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古詩的教學反思

古詩的教學反思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

  在日常學習、工作或生活中,大家總免不了要接觸或使用古詩吧,古詩言簡意豐,具有凝鍊和跳躍的特點。那麼什麼樣的古詩才是好的古詩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

  《古詩兩首》是一篇選自人教版實驗教材四年級上冊,第六組的人間真情專題中的一篇精讀課文。這兩首詩都是膾炙人口、千古傳頌的送別詩,表達了詩人與朋友之間的深厚情意。學習這篇課文旨在於使學生透過誦讀、想象感受朋友之間深厚的友誼,同時培養學生對詩歌的熱愛之情。

  因兩首詩具有許多相似之處,在設計教學時,我運用整合的理念,讓學生在兩首詩的對比學習中,理解提升。透過引導學生想象和反覆誦讀,使學生理解古詩的意思,並感受朋友間的深厚情誼,激起學生對我國古代詩歌的熱愛之情。

  教學中,我直入課題,透過兩首詩題的對比,找出共同點,初步瞭解詩的要點,把握詩的大意,並初步感知送別詩題目的共同特點。然後引導學生有層次的誦讀訓練,即初讀讀正確,再讀讀出節奏,三讀想象畫面,四讀在對比中體會詩情。

  教學的重點放在第三和第四個環節。在我看來,詩意的理解並不是古詩教學的重點,重點應該放在藉助古詩來想象畫面,將無聲的文字想象成有聲的畫面。因此,我創設了各種情景,在情景中去想象畫面,這樣即降低了難度,又增加了趣味性,同時也發展了學生的想象能力。

  第四個環節為對比昇華,即在對比品讀中,體會詩人的感情。這一環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同中求異,在相同的文字中品味不同的意境。第二異中求同,在不同的景色描寫中,感受都有一份情蘊含其中。

  整節課的設計過程中,我努力做到以生為本,重視孩子的想象、誦讀和感悟,將古詩教學以一種更為簡易的學習方式呈現給學生,激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和慾望。但整堂課和學校倡導的對話課堂理念還相距甚遠。孩子們的積極性還沒有被充分調動,教師的主導作用還十分明顯。可以感覺的到,在課堂上,始終還是我在主導課堂。無論從提問還是到環環相扣的步步深入,都是我在前面牽著學生走。課堂氣氛比較壓抑,孩子們沒有充分表達意見的空間和機會,很多孩子的主動性沒有發揮出來。其次,我的基本功還不紮實。真正上好一堂課真的要從備好一堂課開始,好課真的不是那麼容易上出來的,應該樹立“磨它(教材)千遍也不厭倦”的治學態度!這節課更使我想到了,我們的教學應該更多地從學生的角度上去考慮,學生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而不是老師要教什麼。也許這樣的教學才是更具實效的。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2

  學習古詩,讀出韻味是最難的,又是最重要的,說它難是因為不好讀,說它重要是因為只有讀,才能讓學生懂,才能體會到古詩的魅力。秉著這一觀點,在課文的感知環節中,我捨得花時間讓學生按照讀通課文——讀好課文——理解課文的程式好好的讀書。

  學生初讀課文語速過快,停頓不準確。於是我採取教師示範朗讀,並告訴孩子們正確的誦讀方法:讀古詩時,要注意停頓,語速要慢。然後課件出示正確的停頓方法,讓學生再讀。然後我又範讀。

  我會引導學生總結以前學習古詩的方法(看註釋、聯絡上下文、查詢資料書、多讀)。

  在學生理解古詩的內容後,我適時問道:你覺得這首詩表達了詩人怎樣的情感?於是,我播放背景音樂,學生很快地投入進去,既讀出了喜歡的感受,還讀出了古詩的韻味。

  沒有注重學生的發散思維,如果能讓孩子們演一演朋友分別的情景,這節課的效果會更好,孩子們對古詩的學習也會更感興趣。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3

  兩首詩一個主題,與其說是在教學兩首古詩,不如說是讓學生透過兩首古詩徜徉在更多描寫春天的美詩文中,從而感悟春的勃勃生機,春的萬紫千紅。教的時候既要注意區別,又要注意聯絡,前者為點,後者為面,點面結合構成了美麗的春天。

  《詠柳》從剪、裁入手,學習完後自然剪出《春日》,過渡自然。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課末,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為求異,而為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此時,讓他們寫下心中對春的感受便如水到渠成,一蹴而就,課堂氛圍達到高潮。

  誦讀是引發讀者與作者情感共鳴的酵母,是作者和讀者情感交流的紐帶,透過有聲有情的誦讀,文中的字句就會活起來,文章整體也會更具形象性,在潛移默化中,讀者就會感受到作者的情感體驗。在教學中,我用了多種方式讓孩子們誦讀了這兩首古詩。

  在教學時,由於有課件的演示和學生對春天已有的認知,因此在課堂中大部分學生髮言積極,對古詩的學習也有濃厚的興趣,氣氛很好。但基礎較差的一部分學生,他們幾乎不思考,不想像,不發問,好像看戲的旁觀者,讓我覺得有點掃興,還有就是要學生自己說詩意的時候,學生牽強附會,毫無章法而言,優美的古詩到了他們嘴中就是乾巴巴的話語,還有,等閒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其中包含的哲理我沒有引申,只是總結的時候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也不知道三年級的孩子是否理解,總之,在講解春日的詩意時,不是很盡人意。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4

  《望洞庭》是詩人在看到洞庭湖的美景時有感而發。詩人描寫真實,生動、具體,把湖光和月亮渾然一體的和諧、寧靜比作鏡子,把君山比作青螺,把洞庭湖比作白銀盤。學生透過學詩看圖片,體會詩人所描寫的意境,學起來很有興趣。我在教學這首古詩時就打破了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充分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上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在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教學效果不錯。

  之後,我引導學生觀看書上的插圖,再結合詩句說一說詩中所描寫的景色,想象詩句中沒有提到的內容,然後讓他們把這首詩改寫成一篇寫景的記敘文。因為在學習的時候比較感興趣,所以很多同學想象豐富,寫得很優美,想象豐富。但依然有一小部分語文基礎較差的學生說得較空洞,寫得很不連貫。我想這種差異是很難消除的,只要每個學生能在原有基礎上有所進步,我們的課堂教學也算是比較成功的了。

  《峨眉山月歌》的學習也參照了上面一首詩的學習方法,在自學的基礎上質疑、解疑,理解了詩意。然後重點抓住一二兩行詩句讓學生想象描寫的景色,書面寫下來。這樣的教學比較靈活,學生也能激發想象力和創造潛能。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5

  板書課題後,讓學生想一想夜書所見,是指詩人在做什麼?書指什麼?不少學生意見不同,有的說書是那個人在看書,有的人說那個人在看東西把這些東西當成書,這時我讓學生看圖然後再反覆讀課題,又讀了三遍課題后王祥光同學站起來說,他認為書是寫,那個人把看到的寫了下來。這時有的學生一想也開始贊同了他的意見,我舒了口氣隨即贊同了王祥光的意見,因為開課前我也查了不少資料正在這個書上為難呢,這個書字是應作寫來講,但很容易讓人感到是詩人在看書看到了一些景象,我想如果他們說不出來都認為是看書的話,也不能說錯,但學生竟能悟出來,看來多讀確實有好處。而這兩首詩的難點也就是夜書所見,這首詩的詩句不太好理解,因此我讓學生再看圖聯想明月,獨自一人,江邊靜靜的夜這些會讓人想到什麼,學生都說會想到自已的家。再讓學生朗讀古詩,從古詩中體會詩人的思鄉之情。學生能夠說出來了,既然能解其情,就好辦了,學生再反覆讀詩句並結合註釋,很快就明白了第一句的`意思,第二句也好懂,但卻是倒裝句,為此我先讓學生讀最後半句?夜深籬落一燈明?結合圖學生很快明白了,但夜那麼晚只看到燈又看不到人,那個人只能猜想了,再看上半句學生就馬上能理解了,第二首詩學生基本可以自學成功。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6

  透過《古詩兩首》的教學,力求體現素質教育的思想。在教師的指導下,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從而最佳化教學過程,提高教學效率。

  古詩教學,首先要打破傳統的逐字逐詞逐句牽引,而後串詩意的串講式的教學模式,還給學生獨立思考、發揮想象的空間。因此,在備課時,我緊緊圍繞以學定教的原則設計教學環節,從學生已知入手,探討未知。強調學生的積極參與和全程參與(課前、課中、課後)。在兩首詩的教學中,適時地安排自學環節,鼓勵學生利用工具書查解字詞,給學生建立自讀自悟的機會。在交流自學成果的過程中,變單純的“師教生”為“生生互學”“生生互補”,變僵硬的教師灌輸為學生間的自我啟迪,從而充分地讓學生自主學習,自悟,自得。

  第二首古詩相對而言易於理解,部分學生在學前就有接觸。就本課而言,有學習第二首詩的基礎,所以應發揮這一優勢,調動學生的各種感官,深入詩文的意境,讓學生對古詩詞有昇華理解和再創造的空間。在課堂上,設計了讓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自學兩首古詩,如說一說、讀一讀、畫一畫。這樣,從學生學習的需求出發,尊重學生的個性差異,激發學生在輕鬆愉快的學習氛圍中積極參與的興趣,令學生利用各種方式加深了對詩文的理解,更為學生品味詩句意境及理解後的再創造架起了一座橋。

  在古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不僅要體現學生的主體地位,還要發揮教師的主導作用。學生對某些難點會形成不同意見,產生分歧的理解。他們是辯論會的辯手,討論會的論者,教師則是辯論會的主席,既要鼓勵學生的獨立見解,又要在重點、難點之處,適時點撥指導,恰當地梳理問題,使學生在從辯到悟的過程中獲得提高。如,第一首詩中“出”的意思在全詩中至關重要,對學生來講,在帶入句中理解時又堪稱難點。

  就古詩學習而言,教師還要注意引導學生依詩句的意思展開想象,入情入境,加強有感情的朗讀。如在第一首詩中引情入境,激情朗讀,大體可分五步:第一,自讀自學詩文,初步想象景象;第二,教師配樂範讀,學生感知瀑布的氣勢;第三,學生邊理解邊想象邊朗讀,依據詩句在頭腦中形成畫面,讀出氣勢;第四,欣賞有關廬山瀑布景象的錄影片,詩畫結合,引導學生融入意境;第五,結合影象及理解達到變感情朗讀為有創造性的朗誦。

  在古詩教學中落實素質教育,還要注意課內外結合,從課內延伸到課外,初步培養學生收集、處理資訊的能力。如,課前,讓學生查閱有關李白、蘇軾兩位詩人的資料。課後,收集兩位詩人的其他詩篇,使學生由此及彼,不侷限於一節課、一本書,從而擴大學生資訊量的交流。這樣做,可充分發揮語文課本為工具書的作用,不僅加大了教學密度,而且進一步激發了學生學習古詩的興趣。

  一、打破常現,改革古詩教學的課堂結構

  這節課,較大的突破就是改變了古詩教學由老師牽引著學生,逐字逐句串講詩意的傳統做法。課堂上,從學生自由背誦學過的古詩開場,引出今天要學的兩首古詩。而後,安排自學時間,使學生有一個潛心讀書的過程。在充分自學的基礎上,讓學生彙報“讀懂了什麼”,師生共同討論,互相補充。對於學生沒有弄懂的問題,老師安排了質疑環節,啟發學生共同探討。在朗朗的讀書聲中,在學生自由發表意見的探討中,完成了教學任務。這種設計,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和信任,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了學生,使學生真正成了學習的主人,老師只是一個參與者、合作者。

  為了改變串講串問的教學結構,我抓住重點進行教學。兩首古詩沒有平均地使用力量。《望天門山》和《飲湖上初晴後雨》相比,第二首易學好懂。於是我把第一首詩作為教學重點,又抓住第一首詩中插圖的運用,為重難點的突破口。因此,增大了這節課的教學容量,節省了教學時間。

  二、以學定教,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

  1。自學時間充分。

  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學,學生能靜下心來認真思考,寫寫畫畫,動手查查字典,同桌的還可以商量商量,學生學得主動,的確有所收穫。同時滲透了學習古詩的方法,潛移默化培養自學能力。

  2。質疑環節落實。

  在彙報了讀懂內容的基礎上,讓學生提出不懂的問題,而且放手讓學生自己解決,促進了學生的自主學習。課堂上學生提出的問題很有水平。如,“出’是“出現”的意思,為什麼這裡不用“像”為什麼“生紫煙”的“生”不用升起的“升”張老師並不急於解答這些問題,而轉向全班學生:“誰幫他解決”“這是一個值得思考的問題,大家怎麼想”很巧妙地把“球”又傳給了學生。

  3。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學習第二首古詩。

  基於《飲湖上初晴後雨》淺顯易學的特點,學習這首古詩時,我宣佈:“對於這首古詩,同學們可以用自己喜歡的方式來學習。能用自己的話描繪詩句景象的,可以試著說一說;喜歡朗讀的可以有感情地讀一讀;擅長畫畫的同學可以畫一畫。還有什麼別的方法都可以試一試。”這樣的安排徹底放開了學生,讓學生自主選擇最喜歡的方式學習,真正體現出對學生的尊重,體現出教為學服務的思想,課堂氣氛熱烈。

  三、創設情景,以讀為本

  為了增強教學效果,激發學生朗讀的情感,感受到大自然的壯美,體會到詩人的思想感情,我千方百計創設情景,營造氛圍,使學生置身於大自然中。如,老師的配樂範讀,投影打出的畫面,有感情色彩的激勵語言等等,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使學生入情入境,充分地展開了想象,提高了教學效率。

  與此同時,我以讀為本,把讀和理解、讀與想象等有機結合,並不斷提高讀的要求,讓學生邊讀邊思考,學習理解地讀,投入感情地讀,配畫加上動作地讀,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直至會背誦,使學生在讀中感受詩詞的想象力,領悟到祖國語言文字的凝鍊。特別值得一提的是,老師捨得花大量的時間讓學生“自由練讀”,讓讀得不夠的學生再讀,重視了群體活動,同時也注意到了學生的差異,培養了學生的語感。

  四、主導作用發揮得當

  在學生學習遇到困難時,老師能順勢引導,隨機應變,表現出對古詩的準確把握和深刻理解。如,觀察點的巧妙解決:“我應該站在哪兒望著天門山來吟誦這首詩呢”當一學生沒有說準時,老師問:“誰還有不同的意見”當學生能聯絡詩句說準觀察點後,老師仍引導到“再看一看題目,還有補充嗎”這些指導與點撥,及時、準確、到位。另外,激勵語言的運用,也體現出素質教育的思想,從學生中來,到學生中去,少了老師個人風採的展示,多了切實為學生服務的應變。

  五、加強了課內外的結合

  課堂上啟發學生互相交流查閱資料的收穫,不但擴大了學生的視野,增長了知識,更重要的是培養了學生收集資訊、處理資訊的能力,這對學生終生有益。特別是課後作業的佈置:“除了學過的,同學們再找一兩首,下節課你們來做老師,給大家介紹。”很有新意,它打破了課內外的界限,擴大了學生的課外閱讀,這正是素質教育的需要。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7

  一、學習目標

  1.會認2個生字,會寫4個生字。

  2.背誦兩首詩,默寫《望天門山》。

  3.用自己的話說說詩句的意思,體驗詩人的感情,培養熱愛祖國山河的感情。

  二、教學建議

  1.課前,教師準備有關天門山、西湖的文字、圖片資料。如果有條件,製作反映課文內容的有關多媒體課件或幻燈片。

  2.識字。本課要求認的字不多,只有2個。可以讓學生選擇自己喜歡的方式自主識字。如,讓學生在古詩的朗讀中識字;或者畫出不認識的或容易讀錯的字,重點識記;也可以請教同學或老師識字。“妝”是翹舌音,可以用熟字加偏旁的方式讓學生識記,“女——妝”。“亦”整體認讀音節,要注意讀準。

  3.寫字指導。“斷”“孤”“帆”都是左右結構的字,書寫時要注意結構的勻稱與緊密。“孤”字的右邊是“瓜”,不是“爪”,要提醒學生注意,“楚”是上下結構的字,上面的“林”要寫得扁一些,下面的“正”字形比較複雜,建議邊示範邊指導學生一筆一筆地寫。

  4.這兩首古詩千古傳唱,家喻戶曉。詩文意境美、形象美,學生讀起來會有濃厚的興趣。教學要以學生的誦讀為主,在讀中整體感知,自悟詞與句的大致意思。再比一比誰誦讀得好。對詩句的意思,不必要求學生逐句講解。

  5.古詩的學習,可以透過多種教學手段,如,配畫、配樂、多媒體課件或幻燈展示,幫助學生更好地理解詩意。如,《望天門山》這首詩,人們大都讚賞“兩岸青山相對出”的“出”字,因為它使本來靜止不動的山帶上了動態美,但很少有人體會到詩人為什麼會有“相對出”的感受。如果是站在岸上某個固定的立腳點“望天門山”,那大概只會產生“兩岸青山相對立”的靜態感,只有小船行駛在江上,遠處的天門山逐漸撲進眼簾的時候,“兩岸青山相對出”的感受才會突出。這些用詞巧妙的地方,教師可以藉助一些比較直觀的教學手段幫助學生理解。此外,詩中還有許多用詞巧妙生動、意境優美的地方,像“楚江開”“至此回”“日邊來”“晴方好”“雨亦奇”,老師要善於運用多種教學手段,引導學生細心體會。

  6.課文中的兩首古詩,也許有不少學生都會背誦了。教師指導朗讀時,重點要放在怎樣讓學生讀出感情、讀出詩韻。可以結合看圖,邊讀邊想象,感悟詩句的含義。在誦讀中,體會詩的意境和詩人的感情。誦讀,必須注意把握好停頓,把握好詩的節奏,讀出詩的韻律。例如,

  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

  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

  要突出“開”“回”“出”“來”等詞語。

  水光/瀲灩/晴/方好,山色/空濛/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妝/濃抹/總/相宜。

  要突出“晴”“雨”“西子”“總”等詞語。

  7.在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對詩句意思有大致瞭解的基礎上,可結合課後第二題,讓學生相互交流各自對詩句的理解。第一組兩句詩的大致意思是:“兩岸的青山一會兒出現一會兒又忽閃不見,一葉小舟正乘風破浪,從日邊馳來。”第二組兩句詩的大致意思是:“冰波盪漾的晴天,景色真好,煙雨迷茫的雨天景色更加奇特。”引導學生髮揮各自的想象,在頭腦中形成文字描繪的畫面。還可以鼓勵學生動手畫一畫自己想象的畫面,既可以是畫詩的區域性(某一句詩),也可以是畫詩的整體,只要能大體符合詩意即可。

  選做題可根據教學的實際情況靈活處理。可以請學生當堂背背自己知道的一些描寫祖國風光的古詩。可以先分小組讓同學們在組內交流,再請同學在全班交流。要鼓勵學生課後多積累古詩。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8

  兩首古詩描春色,繪春景,各具匠心,耐人尋味。因古詩的教學重點在於讀懂詩句,又感情的朗讀並會背誦全詩。為了突破這一重點,在教學第一首詩過程中我從解讀詩題推斷理解關鍵字入手,引導學生質疑:作者“不遇”時是不是很失望呢?

  讓學生帶這疑問讀詩,並透過多種形式的朗讀把詩歌讀熟透,達到熟讀成誦的目的,在引導學生從作者所見引發思考,合作交流,理解詩意,然後抓住“小扣”等詞語讓學生把細節,體會詩人的情感,感受詩歌的意境美。第二首詩歌淺顯易懂,我用詩歌所描繪的時節激發學生對詩歌的探究,在透過多層次的誦讀,使教學深入淺出,也使學生的思維不僅浮於表面。不是隻理解詩句的大意。

  接下來重點引導學生品讀,感受詩歌描繪的畫面之美,使學生有了更深層次的理解,激發學生的求知慾達到學習的目的。不足之處,拓展不足。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9

  展示古詩:朱熹所作的《春日》

  朱熹

  勝日尋芳泗水濱,

  無邊光景一時新。

  等閒識得東風面,

  萬紫千紅總是春。

  [註釋]

  1. 勝日:天氣晴朗的好日子。

  2. 尋芳:遊春,踏青。

  3. 泗水:河名,在山東省。

  4. 等閒:平常、輕易。“等閒識得”是容易識別的意思。

  5. 東風:春風。

  [簡析]

  人們一般都認為這是一首遊春詩。從詩中所寫的景物來看,也很像是這樣。

  首句“勝日尋芳泗水濱”,“勝日”指晴日,點明天氣。“泗水濱”點明地點。“尋芳”,即是尋覓美好的春景,點明瞭主題。下面三句都是寫“尋芳”所見所得。次句“無邊光景一時新”,寫觀賞春景中獲得的初步印象。用“無邊”形容視線所及的全部風光景物。“一時新”,既寫出春回大地,自然景物煥然一新,也寫出了作者郊遊時耳目一新的欣喜感覺。第三句“等閒識得東風面”,句中的“識”字承首句中的“尋”字。

  “等閒識得”是說春天的面容與特徵是很容易辨認的。“東風面”借指春天。第四句“萬紫千紅總是春”,是說這萬紫千紅的景象全是由春光點染而成的,人們從這萬紫千紅中認識了春天。這就具體解答了為什麼能“等閒識得東風面”。而此句的“萬紫千紅”又照應了第二句中的“光景一時新”。第三、四句是用形象的語言具體寫出光景之新,尋芳所得。

  從字面上看,這首詩好像是寫遊春觀感,但細究尋芳的地點是泗水之濱,而此地在宋南渡時早被金人侵佔。朱熹未曾北上,當然不可能在泗水之濱遊春吟賞。其實詩中的“泗水”是暗指孔門,因為春秋時孔子曾在洙、泗之間絃歌講學,教授弟子。因此所謂“尋芳”即是指求聖人之道。“萬紫千紅”喻孔學的豐富多彩。詩人將聖人之道比作催發生機、點染萬物的春風。這其實是一首寓理趣於形象之中的哲理詩。

  [作者簡介]

  朱熹(1130-1200)南宋哲學家。字元晦,一字仲晦,號晦庵,別稱紫陽,徽州婺源(今江西婺源)人。他是宋代理學的集大成者,也寫過一些好詩,善於寓哲理於形象,以《春日》、觀書有感》等較著名。

  各位老師可以作為參考使用。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0

  開課伊始,便將兩首古詩和盤托出,讓學生透過自讀自悟,發現兩首詩之間的共同點──都描寫了春天,都寫到了春風這一事物──從而引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此匯入對《詠柳》一詩的教學。又以“二月春風裁出了……裁出了……裁出了一個萬紫千紅的春天”過渡到《春日》一詩。兩首古詩的分開教學看似獨立,其中又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絡,自始至終不離“春”這一主題,為二次整合鋪墊基礎。

  教學中將兩首古詩再次整和,進行對比參讀。使學生領會到:《詠柳》如細筆勾勒,由一柳而見出整個春天;《春日》則如潑墨揮毫,渲染出春天的“無邊光景”,“萬紫千紅”。然而此處對比的實質並非為求異。

  為探求兩首古詩內在精神之一致,即對春天的讚美和熱愛。至此,學生對春的感悟和熱情得以昇華,本課教學還巧妙地引入朱自清的散文《春》,使古今詩文得以整合。提升了學生的情感。在這兒,詩、文各有自己獨特的語言個性,又具有相同的精神內涵。“詩”是“文”的濃縮, “文”是“詩”的詮釋,其有效結合,使學生置身於更廣闊的語文空間,營造了課堂的濃濃春意。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1

  本課是唐代詩人寫的兩首描寫大自然美景的詩。詩人李白的《望廬山瀑布》,運用極其誇張的浪漫主義創作手法,再現了廬山瀑布的雄偉壯麗,盡情抒發了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杜甫的《絕句》,對仗工整,樸實自然,一句一景,動靜結合,有聲有色,為我們展現了杜甫草堂周圍多姿多彩、清新開闊的自然景觀。同時,詩人愉悅的心情也蘊含於寫景之中。

  地學習本課時,讓學生透過反覆的吟誦,感受到這兩首詩歌不同的旋律與優美的意境。當學生感受到兩位巨匠描繪的意境而陶陶然時,可以不失時機地對學生們提出再吟誦“李杜”其他詩歌的要求,利用“積累運用”中的兩首古詩,引導學生進一步瞭解李白和杜甫兩位詩人的人物背景。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2

  同中求異,異中求同《古詩兩首》教學反思。

  時值初夏,學習古詩《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和《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似乎稍顯略早些。不過沒關係,學生對夏日獨有的風景已然經歷過多年,不會影響學生對古詩內容的理解與認識。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樓醉書》為宋代傑出詩人蘇軾所作,寫的是疾雨急來急去的變幻景色:黑雲像打翻的墨水還未來得及把山遮住,白色的雨點就像珍珠一樣亂跳,蹦進船裡。忽然一陣卷地而來的大風把雲和雨吹散了,此時從望湖樓上向下看,湖水就像天空那樣廣闊,一片汪洋大海。全詩四句話寫雲、雨、風、水,生動形象;寫山、船、地、樓,句句求實,堪稱寫實景的佳品。

  《曉出淨慈寺送林子方》為宋代詩人楊萬里所作,寫的是晴好天氣下西湖中蓮荷的壯美。前兩句議論,後兩句寫景,景在議後,目的是突現景美。到底是六月中的西湖,這時風景和四季不相同。你看——與天接連的荷葉無邊的青綠;與太陽相映的荷花和往常不一樣的豔紅。

  兩首詩相映成趣,相得益彰。詩題內涵豐富:點明時間、地點、事件和心境。兩首詩同寫六月的西湖景色,各具特色,各有風味。文中兩幅插圖,分別表現瞭望湖樓急雨的奇特景色和接天蓮葉、映日荷花的奇麗美景。

  兩詩同中有異,異中有同,非常值得學生品味。教學時,為了讓學生在理解古詩內容的同時能品味出兩首詩的異同,我引導學生先從文中的兩幅圖入手,在頭腦中形成初步的印象。接著,從詩句的字裡行間感受西湖在不同景色下的奇特景象。同時,尊重學生的獨特感受,讓學生透過精美的多媒體畫面,看到動態,看到色彩,看到變化,入境入情。最後,抓住兩首詩各自描繪的景象的特點,再次誦讀、理解詩歌,讓學生在情境中受到美和情感的薰陶。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3

  在教學《池上》這首詩中,我引導學生圖文對照、聽老師範讀等形式,使學生頭腦中浮現出相應的畫面。透過自主閱讀,小組合作,討論交流,為學生提供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的空間,促使學生全面深入地感悟。這首詩對學生來說,理解上沒什麼大的困難,所以我在引導學生想象上花了功夫。引導學生聯絡“蓮葉何田田”、“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想象荷花池的美景、小娃採蓮的原因、採蓮的過程等,透過讓學生想象,感受池塘的美和小娃的天真可愛。

  《小兒垂釣》一詩,在討論“蓬頭稚子”時,學生都知道“稚子”就是小孩子,我讓學生說說對“蓬頭”的理解。有的說 “蓬頭”就是“頭髮很亂”;有的還聯想到上學期學過的《維生素C的故事》中的“蓬頭垢面”一詞;有的說“蓬頭”一詞寫出了農村孩子形貌不加粉飾,頭髮蓬亂的本來面目,使人覺得自然可愛與真實可信;還有一個細心的學生髮現文中的插圖上,垂釣的小男孩頭髮梳得很整齊,他認為“蓬頭”就是頭髮蓬鬆的意思。我對他們的理解一一給予肯定,特別是最後一個同學,我還告訴她,古時候男的到了一定的年齡都要把頭髮束起來,而文中的小男孩顯然還沒到這個年齡,所以“蓬頭”是很正常的。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4

  在一年級教學《春曉》時,我僅作單純地分析講解,然後提問,讓學生再回答,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接著反覆練習背誦。這樣的教學,學生只是被動地聽著,使勁地記著,至於審美情趣的陶冶,詩的意境的體會就做不到了。

  “我們面對的是一個個活生生的人,他們有思想、有感情、有獨立的人格,是具有主觀能動性的個體。每個學生都蘊藏著獨立學習的巨大潛能。”“新課標”把“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作為語文課程改革的基本理念之一。我平時正努力地用新理念來指導自己的教學。那這首古詩的教學,我如何嘗試用新理念來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呢?

  低年級學生正處在學知識長見識的黃金階段,遇到不懂的事總喜歡打破沙鍋問到底。他們對自己的生活充滿著無窮無盡的幻想和各式各樣、稀奇古怪的問題和想法。我覺得要保護學生的好奇心,善於“利用”這些寶貴的資源,激發他們的求知慾,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只要能充分挖掘出這些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寶藏,他們就會像鳥兒一樣展開翅膀,在想象的天空中無拘無束地翱翔。古詩短短的幾行字,裡面卻蘊涵著豐富的文化知識和詩人所傳遞的情感和意境,學生一定會有許多好奇。課堂上當老師剛讀出《草》時,好多同學就齊聲背出了後面的詩句,這時我就問:“你們有沒有問題要問呢?”同學們馬上活躍起來,提出很多問題:那個人幹嗎寫這首詩?他寫的是什麼意思?寫這首詩的人是什麼時候的人?“離離”是什麼意思?草燒沒了怎麼會長?等雖然學生很小已經會念這首《草》了,可他們那小腦門中仍然裝著無窮無盡的問題。

  在前面教學中,老師作單純地分析講解後,讓學生再說說古詩每個句子的意思,結果很多學生說不好甚至說不出來。低年級學生由於年齡小,又特別好動,學習注意力易分散,興趣不穩定。怎樣讓學生自主地發現古詩的意思,並且會說呢?我為學生搭建自由舞臺,引導學生分小組討論,讓學生在合作、交流中理解古詩意思。這無疑給課堂帶來一泓活水,學生個個興致勃勃。他們在交流中發揮了自己的才能,在交流中培養了合作精神。並且,學生髮現學習古詩一點兒也不枯燥,有了興趣,注意力也集中多了。

  教參中指出,教學本課,要讓學生在讀中感悟,在誦中生情,在吟中入境。大量事實證明:低年級學生學古詩,靠老師的逐句串講,根本行不通;必須更多地藉助讀,讓學生在反覆誦讀中識字、學詞、析句、理解內容,培養閱讀能力及習慣。讓學生耳、腦、口、眼協調活動,注意詩的停頓和節奏,讀出感情,從中感受到詩的語言美、節奏美、音律美,從而漸入古詩意境。讓學生在變換中領會讀的樂趣,悟出詩的意境,提高朗讀能力。因此,我雖然知道學生很多早已會背誦了,但我還是花了大量的時間,用多種方法指導學生進行朗讀。透過讀,學生體會了春天的美麗,野草頑強的生命力。

古詩兩首的教學反思15

  《贈劉景文》是新課標新增的一首詩。我採用了板畫形式讓學生們理解這首詩,學生們熟讀此詩後,不懂的問題就自主地提出來。課前先給學生較充分的自學時間,學第一首詩我給出一個預習計劃:

  1、先讀、圈、注:

  邊讀邊塗出生字,在易讀錯的字上注音。

  2、再讀:

  讀準、讀流利、讀美。

  3、討論:

  查字典理解詞義,再小組同學說說詩意。

  新課教學基本按照事先設計的環節進行,學生們紛紛主動讀字讀詩、講自己的理解、背詩,還有的同學透過查詞語手冊加上自己的理解,已能基本讀懂詩的意思。但由於現在未到殘荷敗菊的時候,所以學生對此感受不深,理解也不是很深刻,似乎是書本和老師強加給他們的!

  《山行》是一篇描寫秋天的詩,它透過描寫寒山、白雲、石徑、楓林所構成的一幅秋色圖,表達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在教學過程中我為了達到預設的效果,我充分結合畫圖,以便讓學生更好的進入詩歌意境,進行教學。但是在教學中,我犯了一個知識性的錯誤,沒有很好的解釋“寒山”的意思,以至於不能讓學生很好的理解詩歌的意思。

  以至於我沒能完成教學目標,這是在教學中的一個嚴重錯誤。本來詩歌就是很美的,教師就要從多方面創設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有了這次失誤,我會在以後更加的努力鑽研教材,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

【古詩的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