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精選11篇)

  作為一名優秀的教師,我們要有一流的教學能力,對學到的教學新方法,我們可以記錄在教學反思中,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好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歷史期中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1

  時間飛逝,初二期中考試又結束了,本次考試就像早就意料到了一樣,成績不出色,但是並不難過。雖然如此,但是也想好。因此為了今後的教學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總結經驗教訓,下面就這次期中考試的情況作以簡單分析:

  本次測驗前對於4、6、8班可以是用了很多精力,但是成績並不如人意,沒有完成學校規定的任務,5班從來就沒有多下課外功夫,照樣能考全年級第一,7、9班成績還算出色,圓滿完成任務。從學生答題情況來看,選擇題部分正確率較高,材料題得分率較低,審題失誤多,不會答題。

  一、學生方面:

  1.基礎知識掌握不熟練,不能做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3.解題技巧的欠缺。表現在如何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最佳項,提高正確率;如何審好題,做到緊密結合題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儘量多得分等等。

  4.、個別學生聽講不認真,知識點遺漏,

  5、.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奴隸性強,不肯下工夫,主動去背去記極性差,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二、教師及其他方面

  1.課時和內容所限,任務重,學生自己在課後複習。導致學生對於整節內容不能形成系統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2、.督促檢查的力度不夠,導致學生知識點掌握不熟,不能做到知識的靈活運用。

  3.運用課件教學,內容豐富,知識容量大,學生知道的知識面也廣了,但有時佔用時間太長,課堂上應適度調整。

  4、期中考試前時間緊,內容多,複習時間少,這也是考試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

  5、班級的學習氣氛不一樣,學生重視程度不同,

  6、試卷難度增加,全是情景式材料選擇題,個別學生讀不懂題意,抓不住關鍵詞、關鍵句

  三、今後的措施:

  1、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採取及時反饋抽查。改變教學方法,採取邊複習邊抽查。經過驗證,每講一個知識點,我進行重複後,然後,讓學生記憶,再抽查;這樣做,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識,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強課後的鞏固記憶程度,調動課代表的積極性,充分發揮小組長的作用,建立知識檢查管理網路,真正做到知識的熟練掌握,靈活運用。

  3、平時教學能注重對學生答題方法的訓練。對於選擇題,教學生如何抓住關鍵詞句,當然前提是知識熟練。材料題教學生如何依據材料答題、如何根據所學知識答題。同時做到答題的規範條理序號化。做到在做題中掌握知識以及答題方法。

  4、認真備課,精選知識,做好每一課的課件,充分利用白板教學,加大知識的容量,擴充學生知識面。

  5、要重視培優補差工作。除了關注成績優秀學生,還要重視成績較差學生的幫扶工作。要加強對成績較差學生平時學習的督促,把作業、知識點的檢查落到實處,及時對他們存在問題進行處理,如作業敷衍,抄襲現象嚴重等。

  今後的教學中,努力改進工作中的惰性,虛心向他人學習,總結經驗,吸取教訓,相信付出總會有收穫。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2

  經過一學期的教學,我總結了初中歷史教學的一般方法:

  第一、備課環節

  要求教師在備課時,充分考慮學生的學習層次,要把學生的思想狀況和知識狀況充分考慮進去,不能過高估計學生;

  第二、講課環節

  教師的授課要能故事化、興趣化,注意集中學生的學習新年興趣,八學生的主要精力集中到教師的授課上來;

  第三、農村學生由於家庭事務較多,加上部分學生的路程較遠,時間有限,不能過多地給學生施加壓力,要讓學生在輕鬆的環境中學習。

  第四、作業批改環節

  作業的批改,除了幫助學生分析問題的正誤外,還要幫助學生講解作業的格式等。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3

  一、教師方面:

  1.課時和內容所限,任務重,為了加快總複習的速度,在11月份中旬學完九年級上冊的內容,我沒給學生複習歷史的時間,讓學生自己在課後複習。導致學生對於整節內容不能形成系統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2.督促檢查的力度不夠。

  3.歷史故事雖能調動學生興趣,但有時佔用時間太長,課堂上應適度調整。

  學生方面:從試卷看,主要失分是材料1有的學生理解有誤,沒有抓住中心內容,第一問應是文藝復興就錯,其它問題就全錯了;材料2(但這道題不是會考內容)和材料3兩個作用和意義。問答題主要失在美國是怎樣發展起來的?

  二、學生方面:

  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3.解題技巧的欠缺。表現在如何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最佳項,提高正確率;如何審好題,做到緊密結合題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儘量多得分等等。

  4.看書不細。未能聽進老師的忠言相告,一相情願地以為這兒不考,那兒不考,存在僥倖心理,結果遭受沉重一擊。

  5.不會讀書。學生習慣了把一節教材從頭唸到尾,而較少注意抓住歷史發展的脈搏,體味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領略歷史的博大與精深。

  6.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奴隸性強,不肯下工夫,主動去背去記極性差,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

  三、今後的措施:

  1、進一步提高課堂效率,採取及時反饋抽查。期中考試後,我改變了教學方法,採取邊複習邊抽查。經過驗證,每講一個知識點,我進行重複後,然後,讓學生記憶,再抽查;這樣做,不僅能集中學生的注意力,進一步牢固地掌握知識,而且課堂氣氛緊張,學生生怕漏聽了而使自己起來丟臉,因而,調動了學生的主動性,激活了學生的思維,課堂效果非常好。

  2、加強課後的鞏固記憶程度,採取做練習的方法。同時要求學生避免照抄照辦的現象再次發生。

  四、我的看法:

  歷史,有人把它看作文科的代表性科目是不為過的,它對你的記憶力、分析力、理解力,及對社會的感知力都有一定的要求。學歷史要紮實、牢固、脈絡清晰。上下五千年都由一根時間的紅線串起,切勿東一個人物西一個事件地無規律記憶。因為那樣,雖然把所學的事件都記住了,但這些事件如一盤散沙,缺少戰鬥力。今天的歷史考試已不是單純考察你對孤立事件的記憶,它要求你在記憶單個事件的基礎上,經常重複一項工作——串線。這樣的線索可大可小,可橫可縱,十分靈活。越是靈活串線,證明你的知識掌握得越牢靠。在此我簡單提及一些:最常見的是以時間為線索。這是一條自始至終的大線。也可以人物、民族等為線索。“線不在多,有之則靈。”另外,要勤思考,千萬不要以為歷史就是前人的故事,我的任務只是記憶,實際上記憶只是一部分,只是手段,真正考察的是記憶基礎上的分析、歸納、比較能力。這也是能暴露弱點的部分。

  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努力探索,大膽嘗試,與課改同步,培養學生的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為教育事業奮鬥終身。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4

  一年一度的期中考試又結束了,在本次考試中我所任教的6個班級的成績很不理想,原因很多,為了今後的教學能取得更大的成績,需要總結經驗教訓,為此就期中考試的情況作以簡單分析:

  一、學生方面:

  1.史實不清,是致命的弱點。

  2.部分學生態度不端正。或不重視,或認為歷史很好學,不過背背而已,就是落下也能很快趕得上。

  3.解題技巧的欠缺。表現在如何從四個選項中找出最佳項,提高正確率;如何審好題,做到緊密結合題目要求作答;如何合理安排卷面,儘量多得分等等。

  4.看書不細。未能聽進老師的忠言相告,一相情願地以為這兒不考,那兒不考,存在僥倖心理,結果遭受沉重一擊。

  5.不會讀書。學生習慣了把一節教材從頭唸到尾,而較少注意抓住歷史發展的脈搏,體味歷史事件之間的聯絡,領略歷史的博大與精深。

  6.學生自主學習能力差,不肯下工夫,這是成績不理想的最主要原因,八年級是中學生兩極分化最嚴重的時期。

  二、教學方面:

  1.課時和內容所限,導致學生對於整節內容不能形成系統的認識,影響了他們對教材內容的掌握。

  2.督促檢查的力度不夠。

  3.歷史故事雖能調動學生興趣,但有時佔用時間太長,課堂上應適度調整。

  4.教師挖掘教材不到位,導致考試時有個別題型學生沒有接觸過,結果學生無從回答。

  三、其他方面:

  1.本次考試試題出的偏難,題量大涉及範圍較廣。

  2.期中考試前時間緊,內容多,期中複習時間少,這也是考試成績不好的一個原因。

  針對上述原因,在今後的教學工作中我應努力做到:

  1.課堂上老師的授課對知識的講解要透徹,觀點要明確,點評要到位。不能出現是是而非,模稜兩可的情況。

  2.單元測試和課堂練習要圍繞教材,難易得當,切不可脫離學生的實際。

  3.學生的課堂討論或合作學習,課前要作深入調研,要充分把握好這個“度”。

  4.根據教學進度和學校的實際情況,結合教材儘可能多安排一些理論聯絡實際的社會實踐活動。

  5.對學生課堂聽課、討論、回答問題等的評價要客觀公正,不可盲目表揚和一味的說好。

  另外教給學生一些學習方法和複習方法也很重要:

  1.採用了領著學生複習,每一節課佈置給學生具體的內容,然後小組抽背,課代表抽背,之後教師串聯知識體系,使學生有個完整的歷史概念。

  2.老師統一思想,強化基礎訓練;多接觸瞭解學生,擺事實,講道理,使其明瞭歷史學習的重要性。讓一些在歷史學科成績有突飛猛進的同學介紹學習經驗,讓學生明白歷史成績的提高並不是高不可攀。

  3.教給學生讀書和思考問題的方法;習題講評不只是知識的再現,更關鍵的是技巧的提升;合理安排課堂,體現主體知識,重視結構體系;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

  4.多蒐集材料。運用多種教學手段,課上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使其對本科內容產生濃厚的興趣。

  5.課下多和學生進行溝通,傾聽學生的心聲,接近學生之間的距離,這樣有助於教學工作的順利進行。

  總之,透過本次考試,我認識到在教學工作中自己還存在許多問題和不足之處,在新的教育形式下新課程、新教材、新理念,給我們老師和學生的教育、教學的實際體驗是全新的,而我們的教學實踐經驗還相當有限,還有待於我們全體老師長期不斷的探索和努力,從而在教改中求發展。

  本次考試雖已結束,但更艱鉅的任務還在後面,我將加倍努力爭取期末考試再創佳績。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5

  透過期中階段檢測發現,自己今後教學要注意以下幾點:

  1、要對學生加強審題、答題方面的指導,如要看清題幹中的限定詞,要結合分值作答等等。

  2、要在平時的教學中引導學生準確理解某些重要的歷史概念。

  3、對於基礎知識要準確,全面,把握歷史階段基礎知識、主幹知識。必須要求學生準確、牢固記憶基礎知識,而不是一知半解。

  4、平時要訓練學生規範答題,加強學生的動手能力,把字寫準、寫好,儘量避免錯別字的出現。

  5、進一步加強對學生做題方法的指導並進行有效的訓練,進一步加強規範答題的訓練,進一步加強對學生歷史思維和方法的指導,用歷史的語言回答問題。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6

  本次期中測試在緊張而有序的組織中結束了。為了讓下一段工作更上一層樓,現將質量分析如下:

  一、試題分析

  本次測試試題有兩個來源:一是借用上學年同時間同年級的期中統測題;二是老師們根據自己班學情,自己擬定的一份試題。縱觀試題,題型多樣,知識點全面,考查了學生對基礎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也考查了部分優等生對於知識的拓展程度。唯一不足的是試題印刷質量不太高,有不清楚的地方,或做題留的空間太少,不同程度影響了學生的成績。

  二、試卷分析

  本次測試我們採取不同年級相互交叉的形式,考場秩序良好,成績真實有效。從各年級的成績來看,還不是太理想。語文二年級二班有2人不及格,四年級有5人不及格,六年級有2人不及格,數學一年級有1人不及格,四年級有1人有及格,二年級一班有1人不及格,六年級有2人不及格。各班優秀率也不是很高。面對這樣不盡如人意的成績,我們每位老師都認真進行了分析,並召開了期中質量分析研討會。主要原因總結如下:

  1、學困生關注不夠,和優生差距大。

  2、我們的課堂教學效率還有待提高。

  3、數學訓練少,在校時間有限,家庭作業回去不好好做。

  4、學生粗心馬虎,不會審題,理解能力差。

  5、實踐活動題做的差。

  6、英語、科學、等科目仍是弱科。

  三、改進措施

  針對以上存在的問題,我們擬定了措施如下:

  1、仍然要做好學困生的輔導工作,關注學困生,關心學困生,不打罵,不體罰,用教師的愛來喚醒他們,促其進步。在對待後進生上,要堅持“有進步就好”這樣的原則,進步多少無所謂。

  2、繼續研究課堂教學,想方設法提高課堂效率,有效利用40分鐘。上好光碟課,利用多媒體,空中課堂等彌補我們課堂的不足。

  3、召開家長會,和家長一起探討,怎樣共同努力把我們的孩子培養成有用的人才。

  4、重視學生實踐能力,開足開全課程,讓學生在英語、科學、音樂、體育等學科上得到能力的全面提高。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7

  嶽麓版九年級歷史上冊包含七個單元,上期主要教學第一、第二單元,主要包含世界古代史、歐美主要國家的社會鉅變。

  世界歷史學生是第一次接觸,裡面除了要記憶歷史事件、歷史人物而外,還包含歷史地名,學生對世界古代地名記憶較難,我教學的方式古代、現代結合,利用地球儀或者世界地圖,將歷史地名和現代地名相結合。在教學中,我主要有以下幾點反思:

  一、古代歷史事件難於記憶

  古代世界歷史包含亞洲、非洲、歐洲和美洲部分歷史事件,學生對世界歷史過於陌生,而我卻忽略了這一點,因此教學效果不是很滿意,也未能更好地激發學生的興趣,部分學生也因為歷史學科是所謂副科,有一定的偏科思想。

  二、初中世界歷史粗線條勾勒歷史事件。

  但是,考點過多,教學時未能很好地結合學生實際情況給學生更多的知識點,比如:教學《文明的衝撞與融合》一節,講到地跨亞歐非歷史大帝國時,世界歷史上有五個這樣的國家,但教材沒有按照時間的順序進行講述,教學時,必須對學生講述清出,但是,我沒有做到這一點,在考試時,學生就會出現模糊。

  三、備課環節

  備課上,我沒有做到被學生,我誤認為學生的學習興趣很濃,過分相信學生自覺性,但是恰好相反,學生學習歷史的自覺性不高,

  主要是歷史學科未納入中考主要科目,導致學生把歷史學科放在次要地位。

  四、作業批改環節

  初中學生在作業上,不是很認真,加上學生的分析思考和綜合歸納能力有待提高,所以學生回答問題總是過於簡單,不能很好地說明問題。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8

  很快,這個學期又過去一半多了。回顧這半個學期來自己的歷史教學工作,感覺無論是課堂教學效果還是學生的學習成績都存在著一定的問題。尤其是在本次期中考試中,成績不算太理想,同時也暴露出學生平時學習歷史和解答歷史試卷的問題:基礎知識不夠紮實,缺乏靈活運用歷史知識的`能力。部分學生複習歷史沒有方法,學習自覺性不夠。今後採取的措施:

  一、梳理知識,注重概括能力的培養和知識的融會貫通。

  以能力立意是新世紀考試的一面旗幟。歷史學科能力中三大要素即歷史思維、歷史材料、歷史語言,只要落實到應用層面,都離不開概括能力,可以說,概括能力是歷史學科主觀題考查中的最基本、最重要的能力。

  加強學生書面表達能力,應培養學生正確運用歷史學科術語,全面、完整答題的能力。強調考試中學生一定要分點逐條書寫,注意條理一定要清晰,特別是要強調答案書寫的序號化。

  在歷史複習中應以教材為中心,梳理並理解歷史知識的來龍去脈,形成歷史知識的縱向聯絡,把握歷史發展的脈絡;重視理論知識,融會貫通,並對歷史進行客觀的分析評價。

  二、注重知識昇華,把握時代特徵。

  考試涉及的知識面廣且量大,但由考試特點所決定,不可能面面俱到,考查的重點往往是宏觀系統性強的問題。因此,在完成首輪複習後,要將所學知識進行綜合整理,即把所學過的古今中外的歷史知識按線索、階段加以整理,從中發現規律、解決問題。

  三、關注課改,提高歷史運用能力。

  1、提高學生閱讀理解歷史資料的能力。教師要引導學生讀教材,課堂上多引進一些課外史料,培養學生的閱讀習慣和能力。

  2、注重學生分析、概括和綜合能力的訓練。分析、概括和綜合是歷史學習中最常用的方法,也是檢驗學生能力的基本內容,教師在教學中要加強這方面的練習。

  3、加強學法指導,教師在教學中要教學生如何審題,如何尋找試題的關鍵詞,捕捉有效資訊。

  4、根據目前命題的趨勢和課程改革的要求,以後主觀性題目還會適當增加,以培養學生創新思維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9

  見到了學生的成績,雖然在年級對比上還說得過去但這顯然不是重點,相對的良好掩蓋不住絕對的問題,並且看上去“問題”還很是不小。

  首先,班級及格人數不足三分之一,如此低的及格率即使是年級評比靠前也顯得毫無意義,只能說明年級整體的水平欠佳。再者,低分人數較多,不乏成績還未突破兩位數的同學,這真的有些難以想象,知識的漏洞該有多大?想來著實堪憂。再者,要數答卷上凸顯出來的問題了。簡單翻了翻試卷,最突出的問題有兩點:其一,沒讀懂問題。要麼答非所問,要麼離題萬里,還沒搞懂問題實質所在或是僅憑第一感覺就揮筆作答當是癥結所在。其二,沒有把握答題技巧。歷史作為文科類學科,論述題的給分必然是依據得分點給分,而大多數學生尚沒有這這種答題的概念,難免長篇大論卻又與得分點擦肩,或是不分層次將答案“揉作一團”。

  當然,問題的出現實際是考試的最大意義,如此方能有的放矢對症下藥。

  第一劑藥應下在基礎知識薄弱上。雙基尚且不牢無異於體質虛弱,要得強健幾乎沒有可能。因此,要著重基礎知識的加強和鞏固,這說來簡單實際上並不容易,畢竟細碎的知識不易記住又容易忘卻。要讓學生重回課本,我也該為其做適宜的知識點歸納,同時要在平時注重相關練習尤其是注意落實課後練習冊的完成。

  第二劑藥當開在讀題與答題上,體質加強之後接著要做的就是適當鍛鍊強健體魄了,讀題與答題技巧的把握就是加強“鍛鍊”的過程。具體而言,要讓學生掌握問題的實質和關鍵,明晰出題人想要得到的東西。再者,應該使學生逐步形成按點答題的習慣,做到讀過問題立馬清楚題幹問了幾個問題,答題的要點在哪裡,並能分條列出答案。這個目的的達成有賴於知識的儲備,還取決於歸納總結能力的提升,更要在實際練習中經過指導去體會。

  設想和實際效果的距離往往是“望山跑死馬”的,我們自身多數時候都是“知易行難”更何況是要去指導學生行動。因此,只能是以最壞的打算做最全面的準備,這個準備就包括不斷地根據實際情況去採取更深入的調整與應對措施。

  下一次就是期末的測試了,打破這尷尬的及格率,即便不能達到全員及格,做到六成及以上及格,哪怕是成績年級墊底我覺得也是不小的進步。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10

  一、考試情況分析:

  本次考試我所帶班級初三6、7班級歷史成績總體下滑,有很多地方需要進一步提高。現歸納如下:

  失分原因:

  從試卷的結果來看,學生普遍失分較多的題是第23、24、25、28和36題。歸納綜合學生失分的原因有:

  1、讀懂材料,獲取有效資訊的能力欠缺。如第24題,此題首先要讀懂古文,而許多學生不能正確地獲取資訊,造成答題困難,從而失分。

  2、歷史概念的理解不透徹,不能把握本質內涵。如36題,這道題目失分率相當高。主要是對材料了理解不準確。

  3、解題方法與技巧運用能力欠缺。

  4、綜合分析問題的能力較差,對一些地理概念比較陌生。如第28題失分較多,如在材料中,提到古巴和海地,這是美洲的,好多學生不知道

  5、材料題失分較多。原因是綜合性比較強,訓練也較少,學生沒有注重方法,隨意性比較大。

  二、今後的對策:

  1、強化訓練。廣泛收集資料,進行篩選整合,針對學生的弱點,進行強化訓練,適時組織複習和檢測,鞏固知識,深化理解。檢測試卷要創新,問題情境要精妙,要能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這樣,才能提高學生的分析、判斷、比較、綜合的能力。

  2、個別輔導。對於各科成績都較好,而歷史成績不理想的同學,對差生進行個別輔導,以促進學生全面和諧發展,促進全年級整體水平的提高。

  3、激發興趣。只有激發學生興趣,才能增強歷史學科的吸引力。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讓興趣牽引著他們探究歷史的奧秘,靠強制手段強迫他們去死記硬背是不行的。

  4、在平時教學中,不僅要注意知識點的講授,還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多提一些有利於學生髮散思維的問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每堂課的小結部分都出幾道與本課知識點相關的`問題,使學生加深對知識點的印象。

  5、注重學生養成教育∶

  ①加強審題能力的訓練,讀懂題,明確問題。

  ②加強記憶訓練,重視基礎知識的掌握。

  ③認真鑽研教材,教給學生答題的方法。

  6、加強合作。以後我要多向有經驗的老師學習,取長補短。多向周邊學校的同行取經,更進一步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11

  這次期中考試範圍主要圍繞1-12課,題量大,範圍廣。問題設定難易適中,總體難度並不大,但是成績並不理想,還存在一定的差距。

  現總結以下幾點:

  1、學生對基礎知識掌握不夠牢固。

  2、對一些問題的理解不夠深刻。如三農問題中“農業生產合作社”“人民公社化運動”等不夠理解。

  3、對綜合問題分析不夠,縱橫聯絡比較差。

  4、書寫欠認真,甚至有些同學的試卷塗改現象非常嚴重。

  今後要注意的問題:

  1、夯實基礎,加大知識的聯絡,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的能力。

  2、強化綜合訓練,注重綜合能力的培養。

  3、注重培養學生對問題的理解能力、分析能力、綜合能力。全方位,多層次的設問,加大訓練力度。

【歷史期中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