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觀後感> 萬箭穿心觀後感

萬箭穿心觀後感

萬箭穿心觀後感

  當品味完一部影視作品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觀後感吧。但是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萬箭穿心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萬箭穿心觀後感1

  知道前些年方方的一部小說,改編成了電影。似乎這部影片不是很火,我也是今年也知道。昨天看完了這部電影。應該說,這部電影是相當不錯,無論劇本還是演員都相當好。而且現實主義題材的電影好像並不是主流。整個影片扣人心懸,看完之後人的心情有些沉重。一個人的命運竟然有怎麼悲催,也真是讓人唏噓感嘆了。

  影片的主角是生活在武漢的中年婦女李寶莉。一方面她確實是生活的失敗者,夫妻關係,母子關係都特別失敗。另一方面,這個人的生命力又是熱別的頑強,好像生命打擊苦難都摧毀不了她。

  一方面她的失敗,悲催的遭遇令人同情,讓人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她的這個命運確實她自己要承擔很大一部分責任。從某種程度上說,她的悲劇是性格悲劇。

  她在家庭裡承擔了主要的家庭責任。影片一開頭就是講述他們搬新家,本來好像應該是男性承擔的事情,全部都是有她來張羅。甚至在她與搬家的工人因為要增加工錢發生爭執時,馬學武也始終沒有出面。影片一開始,一個潑辣,性格火爆,風風火火的女強人的性格就展現在觀眾面前。在夫妻關係中過於絕對強勢,做的過火,根本不懂照顧對方的感受。當她朋友來他家裡吃飯時看見她的種種表現,也覺得看不下去了。當丈夫提出離婚時,她不知道是不知道是什麼原因?自己肯定覺得非常委屈。當丈夫和她分居,她想盡辦法委曲求全地想和丈夫和好。在她朋友的一次談話中,可以找到一些原因。首先她始終有一份優越感,認為自己是城裡人,而馬學武來自農村。自己長的還不錯,當年追求自己的人不少,自己能嫁給他,他就該感恩戴德。影片雖沒有交代馬學武為什麼剛搬新家就提出離婚的原因,但這種長期的生活壓抑,肯定是最重要的原因。她對他丈夫的死肯定要付相當一部分責任。丈夫的外遇讓它發現之後,雖然她在暗地裡報復之後,原諒了丈夫,其實在內心深處也是不可能完全釋然。當家庭矛盾出現時,這種不滿就會從言語之中蹦出來。雖然在她丈夫自殺之後她沒有流一滴眼淚,但是在她看起來兇蠻的表面之下,其實內心也並不是冷血。在他丈夫把婆子帶回家裡的那場戲裡,她不同意婆子住在家裡,卻也開始準備晚餐。婆子離開之後被孫子接回,她給婆子支床準備被褥。

  另外一方面,在她身上確實表現出強大的生命韌勁,不向命運低頭的狠勁。為養活老人孩子,她做起了扁擔夫的工作,拼命撐起了這個家。當含辛茹苦培養的狀元兒子,在得知是她報的警導致父親自殺,狠心地要趕母親出門。她傷心地也想投河自盡,但是又想明白重新振作起來。

  這部電影因為只看了一遍,還有很多地方沒有想明白,寫起來感覺不太清楚。

  此外,我還感覺,她丈夫死後,她在家庭裡對婆子,兒子的態度似乎和以前變化太大,總感覺不是完全不符合任務性格。

萬箭穿心觀後感2

  故事開頭就聽到了《東方紅》,歌頌改革開放的紅歌,濃烈的時代氣息由此凸顯。

  當然,從主人公搬家的建築及裝潢風格也能看出當時是八、九十年代,也就是改革開放初期。主人公寶莉,沒什麼文化。因家裡條件不好而讀書少的人在那個年代隨處可見,寶莉便是其中之一。小景,寶莉的發小,也是電影的一個關鍵人物。她的性格及人物形象無不透露著當時年代的另一面特徵,同時,她的堅強、現實和迷信也與當今社會有著緊密連線。電影中每次小景的出現都暗示著下一個情節的開始。小景被丈夫打了跟寶莉傾訴,揭開了寶莉發現自己丈夫在外有了姘頭並報警、直至丈夫絕望跳江的情節。於是小景便開始在臺詞中點題——“萬箭穿心”,說寶莉的房子風水不好。

  迷信、風水、八卦在二十世紀末還是相較流行的,人們開廠房、搬新家、辦紅事白事都要請風 水先生算上一卦才能一路心安。這也暗中細緻地描繪了人們缺乏安全感的心理。強烈的時代感激起觀眾對那個年代的無窮追憶,不由得細細咀嚼起來。

  電影雖是平鋪直敘,也沒有細緻表現人物心理,但在人物形象、行為、形貌上的拍攝極其細膩到位,可謂“不言而喻”。

  當小景第一次提到“萬箭穿心”後,寶莉以“萬丈光芒”來辯駁,可見當時的她年輕自信、不信命、且勇於與命運抗爭。她的兒子跟她的丈夫是一個脾氣的人,有話不直接說,在人背後暗暗“尋找”——兒子“尋找”父親自殺的原因,丈夫“尋找”女人的愛。就是這樣“不痛快”的性格才使人與人之間的情感和事情的發展愈演愈複雜、揪心和痛苦。兒子對母親的恨也因缺乏溝通日漸加深。他們都是不完美的人,他們都不珍惜被愛,他們都不夠懂包容與寬恕。這也正是人的本性,“自利”的天性!電影對人物的剖析,真實到讓人感覺似乎被扒光衣服一般。兒子的眼中只有死去的父親,要母親離開,完全不願認那個含辛茹苦靠挑擔養大他的媽。殘忍的現實、母子斷絕的痛對於寶莉來說又如“萬箭穿心”。小景再次出現了,電影中她第二次點題,寶莉依舊不信那一說法,但看得出她不堅定了,她開始懷疑,懷疑命,她開始動搖了……

  後來寶莉為了兒子離開家,她對著建建說那房子在個“萬箭穿心”的地方。最終,她服從了一切。電影中三次提到“萬箭穿心”,;兩次轉折,一次收尾,讓人感覺這不像是觀賞一部電影,更像是閱讀一部結構嚴密的小說、欣賞一個文學作品。小說的寫作技巧,起承轉合,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始、發展、高潮、結束,包括點題,都以拍電影的.形式一一展現,深刻、動人,且發人深思。每一個年代都是特殊的,每一個年代也都有著它特殊的故事,而悲劇總是更加讓人印象深刻。

  看完電影,觀眾也有著如同“萬箭穿心”的感覺。

萬箭穿心觀後感3

  平直敘述的節奏,讓我不知結局在哪裡,只是看到演員表升起的時候,才相信故事真的結束了,但故事中的人或許才開始新的生活。

  李寶莉,沒有文化、大大咧咧、市儈尖刻。搬家工人臨時加錢,她大喊大叫,不顧形象。丈夫讓兒子為工人買汽水,她搶過錢,罵丈夫太慈悲。鄉下婆婆來了,她狠狠地責罵丈夫,說屋子太小,住不下。丈夫約會外遇,她報警洩恨,害丈夫降職。丈夫因外遇事件失了顏面,她冷嘲熱諷。丈夫跳江自殺,她沒有哭,沒有自責。

  她勤勞肯幹、心思粗糙、嘴賤心軟。和丈夫爭吵後,她默默地為婆婆鋪床。丈夫死後,為撐起這個家,她毅然做了“扁擔”,穿梭於漢正街的大街小巷。扁擔何嫂有困難,她拿出一千塊解困。見到出獄的故人建建,她熱情招呼。她起早貪黑,交出所有的錢,只是囑咐婆婆給兒子買好吃的,補充營養。她關心兒子的學習,只會問作業做完了沒。面對兒子的冷漠,她無動於衷。

  她不是一個壞人,不是丈夫眼中溫柔賢惠的妻子,也不是兒子心中的好母親。在丈夫和兒子眼裡,她是一個沒文化的外人。在婆婆和兒子眼裡,她又是一個兇狠無情的外人。他們對她的依賴,只有她用苦力換來的錢。她只是一個掙扎著活著,為了孩子活著的貧窮女人,沒有丈夫的依靠,沒有兒子的理解,沒有家庭的溫暖,她從來沒有計較過。她和兒子之間似乎只有看得見、摸得著的東西,他的成績、他的營養、她的錢。她從來沒有認真想過丈夫的出軌,也沒有真正瞭解兒子的心情,當他們無情拋棄她的時候,只剩下一個人的傷心和強硬。

  十年了,她已經從一個有些姿色的年輕母親變成了頭髮花白、衣著邋遢的“婆婆”,她沒有怨言。當兒子金榜題名時,將她趕出了家門,她不明白,難道這就是命?因為她,兒子失去了父親,因為她,兒子失去了家庭。可她沒有想過報應,沒有想過虧欠。當她在江邊看到一群年輕人的燦爛笑容時,心中有了愧疚,她同意離開,為了兒子能像其他孩子一樣開心地玩,開心地笑。

  李寶莉,不是一個完美、高大的母親形象,沒有太多的好言好語,沒有太多的溫柔體貼,沒有太多的理解寬容,她只是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經營她的小家庭,卻只得到家人的仇恨和報復。丈夫到死也不願意跟她說一句話,兒子考上大學卻要趕她出家門,她的努力換來了萬箭穿心的痛,

  是結婚錯了嗎?她選了一個她看不上的人。是搬家錯了嗎?新家面對著輻射狀的條條馬路,如同萬箭穿心。是性格錯了嗎?她自卑自傲又自立自強。是命運錯了嗎?為什麼丈夫、兒子、婆婆都把她當外人。她相信自己,相信努力,卻不料人生不只有她一個人的相信。

  當這一切湧上心頭,她是否理解了命,是否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是否懂得了自己的悲苦?當人生並沒有朝著你所預想的軌跡行走時,你是否接受,並開始轉彎換道?

萬箭穿心觀後感4

  上個學期,老九幾乎每個禮拜五都會到武昌的江灘球場踢夜場球。開車從天興洲大橋的匝道上下來,遠遠的就看到前面的高樓頂上豎立著鐵四院三個紅字。鐵四院這個字眼,在《萬箭穿心》這部電影裡多次出現,小寶唸的中學就是在這附近。至於長江一橋、二橋、輪渡碼頭,還有寶莉做扁擔的漢正街,都是武漢再熟悉不過的地標了。當然,熟悉的還有寶莉並不正宗的武漢話。老九第一次看得是普通話的版本,覺得差了點漢味,後來又專門找了武漢話版本再看了一遍。

  因為有了武漢這個元素,讓我們覺得熟悉和親近,但如果拋開這個元素,可以說,這樣的故事,是當下中國社會的一個縮影。通常大家都會說,寶莉性格不好,在家強勢,老馬的自殺是她一手釀成的。老九卻認為,寶莉是外強中乾,強勢實際上是她作為一個下崗女工缺乏安全感的過度反應。和老馬為婆婆來住的事情吵嘴,老馬的回應是,房子是廠裡分給他的。老馬自殺後,婆婆也強調房子是老馬的。再到後來小寶也這樣說,要把寶莉掃地出門。直到逼入絕境,寶莉才想到自己的法律權利,而在那之前,她幾乎沒有共同財產的概念。或者說,她也認同老馬是房子的當然主人,一旦要鬧到法律出場的地步,她自己已經輸了大半。正因為如此,在寶莉發現了老馬的外遇之後,她沒有大哭大鬧,但又因為一時咽不下那口惡氣,所以才報警。對於寶莉這樣的性格和情商,如果還要求她處理得更好,實在是有些勉為其難了。只是她無論如何想不到,老馬在被下崗之後,居然會跳橋輕生。所以才有了一段和發小小景在輪渡上的對話。衣食無憂的小景也是一個沒有安全感的典型,她的生活甚至比寶莉更憋屈。老公拈花惹草,她的底線卻只能是不能搞到家裡來。小景有錢的老公,寶莉沒錢的老公,都無法保證給她們最需要的安全感。所以小景只能從風水上給自己找解釋,萬箭穿心由此而來。不同的是,倔強的寶莉並不認命,要把萬箭穿心掰成萬丈光芒。只可惜,在漢正街打拼的寶莉,不在意當年老馬需要的男人的尊嚴,也不知道小寶最需要的親情關懷,只知道發了狠的挑扁擔賺錢,用漢正街的交易規則衡量生活。滿以為小寶高考中榜,可以苦盡甘來,誰知卻被當頭一棒。這時候,她的那股常常是女性才有的韌勁又突顯出來。江邊的那群歡樂的少男少女提醒了她,小寶揹負了太多他這個年紀難以承受的重擔。於是寶莉選擇了讓步,打算過自己的生活在電影算不上陽光的結尾,導演專門給了小寶一個鏡頭,他看著寶莉上了建建的麵包車,或許將來母子重逢,能夠相逢一笑泯恩仇。許多人覺得馬後炮無用,但又常常對不寬容耿耿於懷。老九想,寬容,與其說是一種道義要求,不如說是滄桑經歷之後的經驗體認。

  最後,電影拍得不錯,有誠意,但在敘事技巧上和老九的預期還有一點點距離,所以只給吝嗇的四星評分。關於時代變遷中的家庭故事,老九總在想,如果是李安來拍,我們又會感受到怎樣的電影語言?

萬箭穿心觀後感5

  李寶莉與馬學武是中年夫妻,李寶莉是城裡人,長相漂亮,沒什麼文化,在批發市場給別人打工賣襪子。馬學武是農村人,長相一般,有文化,是國企的廠辦主任。他們有一子小寶,八歲。他們剛剛搬進了新居,然而美好的生活並沒有出現。

  劇情一波三折,一直吸引著觀眾看下去,從對一箇中年女人的厭惡,再到對她的憐憫,直到對她做母親的讚美,最後是觀眾的一種心碎。

  李寶莉是個刀子嘴豆腐心的女人,這樣的人恰恰遇到了不懂女人又有些懦弱的馬學武。當初他們這個家庭的建立就存在了諸多的問題,雙方各有所圖,並沒有考慮有沒有共同語言,這種隱患,造成了他們中年家庭的危機。

  馬學武經歷出軌、被妻子舉報、丟了官職,又被企業下崗。這些生活災難襲來,他選擇了投江自殺,也許他恨透了自己的妻子李寶莉,以至於遺言裡對妻子隻字未提。

  李寶莉自丈夫離開之後,就辭職做了“扁擔”,每天挑扁擔給人送貨,她如花似玉的容貌在經歷了十年這種辛苦的生活之後,變得蒼老黝黑。但更殘酷的卻是,兒子對於她的埋怨與憎恨,李寶莉在與兒子對馬學武留下的房子有爭執的時候,一夜之間想明白了一切,作為一個媽媽,她更希望兒子過得快樂。她辛辛苦苦的這很多年,是自己對兒子的熱情與希望,就像當初她對自己完整的家一樣,但她卻忽略了家庭其他人的快樂。這種源自自身性格給自己與他人所帶來的痛苦,在歲月流逝中,讓她內心千瘡百孔。不是風水讓萬箭穿心,而是自己與所愛之人被婚姻與生活綁架,失去了對快樂的追求,才讓美好在心中破碎。

  小寶,八歲時沒有了自己喜愛的爸爸馬學武。他自小就不喜歡媽媽李寶莉,一直在心裡埋怨媽媽害的自己沒有爸爸,以至於到了恨的地步。他很少有快樂,一直在奶奶的照顧下拼命學習,成為了高考狀元。他對李寶莉的態度,讓李寶莉的命運更悲慘。

  李寶莉的朋友很相信風水,告訴李寶莉說她的那個房子風水有問題,樓下四通八達的條條馬路,就像萬箭穿心一樣,威脅著李寶莉的家。但李寶莉無論經歷了什麼都不相信這個風水,一直在與自己的命運抗爭,當她走出這個家的時候,她的命運又將如何,電影給了人們一個思考的結局。

  結尾,李寶莉離開了家,上了建建的那輛破車,但車剛啟動又被迫停下,李寶莉只能下來去推了一段路,車才又啟動開去。建建是一個坐過監牢改過自新的人,李寶莉與他相好,也許是相配,也許是命運的另一次捉弄。但無論是哪一種,幸福只有依靠她自己去爭取,這個女人在跟命運的抗爭過程中,已經做好了準備。

  李寶莉也許就是生活裡那個最悲哀最深刻的生命存在,但她的生命畢竟是存在著,好過她懦弱的丈夫。命運總是偏愛堅強之人,但願生活中如李寶莉一般的女人能自省、能與幸福牽手,用那顆堅強之心來追求快樂,享受人間的美好。

萬箭穿心觀後感6

  最近有時間看了把《萬箭穿心》又看了一遍,感覺和上次看的感受又不一樣了,估計再看一遍還是不一樣,以下是《萬箭穿心》觀後感。

  我媽一直不喜歡顏丙燕,理由就是這個演員出演的角色總是不討喜的,用東北話說都是“欠兒登”,所以這樣一個演員出演李寶莉這個人物導演真是慧眼識珠,角色的市儈、粗糙、堅韌被顏丙燕演繹的飽滿而不著痕跡。但真正震撼我的是故事中生活的真實和複雜,這裡面沒有一個人是無罪的,每個人傷害過別人,每個人也都是受害者。很難用好人和壞人界定。

  有人說這段悲劇源於李寶莉的性格,但我覺得不然,她就是這樣一種人,刀子嘴豆腐心(這點在原小說中更明顯),能不能消受全在於你,如果她一開始就找了一個和她一樣粗鄙的男人,生活又會是另一番光景,生活中我們看到多少罵街撒潑的婦女身後同樣站著一個凶神惡煞的老爺們兒?你說是潑婦可有人當寶,在中國這樣的婦女不在少數。人說中國人沒有信仰,可對於大多數的中國人來說,家庭就是他們的信仰,為了這個家,李寶莉們變得自私,市儈,粗鄙。當然,李寶莉對丈夫的報復顯然是很不妥當的,這種做法源自於她的性格,其實也源於她不想失去丈夫,即使用這種極端不理智的方法。李寶莉的悲劇在於不會愛,不懂得愛,看不透愛,放不開愛。

  馬學武到底是不是個受害者?作為一個曾經的鄉下人,年輕時傾慕於李寶莉的美貌,苦追到手。可他不知道這個出身於買菜人家的姑娘當她青春不再的時候,曾經的活潑只能被生活演變成潑辣,於是他受不了了,提出離婚,找了情人。以致最後徹徹底底變成了妻子的一條狗,更在當得知真相後跳了江。馬學武是可憐的,可他又是可悲、可鄙的,從一開始就註定失敗的婚姻是自找的;覺得李寶莉俗不可耐,可自己不一樣英雄本“色”;找的情人是個典型的破鞋,本來就是成人無聊不堪的扯淡,事後馬學武竟還愚蠢的向其表白。說李寶莉狠心,可他自己的冷暴力對妻子又是怎樣的折磨?而選擇跳江自殺究竟是難道就是因為生活太痛苦?!如果是因為妻子報案,那隻能說這是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悲劇的種子是他自己種下的,性格中的懦弱,愚蠢,以及那知識分子自以為是的脆弱和矯情。他死之前難道就沒有想到自己老孃和幼子?誰來養?還不是你恨死了的李寶莉?不給妻子留一句話的遺書,這種冷酷的無視和殘忍的報復,足見這個人的可鄙了。

  我不知道是不是導演有意為之,片中以知識分子面目出現的人都是冷酷無情的,馬學武,馬學武的媽媽,以及小寶,這些讀過書的人,做出的事和說出的話反而讓人冷入骨髓。其沒來由的優越感和自以為是更是讓人難以忍受:馬學武和情婦的亂來就是愛,李寶莉和建建的溫存就是噁心。相反李寶莉粗俗背後的堅韌,建建嬉皮笑臉背後的默默守候卻讓我肅然起敬。

【萬箭穿心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