謝餘華用平淡無奇的語言敘述。藝術來源於生活。一切又顯得那麼真實,讓我深深感到那個年代的艱苦,而那些親情卻又是很幸福很滿足很簡單;生在這個年代的我有多幸福,卻有時候還會難過,不懂得追求最簡單的快樂與幸福,有時候還會和媽媽吵架,不懂得關心媽媽體諒媽媽。書中的鳳霞、有慶都是多麼懂事啊。

  福貴的美好生活燃起過一次又一次的希望,卻被作者不動聲色的一次又一次的打破。他遇到過那麼多難過的事,不幸的事,都走過來了,我還怕什麼。

  “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它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進攻,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

《活著》讀書筆記8

  人為什麼活著?為什麼而追求?為什麼而奮鬥?答案是熱愛生活,善待他人,懷有追求,讓自己的生命更加精彩。

  作者就是因為外祖母告訴他:“人活著有一萬個理由。”那時,因為作者好奇,真的去籌集了一萬個活著的理由。直到他有一天他明白了“活著 的一萬個理由”,可是她的外祖母卻病危了,外祖母臨死前告訴她:“我在聽心跳的聲音。”

  心跳的聲音何嘗不是世界上最美的仙樂呢?生命是多麼的輝煌燦爛,多麼值得我們去珍惜!

  人活著,不就是為了要活的精彩嗎?只有努力過了,才知道結果,沒有試過,又怎能確定自己必輸無疑呢?人生就要過得精彩,過得豐富,讓自己的生命開花結果。既然努力過了,不管他是失敗還是成功,你都必須要讓它開花結果。辛辛苦苦把一棵幼小的樹苗澆灌成一棵參天大樹,可他卻不能開花結果,這不就意味著之前的努力全白費了嗎?應該鼓起勇氣,想辦法讓他開花結果,雖然開花結果後會枯萎,但這一生就會輝煌了。

  人活著,就是要讓生命之花開的絢麗,燦爛!

《活著》讀書筆記9

  今天,我讀了一本書,是由萬曉燕所寫的一本書,它的名字就叫做《活著真好》。這是一個真實故事。它的內容主要講:廣州市建設六路小學英語教師許美雲在1980年剖產下一個男孩,取名為張雲峰。在雲峰3歲那年,不幸患上了惡性淋巴腫瘤,所有的醫生都斷定他最多隻能活2至3年左右。許美雲夫婦他們幫雲峰找了很多所學校,但是因為雲峰缺一張健康紙,所以沒有學校肯讓雲峰讀書,但是許美雲夫婦面對厄運,選擇堅強,頂住了各種壓力,不但使雲峰的生命延長了十幾年,藉此機會也使許美雲夫婦得到了昇華。在此期間,她從沒耽誤學生一節課,並用心的去教好她的學生,多次獲得優秀教師的榮譽稱號。並寫了多篇醫學論文,她鼓勵孩子我們不能不選擇生病,但是我們可以選擇不示弱!堅強的母親,教出一個堅強的兒子,讓雲峰坦然面對人生。在兒子別時說:下輩子,我們還當母子!

  我國有許多人因為開快車、亂衝馬路、吃毒品等等,而導致死亡,我們應該愛惜生命,不拿生命來做du注、不玩有關危害生命的無益遊戲,珍惜生命,因為人的生命只有一次,千萬不要為某些事情而輕生。

  在最近這幾個月裡,香港明星張國榮因為某一件事情而輕生了,因為他的死,令到他所有的歌迷都非常傷心,有的為他哭了一個星期,有的為他當眾威這等等都證明了一件事:死,並不是你一個人的事情,而是所有關心你的人的事情,你死了,他們為你傷心。

  人類為什麼一定要動不動就說要輕生呢?難道,死了就可以一了百了嗎?我覺得生存是為了自己,而不是為了別人,千萬不要因為某個人,某件事,就隨便說要輕生,這是非常不值得的。死,這並不是說,不亂衝馬路就永遠不用死,這是每個人都必須經過的階段,只在於,時間長還是短;只在於你的身體是否健壯。

  在世界各地上,有很多人因為患上了急病而死去,就像張雲峰這樣,我們不幫助他們,而且還動不動就說要死,令到患上急病的人因為沒有合適的骨髓,或著有而等不及而死掉,我們這樣子對他們太不公平了。

  我們應珍惜生命,好好的過我們豐盛而有意義的美好人生吧!

《活著》讀書筆記10

  春節期間在家晚上沒事閒來讀餘華《活著》,全書主要寫了一個老頭子的過往,如何從一個富家子弟一步步淪落的悲慘生活。一切在作者的筆下都顯得那麼真切,主人公的角色就像是現實生活中的真實寫照,一個個的生活場景,讀了許久依舊讓人不能忘記。下面就讓我們一同去探索文中老頭富貴過去,體會一下什麼是活著。

  “富貴”是一個老地主家獨生兒子,因為家中有祖上留下來的百畝田地,生活無憂無慮,從小到大都是被嬌生慣養著。後來長大成人了,亦是終日無所事事,直到後來找到了自己的場子,城裡的“怡紅院”,再後來吃喝嫖賭都學到手了,富貴家中有嬌妻,大家閨秀是城中米老闆的千金,然而她卻偏偏喜歡“怡紅院”中的那個胖胖的女人,最喜歡的就是白天讓胖女人馱著他,經過老丈人的店面門口,大聲向老丈人問好,每當胖女人跑不動埋怨的時候,他就掏出一錠白銀放進胖女人的胸間。就這樣每次程序都是好幾個夜晚。

  回到家中妻子家珍做好的四個菜,等著他一起享用,四個菜都是素的但是每個菜的下面都有一片肉,富貴明白家珍的用意,可是他還是改不了臭毛病,隔兩天又不見蹤影。

  傾家蕩產

  自從迷戀上後,賭場成了富貴的另一個常駐所,每次都是小贏大輸,賭場或許都是這樣,只是局中人迷失了自己無法看清。風高夜,富貴小贏了幾十把,心想著這下好了,一定要把之前輸的都贏回來,順便老爹年輕賭輸的那五十畝一起贏過來。偏偏這時候,發現自己的妻子家珍挺著大肚子懷著“有慶”,正跪在自己的身邊,什麼也不說,就是跪著。多麼晦氣的事呀,富貴拳腳相向並不起作用,後來被看門的兩個大漢扔出去的。至於那一晚富貴都不知道家珍是怎麼回去的,天色那麼黑,對於一個孕婦,那麼遠的路。可能是報名吧,自從趕走了家珍後就一直輸,輸的渾天地暗,直到天微亮,輸完最後一把準備走時,此時龍二說,富貴你家的財產都輸光了,這是賬單你看看。他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但這是事實,飄乎乎的走在冷清的街道上,蓬鬆的頭髮,模糊的雙眼,把經過的人都給嚇到了,漸漸的走出縣城,在回家的路上富貴,想著要不死了算了,尋尋覓覓來到一顆樹下,準備上吊,最終他慫了,想了想還是活著吧。本來一個時辰的路程那天富貴卻走了整整一天,回到家中正好,被院子中玩的歡快的女兒“鳳霞”看到了,回到房間中哭著說了一聲,“爹孃我把財產全輸光了,什麼都沒有了”然後倒在了地上。

  父親去世

  第二天醒來,發現父親並沒有像以前一樣揍自己,而是慢慢說了一句,賭輸的債也是債,欠下的,總是要還的,第二天富貴挑著兩籮筐的銅錢去縣城把欠下的賭債還清了,龍二不在像以前一樣寒虛問暖,直呼其名,富貴富貴的叫著。兩擔子銅錢把富貴著實給累壞了,其實他心裡很清楚,父親想告訴自己錢的來之不易呀!然而一切都為時已晚。

  回到家中,家人早已把生活用品從自己住了幾十年的大房子搬進了一個小茅草房,本來父母還想著在這個住了大半輩子豪宅中老去了,現在也只能看看了。父親話變少了,咳嗽卻日漸嚴重,不久父親便去世了。

  被抓當兵

  父親不在了,然而他的話卻時常在富貴耳邊迴響,老祖宗開始養了一隻雞,雞養大了換成了羊,羊養大了換成了牛,最後才有的這一百多畝田,他向龍兒租了幾畝地,脫去了往日裡好衣裳,穿著粗布麻衣,和別人一樣幹了農活!

  本想著就這樣過著安穩平靜的生活,生活總是給你讓你意想不到的驚嚇,母親以為妻子被丈人接走,加上老伴兒去世,生病為了節省錢不去治病,後來實在嚴重,這天天剛亮富貴邊去縣裡買藥。然而很不巧被抓壯丁的逮著了。拉去前線去打仗。

  戰場殘酷

  跟隨著大部隊,輾轉好幾個省,最後被敵軍圍困了好多天,缺水斷糧,每當飛機空頭下來食物,他們顧不上身邊穿梭的子彈,因為他們他餓了,很多人為了爭搶一口餅子而大打出手,被如雨下子彈打中的更不計其數,每天都死去很多人,條件極其惡劣,記得有次很多人一起去爭搶食物。他突然發現旁邊的哥們不動了,回頭看見的那一幕嚇壞了他,那個人的一半腦袋不見了。本想著這下可完蛋了,一定死在這裡了,然而想想家中的老母,老婆孩子他不禁淚下。最後他們投降了,僥倖活了下來。

  物是人非

  再次回到家鄉已經是兩年有餘,村頭一個小姑娘和一個小男孩正在,玩耍著,富貴一眼辨認出了這是自己的女兒鳳霞,旁邊的小男孩定是自己的兒子有慶,回到家中卻沒看見自己母親,覺得鳳霞也不像以前一樣愛說話了,後來家珍說你去縣城一去不回,母親病嚴重了很快就不行了。鳳霞因為一次發燒,成了啞巴,儘管富貴不願接受這些,可是這就是事實。

  送走女兒

  家珍因為過度勞累,再加上身體本來就比較虛弱,幹一會農活就會滿頭大汗,富貴常常讓家珍休息一下,家珍總是微笑著說不累。慢慢有慶大了,需要讀書,家珍啞巴不能讀書再加上家裡吃飯都困難,後來想著就把家珍總給別人家好了,這下有慶就不幹了,當然了從小到大自己都是姐姐帶大了,真是親如媽。當然最後這,在富貴的一頓揍下平和了。

  大改造運動

  日子好些了,又想起了父親常說的那句話老祖宗開始養了一隻雞,雞養大了換成了羊,羊養大了換成了牛,最後才有的這一百多畝田,富貴和家珍商量了一下決定買一隻羊,這天有慶放學回來看到小羊,開心壞了。以後小羊就成了有慶的小玩伴,他每天放學回來就到地裡給小羊割草,小羊在有慶的悉心照顧下越長越大。

  然而這時偏偏又趕上了大改造,各家各戶的鍋都被咋了,所有東西都是公家的,以後也都是到公社吃飯,不用自己做飯了。當然有慶的小羊也被一起牽走了,即使這樣有慶還是會每天按時給小羊割草餵它。知道有一天公社沒東西吃了,把它宰了為止。

  兒子去世

  縣長夫人因為難產大出血,學校老師安排有慶班上的幾個孩子跑去獻血,知道最後輪到有慶發現血型剛好匹配。抽血的工作人員不知怎麼回事一個勁的抽有慶的血,直到有慶血被抽乾倒下去。同班的孩子慌著跑去告訴富貴,富貴簡直不敢相信,早上他親眼看著有慶活蹦亂跳的去學校的,怎麼會突然不行了呢。到了醫院停屍間,他看著冰冷的'屍體,哭到天黑。

  家珍病重

  開始富貴告訴家珍說有慶生病了在醫院住院不能回來,家珍因為身體病種,只能躺在床上,連著三天富貴都是白天去田裡幹活晚上去有慶的墳頭,知道天亮。知道第三天家珍對富貴說你不必瞞著我了,咱們的兒子有慶死了,家下來雙雙哭的不像人樣。

  好在後來女兒鳳霞回來了,她已經可以照顧人了,白天富貴就去幹活,鳳霞在家照顧母親做做家務。

  鳳霞嫁人

  一晃好幾年的光景過去了,沒想到家珍的病漸漸的好轉了一些。看著和鳳霞年級相仿的女孩一個個的都嫁人了,富貴和家珍商量著也給鳳霞找了一個人家,是縣裡的二喜,就是他腦袋是歪著的,二喜為人忠厚老實,說起來和鳳霞到時也很般配。很快二喜邊風風光光的把鳳霞娶回了家。

  鳳霞去世

  沒多久鳳霞和二喜手拉手回到了家中,對爸媽講鳳霞已經懷孕了,一家人在一起樂開了花。然而厄運再次來臨,就在鳳霞臨盆那天,醫生見到二喜和富貴對他們說,保大人還是保小孩,他們呆了很久後回答保大人,一直到下午,醫生再次出來的時候說了一句母子平安,就在他們開心的抱著小娃的時候,鳳霞沒了氣息。同樣還是在有慶去世的這家醫院,這次卻是鳳霞,時間想凝結了一樣不知道過了多久,富貴才想起家中躺在床上的家珍,黑夜刺骨的寒風夾雜著飄雪,此時床上的家珍已經有了不祥之感,二喜哭泣的已經沒有聲音了,家珍躺在床上用布擦去鳳霞身上的雪花。

  家珍去世

  鳳霞去世不久,家珍也終於挺不住了離開了。富貴說這輩子最對不起的就是家珍了,自從嫁過來就沒有享過一天的福,最後說定要給家珍買一口好棺材。日子一天的過去,富貴在家孤苦伶仃,經常去縣裡看完二喜和苦根。沒了孃的苦根,苦的也是二喜,他要去幹活便揹著一個簍子讓苦根坐在裡面,一哭了二喜便去找個有奶水的女的,給她一毛錢讓她喂喂自己的孩子。

  二喜去世

  慢慢的苦根大些了可以自己跑著玩了,本想著日子夠慘了,然而接下來更悲劇,一天苦根正在池塘邊玩耍,忽然挺好一聲巨響,苦根回頭看了看納悶是誰叫他的名字。後來才知道那是二喜,臨終的吶喊。二喜在樓板中幹活,突然起重機升起,沒人看到二喜還在裡面,就這樣二喜被兩塊樓板夾死了。

  苦根去世

  沒了爸爸的苦根回到鄉下跟著富貴過日子,苦根很懂事。很小的年紀苦根就會幹農活了,後來聽說富貴要給自己買頭牛,他可開心了,每次想吃趟的時候,想想要省錢買牛他就不吃了。沒想到的事情總會悄然而至,這天苦根和富貴正在田裡幹活,過了一會苦根就說自己頭暈。富貴以為這孩子是想偷懶,也就沒在意,讓他回家休息。直到中午富貴回去,看見孩子在床上躺著,想著給孩子做了很多好吃的,其實就是炒的豆子,平時他們都是吃不到的。看著苦根吃豆子,富貴回到了田裡繼續幹活。直到天黑,推看門,依舊沒看到苦根,富貴感到有些不安,來到床邊,看到苦根嘴唇發黑,身體僵硬已經沒有了氣息。

  一個老頭,一頭黃牛

  雖然現在就剩下自己了,富貴還是堅持買牛,這天他帶著辛辛苦苦攢下錢,去集市買牛,途中見到幾個人正在準備著,屠宰一頭老黃牛。富貴經過這裡聽到老黃牛的哀嚎,最後他還是回來了,買下了老黃牛,宰牛人開始還不敢相信,後來認為老頭傻了吧,買這樣老牛耕地都沒力氣。回來的途中老黃牛,抵著富貴可能是感謝他的救命之恩吧。

  誰都不知道,富貴為何買下這頭老黃牛,可能他覺得老黃牛給主人奉獻了一輩子的力量到頭不應該被宰吧,還可能是覺得它和自己一樣可憐吧。

  終於囉囉嗦嗦講完了,一路走來,富貴經歷悲慘的人生,讓人不敢相信,是什麼力量讓他還有勇氣繼續活下去。對比一下現在我們所經歷的很多事情,其實算算真的不算什麼了,沒有過不去的楷。在讀《活著》的時候 有點讓壓抑,讀進去,跳出來,就好啦!

《活著》讀書筆記11

  最近在讀日本作家稻盛和夫的《人為什麼活著》,很受啟發,故書錄於此“身居亂世之中,重新審視“活法”。

  今日比昨日更好,明天比今日更好,為此,不屈不撓地工作、勤勤懇懇地管理、我們的人生的目的和價值就是這樣確確實實地存在著。

  聽說在拉丁語中有句諺語,“完成工作勿如完成工作的人”,人格的構成也是經過工作的完成而實現的。也就是說,哲學產生於辛勤的汗水中,精神在日常的工作中得到磨鍊。

  如何才能使人生過的完美,收穫更幸福的果實,我用下頭的方程式進行回答:人生.工作的結果=思維方式x熱情x本事

  人生活工作的結果是由這三個要素用“乘法”算出的乘積,絕不是“加法”。

  人應當怎樣度過自我的人生?

  稻盛先生創立“京瓷”時僅有27歲,一個新生的弱小的企業,資金、裝置、客戶等資源都不足,處於不景氣的經濟環境之中,同行業中有強大的競爭對手,自我又不懂經營,缺乏經驗。像一隻小船航行於大海之中,隨時可能被風浪吞沒。企業究竟能不能生存發展,怎樣做企業才能順利發展,怎樣做才能避免企業破產,避免員工因失業而流落街頭,怎樣做才能對得起信任自我、慷慨解囊的股東們,稻盛先生一面拼命工作,一面苦苦思索這一類問題,卻找不到答案。

  此時,稻盛先生讀到了安岡正篤寫的《命運和立命》一書,就是解說400多年前中國明代袁了凡所寫《陰騭錄》的一本書。書中的故事和道理讓稻盛先生恍然大悟,這就是決定每個人人生的所謂“命運和因果報應的法則”。

  人從生到死的整個生命歷程中,有許多東西似乎確是命中註定的。究竟是自然決定的,還是上帝決定的,誰也說不清,但每個人都揹負著各自與生俱來的命運,降生到這個世界,這一點似乎很難否定。並且除了個人的命運之外,還有家庭的命運,我們所在的組織和地區的命運,以至國家的命運,地球的命運等等。而個人的命運就根植於這種種更大範圍的命運之上。

  拿稻盛自我來說,出身貧困;小時候正逢戰爭,家屋被美軍的飛機炸燬;小學畢業兩次沒考上夢想的初中;13歲時染上肺結核,差點喪命;考大阪大學又落第;畢業時還找不到工作;好不容易進了一家公司,又是連續10虧本、連工資也不能如期發放的企業。這些都不是稻盛自我的願望決定的,它們都屬於命運的範疇。可是命運不是宿命,因為決定人生的除了命運的法則之外,還有一條更重要的法則,就是:“善因生善果,惡因得惡果”的“因果報應的法則”。這條法則可由每個人自我掌控。

  稻盛先生畢業於理工科大學,從事技術開發和企業管理工作,信奉科學合理的思考方式,長期來對科學無法解釋的“因果報應法則”內心很難認同。同時,不公正的社會現實好像也說明“因果報應法則”並不靈驗。再則,由於命運要素的干擾,使“因果報應法則”並不像一加一等於二那樣簡單明白。當某人命運不濟時,他想些、做些好事並沒立刻獲得好報;而有的人想了、做了壞事並沒立即得到惡報,因為他命運暫處強勢。就是說原因和結果之間往往有一個時間差。當稻盛先生苦悶彷徨時,袁了凡的故事給了他一種啟示,“原先如此,人生原先是這樣的。前面有什麼樣的命運在等待自我,雖然不清楚,可是,在難以捉摸的命運的安排下,遭遇各種事情的時候,我們卻能夠堅持‘想好事做好事’,只要以這種態度來度過自我的人生,不就好了嗎。”

  稻盛先生經過對各種社會現象以及對自我親身實踐的反覆深入的思考,不僅僅相信了“命運和因果法則”,並且認為這才是人生、社會乃至宇宙最根本的法則。稻盛先生說:“命運乃經紗,因果法則乃緯紗,兩者交織而成的布就是人生。”稻盛先生認為,只要堅持“想好事做好事”,將正確的事情以正確的方式貫徹到底,人生必須會出現轉機,甚至能夠從根本上改變命運的走向。

  盛田說了句很重要的話:心態決定命運。這是盛田辦一輩子企業,最有感觸的一句話。

  領導力決定於心態,進而心態要從環境分析中找到信心和力量,從而反過來催生領導力。

  我們塗裝科從組建至此刻已三年有餘,期間也經歷了許許多多的坎坷,我也聽到了許多牢騷和對企業的不滿。究其原因,就是人生觀的問題。經過學習稻盛和夫的《人為什麼活著》很受啟發,人活在世上,無論遭受災難還是遇上幸運,都應當以感恩之心給予接納。我們該企業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有時難免出現這樣那樣的困難。我們要有一顆感恩的心來對待企業。要明白是企業給我們供給了一個展示個人本事的平臺,企業遇到困難我們要勇於應對,更加的努力工作,是企業早日擺脫困境。我想這是我們正確的活法。20xx年對我們塗裝來說是一個充滿機遇和挑戰的一年,期間肯定會遇到各種各樣的困難,我們將會以一顆感恩的心努力工作,勤懇工作,回報公司對我們的厚愛。冬天來了,春天還會遠嗎?我們期待著20xx年有一個完美的始終。

《活著》讀書筆記12

  一個人,一場故事,一世遭遇,成就了《活著》。富貴的苦難,已經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從一個富家少爺,淪落到貧苦農民;他氣死他爹,輸光財產;他的兒女死了,妻子死了,女婿死了,外孫也死了,可他卻還活著,孤零零的活著。

  當在黃昏的田野上,富貴和他那頭老牛耕耘在田地裡,富貴對牛叨絮的那席話差點讓我憐憫的掉下淚來。我覺到了餘華的殘忍,他為什麼要讓富貴活著?沒有了親人,沒有了愛,只有大半輩子數不盡的苦難,富貴活著的意義何在?人到底為什麼而活著?

  當福貴看到賭的傾家蕩產的龍二被斃掉的那一刻,慶幸的是福貴,後怕的也是福貴。他慶幸,是因為被斃掉的人不是自己。他後怕,是因為被斃掉的人本該是自己。命運是未卜的,生命是脆弱的。敗家子的自己氣死了爹,他知道,自己害死了一個生命;當被抓去拉大炮的自己回來沒有看到孃的最後一眼,他明白,生命原來如此脆弱;當他的家人一個個死去的時候,他懂得,活著不易,活著有多好!

  種地的艱辛,讓他體會到活著的不易;公社的磨難,讓他感受到活著的美好。活著就幸福,再艱難,只要活著那也是幸福;死亡是痛苦的,再好的墓葬,那也是痛苦。當富貴的家人一個個離自己而去的時候,有痛苦,但更多的是珍惜,珍惜自己現在還具有的生命,他知道,活著有多好。

  餘華《活著》的自序:“作為一個詞‘活著’在我們中國的語言裡充滿了力量,他的力量不是來自於叫喊,也不是來自於攻擊,而是忍受,去忍受生命賦予我們的責任,去忍受現實給予我們的幸福和苦難,無聊和平庸。”這裡有一個關鍵詞時“忍受”。可見餘華筆下的富貴面對生命的苦難與絕望只是忍受,沒有反抗,更不用說蔑視。也許有人不怕死,但他一定不想死;也許有人想要死,但他一定不願意死。生命對任何一個人來說都是一筆財富,比金錢還重要的財富。一個人富貴,他想維持富貴,一個人貧窮,他在抱怨貧窮,但沒有一個人會把這些和活著聯絡在一起,因為活著跟它們不在一個地位上,活著最重要。

  人不喜歡寂寞,不想一個人孤零零地活著,他想有個伴兒,有一個熟悉的生命在自己面前,也照耀了自己的生命。富貴的那個富貴——他的那頭牛,也就是這麼到了他的身邊,他救下了它,它感到幸福,他也感到幸福。兩個富貴在一起,創造了自己的新生活。兩個活著的生命在一起,照耀了生命的光輝。

  他們熱愛生命,所以他們喜歡活著;他們珍惜生命,所以他們一直活著。兩個“老人”在田間“玩耍”,兩個“老人”在犁上唱歌,兩個“老人”,在樹蔭下想象,講述著他們的故事,暢想著他們的未來。也許他們過去坎坷,也許他們現在平庸,但他們現在幸福,以後也會幸福。因為他們活著,他們是兩個充滿活力的生命,因為活著,他們幸福。

  一個人再好不過活著了,活著就能找到幸福,死了就一定不會有幸福。兩個富貴再貧窮,他們也幸福著,富貴的龍二再幸福,到了那個世界也一無所有。幸福不等於金錢,幸福等於生命。生活於他而言既不是荒漠,既不是沃土,他活著的本生就足以使他心裡感到充實。

  活著是一個過程,也是一個故事;活著是一道風景,也是一筆財富。擁有這筆財富的人,要珍惜這筆財富,它是我們在擁有美好生活道路上的曙光,它照耀了一切,有了它才有了希望。

  一個人,一個故事,講述著《活著》。一個故事,就是一個真理,告誡著人們。迷途的人啊,快醒一醒吧,不要再想那個世界啦,好好活著,我們尋找幸福。

《活著》讀書筆記13

  我沒有想到這本小說可以讓我有如此之大的感觸和感動。在讀書的過程中,我哭了兩次,一次是我喜愛的有慶的死,一次是可愛的苦根的離去。在書中,我最喜歡這兩個人物,他們感覺真的像我似曾相識的弟弟,是那樣鮮明,真實,也是那麼可愛。而他們的離去都非常的突然,可以說書裡幾乎每一個人的死都是霎那間的事,讓作為讀者的我措手不及。餘華塑造了這些人物,讓他們與我建立了感情,可就在這時,他突然把他們帶走,沒有一點預告和準備。然後用福貴的一生告訴我來日並不方長,人生就是這樣,走到最後只剩自己。這讓我想起了我第一次對死亡的思考。曾經,我不懂離去代表什麼,死這個字離我很遙遠,雖然我很早就接觸到了死亡,因為我的爺爺奶奶在我很小的時候就去世了,在老家,在父母和其他長輩的操持下,我經歷過兩次自家的葬禮,在農村叫擺席。大人們忙碌的接待每一位來賓,還有一些請來的大師唱著我不太明白的歌,爺爺奶奶的照片被放在中間,我磕頭跪著和眾人一樣哭,之後棺材落土,不久就有了我們每年回去祭拜的小土包。活著的人在外頭,爺爺奶奶在裡頭。所以死亡對我來說就是一種儀式,因此我從來沒有真正的理解死是什麼,它到底意味著什麼。所以自然也不覺得可怕和悲涼。三年前的一天,我知道了我父親最好的朋友離開了我們,並且這今後永遠都見不了這個人時,我才開始認真思考這個話題,也正式去看待人的一生。這是自我懂事以來,第一次身邊的人因為意外突然離開我的生活,我當時整個人很震驚,我不願意選擇相信這是一個事實,並在之後的一段時間裡一直覺得這只是一場夢。但我當然知道這不是夢,只是我不願意相信這是真的。我逃避,是因為我不想看清生命的本質,不想承認生命的渺小和脆弱,因為我覺著殘忍。昨天還與你有說有笑的人,怎麼突然之間就永遠不再相見了呢?可是老天不聽你的抱怨,即使你很困惑,你也要知道生活畢竟不是個遊戲,出局的人沒有復活的機會,而活著的人還要留下來繼續前行,繼續趕路。難過,悲痛,那怎麼辦呢,你還得活著。就如福貴一樣。活著。

  書裡有一個小的片段令我印象深刻:二喜和鳳霞回到家裡告訴福貴和家珍鳳霞有了孩子,一家人很是開心,做了好吃的都坐到了床上,大家開始說都沒想到日子會是今天這番模樣,在經歷了這麼多,一家人能開心的一起坐在一起吃飯,還有未出世的寶寶,要是他們的家人還活著該多好,他們活著,就可以看到如今活著的人的幸福生活。“四個人越哭越傷心”,讀到這個情景,我很難過。因為這些場景是真實的,是每一個活著的人對死去的人的思念。儘管大家平時都很堅強的面對著生活,都不提傷心處,但那不代表人們心裡不痛。有那麼一瞬間,有那麼一刻可以緬懷自己死去的親人,放下面上的堅強,露出內心的脆弱,我想也是幸福的。

  當鳳霞難產死了的時候,福貴說”我的一雙兒女就這樣都去了,到了這種時候想哭都沒有了眼淚。” 字裡行間,讀到的是生活,是生而為人必須面對的,因為人生畢竟是自己的旅途,在此期間,有人上車有人下車,有人給我們帶來歡樂,有人帶來痛苦,不管怎樣,我明白總有一天,我們會和所有的人說再見,所以我說活著,就是要珍惜當下,把每一天當最後一天來過,在今天,把你想說的話說給那個人聽,把你想做的事都做了,不要後悔,因為這樣,即使生命無常,我也無悔。不用難過,不用悲傷,因為從出生的那一天,從來到世界的那一刻,我們就已經同上天簽訂了協約,他帶給我們生命,帶給我們在世上的歡樂,而我們,也必須答應他,我們會遵守生活的規則,即使難過,也依舊要好好活著。就算生命走到最後,只剩下我一個人,我也要好好活著。

  我特別喜歡描寫生活在土地上的普通老百姓的故事,因為我覺得真實,樸素。不管是路遙的《平凡的世界》,還是《人生》,再到餘華的《活著》,這些故事都牽動著我的心。就是因為這些人物這些描寫太過於真實,讓我感悟到了生命的氣息,因為樸實,所以覺得真實活過,真實存在。

  《活著》這本書透過福貴的故事,毫不留情的揭露了生活的本質,既殘忍,也是事實。既無奈,也無法,所以就像有一句話說的“真正的勇士是在看清生活的本質後依然熱愛生活。” 既定的事實我們要遵守,同時我們要好好活在當下,想做什麼就要鼓足勇氣去做,想愛的人就要盡力去愛去珍惜,我想這些就是我讀出來的東西。

《活著》讀書筆記14

  我讀過很多書,但讓我讀到睡不著覺的只有兩本,一本是大學時候讀到的周鴻禕的<顛覆者>,另一本就是現在放在我床頭櫃上的<活著>,每晚我泡腳的時候都會拿起來翻一翻.

  在這本書裡,活著的人們紛紛在故事中一一死去,作為一個冷酷的作者,餘華不動聲色的讓我們跟隨著他冰冷的筆調來目睹福貴少爺的荒誕人生,繼而又假惺惺的給我們一點點美好希望,讓福貴在戰亂中存活,讓鳳霞和二喜有了溫暖的家庭,讓書中的某些時刻有了溫情脈脈,有了簡陋的歡樂,然而就在我們以為噩夢不在縈繞他們的時候,餘華絲毫沒有猶豫,他鐵青著臉讓自己的角色們在書中毫無徵兆的以各種方式迅速死去,近乎殘忍,只留下我們錯愕當場!所以每一次福貴困難面前的表現都讓我不由得想:如果我是福貴,我肯定接受不了這樣的現實,可是,我不是剛從一個自以為熬不過去的困難中熬過來的嗎?

  我曾以一個讀者的身份去思考和議論福貴的人生,也時常在想,為什麼作者要在那樣一種極端的環境中還要講述生活而不是倖存?生活和倖存之間的輕微分界到底在哪裡?後來我才慢慢理解,對於活在中國社會底層的人們來說,生活和倖存就是一枚硬幣的兩個面,他們之間輕微的分界就在於方向的不同,對這本書而言,倖存更多的是旁觀者對別人的看法,而生活往往是一個人對自己經歷的感受,福貴雖然經歷了苦難,但是他是在講述自己的故事,作者在文中用的是第一人稱敘述,所以福貴的講述裡不需要別人的看法,只需要他自己的感受,所以他講述的是生活.如果用第三人稱來敘述,如果有了旁人的看法,那麼福貴在讀者眼中就會是一個苦難中的倖存者,除了苦難還是苦難,其他什麼都沒有;可是當福貴從自己的角度出發來講述自己的一生時,它苦難的經歷裡立刻充滿了幸福和歡樂,他相信自己的妻子是世界上最好的妻子,相信自己的子女也是世界上最好的子女,還有他的女婿他的外孫,還有那頭也叫福貴的老牛,還有曾經一起生活過的朋友們……所以對於福貴,我寧願相信他更多的感受到了幸福,因為生活是屬於每個人的感受,不屬於任何別人的看法!

  讀完這本書我花了一天的時間,作者在書中也只給福貴一天的時間來講述這個屬於三代人的故事,在這裡,時間隱藏了它的身份,可是又掌握著許多人的命運,我們的閱讀無法撫摸它也無法注視它,可是我們又時刻感受到了它的存在,就像寒冷的到來一樣,我們無法看見,只能渾身發抖的去感受它的存在.同樣在作者樸實的言語中,我無法感受到當時大環境的惡劣,也無法感受到當時人們的貧窮與苦難,但卻能深切的感受到福貴在一次次絕望後的希望,我相信這本書講述的不僅僅是福貴的苦難,更多的還是眼淚的寬廣與豐富,也是人們對生活的希望,當然也講述了我們中國人這幾十年是如何熬過來的.很多時候文學就是這樣,它講述了一些作者意識到的,同時也講述著很多作者沒有意識到的,而讀者就是這個時候應該站出來發言的.

  人總是隻有在經歷痛苦的時候才能真正認識自己,福貴就是在自己破產後被挑著的兩籮筐還債的銅錢磨破了肩膀的過程中認清了自己,認清了自己天生就是憫農的命,脫下了絲綢衣服後竟穿不慣了!還有家珍死去時,這是我看到的所有生離死別中最寧靜的一段,也是最真切的一段,想起阿朱死後喬峰抱著她的屍體的痛器失聲,想起陳家洛聽聞心上人香消玉殞後流下的懦弱眼淚,想起莎翁著作中男女主角一次一次的撕心裂肺和悲痛欲絕,我想人活一生,總要承受這樣的打擊,而多年之後,當身邊的人一個個全都被歲月帶走了,那時的我們也許真的會選擇一種平靜,它是多年的感情磨合而成的,是滄桑的經歷,澆鑄而成的.數十年後的我呢,我是否可以面對著一塘殘荷將過去的傷痛記憶娓娓道來,我對自已的過去是否清楚地知道並且能否勇敢的面對,我不敢說.

  讀的是別人的故事,想的卻是自己的人生,或許是我讀的太入迷,我總覺得我跟福貴是相似的,或者說我們大多數人都跟福貴是相似的,又或者說福貴的一生是社會大眾的人生寫照,每個人都在看似苦難的生活中經歷著幸福(每個人都在人生的不同階段都會擁有不一樣的幸福,同時也會經歷著不一樣的挫折和困難),不一樣的是每個人對待命運的方式,這才造就了社會中千千萬萬的自我個體!生老病死,我們都得一樣一樣地過,生命只不過是個過程罷了.我只是希望能按自已的意願選擇一個方式,真實清醒併發自內心的去實現它的價值,到了那一天,但願我能帶著平靜的微笑向世界道個別,也對身邊的人說聲再見.

  我喜歡與年邁的老者交談,因為與他們交談總能使我對人生多一份思考.已到暮年的他們,不是痛苦地與這個世界說再見,惶恐著死亡的到來,亦不是在生活的磨練中留下哀愁的容顏,抱怨著不公的昨天.相反我看到的是,歲月的磨練讓心靈在塵埃中洗盡鉛華,潔白純淨.遊覽過萬千世界,經歷過生命的傾盆暴雨,凝聚而成的卻是生命的一泓清水,給似水流年增添了柔和,讓生命在落葉中安享靜美.恬靜的年華里,他們不再問花開幾許,只問是否淺笑安然.人生無常,聚散離合.在每個離別的路口,我們只能目送著一個又一個的背影,重重疊疊的留戀不捨載滿了無盡的牽掛祝福.在生命與靈魂融匯的瞬間,凝聚著的是美好、幸福,這瞬間所迸發出的光華值得我們永世珍藏.

  生活的路還很長很長,生命還得一路高歌,一路向前.活著,比什麼都重要!

《活著》讀書筆記15

  看了這篇文章我很難過,也很惋惜,流下了難過的淚。

  這篇文章寫的是詩人査海生自殺後母親痛苦的經歷。査海生在3月26日凌晨躺在了山海關的鐵軌上,呼嘯而過的火車碾過他的身體,25歲的生命就這樣結束了。這一天正好是他的生日。這對於一個母親來說是何等的打擊啊!而這一天母親還在鄉下煮了一鍋紅米粥為在北京的兒子默默祝福。而他卻選擇了這一天結束自己的生命。如此殘酷的事情,讓一個母親如何去承受啊!海生15歲考進北京大學,畢業後留京成了一位詩人,當時母親是何等的驕傲自豪。一個國家可以失去一位詩人,一個母親根本就不能失去孩子,但卻失去了。海子把最疼痛的詩沒寫進他歌頌的土壤裡,而是嵌進了一個母親疼痛的血脈裡,心房中。懷念兒子對母親來說就是剜肉剔骨的酷刑。做兒女的人們請謹記:好好地活著就是對母親的最愛。再沒有比一個健康的生命,讓孕育生命的母親更幸福的了。

【《活著》讀書筆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