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敘事隨筆

教育敘事隨筆

教育敘事隨筆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寫過隨筆嗎?隨筆最重要的是是表達出作者的意圖,傳達心情、感悟、觀點...就像與鄰家談心般輕鬆。你見過的隨筆都是什麼樣的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敘事隨筆,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敘事隨筆1

  “老師、老師,壯壯又在搞破壞了!”課間我正彎下腰準備撿樣東西,忽然李耀宇跑來告狀。我一聽就生氣了,又是他,這個愛惹是生非,從來老師批評都虛心接受堅決不改的傢伙!我三步並作兩步朝活動室走去。

  一看,原來,壯壯把閱讀區鋪的地墊拆了下來,拿在手裡玩。哦,我鬆了一口氣。這比其他的其他的“光榮事蹟”只能算是小兒科了!但從教育的角度出發我還是要教育他一下,讓他放回去,以正視聽。正當我準備開口責備時,一副等著挨批評的樣子,呆滯著望著我。我心念一動,挨著他坐下,微笑著對他說:“呀,墊子是正方形的噥,兩個墊子,兩個正方形!”壯壯聽了楞了一下,馬上得意地接話:“兩個墊子疊在一起,變成八角形,像人家跳舞用的手帕。”“嗯,你真聰明,知道的真多!”我又誇了他一句。這下他的臉上綻放出光彩,整個人都變得生動起來了。看著他短時間內的變化,我心中暗想:幸虧沒有劈頭蓋臉的批評他,否則就發現不了這朵創造性地小火花了。接著,我話鋒一轉:“可是,地墊被你拿來玩,缺了幾塊變得難看了,小朋友坐著也會不舒服的,那怎麼辦呀?”“那放回去吧!”說著,壯壯把手裡的地墊拼了回去,拍拍平整。“好樣的!”我滿意地拍拍他的頭。他燦爛的笑了,很開心。

  接下來的幾天,我發現壯壯越來越乖了,不再惹是生非,而是總在我眼前晃悠,跟我說說這兒,說說那,有什麼不對的地方,我說了他以後也會改了,不再“堅決不改”和你較勁了。

  欣喜之餘,我不禁反思:為什麼一次小小的“地墊事件”竟產生了我無數次苦口婆心的說教都難以達到的教育效果呢?也許,就是他準備挨批卻聽到了表揚而發愣的那一剎那,感受到了老師久違的親切與關愛,從而接納老師了,親近老師了吧!正所謂“親其師,信其道”,有愛的教育達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我慶幸我及時捕捉到了他的眼裡的不安,肯定了他的創造性,而沒有一味的指責。在呵護童心的同時拉近了師生的距離,達到了很好的教育效果。教育,原是起源於這點點滴滴愛的細節。

教育敘事隨筆2

  今天是感恩節!

  早晨,冒著綿綿冬雨來到學校,不時地擦拭著臉上的雨水,不禁有些埋怨:怎麼下個不停呢,什麼時候才能見到陽光啊!

  來到教室,孩子們很開心,他們正得意剛剛跟雨水、泥土親密接觸呢,瞧那頭上正溼溼的,不過卻是滿臉的喜悅。坐下來讀著孩子們送上來的日記,我的心跟著感動起來,再也不埋怨這天氣了!綿綿的冬雨讓我們的孩子感受到了父母長輩的辛苦以及對他們的關愛,有孩子說:“這麼大的風,這麼大的雨,奶奶的傘都撐不住了,可她還來接我,我心裡好感動,我要……”還有孩子說:“今天我一到紅蘋果餐桌,爸爸媽媽就來接我了,我奇怪地問他們,他們說:‘天這麼冷,早點接你回家。’我好感動啊,爸媽這麼愛我,我一定要好好學習”……四篇日記不約而同地都記下了這綿綿冬雨中的深情,更可貴的是孩子用自己的心感受到了這些,這是孩子用他們純真的心送給感恩節的禮物吧!

  他們用自己的眼睛,用自己心感受著,感動著,回報著……不得不說:孩子,你們長大了,你們的爸爸媽媽爺爺奶奶們讀著你們的日記,他們再辛苦,心裡也是甜的!這一切都是這滴滴嗒嗒的冬雨的恩賜,我們還有什麼可抱怨的呢?於是再抬頭看看外面的雨,依舊綿綿,心情卻完全不同了,這都是孩子們的給予。孩子,謝謝你們,讓我們一起感恩吧!

教育敘事隨筆3

  自信心是一個人相信自己的願望或預料一定能夠實現的心理。一個自信十足的人,能順利走向成功的彼岸。在現代社會中對自己充滿信心的人群遠比缺乏自信的人群成功的機率要高的多,對於兒童來說從小樹立他們的自信心將對他們未來的發展起到積極的作用。而美術學科對學生自信心的培養有著其他學科無法的優勢。

  在美術教學中我發現許多學生在繪畫過程中缺乏自信。作為一名美術教師,怎樣讓你的學生真正的獲得自信,愛上你的美術課呢?除了在平時處處播撒暖人的話語、露出會心的微笑、投去讚許的眼神,更重要的是,你的美術課能讓孩子們喜歡。 在一節學做賀卡的課上,我讓學生在親手做的賀卡上寫上給父母的祝詞,回家送給他們。一下課一個小男孩兒害羞的跑到我的面前,把他親手製作的賀卡遞到我的手上,神秘的說:“等會兒再看”微笑著跑遠了。當我開啟那張他親手繪製的賀卡時,一串大大小小的字映入我的眼簾“張老師,您好。我很喜歡你。謝謝你讓我喜歡美術。請回信。”雖然這張賀卡做的很粗糙,畫的也不是非常的精美,但卻是我收到的最漂亮的賀卡。

  於是我回去也做了一張賀卡,寫了一些鼓勵他的話,當作回信送給了他。事後與他的班主任隨意聊天時瞭解到他拿著我的回信看了三天,學習也比以前更努力了。

  這不禁使我回想起了這個靦腆的小男孩兒剛入學時的樣子。在第一節繪畫課上,同學都開心地在畫畫。他卻拿著筆不敢畫,我走到他旁邊,用手輕撫著他的頭:“小朋友,你怎麼不畫畫?”我問,他說:“我畫不好”,“會寫你的名字嗎?寫出來讓老師看看。”他慢慢在紙上寫出自己的名字。“你寫得字很漂亮,會畫圓形嗎?”我邊鼓勵邊引導,他又在紙上畫了一個圓形,我問他這個圓形像什麼?他說像太陽,我啟發他把圓形添畫成太陽後又因勢利導:你還會畫什麼形狀?他又畫出了三角形、方形等,在我的耐心啟發下,他把各種形狀都添畫了出來。

  由於過分膽怯缺乏自信,使得平時的課堂教學中很少聽到他的聲音。於是在美術課上我經常製造機會請他回答問題。當我給予他回答的肯定“說的真棒”時,他露出了開心的微笑。在小組合作製作手工時我也請他做臨時小組長。

  經過一段時間的反覆輔導和鼓勵,讓他體驗到了成功的喜悅,也慢慢消除了膽怯害怕的心理,克服了他不敢下筆畫畫,不敢大膽發言的心理障礙。現在這個小男孩兒已經喜歡上畫畫了,也就有了開頭的那幕。

  在教育的長河中,我們伸手可觸的地方,就是工作中的每一個細微之處。只有把握住每一個細節,我們教育的田野,才會蓬勃著碧綠的春意,喧騰著生活的甜蜜,流淌著生命的魅力。只要我們真心對待每一個孩子,收穫得將是一張張笑臉。

教育敘事隨筆4

  真的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似乎成了個性化閱讀的一個標籤。於是,很多老師奉這句話為聖旨,把它理解為想怎樣解讀就怎樣解讀。當然,這一舶來名言與我國新課程改革所倡導的“要珍視學生獨特的感受,體驗和理解”的確不謀而和,它打破了傳統思維定勢,把學生從“標準化”、“一元化”的文字解讀中解放出來,讓學生的思維得到了發展。這的確是一個了不起的進步。

  要了解這句話的含義,我們首先必須知道哈姆雷特這個人物。哈姆雷特是莎士比亞筆下的一個悲劇人物。他是一個極其軟弱的人,也是一個英雄的復仇者。莎士比亞有意造成一種“清醒與瘋狂、偽裝與真實的合金”,以便更充分地顯示人物的複雜性格。對於這樣一個人物,讀者自然會讀出自己獨特的理解和感受。歌德認為哈姆雷特之所以身負復仇重擔而又躊躇,是由於他本身軟弱的關係;魏爾德爾認為哈姆雷特的躊躇原因根本不在丹麥王子的軟弱性上,而是客觀情勢妨礙了實現復仇的計劃;弗洛伊德則認為戀母情結是哈姆雷特久而未決的原因……但是,所有的文字真的都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嗎?

  比如《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是一個詭計多端、殘害百姓的妖精形象;《狐狸和烏鴉》中的狐狸就是一個為了自己的利益而想方設法吹捧別人的狡猾形象。這些人物形象,並不會引起讀者的獨特體驗。即使是一萬個讀者,他們心中仍然只會有一個“哈姆雷特”。如果我們一定要讓學生去產生獨特的體驗,其結果只會是把學生引入歧途。

  還是以上述這兩篇課文為例,還真有老師在教學中引導學生讀出了新的“哈姆雷特”。

  在教學《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課時,老師讓學生說說對課文中的角色的感受。有學生說:“白骨精雖然它詭計多端,殘害百姓,但是挺有孝心的,吃唐僧肉時還不忘記把老母親接來。”對於這樣的理解,老師不是加以否定,還稱讚地說道:“我們從來都說白骨精怎麼怎麼壞,可是經過大家的討論,我們發現,它的身上也有閃光點值得學習呢!”

  同樣的故事也在《狐狸和烏鴉》一課上演。在課堂上,正當教師帶領學生對狐狸的卑鄙行為進行批判時,一個學生突然提出了自己的困惑:“我倒覺得狐狸很聰明,理由是狐狸善於察言觀色,不斷改變說話的內容,直到烏鴉開口。”對於這樣脫離文字實際的解讀,老師的評價是:“你很聰明,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這樣的理解真是讓人不寒而慄。如果說學生的理解可以原諒,那麼老師的附和卻讓人感到可笑。白骨精的“孝心”是為了和母親一起分享唐僧肉,這種“孝”是我們生活中所倡導的嗎?狐狸的“聰明”則是用欺騙的手段獲取不正當的利益,這種“聰明”是為人們所不恥的。他們的這些行為都是極不道德的。殘害無辜的白骨精,狡猾的狐狸都是反面教材,他們永遠也成不了英雄。如果老師一定要這樣去引導,學生可能會認為不管採用什麼方法得到的東西與父母一起分享就是“孝”;“聰明”就是不擇手段,只要能達到目的。

  在新課程改革的今天,我們好像走入一個誤區,解讀得越新奇似乎就越接近《課程標準》的理念。“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固然不錯,但是大家都不可能迴避這樣一個基本問題:哈姆雷特到底是誰?不管我們讀出多少個千姿百態的哈姆雷特,但是哈姆雷特始終只有一個。他就是那個為父復仇的王子,他就是那個優柔寡斷的王子,這個誰也無法改變。而我們所讀出的“一千個”也都是從這“一個”中發散出來的。這就告訴我們,哈姆雷特的本質是無法改變的。

  新課程指出:“閱讀是學生的個性化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但是學生的個性化解讀必須在尊重作者、尊重文字的前提下進行的。能夠多元解讀固然是好,但是不能牽強附會,脫離實際。作為教師,當學生理解出多個“哈姆雷特”的時候,我們在給予表揚的同時也要細加分析,這個“哈姆雷特”與文字的價值取向是否一致。如果出現偏差時,教師必須進行正確引導。

  在教學《凡卡》一文時,當我講到凡卡的爺爺也過著很苦的生活時,有一位學生卻說:“老師,你講錯了,凡卡的爺爺過的生活很好。”我沒有馬上指責他,而是讓他說出理由。他說:“書中寫到爺爺穿著寬大的羊皮襖,說明爺爺穿得很好;爺爺白天在大廚房地睡覺,而凡卡卻睡在過道里,說明爺爺過得很好。”他的這一番言論,令我始料不及。細細分析似乎有道理。但是我們又不能忽視文字的價值取向。作者契訶夫是要透過凡卡的悲慘遭遇表現沙皇統治下,城鄉人民過著痛苦的生活。如果我們分析出爺爺過得很好,豈不是違背了作者的本意。但是為了尊重學生,我們有馬上反駁,而是對全班學生講了當時的社會背景,然後組織學生再讀課文,展開討論,從而讓學生認識到當時社會的黑暗,老百姓是不可能有好日子過的。那位學生也自然而然地明白了自己理解的片面性。

  我們從任何文字中讀出的“哈姆雷特”都離不開文字的主旨,如果我們偏離了這個主旨,一味地標新立異,其結果只會是得不償失。一篇文章即便有一千個“哈姆雷特”,但是他歸根到底還是“哈姆雷特”,永遠是作者心中的“哈姆雷特”。他成不了曹雪芹筆下的賈寶玉,也成不了羅琳筆下的哈里波特。“作者思有路,遵路識斯真。”我們只有循著文章的思路去解讀文字,方能準確地把握作品的主旨,找準文章的突破口;也只有找準了文章的突破口,才可能引領學生在語文的天堂裡尋求真知,找到真正的“哈姆雷特”。

教育敘事隨筆5

  今年我擔任三年級的數學教學,三年級的數學知識點非常的簡單,領悟能力好的學生上課一聽就會了。但是,三年級是承上啟下的一個重要階段,因此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至關重要。在這一學期中我特別重視學生良好習慣的形成,我想只要學生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上課能夠遵守課堂紀律認真聽課,課後認真地做作業並且認真地檢查,他們的數學成績一定會很棒的。

  何一鵬是一個性格比較內向的學生,他有一個的毛病就是上課不聽課。他總在下面偷偷的玩東西或開小差,所以作業總是完不成,成績一直搞不好的原因。在開學的前幾次的考試中都考得很不理想。因為他在奶奶家父母都不在身邊所以對他有些溺愛,透過和家長的交談。我感覺他其實挺聰明的,考的不好一方面是由於他上課不認真另一方面是由於考試做題不認真沒有檢查的習慣。我想把這些毛病改了他的成績一定會提高的。課下我把它叫到辦公室,摸著他的頭輕輕地跟他說:“何一鵬,其實你是一個很聰明的孩子,你其實是有能力考到100分的,你想不想考100分?”他點點頭,我接著說:“那老師告訴你一個方法,你想不想聽?”他又點點頭,我說:“好好聽課,上課爭取多回答問題就可以了。現在老師給你來一個小約定,從現在開始只要你上課回答對3個問題老師就獎勵給你一個小星星,好麼?”他說好。第二天,在我每次提問題時,他都把手舉起來然後又放下去接著又悄悄地舉起來但舉的很低,從他的表現我知道他很想表現他自己但又缺乏自信。整節課下來他只回答對了2個問題,快下課的時候我當著全班的同學的面表揚他,說他今天上課有很大的進步希望他繼續努力,並獎勵給他一顆星星,他當時很開心。下課後我跟他說:“雖然今天你沒有回答3次問題,但老師看到了你的努力,希望下次你能夠大膽舉手,爭取老師的每一個問題你都能回答。”他點點頭,在接下來的數學課堂上,他總是儘量的去回答問題,上課聽課也認真了很多。所以家庭作業也能完成。在一次考試前,我跟他說:“這一段時間,你表現得很棒,明天就要考試了,只要你認真地聽老師讀題,認真地用心做題認真地檢查,老師相信你一定能夠考好的!”第二天,我發現他能夠安靜的聽題、做題了,分數也有很大的進步考了96分。

  看到他的進步我感到非常的開心,我想他只要堅持下去,他一定會越來越好的!

教育敘事隨筆6

  擔任班主任工作有兩年了。班裡有個男生叫楊金龍,這個孩子長的白白胖胖的,很是惹人喜歡,可是接觸後發現這個孩子不愛說話,就連上課回答問題也是站起來不張嘴說話,我一開始很生氣,以為這個孩子故意不說話,後來聽他媽媽說這孩子在幼兒園時,也是這樣不愛說話,這可真是讓人費解,他也沒經歷過家庭變故,心理應該是正常的,不該有自閉傾向。

  為了找到原因,我每天多留意觀察楊金龍。下課了,這孩子和其他男孩在操場上玩得熱火朝天,跑啊跳啊,有時還大喊大叫,這哪裡是自閉的表現呢。經過近兩週的觀察,我發現這孩子課堂不說話是膽子小,害怕我批評他。要找到問題的原因,我就想辦法改變這種情況。剛開始我找他到辦公室談話,可這孩子還是一句話也不說。後來我就在下課是和學生一起玩,慢慢的這孩子在和我的接觸的次數多了,偶爾也和我說幾句話了,於是我接著鼓勵他說:“你看下課了你玩得多快樂呀,而且說話的聲音很洪亮,老師多希望你上課時也能勇敢點,積極回答老師的提問。”接下來的日子,我有意在課堂上多提問他,起初他想說又怕別的學生嘲笑,不敢大聲回答,經過反覆的鼓勵,終於有一天在數學課上,他舉起手要回答問題了,學生們都和驚訝,楊金龍開口說話了。他的學習表現也大有改善,整個人也變得活潑開朗了。

  教師的愛可以改變學生,學生會因教師的關愛振奮精神,教師應當熱愛每一個學生,用自己的真心去融化孩子,去塑造孩子。得到老師的關愛是每個孩子的心願,它會鞭策,鼓勵孩子,大大推動孩子的成長和發展。作為一名平凡而普通的小學教師,工作中,我能夠嚴格要求自己,努力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質,紮實提高自身業務水平,踏踏實實幹好本職工作,在小小的三尺講臺上認認真真地實踐著我的生命歷程。

教育敘事隨筆7

  時間過得真快,屈指算來,自己走上教師這個工作崗位已經整整10個年頭,做班主任也整整10個年頭。10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10年,經歷了從缺乏經驗的“小”老師,慢慢的成長為一位“老”教師的成長曆程。可是面對繁瑣的班主任工作,有時也會顧此失彼,有時候真是氣不得,惱不得,對他們發火、訓斥、指責……都於事無補,更何況短時間的效果過後學生又會變得我行我素。當班主任的10年,其中既有苦澀也有甜蜜;既有失意也有成就。

  以前面對那些不聽話和淘氣的學生,我用的方法便是“河東獅吼”。一段時間內這種方法還是有效的,因為孩子還小,他們也知道只要大人大聲地說話一定是生氣了,可時間長了,隨著孩子逐漸長大,這種辦法似乎就不那麼管用,效果也不明顯了。後來有同事告訴我,“你總這麼和他們喊,孩子們的耳朵一直處於高音狀態,以後如果孩子們鬧得越歡,你的音量就要降得越低,這樣沒準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聽了同事的話,我決定嘗試一下。

  還記得畢業班發生的一件事,那天我就用這個新辦法把學生們“治”了一把,那天班裡的幾個淘氣包又“鬧事”,我很生氣,回到教室後,我一邊儘量壓制自己的火氣,一邊壓低聲音教訓他們。這一招果然見效,那幾個淘氣包似乎因為聽不見我在說什麼,他們收斂了許多,也是儘量不出聲。又學到一個新招,而且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我的心情特高興。下課後,我回到辦公室便迫不及待地備明天的課。突然一個用草紙包著的長方體映入了我的眼簾,又不是教師節,會是“什麼東西?”我自語道。不管是什麼,拆開看看,總不可能是炸彈吧!懷著好奇的心情,我拆開了紙包,原來是一盒金嗓子喉寶。誰送的?我的心中畫了一個大問號。就在這時,手機響了一聲,開啟一看,是一條簡訊:“老師您看到我放在您桌子上的金嗓子喉寶了嗎?咱班人多,不聽話的也多,你的嗓子一定受不了吧,今天聽你嗓子有點沙啞了,所以給你買的。

教育敘事隨筆8

  又到週五。小雨點點,一天也沒消停。

  當下午放學鈴聲響起的時候,老師們,同學們,飛也似的,衝進綿綿細雨中。車流,人群,各色的小花傘,或慢或快,緩緩流向各自溫暖的家。

  靜靜的辦公室裡,只剩下我一個人,坐在辦公桌前,從緊張忙碌的一週到突然間的鬆弛,調頻進行中,還沒緩過神來呢。

  不知何時,飛進來一個孩子,大概是交作業的吧。我頭也沒抬,依然如故。“x老師,再見!放學了,早點回家噢!”“再見!”我隨口禮貌性地回了兩個字。這一聲問候喚醒了我,猛然抬頭,只看到一個女孩蹦跳著遠去的背影,像一隻快活的小蝴蝶,消失在視線中。望望對桌,一本翻開的作業靜靜躺著。咦,這女孩,應該是四年級的吧,她居然能叫出我的名字。我不認識她,可她認識我,真是有趣。

  外面,小雨滴滴答答,飄在涼風中,落在草葉上。我仍在發呆,那一聲輕輕的問候,一句淡淡的囑咐,久久地在耳畔迴響,清脆,甜美,溫馨,感動!

教育敘事隨筆9

  喝藥並不難

  近期天氣寒冷,空氣乾燥,班上部分幼兒感冒發燒,連續幾天都有幼兒帶藥入園。

  琪琪早上來園,媽媽從兜裡掏出幾包感冒藥,面帶愁容的對我說:“昨天晚上沒給孩子蓋好被子著涼了,早上起來就覺著孩子有點不舒服,剛讓醫生給開了點藥,麻煩您給孩子喂一下。”說完琪琪媽媽就給我交代了一下服藥方法,我一一記錄了下來。臨走時琪琪媽媽還告訴我,琪琪喝藥有點難,不太好喂。帶藥的孩子不止琪琪一個,以前就發生過孩子喝藥嘔吐的情況,我想怎麼才能讓孩子們順利的把藥喝下去呢?

  早上的第一節活動,我給孩子們講了一個《小藥丸智鬥病菌魔王》的故事,告訴孩子們,當人們的身體沒有休息好或者不夠強壯時,病菌魔王會鑽進身體裡作怪,讓我們發燒、咳嗽、肚子

  痛等。怎麼辦呢?小朋友可以請來小藥丸,小藥丸裡含有病菌魔王害怕的東西,會幫助我們戰勝病菌魔王,讓小朋友重新健康。可是這些小藥丸的味道都不一樣,越是苦的、不好喝的,威力越大,病菌魔王就越害怕。不知道生病的小朋友能不能高高興興地把這些藥丸喝下去?聽了我的故事,帶藥的幾名幼兒馬上變得像個勇士,紛紛舉手要自己把藥喝下去。於是我拿來了藥,孩子們接好水並當著班裡的其他幼兒,一個個順利的把藥喝下去。

教育敘事隨筆10

  傳統的中學美術教學的著力點主要集中在“看畫”或“臨畫”為主要資料展開的,這一點在課堂教學和檢測上表現得十分鮮明,於是在教學中,往往出現教師按每節課的教學目標教,而學生也以課的資料為主進行臨摹和創作。

  新教育調培養學生學習興趣,強調學生自主探究學習,合作互動學習,調情感體驗,注重學習的過程,我想美術教育也是一樣,不僅僅要學好基礎美術知識,更要走到生活中去,因為“美術來源於生活,並高於生活”,讓學生體會生活中的各種美麗。透過美術課實踐活動提高學生的創作熱情,開發學生的想象力。

  我在教學中深深的體會到很多學生只會照著畫,如果你讓他去創作,他就會很頭痛。為了讓學生髮揮自己的創作潛能我上了一節《美麗的紋樣》課,在課前我準備了充分的圖片材料,因為創作紋樣需要生活中的素材,例如:風景照片、花草照片,各種動物照片等,所以我上網找了很多圖片並打印出來,課上我先是講了紋樣的發展歷程、種類和變形方法,並用“綿羊”、“雞冠花”為原型一步一步的講解它的變形過程和注意事項,學生們聽得很認真。然後我鼓勵他們利用生活中的動植物,自己想象,進行各種類的紋樣創作。我把我課前列印的圖片發給學生,學生們看到豐富多彩的圖片很興奮,立刻就有了創作熱情,為了調動學生的創作用心性,我決定在整個年組辦一個“自主創作――美麗的紋樣”的展出活動,把創作突出的學生作品在學校大廳的黑板上展出。但不許抄襲,必須要原創設計。學生們聽了很是用心。我發現也有一些學生想了很久就是不知該怎樣畫,我於是給他們引導,幫他們分析,於是學生又突然有了靈感,畫的也很快。

  “自主創作――美麗的紋樣”的作品展出當天,全校很多學生給學校一樓大廳圍了起來,大家你一言,我一語評論著他們看好的作品,作品被展出的學生臉上洋溢著幸福的笑容。

  總之,想像力和創造思維的培養和開發,是現代美術教育最主要的特徵之一。教師就應在美術教學中充分發揮學生的個性意識,調動學生完成創意作品的用心性和主動性。讓每個學生都有發現自己潛能的機會,相信自己,感受創作的無窮樂趣。

教育敘事隨筆11

  作為一名新班主任,很容易把自我扮成“廟堂之上的”的“嚴師”,以為這樣就能夠有威嚴了,能讓學生敬畏三分。按照常理這樣做是有必須道理的。在剛開始擔任班主任的前幾個月裡,我就以自我所認為的班主任的形象出此刻學生面前,天天拉長了臉,個性是對待差生、調皮搗蛋的學生,沒有一個好臉色,見到他們有什麼不良行為,立即當面呵斥,當時的自我還覺得自我工作做得很及時、認真負責。但是我沒有體會到我在學生個性是差生心目中的地位在一天天降低,慢慢地我覺得與他們心靈的距離上越來越遠。個性是在一次“與你交流”班級活動中,很多學生都寫到“老師你對後進生太苛刻了,所以他們都不喜歡你”。我突然幡然悔悟,如果長此以往,那麼班級的這部分後進生我是永遠也轉化不了得。

  古人云:“親其師,才能信其道”。在《與元九書》中說:“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我們所應對的學生是有人格尊嚴、有思維、有情感的人。“情”的投入是教師工作的內在要求,情到深處,學生的內心世界就會向你敞開,他有話願意和你交流,有困難願意請你幫忙,有苦悶願意向你傾訴。你的“愛”他能領悟,你講的道理他能理解,你指出的缺點他願意改正,從而產生強烈的情感效應。

  從那之後我開始著手改變自我,一點一滴地拉近與學生心靈的距離。開始打心眼裡關注他們,關心他們,遇到事情不再是呵斥他們,而是先站在他們的角度看問題,讓其自我來陳述自我的問題,也就是給予他們發言權,不再是自我先劈頭蓋臉來一頓了。慢慢地,我發現這些問題孩子也不再是像以前那樣討人厭了,開始發現原先他們每個人身上都有閃光點。

  班級裡有位女同學“晴”。性格內向,孤僻,喜歡自我一個人獨來獨往,學習習慣差,基礎差,班級裡的同學都不太喜歡和她一個組,因為她每一天作業上交都很困難。瞭解到這個狀況,我開始每一天來關注、關心她,因為她家遠,每一天需要走15分鐘的路,坐40分鐘的公交車才能到學校,而且在家時不時還要捱打。瞭解到這一狀況,我先把孩子的媽媽叫到學校跟她溝通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每個母親都期望自我的孩子能成才,這位母親也是如此,只但是她的方式方法存在問題,一味急於求成。而孩子是很反感這種方法的,所以有牴觸心理,這樣母親就會越來越抱怨,乃至於動手打孩子。這時我能夠想象到“晴”的內心是多麼地痛苦,沒有人理解她,沒有人傾訴,沒有人安慰,有的只是無情的冷漠,長此以往把自我封閉在黑暗的內心世界裡。我開導了其母親,她的母親含淚離去。

  對於“晴”我不打算找她安慰她,我怕揭她傷疤,她會排斥我。我就從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開始,她忘帶作業要去打公用電話,我就把我手機借給她,她忘帶錢無法吃飯,我就借錢給她。她作業不會,我就找同學幫忙她,而且跟她組長提出要經常表揚她,只要有一點點進步就要表揚她。由於基礎差,所以成績十分差,為此她一向抬不起頭來,為此,我隔三差五地給她補習語文、數學,還讓她的媽媽給她專門找了個輔導老師,慢慢地我看到她臉上偶爾有了絲笑容,慢慢地她碰到我會怯生生地擠出“老師好”。一次家長會上,我當著所有的家長表揚了她,並且開完會後單獨把她留了下來。她主動跟我說,老師,我英語能跟上了,但是數學還是跟不上,你能不能跟我爸爸說說......

教育敘事隨筆12

  多一點耐心多一分喜悅湖北省丹江口市實驗小學張曉霞多年的班主任工作,已經磨去了我許多的耐性,偶然在一本書上看見一篇文章,大意就是說,如果遇到讓你惱火的事,要發脾氣的時候,一定在心裡先默數“一,二,三……”我把它用進了班主任工作中,沒想到收穫的竟是意想不到的喜悅。

  那是一次課間休息,我剛走進辦公室,還沒來得及喝口水,我們班的小班長就又來向我彙報情況了:“張老師,王又打人了……”我一聽這話,火氣“噌”的一下就躥到了胸口──又是他!這個學生可真讓我頭疼:成績一塌糊塗,貪玩,經常欺負女生,和男生打架……我已經教育過他很多次了,就是沒有改進。我氣沖沖地對小班長說:“把他叫到辦公室來!”

  在等待他來辦公室的一小段時間裡,我卻無法平靜:為什麼?為什麼這孩子就是改不掉壞毛病呢?難道是我每次教訓他,讓他麻木不仁了?看我這次怎麼教訓他!突然,那個發火前默數“1,2,3,……”的辦法在腦海中閃現,我立刻在心中默默數著“1,2,3,……”,心情好像稍稍平息了一下。我的.腦子裡就出現了一個新想法,今天我來換個方式對他,看看效果怎樣。

  這個孩子來了,臉上還是那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王,老師想請你幫個忙,你能答應嗎?”我溫和地說。因為我已經決定換個方式對他,所以我的情緒很平靜,倒是他一楞,看了我好一會兒,才慢慢點點頭。我接著說:“你看,快到冬天了,早上遲到的同學越來越多,可我發現你從來沒有遲到過,我想讓你在班會課上跟班上同學介紹介紹經驗,好嗎?”他一聽是這件事,馬上一副如釋重負的神情,連忙說:“行,行!”

  班會課上,他聲情並茂地向同學們介紹了他早睡早起的生活習慣,用兩個小鬧鐘催自己早起的好方法,還為大家說了這樣做的諸多好處呢!我很是驚訝。在班上,我好好表揚了他一番,我看到他的臉上露出了驕傲的笑容。真沒想到,曲徑通幽,我沒狠狠教訓他,反而有意想不到的收穫。

  放學時,我遇到了來接他放學的奶奶,平時我是不多和他奶奶講話的,因為自從我帶這個班,每次都是他奶奶來接,我讓他奶奶叫他爸爸來,她總說自己兒子沒空。今天,我目睹了王的表現,心裡挺高興,就和他奶奶多聊了兩句,我才知道,王的爸爸和媽媽早就離婚了,都不要孩子,奶奶把他留在身邊,他的生活自理能力相當強,有些時候還能照顧奶奶呢!他每次搗亂,只不過是想用這樣的方法引起我的注意,讓我多關注他……我的心突然痛了起來,被愧疚和後悔佔滿了,以前,我為什麼就沒有多瞭解瞭解這個孩子呢?

  後來,這個孩子成了班上表現最好的學生。經過此事,我認識到自己平日工作的不到位。僅憑表面上、課堂上,以班主任的眼光去觀察學生是不夠的,是很難清楚的瞭解學生的。要多深入學生了解,多和家長溝通,才能全面瞭解學生。是這個孩子讓我明白了,班主任工作更需要的是細緻和耐心,還有滿腔的愛心。班主任就是孩子們在學校的臨時父母,只有知道他們在想什麼,需要什麼,班主任工作才能有的放矢。

  當學生表現不盡如人意的時候,我總先在心中默默數著:“1,2,3……”這樣會使我們能夠冷靜地面對突發事件,會讓我們放下一種平常無法放下的心態。在默數中,我們的理智會戰勝情感;在默數中,我們會改變習以為常的傳統的教育方法;在默數中,我們會收穫欣喜和成功。

教育敘事隨筆13

  那是20xx年的9月,陽光格外燦爛,我的心也充滿了愉悅。因為我將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又是一個全新的班級……可是在愉悅中我又有些不安:剛進校門的孩子,活潑好動的他們能很快適應小學生活嗎? 雖說踏上教師崗位已有十餘年,但卻是第一次擔任一年級的班主任,我對自己也沒有十足的信心。

  果然,幾節課下來,孩子們的鬆散、調皮就慢慢體現出來了:鈴聲響過,大部分學生能知道趕緊回座位,可是還有少數學生則一路追跑著進入教室。班長在講臺前帶頭說:“鈴聲響……”回應她: “坐端正,靜等老師來上課。”的人寥寥可數。有的學生和同桌還在竊竊私語,有的則用鉛筆敲打課桌,有的站著衝其他同學做鬼臉……一片亂糟糟,雖然每天都有點改觀,可是一節課下來,我還是累得夠嗆。

  記得那天早上第二節課是語文課。鈴聲響了,我進入教室。絕大部分學生已端坐好,可就是有那麼幾個學生還在交頭接耳,甚至有一名學生正站著,手裡拿了語文書衝後面的同學說著什麼。我的頭開始發脹,一股怒氣在胸中升騰……我真想大吼一聲:“安靜!”,用最高的聲音徹底征服他們,讓他們為之震動而乖乖地安靜下來。可是忽然我又轉念一想,何不如此呢?

  我拍了三下手掌,笑著說:“同學們,現在老師想做個動作請你們猜。猜對的小朋友可以得顆星。”教室裡頓時鴉雀無聲,孩子們一個個坐得筆直。我說:“開始!”隨即把右手食指放在唇邊。頓時一隻只小手高高地舉起,尤其是一隻小手舉得最高。我一看,正是那名站著說話的學生。我叫他回答。他站了起來,響亮地回答道:“這是噓!叫我們不要吵,不要說話!”我笑眯眯地翹了一下大拇指,說:“你真棒!一下子就猜出了老師的動作所表示的意思。”我給他額上貼了一顆紅五星。他的眼睛頓時發亮了,臉上充滿了笑意,腰桿挺得比誰都直。我說:“現在老師想教小朋友一個生字。這個字你們的爸爸媽媽可能也不認得。但是如果你認得的話,老師就請你回去教爸爸媽媽認這個字,做爸爸媽媽的小老師,好嗎?”我在黑板上寫了個大大的“噓”。可是沒有一個人舉手。他們紛紛搖頭,原來都不認得。我笑著說:“沒關係,現在老師給這個字加上拼音,如果你會拼讀,就可以做爸爸媽媽的老師了。”我用紅色粉筆給“噓”加上拼音。環顧教室,只有一隻小手高高舉著,我一看,還是剛才那名學生。他自信而大聲地說道:“我會拼!x--ǖ→xū,這是‘噓’!”我翹起了兩個大拇指。由衷地讚道:“真了不起!老師看你不僅可以當你爸爸媽媽的小老師,還可以做我們班上所有小朋友的小老師呢!領著小朋友讀兩遍,好嗎?”他的臉發紅了,但還是大聲地領著小朋友讀了起來。接下去我的教學非常順利,孩子們爭先恐後地舉手發言,教室裡的氣氛是那麼地活躍。

  課後,我回到辦公室,靜下心來一想,有時課堂上出現鬧哄哄、亂的情況時,教師往往是拉開嗓門大吼叫學生安靜下來,其實效果並不常常盡如人意。低年級學生的是非觀念不甚明瞭,講大道理吧,其年齡特徵決定了他們不能很好地理解。如果要學生安靜,他們往往認識不到安靜下來的必要,而當有了這個意識他們就會“不令而行”,自覺安靜下來。在這時教師如果用權威或以“高”制“高”——用教鞭猛敲桌子,用高的聲音壓制學生迫使其安靜,那麼我想學生雖然因教師的威嚴而被迫靜下來,可是長此以往,學生對老師的印象是怎樣的呢?是一個手持教鞭敲打桌子的形象?是一個高高在上,讓學生仰視而不敢親近的權威?

  所以一個小小的遊戲,一句讚美的話語比簡單的批評都有效,都會滋潤著學生的心。讓學生喜歡你,重塑你的形象——“聲”不在高!

教育敘事隨筆14

  教學不僅是一門技術,也是一門藝術。教學的藝術性在於它能喚起學生探究的慾望和熱情,點燃起學生探究智慧的火花,開啟學生思想智慧的閘門,讓學生充滿靈氣的大腦和充滿創造的雙手充分活動起來。使學生在探究的過程中學會學習,在學習中學會創造,在生活中融入集體。我就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講一下本人在教學過程中,是如何圍繞貫徹素質教育思想,讓每位學生不再孤獨。

  在上學期開學不久,我發現我們七(1)班上有幾個成績差的同學,如高瑞瑞、韓笑、張夢揚等,由於他們的父母長期在外務工,由於其父母不在家,他們經常得不到父母的鼓勵和誇獎,在學習中遇到的困難重重又得不到父母的幫助和安慰。久而久之對自己的行為能力產生懷疑,兼之與同學發生衝突受了同學欺負感到委屈又不願向老師報告,無法得到解脫而埋藏在心裡。於是性格變得更加內向、孤僻、自卑,遇到不會的題目也不去請教老師和同學,加之,父母不在家,他們長期無人管理約束,做事拖拖拉拉,惰性很大,不加以控制自己,而是放任自流。如此下去,他們回一直在差生隊伍裡徘徊,走不出來的。

  瞭解到這一情況後,我便開始對他們加強教育。其教育過程敘事如下:

  (1)平時多關注些他們,讓他們感受到教師給他們帶來的溫暖。例如,下課後詢問他們能否聽懂課;對老師有沒有什麼建議;父母不在家他們能不能按時吃上飯;天氣冷了有沒有厚衣服穿;言語間流露出對他們生活和學習的關心。他們受到老師的關懷後,甚是感動,在以後的課堂上,聽課不再像以前那樣總是走神了,作業也能按時交送了,而且做得也非常認真。

  (2)課餘時間我對他們進行心理輔導,讓他們意識到孤僻的性格對於以後的學習和生活都無益處,並鼓勵他們嘗試主動與他人溝通交流,不要再孤立自己,而要融入班集體的生活中去。並且,我還注意幫他們樹立信心,幫助他們制定學習目標,找到學習的動力。

  (3)由於他們底子差,平時上課很難聽懂課,儘管他們課後很用心學習,但學習成績仍不見提高。於是,我就在課餘時間給他們輔導功課,因為我不但是他們的數學教師,還是他們的班主任,所以給他們輔導功課時,我不但輔導他們的數學知識,後來只要他們沒學會的,我都給他們輔導(除外語我不會例外),把他們不懂得知識補上來,漸漸地,我發現他們上課時,竟能舉手並正確的回答問題了。

  經過一學期的努力,在期末考試中,他們的成績得到飛速的提高,名次基本處在中等偏上的位置。其中,韓笑同學,竟然名列前茅,這種結果遠遠高出我們共同制定的爭取及格的學習目標,更加激勵著我們繼續努力奮鬥。

  然而在七年級下學期,我發現他們幾位同學,每次討論幾何題時總是不積極參與,在下面獨自做作業、看書,既不參加討論,也不發表個人見解。學校大型集會、運動會等,他們也在下面做自己的功課。於是,我找他們談話,他們說:“升入重點高中只看成績,只有認真讀書才有出路,幹那些與自己無關的事耽誤時間。”還說“參加活動就是浪費時間”。

  我想:這是長期應試教育效應的餘波,使其心理健康受到影響,形成了“離群心理。”導致興趣狹隘,情感淡漠,意志薄弱,缺乏交往能力。這樣的人,學科成績再好也只是書呆子一個,更為嚴重的後果是可能成為“有知識、無品德的危險品”。

教育敘事隨筆15

  早晨課間操以後,我照常早早來到教室,坐在講臺上翻看《黑與白》的備課簡案,忽然一本開啟的作業本輕輕送到我眼前,遮住了我的備課簡案,我抬起頭,原來是惠文,她正理直氣壯的跟我理論:老師,我這幅畫是豎著看的,不是橫著的。在作業紙的右下角,我給她的評語是一個大大的優。惠文如此說來顯然是對這個評價不夠滿意了。(一般最高評價為優加)。

  這孩子能主動的跟我交流使我滿心充滿歡喜,說明孩子對美術作業很重視,付出了很多的努力,所以對作業的評價會如此看重。惠文的作業我並不是如孩子所想的沒看清楚,所給的評語也是經過認真思考的。但孩子的著股認真勁兒,還是打動了我。我裝做又重新仔細欣賞了一遍的樣子,慢條斯理的說:哦!原來是這樣的哦!真漂亮啊!那你說說你的想法吧。於是這孩子便興致勃勃的給我講起她的思路。真的是滿有意思的。我拿起筆爽快的給惠文的優後邊加了個加的符號。孩子的臉上綻放出快樂的笑容。她得到了滿意的答覆。很多時候,孩子需要教師的鼓勵。教師何嘗不需要孩子們的鼓勵啊。親愛的學生,你對待作業的認真,正是老師感到最欣慰的啊。

【教育敘事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