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彙編15篇)

  作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對教學中的新發現可以寫在教學反思中,那要怎麼寫好教學反思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跳繩》這首歌的教學過程中有一個環節是安排讓個別學生上臺來跳繩的,但是學生一聽可以上來跳繩都非常激動,結果有半個班的學生都跑上來了,頓時沒了該有的課堂秩序,這種情況在以往是不被允許的。孩子因為有興趣演唱的歌曲也特別的專著,很快就背過了歌詞。所以,在反對“自由化”的前提下多給學生一些行為和言論的“自由”吧!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效果會更好哦!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新課標下一年級音樂課的內容非常豐富,欣賞,創編,器樂,歌唱教學等等幾乎每堂課都有涉及。內容看起來非常的豐富而有趣,可是如果把握不好,課堂就會顯的很亂而教學任務完不成。我覺得對一年級的孩子來說,音樂學習的最好的方式就是"遊戲"。只有當孩子在音樂遊戲過程中獲得快樂,才能喚起他們對音樂學習的那種緣自心底的熱愛,併成為他們終身學習的不竭動力。所以在我的課堂裡,一般都是遊戲和活動貫穿的,那樣小孩子的興趣很濃厚。例如,歌曲教學《爺爺過生日》,我會先讓孩子們在歌曲的旋律下來扮演爺爺過生日,小朋友為爺爺舉行慶祝晚會。讓同學們玩中學,學中玩,潛移默化下引導孩子熟悉歌曲,學會歌曲,並且獲得表演的樂趣。

  在進行遊戲教學時,一定要有好的組織紀律才能有的放矢,就是說沒有好的組織教學,遊戲就不會達到效果。因此,每一節課都會要精心準備,精心設計,靈活的將走、坐、站、唱以及表演等各種音樂課的常規與"知識與技能"的訓練均溶入遊戲之中,讓學生在遊戲中掌握各項音樂課常規、在遊戲中聆聽、在遊戲中自出想象、在遊戲中積極表現、在遊戲中大膽創造。遊戲中,學生有個體的獨立活動,更有充分的師生、學生合作活動(如;小組合作聽辯高音與低音,學小金魚吐泡泡、分角色扮演歌曲包含的角色),在這些合作的遊戲活動中,學生不僅學會了相關的本領,體會到了音樂活動的快樂,更為重要的是:在合作學習中,學生學會了與人交流,與人對話,鍛鍊了膽識,增強了自信心。在這樣的學習方式中,"知識與技能"的目標達到了,"過程與方法"、"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目標也達到了。真是"一舉三得"。這"得"全受益於採取了"遊戲、合作"的學習方式,方式的改變也讓老師教得輕鬆愉快,學生學得快樂有效,並使音樂課堂充滿了生命的活力,散發著濃濃的人文氣息。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多快樂》是蘇教版小學一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教學內容,本課教學目標是能用快樂的情緒來演唱歌曲,透過對歌曲《多快樂》的演唱,感受生活的幸福,為完成這一教學目標,我設定了以下的教學環節。

  1,課前談話匯入

  本課的教學內容是關於祖國媽媽國慶生日的,所以在課前我和小朋友先進行一段談話,問他們:“上星期放了一個長假,都去哪裡玩了呀?”接著問小朋友你們知道為什麼要放長假嗎?由此引出國慶——祖國媽媽的生日

  2,為歌曲聲勢伴奏,熟悉旋律。

  在初聽樂曲時,我會讓小朋友們跟著老師一起拍手為樂器伴奏,來培養學生的節奏感,此後我會問學生除了拍手,我們還可以這樣為樂曲伴奏(拍腿,拍凳子等)並選擇一種再次為樂曲伴奏,因此來熟悉歌曲旋律。

  3,按節奏讀歌詞

  為了讓學生進一步的熟悉歌曲中所唱的內容和節奏,我設計了按節奏讀歌詞這一環節,學生透過這一環節,學生不僅體會到了歌唱者快樂的心情,也能為下一步唱好歌曲做鋪墊,在讀歌詞時,我引導學生體會歌詞中人們快樂的心情,引導他們在讀歌詞時要表現出快樂的情緒,而帶來微笑。

  在實際教學中,有一環節再設計時有欠缺的考慮,在教唱時,我是以很慢的速速教唱,讓學生學會後,我直接讓他們跟伴奏唱,速度很快,學生沒有很好的把握,在以後的教學中要有一個遁循漸進的過程。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本課我的主要目的是讓學生學會歌曲,並透過自己對歌曲的理解,透過學生動手製作雲來更深層次的理解歌曲。

  在課的設計時,我針對低年級學生的身心特點和心理需求出發,抓住學生們愛遊戲、愛看動畫的特性,因此,在教學內容的設計和安排上,注意激發學生的興趣,採用多媒體教學手段進行教學,充分調動學生學習興趣和學習積極性,使他們在感受音樂的同時,學到知識,發展想象力、模仿力和記憶力。課的一開始,我就用變魔術的方式,吸引學生的注意力,透過老師動手用紙撕雲,激起學生學習歌曲的慾望,同時也達到了點題的效果,為了讓學生更好的、更準確的理解歌詞、學習歌曲,在學生年齡小的情況下,透過製作出形象、生動的Flash動畫,用直觀的畫面幫助學生記憶、學習。整堂課我從三個環節入手。

  一、讓“雲”唱起來

  首先讓學生聆聽音樂和觀看動畫的形式來感受歌曲,再透過老師帶動學生用各種遊戲的方式學習歌詞及旋律,並在此教學過程中培養和鍛鍊學生的各種音樂能力,最後讓學生用自己的聲音來表現歌曲。

  二、讓“雲”變起來——學科滲透

  音樂是藝術門類的一種,它與藝術門類中的其他成員有著直接的血緣關係,根據這一共性,在音樂教學過程中,借用其他藝術形態對學生進行音樂審美教育,這是音樂新課程的一個突出特點,學生在動手實踐中,感受到了雲那種變化萬千的特徵,然後再回到音樂中與音樂相對照,感受音樂獨特的表現力,鼓勵學生將他們生活中獲得的感受,運用到音樂中來,對音樂的表現內容大膽的聯想和想象,豐富學生的審美能力,深化音樂的審美體驗,

  三、讓“雲”飄起來——創造性表演

  在學唱完歌曲《雲》後,在學生動手製作完雲後,透過學生對歌曲的理解,用手中雲的道具來表現歌曲,學做雲在天空中飄動的律動,像一朵朵白雲,並請學生展開豐富的想象,想象自己手中的雲像什麼,為下一堂課的創編做鋪墊。

  在教學中教師不僅是教者,而且是學生可親、可敬和值得信賴的朋友,要走進學生的心裡,捕捉學生的內心世界。他們想什麼,需要什麼,喜歡什麼,難在哪裡?要用滿腔熱忱的讚譽、鼓勵,保護和激發學生的自信心與創造性。本堂課孩子們都在老師為其創設的音樂氛圍中大膽表現,讓每個孩子都動了起來,當我與孩子共同在自己製作的雲海中,演唱著優美動聽的歌曲時,我深深的感受到,教師要將音樂課堂變成美麗的大自然,讓孩子們放飛童心、童真,綻放出絢麗的花蕾。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教學目標

  1、聆聽《我的小雞》,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透過塗色、律動等方式表現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2、演唱及表演歌曲《下蛋囉》,分角色表演律動

  3、複習鞏固歌曲《母雞叫咯咯》,並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教學設想:表演律動,感受歌曲情緒,引導學生以多種形式表現自己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

  實驗用具、教具錄音機、磁帶、電子琴、水彩筆、母雞頭飾若干

  教學過程:

  一、激情匯入:

  學生入室

  師生問好

  聆聽《公雞母雞》模仿老師的動作,感受音樂的節拍和情緒。

  師生相互問好入室、律動

  唱《師生問好歌》

  二、寓教於樂:

  聆聽《我的小雞》

  初聽,熟悉歌曲,瞭解歌曲內容

  復聽,以動作表現歌曲

  1。完整地聆聽童聲合唱,感受歌曲活潑、歡快的情緒。提示學生回答歌中表現的小雞的可愛處有哪些?聽了這首歌后是愉快還是悲傷,併為課本上的小人頭塗上顏色。

  2。復聽歌曲,自編動作表現出對小雞的喜愛。

  3。隨著歌曲錄音用自編的動作表演。

  聆聽,然後回答相應問題

  創編律動

  三、創造表現:

  熟悉歌曲學唱歌曲表演

  1。完整地聆聽歌曲。

  提示:這首歌是誰在唱《下蛋囉》,隨著歌聲拍手感受節拍。

  2。聽歌曲讀歌詞,教師可用事先做好的頭飾,讓學生分角色朗讀,邊讀邊拍手。

  3。用聽唱法儘快學會歌曲。注意:讀襯詞時要清晰、準確。

  4。邊唱歌邊表演。

  四、複習歌曲《母雞叫咯咯》複習鞏固歌曲,並自編律動進行表演

  1、進一步聽錄音感受歌曲情緒。

  2、聽琴唱歌複習旋律和歌詞。

  3、鞏固歌曲後再自編動作邊唱邊表演。

  隨琴複習演唱

  自編動作

  五、完美結課:

  鼓勵與表揚,做動作出教室

  教學反思:

  這一課我擬訂的目標是,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演唱歌曲《母雞叫咯咯》,激發學生對小動物的喜愛之情。我整體的教學思路是以“動物”作為本課的主題情境和主線,讓學生在聽、唱、演的過程中感受音樂,表現音樂,體驗音樂活動帶來的愉悅感受。

  《音樂課程標準》中指出“音樂課應發揮音樂藝術特有的魅力,在不同的教學階段,根據學生身心發展規律和審美的心理特徵,以豐富多彩的教學內容和生動活潑的教學形式,激發和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基於這種理念,在課此文轉自淘,教。案jh網f()的一開始,我就帶領學生進入快樂的農場,與雞媽媽一家做朋友。”這樣匯入,既促進了師生關係,又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為整堂課的愉快教學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對於低年級學生而言,喜歡各種小動物,所以在節奏形的學習中,他們也十分樂意,突破以前沉悶老套的教學方法。

  最後讓每個學生都有表現的舞臺和機會,並很有效的使用了打擊樂器。

  《母雞叫咯咯》這一課有它的光彩之處,但也存在不少遺憾。比如,鞏固歌曲環節,發現學生更多是專注於手上的動作,而忽略了耳邊的音樂和演唱歌曲,造成了課堂的紊亂。

  總之這一課透過教學及各種音樂實踐活動,培養了學生愛好音樂的情趣,並紮紮實實的打好音樂基礎,突出學生的主體地位,從學生的興趣出發,一切為了孩子的發展而努力!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大樹媽媽》是一首抒情優美的兒歌,全曲共有四個樂句組成,旋律起伏流暢,表達了小朋友對大樹媽媽的讚美,抒發了小朋友熱愛數目。熱愛大自然的真摯情感。低段的學生活潑好動,好奇心強,而這首歌曲的音樂情緒卻是溫柔抒情的,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靜靜地聆聽歌曲、輕柔地演唱這首歌曲呢?

  首先我讓小朋友聆聽《小燕子》,透過欣賞後,讓學生感受春天的美好事物,然後我就讓學生跟著音樂分組進行情景表演,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中享受著音樂課的樂趣。接下去我就跟小朋友小燕子飛累了,它呀停在了一棵大樹上休息,這棵大樹唱起了動聽的歌謠,你們想不想聽?學生說想。這樣順理成章地引出了本課的歌曲。在學唱歌曲時我讓學生始終沉浸在對大樹媽媽讚美的情感中學唱歌曲,如果學生演唱的聲音是那麼地動聽、親切。

  當我讓小朋友們說說對大樹媽的印象時,他們有的說她是天下最好的媽媽;有的說她是一個非常善良的人;還有的說她太偉大了,用自己的身體為燕子遮風擋雨她自己卻渾身溼透了,她一定很冷。我聽著孩子們各抒己見,我發現他們真的體會到了母愛的偉大,並知道關心別人心疼人了,從而使學生能夠抒情地演唱這首《大樹媽媽》。

  這節課,透過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相結合,加強音樂課與社會生活的聯絡,感受環境對人類的重要,明白環境保護的必要性。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自覺主動的感受音樂,展開豐富的想象,從而開拓了學生思維,培養了學生的想象力,教育了學生用語言、表情等等表達歌曲。在課堂上,師生之間的配合非常默契,課堂氣氛熱烈,學生思維活躍、情緒高漲,教學效果良好。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轉眼間,踏上工作崗位已經有半個多學期了。也許與工作多年的老教師相比,這只是他們多年教育生涯的一個小插曲,而對於我來講這是意義重大而且彌足珍貴的半個多學期。從最初踏上教師這個崗位的無從入手到現在工作上的步入正軌,我一步一個腳印的走過來,收穫了很多,成熟了很多,同時更發現了很多的問題和更多的不足。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自己已有的知識是一個圓,圓外面的世界就是自己的未知領域,知道的越多,圓的面積越大,和未知領域接觸的圓周就越長,自己感到不懂得的東西也就越多。”而在教研員和校領導聽過我的課併為我評課指導之後我更親身證實了愛因斯坦說的這句話的正確性。

  我上的是一年級第四單元的《可愛的動物》一課。我這節課的教學過程,組織教學部分,我選用了“谷建芬新學堂樂歌”中的《詠鵝》來讓學生們律動進入教室。匯入部分,透過承接前一課的《國旗國旗真美麗》的教學過渡到《可愛的動物》的教學;而在聲音的長短節奏模仿這一環節,在前一節的基礎上我帶領學生作了二部三部的訓練,培養了學生的節奏感併為以後的二部和聲訓練作準備;同時我把歌曲第一句的節奏也放在這一環節,這樣就減少了新授部分的難度,為歌曲的學唱打下基礎。新授部分,透過觀看歌曲的動畫課件,使學生更直觀形象的接觸歌曲,激發學習興趣。在教唱環節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培養學生自己能夠發現問題,解決問題。創編歌詞環節,引導學生創編歌詞,讓他們進行再創作,不僅開闊了學生的思路,使他們在創作

  中進一步鞏固了音樂的旋律。這個環節主要是讓全體學生人人參與,並注重他們的個性發展,鼓勵學生的音樂創造,並在學習的過程中,積極引導學生的探究、合作的能力,從而激發他們的音樂思維和創造性思維能力。

  一,在板書的設計上,歌曲的題目板書顏色不醒目不突出,整體板書的內容不夠豐富。

  二,學生隨《詠鵝》音樂律動進入教室的舞蹈編排的太死板,不優美,動作單一。一個合格的音樂教師應該是全面綜合發展的,而不是僅會唱歌彈琴,所以在舞蹈方面我還要加強學習。

  三,整個課堂顯得單調,低年級的學生應該多一些活動。比如在節奏模仿環節我應該加入小樂器的合作,每一小組加入三角鐵、響板、手串鈴的演奏,可以更形象的幫助學生掌握節奏的學習。

  四,在歌曲學唱的環節,教師可以先給學生範唱一遍,這樣學生能夠更直觀的接觸歌曲。

  五,因為是低年級的音樂課,課堂上可以根據教學的需要適當變換小組和學生的座位,儘量讓學生動起來,更能激發他們的學習興趣。

  六,課上我設計的適時評價環節很好,但是有的時候學生的評價太做作勉強,顯得不真誠,這就失去了評價的意義,應該鼓勵引導學生髮自內心的讚美評價表現好的同學。

  七,在按節奏念歌詞和學唱歌曲並拍手伴奏的環節,由於低年級的學生本身對節奏感掌握的不是很好,就單一的在胸前拍手會顯得很亂,而且在課堂演唱的時候越拍越快,現在我知道了可以引導學生左右拍手,這樣不僅控制的拍手的速度還有節奏感,一舉兩得。

  八、在《可愛的動物》一課新授結束後應該將學生引導到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學習上,引導學生關心愛護動物的層面上,而我完全忽略了這一點。

  九、課前的準備不夠充分,在創編的環節學生說出自己喜歡的小動物,教師應該課前多準備一些動物的圖片或頭飾,這樣學生說一種動物老師就能出示一種動物的圖片,更加能夠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達到理想的教學效果。

  十、由於教學經驗的不足,課堂上始終牽著學生按照我的思路往前走,不敢放開手讓學生自由發揮,這樣就限制了學生的發展,這就要求我在以後的學習工作中不斷的學習提高自己,只有自身的水平提高了才有能力應對各種課堂環境並很好的把握課堂。

  新課程不僅將改變學生的學習生活,也將改變教師的教學生活,新課程要求教師不再只是知識的傳授者,而應成為學生探討新知識過程中的合作者、促進者、教師要在新的課程環境下重新塑造自己。在近一學期的教學過程中我也逐漸摸索出了一些心得,現總結下:

  1.多一些自由,少一些限制。允許學生從事有意義的獨立學習活動;允許學生髮表自己的認識和見解,想說就說;可嘗試取消舉手點名發言的做法,學生隨時可以站起來。

  2.多一些創造,少一些模仿。教師應該多組織一些創造性活動,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和創新精神,使學生想創造、敢創造,有強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慾,敢於懷疑書本、教師、他人的觀點,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能經常積極主動地提出新問題。這種回答,一下子連詞都接不上了,接著惱羞成怒地用生硬的語氣說了句:“這麼好聽的樂曲,怎麼會不好聽,你們有沒有認真在聽?”那些回答不好聽的同學頓時沒了精神。在後面的教學中,雖然老師的講解生

  動有趣,但是課堂氣氛卻一直調動不起來。很顯然這位老師的回答是欠考慮的,學生也有保留自己意見的權利,我們應該鼓勵學生回答問題有新思路、新觀點、說真話、說實話。

  3.多一些開放,少一些封閉。教學要求遵循教學大綱,但教學內容不拘泥於課本。聯絡社會、生活科技選取素材,學科知識滲透,實現教學內容開放。

  4.多一些討論,少一些講解。成立自學討論學習小組,師生之間、學生之間建立學習責任依存關係,讓每一位學生都參與討論;自學討論活動貫穿於教學過程的始終,使討論經常化;自學討論活動有充足的時間,使討論得到深入;教師和學生都能容忍他人的不同看法,形成民主化討論氛圍。

  教師的成長=經驗+反思,如果沒有反思,教師的教學就會僅僅是一種重複單調的工作。所以經過過佳老師和鄭校長的耐心指導我重新備課,認真做好反思,在反思中看到自己的長處,修改自己的短處,揚長避短,從而提高自己的教學水平和業務能力。音樂教師應該有音樂教師獨特的素養和氣質,在以後的工作中我積累點滴的經驗,做好每一課的反思,我相信在領導的細心教導和我的自身努力下,我會在教學的道路上走的更快,走的更遠。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一年級本學期第一單元的主題是有趣的聲音世界。音樂是聽覺的藝術,對於小學階段低年級的兒童,要重視聽覺能力的培養。

  從這一個作為出發點,所以我就決定上一堂關於聲音的課,課前還一直擔心會出現局面混亂,因為給一年級的同學上綜合課是第一次,我是做了很大的思想鬥爭才準備的這個的課題,也算是給自己一個壓力,做一個新的嘗試。

  首先,有一點我覺得很值得開心,那天一下完那堂課就有個學生跑過去跟我說,老師,我剛剛在樓梯口那裡敲了一下欄杆上的鐵,發出了一個響聲,我要用這個聲音來創造故事,當時聽了很開心,最起碼教學目標實現了,透過那堂課激發了在以後日常生活中他們對觀察和創造聲音的興趣。

  課的開始,我先啟發學生“觀察”與“傾聽”生活中的聲音,並模仿這些聲音。還讓他們聆聽了一段優美的森林音樂,這個環節是讓他們先感受音樂的美和感受到聲音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學生們都很喜歡,爭先恐後地去搶著回答我提出的問題,但是,讓我意想不到的是我選擇的圖片讓學生誤解了,他們都覺得描述城市那張圖片是四川大地震時的情景,因為我選擇的是一張黃昏時候的城市圖片,再加上我製作幻燈片時沒有考慮周到,所以最後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才把學生引導過來,所以在這裡還費了不少的時間。之後我利用聽雷聲的這個環節,到這兒主要是開始讓他們試著創造一個小的聲音故事,激發他們對創造和尋找聲音的興趣,引發了他們對探究聲音的願望,我覺得出發點還是很明確的,從他們能夠開始透過這個聲音去創編故事,我就知道離這堂課的教學目標不遠了,但是這部分可能由於我有點緊張,漏講了一個知識點,就是認識聲音的強弱,比較聲音的強弱,結果準備了的強弱卡片都沒用上,課後想想,如果這個環節沒有漏掉,這個將會是一個課堂亮點,所以對於自己的課堂應變能力,我覺得還是要好好學習,待於提高。

  在創造第2個聲音故事這個環節時,因為這是到了快結束的時候,加上這個環節設計得不夠恰當,環節過長,所以激發不起學生們的興趣,到了最後結束課堂的時候就有點冷場了,有一種給別人前面轟轟烈烈,後面很快就銷聲匿跡的感覺,我覺得這個環節設計的還是有一定的缺陷,如果把原來我設定好的聲音換成是一個動物園裡動物的聲音,再配上一些打擊樂器的加入,我想可能效果會更好一些。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觀看了江蘇省常州市清涼小學一級教師管業的蘇教版小學第二冊第六課《春姑娘來了》,我受益匪淺。這是一節音樂欣賞綜合課,雖然他們的教學條件比較差,沒有多媒體裝置,只有一架鋼琴,簡單的錄音機和一臺投影儀,但即使是這樣,這位老師仍然能夠把這節課上的生動活潑,因此我深有感觸。

  一、課前音準練習

  在上課之前老師用自編的簡單的音階加上手勢練習,讓小朋友在課前得到很好的音準練習,為接下來的歌曲學習作好鋪墊,加入手勢既方便學生練習音準也調動學生興趣和注意力。一般在比賽課中很少有老師嘗試在課前給學生做音準練習。

  二、課堂形式多樣,結構緊密

  本節課教師運用了多種形式進行教學,如開始是聽,教師不直接進入課堂主題音樂,而是透過聽了兩首和春天有關的音樂讓小朋友們自己猜出歌曲所表達的意思,並引領學生一起去尋找春天。接著讓同學們聽《春姑娘來了》,說說你聯想到了什麼,發揮學生想象力,很多同學說出了一些動物花草的名稱,這時老師就獎勵同學們相應的頭飾,(可見這位老師做了相當充分的準備)為接下來的表演做了鋪墊。

  令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拓展互動環節,教師把學生分成了繪畫組,打擊樂伴奏組合表演唱組,本以為這麼多組同時進行會很混亂,但是教師把握的很好,繪畫的同學盡情地在黑板上描繪著自己想象中的美麗春天,而下邊的同學也沒有閒著,老師拿出一些節奏讓一位同學們選擇適合給歌曲伴奏的節奏,大家同意後組成打擊樂組,剛才獲得頭飾的同學則作為表演唱組,大家也在下面認真的準備著,最後經過老師的指引,同學們完美的表演了《春姑娘來了》這首歌,最後教師還不忘加以點評。

  在我們平時上課中常常擔心活動一多課堂混亂不能招架,因此教師的教學活動能減則減,這樣本來可以很生動的音樂課就變得枯燥單一。從這課中我總結到,教學環節一定要緊湊,教學活動一定要有目的性,並努力照顧到每一位同學,讓每位同學都參與,不能閒著,還要用比賽的方式激勵他,這樣學生們才能參與其中,氣氛才會上來。

  本課中,學生表現得十分熱情與活躍,有著濃厚的學習氛圍,不僅鍛鍊了小組間的合作能力,還培養了學生的想象能力和繪畫能力,同時也給學生足夠的音樂發展和表現的空間。讓我們的音樂課堂不再單一、枯燥。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愛唱什麼歌》是義務教育課程規範實驗教科書一年級下冊中的一首歌曲。歌曲旋律優美,採用五聲宮調式寫成,曲調多用重複手法,音域只在六度以內,簡單易學。歌詞中的象聲詞生動地刻畫出相關小動物的形象,表達了小動物們愉快的心情。

  根據一年級同學的特點,上課伊始,我就播放了一段《動物狂歡節》的背景音樂,和同學一起進行了邊聽音樂邊扮演自身喜歡的小動物的律動,把同學的思緒牢牢地抓住了。同學們興奮地跳著、笑著。在這歡樂的氛圍中,我又以猜謎的形式引出了故事的主人公。就這樣,同學在教師的引領下自然地走進了每一個環節的學習。同學學得主動、積極。為了使同學的自學能力得以充沛地培養,我還讓同學自學了第二段歌詞,取得了較好的教學效果。

  本節課的精彩之處莫過於即興創編這一環節。雖然,我只給了他們短短的幾分鐘,他們卻給了我大大的驚喜。當他們結伴上來展示時,我聽到了同學創新的火花、智慧的光芒:小同學,愛唱歌,啦啦啦啦啦啦啦。他愛唱,什麼歌?他愛唱呀,美麗的學校。再如:小蜻蜓,愛唱歌,嗡嗡嗡嗡嗡嗡嗡。它愛唱,什麼歌?它愛唱呀,美麗的荷花。多麼美的歌詞,我們的同學簡直就是未來的小小詞作家!在課堂上,不時迸發出智慧的火花,那些小小的片段,都讓人深深地感動。同學總是會不時地給你帶來驚喜:他們能根據聽到的音樂說出小青蛙的聲音是甜甜的、細細的;能把《青蛙合唱》中表示大、小青蛙合唱的區域性用不同的動作表示;能把一段段嶄新的歌詞創編得無比精彩……

  在細節區域性出現了一些不完美的地方,比方:歌曲的強弱規律的體現,歌曲的情緒、速度、節拍等音樂要素點得不夠到位,所以在表示歌曲的環節略顯欠缺……這些都將是我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需要慢慢完善的。同學的一個小小的思維,有時可能被我忽略,沒有得到和時的鼓勵。這或許會扼殺一個同學積極的發明性思維。當然,我一直在努力,努力地發現同學的任何一個閃光點,使同學在我的課堂上充沛地感受音樂、理解音樂,繼而發明音樂,努力使我的課堂更加完美。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1

  歌曲《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有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2/4。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中“跳跳”、“呱呱”的獨白,刻畫了小青蛙跳一跳、叫一叫的焦急神態。最後一句旋律平穩流暢,似乎表現了小青蛙歷盡艱辛,終於回到了家的愉快、喜悅的心情。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根據這首歌曲的特點,結合一年級學生活潑好動、喜歡錶演、喜愛小動物的心理特點,我設計了這樣一堂《小青蛙找家》的綜合課。在這堂課的教學設計中,力求體現以下幾個意圖:

  一、以“趣”激“學”,自然引入。

  音樂新課標把“激發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愛好”放在了首要位置,它強調:只

  有學生對音樂產生了濃厚的興趣,他才會積極主動的學習音樂、並且參與音樂活動。而且對他們將來的生活質量、生活品位的提升也有極大的幫助和影響。所以,我覺得:現在的音樂課,應淡化“雙基”,真正讓“趣”先行。在本節課中,我也有所體現。如:引出今天這節課的主角時,我使用了“猜謎語”形式,請出主角後,又透過小青蛙給大家講了“小青蛙找家”的故事。學生聽得津津有味。然後讓學生帶著懸念聽歌曲,尋找故事的結局。對他們很有吸引力。所以,我覺得:一堂課最初的匯入一定要精彩,要能抓住學生的心,這樣,你的課就已經成功了一半。

  二、創設情景,輕鬆學習。

  現在的音樂課越來越倡導“玩”中“學”,“學”中“玩”,音樂課應該是輕鬆的,而不是有壓力的。尤其對剛入學的孩子來說,就更為重要。在本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也做了一些努力。如:在語言的引導上,儘量給學生創設一種情景,讓學生投入進去。如朗讀歌詞,在語言上我換了種說法:“讓我們一起來看看荷葉上的節拍,誰能幫助小青蛙踩著荷葉上的節拍找到媽媽?”這樣一說,比你老師直接說“我們先來朗讀荷葉上的節奏”更有效。因為小朋友喜愛小動物,並且願意幫助小動物。在後面部分,體會小青蛙找家的心情可以說是歌曲的難點,我透過讓學生說,然後用表情表現著急、難過、害怕、傷心的心情,使學生體會了小青蛙找家時的心情。

  三、層層鋪設,化難為易。

  現在的新課程,還專門有了配套的教學光碟。課件製作畫面精美,實用性強。本課中,關於“荷葉上的節拍”課件中還專門有一幅圖畫,而且這一節奏也是比較重要的,在後面環節我還要求創編歌詞。但是如何自然的利用此圖呢?我想了又想,最後我在故事的創編中,加入了烏龜爺爺的話。所以在朗讀荷葉上的節拍時,就自然過渡了。把故事的內容和課件的圖片恰到好處融合在一起。後面的創編也基本上達到要求。

  縱觀本課教學設計,學生還是比較感興趣的,而且也積極主動的參與音樂活動。但在表演音樂時也有一些不足:如青蛙媽媽和小草、荷葉的表現太死板,在課上我也缺乏指導。最後環節用打擊樂為歌曲伴奏,木魚敲擊還可以。但在碰鈴和三角鐵加入時,因為已經下課,匆匆忙忙做得不太到位。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2

  《國旗國旗真美麗》是一首四二拍的現代創作歌曲,歌曲旋律流暢、歌詞簡潔、多為一字一音、簡單易唱,所以我採用的是師生合作的學習方式,我念每樂句前兩小結歌詞,學生完成後面兩小節的歌詞,讓他們在朗讀的過程找不會讀的詞語、音符,這樣的跟老師合作以及進行找不會的遊戲能充分調動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在歌曲的學唱環節採用聽唱法,初聽歌曲--歌曲中怎麼誇國旗的?復聽歌曲--歌曲中都出現了什麼?讓學生帶著問題聆聽歌曲,瞭解歌曲。瞭解的基礎上以遊戲接龍的方式學唱歌曲,透過柯爾文手勢認識樂譜,雖然教參和教材上沒有要求學生學生認識學唱歌譜,但是我想讓我的學生在音樂課上不僅要會唱歌還要會唱歌譜、知道簡單的樂理知識。從開學校到現在學生基本會認識1 3 5的唱名。

  不足的地方是:

  1.雖然每節課都在強調不能喊唱,但是學生會唱之後還是會大聲的喊唱。

  2.沒有按課本要求能親切地演唱歌曲,下節課開始注重培養學生能有表情地,帶著感情來演唱歌曲。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3

  《小青蛙找家》是一首通俗簡練,富於兒童情趣的歌曲,由四個樂句構成,一段體, 2|4 拍,五聲宮調式。歌曲以明快活潑的旋律作為前奏,描寫了小青蛙在東奔西跑地尋找自己的家,也為歌曲主題出現做了鋪墊。歌詞淺顯易懂,旋律歡快流暢,塑造了小青蛙天真活潑、幼稚可愛的形象。

  自從教了一年級,接觸了一年級之後,我才發現越是簡單的歌曲,越是低段的教學,越是不易!例如一年級的孩子們,剛剛踏入小學的門檻,真是所謂無知無畏,更有上課活蹦亂跳者讓人無奈。如何吸引他們的注意力,提高他們的興趣,加強他們的引導,則成了我每節課苦苦思索的內容。正如師父所說,上一年級的課,每堂課都是一個故事一個情境,只要創設了這樣的氛圍,孩子們學習的興致才會濃郁起來。

  本堂《小青蛙找家》是一首很富含故事內容的歌曲,於是我決定採用講故事引入的方式。果不其然,對於故事,孩子們的免疫力明顯降低了許多。也鑑於本人聲情並茂的描繪,小傢伙們一個個聽得都全神貫注,看得都目不轉睛,著實讓我小小地得意了一把。正當孩子們聽得津津有味時,丟擲了這樣的問題:“小青蛙們到底找到家了嗎?”於是,帶著問題去聆聽這首歌曲,他們聆聽的效率明顯增加了不少。聆聽之後回答問題的環節,孩子們也都回答得很棒。由於這首歌曲中含有很多簡單的節奏,於是在歌詞教授之前,我嘗試讓他們先將歌曲中歡快的節奏打會。我有生動的語言激趣:“小朋友們,當小青蛙找到了自己的家後,一定是非常快樂的,你能用小青蛙的方式來表達一下它內心的開心嗎?”很多孩子就學小青蛙的叫聲來表現,有的學小青蛙的跳躍姿勢來表現,於是我將歌曲中的節奏範拍了一下,再請小朋友進行模仿。或許是他們真的能感受到了小青蛙快樂的心情,又或許是簡單的節奏並難不倒他們,孩子們一個個拍打的都十分準確生動,同時也解決了“ XX X ”八分音符這個難點,表現了小青蛙急切回家的心情。

  在這首歌曲的處理中,我也是頗費心思的。為了讓孩子們將歌曲演唱地更靈動真切一些,我提出了這樣一些問題:“小青蛙找不到家了,它的心情是怎樣的?(急切、著急、害怕)”“小青蛙終於回到了自己的家,它的心情又是如何?(高興、快樂)”有了這些問題的引導,孩子演唱的感情更加深刻了,彷彿自己就是那隻迷路又找到家的小青蛙。

  最後,利用了一點時間,也為孩子們講解了一些他們迷路的小知識。現實生活中的他們,如此稚嫩,更有不少小朋友也有過自己迷路的經歷,那種害怕與焦急是不言而喻的。利用這個小青蛙的話題,和小朋友聊一聊“我們迷路了怎麼辦?”的話題也是十分必要的,將歌曲內容與精神聯絡實際,也正是新課標所積極倡導的。相信透過這樣的一首歌,這樣的一次感受,我們的孩子可都不會成為那隻找不到家而著急難過的“小笨蛙”了。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4

  興趣是調動學生思維、探求知識的內動力。正如托爾斯泰所說:“成功的教學所需要的不是強制,而是激發學生的興趣。”新課標中也深刻地闡述了“興趣’是學習音樂的基本動力,是學生與音樂保持密切聯絡、享受音樂、用音樂美化人生的前提。就連古人也強烈地認識到“興趣”對學習者的重要性,因而留下了“知之者不如好知者,好知者不如樂知者”的至理名言。

  在歌曲《小螞蟻》教學中,一年級小學生性格比較活潑,思維比較活躍,為了充分挖掘他們的潛能,利用各種方法使每個學生都享受到音樂的樂趣,喜歡和熱愛音樂,開始讓同學們猜猜謎語:身小力不小,團結又勤勞;有時搬糧食,有時挖地道。學生在議論聲中找到了答案,接下來講小螞蟻的故事,故事內容主要是根據歌詞內容來編,透過故事把同學們帶入螞蟻世界,同學們入神的聽著,彷彿身臨其境,激發他們對螞蟻特殊的情感,從而為下一步的教學做好鋪墊,接著讓他們隨著音樂讀讀歌詞,按童謠形式讀一讀,激發他們的學習慾望,然後再按歌曲節奏讀一讀,使其掌握歌曲的節奏,透過這些訓練後,同學們隨著歌曲開心的哼唱,時間不長就學會了,如果單純的演唱是枯燥乏味的,新課標提出音樂教學要提倡學科綜合,音樂與舞蹈、戲劇、影視、文學、美術等姊妹藝術綜合。因而,在教學中融入了歌表演創作,讓學生用左右手的食指分別放在頭上方,來表示螞蟻的觸角,大家圍成一個圈,全盲學生站在原地表演,低視學生可以做各種動作來表現小螞蟻的生活常態,然後他們一起合作表演,除了融入體態律動,還讓學生用詩朗誦形式進行表演,豐富學生的感官、情感,透過一系列的活動,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創作慾望,但在音樂活動中,由於全盲生的視力缺陷,他們的肢體動作不那麼協調,我想只要他們理解了音樂,即使他們表達的不那麼完美,也是值得尊重和欣賞的,我想透過練習,他們的動作會更加完美,他們會一樣唱的好,跳的好,相信他們明天會做的更好。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

  音樂遊戲活動《小青蛙》,旨在透過活動,讓孩子們感受青蛙的本領,它們會跳、會呱呱地唱歌、會捉害蟲、會游泳等。青蛙是我們人類的好朋友,我們應該保護它們。《小青蛙》這首歌曲活潑、輕快,歌詞朗朗上口。我以青蛙捉害蟲的圖片做為匯入,讓幼兒學青蛙跳,在他們跳的時候,我播放了歌曲伴奏,並有節奏地念歌詞。這樣,幼兒就在跳的過程中接觸到歌詞,也感受到了歌曲活潑、輕快的旋律,為接下來學唱歌曲、進行遊戲做好鋪墊。

  本次活動的成功之處在於:

  1.幼兒參與活動的積極性高。

  2.教師和幼兒之間有很好的互動。

  3.整個活動以情境貫穿,幼兒融入角色。

  當然活動也有不足之處:

  1.在學唱歌曲時,圖譜沒有起到好的作用,幼兒記憶不深。

  2.遊戲《小青蛙捉害蟲》,幼兒扮演的小青蛙只顧著捉害蟲,卻忘記了應該跳著去捉。

  因此,在以後的活動中,我也會注意教具及幼兒學唱之間的關係,充分利用圖譜等教具,爭取達到良好的教學效果。

【一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