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美麗身後——讀《孟珠的旅程》有感

我們對於“歌廳”、“酒吧”、“網咖”等這些字眼感到很厭惡,都認為這是不正經人去的地方。以前我也是這樣認為,但自讀了《孟珠的旅程》後,我的思想裡有了一點點的轉變。

孟珠是個可憐的人,很小就帶著妹妹出來獨立,沒有高學歷的她只能在歌廳裡唱歌,以此來維持生活,供養好學的妹妹。唱歌這個職業在當時是不被人尊重,甚至是遭人鄙棄的,所以孟珠只能遠離妹妹,她只告訴妹妹她會負擔學費,甚至自己的未來,孟珠沒有多想,或者也不容她多想。

歌廳裡的歌女每天過著醉生夢死的生活,這就是她們對待生活的態度嗎?是不是意味著一旦踏進這裡,就必須放棄自我,隨波逐流?孟珠並沒有這樣認為,最起碼她沒有這樣過生活。我們都認為,唱歌這個行業是不光明的,唱歌的人也沒有光明的前途,也許,就是我們的這種“認為”,才導致那些歌女失去了自尊,從而自甘墮落,這是她們的錯嗎?不,我想不是,是我們的錯,是我們的不尊重引起的。

我相信,在舞臺上光鮮美麗的歌女身後,必定有一段辛酸或痛苦的經歷,在孟珠所認識的歌女中,大部分都是這樣的。雪子是最典型的一個。

雪子原是一個美麗純樸的人,可以在家鄉做個安安靜靜讀書的女孩子,就因為她的太過成熟,大膽地和一個大學生逃離家鄉,可下場卻是被遺棄,倔強的她不再回家鄉,是慚愧也是為了報復。雪子的人生因此而轉變,她看似倔強,好勝,其實內心無比脆弱,她拿固執來掩飾她內心的懦弱,一旦崩潰,她就更不能自已。她不相信任何人,別人的友好對她是同情,是嘲諷,也就是這樣的心情使她最終選擇了逃避,她用死亡來表示對這個世界的不滿與憤恨。就這樣,她還是回到了不願回去的家鄉,帶給他們的,是無限的遺憾和痛苦。雪子的死給了孟珠太多震憾,也讓我有很多疑惑,我不明白雪子怎麼會那麼突然,一點預兆也沒有?我更不明白她是為了什麼,厭倦了?還是其它。

孟珠到雪子的家鄉去看她,雪子墓旁有棵彎彎的小樹,她生前沒有得到關愛,死後卻得到庇佑。她把她光輝的年華深埋在地下,因為她的懦弱,可是誰又是強者呢?

孟珠後來離開了歌廳,是雪子給了她感觸?還是她不想再看到同雪子一樣悲慘的結局?

自由的孟珠生命裡應該有陽光了吧,是的,她找到了理解她的人,這是個完美的結局。

貝多芬臨終時,最後說的名句,那是:“鼓掌、朋友,喜劇已經完結了!”孟珠就是這樣的吧!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這幾天一直在看林海音的小說集《城南舊事》。城南舊事只是其中一篇小說,也是她的代表作,從作家筆端流露出來的,是一個有著濃濃生活氣息的老北京,那些普通的人,一些瑣碎的事兒,原來也可以用這麼平實的字眼一一道出,卻讓我覺得分外有意思,讀後回味不已。好的作品,是不需要太多華麗的詞藻和絞盡腦汁的修飾的,如林海音般用一個孩童的視角將身邊的老北京一景一物娓娓道出,卻很輕易的引起了我的共鳴,我像她寫這篇小說的時候,一定也懷著對北京這個第二故鄉無比的思念之情吧?正如我現在心裡的感受-因年了這篇文字而分外懷念我在華容這個小縣城度過的十六載青少年時光。什麼時候,我也許會寫寫那裡的小夥伴,那裡的油菜花,學校外的那道長堤。。。這些刻在我記憶中的畫面。

《孟珠的旅程》是林海音的又一篇小說,也是讓我感慨頗多卻也很高興的,原因就在於女主人公孟珠終於有了一個美好的婚姻,以及人生。孟珠的藝名叫做柳夢,很早就失去雙親,她獨自上臺北以在蔓珠廳唱歌謀生,並供養臺南的妹妹讀大學。孟珠的生活周圍充斥著五彩斑斕,形形色色的人和事,可她的心是那麼堅強,那麼安靜,知道自己所想所需,從不受一丁點歌廳中酒色文化的感染。還有寂寞專員劉先生,以一個長者的關懷和修養給孟珠很大的精神力量。許午田,孟珠所愛之人,很正義,上進,並且尊重女性,最終,兩個得結以秦晉之好。書中還有很多孟珠的心理變化的細節描寫,總之是很有味道的一個故事,值得慢慢品味。我很羨慕孟珠,在生活中能遇上這許多的好人,其實也是緣故孟珠本身的善良,自愛和堅持,才換來這許多人對她的愛護和尊重。

我喜愛孟珠這個人物,也讓我學到了很多。女性的自尊自愛自立,是多麼重要啊!孟珠的旅程,是以一個美好的新生活來結束的,我的'人生之旅,希望能由自己的努力得以圓滿!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孟珠的旅程》是小說集《城南舊事》裡面的一個故事。我喜歡這個故事。我也喜歡孟珠這個角色。

孟珠是一個良家出身的青年女子,我猜她有幾分姿色,至少氣質獨特。她用著“柳夢”的藝名,在六十年代的臺北的歌廳曼聲廳賣唱,卻喜歡一些文藝的歌曲―――也許當時的歌廳還是有些保守的,比如《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裡面,她們四個不是也還單純麼。

有一個劉專員,大約是四九年過來的,他喜歡孟珠,可是比她大好多,是叔伯輩的。他能聽她的歌,也給她寫過“萍蹤何幸識斯人”這樣一首詩。孟珠把他當朋友,可以信賴。所以他知道孟珠有一個叫菊同的妹妹,讀書很好,不在臺北,孟珠很疼愛她,唱歌就是為了供她。他也知道雪子,孟珠在曼聲廳的朋友,一個外表或許放浪,內心卻矛盾的女子。劉專員顯然是喜歡孟珠的,他後來表白了,但是被聰明地拒絕了,因為許午田。沒有許出現,也許她真嫁他。於是劉專員就離開臺北去了臺中。

孟珠曾經是一家人家的房客,籍此認識了房東太太女婿的朋友,許午田先生,一個英語教員,她愛上了他。後來,他們彼此相愛。許先生對孟珠的工作多少有點不以為然,也不知道菊同的存在,也不大喜歡雪子。但是孟珠真的愛他。他大約要去夏威夷大學進修。

後來,雪子死了,跳樓。她是受不了這生活了。雪子會崩潰,孟珠不會,孟珠是自制的、通達的。所以,後來當她發現竟然妹妹菊同也愛著午田的時候,她心裡亂,卻沒有崩潰。她想到可以去找劉專員,投奔他也好,依賴他也好,多少她總不能和妹妹爭午田吧。

她到臺中,劉專員竟然在病中,她服侍他到病好。

故事的結局是,劉專員找來了菊同和午田―――去夏威夷大學的變成了菊同。誰也沒有挑明,但是大家都知道,所有人都做了犧牲。菊同和午田結了婚,懷著他的孩子,為他打掃房間,並且也看到了菊同寫給午田的信、信裡討論的是歌曲們和《貝多芬傳》。是的,這就是生活。

我愛這個故事,它有情節有細節,這就夠了。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相關文章:

1.孟珠的旅程讀後感

2.地稅觀“打鐵還需自身硬”有感

【孟珠的旅程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