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調查報告>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14篇

  在經濟發展迅速的今天,報告與我們愈發關係密切,報告具有成文事後性的特點。我們應當如何寫報告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市場消費調查報告,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

  一、 概況

  隨著經濟的發展,人們鑑賞水平的提高,餐飲業對其就餐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這也使得室內空間與餐飲業有了不解之緣,為了更好的學習餐廳空間,抓住整體走勢,我對餐廳進行了深入的調查。

  二、 調研目的及內容

  (一)調研目的

  1、 瞭解餐廳環境。

  2、 掌握餐廳的空間,以求對就餐環境的營造有一個初步的瞭解。

  (二)調研內容

  1、赴實地進行考察,選擇學校潤興餐廳,深入餐廳,開展實地調查活動。

  2、依靠所學專業知識,進行資訊的收集、提煉、分析,為所學專業提供資料與資料支援。

  3、檢視與此相關書籍,搜尋資料,將所看、所聽、所想與實踐相結合。

  (三)調研起止時間:

  20xx.8.24—20xx.8.27

  (四)調查採用方法

  實地考察法,資料查詢法

  三、調研的基本情況

  (一)餐廳的概況及分析

  餐廳就是指在一定的場所,公開地對一般大眾提供食品、飲料等的設施或公共餐飲屋。餐飲空間一般分為三大區域:餐飲功能區、製作功能區。

  潤興餐廳是離教學區最近的餐廳,方便學生下課買餐,其具有便利性,下課高峰期人流較多,西面售餐區距離就餐區(走道)3.5M,北面售餐區聚了就餐區4M,東面售餐區距離就餐區3M,就算高峰時間也足夠學生透過。

  1、餐飲功能區:

  (1)門面和出入功能區:在西南、東南、北面三個方向都有入口,東南面的入口是一樓直上的架空樓梯。

  (2)候餐功能區:主要是迎接學生到來和供學生等候、休息、候餐的區域。

  (3)用餐功能區:用餐功能區是餐飲空間的主要重點功能區。用餐區設八人座有兩排共13個,四人座有十二排八列共93個,第五列和第六列之間有一個130CM的走道,餐桌間距從50CM到110CM不等,所以有的地方透過很不方便。

  (4)配套功能區:餐區北面設有兩個餐具回收處,在靠近東南入口處有一個陽臺,是存放清潔用品的,陽臺外面設有4個垃圾桶用來存放垃圾。

  (5)服務功能區:服務功能區也是餐飲空間的主要功能區。主要是為學生提供用餐服務和經營管理的功能。

  2、製作功能區:

  製作功能區是餐飲空間的主要重點功能區,又是整個餐廳食物出品製作的心臟。餐廳設售餐飲視窗15個,分佈在餐廳的東、北、西、南面是窗戶,因為面積較小,所以採光足夠。

  (二)餐廳發現問題及解決問題

  1、桌、椅安排

  (1)餐桌、餐椅大小形式:兩人桌、四人桌、多人桌

  (2)發現問題:餐廳內部的座位安排不合理,用餐區具5 體考量資料內設四人座有十二排八列共93個,八人座有兩排共13個,第五列和第六列之間有一個130CM的走道,餐 桌間距從50CM到110CM不等。

  (3)解決問題:餐廳桌、椅安排不僅涉及整體佈置效果,還涉及了餐座的利用率。四人餐桌,同時供四位客人使用時,其利用率是百分之百,然而當只有兩位客人使用時,其利用率就下降了一半。如果餐廳的餐桌大多是這種情況,初一看是滿座,其實餐座使用率卻不高。因此,各種大小不同的餐桌的配置就值得研究。據調查分析:

  ①一般進入餐廳就餐的學生中,成雙成對者佔大多數人群,獨自一人就餐和三人以上就餐佔少部分人群,所以應減少四人桌的數量,增添二人桌的數量。

  ②建議採用標準尺寸的方形桌,這樣在桌椅需要變動時可拼接增至六人桌或八人桌。

  ③八人桌的數量過多減少其數量,因為餐廳面積較小問題,人流量較大,所以在這同學集體聚餐的可能性低。採用形式四人桌拼接形式,可提高餐桌的利用率,隨機調整。 ④座椅之間間距應控制在一米距離方便用餐通行。

  2、餐廳服務、配套功能區

  (1)餐區原功能:北面設有兩個餐具回收處,在靠近東南入口處有一個陽臺,是存放清潔用品的,陽臺外面設有4個垃圾桶用來存放垃圾。

  (2)發現問題:餐廳的功能區的擺放不合理,導致利用率不高。潤興餐廳的佈局對稱,在東西方形均有設門,但餐具回收卻設在餐廳售視窗附近,按照用餐的行為習慣,用餐結束後就離開餐廳走向出口。紫外線消毒餐具車在餐廳位置和數量都需改變。

  (3)解決問題:餐廳佈局對稱,要講究功能區用品的擺放的對稱,因餐廳的東、西設兩門,所以在門口附近處擺放餐具回收車,為顧客提供便捷性。紫外線消毒餐具車應位於餐廳的售餐視窗附近,擺放餐車3—4個。

  (三)餐廳材料的使用及餐飲空間的陳設傢俱的選擇

  餐廳中的軟裝飾,如桌布、餐巾及窗簾等,應儘量選用較薄的化纖類材料,因厚實的棉紡類織物,極易吸附食物氣味且不易散去,不利於餐廳環境衛生;花卉能起到調節心理、美化環境的作用,但切忌花花綠綠,使人煩燥而影響食慾。小面積餐廳利用低矮和水平方向的傢俱使空間顯得寬敞、舒展;大面積、淨空較高的空間則用高靠背和色彩活躍的傢俱來減弱空曠感。

  (四)綠化

  綠化是室內設計中經常採用的裝飾手段,幾乎所有的餐飲空間都有綠化的妝扮。它以其多姿的形態、眾多的品種和清新的綠色得到了人們的青睬。綠化在餐飲空間中的運用非常廣泛。有用於點綴"空白"的盆栽,有用於限定空間的綠化帶,還有用於"串聯"上下空間的高大喬木……

  (五)餐廳燈光的運用照

  餐廳的光源來自自然採光和人工照明兩個方面。自然採光主要是指日光與天空漫射光,人工照明包括各種電源燈照明。

  (1)自然採光

  自然採光是將自然光引進室內的採光方式,自然光線具有亮度、光譜等特性,並且與自然景色相連。

  (2)人工照明

  人工照明是透過各種具照亮室內空間,有強光、弱光、冷色光、曖色光、可調節照度和光色的照明等。

  照明方式包括:一般照明、分割槽一般照明、區域性照明、混合照明四大類。餐廳照明主要採用一般照明、混合照明以及區域性照明三種方式。一般照明是對餐廳室內整體進行照明,不考慮區域性照明,使就餐環境和餐桌面的照度大致均勻的照明方式。這是風格簡潔,顧客群相對大眾化的餐廳經常採用的照明方式。餐廳的照明也要充足,突出其明亮、簡潔的空間特徵。餐廳的照明就要比較適中,照度過高,一切清晰可見,眾目睽睽之下,讓人感到缺乏私密感過低又不能滿足人們的就餐需要,最好的辦法就是按照功能區域。

  (六)色彩搭配對於餐廳的重要性

  色彩是沉默無言的,然而卻能透過人的眼睛在人的心裡沉澱為一種心境,色彩帶給人的情感作用是不容忽視的。色彩的良好搭配能帶給人美妙的色彩環境及富有詩意的氣氛,而失敗的色彩搭配將會使整個環境變得不適。藍色帶給人安寧、清雅之感,疲勞了一天人們希望在此得到休息;活潑的橙色激起人們的食慾的同時,也使長時間停留在此環境中的顧客坐立不安,縮短了用餐週期。綠色的牆面,使顧客感到安寧、舒適,而紅色的桌面,則使顧客快吃快走。所以,色彩搭配與運用也會提高餐廳的利用率。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2

  從我們有生命之時起,人們就開始有了消費,消費是我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費方式越來越多。高中生作為其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他們中的大多數都擁有屬於自己的一筆財富——零花錢,同時也形成了初步的消費觀。作為一名現代高中生,該怎樣合理消費成了我們面臨的重大問題。

  一、當前中學生的消費結構不合理,消費水平相對較高。學生在消費中很大程度上是根據自己的喜歡,興趣進行的,以致於某一項或是幾項的支援超出限額,影響其他的正常消費,我們調查的主要有三個方面:

  1.學校有30%的學生擁有手機,話費超過60元的找了61%,而且將15%以上的零花錢用於上網的學生也近3成。學生主要的消費內容為飲食,服飾和娛樂,而對書籍的消費相對較少。

  2.鞋類消費注重品牌的現象也日趨嚴重,當前買品牌的前兩個原因:自己喜歡(88.9%)和受社會潮流影響(5.1%),有49,7%的學生購鞋的價位在100~300元之間,300元以上的佔4.5%,100元以下的佔45.8%;有50.8%的學生在買鞋的時候首選專賣店,74.2%的學生購買過名牌鞋。

  二、高中生和初中生的消費結構有明顯差異,男生和女生的消費結構也大有不同

  與初中生相比,高中生把零花錢用於買報刊雜誌的人數多12%,用於娛樂的佔9%;而用於購買文具的人數少15個百分點,用於購買體育用品的少11個百分點。在對名牌的態度上,熱衷於追求名牌的中學生並不多,但關注名牌的高中生比例高於23%,對名牌“十分關注”的學生有15%。

  男生和女生相比,消費結構也有一些明顯差異。把零用錢用於“體育用品”的男生比女生多19%,用於“娛樂”的多18%,用於購買報刊雜誌的多11%,女生只是用於購買書籍的人數比男生多8%。總體來說,男生的消費願望顯然強於女生。

  三、研究成果總結

  透過這次調查發現,現在大部分高中生在消費方面都存在著種種問題,這些可能是由於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其中大部分同學表示現在很多中學生還沒有形成正確的消費觀,在購物中也存在著不正常的消費心理,沒有做到合理消費。

  消費結構反映著人的文明程度,在衣食不愁的基礎上,高中生的消費正在向多方面發展的層次邁進。過去人們說“清貧之志不能忘”,今天,我們仍有提倡勤勞簡樸的生活觀。從消費行為上發揚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養成良好的消費習慣,為未來面對社會做好充足的準備。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3

  一、當前消費品市場執行主要特徵

  (一)批發、零售業對消費品市場發展拉動明顯。全縣批發、零售業共實現消費品零售額20.06億元,同比增長13.9%,佔全縣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的89.7%,拉動全縣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長3個百分點。

  (二)住宿業增速回升,餐飲業增速持續減緩。隨著生態旅遊的興起,全縣自然旅遊資源比較優勢逐漸顯現,鄉村旅遊接待量明顯上升,經濟實惠、輕鬆溫馨的“自駕遊”受到熱捧。隨著鄉村民宿和傳統村落髮展力度的加大,住宿、餐飲各方面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增長。今年前三季度,全縣住宿業消費品零售額0.26億元,同比增長13.2%,較二季度分別增加14.1個百分點;餐飲業消費品零售額2.05億元,同比增長10.2%,但增幅較二季度降低2.9個百分點。

  (三)限額以上單位支撐作用較弱。今年1-9月,全縣限額以上企業實現消費品零售總額1.52億元,比去年同期增長1.9%,比全市平均低10.2個百分點,較上半年回升4.4個百分點。分行業看,四大行業“三升一降”,批發業、零售業和住宿業分別增長0.5%、6.3%和8.9%,餐飲業下降14.1%。

  (四)主要商品類別零售額同比下降,但降幅收窄。據限額以上零售業企業和個體戶統計顯示,今年1-9月全縣10類主要商品中只有家用電器及音像材料類、中西藥品類、文化辦公用品類和石油及製品類商品的零售額較上年同期保持增長態勢,其餘6類商品的零售額同比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降,但降幅較二季度收窄。

  二、當前消費品市場需要關注的問題

  (一)實體企業效益持續下滑。受整體經濟形勢和金融環境的影響,銀行投向中小企業的資金比例在縮小,目前只佔全部貸款的三成,融資抵押難、成本高,影響企業投資意願,新投產企業數量少,規模小;受成本剛性上升等多重壓力,企業利潤微薄,個別企業因技術含量低,抵禦市場風險能力差,只得減產或停產。從1-8月限上法人企業財務報表看,全縣限上住宿餐飲業虧損面達71.4%(其中1家停業),虧損0.08億元;限上批發零售業虧損面達35.7%。

  (二)企業規模小,“上規”難度大。目前,全縣商貿流通業依然呈現小規模經營的局面,限額以上批零和住餐企業23家,限額以上企業個數少。今年前三季度,僅一家新開業限額以上批發企業入庫,純批發企業沒有零售額資料,無法直接對社會零售總額的增幅起到拉動作用。另外,商貿年度審批制度改革,“下升上”單位必須以稅務部門納稅申報資料為基礎,且截至申報時已達到限額標準,這大大增加了企業“上規”的難度。嚴苛的審批條件導致20xx年度新增單位目前僅篩選出1家,下階段全縣社會零售總額快速增長動力不足。

  (三)新興業態搶佔傳統商貿企業市場份額。不可否認,電子商務的快速發展有效拉動了消費增長,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分流了傳統零售業的商品交易。在全省乃至全國的“電商熱”的環境下,縣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全縣電子商務協會(商會)正在逐步發展,各個電子商務公司逐步成長。但目前,縣域電子商務主要分佈在個體工商戶中,而大部分以網路銷售為主的個體經營戶為無照無證經營,無固定經營場所,隱蔽性強,其產生的商品零售額無法反映在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內。

  (四)政策環境影響消費穩步增長。在中央嚴控“三公經費”、規範津補貼福利發放等背景下,當前市場上又無明顯刺激擴大內需政策出臺,市場消費熱點迅速降溫。截至目前,全縣消費品市場中尚未出現持續穩定並佔一定比重的增長品類。

  三、下階段走勢判斷

  今年以來,伴隨宏觀經濟環境的下行壓力和複雜性,消費品市場增速明顯放緩。儘管在中央系列穩增長政策的作用下,經濟出現企穩跡象,近期部分宏觀資料有所好轉,但宏觀經濟環境所面臨的壓力並未減輕。從全縣來看,雖努力透過抓休閒養生和傳統村落來促進批零、住餐等各方面的增長,但第四季度沒有較明顯的增長點,消費品市場下行壓力不減。

  四、對策及建議

  (一)鼓勵傳統企業建立網銷平臺,拓寬銷售渠道。網路購物無店面的經營方式,突破了地域限制,提供了更多樣化的商品以滿足顧客需求。積極鼓勵有條件的傳統商貿流通企業構建網上銷售平臺,開展產品網上促銷、網路分銷和批發等;激勵中小型企業加入網路分銷平臺,透過開設網路旗艦店等方式不斷拓寬銷售渠道,同時加強物流運輸等配套產業設施建設,推動電子商務產業蓬勃發展。

  (二)培育新增力量,發揮限上企業龍頭效應。限額以上企業及個體戶因其聚集、輻射和支撐帶動作用,能有效拉動全縣商貿經濟增長。落實財政補助、稅收減免、信貸支援等扶持政策,對發展潛力大、行業特色明顯、成長性好的企業實行重點引導、重點扶持以提升企業檔次及綜合素質。加強經貿、團縣委、工商等部門溝通協作,著力抓好小升規工作,加大中小企業服務力度,引導一批企業落地上規。此外,對於達到一定規模並有資格享受政策優惠的企業,譬如“龍頭企業”等審批當以企業統計報表資料為參考依據,從而更好地激發企業上規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三)抓無證經營,完善電子商務企業(個體戶)登記手續。限額以上電子商務單位必須註冊法人單位,同時建立相對規範的財務制度,無證經營者需完備工商營業執照等相關手續。據現行統計制度規定,若網商無證照經營,則不能進入抽樣調查框,其銷售額便無法在統計資料上體現。以完備“三證”(工商營業執照、稅務登記證、組織機構程式碼證)為抓手,加快推進網路零售額規範入統工作進度,切實提高農村電子商務在縣域消費品市場中的貢獻率。

  (四)積極培育消費熱點,增強消費動力。以縣域內50個傳統村落為抓手,推進古村落保護和利用,以境內田園風光為資本,結合農家樂及生態養生、生態養老、生態人居、畫家村等新型業態,加強旅遊產品開發,把鄉村民宿業和休閒養生養老作為我縣第三產業發展的突破點。支援有條件的鄉鎮(街道)、村和民間組織舉辦特色民俗節慶活動,營造全民興旅、旅遊富民的濃厚氛圍,以節慶活動為載體,著力培育新的消費熱點,促進縣域旅遊餐飲、健身美容、休閒娛樂等服務消費,挖掘和釋放潛在的消費能力。積極引導大眾消費觀念升級,提升個性化、差異化、時尚化、品牌化消費理念,進一步增強居民消費的動力,從而促進市場較快增長。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4

  為了深入瞭解本市居民家庭在酒類市場及餐飲類市場的消費情況,特進行此次調查。調查由本市某大學承擔,調查時間是20xx年xx月至xx月,調查方式為問卷式訪問調查,本次調查選取的樣本總數是xx戶。各項調查工作結束後,該大學將調查內容予以總結,其調查報告如下:

  一、調查物件的基本情況。

  二、專門調查部分。

  (一)酒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1、白酒比紅酒消費量大。分析其原因,一是白酒除了顧客自己消費以外,用於送禮的較多,而紅酒主要用於自己消費;二是商家做廣告也多數是白酒廣告,紅酒的廣告很少。這直接導致白酒的市場大於紅酒的市場。

  2、白酒消費多元消費化。

  (1)購買因素比較鮮明,調查資料顯示,消費者關注的因素依次為價格、品牌、質量、包裝、廣告、酒精度,這樣就可以得出結論,生產廠商的合理定價是十分重要的,創名牌、求質量、巧包裝、做好廣告也很重要。

  (2)顧客忠誠度調查表明,經常換品牌的消費者佔樣本總數的32.95%,偶爾換的佔43.75%,對新品牌的酒持喜歡態度的佔樣本總數的32.39%,持無所謂態度的佔52.27%,明確表示不喜歡的佔3.4%。可以看出,一旦某個品牌在消費者心目中形成,是很難改變的,因此,廠商應在樹立企業形象、爭創名牌上狠下功夫,這對企業的發展十分重要。

  (3)動因分析。主要在於消費者自己的選擇,其次是廣告宣傳,然後是親友介紹,最後才是營業員推薦。不難發現,怎樣吸引消費者的注意力,對於企業來說是關鍵,怎樣做好廣告宣傳,消費者的口碑如何建立,將直接影響酒類市場的規模。而對於商家來說,營業員的素質也應重視,因為其對酒類產品的銷售有著一定的影響作用。

  (二)飲食類產品的消費情況。

  本次調查主要針對一些飲食消費場所和消費者比較喜歡的飲食進行,調查表明,消費有以下幾個重要特點:

  1、消費者認為最好的酒店不是最佳選擇,而最常去的酒店往往又不是最好的酒店,消費者最常去的酒店大部分是中檔的,這與本市居民的消費水平是相適應的,現將幾個主要酒店比較如下:

  2、消費者大多選擇在自己工作或住所的周圍,有一定的區域性。雖然在酒店的選擇上有很大的隨機性,但也並非絕對如此,例如,長城酒樓、淮揚酒樓,也有一定的遠距離消費者惠顧。

  3、消費者追求時尚消費,如對手抓龍蝦、糖醋排骨、糖醋里脊、宮爆雞丁的消費比較多,特別是手抓龍蝦,在調查樣本總數中約佔26.14%,以絕對優勢佔領餐飲類市場。

  4、近年來,海鮮與火鍋成為市民飲食市場的兩個亮點,市場潛力很大,目前的消費量也很大。調查顯示,表示喜歡海鮮的佔樣本總數的60.8%,喜歡火鍋的約佔51.14%,在對季節的調查中,喜歡在夏季吃火鍋的約有81.83%,在冬天的約為36.93%,火鍋不但在冬季有很大的市場,在夏季也有較大的市場潛力。目前,本市的火鍋店和海鮮館遍佈街頭,形成居民消費的一大景觀和特色。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5

  當前,雲南面臨經濟增長挑戰重重、開放型經濟發展動力不足、內需和消費增長乏力、本地投資和產業供應有效性嚴重低下等發展困難,消費市場支撐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日益減弱。20xx年雲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22.90億元,然而消費總額中本土商品銷售金額佔比較低,省內消費市場產品外部輸入比重極高,本地產業供應能力缺失;省外乃至周邊境外產品輸出比例較低,拓展外部消費市場的本地產業支撐力度弱。如何把雲南的資源優勢、交通優勢和沿邊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和經濟優勢,實現輸入商品本土化生產和拓展“雲南製造”國際市場,推進雲南產業發展已成為雲南待解決的重要命題。

  一、雲南省消費市場現狀分析

  (一)消費市場整體情況

  隨著經濟的發展、科技的進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消費市場的規模不斷擴大,消費種類日益增多。20xx年雲南省全年實現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5722.90億元,是20xx年的2.2倍,年均增長xx.4%隨著剛性消費需求的較快增長,雲南省商品消費都有不同程度增長。20xx年全省限額以上單位糧油食品飲料菸酒類、服裝鞋帽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中西藥藥品類、汽車類、石油及製品類、金銀珠寶類、家用電器及音像製品類八大類商品分別實現零售額448.67億元、131.69億元、97.13億元、130.67億元、734.20億元、619.57億元、93.53億元和85.88億元,對拉動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起到支撐作用。圖120xx年全省限額以上八大類社會消費品零售結構比例此外,網上購物模式打破了傳統消費的地域界限,快速分流了本地消費品市場。以20xx年天貓“雙十一”全球狂歡節首日為例,雲南顧客消費23.01億元,位列全國第19位;全省對外銷售3.98億元,僅佔天貓“雙十一”首日銷售額的0.31%,全省電商貿易順逆差達到了-19.03億元;網路交易平臺,服裝、圖書、食品、母嬰、家紡、運動戶外、鞋、護膚類銷售額排名前十均無雲南企業、品牌。這意味著,省內購買力的大量外流,對雲南省社會消費品零售分流十分明顯。

  (二)產業發展基本情況

  雲南省產業規模不斷擴大,產業結構不斷最佳化,服務業的比重不斷提高。20xx年雲南省一產、二產、三產增加值分別為2195.04億元、5799.34億元和6875.57億元,三次產業結構由上年的xx.1:39.8:45.1調整為xx.8:39.0:46.2,第三產業的比重進一步擴大,成為拉動經濟發展的主要力量。多年來,雲南省大力發展以資源利用為主的輕工業和重化工業,培育了菸草、冶金、能源等支柱產業。20xx年雲南菸草製品業、電力熱力生產和供應業、六大高耗能行業分別實現增加值xx83.50億元、6xx.90億元和1312.54億元,合計3xx1.94億元,佔全省生產總值的20.9%,在經濟發展中起著重要的支撐作用,促進了傳統產業結構調整和產業科技創新發展。儘管雲南省產業培育和發展取得了新的成效,但與沿海發達省(市)甚至周邊省份相比,產業發展不足、產業結構矛盾突出、產業發展活力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的局面仍沒得到根本改變,尤其是針對本土消費市場以及周邊國家消費市場需求的產業配套能力建設較為滯後。圖2雲南省20xx-20xx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累計實現利稅及增長速度

  (三)對外貿易發展情況

  雲南省透過主動服務和融入國家對外開放戰略,充分發揮與緬易快速增長。20xx-20xx年雲南進出口總額年均增長22.0%,高於全國12.3個百分點。20xx年全省進出口總額199.99億美元,其中,出口總額1xx.82億美元,進口總額84.17億美元。歐盟、東盟、南亞作為雲南省的外貿夥伴,20xx年全年實現進出口交易額分別為xx.xx億美元、xx8.33億美元和5.72億美元,佔雲南省外貿進出口總額的比重分別為5.1%,59.2%和2.9%雲南省透過逐步調整進出口扶持政策,取消對有色金屬、磷化工產品的出口扶持,加大對農產品、機電產品和輕工產品的出口扶持力度,積極引導企業優化出口商品結構、提高商品出口的附加值,貿易結構發生了顯著變化,初步實現了進出口商品結構的調整及多元化發展。(如表1所示)

  二、雲南省消費市場商品本土化分析

  從增強雲南本土產業配套能力、周邊市場競爭力以及增加本地就業、稅收等方面目標出發,雲南本土產業支撐本土商品消費市場以及拓展周邊國家消費市場方面存在一些突出問題。

  (一)省外生產並在本地銷售比重高

  透過對299家限額以上批發和零售企業進行問卷調查,雲南省在汽車、石油及製品、糧油與食品、服裝、中西藥、日用品、建築及裝潢材料、家用電器以及金銀珠寶的消費量較大。然而,糧油食品飲料及菸酒類、體育娛樂用品類、服裝鞋帽及針紡織品類、日用品類、化妝品類、五金及電料類、傢俱類、建築及裝潢材料類、文化辦公用品類、通訊器材類、家用電器和音像器材類及汽車類等消費商品“外產地銷”率依次為17.9%、56.8%、57.2%、63.5%、64.4%、72.6%、73.9%、75.7%、78.0%、79.9%、89.4%、95.4%,其均值高達68%。據本次專項調查,雲南消費市場商品外部輸入比例高,本地企業對本地消費商品市場佔有率低,產業鏈配套不完整,產業結構層級較低且不均衡,不能有效滿足本地消費市場的需求,產業供應缺位嚴重。具體體現在汽車類等消費品幾乎全部外部輸入,其他消費商品外部輸入率達68%。根據調查結構測算,雲南整體消費商品外部輸入率高達70%-80%。

  (二)省內生產外銷消費商品比例低

  從雲南省整體產業結構看。20xx年雲南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為xx.8:39.0:46.2,第一產業比重過大,高於全國平均水平6.2個百分點;第二產業比重比全國低0.8個百分點,發展滯後而且不強,特別是工業缺乏支柱性產業、骨幹性企業、拳頭性產品;第三產業不優,現代服務業、新興業態和商業模式發展滯後。從雲南百強企業公開公佈資訊看,本土重點生產企業主要有:紅塔菸草(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昆明鋼鐵控股有限公司等,主要集中在菸草、鋼鐵、銅礦、化工產品等領域(見表3所示)。這些本土企業多是資源型企業、國有企業,但20xx年以來普遍出現虧損,僅雲白藥和雲南建工等少數企業盈利,與國際國內同類企業相比,發展活力不夠、自主創新能力不強,競爭力有待提升。因此,從側面可以看出,雲南本土產業產品輸出多集中在資源類、原料類和初加工商品,在省內消費商品市場佔有率低,且在省外消費商品市場的佔有率和競爭力也低,進一步針對外部市場需求,提升產業結構,拓展省外市場的空間仍然很大。

  (三)出口商品中本地產品以資源型為主

  雲南省出口產品主要為機電產品、服裝及紡織品為核心的輕工產品、農產品、礦產品、電力、化工產品、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寶石及製品、有色金屬等,其中除農產品、電力、化工產品、寶石及製品、有色金屬基本是由雲南本土生產的以外,其他出口商品尤其是機電產品、服裝及紡織品為核心的輕工產品基本是省外生產。整體來看,雲南出口商品中本土生產的產品以資源型產品為主,產品附加值低,未能形成具有競爭優勢的產業支撐體系。雲南地處西南邊陲,與南亞東南亞國家接壤,有良好的區位優勢,且南亞東南亞國家是雲南省的主要貿易伙伴。但是南亞東南亞市場需求未充分發掘,雲南本土商品輸出潛力未充分開發。雲南省對南亞國家主要出口產品為化肥、氧化鋁、鋼材、銅鋶、磷化工產品、紡織品、機械裝置、化工產品、糧油食品等,進口產品主要為鉛礦砂、鋅礦砂、牛皮革、凍蟹、黃麻、紅茶、堅果等農產品;對東南亞國家主要出口產品為小家電等機電產品、蔬菜水果等農產品、汽車、服裝及紡織品、日用百貨、寶石、菸草製品、電力、磷化工產品、化肥、塑膠製品、傢俱、精油等,進口產品主要有棕櫚油、橡膠、寶石、木材、礦石等資源性產品、電力、活鮮冷凍幹鹽醃漬的甲殼動物等。雲南省出口產品以資源型產品為主,應結合本土優勢繼續完善產業發展環境,鞏固提升農產品、礦產品、電力、化工產品、塑膠橡膠及其製品、寶石及製品、有色金屬等產業,加大投入,增強創新,增強競爭力、提高附加值;同時結合實際,錯位發展小家電等機電產業、汽車產業、服裝及紡織品產業等。

  三、提高本土消費商品生產企業競爭力的建議

  以現代生物產業、能源產業、製造產業、旅遊產業、文化產業、服務產業發展作為支撐,加強消費商品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透過供給側提升投資效率、精準政策扶持、提品牌效能和創新驅動力。

  (一)實施消費商品“雲南製造”品牌戰略

  結合雲南農業大省、旅遊大省、全國機場最多的省份以及“山、邊、民”特點,提升產業品質,走品牌發展之路,努力樹立雲糧、雲菜、雲果、雲花、雲茶、雲咖、雲牧、雲漁、雲藥等雲系列“農業小巨人”雲南品牌,積極推進本土優勢產業的發展,以現代化的管理和運營理念提供高品質的產品,打造國際“雲品”消費品牌產業體系。以市場需求為指導,開展雲南本土產業普查,建立動態和科學監測和預測機制。透過技術改造,培育品牌,對傳統產業中的眾多優勢企業和潛力企業,實現就地轉型升級,逐漸培育成高新技術企業或提升競爭力。結合發展高新技術產業,推進傳統產業與新興產業相互促進、產業聯動、融合發展,推進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建立起跨市場、行業、部門的產業升級發展格局。

  (二)推動“存量”消費商品產業升級發展

  針對本土消費市場和周邊市場需求,在高原特色農產品加工產業、生物醫藥產業、菸草產業、珠寶玉石產業、傢俱建材產業、新材料產業、汽車及先進裝備製造業等領域,擇優培育一批對全省經濟具有明顯釋放、影響和帶動作用的大型骨幹企業,實施本土消費商品產業百家領軍培育工程,逐步打造成為全國知名、國際有影響的“雲南產業百家領軍”企業,使之成為產業結構調整的“排頭兵”和“帶頭羊”。加快推進中小企業服務體系建設,以標準廠房建設為抓手推動非公經濟中小企業發展。扶持發展本土型中小企業。鼓勵創辦、領辦本土型中小企業,深化產學研合作,支援與國內知名院校、科研機構、國企合作組建本土型中小企業。整合各類科技資源,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實施千戶消費商品中小企業成長工程,促進有條件的本土型中小企業迅速成長。結合“雲上雲”、“雲品出彩雲”等電子商務+工程,實施本土消費商品電子商務工程,扶持消費市場商品本土產業開展電子商務。重點以電子商務進農村,延伸高原農產品本土深加工產業鏈,拓展銷售市場區域。推動“雲品”全國行網上網下互動,構建覆蓋全國的“雲品”電子商務銷售網路。探索“雲品”出國門跨境電子商務網路建設,打造消費商品跨境電商核心服務平臺,完善跨境物流和銷售網路,構建支撐“雲品”走出去並承接國內外的跨境流通渠道。

  (三)推進消費商品產業鏈叢集發展

  積極研究出臺國有平臺公司金融資本運作方案,採取國有股權招商甚至跨境吸引外資等形式,引導多種所有制經濟以多種形式進入雲南國有平臺資源,提升市場需求大且有發展優勢能力的產業領域開放度。加大對本土企業兼併重組的政策支援力度,提升雲南國有骨幹消費商品企業實力。鼓勵優勢(領軍)企業透過參股、控股、兼併、聯合、合資、合作等多種形式進行資產重組,企業做大做強,在全省打造競爭力強的大型龍頭企業集團。著力推進消費商品傳統產業發展的結構化創新,由分散的中小企業、塊狀經濟轉向以大企業、大集團為龍頭的分工協作聯合體,逐步實現工業化、市場化、城市化聯動提升型的產業叢集。依託各類經濟技術開發區、高新技術開發區和各級產業園區,最佳化產業結構和區域佈局,整合園區發展要素,提高要素聚集度和開放度,形成產業園區的特色化和錯位發展。

  (四)推動消費商品產業“雲南智造”創新驅動

  合理利用傳統企業現有平臺、市場、網路等資源優勢,找準消費商品產業創新著力點,從本土研發投入、技術專利、人才隊伍和成果轉化等各個方面,加大創新環節投入,提升創新驅動能力。建立全省消費市場商品產業技術協同創新平臺,整合政府部門、科研機構和企業市場技術投入資源,分行業、分市場開展創新協同。在省內相關高校建立專業技術人才培養中心,針對消費市場商品產業需求,開展資源深加工、裝備裝配、國際市場開拓等基礎職業教育培訓,提升勞動力技能水平。針對商品消費市場及產業特點,不斷加強傳統產業與戰略性新興產業的統籌規劃和銜接,逐步形成叢集內企業間上下游聯絡緊密、相互依存的發展模式。

  (五)開展消費商品產業鏈“補短”招商

  依託雲南資源、區位優勢,結合雲南產業現狀,針對消費商品研發、生產、加工、營銷以及標準化、國際化、證券化等產業鏈環節,補短填齊延長產業鏈價值。在家電產業、紡織品及服裝產業、汽車及先進裝備製造業、電子資訊產業等領域,結合產業鏈缺失環節,進行產業鏈精準招商引資。在高原農業產業重點引進種苗研發、高深加工、跨界應用、國際品牌營銷等環節重點帶動企業發展。積極吸引符合雲南產業發展導向的大企業總部向雲南集聚,設立大區域性總部和研發、營銷的職能性總部,提升產業聚集平臺功能。進一步完善和加強一把手總負責、招商部門牽頭、各級各部門對口掛點招商機制,突出產業招商,突出各級各部門招商資源和渠道整合,形成協同招商合力。將重點區域、產業、領域、企業等對口落實到各級各部門,並落實一站式和全程服務體系,實施高位牽頭、全體負責的招商扶商制度。對針對消費市場需求引進企業要省內統一佈局,各州市合作,發揮比較優勢,避免惡性競爭。在土地、稅收等方面給予優惠支援,支援以大企業集團和戰略投資者為主體開發建設產業園區,促進以園招商、以商建園。加強簽約專案落地進度的跟蹤督促,做到開發儲備一批、洽談推進一批和開工建設一批。

  四、深化消費商品產業一體化開放發展格局的建議

  以本土產業培育和省外企業招商為路徑,提升和完善消費、投資及產業內外一體化開放發展和協同機制,切實推動本土產業供應能力增強、結構最佳化、市場拓展和競爭力提升。

  (一)堅持開放引領和培育消費商品本土產業

  抓住國家建設“一帶一路”、“長江經濟帶”、“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等發展機遇,深化開放,以南亞東南亞市場需求為導向,在開放型產業、園區、口岸和通道網路等建設上,加強對消費市場商品產業的支撐。加強同東南亞國家的合作,完善雙邊消費市場及產業合作機制,切實推進雙方經貿、文化、教育、民族等合作交流,為消費商品產業發展奠定良好外部環境。提升貨物進出口的通關及運輸服務體系、開展貿易結算的金融服務體系、南亞國家國情和法規法律諮詢服務體系、聯絡雙邊商務洽談的資訊諮詢服務體系、專為南亞國家商務人員往來提供的生活服務體系等,構建雲南消費商品走向南亞東南亞的良好渠道。

  (二)打造消費商品出口加工業和製造業基地

  建設國際產業合作園,有計劃地利用政策引導東部地區的產業轉移,瞄準南亞東南亞國家的市場需求,佈局生物產品開發基地、中醫藥製造業基地、農業機械加工基地、農產品加工基地等國家級出口加工基地。大力推動加工食品、服裝、家電、農機裝置、農業化工產品、保稅物流、跨境旅遊等產業的發展,推動雙邊貿易綜合化。針對東南亞國家基礎設施相對薄弱,基於地緣優勢和合作發展機遇,大力發展基礎設施建設行業,推進鋼材、水泥和機械裝置行業的發展。

  (三)建立開放型消費商品產業園區帶

  發揮滇中產業新區引擎作用,立足沿邊開放經濟帶建設,突出生物醫藥、機電裝配、農業深加工等優勢產業聚集區,透過跨境產業承接轉移,探索全產業鏈園區建設,構建重點產業的全鏈集中發展。針對華南、華北等國內市場,以及寮國、緬甸、孟加拉等區域市場特點,依託邊(跨)合區、綜保區等探索建立定向市場產業園區,透過優勢產業聚集以及跨區域園園合作,搭建要素和市場間產業貫通平臺。

  五、繼續完善雲南省省際貿易監測統計平臺

  繼續最佳化完善現有省際貿易監測統計平臺,擴大樣本規模,提升樣本質量,深挖企業商品流通情況,掌握“地產地銷”、“地產外銷”、“外產地銷”精準資料,從根本上掌握雲南省商品流通關係和需求關係。同時,明確工作職責、責任部門、承擔機構以及相應保障條件,將消費市場商品產業發展進行動態評估,針對政策落實情況開展政府績效考核,並將結果作為政府及部門考核的重要內容,對消費市場商品本土產業培育和引進中工作成績突出的單位和個人給予表彰獎勵,對本土化指標考核不合格的,予以通報批評。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6

  報告名稱: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調查報告

  調查地點:全國

  調查方法:網上調查

  調查時間:20xx年3月27日至4月25日

  樣本量:3268

  被訪者:網民

  調查機構: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

  報告內容:

  此次調查活動自3月27日至4月25日共為期一個月,調查內容涉及當前汽車消費現狀以及今後汽車消費取向等多方面的題目共計33個,百多個選項。接受本次調查的人員遍及全國32個省、市和自治區,共計獲得有效調查答卷3268份。其中,北京接受調查人數最多為 944人,佔28.89%;西藏自治區最少。接受調查的人員特點如下:主要以23-40歲左右的男性中青年組成,他們普遍學歷較高、工作相對穩定、收入較高,更加關心汽車,是私人汽車購買特別是轎車的主要潛在消費者。以上消費者特徵正好與本版讀者定位相吻合。他們關心的也就自然成為本報所關注的了。

  由全國最大汽車交易市場——北京亞運村汽車交易市場主辦8家網際網路網站和7家媒體共同協辦的“全國汽車消費市場現狀網上調查”近日結束。本次調查結果表明:市場不是政府和商家說了算真正決定它“前途”的是消費者。

  我為什麼現在不買車

  1.高價格、低收入影響購車

  在調查受訪者影響其購買汽車的主要因素是什麼時,有71%的受訪者選擇了汽車價格,有53%的受訪者選擇了收入水平,選擇政策影響的有28%,環境影響的佔21%,道路限制的只佔7%。

  從以上調查資料不難看出,當前國內製約私人購車的主要原因仍是過高的汽車價格和相對較低的家庭收入。此次調查顯示有87%的消費者認為國內汽車價格過高,希望降價;有12 %的人認為現在國內汽車價格合適。在調查影響消費者選購汽車的因素中,排在第一位的仍然是價格,有80%的人認為他們在購車時會考慮價格因素;排第二位的是售後服務,有63 %;而汽車的品牌因素只佔37%,排第三位;考慮汽車效能因素的排第四,有24%。而購車方式、購車服務、汽車實用性等因素則分別只有11%、6%和4%的人考慮到。

  2.購車、用車環境都不好

  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也是除汽車價格外影響私人購車的主要因素,在此次調查中受訪者對汽車的使用和購買環境絕大部分都表示不滿意,在購車環境方面只有21%的受訪者表示了滿意。北京、天津、上海三地,天津的滿意度最高也就只有35%。在表示不滿意的原因上,有61%的人認為購車環節的價外費用過高,59%的人認為購車手續煩瑣,42%的人對地方限制性措施不滿。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由於上海實行汽車牌照拍賣政策,使上海人在汽車價外費用和地方性限制政策兩個方面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其中對價外費用不滿的人達到67 %,而北京因為實施新的環保、泊位證政策,使購車程式更加複雜,因此北京人最不滿意的是購車手續的煩瑣,有61%的人選擇了此項。

  在用車環境方面只有18%的人認為滿意,北京和上海表示滿意的只有10%和11%,遠遠低於平均值,北京人最不滿的是道路堵塞和無停車位,分別佔74%和60%,上海則有69 %的受訪者對用車費用過高表示不滿。

  3.汽車質量、服務質量良莠不齊

  在對國產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調查中,雖然分別有75%和66%的受訪者認為滿意,但表示不滿意的也達到25%和34%。對售後服務質量不滿的比例比對汽車質量不滿的比例高近10%,表明國內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在售後服務體系的建立和加強服務上仍需努力。

  在北京、天津、上海三地的調查比較中,天津的受訪者對汽車質量和售後服務質量的不滿意度都最高,分別達到33%和41%,上海的不滿意度最低,分別只有16%和23%,北京的不滿意度在上海和天津之間,但都略高於總體平均值。天津和上海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表明國內汽車生產、消費市場的不成熟,不同品牌和檔次的汽車其質量和服務體系都有較大差距。天津和上海兩地的地產車分別在本地區的銷售中佔據主導地位,兩地調查結果的巨大差別從側面反映了國內中低檔汽車與中高檔轎車在汽車質量和服務質量上存在著差異。

  r>

  從1997年的分期付款到1999年的貸款購車,進入20xx年後,汽車生產和銷售廠商都希望消費信貸能夠成為開啟國內汽車消費市場的一把金鑰匙,渴望汽車消費信貸能為低迷的汽車消費市場帶來一些生機,但現實卻是消費信貸這一購車方式諮詢的多而實際成交的少。

  本次調查顯示消費者之所以不選擇信貸購車方式是因為89%的消費者對現在實行的信貸購車方式都表示不滿意。在調查所不滿的原因時,有72%的受訪者認為手續複雜、49%認為費用較高、48%的人認為擔保方式太少、43%的人認為還貸時間過短、39%的人認為月還貸費用較高。手續複雜被排在首位是由中國當前社會現狀決定的,中國的消費者普遍尚未建立消費信譽,不管是銀行、保險公司還是商家在考慮進行貸款和擔保時都不得不面對巨大的風險,為了規避風險制定的核查、擔保手續,讓大多數消費者望而卻步。貸款購車的附加費用偏高也是妨礙消費者選擇這一消費方式的原因,現行的貸款購車方式,如按3年期還貸計算,最終的附加費用大約是一次性購車所需費用的10%左右,對於一輛10萬元左右的國產普通轎車需多花1萬多元。在擔保方式的選擇上,第三方擔保方式是現在普遍採取的一種擔保方式,很多汽車銷售商為了開展貸款購車業務,向銀行提供商家第三方擔保業務,對汽車的消費信貸產生了一定的積極促進作用,但希望採取此種方式的受訪者並不多熤揮15%;更多的受訪者選擇了固定資產擔保和汽車擔保方式,分別為38%和33%,雖然大部分受訪者希望採取此兩種方式貸款購車,但現在此兩種方式實現起來並不容易,這也是影響汽車消費信貸的原因。

  隨著城市住房私有化的進展,利用住房進行抵押貸款將會逐漸增多;即將新出臺的機動車登記管理辦法,會讓透過所購汽車進行抵押貸款的方式成為可能。在還貸時間和還貸費用上此次調查顯示,受訪者希望還貸時間越長越好,其中希望在5年和5年以上的佔77%;而 79%的受訪者認為每月還貸費用在1500元以下可以接受。

  我會何時、何地、買什麼車

  1.3年後購車時間最佳

  在制定購車計劃方面,有17%的受調查人員表示將在年內購車,40%的人員表示會在三年內購車,5年內的佔26%,8年內的佔17%。選擇在3年~5年內購買汽車的佔66%,這表明了廣大私人購車者對中國加入國際關貿總協議後對中國汽車工業影響的看法,3年後可能將是中國私人購車的最佳時間的開始,5年後按照中美簽訂的協議,中國的汽車進口關稅將下降到25%,國內汽車的價格將會大幅度下調。由於私人購車者普遍持有此種看法,因此除了部分急於用車者外,大部分購買者將持幣待購。這將對今明兩年內國內汽車生產廠家及經銷商帶來巨大壓力。

  另外在對購買國產車還是進口車的調查上,有66%的受訪者選擇了國產車,而有34%的人選擇了進口車,尤其在廣東、福建、遼寧三地選擇購買進口車的比例分別為39%、46%、 44%。由此可見中國加入世貿組織後,有關汽車的相關條款及國內配套的具體政策,將直接影響大多數人的購車計劃。

  2.首選10萬元以下轎車

  在調查受訪者希望購買何種汽車時,有71%的人選擇了購買普通型轎車(10萬元左右), 11%選擇購買吉普車,10%選擇微型客貨車,選擇高檔轎車的只佔8%。在詢問所能接受的汽車價格時,選擇10萬元以下的佔66%,11萬~20萬的佔28%,20萬以上的只有6%。

  從以上調查情況來看,今後10萬元以下的經濟型轎車將是私人購車的首選,將會成為市場主打車型。 曾經因價格便宜、方便適用而廣受私人消費者歡迎的微型客貨車,在此次調查中的歡迎度只有10%,在北京等大城市只有5%,與從前相比已大大下降。這說明微型客貨車面對各大城市不斷加強的環保、安全方面的管理力度,和農村市場新崛起的農用汽車的競爭,如不積極加強技術改進、車型更新,改變低檔粗糙的形象,雖然加入WTO後可能暫時影響不大,但其價格優勢面對市場的變化和競爭已不容樂觀。

  3.受訪者三成購買了舊車

  本次在對受訪者進行希望購買新車還是舊車的調查中,91%的受訪者都選擇了將購買新車,然而在對已擁有汽車的受訪者的第一輛車是新車還是舊車的調查中我們發現,真正購買新車的比例只有64%,也就是說有27%的消費者雖然希望購買新車,但由於種種原因在實現購車夢時還是從舊車開始的,這也意味著今後中國在除新車市場外還存在著一個巨大的舊車消費市場。而購買舊車的一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舊車比較便宜,在調查受訪者可以接受的舊車價格問題上,有52%的人認為舊車的價格在3萬~5萬元之間比較合適,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價位。

  4.有形汽車市場中的品牌專賣店最受歡迎

  有形汽車交易市場是具有中國特色的一種汽車交易場所和模式,是在中國傳統的汽車流通模式的基礎上發展建立起來的,是適應我國市場經濟初級階段和中國現狀的產物;汽車品牌專賣店是國外實行了幾十年的一種普遍採用的汽車營銷模式,但在國內是近年隨著汽車廠家品牌營銷戰略的推動而逐漸出現的。有形汽車交易市場的出現使傳統分散的小型門臉式的汽車銷售形式面對變革的壓力,品牌專賣店的出現使有形汽車交易市場與專賣店出現了一種既競爭又合作的市場多元化並存局面。面對幾種銷售模式消費者最喜歡誰?在此次調查中我們對此問題對受訪者進行了調查,調查結果發現,消費者最歡迎的銷售模式是建立在有形汽車交易市場內的品牌專賣店,有60%的受訪者願意選擇在此購買汽車,有形市場內的普通銷售商排第二,有20%的受訪者願意選擇在此購買;有形市場外的獨立品牌專賣店排第三,有 18%的受訪者選擇在此購買,而傳統門臉式的經銷方式只有1%的受訪者選擇。

  在對所選擇相應經銷商原因的調查中,選擇有形市場內專賣店和市場外專賣店的受訪者都認為選擇此兩種方式的主要原因是有信譽(佔81.7%和77.5%)、售後服務好(佔77.2 %和79.8%),而在購買方便、便於比較兩個因素上,場內的專賣店都分別高於場外專賣店 7.5個和16.5個百分點。在對有形市場內的普通經銷商的評價上,佔第一位的是購買方便,然後是有信譽、便於比較和售後服務好。

  從以上調查情況表明,有形市場內的專賣店經銷商因為很好地吸收了交易市場和專賣店兩種營銷方式的優點,所以最受消費者的歡迎,也是當前順應國際上新的汽車銷售理念和銷售模式的一種潮流。而在有形市場內設立經銷點的傳統經銷商因為藉助了有形市場整體的優勢、在信譽度、售後服務上有了很大改進,在便於比較和交易方便的優勢下仍比場外的品牌專賣店對消費者略有吸引力。但今後哪種銷售方式更適合中國國情,能成為汽車流通的主流,還有待於時間和實踐來檢驗。

  我買車的目的是什麼

  汽車在中國的計劃經濟時期一直被作為重要的生產資料對其進行管理,是以團體使用為主的生產、工作工具。然而,在本次調查中94%的人員表示希望購買私車,其中將購買汽車的用途作為交通工具和改變家庭生活質量的佔到了69%,純作為經營工具的只有1%。

  雖然調查結果反映出人們的觀念已經發生變化,但現實生活中要真正使這一觀念成為現實,還需有一個長期的過程。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7

  據調查顯示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現在每十個人裡面就有一輛小車,車早已經不是很多年前的稀罕物了。短短十來年的功夫,汽車從成功人士的象徵、小康生活的象徵,逐漸退去光環,演變為日常代步和短途旅遊的必備品。

  買車的人越來越多,尤其是80後、90後等。他們在近年來新購車群體中所佔的比例由20xx年的38%上升至20xx年的53%,超過了原來市場中的70後群體。隨著90後一代年輕消費群體的崛起,汽車市場也面臨著巨大的改變,各大一線汽車品牌都在盡全力推進著“年輕化”戰略。

  面對這批具有未來主宰權的消費新人,HDMR透過與90後的深度訪談交流,選取目前正處在不同生活狀態中的消費者,從經濟,消費成熟度、家庭依賴程度、用車場景等4個方面細緻畫像。希望以他們為代表,助營銷人瞭解90後分化的典型方向,及隨之而來的消費心態與行為的轉變。

  走向成熟的汽車消費新勢力20xx年, 90後多半成年,開始進入社會。這些年輕的生力軍也給中國車市帶來了諸多變化。由於在成長過程中較為密切地接觸汽車文化,並擁有家庭資金的支援,他們整體上購車的起點更高,對品牌、車型也有較為明確的偏好,預算也都不算低,甚至有相當一部分90後擁有直接消費豪車的實力;同時他們正處在個性萌動期,雖然對個性化的車型選擇不設限,但考慮到父母的意見與職場的限制,他們的選擇也往往不跳脫主流影響。

  影響消費者市場的因素有哪些呢?

  1、市場教育

  汽車行業的成長伴隨著汽車品牌與型號 的 激增。一定程度上,消費者正面臨著一個更加多元化的汽車市場,可以滿足更加個性化的需求。另外隨著品牌教育的推進,消費者購車成熟度有所提升。尤其是年輕一代消費者,透過成長階段中不斷的耳濡目染,他們對汽車品牌、外觀風格,車型車系等多方面因素均有基礎瞭解。

  2、追蹤潮流

  但這種成熟度的提升並不是絕對的,在重大決策型的汽車市場,消費者對於汽車消費的想象力還相對匱乏 ,對於自然需求的認知尚不明確,容易受到行業政策、車企技術與產品創新的影響。在近20年對汽車知識的快遞積累中,消費者對於汽車產品、品牌的認知大量來自於汽車品牌傳遞的營銷資訊,汽車企業實際上對消費者購車心態與行為產生了強大的影響。

  3、家庭經濟條件是決定性影響

  影響個體購車決策的最重要因素毫無疑問是經濟水平。經濟水平的高低直接影響著消費者的購車預算,生活方式及用車場景,也將對消費者購車行為產生直接影響。

  經濟因素對於消費者個體化選擇的影響更多體現在購車關注點上,整體而言,購車預算越高,對產品的引數,體驗型指標,品牌要求越高,對經濟指標要求越低。

  4、價值觀與影響力因素的協同作用

  在考慮經濟因素之餘,我們將價值觀與個人影響力視為重要的影響因素。消費者的眼界是否開闊,是否願意接受新鮮事物,是否容易被他人影響。這些問題的選擇會影響消費者的購車行為甚至是顧客滿意度。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8

  由未來網、鳳凰網親子頻道、艾索兒童研究諮詢機構聯合開展的“愛天使,我行動”《兒童消費市場調查》活動,調查顯示:

  1.超過 98%的家長非常重視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安全問題,質量安全意識顯著。本次調查結果顯示,家長對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問題的在意程度是極其顯著的,幾乎全部的在意。一方面體現了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現狀不令人放心,但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家長對於孩子安全的意識很高。兒童尤其是嬰幼兒,群體的特殊性對質量安全的要求明顯高於成人,家長對其消費市場的要求顯然會提高。伴隨著80後逐漸成為家長的主力,“獨一代”作為新一代家長,他們普遍較高的教育程度,以及豐富的資訊獲取手段,傾向於知識勝過經驗,安全意識更會高於前一代家長。

  2.僅兩成家長認為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狀況“還可以”,短期改善信心不足。家長對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的意識較高,但對質量安全狀況的評價卻較低,而且對短期能夠改善現狀的信心明顯不足。調查結果顯示,對於當前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安全狀況,有一成多表示很不滿意,都無奈了,兩成表示不滿意,只能慶幸自己孩子不出問題,有四成多認為需要時刻小心,而只有兩成認為還可以。

  3.材質是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問題最受關注的焦點。對於幾個主要兒童消費領域,消費者選購時主要關注的要素中,調查結果顯示,選購奶粉時首要考慮奶源地,所佔比例近六成,選購玩具首要考慮因素為材質、環保材料,所佔比例超過七成,選購童裝童鞋考慮材質或質地的比例接近七成,位列第二,購買兒童傢俱首要考慮因素為材質、環保材料。奶源地本質上也是材質,由此來看,對於兒童消費,材質是消費選擇是至關重要的因素。顯然,材質是產品質量安全的基本保障,材質安全,產品才可能安全。

  4.購物渠道是家長保證兒童消費市場質量安全的重要關卡。家長對於孩子健康的極度關注,而消費環境有不很令人放心,消費者如何提高安全消費係數?調查發現,購物渠道是第一位的。資料現實,為了確保兒童產品質量,55.7%的受訪者只在放心的商場、大型超市、正規網店購買,所佔比例排在首位,其次是透過產品各種標識來確保質量安全,如成分、生產日期、認證標誌,第三是透過品牌,即只購買知名品牌或廠家的產品。

  5.玩具產品質量安全問題最需重視,理論上奶製品問題被“放大”。總體來看,消費者認為質量安全問題較多的兒童消費領域中,位列前五的依次為玩具、奶製品、零食、輔食及營養品、餵哺洗護用品。而進一步透過社會輿論感知和消費者自身經驗感知的對比分析發現以下特徵:從社會輿論角度,奶製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多;但從消費自身經驗角度來說,奶製品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是最高的;從社會輿論角度,玩具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多;從消費者自身經驗角度來說,玩具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是最低的;從社會輿論角度,電子產品的質量安全問題較少;從消費者自身經驗角度來說,電子產品的滿意度在五個領域內也是較高的。由此來看,玩具領域的質量問題最需要引起重視,而奶製品由於其產品特殊性倍受關注,理論上質量問題被“放大”,實際上,對於奶粉的質量安全是零容忍,一旦有問題,社會倍加關注,社會輿論不免會把問題放大。

  6.國內品牌表現不均衡,奶製品領域差距明顯。質量安全是家長給孩子選擇產品的最重要因素之一,家長偏好的品牌意味著對該品牌質量安全得到家長的相對認同。調查結果顯示,在奶製品領域,仍然是國外品牌主導市場;玩具、童裝童鞋、電子產品領域,國內品牌基本得到消費者認同,甚至比國外品牌略佔優勢。兒童傢俱領域,國外品牌的優勢也略強一些。

  7.使用者體驗勝過知名度,新品牌面臨新機會。通常的市場,品牌知名度意味著消費者,從而意味著市場,很大大品牌透過強大的傳播優勢,讓品牌聲名遠播,從而鞏固自己市場地位。但在兒童消費市場,尤其處在當前消費環境不是令人放心的狀況下,家長對產品質量安全非常關注,為了更放心,家長選擇上小心、小心、再小心。這種情況下,一些大品牌稍有不慎,或受知名度所累,而一些新品牌,透過高品質的質量,和優質的服務,不斷建立市場優勢。

  8.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狀況改善是長期工程,需要全面行動。前面分析提到,家長對目前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狀況的評價,而且對短期能夠改善現狀的信心明顯不足。兩成的受訪者認為會基本維持現狀,近五成認為總體向好但近期改變不會很大。而對於改善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現狀需要採取的措施,調查結果顯示,立法的、技術的、媒體監督的、機構和相關人員獎懲的、社會監督的,各種措施都認為非常必要。

  9.媒體監督作用至關重要,兒童消費市場的質量監督也需要網際網路思維。處在一個資訊科技高速發展的時代,網際網路對人們的影響滲透到各個方面。調查結果顯示,受訪者瞭解兒童產品質量安全資訊渠道中,網際網路的作用非常顯著,排在首位的是網際網路新聞及資訊,所佔比例超高七成半,排在其次的也是網際網路使用者評價。對於改善兒童產品質量安全現狀需要採取的措施,除了立法、建立標準,受訪者認為有效措施中排在二三位的依次為加強資訊科技應用使資訊透明化、媒體增加曝光力度,所佔比例均超過六成。兒童產品質量監督也需要網際網路思維。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9

  一、前言

  當前的消費市場中,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的消費群體正受到越來越大的關注。就食品消費而言,大學生也有其自己的特點,為了調查清楚大學生的食品消費問題,我決定在身邊的同學中進行一次食品消費的調研,就本宿舍以及班裡一女生宿舍進行調查。

  二、資料統計和分析

  1、 總消費額統計結果表明,月消費額主要集中在500——1000之間。就我們學校的

  消費水平來講。消費總額在500——800之間是必須的。透過這些數值的調查,也反映了學校同學的大致消費情況。

  2、飲食消費從調查中可以看出,女生飲食支出主要在300元左右,相對而言是一個較低的數值。調查的物件中的女生,飯量比較小,所以在吃飯消費上比較少;再者,女生都要保持身材,所以在吃的上面花費的較少。而男生在這方面的消費就在400-700之間。 男生中一半的人消費地點在學校食堂,其他在校外餐館就餐。女生則在食堂就餐。

  3、零食的消費 零食是女生生活中不可缺的一項內容,有的女生甚至以零食為主食,可見零食在女生的生活中的佔的份量。 女生 零食的每天支出主要在10-15元。男生則不太喜歡零食,但會買飲料或者香菸,平均每天消費在十元左右。男女生也會偶爾購買水果。

  三、結論與建議 綜合以上分析,我們可以看出大學生的消費心理總體上處於成長健全期。那麼對於大學生在此時期消費中產生的問題,我們能提出什麼建議呢?

  1、增強獨立意識,培養和加強理財能力 。主要有兩方面的內容:其一,正確認識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其二,正確運用金錢及金錢規律的能力。

  2、形成大學生良好消費風氣 並且持之以恆,以大學生良好的消費心理和行為促進良好生活作風的形成,進而促進良好學風、校風的鞏固與發展。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0

  現如今,我們已邁入一個高度發達的時代。隨著經濟的不斷髮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也在逐漸提高著。而物質生活充裕了以後,健康自然便成了大家最為關注的問題。而健康長遠意義上講並不是說你病了然後予以治療,而是從平時就開始防病,可是透過藥物來達到這一目的在現代人看來顯然是極其不可行的,常言說“是藥三分毒”嘛。我們最容易實施和控制的,我想應該莫過於食療了。只有平時注意營養的科學合理搭配,才能吃出健康、吃出漂亮、吃出長壽。食品業和醫學在不斷進步著,於是功能性食品便應運而生了。

  功能性食品譽為“21世紀的食品”,是當今世界研究的熱點。為了解人們對功能性食品的瞭解程度,並在社會上普及功能性食品,我精心設計了一份調查問卷,隨機調查各種年齡層次、各消費水平的消費者,收到了較為滿意的結果。

  1.調查結果及分析

  透過對隨機人群的調查發現,約15%的人根本就不知道什麼是功能性食品,更不清楚功能性食品有什麼功效;約62%的人對功能性食品不是很瞭解,對其功效不認可,覺得效果不明顯,同時對功能性食品的鑑別也缺乏相應的知識;只有23%的人瞭解功能性食品,瞭解其功效,並且知曉很多種類的功能性食品和國內外大品牌。以下為部分被調查者的問卷分析結果。

  大學生:對於功能性食品不瞭解;其效果不明顯,開始有作用,後來就沒感覺;對於功能性食品不信賴;從廣告等媒體知道某些品牌的功能性食品。

  20-30歲的男士:多少了解一點,不是很明白;其功能應是抗疲勞;用過腦白金,效果不錯;價格有點偏高,應有適當下調,仍需改進,要適合長期服用。

  30-40歲的阿姨:不太瞭解,也不用;孩子用過清華同方的產品,家人用過海藻類的產品,使用過對腸胃有幫助的產品;看過產品說明書和廣告,但是仍然覺得對功能性食品的常識不瞭解。

  30歲左右的知識分子:瞭解一點;功能性食品應補充微量元素,力量蛋白元素,蛋白質;用過如安利、完美等產品;覺得是無聊的消費;鑑定要有國家體系認證、說明、用法。

  六七十歲的老人:瞭解;認為功能性食品純屬吵作;用過如深海魚油、螺旋藻、天然維e;不看宣傳;廣告要務實,可信度要提高。不能看廣告,要看療效。

  目前人們知曉的市場上銷售的品牌主要有:鈣爾奇、蟲草烏雞精、腦輕鬆、血爾、血樂、太太口服液、氨基酸口服液、口服免疫球蛋白、成長快樂等。

  同時,被調查者普遍認為,目前社會上對於功能性食品普遍常識的介紹幾乎沒有,消費者對起其處於零概念,也導致了虛假廣告活動猖獗。中國的功能性食品仍處在不成熟的階段,存在標識不規範,沒有統一的標準,功能性食品市場也缺乏完善的管理制度和規則,虛假、誇大廣告問題嚴重,造成消費群體視聽混亂,判斷失誤等。另外,保健食品的價格普遍偏高,對於其普及有很重要的影響。

  2.調查建議

  (1)儘快出臺完善的法律法規,完善和規範功能性食品生產企業和產品市場。

  (2)普及功能性食品的普遍常識,讓消費者增強自身保護能力。

  (3)提高功能性食品成分的穩定性,提高其功效,爭取消費者的信任。

  (4)降低其成本,使價格降低,讓越來越多的人體會到功能性食品的優勢。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1

  近日,中國玩具和嬰童用品協會正式釋出《中國玩具消費調查報告20xx》。整個調查歷時一個月,覆蓋全國各級城市,主要針對兒童年齡在0-12歲且近三個月中為其購買過玩具的消費者。《報告》全面記錄了不同城市、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不同家庭月收入消費者購買玩具的情況,涉及不同品類、價位、場所,年度購買次數及支出,玩具品牌認知度及實際購買玩具品牌排名、兒童業餘和社交時間安排等,系統、全面反映出中國玩具消費特徵與趨勢。

  玩具消費調查每年一次,今年已是第四次,旨在幫助玩具生產企業、品牌商、國際品牌代理商、渠道商等,把握中國玩具消費市場脈搏,為未來進行產品研發、品牌合作、結構調整、渠道拓展及形象宣傳等提供權威決策參考。與往年調查報告相比,今年《報告》有以下幾大特點。

  1、 資料分析維度更加多元化

  與往年調查報告相比,今年《報告》的突出變化是,資料統計和報告分析的維度更加多元化,這是基於中國市場龐大,經濟發展水平不均衡,各級城市及家庭月收入差異較大所作出的細分調整,更能讓玩具行業從業者掌握不同級別城市、不同年齡段、不同性別消費者玩具認知、購買以及年度支出情況,為企業進行玩具產品研發、品牌定位宣傳及不同城市、不同形態、不同人群的渠道拓展提供了權威的決策依據。

  2、 調查品類細分更加國際化、科學化

  今年,在調查問卷設計之初,協會廣泛徵求NPD等國際知名調研機構意見,並查詢國際通行的玩具品類劃分規則,首次將玩具劃分為11大類別,分別為嬰幼兒玩具、娃娃、毛絨玩具、電子類玩具、建築類與構造類玩具、DIY創意類玩具、遊戲類玩具、模型、戶外運動類玩具、動作人偶、遙控類玩具等,使玩具企業在市場中清楚地找到自己的座標,對比自身與競爭對手的發展情況,從而準確進行市場定位和活動開展。

  3、 網路首次成為玩具消費第一渠道

  20xx年網路渠道首次超過超市/大賣場、百貨商場等,雄踞消費者獲取玩具資訊、實際購買玩

  具的第一渠道。《報告》統計顯示,20xx年,五個玩具消費者中就有兩個選擇透過網路渠道購買玩具,這個比例比20xx年高出14%,這也是其連續兩年保持10%以上的增速。《報告》清晰地反映出渠道的發展和變化,為生產企業、品牌商及經銷商進行渠道選擇、拓展、組合等,以及借勢渠道進行產品和形象傳播與推廣均提供了最佳參考。

  4、價格不是玩具企業競爭第一要素

  與傳統認知有所不同,雖然網路渠道已成為第一消費渠道,但《報告》顯示消費者購買低價位玩具的比例並沒有大幅增加,20xx年有28%的消費者選購了 50元以下的玩具,僅比20xx年增長4%,這說明消費者為孩子選購玩具時,“價格”不是第一考慮因素。同時,這從《報告》“玩具消費注重因素”統計資料也能得到很好的印證,20xx年“質量與安全”是消費者首選要素,比例高達78%, “功能”因素位居第二位。

  5、 不同級別城市呈現不同玩具消費特徵

  中國市場龐大,不同級別城市呈現出不同的消費特徵。《報告》顯示,在購買價位上,一線城市消費者購買200元以上中高價位玩具的比例比二、三線城市分別高出4%、7%;在場所選擇上,一線城市選擇百貨商場和網路渠道的比例明顯高於其他城市;而在購買品類上,為孩子選擇遙控類和電子類玩具的比例,三線城市則高於一、二線城市。此外,《報告》還顯示出不同級別城市消費者在“玩具消費注重因素”、“年度購買玩具次數”、“年度玩具支出”、“對玩具的品牌認知度”以及“玩具品牌認知度排名”等方面的差異。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2

  汽車產業對我國經濟影響重大其對其他產業的帶動作用、對科技的促進作用、對收入消費水平的提高作用以及對於我國國民經濟安全的穩定作用都是明顯且重要的。汽車產業依據其產業關聯性促進我國其他產業(汽車金融服務、鋼鐵工業、石油工業)發展、依據其科技集中性促進我國科技的發展,生產率的提高、汽車產業依據其對勞動力的高需求和較強的收入彈性提高居民收入,促進國民消費、依據其內需擴大作用以及科技創新維繫國民經濟安全。一些資料表明,中國汽車產業的發展,其對中國經濟的促進作用佔各大行業之首,說明了其對中國經濟的重要性。

  此次調查目的是為了要更好地發展汽車產業,就要更好地瞭解如何發展汽車市場。如今我國,汽車已經完全走進我們的生活,並影響著我們的生活,隨處可見,從而形成了一個龐大的汽車市場。

  一、 我國汽車發展狀況分析

  1.我國汽車行業發展背景分析

  基本建設階段(1953~1978年),汽車產業發展動力不足並且在產品結構上凸顯出缺重少輕,轎車幾乎空白的畸形結構,汽車產業初步形成體系。

  探索成長階段(1979~1993年),缺重少輕的結構有所緩解,但是過多的汽車廠家使得中國汽車產業集中度較低,沒有形成規模經濟。這一階段汽車技術有了明顯的提高。

  調整發展階段(1994~1998年),汽車產業面臨更大強度和廣泛的競爭與合作。 快速發展階段(1998年至今),中國汽車工業的社會環境、政策環境以及市場環境都發生了深刻的變化。這些變化都促進了中國汽車產業的迅猛快速發展。“十八大”後,推進新型城鎮化和收入分配製度改革等政策的推出,都將對汽車行業形成實質性利好。

  2.當前我國汽車市場銷量規模分析

  20xx年中國汽車銷量將較此前一年同比增長20%,遠高於今年的增幅預期10%左右。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在報告中表示,20xx年中國的汽車普及率達到每千人56輛,幾乎達到20xx年的5倍。不過相形之下,20xx年全球汽車平均普及率為每千人125輛,因而中國市場潛力巨大。根據韓國等新興市場此前的路線,

  比畢爾巴鄂比斯開銀行預測,未來3年內,中國的汽車普及率將達到每千人113輛,為此,20xx年較20xx年銷量將同比增長10%,而20xx年將較20xx年同比增長近20%。

  3.品牌銷量分析

  20xx年5月份已經悄悄走完,在這個鮮花絢爛、幸福流淌的月份,中國汽車市場以迅速而穩健的步伐,繼續演繹著世界第一汽車消費大國的風采,南北大眾、美系雙雄、日系三強,以及韓國現代所造就的市場格局,短期內難以撼動。回首4月份的汽車市場,大眾汽車成功甩開競爭對手,成為了中國車市的霸主,在銷量排行榜前十名的車型中,大眾汽車佔據了6款,銷量之高,令對手羨慕不已。其次是通用汽車,攜凱越和賽歐,成功佔據2席位置,福特和日產,也各有一款車型上榜。合資品牌激烈的混戰局面,並沒有令自主品牌漁翁得利,從4月份的銷量排行榜上可以看出,只有長安逸動、吉利帝豪EC7、比亞迪F3三款車型的銷量破萬,其它自主品牌都在苦苦掙扎,前途難料。中國政府出臺的一系列扶持自主品牌的`政策,短期內難以見效,唯有自強不息,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奪得生存空間。

  二、我國消費者對汽車關注點分析

  消費者行為研究是營銷決策和制定營銷策略的基礎,與市場的發展密不可分。從營銷角度看,市場機會就是未被滿足的消費者需求,透過消費者行為研究才能去挖掘這些潛在的市場機會,開發新的市場。

  在此次市場調查以泉州為調查地點,設計了一些問題透過現場詢問收集第一手資料。詢問了50位不同年齡層、不同行業的消費者,涉及各個行業,最後整理綜合所有資料,並從中得出了幾個結論。

  1、消費者的個人特質

  汽車市場有了較大的發展,現在已是不小一部分家庭所能夠負擔,但還有大部分不能夠負擔。根據調查,有39%的家庭擁有汽車,但近幾年打算購車的佔40%,剩下的60%都是沒打算或是沒能力買車的。由此可以看出,泉州的汽車市場將會有很大程度的擴大,由於經濟和觀念方面的原因,汽車的普及還是一個比較漫長的過程。

  所有受訪者按性別分段,在已買車的人當中,男性佔56.9%,女性43.1%;打算要買的人當中,男性佔58%,女性佔42%。總體上說,在汽車購買上男女性別差異並不特別大。

  所有受訪者按年齡分段,汽車的主要消費年齡群體之所在。根據調查結果,汽車購買者當中,30歲以下者佔30%,3040歲佔40%,4050歲佔20%(受訪者大部分已買),50歲以上的佔10%;而打算購買汽車的人當中,30歲以下佔60%,3040的佔26%,4050佔10%,50歲以上佔4%。因此可以看出現在汽車的主要消費群體是3050歲,而潛在的消費群體則以40歲以下為主,佔96%,但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的消費一般會在兩三年以後。所以,汽車市場的針對性恐怕是汽車廠商必須認真面對的問題。

  所有受訪者按月家庭收入分段,月家庭收入為20005000元者在已買車者中佔12%,在打算買車者中佔25%;月收入為500010000元的在已買車者中佔55%,在打算買車者中佔60%;加總起來分別佔67和85%,都佔了四分之三。由

  此可以看出,這兩部分人現在是而且還將是汽車市場的主體,他們的意向與喜好必然左右著汽車市場的走向。

  2、消費者的購車理念

  5成受訪者選擇10萬以下經濟車,一年內有購車計劃的消費人群中,超過一半的人選擇了經濟型車代步,汽車的預購價格在5萬-10萬元。家庭月入6000元就有購車計劃,近8成有車家庭3年內欲買第二輛車,有近五成的汽車消費者會因為等待降價或打折而持幣觀望,而適度的降價或打折優惠政策會直接促成這部分消費者的汽車購買。小排量車型受歡迎程度最高,不難想象,當今對於眾多汽車廠家來說,小排量車型仍將面臨激烈的市場競爭。

  所有受訪者按顏色分段,調查物件中,喜歡白色佔12%;黑色佔48%;紅色佔8%,銀色佔20%;藍色佔10%;黃色佔2%,三大主色調仍是黑白銀。

  三、我國汽車工業的發展問題

  自主創新成發展短板,我國汽車業的迅猛發展離不開繁榮的市場,但在5年間,用市場換技術並未讓中國汽車得到更多的實惠,中國汽車產業仍不能自立。我國汽車企業技術創新和品牌主要體現在載貨汽車上,而轎車方面的自主品牌缺乏競爭力。自主創新的匱乏,依然是目前我國汽車的短板。

  品牌未能形成競爭力,面對日益繁榮的市場,中國汽車的消費者的品牌忠誠度依舊沒有形成,品牌忠誠度已成為國產車的現實之憂。

  出口規模亟待翻番,中國汽車及零部件出口也僅佔世界汽車貿易總額一小部分,還要面對國際間技術性貿易壁壘、抑制惡性競爭等問題和挑戰。

  四、未來我國汽車行業分析及問題的解決辦法

  20xx年,面對錯綜複雜的國內外經濟形勢,汽車行業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戰略部署,堅持科學發展為主線,按照穩中求進的工作總基調,加快推進行業轉型升級,攻堅克難,銳意進取,全行業呈現持續健康發展態勢。全年汽車產銷跨上20xx萬輛臺階,創全球歷史新高,再次蟬聯全球第一。20xx年我國汽車工業再次取得良好成績:全國汽車產銷2211.68 萬輛和2198.41 萬輛,比上年分別增長14.8%和13.9%,比上年分別提高10.2和9.6個百分點,增速大幅提升,高於年初預計。產銷突破20xx萬輛創歷史新高,再次重新整理全球記錄,已連續五年蟬聯全球第一。

  在新能源汽車產業鏈中,整車組裝部分難度不大,主要投資機會在於上游相關資源及重要原材料;電池、電機、電控系統三大核心零部件;充電站等配套設施的建設。總體來看,利潤和投資機會更多集中在技術壁壘較高的電池領域和各環節的電控系統。影響汽車行業執行的主要因素有:汽車保有量、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環境、產業發展戰略等因素。從這些因素來看,我國汽車銷量的天花板遠未達到。判斷“十二五”期間,汽車銷量年均增長仍可維持在10%左右,20xx年銷量將接近3000萬輛。展望“十二五”,汽車產業政策將引導企業轉變增長方式,盲目追求規模擴張的模式將難以持續,而核心技術在企業發展中將扮演更重要的角色。只有以綠色節能為宗旨,加強自主創新,提高增長質量才能順應潮流,脫穎而出。

  從消費層面看,維持我國汽車消費快速增長的基本因素依然存在:人們的收入將進一步提高,二、三線城市乃至四、五線城市的汽車消費增長超過一線城市,工業化和城市化程序不斷推進,我國的汽車消費將繼續維持在一個較高水平。雖然還有如油價、停車費上漲等使用成本增加因素的存在,還是擋不住人們的購車慾望。當前,我國汽車工業發展面臨的國內外環境仍然十分嚴峻和複雜:國際金融危機影響仍在持續,各種形式的保護主義明顯抬頭,對我國保持和拓展外需形成較大制約;同時,國內經濟發展中一些深層次矛盾特別是結構性矛盾仍然突出,汽車產業發展中還存在發展方式粗放、產業結構不合理、技術水平較低等矛盾和問題。最佳化調整產業結構,實現企業重組,增強汽車行業的國際競爭能力,是汽車行業長期以來努力爭取的目標。儘管目前我國汽車行業基本建立了包括轎車、載貨車、客車、專用車和零部件在內的初步的工業體系,形成了一批骨幹企業和集團,但整體實力與汽車行業的發達國家相比,差距十分巨大。汽車工業是國民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要堅定發展汽車工業的信心。當前,我國汽車產銷量已位居世界第一,但汽車工業大而不強。汽車強國的標誌主要有三個:一是具有自主創新能力,掌握核心技術和共性技術;二是產業集中度高,企業競爭力強,要有能與國際一流汽車企業比肩的企業;三是在國際市場上佔有一席之地。要透過不斷努力,推動我國由汽車大國向汽車強國邁進。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3

  六大類消費人群的不同特徵

  具有冒險精神的品酒師——他們勇於嘗試各種佳釀,一般不在零售渠道買酒。

  自信的高收入消費者——花高價買酒。

  追求名牌的傳統人士——喜歡在商務場合飲用高價位尤其是波爾多列級酒莊酒。

  社交新人——大多年輕,喜歡與朋友家人在休閒場合或家裡飲酒,常選購主流價格酒,主要用於享受、放鬆。

  出於保健因素喝葡萄酒的人士——這些人佔很小比例,且對價格非常敏感。

  對葡萄酒不太感興趣者——不經常喝酒,特殊場合除外,一般看價格買酒。

  從事葡萄酒貿易行業的人都希望將業務拓展到中國,但是現在他們發現,縱使中國市場發展迅猛,可要想在這個市場分得一杯羹也不是件容易的事。阻礙因素很多,因此成功率不高。

  出口商需要拿出大部分的時間來應付政府部門、解決後勤保障問題、學習中國的商務禮儀。總之,有時候消費者是最後才考慮的因素。

  中國有超過13億人口,他們的消費習慣肯定不一樣。但是,喜歡喝進口葡萄酒的人就少得多了——約1900萬。目前法國酒在中國進口酒市場佔據統治地位,20xx-2011年法國葡萄酒在華銷售漲幅高達66%,其次為中國國產酒和澳大利亞酒。

  中國消費者對五大品種的認知程度如下:赤霞珠(60%)、霞多麗(40%)、長相思(39%)、雷司令(38%)、黑比諾(35%)。

  國際著名葡萄酒調查機構Wine Intelligence經過數年的努力,將中國一二線城市的葡萄酒消費者劃分成為六種不同的消費群體。

  透過大量的資料和麵對面的採訪,他們終於搞清了這些“模仿者”的消費習慣。這是國際社會第一次正式瞭解中國葡萄酒消費者,他們不再是單一的群體,也不同於西方國家的老套路。

  “西方國家的喜好和行為放到中國來總是被誤導,這樣就導致品牌成本上升和市場營銷失誤。”Wine Intelligence銷售經理Maria Troein說道。

  “中國市場還處在發展的初級階段,對許多消費者來講,葡萄酒屬於新鮮事物。現在判斷他們與葡萄酒的關係會如何演變還為時尚早。”但她補充道,“雖然處於市場發展的初級階段,但已經湧現出了許多與眾不同的消費者。”

  這兩個最重要的模仿群體——至少從目前他們對市場的影響力來看可以這麼說,被稱為“冒險鑑賞家”和“追逐名利的傳統主義者”。這兩類群體佔進口酒消費者總數的65%,但不足葡萄酒總消費者人數的1/3。

  冒險鑑賞家屬於高消費、有信心的葡萄酒愛好者,他們喜歡從葡萄酒進口商那裡購買成系列的進口酒,而不願意選擇零售渠道。對他們來講,葡萄酒是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這些消費者大部分是30歲以上的男性,他們認為葡萄酒是精緻生活方式的一部分,也是新國人的標誌。

  但是,他們喜歡葡萄酒還有自己的理由:它不僅是社會地位的象徵。冒險鑑賞家想透過參加當地品酒會或者在微博等大眾化網路渠道參加討論來汲取葡萄酒知識。對他們來講,品牌並不重要,他們可能傾向於歐洲葡萄酒,但也不拒絕嘗試新世界的高階產品。

  在模仿消費群體中,與歐洲觀察家類似的是追逐名利的傳統主義者:一個富裕、保守的群體,他們在商務生活中有很多接觸葡萄酒的機會。他們一般會選擇波爾多和勃艮第葡萄酒,因為這些酒會彰顯他們的地位。人們經常會抱怨,是這類消費者抬高了名莊酒的價格。

  但Troein說:“這一群體貌似到了頂峰時期,在市場上的重要性很快就會下降。”如果真是這樣,那誰會是下一個引人關注的群體呢?

  另外兩個模仿群體屬於“新興群體”,一個是年輕群體;另一個是中年群體。Troein指出,在正確鼓勵措施的推動下,這兩個群體的數量都在不斷增長。

  鼓勵措施也有各種不同的形式。許多中國消費者已經把葡萄酒看作了現代精緻生活的標誌,而且都認為它有保健作用。

  Troein預測,葡萄酒教育也將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特別是那些高階消費群體。“資料顯示,許多消費者確實喜歡學習葡萄酒知識,渴望得到與葡萄酒相關的資訊和教育。對冒險鑑賞家來講,參加品酒會能夠發現新的風格和產區。而追逐名利的傳統主義者可以學到波爾多、勃艮第或其它產區分級系統的一些詳細資訊。”Troein說。

  若假設所有的中國葡萄酒消費者都想參加葡萄酒鑑賞課程那就大錯特錯了,Troein補充道,“對其他消費群體來講,學習的動力並不是很足。國際葡萄酒從業者也需要適當調整交流時的語言,適應中國消費者的習慣。”她說,“要在消費者現有知識的基礎上,找到使自己產品更容易被接受的方法。”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 篇14

  大學生對於分期消費模式的接受度較高

  (速途研究院製圖)

  調查結果顯示,面對達到一定金額的消費產品,在具備可分期消費選擇的前提下,61%的大學生傾向於選擇分期付款進行消費,選擇一次性消費的僅佔39%,可以看出當代大學生對於分期消費模式的接納程度已經比較高。大學生一直都是對於新觀念接受較快的群體,分期消費模式的種種優勢使得其迅速在大學生群體之間廣泛流行,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開始展現出其巨大潛力,成為兵家必爭之地。

  分期平臺呈現巨頭割據

  (速途研究院製圖)

  在關於大學生最常使用的分期平臺調查結果上看,在目前主要的分期平臺呈現出劇透割據的形勢,花唄佔比37%,京東白條佔比34.3%,其次是分期樂和趣分期,兩家平臺在大學生間的活躍度分別佔比18.5%和7.6%,而其他平臺佔比均不大。在幾家大學生認知度較高的平臺中,花唄和京東白條對應的是當前中國最大的B2C網購商城天貓和京東,而網際網路金融和一些專業平臺的佔比並不大,說明大學生分期消費還處於發展階段,而近兩年針對大學生分期消費的企業和平臺數量劇增,這塊潛力市場的格局在未來註定將產生一定變化。

  數碼產品是大學生分期消費的主要物件

  (速途研究院製圖

  從大學生使用分期消費的目的上看,65.7%的大學生在購買電子數碼產品時使用分期消費的頻率最高,手機、數碼相機等電子商品一向是大學生分期購買商品的熱門。而分期旅遊、餐飲娛樂等分期消費的概念也在逐漸興起,分別佔比12.9%和8.9%,飾裝扮、交通工具等分期狀況佔比8.6%、3.3%。

  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在中國仍然處於初期發展階段,數碼電子產品類的分期佔據了大半,而這類產品一直以來也都是大學生購買率較高的相對高價位消費品。隨著市場的逐步成熟,可供大學生分期消費的產品也在逐漸增加,分期旅遊等其他娛樂消費模式開始興起,分期開始不侷限於電子產品的消費

  網站平臺是大學生分期消費的主要方式

  (速途研究院製圖)

  在當前大學生分期消費的方式上看,超過半數的大學生使用分期消費的方式是透過分期網站,佔斌56.8%,使用信用卡分期消費的學生佔比約34.7%,網貸佔比5.0%,分期網站和信用卡分期成為當代大學生使用分期消費的主要途徑。造成這種結果的原因,一方面由於分期網站和信用卡分期的相關經驗比較多,而網貸和其他金融平臺對於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的介入也相對比較晚,但由於市場處於發展期,各種分期途徑的優劣尚且無法評論,如何針對大學生使用者的需求制定戰略,才能夠在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裡取一瓢飲。

  大學生分期消費的金額基本在五千元以下

  (速途研究院製圖)

  透過對大學生使用分期消費的金額上看,大約95%的大學生分期消費的金額都保持在5000元以下,主要集中在1000-3000元,佔比38.6%,其次是3000-5000元和500-1000元之間的分期,分別佔比27.4%和21.8%。當前我國大學生的平均生活費大約在1000-3000元左右,而透過大學生分期消費的主要價格區間可以看出,我國大學生分期消費還是比較理性,基本都維持在可償還能力內。

  分期消費減輕大學生的付款壓力

  (速途研究院製圖)

  在對於熱衷分期消費的大學生消費者的調查中,40.9%的消費者表示分期消費可以減輕其付款壓力,34%的大學生消費者認為提前買到心儀產品時分期帶來的最大好處,同時有23.8%的學生比較看重的是透過分期消費對個人信譽的積累。大學生作為接受新事物最快的群體之一,擁有巨大的消費慾望,分期消費模式極大的解決了這一問題,使得大學生僅需每月支付低額的費用,就可以提前買到心儀的產品,同時減輕消費壓力,積累個人信譽。

  大部分家長支援子女的分期消費行為

  (速途研究院製圖)

  關於子女在大學期間分期消費的行為,78%的家長持贊成態度,22%的家長並不支援。對於這種消費模式大部分家長認為,子女在分期消費的過程中可以鍛鍊自己理財的能力,控制自己支出,只要在合理的範圍之內,他們都願意贊同。同時22%的家長一方面由於害怕自己亂花錢無法償還,一方面由於其陳舊的消費觀念,不願接受這種“賒賬“式的消費行為。而隨著時間推移,家長們也開始更新換代,將會有越來越多的家長支援這種分期消費等新型消費模式。

  大部分學生表示畢業後仍會使用分期

  (速途研究院製圖)

  在接受調查的大學生分期消費者中,92%的大學生表示在畢業後仍會繼續使用這種分期式的消費行為。可以看出分期消費已經開始培養出一批批的忠實使用者,而大部分大學生在畢業之後的普遍工資也不高,分期消費模式仍將給他們帶來便捷。

  速途研究院分析師侯長海認為,大學生分期消費市場發展緩慢,過去幾年一些銀行也關閉了針對大學生的信用卡業務,然而隨著移動網際網路時代對年輕一代消費模式的不斷衝擊和改變。

【市場消費調查報告】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