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教學調查報告

教學調查報告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在學習、工作生活中,越來越多人會去使用報告,不同種類的報告具有不同的用途。那麼一般報告是怎麼寫的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關於教學調查報告,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

 

  【論文關鍵詞】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學觀念;專業技能

  【論文摘要】調查報告選取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殘疾人高職教育部29名專兼職教師為研究物件,對其教育教學觀念、專業技能水平、教學心態及行為、繼續教育和教學研究情況等進行了問卷調查,結果表明在從事殘疾人高職教育的過程中,多數教師教育教學觀念較為正確,能跟上時代發展的潮流,基本能勝任當前的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學工作,但也存在主體意識不強、畏難情緒嚴重、成就感過低、對學生期望值過低、與殘障學生交流溝通能力缺乏等問題。由此加強對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的專業培訓,加強教學改革和校本研究,穩定師資隊伍建設就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一、研究目的

  (一)瞭解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的教育觀念,包括:教師的特殊教育觀、殘疾學生觀、特殊教育質量觀、殘疾學生成才觀等;

  (二)瞭解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的專業技能情況,包括:手語(盲文)翻譯與交流能力、組織教學能力、控制課堂能力、製作教具能力、教學研究能力等;

  (三)瞭解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的教育行為情況,包括:教學進度及教學任務完成情況、思想教育、個別化教育與因材施教、教學心態等;

  (四)瞭解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繼續教育與開展研究情況,包括:對殘疾高職學生心理的學習、閱讀特教書籍、經驗總結、論文撰寫與發表、課題研究等;

  (五)針對教師的教育觀念、專業技能及教育研究的現狀提出改進及培訓策略,提高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的綜合素養,進而提高殘疾人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

  二、研究方法

  本研究選取了長沙職業技術學院殘疾人高職教育部29名專兼職教師為調查物件。被試的年齡範圍為24-49歲,其中以35歲以下教師居多,佔到72.4%,男教師所佔比例較大,佔到62.1%,兼職教師和非師範專業畢業教師比例較大,分別佔55.2%和65.5%;教師學歷方面以本科學歷為主,佔到72.4%,專科學歷和研究生學歷所佔比例都不大。(見表1)

  本研究在殘疾人高職教育部相關人員的協助下由研究者本人親自組織進行測試。為了保障測試的順利進行,在測試前向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說明了本次測試的目的和意義,消除了他們的思想顧慮。集中測試,一小時後收回。

  調查完畢,由研究者統一對問卷進行編碼處理,並輸入計算機管理,最後採用EXCEL20xx和SPSS12.0統計軟體進行分析處理。

  三、調查結果與分析

  (一)教育觀念

  特教觀方面,有93%的教師認為辦好特教高職最重要的是領導的重視程度、管理水平和招收的學生質量,這說明教師的主體責任意識不夠,把辦學的質量更多地寄希望於院領導,更多依賴學生資質。有76%的教師認為雖然殘障生特殊性太明顯,但不能因為怕受到外界的傷害便對其進行封閉式管理,這說明教師的教育思想還是比較理性,畢竟殘疾學生將來也會走人社會,過度的保護對其沒有多大益處。有34%的教師認為正常人的語言是有聲語言,聾啞人的語言是手語,但有52%的教師否認這種觀點,說明教師對於聾人語言問題的定位還是比較模糊,這可能與國內外學者對聾啞人語言歸屬問題的爭論有關。93%的教師認為特教高職教師需要更多的愛心、耐心、細心、信心,這說明教師對殘疾人高職教育可能面臨的困難有較為清晰的認識和充分的心理準備,但對於困難的認識可能也有過分誇大的傾向,進而產生畏難情緒和牴觸心理。

  學生觀方面,有69%的教師否認“殘障生是可憐的,所以應該對他們的要求儘量少一些”,這說明大多數教師的教學態度還是比較端正,同時這種認識也比較科學,畢竟殘疾人高等職業教育的重要目的就是要讓殘疾人透過大學的學習做到“殘而不廢”,過度的憐憫某種意義上講是對殘疾人的一種傷害。86%的教師否認“絕大多數殘障生是很單純的,但有個別殘障生品性不好,是無藥可救的”,這說明大多數教師還是認識到殘疾人高職教育的複雜性,當然這與教師和殘疾學生缺乏深人交流溝通也有關係。有31%的教師認為殘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很多,有59%的教師認為殘疾人比正常人的智力差別不是很大;有76%的教師認為殘障生之間的個別差異性非常顯著,這兩點說明教師對殘疾學生的可教育性還是抱有一定期望,但也注意到了殘障學生之間以及殘障學生和健全學生之間存在較大的個別差異。有21%的教師認為與殘疾學生在一起,自己感覺到慶幸和幸運,但有79%的教師對此說不清,這說明教師面對殘疾和殘疾學生時表現出較為複雜的心態。

  質量觀方面,有76%的教師認為“殘疾人高職教育的目標應當是殘障生綜合素質和專業技能並行發展”,有45%的教師認為殘疾人高職教育主要是培養他們掌握“一技之長”,將來能獨立謀生。這說明大多數教師對殘疾人高職教育還是抱有較高的期望,部分教師的態度較為現實,強調對殘疾學生生存技能的培養。

  人才觀方面,有10%的教師認為透過教育和學習,絕大多數的殘疾學生能夠成才,但有31%的教師否認這種觀點,另有59%的教師說不清,這說明教師對殘疾學生透過大學成才沒有足夠的信心。

  (二)教育技能

  教育技能是教師能否順利從事殘疾人高職教育的專業能力,它制約著殘疾人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交流能力方面,只有25%的教師認為自己的手語(盲文)比較準確流利,與殘疾學生交流.自如,有65%的教師說不清,這說明多數教師的交流能力和交流手段有待加強,有34%的教師感覺與殘疾人的資訊交流很慢很難,有65%的教師在課堂教學中主要採用板書的方式進行教學,這說明教師與殘疾學生的交流手段比較缺乏,資訊交流比較緩慢。

  組織教學能力方面,有45%的教師認為殘疾人高職教育中教學方法是次要的,關鍵是要讓學生學懂;有93%的教師經常透過實物、多媒體、角色扮演等直觀教學手段來組織教學;對殘疾學生再三問一個同樣的問題,93%的教師的回答是已經習慣了。這說明多數教師能夠不斷探索和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進而適應殘疾人高職教育的要求,同時也表現出教學中的某些被動和無奈。

  教學研究能力方面,有93%的教師平時有意識地針對教學中出現的間題加強對殘疾人學習特點的研究,100%的教師經常透過觀察、提問等方式來了解殘疾學生的學習水平,90%的教師經常反思自己的教學目標、教學措施、教學效果,59%的教師經常翻閱特教書籍和相關雜誌,24%的教師曾發表過相關的學術論文,35%的教師參與或主持過相關的課題研究。這說明多數教師的教學態度比較積極,能夠主動學習探索和研究殘疾人高職教育的內在規律。

  (三)教育行為

  行為是觀念的延伸。在調查中我們發現,在教學進度方面,90%的教師按學生可接受的教學進度基本上完成教學計劃,有41%的教師認為殘障生掌握知識的速度比常人慢很多,48%的教師認為殘障生掌握技能的速度與常人差不多,這說明教師基本上能順利完成教學任務,但在教學過程中由於殘障學生在知識掌握和技能形成過程中與健全學生有一定差距,所以這種教學任務的完成僅僅在學生可接受的範圍內進行,從而導致整個教學進度緩慢。

  在教學中69%的教師對學生經常無形地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心理教育,86%的教師針對學生的個別差異常常進行個別化教學和分層教學,41%的教師經常利用殘疾學生動手能力強的特點來加強實踐教學,69%的教師認為在教學中針對學生個別差異進行教學比較有效,這些說明多數教師能夠主動積極的投人到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學中,能夠主動改變教學方式方法來適應殘疾學生,同時能夠在教學過程中不斷積累經驗並加以運用。

  在教學心態方面,所有教師否認一見到殘障學生就感覺不自然,86%的教師否認聾啞學生上課時注意力容易分散,時常感覺很無奈,這說明大多數教師基本適應了殘疾人高職教育和殘疾學生,能夠較好的控制課堂;93%的教師認為聾啞學生的語言表達常讓人啼笑皆非,覺得比較好笑,這說明教師對殘疾學生的學業現狀和語言水平比較無奈,同時也是一種苦中作樂的表現;59%的教師覺得從特教高職班上完課走出教室,感覺很沒意思,沒價值,說明多數教師的教學成就感很低,這與前面的特教觀中教師的“四心”要求是相矛盾的,說明教師們的特教觀只停留在觀念上,還沒有轉化為具體的行為。

  四、討論與建議

  (一)加強教師專業技能和專業理論的培訓力度

  教師和殘疾學生交流手段欠缺、資訊溝通不暢是調查中呈現出的突出問題之一。良好的資訊交流和溝通能力是順利進行教學的基本保證,為此殘疾人高職教育中要大力加強教師的手語(盲文)翻譯能力訓練,並制定相關制度進行考核,促使教師不斷提高自身專業教學技能水平。在教育觀方面,多數教師的教育觀念基本正確,基本跟上了特殊教育發展的趨勢和潮流,但還是存在一些問題,主要表現在成才觀方面,教師的態度比較消極,對殘疾高職學生的成才期望值比較低,這與國內相關的表述比較一致,同時多數教師的主體意識也不夠,把辦好殘疾人高職教育的希望寄託於學校領導和優質生源。多數教師們的特教觀只停留在理論上,還沒有轉化為具體的教學行為。這些都不利於教師整體上高質量投人到教育教學中去,因此,加強專業理論培訓,加強觀念誘導是十分必要的。

  (二)加強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探索適合殘疾人高職教育的教學方式方法

  教師的教學成就感很低是調查中呈現出的另一個突出問題。形成這種情況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可能包括從事殘疾人教育的社會地位和社會輿論不利、資訊交流不暢、教學方法不當、殘疾學生學業水平較低、教學準備複雜、領導不重視等。其中從教師自身而言,對教育物件(殘疾高職學生)不熟悉,教育教學方法不當,是間接造成自身教學成就感過低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強對殘疾人高職教育內在規律的研究與探索,尋找適合的教育教學方法並加以運用,讓教師在教學中感受從事殘疾人高職教育的樂趣,增加教學成就感是非常重要的。

  (三)加強校本研究,編寫適合殘疾人高職教育的系列教材

  在調查中,研究者瞭解到多數教師完成教學任務都是在學生可接受的範圍內進行。這似乎很合理,實則不利幹殘疾人高職教育的發展。這是因為,其一,學生可接受的範圍是一個十分模糊的概念,這與學生自身身心特點和學業水平有關,無法把握好尺度。其二,由於身心發展上的特殊性,殘疾人高職教育中教師的主導地位十分重要,如果把教學的主動權完全交給學生,那麼殘疾學生職業能力和綜合素養的提高將會十分有限。但為什麼會出現這種情況呢?癥結在於目前國內殘疾人高職教育的課程設定和教材使用大多是照搬照抄普通高職教育,沒有按照殘疾人身心發展的特點作特殊化,更沒有專門為殘疾人編寫的專業教材。這就導致教師和學生在教學過程中的被動,只能按照“可接受”的要求選擇教學內容。雖然就課堂本身而言,既完成了教學任務,又實現了一定的教學效果,但對殘疾高職學生整體素質提高的目標而言,可能還有較大的偏差。這就要求我們在從事殘疾人高職教育的過程中,不斷加強校本研究和校際交流,編寫適合殘疾人高職教育的專業教材,也只有這樣,殘疾人高職教育才能真正做到科學、健康發展。

  (四)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減少流動性

  調查中,研究者還注意到從事殘疾人高職教育專業教學任務的大多是中青年教師,有的甚至剛參加工作。這固然有青年教師可塑性強、精力充沛等原因,但專業教師流動頻繁,畏難而退現象卻是客觀存在的。這種現象嚴重製約了殘疾人高職教育的發展。殘疾人高職教育在我國開展的時間不長,沒有太多的經驗可以汲取和參考。如果教師流動過於頻繁,不利於教學經驗的積累和專業教師綜合素養的提高。因此,探索合適的教師培養機制,打造一支經驗豐富、德才兼備的殘疾人高職教育教師隊伍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2

  湘西自治州地處湖南西部武陵山區,全州行政區劃為8個縣市,州府所在地吉首市於20xx年進入新課程改革,其他7個縣市於20xx年、20xx年陸續進入。為了解在新課改的背景下湘西九年義務教育階段學校美術教育現狀,近年來筆者採用座談、訪問、查閱教案、個案分析、問卷等形式,對湘西美術教育教學現狀進行調查。現將調查情況報告如下:

  一、成績與評價

  1、教育理念得到了更新

  在國家課程改革的推動下,新的教育教學理念逐步被廣大教師接受,並在教學實踐中轉化為教學行為。“以人為本”,“一切為了學生”已被認同;學生的主體地位已被確定;民主平等的師生關係逐步建立;寬鬆開放的教學平臺正在搭建;有“美”有“術”的教學策略得到貫徹。

  2、教學方式發生了改變

  由於教育觀念的更新,教學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革,自主式學習、合作式學習、探究式學習等學習方式被廣泛運用於課堂教學中,開創了一種生動活潑的教學局面。據調查,有90%以上的學生喜歡上美術課,他們在學習中特長得到發揮,個性得到張揚、情感得到抒發,對美術課充滿興趣。

  3、教師素質獲得了提高

  在新課程的實施中,很多美術教師都經過了省、州、縣不同級別的培訓,有的還參加了國家級培訓,經過培訓,廣大美術教師不管理論水平還是專業素養都有很大提高。

  4、科研課題取得了成果

  在“科研興教,質量興校”戰略目標的帶動下,廣大學校掀起了教育科研的熱潮,不少美術教師積極參加課題實驗,在省州“十一五”規劃130餘個教育科研課題立項中,美術課題佔10多個,這是以往很少見的。

  二、問題與不足

  1、按課程計劃開課任重道遠

  按課程計劃開課屬老生常談,它是長期制約美術教育發展的瓶頸,始終是一個老大難問題。課程改革幾年來,美術教學按國家課程計劃開課的問題仍然沒有從根本上得到解決。一是不按課程計劃開課,二是開課隨意性大,三是不按課程標準和教材體系授課。由於相當一部分教師專業水平較差,只能擇其簡單的內容,或根據個人興趣、喜好進行教學,美術教育按課程計劃開課任重道遠。

  2、對教學目標的確立問題突出

  筆者在查閱大量的教案中發現很多教師對教學目標至今仍然把握不準。一是教學目標不全;二是教學目標不明,目標訂的過空、過大;三是教學目標不準,教學目標遊離於學科之外。在美術教學中,教學目標處於核心地位,研究和貫徹教學目標是改進美術教學、提高美術教學質量的關鍵,如果在教學中對目標確立不準,必將使美術教學偏離課改方向,走入主觀性、隨意性、片面性的歧途。

  3、農村教師隊伍建設不容忽視

  調查表明農村學校美術仍是薄弱環節,美術教師素質普遍不高,大多數農村美術教師屬於兼職教師,他們沒有經過專業和新課程培訓,有的沒有美術課程標準,有的缺乏必要的教學參考書,有的從不使用多媒體教學,駕馭教材能力普遍偏低,教學能力水平相應較差,這一現狀嚴重製約了農村美術教育發展,這是一個亟待解決的問題。

  4、教學設施嚴重缺乏

  從調查來看,大多數學校沒有美術活動教室,沒有按上級有關部門要求配備相應的寫生桌椅、畫板、畫架、靜物器皿、石膏像等教學裝置。農村大部分學校由於教育經費嚴重不足,

  為了壓縮開支,對於美術教學必需配套的資料一概不予訂購。教學條件的滯後,嚴重製約了美術教育改革的發展。

  5、學科地位重視不夠

  美術學科是學校教育的薄弱學科,與音樂、體育一起被調侃為“小三門”、“副科”、“搭頭課”。為此,在教育教學評價上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學科地位得不到應有的重視。如很多學校對美術教學在計算工作量時只相當於語文、數學等主要學科的60%,美術教師在評優、評職、評先、住房等方面的待遇都低於其他學科教師,據調查很多具有20多年教齡的美術教師,到目前還沒有評上中級職稱。這些都是直接造成美術教師大量流失和教育教學隨意散漫的主要原因。

  三、思考與建議

  1、提高認識,依法治教

  義務教育階段的中小學生,按規定接受的課程教學,是最起碼的權益,是教育公平的最基本表現。為此,各級中小學必須嚴格按照國家課程計劃開齊開足美術課程,嚴格按照美術課程標準和教材內容進行教學,任何一個稱職的教育管理者,校長和教師都應該樹立依法治教的意識,自學執行教育教學法規。

  2、加強教師隊伍建設

  國家教育部於1990年以檔案形式出臺了一個《全國學校藝術教育總體規劃》,其中明確規定縣級教科所(室)要配備專職藝術教研員,然而18年過去了,我州8個縣市只有保靖縣教科所配備了專職藝術教研員,和其他發達地區相比較,我州藝術教研隊伍配備明顯滯後。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強對藝術教研員配備,對美術教師工作量的認定及評職、評優、評先都應與其他學科一視同仁,儘量做到評價的公平。同時,對美術教師加強培訓,不斷促進教師素質的提高。

  3、改善辦學條件

  各級教育行政部門要加大對學校美術教育經費的投入,中小學校長要站在全面貫徹國家教育方針的高度來認識學校美術教育,要在年度經費預算中保證美術教育的基本經費。積極創造條件,配置美術專用教室、展覽室,按照教育行政部門制定的器材配備目錄,配備美術教學及活動器材,確保美術教育工作的正常開展。

  4、加大督導評估力度

  為了加強學校藝術教育,教育督導部門必須加強對學校藝術教育督導評估的力度。如學校常規教學檢查,學校目標管理檢查,各級地方政府督學檢查,都應把學校藝術教育作為一項重要內容來評估檢查,從而不斷促進學校教育均衡發展,使學校素質教育得到全面貫徹落實。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3

  摘要:透過對高中學生就生物分層教學實驗進行問卷調查,旨在徵詢學生對分層教學的一些建議,改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使我們的教學更有針對性,特進行了此問卷調查。

  關鍵詞:分層教學 問卷調查 問題及對策

  一、 引言

  學生經過初中的生物學習後出現了較嚴重的兩級分化現象,為了使高中生物的教學面對全體學生,使各層次的學生均能有最大限度的提高,課題組想嘗試在高中實施分層教學。為此,設計了這份問卷調查,旨在瞭解學生對在高中實施生物分層教學實驗的看法;結果顯示:大部分學生對分層教學實驗持贊成的態度,尤其是,尖子生和後進生更支援分層教學,這與課題組進行分層教學的初衷相吻合。現將本次問卷調查結果報告如下:

  二、調查情況

  1. 調查物件:高中一年級、二年級的學生。

  2. 調查工具:本調查採取調查問卷的方式。根據調查物件的具體情況,課題組設計了一份包含20個問題的生物分層教學實驗調查問卷,以封閉式問題為主。

  3. 調查的內容: 調查內容包括對學生的生物學習基礎、學習習慣、實施分層教學及分層作業、分層測試的看法,以及對實施分層教學的建議和要求等問題。

  4. 調查結果:本次調查共分發問卷275份,收回有效問卷180份。然後如實地統計了調查中的所有真實資料,並對這些材料進行了大量的分析工作。統計結果顯示:

  第一小題: 54.4% 的學生對生物學習沒有興趣,12.3%的學生對生物學習很有興趣,其他學生對生物學習無所謂。

  第二小題:30.2%的學生覺得生物學習不難,62.1%的學生覺得生物學習難,其他學生覺得生物學習難度一般。

  第三小題: 65.6%的學生生物課前老師佈置才預習,6.7%的學生生物課前偶爾預習,其他的不預習。

  第四小題: 52.3%的學生生物課後作業只完成基本的,17.6%的學生課後作業獨立完成。其他學生有時抄襲。

  第五小題: 48.8%的學生生物課後偶爾複習,11.2%的學生經常複習。其他學生不復習。

  第六小題: 76.7%的學生認為應當分層,13.3%的學生認為分不分層無所謂,其他學生認為不用分層。

  第七小題: 64.4%的學生覺得分層作業、分層考試好,20%的學生覺得分層作業、分層考試不好,還有15.6%的學生無所謂。

  第八小題: 42.1%的學生認為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實行小班化教學,47.9%的學生認為要做到因材施教要實行分層教學,其他覺得認為要做到因材施教要讓他們自由選擇。

  第九小題:僅有9.8%的學生家長對學生的生物學習關心,32.4%的學生家長偶爾關心,其他家長從不關心。

  第十小題:如果進行分層教學,44.6%的學生估計自己現在所在的層次是C層(差),40.2%的學生估計自己現在所在的層次是B層(中),15.2%的學生估計自己現在所在的層次是A層 (好)。

  第十一小題、72.3%的學生從未聽過分層教學的意思,27.7%的學生聽說過,但不是很瞭解。

  第十二題、90.1%的學生喜歡幾個同學(合作)進行學習,9.9%的學生喜歡一個人(獨立)進行學習。

  第十三題、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相同的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11.2%的學生不能接受,67.9%的學生能接受,20.9%的學生無所謂。

  第十四題、在遇到問題時,97.3%的學生願意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得出答案,2.7%的學生不願意。

  第十五題、在學習中,43.5%的學生喜歡老師將所學知識的結論直接告訴給他們;56.5%的學生喜歡老師引導他們去經歷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並概括出這些知識的結論

  第十六題、在課堂中或者佈置作業時,75.1%的學生覺得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13.8%的學生得老師不可以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11.1%的學生無所謂。

  第十七題、考試時,91.2%的學生能接受老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出不同的考題或者設定難度較大的附加題讓學生選作,8.8%的學生不能接受。

  第十八題、只用成績對學生進行的評價方法,96.3%的學生不滿意,3.7%的學生不滿意。

  第十九題、87.9%的學生認為現在的課堂教學方法應該改進,7.8%的學生認為不應該,4.3%的學生認為無所謂。

  第二十題、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進行分層教學,從形式上來說,35.6%的學生認為有效方法是按座位就近結合,分組教學,64.4%的學生認為有效方法是按學習程度劃分小組,進行教學。

  三、問題與對策

  從本次調查得出的結果看,目前高中學生生物學習興趣、習慣的現狀不容樂觀,應引起極大的重視。經調查分析,學生生物學習主要存在下列幾大問題:

  問題一:大部分學生對生物學習沒有興趣,覺得生物學習難。從中可以看出學生的生物基礎不好,水平參差不齊。

  問題二:大部分學生在生物預習、獨立完成作業方面不自覺,而且家長的重視程度不夠。這就更加給我們的生物教學帶來了困難。

  問題三:多數學生對自己的生物能力和水平不自信,估計自己是中等生和後進生的佔很大比例。

  為此,根據此調查問卷反映出的問題,本人決定採取以下對策:

  對策一:透過分層設計學習目標、分層測試,降低學習難度,並透過分層評價,讓學生體會到學習生物的成就感,進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

  對策二:針對學生預習和作業方面存在的問題,採取分層作業,精選適合各層次學生的練習,做到作業佈置“少而精”,確保作業在學生力所能及的範圍內,並讓各層次組長加強督查,任課教師每日將預習和作業情況公佈在黑板上,形成一種相互競爭、相互督促的學習氛圍,逐步養成良好的預習、作業習慣。

  對策三:在課堂教學和課外輔導中多多給予B、C層學生的鼓勵和表揚,並發動A層學生幫助他們,讓他們看到自己在生物學習中的潛力和進步,逐步形成生物學習的自信心。

  四、 結論

  總之,透過這次調查,筆者收穫甚大,清楚地瞭解到學生對生物學習的興趣、學習習慣以及對分層教學的看法等,證明了分層教學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教師在對學生合理分層的基礎上,再探索有效的分層教學模式,希望透過師生的共同努力,能使學生的生物學習興趣有所提高,養成良好的生物學習習慣,並大大地提高教學效率。

  附件:高中生物分層教學調查問卷

  各位同學:為了改進教學效果,提高教學效率,使我們的教學更有針對性,使每位同學取得最大程度的進步,現徵詢你們對分層教學的一些看法,請同學們認真誠實回答下列問題,謝謝合作!

  1、初中你對生物學習

  A.很有興趣 B. 沒興趣 C. 無所謂

  2、你覺得生物學習

  A.難 B.不難 C.一般

  3、你生物課前預習情況是

  A.經常預習 B.偶爾預習 C.老師家長叫才預習

  4、你生物課後作業完成情況是

  A.獨立完成 B.只完成基本的 C.有時抄襲

  5、你生物課後複習情況是

  A.經常複習 B.偶爾複習 C.不復習

  6、如果按學習興趣、學習能力、學習效果你認為應當

  A、分層教學 B、不用分層 C、分不分無所謂

  7、你對分層作業、分層考試的看法是

  A.好 B. 不好 C. 無所謂

  8、你認為怎樣才能做到因材施教( )

  A、實行小班化教學 B、分層教學 C、自由選擇

  9、現在家長對你的生物學習

  A.關心 B.偶爾關心 C.不關心

  10、如果進行分層教學,你估計你現在所在的層次是

  A. C層(好) B. B層(中) C. A層 (差)

  11、你瞭解分層教學的意思嗎?

  A、瞭解 B、聽說過,但不是很瞭解 C、從未聽過

  12、一般情況下,你喜歡( )進行學習。

  A、一個人(獨立) B、幾個同學(合作)

  13、如果在課堂教學中,老師對相同的知識針對不同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你能接受嗎?

  A、能 B、不能 C、無所謂

  14、在遇到問題時,你願意和其他同學進行討論得出答案嗎?

  A、願意 B、不願意

  15、在學習中,一種是老師將所學知識的結論直接告訴給你們;另一種是老師引導你們去經歷這些知識的形成過程,並概括出這些知識的結論。你比較喜( )方式。

  A、第一種 B、第二種

  16、在課堂中或者佈置作業時,你覺得老師可以根據不同程度的學生作不同的要求嗎?

  A、可以 B、不可以 C、無所謂

  17、考試時,老師針對不同程度的學生出不同的考題或者設定難度較大的附加題讓學生選作,你能接受嗎?

  A、 能 B、 不能

  18、只用成績對學生進行的評價方法,你滿意嗎?

  A、不滿意 B、滿意

  19、你認為現在的課堂教學方法應該改進嗎?

  A、應該 B、不應該 C、無所謂

  20、在課堂教學中,如果老師進行分層教學,從形式上來說,有效方法是?

  A、 按座位就近結合,分組教學 B、按學習程度劃分小組,進行教學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4

  摘要:小學生不會觀察,作文時無話可說,是造成學生作文困難的主要原因。觀察是小學作文訓練的主要任務。

  小學語文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觀察能力作為一個很重要的工作來抓。

  關鍵詞:小學生作文觀察培養

  一、 調查概況:

  (一)調查時間:20xx年10月15日——19日

  (二)調查方式:問卷調查

  (三)調查物件:二曲鎮東街小學四年級十二、十三班

  (四)調查目的:瞭解小學中年級學生作文的一般狀況,

  找出學生作文困難的癥結所在,從而為豐富學生寫作素材,提供習作水平提供依據。

  二、調查結果及原因分析

  調查問卷包括三個方面及簡單分析。

  (一)關於讀書的興趣、方法、讀書筆記。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份問卷中,喜歡讀課外書的佔86人,每天讀書時間為半小時到一小時,但能及時做讀書筆記的同學只有18人

  分析思考:

  養成良好的讀書習慣是作文素材積累的有效方法之一,因此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意進一步培養學生的讀書興趣,指導有效的讀書,養成隨時做讀書筆記的好習慣。

  (二)作文目的、感受及對當前作文課的評價。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74人認為作文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20人認為是為了完成老師佈置的作業,有6人作文目的不明。

  分析思考:寫作文的出發點就是我手寫我心,即就是作文不是為了老師、家長,而是為了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喜怒哀樂。在今後的教學中應注重培養學生從生活的點滴中尋找寫作素材。

  (三)積累素材的方法

  問卷情況統計:在100分問卷中,有60人認為作文素材來自身邊的生活;10人認為作文很難,無從著手; 23人能夠仔細觀察身邊發生的事情;27人能把自己身邊感興趣的是隨時記錄下來。

  分析思考:學生留意身邊生活的習慣基本養成,但留意記錄素材的習慣不夠好,教師應該在引導與鼓勵方面變換方法。不斷激發學生的興趣。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5

  一、語文課堂教學現狀

  根據調查者的知識水準、教學水平、教學經驗和對教學觀點及教學風格的粗淺認識,適用直觀判斷的方法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對所調查的課大致分類如下:

  1、 就課堂內教與學雙邊活動的情況的直觀反映而言:教師講課的時間在35—40分鐘的佔總調查課時的80.4%;學生活動時間在10—15分鐘的佔26%,當堂練習正確率達85%以上的佔12.3%;學生髮言在5—8人的佔49.4%;學生髮言在10人次以上的佔21%。如果將其歸結為課堂的教學模式而言,演講型的課佔總調查課時的25%,演講、對話型的課佔40%,純對話型的課佔14.3%,混合型的課佔10.3%,其它10%。

  2、 就一般課堂教學綜合評估的四大因素(內容講解、教學方法、教師素質、教學效果)評價分類而言:內容講解好的佔18.1%,一般的佔60.3%,差的佔21.3%;好的課時佔22.4%一般的佔53.3%,差的佔24.3%;教學方法好的教師佔22.4%,一般的佔48.2%,差的佔29.7%;好的課時佔22.8%,一般的佔44.1%,差的佔33.1%;教學效果好的教師佔18.7%,一般的佔60.3%,差的佔21%;好的課時佔21.4%,一般的佔54.2%,差的佔24.2%。

  3、 就教師提供給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機會的角度而言:語文課堂教學存在“三多三少”。即:全班統一學習的機會多,學生個人獨立學習的機會少;接受學習的機會多,表達學習的機會少;水平高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多,水平低的學生主動參與機會少。透過對學生的問卷分析,就語文課而言:有20%左右的學生能有機會參與分析課文全過程,有48%左右的學生只能部分地參與分析全篇課文,還有32%左右的學生長期得不到獨立分析課文的機會。在對學生問及“你班語數課的上課狀況是怎樣的?”選答“教師講,學生聽或記筆記”狀況的學生佔52%;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夠參與答問”狀況的學生佔39%;選答“教師主講,學生多數能參與課堂小組討論”狀況的學生佔9%。

  4、 就課堂教學縱向程式的每一環節,每一步驟中教師和學生相互聯絡的方式而言:教師一般面向全體學生提問,幾個思維較快的學生隨口口答,只要有一人說對了,教師便重複一遍,接著便在黑板上寫出答案。如果學生回答不上,教師就自問自答的佔總調查課時的80%。

  5、 就教師教學的終極目的而言: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教師佔84%,教學生學會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並同步培養學生獨立自主學習能力的教師佔12%,傳授知識,培養自學能力,培養集體合作精神和社會責任感的教師佔7%。

  6、 就學生是否願意主動參與教學而言:願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佔77.4%,不願意積極參與教學的學生佔22.6%。

  二、語文課堂教學現狀分析

  上述幾方面的調查情況表明:農村中學近76%的教師課堂教學水平不高,教學效果令人擔憂,較難適應現今素質教育的要求。造成初、高中教學尤其是學生學習思維,學習方法的脫節,導致學生高中段學習潛力不足或不能正常發揮,致使中學教育質量較難提升。造成此種現狀的原因很多,單就課堂所反映的現象而言,分析如下:

  1、 課堂教學容量不合理。有的教學密度太大,課堂節奏太快,學生接受不了,甚至不知所云;有的教學容量不當,從初一起就一味地“瞄準”中考,盲目加大深度、難度,甚至無限“拓寬”知識,超過學科教學大綱的要求。

  2、 部分教師的惰性心理導致教學方法陳舊。由於這些教師缺乏進取精神對教改的新成果抱輕視態度而不學習教學效果顯著的優秀教師的教學法,不管教材的變化,不顧問學生的學習能力、學習願望和學習需要,或照書所講,一板一眼生怕學生少了什麼似的“滿堂灌”,學生不感興趣,聽不進去或只求過得去不求過得硬,不去培養學生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激發他們發現問題,探索新知識的潛能,致使課堂紀律亂,學生厭學。

  3、 教學方法單一粗暴,忽略了學生的情感,個別的教師對學生動輒訓斥、挖苦、諷刺、甚至體罰。

  4、 不能正確對待不同層次的學生的看法。隨意中斷學生的發言,對學生缺乏及時的鼓勵,造成師生之間的情感障礙,使學生對老師產生一種畏懼感而不是敬重感,使學生的自尊心受到傷害。學生的人格的得不到尊重,個性得不到張揚,思維得不到發展。

  5、 課堂上教師對待學生缺乏公平。偏愛優生,討厭差生是較為普遍的現象,教師抽問,中上等生回答佔多數,公開課中的抽問,更與差生無緣。

  6、 缺乏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的姿態。

  7、 批評學生時,不注意方式方法,不尊重學生的自我價值。部分教師嚴守“師道尊嚴”,課堂上只要求學生守紀,認真聽講,不許“亂說亂動”。把大量的精力花在指責學生“上課講話”“不動腦筋”等上,浪費了教學時間,割裂了知識傳授的完整性,造成了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關係僵化,嚴重者導致教師自己也無法上課。

  三、幾點對策

  1、切實提高語文教師的素質

  “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教師的素質直接作用於課堂教學,直接反饋於教學質量。而教師素質的提高,又存在著一系列的誤區。

  ①、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學歷層次。

  ②、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一種授課能力。

  ③、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的解題思路。

  ④、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將現代媒體應用於課堂的能力。

  ⑤、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教師自身對特長的鑽研。

  ⑥、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良好品德的形成。

  ⑦、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博覽、博學。

  ⑧、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學生的考分情況。

  ⑨、教師的`素質狀況就是著書立說的能力。

  以上這些教師素質自我提高的誤區,對“傳道、受業解惑”不能說沒有好處。但提高教師素質必須要注意其全面性、滲透性;必須要注意其深度、廣度以及教師自身對學生的影響,而不能顧此及彼。因此,再切實提高教師素質方面,最重要的是其綜合素質、創新素質。為此,對在崗教師,上級主管部門應根據各層次,各年齡段,各學科教師的實際情況加強其教材、教法、教學組織、教學技能等的定期測試,並逐漸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獎懲逗硬的制度,促使其教師具有較強的“大綱意識”“教材意識”“好課意識”“因材施教意識”等現代教育教學觀念,而不是流於一種形式,更不是流於一種內容。

  2、改進語文課堂管理的辦法

  ①端正對學生的態度,重視學生的主體參與。學生的主體參與是一切教育改革都必須經過的一個環節,不管怎麼樣的教育,只要它視學生髮展為己任,就必須提倡學生的主體參與,尊重學生的求學權力,尊重學生健康的個性發展,體現師生平等原則,用理性感化學生,增進情感交流。

  ②有創造性組織課堂的能力,改變原有的教學觀念,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教的策略千百萬化,它也必須透過學的策略體現效果。因此,必須從學生角度考慮學生髮展的教學策略,根據素質教育的價值取向,使學生逐步學會做人、學會求知、學會健體。既重視知識的“工具”功能,又重視知識的“精神”功能,讓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主動發展。

  ③分層次要求,讓學生全面參與,做好“角色”定位。

  ④制定一套有效管理課堂教學的方法,使課堂教學納入真正的制度化,量化管理。

  3、抓好學段銜接

  注意教學方法、學習思維的銜接。正確處理好知識銜接。這兩者中,其教法、思維的銜接又最為重要。為此,應大膽改革現有的中小學領導的管理制度,實行一定程度的垂直管理制度。

  4、增強教師的吸引力

  ①教師必須以身作則,嚴於律己,寬以待人,為人師表。

  ②教師要有淵博的學識和較強的教學能力,對學生有知識上的征服力。

  ③教師要有良好的品格,樹立“人和”的教育觀點, 對學生產生有益的人格影響。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6

  一、我校教育教學的現狀

  近些年來學校以積極推行新課程改革、全面推進素質教育為突破,堅持“學習、改革、發展、提高”的辦學思路,堅持“立足人本,注重校本,為教師成功搭臺,為學生髮展奠基”的辦學理念,唱響了“教學質量是從教之基,立校之本,揚校之根、發展之源”的主旋律,保證了學生能“進得來,留得住,學得好,學有所成”。教育教學質量穩步提升,贏得了較好的社會聲譽。但是,透過調研,我們發現當前我校教育教學也還存在一些不容忽視的問題,主要有:

  (一)教學管理不規範、不細緻

  教務處忙於上傳下達,對教學研究管理不深入,教學管理措施不完善或未落到實處,教學管理不規範、不細緻、不科學,屬“粗放型”。部分教師潛能沒有得到充分發揮,課堂教學沒有完全調動起學生學習的積極性、主動性,也不能有效落實因材施教、差異發展的要求。

  (二)學生兩級分化嚴重

  我校生源複雜,覆蓋面廣,留守兒童較多,學生基礎參差不齊,學生層次差異表現尤為突出。

  (三)師資水平有待提高

  由於我校地理位置的特殊性,教師變動特別大。雖然實行了136910工程,但總還是“青黃不接”。骨幹教師群體相對薄弱,教育教學研究活動缺乏高層次的專業引領,新教師的成長需要專業發展制度作保障。

  (四)部分課堂效率低下

  部分教師向40分鐘要質量的“有效教學”意識不強。課前準備不足,教案簡單,對教材拓展不夠,補充不足,挖掘不深;課中教師包辦代替多,師生互動少,聯絡學生實際少,有效訓練的時間和內容不足,沒能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甚至教學過程偏離教學目標,教學效果差;課後學生練習量不夠,教師輔導不到位等等。適合本校學生實際的有效課堂教學模式還有待探索。

  (五)教學基本條件急需繼續改善。近幾年來,在各級各部門的支援下,學校教育教學條件雖大為改善,但仍然比較落後。特別是圖書室、實驗室以及實驗器材還不能完全滿足學校教育教學和科研的需要,影響了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

  (六)教育教學質量監測和管理體系還不夠完善。學校目前的教育教學管理體制基本框架已經完成,但教育教學質量激勵制度相對較少,仍然停留在限制、約束與管理的階段。

  (七)教科研沒有實效性。教研與教學不夠緊密,公開課與平常課兩樣上,差距較大;老師靜下心進行教研的心態不夠成熟。

  (八)對寫字課教學不夠重視,學生書寫習慣較差。

  (九)超級大班現象嚴重,致使老師超負荷運轉,學生也沒有一個良好的學習環境。

  二、影響我校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因素

  (一)教育教學管理的基本制度建設(包括制度執行)有待加強。

  目前我校教育教學基本制度已經建立起來,但是體系還不夠完善,還存在制度空白的地方,需要立即建立健全。另外,有些制度雖然已經制定出來了,但是在工作中,常常礙於人情面子,執行打了折扣,降低了制度的權威性,因此,制定出來的制度急需加強執行力。

  (二)教師隊伍不穩定。

  目前,我校處於發展的關鍵時期,但教師的勤變勤換嚴重影響了質量的提升和學校的持續發展。

  (三)會議、活動太多,老師疲於奔命,心理壓力大,沒有職業幸福感。

  (四)學生朗誦能力較差。晨讀時間不充分,學生到校後大多在進行清潔大掃除,白白浪費了一天的黃金時間;課堂上老師要完成教學任務,也沒有太多的時間讓學生讀。

  (五)課程的設定不夠科學,不符合農村小學學校和學生的年齡特徵。有些課沒有裝置、沒有教材,老師又沒有太多的精力充分準備,學生收效甚微。

  (六)教育教學經費投入不足。

  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必須要創造適應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基本配套條件,否則談質量提升也只是一句空話。然而,目前我校基本建設尚未完成,對於教育教學的投資力度較小,特別是圖書資料、實驗儀器裝置不能完全適應發展的需要,這在一定範圍內影響了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迅速提升。

  (七)超級大班現象嚴重,教師壓力大,同時也不利於學生的身心健康。

  三、對提升我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思考與建議

  (一)加強“以人為本”的管理理念,堅持“德治、法治、情治”相結合,增強師生的幸福指數。

  在學生層面上,堅持“一切為了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為了一切學生”,讓所有學生都有不同程度的進步。

  在教師隊伍建設上,也要體現“以人為本,發展為先”的理念。校園既是教師工作的場所,也是教師實現人生價值,感受人生幸福的空間。教師在學校不僅僅是一種“工作”,更是一種“生活”,校園應該成為讓教師感受職業成就和生存幸福的場所。對老師既要注重“用”,更要注重“養”。在“用”上體現教師的人生價值,在“用”中實現教師的職業成就;在“養”上積累教師的精神財富,在“養”中豐富教師的專業內涵。

  (二)加強隊伍建設,造就一支和諧、進取,樂於奉獻、勇於創新的教職工隊伍。

  提高教學質量關鍵在教師隊伍的綜合素質,必須構建長效機制,推進制度創新,加強教師隊伍建設。一是加強教師培訓。增加培訓經費,採取多層次、多渠道、多形式的教師培訓活動,滿足受訓者的不同需求,激發教師參加學習培訓的自覺性。二是高度重視教師繼續教育。鼓勵教師崗位自學,建立嚴格的教師繼續教育檢查和考評制度。三是強化骨幹教師隊伍建設,完善骨幹教師培養機制。四是切實解決學科教師不足的問題。

  (三)堅定育人為本,德育為先的理念,紮實開展德育工作,提高德育實效。

  (1)道德行為教育。在各年級認真貫徹執行小學生行為規範守則,繼續開展長江小學一日行為規範教育,使學生養成良好的道德行為規範。

  (2)堅持德育工作貼近我校學生生活。根據我校學生的特點,積極探索和形成層次分明的德育目標結構及與之相適應的德育內容與管理方法。

  (3)加強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培養學生健康的心理、強健的體魄和健全的人格,使學生在自尊心、自信心、獨立性、責任感、意志、興趣、受挫能力和社會適應能力等方面得到較好的發展。

  (四)堅定教學為主,質量第一的教育觀,規範管理,改革創新,全面提高教學質量

  (1)常規教學環節實現整體最佳化。

  一是抓集體備課,發揮群體智慧。二是打造高效課堂,向40分鐘要質量。鼓勵教師發揮個人特長,形成個人教學風格,配合先進的多媒體教學手段,實現課堂教學優質高效。三是以課堂為主陣地,強化培優輔困,保證每一位學生都有良好發展。四是注重教學反饋,精心設計作業。五是抓好教學質量的終端檢測與分析。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7

  課外閱讀課程的建設程序,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閱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但在這一建設程序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長期以來,小學語文教學一直徘徊在“高耗低效”的誤區,語文課堂教學教師講得辛苦、學生學得淺薄。薄薄的一本語文教科書被我們的語文教師視為“聖經”,前後不知耕了多少遍,但學生的語文能力還是不能迅速提高。“如何提高小學語文教學質量?”困擾著我們每一個語文教師。經過調查研究,我們發現,閱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

  《語文課程標準》明確規定:小學生的課外閱讀總量不少於145萬字,背誦優秀詩文160篇(段)。這是從拓寬學生知識面、提高語文能力的角度提出的具體要求。如何實現這一目標?我於XX年9月,對吐魯番市勝金鄉漢回學校語文課外閱讀課程的教學狀況進行了調查。透過走訪、與師生交談、發放調查問卷和檢視資料,對該校開設課外閱讀課的情況和效果進行了分析研究,試圖探求出有效的課外閱讀課的教學方法,以提高教學效果。

  一、調查的具體目標和方法

  (一)、調查目標

  1、學生課外閱讀書籍的擁有量以及課外閱讀知識的儲備情況;

  2、師生對學校開設語文課外閱讀課的認識;

  3、學生課外閱讀方法的掌握情況;

  4、語文課外閱讀課課堂教學實施情況;

  5、語文課外閱讀課的作用。

  (二)、調查方法

  1、問卷調查

  學生問卷,內容主要是學生的課外閱讀書籍的擁有量、學生所閱讀的課外書籍以及讀後所受到的啟發和閱讀評價等。問卷調查在吐魯番市勝金鄉中心小學進行,共發問卷170份,回收有效問卷165份,有效率達97.1%,接近理想的高效樣本數。

  2、口頭詢問

  整個調查共召開了三次師生座談會。座談會涉及到課外閱讀的書籍、內容,還有課外閱讀的目的、方法、作用以及教師對開展課外閱讀的態度等,座談會不僅為我們提供了大量生動的典型材料,而且為理性分析提供了基礎。

  二、調查結果分析

  學生問卷調查分析,以及多次師生座談結果顯示,課外閱讀課程的建設程序,經過五年來的努力已經取得了階段性的成效。學生的讀書興趣得到了有效的激發,大部分學生養成了愛讀書、勤讀書、讀好書的良好習慣以及做讀書筆記和日記的習慣;課外閱讀拓寬了學生語文學習的時空,為學生的習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同學間的合作、交流意識明顯增強,學生的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表達能力得到了良好的訓練。在提高學生語文素養的同時,促進了教師課堂教學能力和教育教學理論水平的提升,催生出一批優秀中青年教師。

  但在這一建設程序中,客觀上還存在不容忽視的困難和問題,尤其是在新課程改革的大背景下,仍有許多亟待完善的地方。

  (一)、農村小學課外閱讀教學的窘境

  從調查中我們發現,農村教師教育教學理念普遍陳舊,受傳統應試教育影響較深,教學中“題海戰役”擠去了學生大量的讀書時間。學生的課外閱讀大多處於“自流”狀態,不少學生無書可讀,也沒有時間讀書。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教師“滿堂灌”的課堂教學策略、課外作業的“題海戰役”使學生飽嘗語文學習的乏味與無趣;部分教師也認為讓學生讀大量的書既浪費時間,而且“收效甚微”。為應付方方面面的考試,強迫學生死記硬背,背誦大量的優秀作文。調查結果顯示,中高年級學生基本人手一冊《優秀作文選》,擁有率高達98.2%。大量機械重複的背誦任務,使小學生成為接受知識的容器,從而扼殺了他們廣博閱讀課外書籍的積極性,他們不再將讀書當作一種快樂,而是變成了一種沉重的負擔。

  (二)農村小學生課外閱讀的“瓶頸”問題

  1、難讀。農村學生大多數家庭條件差,買書少。不少農村小學缺乏資金,不能建立一個像樣的圖書室,藏書少,僅有班級圖書角,學生的閱讀面較窄。調查結果顯示,165人擁有各類圖書1426冊,生均8.6冊。勝金鄉中心小學圖書室學生用書18196冊,生均12冊。但是,由於學校開設課外閱讀的空間相對較小,導致學生的課外閱讀受到一定的限制,致使閱讀量相對不足,達不到預期效果。

  2、厭讀。由於農村學生受家庭影響,沒有形成一種良好的家庭讀書氛圍,好多學生看書積極性不高。不少學生家長認為“讀書不如做題”。雖然老師也強調要求學生多看課外書,但他們缺乏良好的閱讀習慣和方法,對有限的圖書也僅僅是囫圇吞棗,受益不深,因而感受不到課外閱讀給他們帶來的快樂。

  三、對調查結果的思考

  (一)家校聯手,為學生推介中外優秀兒童讀物

  英國詩人柯勒律治告訴我們,閱讀者首先要選擇適合自己的讀物,這樣才能“像挖寶礦的礦工,把礦渣甩在一邊,只揀純淨的寶石”。

  透過調查,我們瞭解到原有閱讀教學中的諸多薄弱環節,學生的課外閱讀水平明顯不平衡。透過召開家長會,將課外閱讀書目及具體要求印發給各位家長,提醒家長為孩子購買圖書,建立家庭書櫥,督促孩子讀書,檢查讀書情況,鼓勵他們為孩子的長遠發展做智力投資,為孩子的終生髮展奠定厚實的人文基礎。

  本著“有益、有趣”的原則,根據市教研室對課外閱讀的總要求,以《課外美文》、《閱讀大綜合》、《小學閱讀》(素質教育小叢書)、《小學語文必背及精讀古詩文選》為藍本,結合學生實際,要求低年級著重閱讀《安徒生童話》、《阿凡提的故事》、《格林童話》、《鞠萍故事系列》和科幻小故事等,側重培養想象能力;中年級著重閱讀《成語故事》、《兒童小百科》、《西遊記》等少兒故事、科技常識等,側重培養感知理解能力;高年級著重閱讀《鋼鐵是怎樣煉成的》、《愛的教育》、《中華上下五千年》等比較通俗的古今中外歷史故事、名人傳記等,側重培養鑑賞評價能力。必讀書目及選讀書目由淺入深,由易到難,由簡到繁,由點到面,既有階段性又儘量保持連貫性,使學生獲得系統、完整的知識的同時,又能逐漸鍛鍊和養成自學的能力。

  (二)明確要求,拓寬課外閱讀的時空

  從嚴格意義上來講,課外閱讀應該是一種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地確定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從時間上來說,每週設立一節閱讀指導課,一節課外閱讀課,基本上保證每天最少半小時閱讀。從指導內容上來說,主要有讀物的推薦選擇、月度序目指導、運用工具書指導、閱讀方法指導和閱讀筆記指導等。具體地說,第一、二學段應著重引導學生進行優美詞句的摘抄;指導學生進行朗讀練習和講故事訓練,教給學生背誦方法並幫助學生選擇材料;第三學段教給學生抓住主要內容,體會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和講故事、寫好片斷賞析式的讀書筆記;指導學生如何透過人物的語言、動作、心理等體會人物的性格特點,發表獨特見解;教給學生現場競技的技巧;指導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特點的文章(或書籍),進行感情朗讀或複述;指導學生寫好讀書感。從指導方法上來說,要“明確讀的目標、掌握讀的層次、指導讀的方法、抓住讀的時機、變換讀的形式和完善讀的檢測”。

  (三)以研促教,探索課外閱讀教學創新模式

  課外閱讀不僅僅是學生獲取知識資訊的過程,而且也是發展學生能力的過程。指導學生課外閱讀應特別注意教給學生思考方法,把讀的過程變成思維加工的過程。學而不思則罔,思緣於疑,要培養學生自問、自讀、自答、邊讀邊思的質疑解難能力,運用工具書的能力以及不動筆墨不讀書的能力。即要求學生學會提出問題,然後按問題有針對性地“自讀”文章的有關部分,以默讀為主,最後以口或筆自答。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再是傳統意義上的“灌輸者”,而是平等中的首席,要能正確處理“主體”與“主導”的關係,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把學習主動權還給學生,摒棄傳統語文教學的條條框框,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讓學生在閱讀的實踐過程中,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閱讀樂趣,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同時注重培養學生的“挑戰”意識(挑戰自我、挑戰同學、挑戰教師)和創新意識,帶領學生就教材的一些內容進行延伸、修改、重組、再創造,引導學生採取不同方式(上網、讀課外書、請教等)查閱資料,進行收集、加工,激發學生課前收集閱讀材料,課後依據課文內容拓展閱讀的積極性,為學生的課外閱讀鋪平道路。要“重視以點輻射,把聯絡課文的課外拓展閱讀作為一個新的知識增長點、情感深化點和技能鞏固擴充套件點。”學生的大腦、雙手、嘴巴、閱讀的時間和空間得到了解放,教師把花在多餘分析、討論、提問、機械練習上的時間省了下來,還給學生,讓學生實實在在地讀一讀、想一想,問一問,說一說,做一做,寫一寫,讓整個課堂活起來,讓全體學生動起來。教師要注意教給學生閱讀方法,努力培養學生自主閱讀的技能。如培養學生討論交流的能力、質疑問難的能力、預習的能力、自學的能力等,學生有了一定的自主閱讀技能,才能由過去傳統的接受學習變為主動學習。

  (四)活化課程,充分發揮“小主人”作用

  課堂小天地,天地大課堂。語文學習應該在課堂上,但絕對不是隻靠課堂就能學好的。所以,開展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不僅能啟用學生的閱讀興趣,而且能夠豐富學生的閱讀積累,鍛鍊語文能力。如:課前5分鐘演講,語文開心辭典,成語典故,巧接詩詞,名著導讀,讀書心得交流,讀書筆記展評,創編童話、寓言、科幻故事等,在講述、競答、推薦、品評、交流、創編等活動中實現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透過學生、教師、文字之間的對話,使學生髮現不足,尋找差距,從而促進內需,變“要我讀”為“我要讀”,切實感受到閱讀是人生一大樂事。

  此外,在指導學生課外閱讀的過程中,儘量提供多種機會讓學生及時輸出資訊、運用知識,透過班級牆報、學校黑板、櫥窗、“紅領巾廣播站”,讓學生交流從課外閱讀中獲取的最新資訊;召開“故事會”,讓學生講自己感到“最有趣”、“最氣憤”、“最精彩”、“最難忘”的故事;舉行讀書心得交流會,讓學生聯絡實際談讀書體會,相互交流,促進知識內化;舉行“賽詩會”,開展古詩接龍等豐富多彩的詩歌朗誦比賽;舉辦優秀讀書筆記展覽,激發學生的讀書熱情,促進學生自主地獲取知識,在學習知識的同時,提高自己的能力。

  四、幾點建議

  1、要創造性的開展課外閱讀活動。教師要“善於準確把握兒童的閱讀期待,啟用他們的已有經驗,及時滿足他們的表現衝動,因勢利導,讓他們盡情地將自己的閱讀感受表露、溝通、碰撞,從而體驗到語言的張力、閱讀的幸福和成功的喜悅。”讓學生在語文實踐活動中感受課外閱讀的樂趣,增長語文知識,提高語文能力,促進智力發展,全面提升語文素質。

  2、對學生的課外閱讀要求要把握“適度原則”,謹防因為課外閱讀,人為地加重學生的課業負擔,尤其是讀書筆記的書寫,要“輕形式,重實效”。學生可寫、可摘、可畫、可剪、可貼,千萬不可因為“強調寫”挫傷學生的閱讀積極性;

  3、教師要加強自身的學習,最佳化自身素質,提高指導能力。課外閱讀課程能否發揮最大成效關鍵在於教師。教師要樹立“終生學習”的理念,大量閱讀,廣泛涉獵,不斷提升人文素養。如此,才能充分發揮教師的“引領作用”,啟用學生閱讀的“內部動機”,實現課外閱讀教學的“雙贏”。

  總之,經過對農村小學語文課外閱讀教學現狀的調查,我發現閱讀面窄,知識儲備少是影響小學生語文能力的最根本因素。小學生的語文閱讀量、語文能力發展很不平衡。我認為課外閱讀應該是一中獨立的學習形式,學生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情況需要,獨立自由的確立目標、選擇讀書、制訂計劃、控制進度,但教師必須加強宏觀調控與指導,只有這樣才能增強學生的綜合能力。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8

  引 言

  一、課題研究背景分析

  近些年來,隨著社會的發展,人們的物質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各個家庭大力響應黨的少生快富政策的號召,隨之而來的是獨生子女越來越多,在他們當中大部分由於受社會及家庭環境的影響,絕大部分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遇事不願多想多做的壞思想、壞毛病,成了家裡的小皇帝、小公主,任何事情不願去多想,不願去多做,很難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難以實行自我管理。這些孩子走進學校融入集體,他們的諸多毛病都表現出來,尤其是他(她)們的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能力特別缺乏。因此針對學生的實際,結合本人的教育實際進行了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的研究。

  二、研究的目的

  1、讓學生在集體中願意自我表現,充分展示自己的才能,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養成積極進取的精神。

  2、讓學生個個都參與班級管理,充分發揮自己的管理能力,形成一個和諧、文明、團結、進取的集體。

  三、課題的界定及理論依據

  在課題的研究中班級學生是指鄉(鎮)中心小學高年級以45人左右組成的集體為研究載體;主觀能動性是指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積極、主動的參與;自主管理是指以班委會為主體實行學生自我管理的行為。

  依據社會的發展,為適應新世紀對人才的需求,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人才,以及《品德與社會》課程標準提出的學校對人才培養的目標作為理論依據。

  研 究 情 況

  一、研究內容

  1、研究學生在家庭及班級內的自我表現。

  2、研究學生在班集體中的想法。

  3、研究如何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4、研究如何實行學生的自主管理。

  二、研究方法

  1、調查訪談法:深入學生家庭與家長以及部分學生所在的班級的班主任及科任教師交談,瞭解學生在家庭、班級中的表現。

  2、問卷法:把要調查的內容設計成問卷形式讓學生根據自己平時的表現如實選擇相應答案。

  3、觀察法:選取相應的目標,有目的、有針對性地觀察學生的表現。

  4、比較法:選取兩個班級,即五(1)班為實驗班,五(2)班為對比班,在實驗班進行該課題相關內容的實驗,在進行對比總結得失。

  三、研究的步驟

  1、第一階段(準備):20xx年10月15日至10月30日擬定課題實驗方案,撰寫個人課題開題報告。

  2、第二階段(研究):20xx年11月至20xx年1月主要內容是開展調查訪問收集相應資料,擬定問卷調查內容,抽樣調查,積累相應資料,上傳研究時段內的經驗、體會、感想方面的文章。

  3、第三階段(研究及總結):20xx年3月至20xx年9月,主要是繼續深入開展研究,撰寫研究的經驗文章,做結題前的各項準備工作,收集和整理各類資料,撰寫研究論文。

  四、研究方法與過程

  1、建立學生個人檔案,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

  在課題研究的起始階段,為了掌握學生的基本情況,解決學生的問題,我在本校高年級隨機抽去10名學生和五年級(1)班的實驗班全體學生建立檔案。主要包括學生基本情況登記表(個人情況、家庭情況、生活習慣、個人興趣、家庭學習、交往、班級表現等)和問卷調查,透過對學生所填寫的個人情況登記表及個人問題調查情況作認真分析,加以整合、提煉,大致瞭解學生在校及在家的表現,初步掌握學生內心的一些真實想法,有效掌握第一手材料,為課題的研究奠定了基礎。

  2、轉變觀念,與時俱進,加強學習。

  教書育人的成敗,關鍵在教師。課題研究能否順利地開展,關鍵在於教師的教育觀念是否符合時代的需求,而教育科研又是更新教育觀念、永葆教育發展的生機與活力的有效載體,是將先進的教育思想轉化為具體的教育實踐的必由之路和必經過程。因此在課題研究時段內,一方面學習有關方面的理論知識的書,如《班主任工作之友》、《影響教師的100個經典教育案例》等,仔細研讀,認真琢磨,從中吸取相關的理論經驗,逐步更新教育理念;一方面與我校多位班主任教師加強聯絡,經常交流個人在從事班主任工作中的得與失,為自己的研究獲得相關的實踐經驗。

  3、抓住時機,面向全體,有機滲透研究的內容。

  對於學生主觀能動性地發揮與自主管理的培養,教師可以在課堂教學,班隊活動,集體活動,學校勞動中抓住時機,巧妙、恰當地運用於之中。

  (1)培養學生的自尊心,激發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每個人都有自尊心,當自尊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就會產生積極的情緒,當自尊不能滿足個人需要時,人的自尊就會受到挫折,從而產生各種不利於上進的消極情緒。在我任教的一個班有一個女同學,在集體活動中,他總是不願意參加,整天沉默不語,原來是由於家庭比較貧困,沒有其他同學穿得好,吃得好,玩得好。我主動找她談話,給她分析原因,要求她努力學習,用自己優良的成績贏得同學的讚賞。後來她透過自身努力,取得了優異成績,同學們經常找她玩,積極主動參加了一切活動,這一切變化來源於她有了自尊心,樹立了信心,這個力量來源於她主觀能動性地發揮。

  (2)培養學生的興趣,激發主觀能動性的發揮。

  興趣是求知的起點,是發展思維能力的內在動力。我校每週有一節班隊課。在開展班隊活動時,抓住這一機會,實行民主選取班幹部,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開展班級學生一對一的競爭活動,激發學生的主動興趣,擬定班級學生百分制管理目標,激發學生自主管理興趣。透過這一系列活動,班級形成了一個齊抓共管的局面,個個爭當先進,人人主動參與的良好態勢。

  (3)營造學習氛圍、民主環境,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

  在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要把自己的思維方式和問題的結論強加給學生,而要給學生營造一個氛圍,提供一個機會,搭建一個展示平臺,允許學生百家爭鳴,在這樣的教學環境中學生願意發揮自己的才能,積極投身於討論之中,這樣培養了學生主觀能動地發揮。在開展班主任工作時,班主任要把愛灑向每一個學生,並且關心學生的一切。冰心說過:世界上沒有一朵鮮花不美麗,也沒有一個孩子不可愛。作為班主任不能憑感情用事,不能有親疏之分,對待學生要一視同仁,讓學生感到人本無貴賤之分,才會信服你親近你。學生在班級中才願意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才願意融入到這個集體,才願意實行自主管理。

  (4)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幹部隊伍,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班主任、班幹部及學生三者之間的關係如同傘柄、支架和布,一個在好的傘柄如果沒有支架的支撐是無論如何也撐不起一片天空的。既然班幹部在班級管理中發揮著如此的作用,那麼如何培養一支高效率的班幹部隊伍。

  一是給班幹部戴高帽子的方法來培養班幹部,對他們在工作中的成績及好的做法及時給予表揚,讓學生有一種自豪感,願意積極主動地去工作,但要注意在時間和場合上把握準確。

  二是班幹部在開展工作中遇到挫折(如學生無端嘲笑),這時班主任應該鼓勵他們,教給他們一些工作的方法和技巧。

  三是信任班幹部中的每一員。班幹部在開展工作時,班主任不必要事事都去過問,要相信他們有能力管理好班集體。讓班幹部有一種成就感,這樣班幹部就願意去工作。

  四是要放權,給班幹部一定的管理許可權,班主任要懂得放權,讓班幹部對班級管理和班級中發生的事情有一定的處理權,這樣便於他們開展工作,但要注意放權的適度,不要給班幹部太大的權力,容易助長班幹部的威風,引起學生的不滿。

  4、調動一切積極因素,實行學生自主管理。

  (1)抓住特點,從特點入手。有些教師認為後進生是江山易改,本性難移。針對這類學生進行了研究。關鍵是採取什麼方法,用什麼樣的態度去做轉化工作。透過研究,我認為一是要追根溯源,對症下藥,發現閃光點,激發主動性。二是要用其所長,掩其所短,創造閃光點的機會,增強自信心,實行自主管理。我教的一個班有一個男同學整天不做作業,經常和同學打架扯皮,同學見他躲著,老師見他訓著,但他特別喜歡體育。在我校舉行秋季體育運動會時,我讓他參加了三個專案的比賽,最終他獲得兩個第一名。就在領獎時全體同學給他熱烈的掌聲。走進教室時,同學們齊聲大喊你真棒。從這以後,他慢慢的變了,帶領同學們參加體育活動,很少和同學打架扯皮了,還為班上做了幾件好事,這一切的變化來源於他感受到老師和同學們的愛,發揮了自己的主觀能動性,實現了自我管理。

  (2)調動全體同學的激情,實行自主管理。利用班隊課的機會,我讓班上全體學生擬定班級計劃,提出班級管理的建議。大家共同出點子,發揮集體智慧,形成了一個班級管理制度。這樣的班級管理,既規範又全面,又適合學生年齡特點,又體現了學生的民主參與,又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由於班級管理制度是學生共同形成的,因而每個學生都會主動接受,自覺地維護,能夠完成預定目標,達到學生自主管理的目的。

  (3) 尊重、信任、賞識學生激發學生內在潛力地發揮。

  首先應尊重學生。愛默生說過:教育成功的秘密在於尊重學生。學生遲到或做了錯事,允許他們有申辯的機會,然後再作判斷,切不可不分青紅皂白地進行訓斥和指責,用自己的真誠尊重學生。

  其次要信任學生。一個良好的班集體的建設,光靠班主任個人是不行的,必須要有學生的參與。信任學生,讓學生成為老師的得力助手,這是必不可少的,對於全班同學,要讓學生根據自己的特長找到適合發揮自己才能的位置,班主任只對班級工作進行宏觀調控,其餘的工作都放手讓學生自己去完成。這樣學生感受到老師的信任,給學生創造鍛鍊能力的機會。

  最後要賞識學生。後進生無論在哪一方面做得好時,都希望得到老師的表揚。優等生的進步同時也需要鼓勵。因此老師要學會欣賞每一位學生,對後進生的點滴進步要及時給予表揚,對優等生的進步要選擇時機給予鼓勵,讓每一個學生都感受到在老師心目中有他的位置。一個老師做到尊重、信任、賞識學生,這樣學生就會認為老師像父母一樣,是一個可親、可敬、可愛的人,學生會對你這個老師有良好的印象,很自然學生對你所教的課,對你所提出的管理目標都會產生興趣,很自然地發揮主觀能動性,自主參與到你的教學與管理之中。

  研 究 成 果 及 反 思

  一、課題研究的成果

  1、提高了學生的素質。

  在老師的精心指導下,同學們經過不斷的訓練,學生原有的一些不良行為得到了改正,逐步養成了多種良好的習慣,如增強了集體主義觀念,具有集體榮譽感,在學校的各項活動中,能積極獻策,主動配合,願意表現自我,展示自己的才華;對於班級中的不良行為,個個敢說、敢管,形成了一個自主管理的氛圍,在家裡能做自己的事,能主動做家務活,敢於提問,勇於發表個人的看法等。

  2、實驗班的班級班風,學習成績顯著提高。在學校舉行文明班級的評選活動中,該班級每次都獲得榮譽,學生學習成績大大進步,湧現出許多先進個人,得到了同行和學校的肯定和表揚。

  3、個人水平得到提高。

  在個人部落格中發表數篇文章,在恩施州民族科研網上發表文章3篇,個人論文榮獲鄉級一等獎,教育敘事獲得州級成果一等獎。

  二、問題分析與思考

  經過一年多的深入研究,我基本完成了預定的研究任務,已取得一定的研究成果。但如何發揮學生主觀能動性與自主管理,還需要在總結成功的基礎上進一步進行研究,讓良好的習慣成為自然,變為學生的自覺行動,我還需要在今後的工作中作具體實驗,結合現代教育理念、觀念,總結出一套更完全的操作模式。同時,真誠地希望得到專家、領導的不吝賜教,使本課題研究得到提升,臻於完善,從而更好地為學校教育教學工作服務。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9

  一、調查情況分析

  本次問卷分五部分進行,第一部分是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第二部分是社會實踐教學活動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第三部分是學生的自我教育與課堂“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聯,第四部分是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學生日常生活的實踐,學生道德認知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一)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認知

  1.對於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整體認識和評價。

  (1)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認識。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開展“思想政治理論課”是有必要且重要的。由於現實生活中各種主觀和客觀因素的存在和制約,使少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重要性認識模糊,經常外於搖擺不定的狀態,有時是抽象肯定、具體否定。

  (2)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及方式的分析。透過調查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對“思想政治理論課”的教學方式和內容感到相對滿意,並認為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是最適合的教學方式。

  (3)對目前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方式的看法。

  由上圖可以看出有一半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目前的考試形式還可以,有22%的大學生認為不滿意需要改進,而大部分的大學生認為思想政治理論課考試的方法應該改進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課堂外(課後)的實踐教學,是對班級授課教學的延伸和補充,是對思想政治理論課中所學理論在現實生活中進行驗證和運用,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的相關理論,去體驗、分析、回答並解決現實生活中的思想問題和社會實際問題。

  (二)社會實踐活動內容

  1.學校組織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約有70%的大學生沒有參加過學校在寒暑假組織的參觀考察及社群服務等社會實踐活動,這說明了大學舉辦方應加強組織和宣傳力度,讓更多的同學參與社會實踐活動。

  2.學生自發的社會實踐:大學生參加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主要有打工、青年志願者活動和做義工等,這種自發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豐富,可為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參考。

  3.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指導社會實踐的認知。

  由上圖可以看出大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將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從而可以看出思想政治理論課對社會實踐具有實際的指導意義。

  (三)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1.大學生自我教育與思想政治理論課的關係。

  由上圖可以看出很大一部分大學生對自我教育瞭解一些,並認為與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內容關係密切。

  2.大學生的自我教育: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夠進行自我教育和引導,並自行及時的調整。

  3.大學生自我教育與老師的指導。大學生進行自我教育時認為自己應是主導地位,同時希望老師像知心朋友般理解、傾聽、鼓勵並幫助學生。

  (四)思想政治理論教育在日常生活的實踐

  1.日常生活中對思想政治理論教育的實踐。透過調查可以看出,當今大學生還是有學習有關政治理論方面的書籍的,並且有一半以上的大學生認為日常生活中有必要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而認為最難實踐的地方是走出大學校園這個小社會。

  2.日常生活中的自律督導:部分大學生認為有必要建立學生自律監督組織去監督、規範大學生的日常生活行為。

  (五)道德與“思想政治理論課”

  1.對網路道德的認知:大部分大學生認為網路道德應該有並且是誠實守信的,但約有一半大學生指出校園裡沒有網路道德論壇,這是各高校網路道德(教育)論壇還有待完善的地方。

  2.與人相處的道德認知:大學生與人相處、與社會接觸時有自己的理性思考,有自己的原則。

  3.對待道德衝突的認知。“在當今的生活中,你最關注的是?”對於這一問題,有一半的大學生選擇了誠信問題和擇業問題。在與人交往、與社會接觸的過程中,面對一些道德缺失現象時大學生表現出來的態度是:60.48%的大學生對這種現象感到厭惡;17.52%的大學生能很快意識到,但只要是不觸犯法律的問題就睜隻眼、閉隻眼。

  二、存在的問題及原因

  從調查結果來看,我們可以發現存在的問題有:

  1.總體重視程度不夠。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重理論、輕實踐”的傳統仍制約著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展開,尤其是在高職院校中,很多的領導甚至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都認為,在專業技能和思想政治理論課教育重要性的排列中,專業技能往往要遠遠高於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在這樣的價值取向指引下,絕大部分教師輕視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研究和使用,不太可能真正地、紮實地去研究實踐教學問題。另外,有些教師不能適應形勢變化的需要,思想保守,怕出問題,使得實踐教學一直不能很好地落到實處。

  2.大學生對“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內容作為理論指導社會實踐活動實施存在疑問。調查結果顯示,大部分大學生參加的很多社會實踐活動都沒有“思想政治理論課”理論作為指導,這與我們參加的社會實踐活動內容和形式有關。

  3.基地建設不穩定,學生參與度不普及。長期穩定、健康發展的基地建設,可以提高基地的育人效果。現實的情況是,高職院校由於自身發展的需要,學校領導對專業實踐基地很重視,對思想政治理論課基地教育投入的力度比較缺乏,而且管理上也經常是非正規狀態,導致了基地建設的不穩定性。

  4.大學生在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存在問題。因為大部分大學生對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能進行自我教育,而調查卻發現大學生自我教育時需要有老師的指導和分析。如何把不同的社會實踐形式與思想道德教育的不同方面有機地結合起來,教師能結合具體的實踐形式進行有針對性的引導,將形式多樣的社會實踐形式作為社會主義思想政治教育的材料和渠道,真正能夠達到“潤物細無聲”的效果,這在很多社會實踐活動之中是做得很不夠的。大學生在遇到道德缺失或道德衝突時,運用“思想政治理論課”知識或者現行的社會準則進行處理時存在問題。

  5.評價體系不繫統,缺乏公正性。在對廣州鐵路職業技術學院思想政治理論課社會實踐的評價機制的訪談中,很多同學反應,學校許多大型的、綜合性的實踐教學活動重形式、輕實效的現象比較嚴重。無論是對於教師還是學生都沒有透過定期的檢查、考核、考評等手段加強實踐教學環節的監督,致使評價體系混亂,主觀隨意性大。

  三、提高“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環節的建議

  綜合調查結果和調研中所反映的“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現狀與要求,說明了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待改進。但怎樣改進以達到預期的目的,卻是一個需要認真探索的問題。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理論課實踐教學要想教學質量好,增強教學實效性和針對性,必須對症下藥,多管齊下。因此,對增強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有如下建議:

  1.提高認識,強化“思想政治理論課”在高校教育中的地位。除有針對性地選取高職院校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材,教學內容保持基本的教育理論框架外,還應與時俱進,提高其內容的現實性、時事性、實效性、新穎性和趣味性等。開展形式多樣的教學方式,形成“專題式——互動式——虛擬課堂型——實踐型”的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模式,並針對考核方式做出改進,如改為“理論考試+社會實踐表現+平時表現”作為考核方式,避免學生為了應試而學習。一般而言,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的開展是在校領導和有關職能部門的指導下,由教學實施者進行的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教學活動。這項工作能夠切實有效地開展,首先就取決於教學活動的領導者和組織者的認識程度[6]。

  2.根據“思想政治理論課”內容,開展相關的社會實踐教學活動。如社會實習、志願活動、調查研究等,也可以把思想政治理論課實踐教學與學校現有的各類教育活動(如大學生素質拓展計劃、暑期社會實踐活動、社團活動等)有機結合起來。透過理論學習和實踐體驗,使大學生在活動中獲取社會現實生活的直接體驗,而且在實際運用中消化學過的知識,促進理論知識與社會生活的聯絡,從而實現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學的真正目的,使馬克思主義“進頭腦”,內化為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和能力,這無疑就切實增強了其教育教學的實效性。

  3.提高教師的素質和業務水平。教師應在學生對他們自己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及思想道德素質進行自我教育的過程中進行引導。同時,抓住學生的思想發展規律採取適合的手段進行教學,這樣,教師才能以堅實豐厚的理論功底和令人歎服的邏輯分析去說服大學生,使教學煥發出強烈的理論魅力,實現“以科學的理論武裝人”的教學目的。

  4.加強學生自主建設的自律監督組織,以培養學生自我教育能力,並監督、規範學生日常生活行為,以此更好地在日常生活中實踐“思想政治理論課”的內容。如針對一些大學生關注的問題進行道德缺失、道德衝突的辯論或模擬法庭實踐教學等。

  5.政策制度保障。

  一是將實踐教學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課程體系中,明確教學計劃,使其享有和理論課同等的待遇,使教學計劃充分體現學校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是建立實踐教學保障體系。包括經費保障、組織領導保障、實踐教學考核機制保障等。

  三是實踐教學的考核機制要健全,從過程和結果兩個方面予以監督和考查,保證實踐教學能夠按照預期目標順利開展,端正執行的方向,保證實踐教學的有效實施。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0

  一、分析

  (一)、數學教師的教學基本功

  1.數學教學語言。

  從聽的一些課看,首先的差異是數學教學語言的差異。有的教師語言簡潔、有條理、有激情、符合兒童的身心特點,有的教師語言呆板、平淡,缺乏感染力。有效教學五種至關重要的行為是:清晰授課;多元化教學;任務導向;引導學生投入學習過程;確保學生成功率。其中第一個行為就與數學教學語言密切相關,而後幾個行為也離不開語言的作用。從口頭言語增強對學生的感染力來說,國外心理學家曾做過許多實驗,得出這樣一個公式:資訊的總效果=7%的文字+38%的音調+55%的面部表情。根據這一結論,教師上課時的目光、頷首、微笑、傾聽或期待、滿意或讚許等等,都會使學生從學習心理上受到感應和共鳴,起到“此時無聲勝有聲”的溝通交往作用。

  2.數學教學具使用。

  數學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學生思維的形象性之間的矛盾,決定了數學課堂教學中會經常使用教學具,包括多媒體等電教裝置。合理使用教學具,至少還在以下幾個方面能起到重要的作用: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動手操作能力;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發展學生的想象力;培養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從我們調研的幾節課看,大多能運用教具或學具進行教學,但是在組織使用的實效性上存在明顯的差異,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使用的目的性明確程度有差異、使用的時間適合性有差異、使用的過程科學性趣味性等方面有差異。

  3.多媒體技術使用。

  有近1/3的課運用了課件,都是現成的課件。使用了能起到一些作用,但並沒有達到比不使用有十分明顯的優勢這樣的效果。主要問題是:現成的課件基本是教科書的電子化,沒有新的東西;雖然有選單可選,但是教師上課基本按課件設定的基本程式走,沒有根據學生、學習的需要而變化;可能正因為有課件依賴,對於課前的準備反而不充分了,不再考慮需要準備什麼小黑板、卡片,不再考慮需要補充什麼習題了。

  4.板書的使用。

  板書的地位和作用在數學教師的心目中、課堂上不是日漸提高而是不斷下降。多數的數學課沒有真正意義上的板書,有的只有課題,有的通課不著一字,有的雜亂無章。

  (二)、數學教師的教學理念。

  1.生活數學的理念。

  多數課上能選用與現實生活聯絡的題材、情境,有的教師突出了聯絡實際生活匯入新課,有的教師注重了學生探索知識時聯絡生活實際,也有的教師在應用知識的過程中引入諸多生活內容。生活數學的理念應該是現新課程諸多理念中在最深入教師心目中的,但是仍處於初級階段更多的是在形式上有這樣的表現,實質的內容還有待提高。

  2.探索學習的理念。

  多數的課上,教師引導學生開展探索性的學習。探索過程主要是:透過問題情境提出問題後,就讓學生獨立思考或合作交流,想辦法解決問題,接下就是全班同學之間交流各自解決問題的方法和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教師進行適當的點撥、引導,主要透過提問進行。也有老師透過猜想、驗證、交流、對比、歸納等一個系列活動來引導學生學習數學。從大體的過程來看,探索學習基本有個樣子了,但是主要問題仍存在:在學生探索學習的過程中,教師的作用如何發揮?何時介入,介入的程度如何?學生探索過程中出現了各種不在教師預料之中的問題(即所謂生成),教師如何正確處理?這些是實現真正意義上探索性學習的關鍵所在,而我們現在的關鍵還沒有明顯的突破。

  3.合作學習的理念。

  與探索學習一樣,合作學習也在大部分課上運用,基本是同桌合作,前後四人合作。有一些課上合作學習已經初步具有雛形,這主要源於教師的一以貫之的要求和訓練。但是多數的課仍停留在前層次,合作學習沒能用在必須合作才能解決問題的教學中,也每能有計劃、有步驟的培養學生合作學習的意識、態度、能力和習慣。

  4.面向全體的理念。

  這方面是比較欠缺的,重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多數的課看不到教師如何透過不同的提問、不同的練習、不同的要求等來體現對學習有餘力或有困難的學生的針對性引導和幫助,二是全體學生課堂上做作業的時間均不能保證,只有個別的課有3分鐘不到的作業時間,這對於後進學生鞏固知識是很不利的。

  二、對策

  1.加強師德修煉。

  有效教學其基礎是教師有優良的師德,師德高尚的教師,即使教學方法、技術等差一點,也能依賴道德的力量彌補這些不足,如果相反,則不可救藥。

  2.加強基本功的錘鍊。

  重點在教學語言的運用、教學具的使用、多媒體技術、教學機智等幾方面的基本功。

  3.加強學習、反思。

  要把握教學方法的最新發展方向和程度,在形式上像了,更要追求在實質內容上有變化,能創新。特別如探索性學習、合作性學習等,如何提高這些學習方式的有效程度,是我們重點要考慮的。另外要注意的是,如何繼承傳統的教學方法中優秀的東西,如遊戲教學,直觀教學,預習複習,等等,曾經在我們的課堂中大行其道,有很好的經驗,到現在仍值得我們去進一步研究、使用。

  4.加強效率意識。

  如果課堂上經常不能保證充分的作業時間,要提高學習質量只能是一句空話,或只能依靠課後加班加點。教師一定要學會取捨,什麼是今天一定要講的,什麼是今天可以不講的。千方百計省下時間,讓學生有時間練習。

  5.加強學科建設。

  數學學科建設要有一整套規劃,既考慮教師成長,也考慮學生成長;既關注學生學習成績,也關注學生的生命狀態;既有高校的課堂,也有生動活潑的課外實踐活動。

  6.加強教學管理。

  儘早將有效教學的基本要求和評價方式細化,重點突出在課堂、練習、測試等方面。這樣可以使教師在實施有效教學時有一個基本的規範,管理者也有比較明確的方式方法進行管理評價。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1

  一、調查結果

  1、教育觀念

  絕大多數教師認為“幼兒園美術教育是教幼兒掌握一定的美術知識技能,培養幼兒的審美能力”,少數教師認為“幼兒園的美術教育是其他教育的補充,起個補充作用,對幼兒影響不大”,也有教師認為“幼兒的美術教育就是幼兒描描、畫畫,並起不到重要作用”。也可以說,美術教育在幼兒園沒有得到良好的重視,很多教師還沒有意識到“美術教育不僅僅是培養幼兒審美能力的一個重要途徑,同時也賦予了幼兒主動學習和發展創造能力的機會。

  2、教學內容

  幼兒園美術教育的內容大部分來源於教材內容,我們濰坊地區採用的是山東省教學研究室主編的《山東省幼兒園素質教育活動材料》,美術內容主要有繪畫(命題畫、意願畫、水彩畫、裝飾畫)手工(製作、摺紙、泥工、剪紙)、欣賞三方面內容。其中教學以繪畫為主,手工製作在大班教學活動中佔多數,欣賞內容很少,幾乎沒有。例如大班上冊美術領域教學內容,繪畫有13課時,手工製作有17課時,而欣賞可只有2課時。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幼兒園美術教學的內容多以繪畫為主,而且主要以命題畫為主,手工中的泥工、摺紙、自制玩具內容多為幼兒家庭作業,而美術教育內容的欣賞課只是教師講解一下或者幾乎不上。很少有教師採用課外美術內容作為幼兒的美術活動內容。但幼兒的美術教育活動中,多為幼兒臨摹教師或教材上的示範畫,讓幼兒自由創造繪畫的內容很少。

  一、課題的確立

  一九九八年,黨確立科教興國戰略,提出要切實把教育擺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全國上下重教興教,教育戰線出現前所未有的大好局面,由應試教育轉向素質教育成了教育改革的方向,也形成了共識,並取得一定成效。科研促教育,教育要科研已勢在必行。為了配合省教廳的《學科教學與素質教育》的總課題的實驗,大良鎮教辦組織了鎮各科中心教研組,制定相應的科研課題,美術中心教研組根據本學科的特點,制定了《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智力的培養》這一科研課題。圍繞“發展學生的智力”這一教學重點,開展美術科實施素質教育的實驗研究。

  在《素質教育與美術教學中智力的培養》這總課題的基礎上,再分幾個子課題,如《注意力、觀察力的培養》、《發揮想象力、誘發創造思維》、《記憶力、寫生力的培養》、《美術教學與其他學科的聯絡》、《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等。用三年的時間分層次、不同形式地發開展美術素質教育。

  二、課題的依據及指導思想

  1、《美術教學大綱》明確了美術教學的目的、性質、任務,並要把美術教學的重點放在提高全體學生的美術素質、審美修養和培養能力、發展智力上。在教學中利用本學科的特點,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對學生進行思想品德教育,在學習基礎知識進行簡單訓練的同時,進一步加強美術欣賞、藝術原理、美學知識的教學,變單一的知識技能為多元的知識結構,使美術教學真正落實素質教育。

  2、美術教育的定義是將人類在視覺藝術方面創造的理論,技法及成果,按照教育規律再創造成適合不同物件的教學材料,用科學的教育方法和手段來培養公民對美的認識、判斷、創造能力的教育活動。可見美術教育的目的在於培養公民的素質,也是立足於提高學生的文化層次,培養和發展學生的能力上。

  3、美術教育是基礎教育的一部分;也就是素質教育重要組成部分,對提高全民族文化素質有著特殊意義。把藝術教育由專門傳授技法技能轉為培養素質這是美術教學的革新。符合現代教育思想與規律,在基礎教育中,學生應具備的基礎素質主要是思想品德素質、科學文化素質、勞動技能素質、身體心理素質、審美素質等,學生的素質是一個和諧的整體。忽略和缺少哪一方面都不健全。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2

  為了制定“多樣化的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模式研究”的實驗方案,並使方案中課題研究有明確、清晰、可行的思路,特隨機進行了一次“小學課堂教學現狀”的問卷調查。

  一、調查目的

  瞭解學生在自主學習過程中的表現,瞭解教師對學生的表現持什麼態度、自己怎樣做的等,從中分析當前農村小學教師是怎樣關注學生自主學習的,又是如何組織學生去自主學習、探究學習、合作學習的,以便為方案中的“研究基本設想”提供一些實踐性資料。同時,也透過一些資料,引發研究者的思考。

  二、調查情況

  1、這次調查圍繞小學課堂教學中,教師在學生自主學習時,應該做哪些具體事情,持什麼態度、自己又怎樣做等,從不同角度,共計命題十二組,每組有3個、4個或5個不等的選項,但都要求被調查者從每組的題目中只選擇一項來表達自己的意見,其中調查對待學生自主學習態度的有六組,調查教師活動組織情況的也有六組。

  2、本次調查是在一次“小學數學自主學習、自主發展課堂教學交流會”上進行的,共有100人接受調查(實際94人,隨後找樂亭一小的6名教師進行了答卷),其中農村教師61人,佔被調查人數的三分之二,實小教師39人。

  3、調查的結果

  選項人數題號12345一554131二1954三74242四5232151五25741六3664七793八95311九37819十167581十一266824十二821062

  三、調查分析

  1、第一組題的“必須經常預習”和“有時可以預習”的人數分別為55和41。

  2、第“二、五、六”三組題,從表面上看似不同,實質表達的是一個意思,即進行教學活動時,事先(備課)設計好的教學思路可以隨時調整,贊成這種做法的三組題的人數分別佔總人數的95%、74%和64%。

  3、第“三、四”兩組題,雖然是課上學生的一個“說”和一個“問”,但所反映的同時課上學生的自主性、主動性和創造性三個方面,贊成學生這樣的,三組題人數為74人,四題人數為32人,分別佔總人數的74%和32%,兩個資料有些矛盾。

  4、第“七、八、九”三組題,看似調查的兩件事情,實際是調查學生在自主學習,合作學習時,教師應該怎樣去做。七組題人數多的選項為“教師帶著”,八組題人數多的選項為“觀察、傾聽並參與”,九組題人數多的選項為“經常由學生自主參與交流,教師提出活動結束”,七組題的這項為93人,八組題的這項為95人,九組題的這項為78人,究竟教師應該如何去做,七、八兩組題的結果是否有些矛盾。“八、九”兩組題的結果還比較令人滿意。

  5、第“十一、十二”兩組題,也是一個意思的兩組題,課上如果“重過程又重結論”,必須“講清要求並示範”,否則,不能保證結論的正確率,而十一組題選“講清要求並示範”這個項的人數僅有26人,還有2人為“不講不示範”,兩組題的結果還是有些矛盾。

  四、調查啟示

  1、從資料上反映的情況看,好多資料說明被調查的教師,自己心理想的和自己作的有矛盾之處,說明教師組織的教學活動多是從自身出發,關注的多是結論(知識技能),對學生的情感、態度關注還不夠。為此要加強理論學習,轉變觀念,放下“包袱”,讓學生去主動學習,自主學習。

  2、探討創設問題情境的條件和原則,研究如何有的放失的組織學生進入情境,以便進行有效的學習活動。

  3、一種教學模式是否適合所有教學內容,還是一個教學內容要用幾個教學模式,不管是怎樣,需要研究不同的教學內容用不同的教學模式去組織學生去學習,研究如何促進他們的自主、主動、全面、和諧和持續發展。

  4、思考之餘,還是要加強實驗教師的理論學習,組織他們深刻反思自己的教學,確定符合理論的基本教學模式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3

  摘 要: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文言文教學歷來佔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但在實際教學活動當中,對於如何更好地開展高效的文言文教學以實現預期的教學目標,卻是困擾大多數教師的共同難題。

  關鍵詞:文言文教學;學習態度;文言文體裁

  文言文教學必須能引領學生徜徉於千古佳作,流連於祖國深厚文化海洋的神奇境界,使學生對文字形成審美的愉悅,讓學生在文字上更增些品味、增些風采,在思想內容上多些感悟、多些昇華,在形象上多些感動、多些嚮往,從而真正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使教學真正獲得成功。為此,我們在20xx年10月採用問卷調查形式進行了一次調研活動,藉此瞭解學生在文言文學習方面的想法與要求,以利於教師更好地開展教學,增進教學效益。

  一、文言文學習態度

  中學語文教學中的一個重要任務就是要幫助學生掌握閱讀文言文的能力,要培養學生熱愛中華民族優秀文化的感情。可是一直以來,學生在文言文的學習中,絕大部分時間只花費在字、詞、句、語法等比較抽象、枯燥無味、說不上有多少興趣的知識點記憶上,加上對文言文學習缺乏正確的認識,錯誤地認為它繁難不易學,從而產生厭學情緒。有一段採訪一高中生的記錄,似乎可以代表現在高中生學習文言文的觀點:“我不是很喜歡讀文言文,短短的一篇文章,要分析、要註解,往往一篇短短的文章旁邊抄的筆記就塞得滿滿的,然後每個用字的意思要去揣摩,每句話都要分析,看看是不是有刻意倒裝或者故意少字,而且文言文的閱讀測驗考的題目比白話文還難,少了課本的翻譯要我們直接去閱讀,常常就因為一個字的意思就要在那邊想半天,最討厭的還是要背課文、默寫,現在社會上又不用文言文,考這些多無聊啊?”

  從問卷資料統計來看,41.7%的學生認為高中階段學習文言文是很有必要的,36%認為必要性一般,剩下的近22%認為沒什麼必要。

  學生自身比較清楚文言文教學的深層價值,即培養文學鑑賞能力,傳承傳統文化。在調查“文言文教學價值”題目的五個選項中,選擇這兩個的比例分別佔30.85%和23.42%。

  但是,由於文言文的課文內容沒有很大吸引力,課文的學習難度大等原因,並且這兩種原因分別佔不喜歡文言文的四個原因中的34.57%和36.28%,使得學生對文言文重要性的認識並非出自內心的喜愛和有利於提高語文素養,有54.57%的學生是考慮到高考中文言文的分值高。當然,也有原因是高中生對當前文言文教學的整體感覺是模糊的,他們的概念中,文言文教學就是開始於字詞、結束於課文翻譯、背誦這些模式。大多數學生沒有真正走進文字的人文內涵,發掘其中的思想感情,致使學生對文言文在生活、情感上沒有觸點,興趣缺乏,至於沒有從心理上真正重視其地位。

  二、文言文教與學

  錢夢龍先生說過:“經過千百年時間淘洗而流傳下來的一些膾炙人口的文言文(包括古詩歌)是詩文中的極品,是中華民族文化遺產的精華……這些作者千錘百煉的語言、斐然可觀的文采、匠心經營的章法,也都足以垂範後世。”然而,在傳播、弘揚我們的“精華”的時候,卻遇到了前所未有的阻礙。

  學生學習文言文時面臨的最大困難主要有語言理解難度大、課堂教學比較枯燥、缺少知識性輔助材料、課外閱讀太少這四個方面,其中課堂教學比較枯燥就佔了37.14%,語言理解難度佔了24.64%。因為據調查資料顯示,教師在強化文言文教學時經常作文言知識的講解和歸納,佔領50%的比例,而且教師在日常課堂中,投在文言(語言)學習和文字內容寫法分析上的時間比值21的佔了24.29%,21的甚至也佔到了15.14%。而且,教師在實施文言文教學時,將“知識傳授”作為首要任務的比例佔到32.57%,而其他的如精神滋養、藝術品位所佔的比例都非常低。這樣的課堂往往會陷入比較枯燥的境地。長此以往,學生就會對文言產生牴觸情緒。

  高中文言文教學更需要的是一種創新。要以多變的形式,針對不同的文字設計不同的教學方式,以“興趣”來吸引學生的關注點,找到最適合的切入點,引發學生學習古文的激情,改變以往沉悶的單線條的教學方式。還要補充適當的課外文言文,有89%的學生願意選擇一些散文類的文言作品作為課外自讀作品。

  三、文言文體裁

  從體裁上來說,諸子散文與序、記等型別的更多傾向於表達個人思想情感的散文在高考語文試卷中的亮相,預示著一個充滿生機的發展趨勢。與史傳文相比,這些散文具有更強的文學性,風格更趨多樣化,這與現行高中語文教材中古代散文選文的多樣性是相適應的。由此可見,高中文言文閱讀日常教學在重視淺易的史記傳類文章的閱讀訓練的同時,也應重視記、序、書、表、賦、說等各種體式的文言散文以及短小精悍的古代筆記小說的擴充套件閱讀。

  對於高中生而言,比較喜歡記敘性文言文,尤其是像《史記》中的人物傳記等類似小說的文字,學生更加感興趣。在理解文意之後學習課文時,讀這篇文章就像在讀現代小說一樣,扣人心絃的故事情節,逼真細膩的人物刻畫等無不吸引著人們的眼球,如《鴻門宴》。相對其他體裁的文言文就比較不受歡迎。對於議論文,學生本就不太喜歡,更何況是古代的文言議論文,而且一些古文中的觀點與現代價值觀等有所差距,這樣學生理解起來更加困難,因此更加厭惡文言文的學習。

  針對學生的這種現象,我們不是說在選材時就放棄其他文言文體裁,而只選擇記敘文型別了。但在文字和課外文言文閱讀方面可以增加記敘性文言文的比重。如課外閱讀《史記》《世說新語》《聊齋志異》等古文。

  綜上所述,要提高文言文教學水平,首先要想方設法提高學生學習文言文的興趣,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資源,尤其是多媒體設施,使課堂生動活潑起來,以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與積極性。在這裡,尤其強調文化背景對文言文閱讀的興趣作用。

  其次,要處理好教與學的關係。文言文教學的傳統教法是理性分解法:匯入文學常識教師範讀和學生朗讀翻譯分析總結等。而翻譯則用“串講法”,一句話從第一個字解釋到最後一個字,然後串起來解釋整句的意思,中間穿插講解繁博的文言語法。文言文教學不能把一篇美文教得支離破碎,沒有任何美感,也不能讓學生一味地做記錄機器,在所謂的正確答案面前如履薄冰。文言文教學應讓學生置身於那種文化背景的情境中,透過大量的誦讀,體悟古人的情感,提高自身精神素養。

  再次,要儘可能多地選擇學生喜歡讀的文言文體裁,並與高考題目相結合。文言文教學需要進一步改革,要像現代文教學那樣,必須把著眼點放在提高教學效率上,放在提高學生的能力上。

  最後,文言文是中華民族的偉大文化遺產,是每個高中生都必須學習掌握的知識,因此,文言文教學任重而道遠!

  關於教學調查報告 篇14

  我國教育改革的目的是為了更好的適應我國教育現狀的發展,不僅注重培養學生的知識水平,也注重對學生人文素質的培養,而在提高知識水平的同時更加註重當前的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是不是能更好的促進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掌握。我們應該不斷運用新的教學模式和嘗試新的教學方法,在探索中創新,讓新的教學模式在實踐中發展,這樣學生才能在充滿樂趣的課堂中學好物理。從而培養學生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世界觀。

  (1)透過調查物理實驗教學現狀,促進學校對實驗課的重視,努力培養學生的探究能力。

  (3)促進物理老師專業性的提升,為學生們能夠更好的學習物理提供基礎!

  (4)促進學校更加重視物理實驗室,力所能及的改善實驗裝置,為學生創造良好的實驗條件!

  × × ×中學物理學科任課教師及八、九年級學生,調查方式為日常聽課記錄、走訪教師、與任課教師進行座談及跟學生的交流溝通等。

  本次調研透過對× × ×中學部分初中的物理實驗開出率和實驗過程中存在的問題進行調查研究,發現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現狀很不樂觀,× × ×中學也不例外。在教學設施方面,× × ×中學配備了初中課程中所需要的各類實驗儀器,獨立的實驗室以及專業的實驗老師。在教師備課方面,老師們都非常認真的備課,為上好實驗課打好基礎。在學生上課方面,在小學有了科學課的薰陶,到了初中,他們對實驗室的好奇以及對物理實驗的好奇,致使對實驗課的熱情高漲,態度非常積極!在此次調研中發現主要存在的問題有:

  透過與× × ×中學物理學科教研組組長訪談得知,本校有116名教師,其中物理教師有18名,專業的實驗課教師只有一名。透過與老師訪談及走訪觀察,學校配備有力學實驗室和電學實驗室。由於學校實驗室器材都比較少,很多實驗器材都是不能夠正常使用的,學生也只能看老師演示實驗,自己動手做實驗的機會很少。

  透過觀察和學生交流得知有不少老師存在著重理論輕實驗的思想,有的老師甚至認為學生不會動手做實驗沒問題,只要會動筆考實驗就行。從而出現了“做實驗不如講實驗,講實驗不如背實驗”的錯誤觀念,出現了學生實驗變成演示實驗,演示實驗變成不做實驗的現象。部分學生追求新鮮,厭煩重複性的操作,從而放鬆了對基礎知識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訓練。也有部分學生認為實驗不需要動手操作,試卷上的實驗題只需考前背背就行,做實驗只是浪費時間,因而對實驗課程不夠重視。

  我國現行的新課程教材中改變了傳統實驗的編寫方法,不把實驗目的、原理、儀器、操作步驟和注意事項等明確列出,留給學生足夠的發展創造空間。但是教師在進行實驗教學時,還是花相當長的時間給學生一一列出,然後讓學生根據現成的實驗步驟動手操作。這種做法,違背了新課改的意圖和初衷,學生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學生進入實驗室後不需要思考分析只需單純的模仿,重複,照方抓藥按圖索驥。

  透過與學生交流得知,能夠動手做的實驗數量少且趣味性不強,現在的物理實驗教學中測定性與驗證性實驗的數目太多,研究性和探索性實驗的數目太少,設計性實驗近似空白;經統計,測定性和驗證性實驗大部分,研究性或探索性實驗少部分 ,其他實驗佔極少數。由此可見,設計性、研究性、探索性的實驗比例太小,這對學生實驗能力的培養非常不利。

  透過到實驗室統計調研發現,學校的演示實驗器材基本能夠滿足教學要求,但是探究實驗的儀器配備不足,這制約了探究實驗教學的開展;至於課後的物理小實驗同樣不能滿足教學要求;另外,在調研中還發現學校的實驗室的個數、面積以及專職實驗教師的配置也有較大的欠缺。

  初中物理實驗教學的重要作用之一就是培養學生的科學素養,物理實驗教學作為物理教學的重要方法之一,在培養學生科學素養中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面對伊寧市潘津中學物理實驗教學中的問題,我們提出了以下幾點建議。

  要提高廣大學校領導與教師對實驗課程的重視程度,實驗課不僅可以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也能讓學生更加清楚明白的理解一些理論的由來!

  在師資的配備上應做出相應的調整,適當地增加專業物理實驗教師比例,確保物理課的教學質量。

  實驗課程全面開設,對教師提出了極為嚴峻的挑戰,如果只憑經驗教學,則很難達成實驗課程教學目標,為此,實驗教師應加大培訓力度,提高教師的理論素養。

  對於物理實驗課來說,實驗室裡實驗裝置的配備和實驗室的面積都是非常重要的,直接影響到同學們上課的成效。所以,學校應該加強實驗室的硬體設施的配置!

  綜上所述,物理實驗作為初中教學中重要的一部分,我們不僅要在理論教學的過程中做好引導,更重要的還是要鍛鍊學生的動手、動腦能力,根據學生的個性發展,不斷提高學生的物理實踐能力,同時促進學生物理學習的進步。初中物理實驗教學能為學生學好物理理論知識打好堅定的基礎,因此,我們要把物理實驗教學放在重要地位,使學生把理論知識更好地運用到實踐中,從而提高初中物理教學的質量。

【教學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