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5篇

  作為一名專為他人授業解惑的人民教師,編寫教學設計是必不可少的,教學設計是把教學原理轉化為教學材料和教學活動的計劃。那麼問題來了,教學設計應該怎麼寫?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

  【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對鄉村田園生活的熱愛和嚮往之情。

  整首詞沒有一句使用濃筆豔墨,只是用純粹的白描手法,描繪了農村一個五口之家的環境和生活畫面。在寫景方面,茅簷、小溪、青草,這本來是農村中司空見慣的東西,然而作者把它們組合在一個畫面裡,卻顯得格外清新優美。在寫人方面,作者能夠把這家老小的不同面貌和情態,描寫得維妙維肖,活靈活現:翁媼飲酒聊天,大兒鋤草,中兒編雞籠,小兒臥剝蓮蓬。透過這樣簡單的情節安排,就把一片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真實地反映出來了。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給人一種詩情畫意,清新悅目的感覺。

  【目標預設】

  1.知識目標:學習生字新詞,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

  2.能力目標:有感情地朗讀並背誦課文,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

  3.情感目標: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

  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設計理念】

  古詩是中華民族的瑰寶,學習古詩是一種美的教育和情感的薰陶。教學本課我遵循了古詩教學的一般過程,首先以學生為主體,重視學生情感、態度、價值觀的培養。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積極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品味古詩的意蘊,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其次,充分利用詩中的畫面,讓學生透過看圖,想象詩的意境,增強學生個性化的解讀,培養其審美的意識,使詩人的感情在學生腦中"活"起來,進而喚起學生的生活體驗,激發其情感,把詩人創造的意境在學生的心中再現。第三,積極整合利用各種資源,引導學生進行豐富多彩的語文實踐活動,體現語文的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追求實實在在的教學效果,發展學生的語文素養。

  【設計思路】

  本課雖然只有短短的幾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鮮明地勾勒出來,語言清新秀麗,淺顯易懂。為了讓學生在多層次閱讀過程中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我一直把"邊讀、邊看、邊想"的學習方法貫穿始終,把時間留給學生。力求學生的審美能力在"讀準、讀懂、讀好"的遞進性活動中得到提高。根據本文的內容、語言、結構等方面的特點,結合《語文課程標準》的精神,我設計如下教學思路:

  一、開門見山,匯入新課

  二、初看畫面,反覆誦讀。

  三、想象畫面,品悟詞意。

  四、生成畫面,讀寫結合。

  五、簡介作者,深悟詩情

  六、豐富畫面,吟唱背誦,

  七、總結課堂,延伸課文。

  【教學時間】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開門見山,匯入新課

  1、同學們,今天老師給你們帶來一首詞。(板書:詞)我們都知道"唐詩宋詞"是我國古代文學中燦爛的明珠,在宋代,詞的創作達到了巔峰。這節課,我們就來學習南宋辛棄疾寫的一首詞。(板書課題:清平樂村居)

  2、正音:樂(yuè)齊讀課題

  (簡介)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的想象中農村是什麼樣的畫面呢?(指名說)

  4、設疑:辛棄疾的詞中究竟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開啟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二、初看畫面,反覆誦讀。

  1、幻燈出示整首詞,自由朗讀,把每個字讀正確,讀響亮。

  2、指名2-3名學生讀。相機正音:翁媼蓮蓬臥剝

  "蓮蓬"的"蓬"我們平時念輕聲,這裡為什麼念pénɡ?

  師:同學們,這裡是詩詞裡和仄、押韻的需要。你們看,"小、草、好、媼;東、籠、蓬"。

  3、指導朗讀:

  讀詞跟讀詩一樣要慢點,如果能注意適當的停頓,那就更好了。這首宋詞有上下兩片,兩片之間的停頓要長一點。

  4、指名讀,其餘同學看插圖,一邊聽他讀,一邊看著圖想象每句話寫了些什麼。

  【設計意圖】詩詞具有音律美,讀來抑揚頓挫。透過自由讀、指名讀、齊讀等方式,以及吟詠的指導,使學生能讀出詞的韻味。

  三、想象畫面,品悟詞意。

  1、(出示插圖)這首詞樸實易懂,聯絡插圖,哪些詞語、句子你自己能讀懂?

  2、生交流:

  感悟大兒、中兒的勤勞孝順

  要點點撥:

  (1)古詩詞的語言和我們不一樣。"豆"是莊稼,真正鋤的應該是草。

  (2)中兒是什麼意思?從這兩句話,可以看出這兩個兒子怎樣?怎麼誇他們?

  (3)練習朗讀。

  感悟小兒調皮可愛。

  要點點撥:

  (1)無賴

  ①一般情況下"無賴"是指什麼樣的人呢?

  ②在課文中是這個意思嗎?

  ③從"無賴"這個詞你讀懂了什麼?

  (2)臥

  ①"臥"可能是什麼姿勢?(躺趴)

  ②從"臥"字你感受到了什麼?你是怎麼理解的?(無拘無束自由自在天真可愛調皮可愛)

  ③練習說話:看看圖,想象一下小兒頑皮的樣兒,可以自己說一說,還可以同桌討論討論。

  (3)指導朗讀:小兒頑皮的樣兒該怎麼讀出來呢?

  【設計意圖】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在自由選擇句子研讀體會時,他們從最深的印象入手,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三個兒子的鋪排描寫,生動傳神的動作,學生讀起來琅琅上口,理解起來形象自然。

  感悟景美

  要點點撥:

  (1)讀到"青青草",我們彷彿看到了什麼?

  (2)綠草如茵,溪水潺潺,你看到一條什麼樣的小溪?

  (3)瞧,他們就生活在這樣優美的山村,你能按順序說說這鄉村的美景嗎?(可以由遠到近,也可以由近到遠)

  (4)指導朗讀:這麼美的風景,真是如詩如畫呀!你能讀好嗎?

  指名讀。(草真青啊!)

  小結:瞧這一家子,生活在山清水秀的農村真是自有一番樂趣呀。那就讓我們走進畫中,聽他們聊聊吧!

  感悟: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要點點撥:

  (1)理解"翁媼""翁媼"分別是圖上的哪位老人呢?看看畫面,老爺爺和老奶奶的關係是?(夫妻)所以,在這首詞裡"翁媼"的意思是?生:一對年老的夫妻。

  (2)理解"相媚好"

  邊看圖邊想象,他們會聊些什麼呢?聽著他們聊天的內容,看著他們聊天的樣子,你能體會出這裡的"相媚好"是什麼意思嗎?(假如你是老爺爺、老奶奶,你會說什麼?)

  (3)理解"醉裡吳音"

  師相機講解"吳音":辛棄疾在寫這首詞的時候正在江西上饒,上饒在春秋時期屬於吳國。"吳音"就是吳國的地方話。

  那你說這老兩口是怎麼"醉"的?

  【設計意圖】學生對"醉裡吳音相媚好"的賞析有困難,教師及時引導點撥,讓學生透過任務對話來體驗相親相愛之情和農村生活的和樂美好:"醉",到底是誰醉了?老夫婦會在屋前用軟軟的吳語交談些什麼?透過追問和想象,學生感受到了老人的親密無間,也進一步體會到他們生活的和諧美好。

  四、生成畫面,讀寫結合。

  1、這首村居描繪的是一家老小五口的生活畫面。同學們自己再讀讀這首詞,把這個畫面在心中理理順。我請個同學來讀讀這首詞,其餘同學邊聽邊想象,你按順序分別看到了什麼畫面。

  2、交流看到的畫面

  風景圖

  這寫的是五口之家的生活環境,在這首詞裡是怎麼寫的?不看書,你能把這句話說一說嗎?

  相媚圖

  老兩口恩恩愛愛,這首詞中是怎麼寫的?

  鋤豆圖、織籠圖

  學生講述,教師簡單引導,一帶而過。

  臥剝圖

  3、你看,我們用這想畫面、說畫面的方法,就可以試著把整首詞的內容給記住了。那如果讓你用自己的話來寫一寫這村居,你會選擇哪個畫面來寫呢?那就趕快動筆寫一寫你心中的畫面。(播放鳥鳴的音樂,學生寫。)

  4、交流。

  5、景美,人更美,在你眼中這是一個什麼樣的村居生活?

  (親親熱熱地村居生活快樂的村居生活充滿詩情畫意的村居生活)

  【設計意圖】再讀全文,再現畫面,並用自己的語言把全文景象描述出來,不僅有助於學生對詩歌意思的加深理解,充實詩歌的內涵,又鍛鍊了語言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使學生易學、樂學。

  五、簡介作者,深悟詩情

  1、你們都說出了辛棄疾當時的感受啊!請瀏覽一段資料幻燈出示:【辛棄疾出生於被金人侵佔的北方,親眼目睹了漢人的妻離子散、家破人亡。他十分渴望百姓能過上安定寧靜的生活,一直為抗金而不懈努力,但卻遭受奸臣打擊,被貶到遠離戰火的江西農村,一住就是18年。這首詞就在他被貶之後寫的。】

  2、我相信,現在你們再讀這首詞,一定會有更加獨特、深刻的感受。再讀這首詞。

  3、交流再讀後的感受。

  六、豐富畫面,吟唱背誦。

  1、我們讀了這麼多遍,我想這個村居也一定記在我們心中了。我們來試著背一背這首詞,能背的同學就儘量背,實在記不住的也可以看一下書。師引背。

  2、這首詞韻律很美,如果配上好聽的音樂就更美了。請大家欣賞這首歡快的歌,可以一起打節奏、一起唱。(欣賞歌曲《清平樂村居》)

  【設計意圖】在理解詩意的基礎上,配樂讓學生練習吟唱這首詩,更能激發起學生吟誦詩的積極性,收到很好的效果。

  七、總結課堂,延伸課文。

  1、現在這和諧美好的村居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流淌在我們每個人的心間,流淌永遠。

  2、出示課後作業

  (1)回家把這首詞唱給爸爸、媽媽聽。

  (2)收集辛棄疾的其他詞作來讀一讀。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2

  一、教材分析

  (一)、教材簡析

  《清平樂村居》是蘇教版小學語文第九冊第七單元的課文,也是本冊的最後一篇課文。它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以及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詞人喜愛農村恬淡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3個生字,正確認讀“翁媼”、“臥剝”、“蓮蓬”等三個詞語。

  2、能根據課本插圖和聯絡上下文理解“翁媼”、“無賴”、“相媚好”的意思。藉助課本插圖,把握詞的大體意思。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4、想象詞描寫的田園風光的情境,感受鄉村生活的靜謐美好。體會詞人的感情。

  (三)、教學重點

  1、有感情誦讀詩文,讀出詩的韻味。

  2、詞畫結合,透過想象等策略,體會詞境,感受鄉村生活的安寧美好。

  (四)、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臥剝”等詞語的意思,能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

  (五)、教學時間一課時

  二、設計理念

  1、誦讀古詩詞,讓學生從中體會古詩詞的語言美、韻律美、意境美。

  2、把課堂還給學生,讓學生成為課堂學習的主人。

  3、實施多元評價,學生是評價的物件也是評價的主體。

  三、教學過程:

  (一)、瞭解詞人

  板書:辛棄疾。瞭解辛棄疾嗎?(小結學生回答並適度補充:辛棄疾不僅是位著名的詞人,他還是位勇敢的將軍。在辛棄疾生活的年代,金兵佔領了國家的北方,辛棄疾參加了抵抗金兵的軍隊。但後來,他被投降派陷害,下放到南方的上饒農村,在這期間,他寫了好幾首描寫農村風光的詞,今天我們要學習的這篇課文就是寫在那個時候。)

  (設計理念:課堂是向兩頭開放的,學生帶著問題或者帶著資訊走進課堂,這既可以檢測學生的預習,又可以為全詞的教學提供必要的背景介紹。)

  (二)、匯入課題

  1、板書課題,學生書空。

  2、簡介詞的標題,並指名學生朗讀課文標題。(歸納朗讀好詞的標題要點:詞牌和題目之間有適當的停頓;語速不要太快。)

  3、看到“村居”這個題目,你會想到什麼?(學生交流自己印象或想象中的村居。)

  4、過渡:那麼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自由讀詩,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三)、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1、學生自由讀全詞。(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交流幾個難讀的詞語的讀音。讀準詞語讀音後將詞語帶進句子讀。翁媼重在讀好後鼻音;臥剝重點讀好多音字;蓮蓬重在瞭解為押韻的需要而改變聲調。)

  3、指名學生讀全詞。

  (設計理念:把詞的每個字的字音讀正確,是詩詞誦讀的前提條件。字音教學要有所側重,懂得因“字”施教。字音教學不是孤立的,要體現字不離詞,詞不離句的原則。)

  (四)、讀好詞的節奏

  1、句子“醉裡吳音相媚好”劃分正確和錯誤的兩種節奏,讓學生在比較中初步瞭解詩詞節奏劃分的一把規律。

  2、出示劃分好節奏的詞,教師範讀,引導學生評價老師的朗讀。(重點指向節奏的把握。)

  3、師生合作讀。老師讀標題,男生讀一句,女生接讀一句。

  4、學生個別展示讀。

  (設計理念:課堂教學的目標之一是知識與技能,讓學生在比較中鑑別從而初步掌握詩詞節奏劃分的技能。這一教學過程是在老師引導下學生自主學習的結果。)

  (五)、讀出感悟,體驗詞境

  1、默讀全詞,圈畫出能看出翁媼感情的字詞。在學生交流的基礎上小結詞眼“醉”。

  2、齊讀帶“醉”所在的詞句,引導學生理解翁媼的意思。

  3、提出主問題:翁媼為什麼會陶醉呢?

  4、學生讀、思、交流。

  (1)、大兒子在小溪的東邊除豆苗裡的草,體會大兒子的勤勞。

  (2)、二兒子在編織雞籠,體會二兒子的能幹。

  (3)、引導學生看插圖,想象小兒子剝蓮蓬的樣子,體會小兒子的可愛與頑皮。聯絡語境瞭解詞語“無賴”的感***彩。

  (4)、分角色扮演,翁媼對話,體會翁媼內心的快樂與幸福。

  小結:讀出了一個怎樣的五口之家。(板書:一醉人和睦。)

  (設計理念:詩詞教學其實就是“還原“,將抽象的文字還原為生動的形象,引導學生把文字還原為”畫“,或者是“話”(人物的對話)。還原的過程就是大體理解詩意的過程,就是形象思維訓練的過程。)

  (5)、品讀因風景優美而陶醉。引導學生將寫景的文字還原為畫面,感悟村居的風景寧靜而優美。在感悟的基礎上指導讀出風景的美。(板書:二醉風景美。)

  (6)、給村居圖取名字。

  (7)、思考:作者作為一個曾經上馬殺敵的將領,為什麼不去描寫抗金的將士,而要去描寫這樣一個靜謐美好的村居生活呢?(引導學生理解作者感情,嚮往寧靜恬淡的村居生活。)

  (設計理念:詩歌重形象,沒有形象就沒有審美。詩歌重情感,沒有情感,就沒有藝術。溝通想象和情感的是想象,想象把把形象還原為畫面,從而“入境”,入境才能體會詩歌蘊含的感情,所謂入境入情。)

  (六)、吟誦、背誦

  1、過渡:看到這麼美的村居圖,陶醉的不僅是翁媼,是作者,還有我們,大家想不想把這首詞讀得更好?

  2、回憶電視中吟誦的鏡頭,師生小結吟誦的特點:有節奏,有韻味,搖頭晃腦。

  3、學生吟誦展示並進行吟誦接力。

  4、學生自由背誦。

  5、古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指名讓學生看著插圖,將插圖還原為詞。(背誦)

  6、全班一起背誦。

  (設計理念:由於古詩詞的語言非常講究聲音快慢緩急、抑揚頓挫,吟誦就是根據作品音節安排的特點來讀,這種形式能充分顯示出作品原有的音樂性特點。)

  (七)、小結全文,拓展遷移

  1、小結:今天我們一起認識了一個和諧幸福的五口之間,一道欣賞了一幅靜謐美好的村居圖。

  2、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辛棄疾的詞更是宋詞中的精品,下課後我們要從網上找辛棄疾的詞來讀。

  推薦詞作:《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

  《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

  3、作業設計:(可以根據自己的教學選擇)

  (1)、改寫《清平樂村居》,要求把詞中所描繪的畫面寫具體,寫出詞的意境美,題目自擬。

  (2)、欣賞辛棄疾的其他詞作,欣賞作者詞的魅力,走進作者內心,體悟作者的思想感情。

  (設計理念:延伸詩人其他作品,這樣做的目的一可增加學生對不同語言風格的感受力;二可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和對該作者寫作風格的把握。一堂課上好後,學生帶著許多新的問題或者新的任務離開課堂,課堂教學結尾變成了問號式,省略號式,這不僅僅是任務的延伸,更是情感的延續,也是學習的延續。)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並能背誦和默寫。

  2、過程與方法:藉助朗讀、想象、表演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3、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熱愛生活,善於發現美、感受美、欣賞美、。

  重點難點:

  1、給文配畫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2、給詞配樂吟誦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教學時間:

  一教時。

  教學過程:

  (實錄)

  師:今天這節課,老師和同學們一起走進南宋愛國將領、著名詞人辛棄疾描繪的鄉村圖景,領略鄉村特有的清麗寧靜。誰願意讀讀課題?

  (生自由讀,師指名讀。)

  師:讀了課題,你發現了什麼?

  生:我發現這首詩有兩個題目。

  生:我對劉丹同學的回答有意見,沒有兩個題目,宋詞是一種可以配曲子唱的詞,前面的那個“清平樂”是詞牌,後面的“村居”才是詞的題目。

  師:你懂得真多!能告訴老師你怎麼知道的嗎?

  生:我昨天預習時也不明白,後來上網查閱資料,才明白。老師,詞牌還有很多呢:“醉花陰”、“浣溪紗”、“虞美人”也是的,對了,還有李白“明月幾時有”的那個叫“水調歌頭”!

  師:同學們,劉丹已經懂得如何主動學習了,讓我們把掌聲送給她。確實,宋詞和唐詩、元曲等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它有自己特殊的形式,可以配樂演唱,有點象我們現在的歌詞。那麼“村居”寫的是什麼呢?我們來讀讀

  (學生自由讀)

  師:誰願意大膽站起來讀讀?

  (指名讀)

  師:讀得真響亮,同學想給你提點小意見,接受嗎?

  生:翁媼(wengao)讀錯了!

  生:我覺得詞和詩一樣,要讀出節奏來,郭洋的節奏不清楚。

  師:你來示範一下好嗎?

  生: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師:真好,詩詞只有把節奏讀正確,才有獨特的音韻美,我們一起來讀讀好嗎?

  師: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了這首詞,你的腦海裡有了怎樣的幾幅畫面?

  生:我看到了低低的茅簷下,有老爺爺、老奶奶在聊天。

  生:我看到那戶人家的大兒子在田裡鋤豆。

  生:還有一幅畫面,二兒子在全神貫注地編織雞籠。

  師:“全神貫注”用得好!

  生:最有意思的是小兒子趴在溪頭剝蓮蓬。

  師:同學們讀懂了詞意,才能在腦中形成完整的畫面。這些畫面有景有人,生趣盎然,你最喜歡哪一幅呢?能否用你喜歡的方式把畫面情境表現出來?

  (學生用自己喜歡的方式投入到學習中。)

  師:能展示一下你們的學習成果嗎?

  生:老師,我最喜歡“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我用畫畫的方法表現:夏天的鄉村,草木豐茂。一條小溪在青翠的小草間蜿蜒而過,溪水淙淙流著,好象唱歌給出溪邊的小草聽。溪邊有一座茅屋,屋簷低低的,還曬著幾個大紅辣椒。(眾人笑)是的,我去過農村,見過的。

  生:老師,我和同桌合作,想演演那對翁媼。(“老伴啊,今天我喝多了!高興啊,你看豆子眼見一天天大起來,到秋天我們就要準備大袋子嘍!”“老頭子,我也開心,我們就喝個痛快……”

  師:真不錯,演戲有天賦,老師彷彿走進了鄉村,聽到了老人間樸實無華的對話。

  生:老師,我喜歡“大兒鋤豆溪東”這幅畫面,我把它改成了小散文:太陽快落山了,晚風習習,大兒子阿虎還幹勁十足呢!你看。田間的雜草在他鋒利的鋤刀下乖乖投降了。豆苗呢,在淡紅的晚霞下跳起舞,好象在感謝阿虎。阿虎笑了,汗珠一滴一滴落進泥土……

  師:你的想象真豐富,語言真美,將來也是個大詞人!

  生:我喜歡“剝蓮圖”,我用朗讀欣賞法學的。

  (生聲情並茂朗讀後,評點:我覺得“臥”用得最好,把小孩子的天真爛漫、自由自在遊戲的情景寫出來了。)

  師:同學們,你們或者讀或者寫或者畫或者演,不管採用怎樣的方式,都用一顆和詞人一樣熱愛農村生活的心,不知不覺間把詞的意境表現出來了。最後,讓我們把這首詞永遠留在腦海中好嗎?

  (學生自由背誦。)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4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1.藉助教材註釋,結合課外資料,透過****自主地學習,正確理解這首詞的大概意思。

  2.咀嚼和體悟重點詩句的情味,在反覆誦讀與融情想象中,感受詞的情緒和意象,受到心靈的薰陶和滋養。

  3.透過詞的學習,感受借景抒情的表達方式,感受童年生活的情趣和快樂。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激發興趣。

  1.各位朋友,敢和我對對暗號,搞搞默契嗎?自信的孩子最有魅力!何為暗號呢?咱們來對詩,我說前句,你們對後句。只要你們能說得上來,就是對上了暗號。

  童孫未解供耕織—— 綠遍山原白滿川—— 草長鶯飛二月天——開軒面場圃——

  2.真有默契啊!正如詩人李商隱所說,我們是心有靈犀——一點通。請同學想想,這些詩都是描寫什麼的?

  3.美麗的田園風光和恬靜的田園生活是歷代文人墨客心中的最愛,在博大精深的中華經典詩文裡,田園詩詞是一顆閃亮的明星。今天,熊老師要和大家一塊來學習南宋愛國詞人辛棄疾的一首田園詞。看老師板書,字乃人的衣冠,要一筆一畫寫工整。

  二、自讀自悟,感知課文。

  1.誰願意把課題讀一遍?這“樂”字在這裡讀作音樂的“樂”,老師想請教大家對“清平樂”的理解?你怎麼知道的?你是個會學習的孩子。藉助註釋是我們學習古詩詞的一種非常重要的方法,學習要學會方法,方法用得恰當了,你學起來就會事半功倍。請你把註釋1大聲地讀一遍。“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才是這首詞真正的題目。讀課題的時候,詞牌名和後面的“村居”中間要略有停頓,一起讀。

  2.村居的意思就是鄉村人家,讀到村居,你想象到了什麼?這是同學們想象中的村居。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什麼樣的呢?請同學們開啟書24頁,把這首詞自由朗讀四遍,前兩遍爭取讀準生字和多音字,要讀得字正腔圓;後兩遍爭取把詞讀通順,最好能讀出節奏。讀完後,還要請大家仔細看看書上的插圖和註釋,想想這首詞給你留下了怎樣的感覺。

  三、交流自學情況。

  1.讀的時候,你覺得哪些字的讀音需要提醒同學們一下呢?

  2.經過大家的提醒,咱們再來讀這首詞,就簡單多了。現在,誰願意把這首詞讀一遍?其他的同學要認真聽,聽聽他是否讀準了字音。

  3.他讀正確了嗎?你真勇敢!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是最值得稱讚的。同學們,把掌聲送給他。(大螢幕出示這首詞)詞一般分上闕和下闕兩部分,朗讀時,上、下闕之間要停頓,我們一起來讀一讀。

  4.讀得正確,流利,有節奏。現在哪位同學能告訴我這首詞給你留下了什麼樣的感覺。

  四、範讀課文,把握詩境。

  1.同學們,讀古詩詞,初讀的感覺是非常重要的,就像我們和詩人有了初步的溝通和交流。老師讀這首詞也有自己的感覺,不過我的感覺想透過我的朗讀表達出來,可以嗎?請同學們閉上眼睛,伴著優美的音樂,隨著老師的朗讀,一起走進辛棄疾的田園生活。

  2.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現在你的眼前出現了什麼樣的畫面,你看到了什麼?聽到了什麼?(生答看到的畫面,教師就用影片出示畫面,並要學生讀相應的句子。)

  3.(把幾幅畫拼成一幅完整的畫面)同學們,你們再仔細看看,畫中缺少了什麼?(放流水聲)小溪怎麼流的呢?(緩緩地流著、叮咚地流著、潺潺地流著)

  4.同學們想象得合情合理,大家都是會學習的孩子,因為想象也是學習古詩的方法之一。綠水村邊繞,這溪水把幾幅畫連起來,構成了一幅美好溫馨的村居圖。讓我們在這潺潺的溪水聲中再來讀這首詞。(放音樂,師生齊讀。)

  五、分步解讀,品語詩情。

  1.村居生活真是其樂融融啊!這首詞當中有一個字表達了辛棄疾看到這溫馨美好村居之後的情感,哪一個字?

  2.“醉”就是這首詞的詞眼。辛棄疾喝酒了嗎?可是他醉了呀!?這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啊!他醉在哪兒呢?他一醉田園風景美如畫。同學們,一起讀。(磊螢幕出示: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3.這句詞描寫了哪些景物?

  4.草是怎樣的草,水是怎樣的水?同學們,閉上眼睛,讓音樂帶著我們走得更近些。此時,你就是辛棄疾。飯後,你慢步田園,面對著醉人的美景,你深深地吸上一口氣。田園的空氣怎麼樣?小溪裡的水——很清很清;溪邊的小草——很綠很綠;溪裡的荷花——很美很美,真是接天蓮葉無窮碧——映日荷花別樣紅啊!好一個世外桃園,真是人間仙境啊!這何嘗不是一種動人心扉的美麗呢?辛棄疾,你醉了嗎?醉了,那就讀啊,輕輕的,慢慢的,讀出你的醉。

  5.古人讀書講究吟詠,讀得入情後還要搖頭晃腦,甚至身子也跟著節奏晃動,自己試一試。

  6.大家讀得真不錯,敢站起來晃一晃嗎?真是有板有眼,有滋有味。全班同學,咱們一起晃起來,搖起來。

  7.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了,他一醉鄉村風景美如畫,那還有二醉,三醉,四醉呢?

  8.讓我們一起來讀第二句。這句話你們讀懂了嗎?那我問幾個問題行嗎?

  第一個問題:“吳音”是什麼意思?當時辛棄疾被朝廷貶到江西上饒的帶湖,這個地方戰國時期稱為吳國,所以叫吳音。

  9.第二個問題:“相媚好”是什麼意思?老爺爺和老奶奶會說些什麼呢?

  (大螢幕出示:夏日的午後,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起來,老爺爺(老奶奶)望了望老伴,笑著說——”)

  10.(大螢幕出示老兩口幸福生活的畫面)多麼幸福的老兩口啊!執子之手,與子攜老,這才是人生中最幸福的事啊。你醉了嗎?請你讀!同學們的掌聲就是對你的肯定。同學們一起讀!

  11.酒不醉人人自醉,辛棄疾醉於景美,醉於人和,咱們再來和他一起醉,這三醉是醉於——誰願意讀讀第三句。誰能講講這句詩的意思?誰願意誇誇大兒子?12.引讀《鋤禾》。誇過了大兒,咱們再來誇誇中兒,要求用上一個四字成語。

  13.看著勤勞能幹的大兒和中兒,辛棄疾又醉了.可是,還有醉中之最呢!那就是——最喜小兒亡賴,溪頭臥剝蓮蓬?“無賴”是什麼意思? 你有調皮的時候嗎?父母是怎麼責備你的?看似責備,實則喜愛。所以說小孩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無賴”。你們很可愛,很淘氣,很活潑,就是——再讀這一句,讀出小兒子的天真活潑。

  14.這句詞中的哪一個字最能體現小孩子的淘氣?“臥”什麼意思?帶進詩中去讀一讀。好不好?為什麼?還可以用哪個字?帶進去讀一讀,好不好?為什麼?15.“臥”可以是趴著,可以是躺著,還可以是側著身子,想怎麼臥就怎麼臥,怎麼臥舒服就怎麼臥,一個“臥”字寫出了小兒子的頑皮淘氣,寫出了小兒子的悠然自得!用字傳神是古詩詞的一大特點,要不以推敲著名的詩奴賈島怎麼會“二句三年得,一吟雙淚流”呢!誰願意再把這句讀一讀?

  六、誦讀品味,怡然沉醉。

  1.詞讀到這兒,相信這一家子一定給大家留下了深深的印象,那麼這是什麼樣的一家子呢?你能用一個詞語概括嗎?對了,正如大家所說,這是溫馨的一家,美好的一家,令人陶醉的一家,概括大家的感覺,那就是和諧(板書:和諧)其實,和諧的生活不僅是古代人的嚮往,二十一世紀的我們,同樣也在追求著和諧,構建著和諧。

  2.此時,辛棄疾已經深深地陶醉在這份和諧中。那麼僅僅是辛棄疾醉了嗎?還有誰醉了?

  3.這一家子生活富裕嗎?你從哪兒知道的?這麼矮這麼小的茅屋,到了冬天怎麼遮風避雨呢?我得問一問詞中的老爺爺,老奶奶了:你家生活並不富裕啊!你怎麼會沉醉其中呢?唉,先別忙著回答,我希望大家思考一下,按照大螢幕上的提示來回答。會思考的人才是智者,就是我們說的聰明人。(大螢幕出示:雖然……但是…… ?)

  4.老師問了詞中的翁媼,你想問詞中的誰?

  5.是啊,物質上的財富怎麼能比得上精神上的財富呢?要知道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啊!辛棄疾是南宋時期的愛國詞人,征戰沙場二十多年,曾為實現國家統一而四處奔走。由於受到奸臣的陷害,他報國無門,被皇帝貶到江西上饒的帶湖隱居。閒居在南方的辛棄疾出來散步,看到了這和諧的一家子,心生嚮往。同學們,目睹了北方戰亂之苦的辛棄疾,此時此刻最渴望的是什麼?雖然居住在和平的南方,心卻在想著戰亂的北方,這叫什麼?

  6.引讀:辛棄疾嚮往著國家統一,人民安居樂業啊!所以,看到這和諧的村居生活,他是酒不醉人人自醉,一醉——(學生讀第一句)二醉——(學生讀第二句)三醉——(學生讀第三句)四醉——(學生讀第四句)。

  7.國泰民安的理想,報國無門的苦悶,就這樣交織在一起,化作了這首流傳千古的小令——清平樂·村居,此時此刻,你們能讀出愛國詞人對美好生活的那一份嚮往嗎?(學生齊讀全詩)

  8.從你們的誦讀中老師聽到了世界上最美的語言,更感受到了和諧村居那醉人的魅力。此時此刻,咱們這課堂上又多了一醉,那就是在場的所有人都醉了。這首詞的韻律很美,可以有很多種不同的讀法。下面我們師生互動來個辛詞二重讀,好嗎?怎麼讀呢,仔細聽好了,熊老師讀一句,你們接著把這一句的後面三個字重複讀一遍,聽明白了嗎?那好,咱們來試試。

  9.此時此刻,這和諧美好的村居就像這首詞中的那條小溪緩緩地緩緩地流淌在每個人的心中,永遠永遠……這份和諧為什麼能千古流傳呢?那是因為詞人的詞寫出了人民的心聲,他是懷著和人民同呼吸、共命運的情感來寫的,所以我們可以體會出感情是詩詞的生命。(大螢幕出示:

  感情,詩詞的生命

  愁極:拍手笑沙鷗,一身都是愁

  怒極:卻將萬字平戎策,換得東家種樹書。

  憂極:千古興亡多少事?悠悠,不盡長江滾滾流。

  喜極:眾裡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在辛棄疾愁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怒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在辛棄疾憂極的時候,可以寫出——在辛棄疾喜極的時候,可以寫出——

  10.同學們,辛棄疾的每首詞都是一幅多姿多彩的畫,都是一曲委婉動聽的歌,都是一段綿延不斷的情。古典詩詞是我國文學藝術中的瑰寶,是文學史上的一朵奇葩。“腹有詩書氣自華”,願大家在經典詩文的薰陶中個個氣質如蘭!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讀出詞的韻味。背誦課文。

  2.透過藉助註釋、抓關鍵詞等多種方法,理解大意,想象情境,體會田園生活的美好。

  3.透過比較閱讀,初步學習文學作品的比較方法。

  4.在誦讀經典、拓展閱讀中受到中華傳統文化的薰陶。

  教學重點:理解詩詞,感悟情境。

  教學難點:抓住關鍵詞體會意境。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讀:

  (一)聊一聊:鄉村話題。

  (二)賞一賞:鄉村畫面。

  (三)讀一讀:與鄉村生活相關的詞語。

  茅簷青青草翁媼(110)鋤豆織雞籠剝(bao)蓮蓬

  正音:“剝蓮蓬”“翁媼”。理解“翁媼”的意思: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公公?哪一個字說的是老婆婆?你怎麼知道的?

  二、整體初讀:

  (一)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把這些景、人以及事融合在一起,寫了一首美麗清新的詞——《清平樂·村居》。(板書,讀題)

  (二)教師範讀,學生欣賞。

  (三)學生自讀,要求讀正確讀通順。指名讀,齊讀,注意讀出詞的韻味。

  (四)學生默讀,結合課文註釋以及插圖理解《清平樂-村居》,想一想這首詞描寫了哪幾幅畫面。

  總結歸納:茅簷青草圖,白髮翁媼圖,三兒忙碌圖。

  三、想象品讀:

  (一)茅簷青草圖

  師:同學們找到了詞裡的畫,下面我們還要品一品畫裡的詞。課文一開始就給我們展現了哪一幅畫面?PPT出示: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1.讀到這一句詞,你腦中浮現出一幅什麼樣的畫?引導思考:為什麼用兩個“青”?板書:青

  2.對比讀,體會詞的音韻美、節奏美——齊讀。

  3.師:你最喜歡寫人的哪一幅畫面?引導學生繼續自主選擇畫面品讀。

  (二)翁媼逗趣圖

  出示: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1.質疑:讀到這句詞你有什麼地方不懂?學生質疑,師生、生生交流:“吳音”“相媚好”等疑難點。

  教師隨機點撥:(1)吳音與北方方言的區別;(2)倒裝句式……

  2.猜想:板書:媚。

  引導猜一猜:從字形上看,一個女字旁,一個眉毛的眉宇組合在一起,是什麼意思?鼓勵學生大膽猜測。PPr出示:

  3.想象:

  “媚”在《說文解字》中的本意是“女子揚眉瞟目,取悅於鍾情的男子”,後來用作動詞表“討好,令對方高興、愉悅”。

  引導學生根據《說文解字》以及情境說說對“相媚好”的理解。想象說話:老公公和老婆婆怎樣“相媚好”?他們會相互說什麼?(學生根據情境自由想象表達)

  4.引讀: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①師:幾千年前的《詩經》中有這樣一句-PPT出示:執子之手,與子偕老——老婆婆和老公公就這樣牽著手幸福到老。生讀: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②師:漢朝時期的蘇武這樣寫道-PPT出示:結髮為夫妻,恩愛不相疑——老婆婆和老公公就是這樣一輩子恩愛到老。生讀: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③師:雖然住著低矮的草房,雖然過著貧寒的生活,他們卻這麼踏踏實實、快快樂樂地白頭偕老。PPT出示。生再讀: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5.讀到這裡,你怎麼理解“醉”的意思?是誰醉了?板書:醉。

  再讀: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三)三兒忙碌圖

  PPT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1.這段話中你覺得哪個詞比較難理解,要提醒大家注意?(理解“無賴”古今詞義的不同)

  2.你怎麼看出小兒的頑皮、淘氣(“無賴”)?讀:溪頭臥剝蓮蓬。體會“臥”,從“臥”字你感覺到了什麼?(引導學生結合畫面想象交流)

  3.小兒這麼調皮可愛,大兒和中兒呢?讀: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4.師生交流:為什麼最喜小兒無賴?(板書:最)讀中體會“最”。

  四、比較賞讀

  (一)整體回顧:邊讀,邊想象,邊感悟,我們在《清平樂·村居》這首詞中感受了田園生活的美好。齊讀整首詞。

  古往今來,有很多詩人都鍾情于田園山水,比如我們上個學期學過的南宋范成大的《四時田園雜興》。指名讀。PPT出示《四時田園雜興》。

  (二)比較“相同”:你覺得這兩首詩詞有什麼相同的地方?(歸納題材、內容等相同之處)

  (三)比較“不同”:都是寫田園生活,你發現《清平樂·村居》和《四時田園雜興》在體裁、內容、寫法上有什麼不同的地方?

  分小組合作探究(說一說):

  小組彙報,師生總結:正是因為有這麼多的不同,才讓每一首詩詞具有不同的美,散發著獨特的文學魅力。

  (四)課後拓展:

  讀到這裡,我們還可以進一步探究——辛棄疾,南宋文學家、軍事家,他的作品充滿了愛國情懷,是著名的.豪放派詞人,為什麼會寫《清平樂-村居》這首詞呢?課後同學們可查詢詞人辛棄疾的資料,把辛棄疾的《清平樂-村居》和他的另外一首《破陣子》(醉裡挑燈看劍)進行比較閱讀,感受同一個詞人在不同的作品中表現出來的不同風格特點。

  五、配樂誦讀:《清平樂·村居》

  周靜,株洲市小學語文學科帶頭人,現任株洲市天元區教育局語言教研員,研究方向是小學語文以提高課堂教學有效性為目標的“活力課堂”教學實驗與研究。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6

  【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的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初步瞭解詞這種文體的有關知識。

  4、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詞的意思,感受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圖畫匯入,揭題簡介。

  1、出示:課文插圖,播放音樂。提問:看了這幅畫,你有什麼發現?你能不能給這幅畫起一個名字概括?

  2、教師:這幅圖就是根據這首詞所作。(板書:清平樂 村居)

  提問:誰能把它的題目讀一讀?(“樂”讀“yuè”;“清平樂”詞牌;“村居”題目)

  村居:鄉村閒居

  同學們,你們曾經學過村居的詩歌嗎?

  (高鼎 《村居》)

  草長鶯飛二月天, 拂堤楊柳醉春煙。

  兒童散學歸來早, 忙趁東風放紙鳶。

  3. (小知識)和我們以前學過的詩歌有什麼不同:

  題目: 詞牌名+題目

  (你還知道哪些詞牌名?)

  結構:分上下兩片 或上闕和下闕

  又叫長短句

  它和唐詩 宋詞 元曲 明清小說一起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

  二、疏通文字,自主解疑。

  1、初讀課文,掃清障礙。

  (1)農村的生活令人陶醉,大詞人的筆下又會給我們展示出一幅怎樣的風景畫呢?讓我們共同走進詞人所營造的田園世界吧!

  生自由練讀,教師檢查初讀情況。(要求讀準)

  指導讀準“翁媼”(wēng’ǎo)和剝(bāo)。

  (2)優秀的詞,不僅內容引人入勝,讀起來也是琅琅上口,悅耳動聽。老師有個建議,你們看,這首詞描繪的鄉村生活是多麼美好啊,我們在讀的時候應該讀得輕柔、舒緩一點,富有節奏。(要求有韻味)

  出示節奏圖

  生再次按要求練讀,師提醒學生注意詞尾“小、草、好、媼”“東、籠、蓬”的押韻。

  學生表演讀

  2、默讀全文,自主釋疑。

  同學們在很短的時間內就把這首詞讀正確了,真好!學貴有疑,大家再默讀這首詞,聯絡生活實際,結合插圖,同位可討論。把不明白的地方找出來。懂了的打“√”,不懂的打“?”

  (1)詞句和插圖結合,理解“翁媼”,並知道 “相媚好”所表現的就是這對老夫妻感情的濃厚與纏綿!

  (2)老師記得生活中“無賴”的意思是“賴皮”啊!在詞中怎麼是頑皮、天真呢?我不理解。誰能告訴我?(從詞中哪個字可以看出)

  引導學生觀察畫面理解

  學生討論理解“無賴”。

  教師出示畫面:(教你一招)

  如何理解詞語:

  (練習 理解無賴的意思)

  1.過去的王小明是個無賴,大家都不喜歡他。

  2.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3.天下三分明月夜,二分無賴是揚州。

  (3)師介紹“吳音”的意思。

  (4)透過組詞的方法理解 “醉”。

  我們已經大致理解了這首詞的意思,讓我們再讀一讀這首詞,把你的理解讀進去。(理解地讀)

  三、品評詩句,生成畫面。

  辛棄疾是一位偉大的詞人,他用寥寥的四十六個字就將一幅安寧祥和的鄉村生活圖景展現在我們眼前。請同學們再讀讀這首詞,說說你的眼前彷彿出現了哪些畫面?

  生邊讀邊想象,教師指導學生用語言生動具體地描述:(根據學生的敘述,用課件相機展示畫面。)

  1、風景圖 (口語)

  看到畫面了嗎?你看到了什麼?

  農家籬笆小院,低矮的茅簷,老樹著新花。清澈的溪流,茂盛的野草,碧綠的豆角,飄香的蓮蓬,盛開的荷花,這是一幅清麗的鄉村自然風光。

  (教師引導學生不斷擴充畫面:你看到的溪水是什麼樣兒的?水面上還長著什麼?水面下還有什麼……)

  荷花詩句:接天蓮葉無窮碧 映日荷花別樣紅

  2、相媚圖 (表演)

  猜猜看,如此恩愛的老夫妻,他們可能在親熱地說些什麼呢?

  (聊風景、農活、兒子、夫妻恩愛、過去美好的回憶、對未來生活的憧憬)

  出示:幾杯酒下了肚,老兩口的話多了起來。

  老爺爺望著老伴笑著說:“……”

  “……”

  “……”

  3、 鋤豆圖 (對話)

  觀察畫面,戴著斗笠,天氣很熱,汗流浹背,你想到了什麼詩?

  想象大兒子,心中會想些什麼?

  老公公和老婆婆看到大兒子,會說些什麼呢?

  4. 織籠圖 (對話)

  想象二兒子,心中會想些什麼?

  看到兒子勞動的場面,老夫妻倆會怎麼說?(體會大兒、二兒的勤勞)

  5、臥剝圖 (寫作)

  (1)引導學生抓住“臥”,理解小兒的天真、淘氣,以及自由自在的快活之情。

  (2)透過剛才的學習,我們知道小兒是非常的頑皮,拿起筆,寫一寫你想象中的小兒剝蓮蓬的樣子!(注意觀察小兒的動作、神態、語言)

  四、體會意蘊,定格畫面。

  1、你們看,這裡有如畫的風景,有勞動的快樂,有晚情的溫馨……誰能用一個詞或一句話來說說你現在的感受。(整體畫面出示:他們的生活條件好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他們過得幸福嗎?你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

  你在家準備做哪個兒子呢?

  大兒子的勤勞

  二兒子的懂事

  小兒子的可愛

  我們應該好好學習,守紀文明,和我們的家人共同創造幸福的生活!

  幸福的生活“優美的環境,需要我們保護;辛勤的勞動,平和的心態!

  (對學生進行人生觀教育,讓我們真心地祝福他們)

  (背景音樂:我祝願……我希望……)

  2、現在你覺得“醉”還有什麼深刻的含義呢?

  陶醉、沉醉、迷醉!

  真是酒不醉人人自醉

  作家卡片,介紹寫作背景(多媒體出現)(引導:詞人厭惡官場的黑暗,嚮往田園生活)讓我們再一次把這首詞讀一讀,能背的背一背,讀出我們對鄉村生活的陶醉、沉醉、迷醉!

  (讓學生再一次感受農村生活的安寧、詳和,更深切地懂得詞人對這種美好生活的渴望。)

  其實,在我國古代,還有許多描寫鄉村風景的詩句

  (多媒體出示,學生朗讀)選擇一條記下來

  (教師要求大家課外做有心人,多積累)

  五、昇華意境,創作作品。

  1. 師:很多書法愛好者都喜歡將詩詞作品作為書寫內容,不僅語言文字美,詩詞意境美,而且扇形、圓形的各種紙型也增添了作品的形式美。

  (出示)這就是我們學校幾位老師書寫的《清平樂 村居》作品,感覺怎樣? 生1:十分漂亮,很雅緻。 生2:很有古典韻味。 師:同學們願意也來寫一寫嗎? (發鋼筆字專用書籤,生書寫作品)

  教師範寫三個生字: “鋤”結構要緊湊

  “蓮”是上下結構

  “翁”兩個習右邊的要大些

  (背景音樂 師生共同書寫)

  2.作品展示

  3.佈置作業:想象情境。並寫下來,回家說給家長聽

  附:板書設計

  清平樂 村居

  景 美

  人 和 田園生活

  情 真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7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的朗讀課文,讀出韻味。

  2、透過朗讀感悟,體會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3、培養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合作學習的能力。

  重點、難點:透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

  教學過程

  一、揭示課題

  1.出示“居”,看到這個字,你想到了什麼?

  2.有了房子,有了家,心裡才安穩,才能安居樂業。

  二、認識詞牌名

  詞是詩歌的一種特殊形式,課件出示《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這首詞的作者是辛棄疾,詞中“破陣子”是詞牌名,想一想該如何讀好這個詞牌名?

  1.教師範讀詞牌名後,讓學生跟讀

  2.詞牌名有時表示一種節奏,一種情境。

  師放音樂(一段描繪古戰場廝殺的音樂)。

  從音樂中你們聽到了什麼聲音,感受到了什麼?再讀詞牌名——“破陣子”

  下面我們再聽一首樂曲(一段舒緩,輕柔的樂曲)。談談你的感受。這可能是那一種詞牌名?(“清平樂”)指導學生讀好這個詞牌名。

  (設計意圖:透過課件音樂的欣賞對比,讓學生更加直觀的瞭解了詞牌名的作用,它表現了整首詞的意境。)

  三、初讀詞,體會韻味

  1.我們曾經學過一首詩,清代詩人高鼎寫的《村居》,誰給我們背背這首詩?(學生背詩)這首詩描繪了春天的景色和孩子們天真無邪放風箏的情景,那麼辛棄疾給我們帶來的《村居》這首詞描繪的又是一番什麼情景呢?

  2.出示課件<<清平樂村居>>.

  教師講述:詞一般分上闋和下闋兩部分,我們有時候也叫上片、下片。上闋和下闋之間,老師以空行為標誌,這就相當於我們平時文章中段與段之間要另起一行空兩格一樣,讀的時候要稍微停頓一下。

  (設計意圖:對於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詞的教學以前很少接觸,這裡一方面介紹了詞的有關知識,另一方面對下面的指導朗讀做了鋪墊。)

  3.檢查學生的讀書情況,師對重點字句作相應指導。

  理解“吳音”、“翁媼”;讀好“媼”、“剝”

  1.指導朗讀。(古人吟詩,往往加上動作,上闋拍手讀,下闋踏足讀,師範讀,學生齊讀,開火車讀,雙人齊讀)

  (設計意圖:採取形式活潑的方法指導學生讀出詞的節奏,體會詞的韻味。)

  三、細細品味,理解詞的意境

  1.有人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這首詞,在你眼前出現了怎樣的一幅畫面?(學生自由答,教師根據學生的回答出示相關的影片畫面,引導學生細細品讀。)

  ⑴.“大兒鋤豆溪東”讀到“鋤”字,你想到了那首詩?你想到了什麼?把你的感覺帶到詞中讀讀。

  ⑵.“中兒正織雞籠”師引導學生看圖,用一個詞語來形容他織雞籠的樣子。(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一絲不苟……)

  ⑶.“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重點理解什麼叫“相媚好”。

  他們可能在說什麼?他們是如何誇讚對方的呢?

  出示句式“翁對媼說(),媼對翁說()”學生自由練說。

  (設計意圖:讓學生髮揮想象,一方面更進一步瞭解了“相媚好”的意思,同時也訓練了學生的說話能力。)

  ⑷.“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臥”可以改成什麼字?(體會“臥”字的妙處。)你是如何理解小兒是如何臥的?(寫出了小兒天真爛漫的特點)

  理解“無賴”的意思。

  ⑸.“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指導讀好“低小”

  引導學生想象“溪上青青草”的樣子。

  2.把幾幅畫面拼成一幅完整的畫(師出示課文中的插圖),再仔細看看畫中缺少了什麼?(師放課件“溪水的聲音”)引導學生想象這溪水是怎樣流的。在水聲中,指導學生有感情地讀全詞。

  3.古人用字講究不重複,可這首詞中卻用了三個“溪”字,重複嗎?為什麼?

  4.看圖,誰能用一個詞來說說你的感受?(美、醉)

  5.假如你就是詞人,此時此刻,你會想些什麼?

  四、介紹詞人及當時的寫作背景,體會寫作意圖。

  1.介紹辛棄疾。(愛國詞人,早年上過戰場,後因小人陷害,回到江蘇上饒,看到了這樣一個畫面,看到了這樣一個讓人羨慕的家庭,他不禁又想到了戰火紛飛的北方戰場。)

  2.此時此刻,辛棄疾最渴望的是什麼?

  (安定的生活,幸福的家庭……)

  3.再讀《破陣子》,作者征戰沙場,最渴望的仍是什麼?(國泰民安,安居樂業)

  4.國泰民安,安居樂業,“醉“在村居,這才是所有人共同的精神家園。

  板書

  23.清平樂 村居

  醉裡吳音…… 安居樂業

  醉裡看劍…… 居危思安

  教材簡析: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詞作。作者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喜愛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詞的開頭兩句是環境描寫,接下去便寫人。6個短句,共描寫了5個人。先寫老倆口,接下去以輕快的筆鋒,勾勒了大兒、二兒的勞動情景,最後是一個生動的農家小兒的特寫鏡頭。全詞雖然只有短短几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都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整首詞以白描的藝術手法,融敘事、寫景、抒情於一體,語言淺顯易懂,可供開發的文字資源非常豐富。

  設計理念:

  新課程理念下的教學設計,要從過去的以教材為中心、以如何教為重點,轉到現在的以學生為中心、以如何促進學生有效學習從而獲得發展為重點,真正體現“以學生為本、以學生的發展為本”和“一切為了學生、為了一切學生、為了學生的一切”的現代教學理念。要跳出“教教材”的圈子,引導學生體驗和領悟教材的精華,並對學科教材知識進行教學重組和再創造,讓教材成為學生積極發展的廣闊的策源地,透過啟用教材,使教學達到一種新的境界。“以人為本”是“新課標”確立的新理念。《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的基本理念”中指出:“學生是學習和發展的主體。語文課程必須根據學生身心發展和語文學習的特點,關注學生的個體差異和不同的學習需求,愛護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慾,充分激發學生的主動意識和進取精神,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還指出:“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語文學習應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情境,尊重學生的個體差異,鼓勵學生選擇適合自己的學習方式。”

  設計思路:

  教學設計從“三維目標”出發,是“新課標”的要求。《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在“課程標準的設計思路”中指出:“課程目標根據知識和能力、過程和方法、情感態度和價值觀三個維度設計。三個方面的相互滲透,融為一體,注重語文素養的整體提高。各個學段相互聯絡,螺旋上升,最終全面達成總目標。”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8

  一、匯入新課,瞭解背景

  1、導語創設情境

  同學們,三千多年前,我們勤勞智慧的先人就開始了詩歌創作,他們用曼妙的歌聲訴說著內心的快樂和憂傷。從那以後,中國的詩歌就漸漸匯成了一條滔滔不息的河流,它流過古老的先秦,流過顯赫的漢唐,流過文化高度發達的唐宋元明清,一直流到今天,流向未來……今天,我們要學習的《清平樂

  村居》就是宋代著名的愛國詞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有名的宋詞。

  2、簡介作者生平

  辛棄疾年輕的時候曾經參加過抗金義軍,曾任耿京軍的掌書記,不久投歸由宋。歷任扛陰籤判,建康通判,江西提點刑獄,湖南、湖北轉運使,湖南、江西安撫使等職.42歲遭讒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20年之久,其問曾一度起為福建提點刑獄,福建安撫使。64歲再起為浙東安撫使、鎮江知府,不久罷歸。68歲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並提出有關方略,均未被採納。其詞熱情洋溢,慷慨激昂,富有愛國熱情。本課所選《清平樂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振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閒居農村時所寫的。

  3、初步瞭解宋詞

  (1)透過課前你搜集的資料,能談談你對詞的瞭解嗎?

  (2)老師課前也去查到了一些關於詞的知識。(出示)

  詞:文體名稱,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合樂歌唱,故唐、五代時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詞體萌芽於隋唐之際,形成於唐代,盛行於宋代。句子長短不一,所以也稱長短句。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

  我們今天要學的宋詞,題目就叫:(學生齊讀課題)聰明的同學猜猜看,哪個是詞牌名,哪個是題目?(出示)

  本課的“清平樂”(yue)即為詞牌名,又名“憶蘿月”、“醉東風”等。“清平樂”本來是一種音樂歌曲,後來才用做詞牌,照這個詞牌寫出的詞,每首46字,分上下兩片,上片有4個韻腳字,下片有3個韻腳字。

  “村居”是詞的題目,與內容有關。

  對於小學五年級的學生來說,詞的學習還是第一次。因此安排課前自己收集資料,課上彙報交流對於這節課的學習是有幫助的。既能激發學生自主學習的積極性,又能很好的為學生以後進一步深入瞭解“詞”,主動接觸“詞”打下相關知識的基礎。

  二、讀(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本節課以讀為主,首先安排足夠的時間讓學生自由讀課文,試著用自己的學習方法解決遇到的問題,看看自己能讀懂多少?透過自己的努力無法解決的鼓勵學生主動和同桌交流討論。

  1、學生自由讀書,教師指導。

  2、學生自由彙報自己第一次讀課文的收穫:

  (1)根據學生彙報教師相機出示生字,點撥,引導,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各種方法去學會生字詞。

  (2)相機理解文中生詞:

  茅簷:茅屋

  醉裡:酒後微醉

  吳音:吳地的方言。作者寫這首詞時,在江西上饒。春秋時代屬於吳國。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密。

  翁媼:老年夫妻

  鋤豆:在豆田裡鋤草。(有農村來的孩子嗎?)

  無賴:頑皮。

  村居:鄉村閒居

  (3)相機理解句意(鼓勵學生大膽創新,說出自己的獨特理解,尊重、珍視學生的獨特感受。)

  低矮的茅屋前面,有一條清澈見底的小溪,溪邊長著郁郁青青的小草。

  不知誰家一對白髮老人正用好聽的吳地方言在親密的交談。

  大兒子在小溪東面的豆地裡鋤草。

  二兒子在家門前編織雞籠。

  最可愛的是頑皮的小兒子,正趴在溪頭剝著蓮蓬裡的新蓮子吃呢。

  3、鼓勵學生質疑

  一個真正會學習的同學不僅能讀懂問題,還能讀出問題來。下面就請同學們再讀這首詞,(板書:讀)看看有沒有經過自己反覆讀,認真想還是讀不懂的問題呢?

  4、指名讀課文。發現問題及時解決。

  三、想(放飛想象,再造情境)

  具有創造性兒童的特點之一是有豐富的想象力。在充分閱讀的基礎上,給學生創造一種寬鬆和諧的氛圍,讓學生創新想象,自由交流。優美的古箏伴奏,教者充滿感情的朗誦,有助於學生進入詩詞所描繪的意境之中。

  1、教師配樂範讀,學生閉目想象。

  2、學生自由交流

  3、集體彙報

  (鼓勵學生大膽說出自己的所見所想)

  四、品(入情入境,培養靈性)

  過渡:同學們說的真好,想的真美。有人說,生活就像一首歌,流淌著清新優美的旋律;有人說,生活更像一幅畫,裝點著我們心中的殿堂。從這首詞中,我們能感受到作者對農家生活的嚮往,對田園生活的熱愛!讓我們選擇自己最喜歡或是最感興趣的句子細細品味,如同品賞一杯淡淡飄香的清茶,讓它慢慢的沁入我們的心裡。然後把你的感受說給自己聽,說給同桌聽,說給與自己情趣相投的學習夥伴聽。

  1、溪上青青草(寧靜,優美)什麼樣的小溪?(溪水,游魚,荷花,蓮蓬)

  2、一對白髮老人,他們在談些什麼呢?

  3、你喜歡這個貪玩的小兒嗎?

  a、不喜歡。因為小兒頑皮,不幹活。(你希望他跟著哥哥去勞動?)

  (你爸爸媽媽有你這樣的孩子真是幸福)

  b、喜歡,因為他很有趣

  (大哥、二哥在幹活,他偷偷的溜到溪頭,趴在草地上剝著蓮蓬嘗新鮮。這個孩子童年生活中這份精彩的快樂是多麼有趣,有多麼令人嚮往。讓我們一起讀這句話,讀出我們心中的那份羨慕之情,神往之意)

  尊重學生自己的感受,鼓勵學生用自己的心去感受美,去體驗美,去發現美。引導體味而不是強迫學生接受教者或是作者的意見。

  五、誦(反覆吟誦,積澱語感)

  對於古典詩詞的開悟決不是一節課所能完成的,小學生語感的培養,語文修養的形成需要長期的積累,反覆的薰染。(同學們讀的好,想的好,品的更好。讓我們齊聲朗誦,將這清新秀麗的意境,質樸優美的詞句,永遠記在心裡。)

  六、自我作業設計

  學完課文,小學生意猶未盡,這時鼓勵學生為自己設計一份課外作業,能有效地激發學生進一步學習的積極性。(今天學了這首詞,回去你想做什麼作業呢?)

  1、根據詞的內容畫一幅畫

  2、把這首詞改寫成一篇散文

  3、背誦

  4、把它推薦給自己的好朋友

  5、蒐集更多的宋詞

  6、抄寫生字詞

  7、……

  這節課透過讀—想—品—誦四個教學環節,充分發揮了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學生理解了內容,感悟了意境,發揮了想象力,激發了學生進一步閱讀、背誦、研究宋詞的積極性和濃厚的興趣。當然,透過一節課的學習,學生不可能掌握得非常到位,這有待於課後拓展閱讀的引導和鞏固。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9

  【教學內容】

  《清平樂·村居》是人教版小學語文第十冊的一首詞。這是南宋愛國詩人辛棄疾寫的一首描寫農村生活的著名詞作。作者透過對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的描寫,對翁媼及其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抒發了他嚮往農村安寧平靜生活的思想感情。全詞只有短短几句,卻把一家農戶的環境氣氛和全家老少勤儉淳樸的勞動生活風貌鮮明地勾勒出來,向讀者展示出一幅栩栩如生﹑有聲有色的農家生活畫面。

  【教學目標】

  1、能讀準“雞籠”“蓮蓬”“翁媼”等詞語,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詩詞。

  2、能借助註釋邊讀邊想象詩中情景的方法,感受詞中對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描寫和翁媼和三個兒子形象的刻畫。

  3、透過感受詩中所描寫的生機勃勃、和平寧靜、樸素安適的農村生活,激發學生對田園生活的喜愛,對大自然的讚美之情。

  【教學重點·難點】理解古詩意思,想象詩中意境,體會詩中情感,有感情地誦讀。體會作者用詞的生動傳神,感悟古詩中所表達人情之美和生活之趣。

  【設計理念】吟誦,是古詩詞教學的重點,讀通詩句,理解詩意,感悟詩情是古詩學習的三個境界,在讀中發展語感,體驗情感,領悟內涵。古詩凝練含蓄、意在言外、言約而旨豐的特點,教學中不適宜對其進行“條分縷析”和“細究深挖”。本教學設計從整體入手,重點處相機點撥。在古詩破解文義的設計中,抓住關鍵字眼,讓學生在“讀、想、悟、背”的綜合閱讀活動中充分自主、有效合作、積極探究,解讀古詩的意思,品味古詩的意蘊,感受古詩的意境,體會詩人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讀—整體感知,初知大意

  (一)配圖樂,激學趣

  1、匯入: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讓我們伴著悠揚的古琴曲來欣賞一下吧!

  2、播放古琴曲,學生欣賞課件展示動畫,最後定格。

  (二)創意境,入課題

  1、師:這幅畫是根據宋代詞人辛棄疾所寫的詞《清平樂·村居》所畫。

  2、齊讀課題

  (1)正音:樂(yuè)

  (2)讀準課題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題目。讀課題時,中間注意停頓,再一起讀一遍。

  3、創意境:讀到“村居”,我們就會想到農村,在你的想象中農村是什麼樣的畫面呢?(指名說)

  4、入課題:辛棄疾的詞中究竟描寫了怎樣的鄉村,怎樣的人家呢?讓我們開啟課本,一起來學習這首詞。

  【設計理念】 中國閱讀教學研究會會長曾祥芹曾說:我們已經走進了“讀圖時代”,畫面閱讀正與文字閱讀互競雄長,它們共同開闢出一條“全腦閱讀”的新路。我們要充分培養學生的想象力和創造力,使他們能夠從文字中讀出圖畫來,從圖畫中看出文字來。本著追求這一理念,本課時古詩教學設計中從圖入景,隨景讀文,逐步引入學習古詩。

  二、想—放飛想象,再造情境

  (一)初讀感知,讀通詞文

  1、自由朗讀古詩,提醒學生注意要讀準字音,讀通詩句,讀出古詩的節奏。

  2、指名讀古詩。

  師相機正音: 媼(ǎo)、剝(bāo)、翁媼、蓮蓬、臥剝

  3、教師範讀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0

  【設計理念】

  1、利用網路展示文、聲、色的動態效果,創設詩詞學習的氛圍,在讀中感悟田園生活的意境,從而受到美的薰陶。

  2、透過網上教學和學生網上衝浪,讓學生自主地學習,培養他們利用網路獲取知識的能力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設計特色】

  基於網路的演示性、豐富性、拓展性進行詩詞教學。

  一、原型啟發, 感知詞文。

  1.同學們,畫是一種含蓄深刻的語言,它能把人引入心馳神往的境界。

  2.請同學們邊聽音樂,邊看看這幅圖上畫的內容,如果請你給這幅起個名字,你打算起什麼?交流:

  3.出示課文。 “清平樂”是詞牌名,“村居”是這首詞的真正題目。

  4.聽課文範讀,找找哪些詞該重讀?(邊聽做記號。)

  5.是否學過相似的“詞”?形式上有何特點?(點選網頁)(《卜算子 詠梅》;分上、下闋)

  6、請同學們開啟書,自由練讀課文,特別注意生字的讀音,要求是讀準字音,通順課文。在不理解的地方做個小記號。(學生按要求讀。)

  7、檢查自讀的效果(請生評議;學習好的方面,讀給同桌聽。)

  二、分組互動,自悟詞意。

  1、根據你的經驗,讀懂一首詞有哪些方法?

  交流:查字典;小組討論;看圖理解;看看有關注釋理解。

  2、四人小組用你們自己喜歡的學習方式進行合作探究,來證實一下自己的理解,來探討一下自己還不理解的地方。並交流讀懂了什麼?

  3.上闋交流:(1、 指讀上闋。2、 找出描寫的事物3、 理解意思,教師補正(……帶著酒意,操著吳語,談得很親熱。哪家的白髮夫妻二老呀!)4、 說說從中感受到什麼?5、 小組賽讀上闋。)

  4、下闋交流: (1、 指名讀下闋。2、 找出描寫的主要物件3、 理解意思,聽教師補正(……最可喜的是小兒,在河邊伏著正剝蓮蓬取蓮子吃呢。)4說說下闋寫什麼內容,給你什麼感受。(下片四行是一句話,寫這家三個兒子的活動充滿生機。)

  5、理解全詞。(連起來說詞意:自己練說,互說,指名說,評議。)

  三、朗讀成頌,領會詩情。

  1.請同學再看看圖,再讀讀詞,你感覺到詞中、畫中哪幾處最有情趣呢?(指名學生說,並講為什麼。你能用朗讀把詞中的情趣表現出來嗎?)

  2.老師也感覺到“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一句最有情趣,兩位老人會聊些什麼呢?先展開想象,然後小組內討論一下,等一會請同學上臺表演。(指名學生表演,其它同學補充)

  四、再現詩境,指導吟誦。

  1、邊看圖畫,試著背誦。

  五、拓展學習。

  1、學生自主合作拓展學習。(1、學生自由組合利用網路內容“詩人簡介”、“辛棄疾全集”、“佳句欣賞”進行拓展學習。2、交流:要求:採用自己喜歡的形式交流所學內容。學生交流。(如:詩詞朗誦、我來介紹、名句講解等)

  六、總結延伸。

  1、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副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相信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今後一定會在宋詩中盡情遨遊,來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2、把今天學到的內容介紹給家長聽。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1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藉助朗讀、想象,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在理解這首詞的意思的基礎上,想象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在說的基礎上寫下來。

  4、初步瞭解有關詞的知識,激發學生熱愛古詩詞、熱愛祖國的語言文化。

  重點、難點:

  重點:

  1、透過語言文字,感悟田園生活的美妙意境,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2、理解這首詞的意思,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寫下來。

  難點:

  引導學生透過評析“醉”字,體會詞人才華難展、志不得伸的心情以及渴望天下百姓都能安居樂業的偉大情懷。

  教學過程:

  一、比較引入,簡介體裁。

  1、板書課題:清平樂 村居,正音:樂(yuè)音,朗讀課題。

  2、比較:這個課題和以前學過的古詩的題目有什麼區別?

  3、理解題意。

  4、簡介體裁——詞。

  二、初讀全詞,讀通讀順。

  1、教師配樂範讀,學生欣賞,畫出生字,練讀生字。

  2、學生自由朗讀,要求讀通讀順。

  3、檢查初讀情況,指名學生朗讀。重點正音:臥剝

  三、誦讀全詞,品味語言。

  (一)、讀出節奏。

  1、每個詞牌的詞都有其固定的節奏,在朗讀時,我們要很好地遵循它們的節奏,這樣可以把這些詞讀得更美。《清平樂 村居》的節奏是這樣的:

  清平樂(yuè)·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學生自由練讀,教師巡視指導。

  3、交流練讀情況,教師點評,重點評析朗讀的節奏。

  (二)、讀出韻腳。

  詞和詩一樣,都按一定的規律押韻,但詞的押韻比詩靈活,它可以換韻。所以在朗讀時,就朗朗上口。

  1、出示新的朗讀提示:

  清平樂(yuè)·村居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2、思考討論畫線字的特點。

  3、教師指導,學生練習朗讀,讀好韻腳。

  (三)、讀好平仄。

  古人在朗讀文章時,除了遵循四聲的規律外,還講究平仄。簡單來說,在朗讀時,平聲音超微拉長一些,仄聲音稍微短促一些。

  1、出示朗讀提示:

  清平樂(yuè)·村居

  ○平聲 ●仄聲 ⊙可平可仄 △平韻 ▲仄韻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

  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

  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

  2、教師指導學生誦讀。

  四、賞讀全詞,想象意境。

  過渡:古人說,詩中有畫。讀了這首詞,你腦海中出現了哪些畫面?你彷彿看到了那些情景?

  (一)、景——農村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環境。

  1、詞中景:茅屋、小溪、青草。

  2、腦中景:除了詞中的這些景物外,你覺得還可能會有哪些景物?

  3、談談學生對這些景物的印象。

  (二)、詞中人——農村溫馨幸福的一家人

  1、這首詞描寫了幾個人?他們分別在幹什麼?

  2、讀了這首詞,你覺得這是怎樣的一家人?你是從哪些地方體會到的?

  重點1:醉裡吳音相媚好,關鍵詞:醉裡、相媚好

  重點2: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

  重點3:溪頭臥剝蓮蓬,關鍵詞:臥

  3、透過這個“臥”字,你看到了一個怎樣的小孩子?你想起了哪些學過的詩句?

  4、指導感情朗讀。

  5、展開想象,口語交際。

  讀著 (詩句),我彷彿看到了(聽到了) 。

  (三)、詞外人——作者

  1、其實,這首詞中還有一個人,你們知道這個人是誰嗎?

  2、你是從什麼地方看出來的?“醉裡吳音相媚好”和“最喜最喜小兒無賴”。

  3、作者的心情怎樣?

  (四)、感情誦讀,讀出環境的恬靜安寧,讀出農家的幸福溫馨,讀出作者的沉醉喜悅。

  五、品讀詞眼,感受情懷。

  1、默讀全詞,尋找詞眼。

  2、品讀詞眼,鑑賞“醉”字。

  在這首詞中,“醉”有哪些意思?

  a、酒醉。白髮翁媼生活美滿自得。

  b、心醉或陶醉、沉醉。

  被農村優美恬靜的環境而陶醉。

  被農家幸福溫馨的生活而陶醉。

  3、介紹辛棄疾生平及志向,再賞“醉”字。

  辛棄疾,南宋詞人,字幼安,別號稼軒居士,歷城(今山東濟南)人。他出生時,家鄉就已被金兵佔領。辛棄疾一生堅決主張抗擊金兵,收復失地。他二十一歲就參加了抗金義軍,投身到國家統一的大業之中。他還寫文章上書朝廷,分析敵我形勢,提出強兵復國的具體規劃,同時認真革除積弊,積極整軍備戰。可是他的主張不僅沒有被當權者採納和施行,還常常遭到投降派掣肘,甚至受到革職處分。光復故國的大志雄才得不到施展,辛棄疾只有將自己的一腔忠憤傾吐在文學創作之中,由此造就了南宋詞壇一代大家。這首小令,就是作者晚年遭受投降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閒居農村時寫的。

  4、讀了辛棄疾的介紹,你對“醉”字又有了哪些新的理解?

  c、心碎。

  為淪陷區百姓的痛苦遭遇而心碎。看到眼前的安詳農家,他更想起了淪陷區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百姓,更加激起了對他們的同情。

  為自己的志向得不到伸展而心碎。作者一生的志向就是收復失地、統一祖國,可是他屢遭投降派的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而現在國家統一更是遙遙無期。自己雖有抱負才能,卻無從施展。這種痛苦的心情只有在酒醉中或夢裡才會有些許的慰藉。

  5、擴充套件辛棄疾的《破陣子》中的“醉裡挑燈看劍,夢迴烽角連營。”

  6、感情朗讀,體會詞人的偉大情懷。

  六、熟讀成誦,積累語言。

  附一:作業設計

  1、有感情地朗讀這首詞,背誦這首詞。

  2、展開想象,把這首詞改編成一篇記敘文。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2

  【教學目標】

  1、學會本課“媼”“剝”兩個生字,理解“翁媼”“吳音”“相媚好”等詞語。

  2、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理解詩句意思,體會詞中描繪的情景,體會田園生活的美。

  3、瞭解宋詞的常識及辛棄疾的生平經歷。培養學生對祖國獨特文學形式的喜愛和欣賞的感情。

  【教學重點】

  想象詞所描繪的情景,感受鄉村生活的和諧美。

  【教學難點】

  理解“相媚好”“無賴”等詞語。

  【教學時數】

  兩課時。

  【教學準備】

  蒐集有關宋詞及辛棄疾的資料。

  【教學過程】

  第一教時

  一、背誦詩詞,匯入新課

  1、課前學生背誦新近積累的宋詞:

  歐陽修《採桑子》、陸游《卜算子·詠梅》、晏殊《破陣子》。

  2、揭題:

  剛才,同學們背誦的都是宋代詩人的作品,你能說出這些作品的體裁類別嗎?(宋詞)今天,我們也來學習一首南宋詞人辛棄疾的詞作《清平樂·村居》。

  3、讀課題,注意“樂”是“音樂”之“樂”。說一說預習中學會了什麼。

  4、教師補充介紹宋詞常識和辛棄疾生平。

  二、自學課文及檢查交流

  1、出示要求:

  讀正確、流利,不懂的地方查一查資料。

  2、學生自學,教師個別指導。

  3、交流與檢查:

  ⑴指名讀,正音。教師給予評價,指導適時停頓。

  ⑵再讀全文,詞義質疑,現在小組內交流,再舉手彙報。

  ⑶說說詩詞大意。

  三、習字

  1、描紅、臨寫生字。教師個別指導。

  2、抄寫詞語。

  四、作業

  熟讀這首詩。

  第二教時

  一、交流已經學會的內容,明確本課任務

  1、關於課文,你已經學會了什麼?

  2、出示本課學習目標,對照檢查:

  ⑴聽寫詞語:

  低小、吳音、蓮蓬、雞籠、翁媼。

  ⑵朗讀課文,背誦課文,注意是否韻味。

  ⑶說出詞所描繪的情景。

  過渡:看來我們對這首詞的學習還需要更深入些。這節課的主要任務就是體會詞的情境和詞人的思想感情。

  二、指導精讀感悟

  1、輕聲朗讀課文,藉助插圖展開想象:詞中寫的是什麼樣的景,什麼樣的人,表達了什麼樣的情?

  2、同小組交流。

  3、發言與指導:

  ⑴景:

  描述的時候要注意語言的完整與優美,注意順序。

  關鍵詞句:

  茅簷低小、溪上青青草。

  擴大外延:

  荷塘、豆地、其它莊稼。

  過渡:

  你覺得這樣的鄉村景色怎麼樣?更美的是鄉村的人。

  ⑵人:

  注意這是一個怎樣的人家?有哪些人?他們各有什麼特點?

  關鍵詞句:

  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⑶詞人想表達的是怎樣的感情?你是從哪些詞句中體會到的?

  關鍵詞:

  “醉”、“喜”、“相媚好”。

  4、小結:

  田園生活美如畫,村居人家樂融融,此刻你一定和詩人一樣,想用手中的筆來描繪此情此景。快開啟本子試一試吧!

  5、簡單交流後,再次誦讀全文。

  三、拓展閱讀

  同學們如果對辛棄疾的詞感興趣,課後可以選讀下面幾首詞:

  《醜奴兒·書博山道中壁》、《西江月·夜行黃沙道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和《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3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3個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

  3.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寫下來。

  【教學重點、難點】

  透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達到熟讀成誦。

  【教學準備】

  學生:查一查“翁”和“媼”的意思。

  教師:自制多媒體課件。

  【教學過程】

  一、匯入新課。

  1.同學們,唐詩、宋詞、元曲是我國古典文化的瑰寶。你們剛才背誦的除了唐詩外,還有一首詞(板書:詞),你知道是哪一首嗎?

  對,是蘇東坡的《水調歌頭 中秋》。今天,我們要學習一首南宋著名詞人辛棄疾寫的詞。

  2.揭示課題,讀準多間字“樂”。

  3.解題:詞,是詩歌的一種。古代的詞,都能合著音樂歌唱,所以多稱為“曲”、“雜曲”或“曲子詞”。詞的曲調名稱叫“詞牌”。“清平樂”就是詞牌名,常見的還有“西江月”、“卜算子”、“水調歌頭”等。“村居”是詞的題目。朗讀時,詞牌名和詞題中間要停頓時間長一點。(範讀,齊讀)

  從“村居”這個題目上,大家來推測一下,這首詞將會寫些什麼什麼內容呢?

  映示:鄉村人家

  二、初讀指導。

  1.自讀課文,自學生字。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檢查自讀情況。

  (l)出示生字詞,指名朗讀,正音。

  yán mèi wēnɡ ǎo chú wò bāo

  茅 簷 相媚好 翁 媼 鋤豆 臥 剝

  “剝”是個多音字,在這裡讀“bāo”,表示一個動作——把外面的皮或殼去掉叫“剝” (bāo),詞中是剝什麼呢?(“剝蓮蓬”:把蓮蓬剝開,取出裡面的蓮子吃)誰還能用“剝”(bāo)這個讀音說一個詞呢?(如:我們家買了桔子,吃的時候,要把桔子的皮——“剝開”)這個“剝”還有一個音“bō”,誰能用“bō”這個讀音組詞?(板書:剝削 剝奪)

  3.指名朗讀,提示:讀出詞的節奏和韻味。

  4.範讀,再指名讀,齊讀。

  5.詞人辛棄疾筆下的村居是一幅怎樣的畫面呢?請大家欣賞。(播放動畫)

  問:詞中描繪的是什麼地方、什麼季節的景色?

  師: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江南農村的田園生活的畫面。下面讓我們一起走進這幅清新秀麗、樸素恬靜的農村生活畫卷中。

  三、理解詞意。

  1.讀一讀詞,看一看畫,想一想每句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詞語畫下來。

  2.交流:提出不理解的詞語,分別解決。

  查字典理解:

  翁:上了年紀的男子。 媼:上了年紀的婦女。 翁媼:一對老年夫妻。

  看圖理解:

  “簷”是屋頂向旁伸出的邊沿部分。“茅簷”這裡指茅草屋。 臥剝:趴臥在地上剝蓮蓬。

  老師點撥:

  吳音:吳地的方言。

  相媚好:彼此之間很親熱。

  無賴:現代的意思是指“遊手好閒、品行不端的人”,但在這首詞中是“頑皮”的意思,是對小孩的愛稱。

  3.逐句朗讀,同桌合作說一說每句詞的意思,把不理解的句子畫下來。

  4.交流:這首詞中哪些句子比較難於理解?

  出示:醉裡吳音相媚好,白髮誰家翁媼。

  (1)古詩詞中,有時為了對仗、合仄或押韻的需要,常常把其中的詞句倒過來寫,這叫“倒裝”。這句便是,按我們現代的習慣,應該寫成這樣:

  出示:誰家白髮翁媼,醉裡吳音相媚好。

  (2)是誰“醉”了?為什麼會醉的呢?

  (3)想一想:老倆口一邊喝酒,一邊會說些什麼,做些什麼?

  說說詞意:不知是誰家的白髮蒼蒼的老倆口,喝過幾杯酒後,正醉醺醺地用吳地方音親熱地敘說著家常呢……

  5.連起來說一說這首詞的意思。

  低矮的茅屋前有一條清澈的小溪,溪邊長滿了了青青的小草。不知是誰家的白髮蒼蒼的老倆口,喝過幾杯酒後,正醉醺醺地用吳地方音親熱地敘說著家常呢……

  大兒子正在溪東的豆地裡鋤草,二兒子正忙著編織雞籠。最討人喜愛的是小兒子,他十分頑皮,正趴臥在溪邊剝吃著剛剛摘下的蓮蓬呢。

  提示:“鋤豆”意為“在豆地裡鋤草”。(回憶“鋤禾日當午”的“鋤”也即此意。)

  四、品讀欣賞。

  1.誦讀全詞,讀好每句的節奏。指名讀。

  2.朗讀古詩詞,要很好地體會人物的思想感情。想一想:這對白髮翁媼生活在這樣的環境中,心情怎樣?

  3.聯絡全詞,誰醉了?僅僅是因為喝酒多而“醉”嗎?

  讓我們來看一看:

  他們生活的環境是——“溪上青青草”;

  老倆口的恩愛生活——“醉裡吳音相媚好”;

  勤勞能幹的大兒子——“大兒鋤豆溪東”;

  心靈手巧的中兒子——“中兒正織雞籠”;

  活潑可愛的小兒子——“溪頭臥剝蓮蓬”。

  這樣的生活給你一種什麼樣的感覺?(溫馨、安寧、平和、幸福)

  師:多幸福的鄉村生活啊,那對白髮翁媼陶醉了。

  4.作者看到白髮翁媼的生活環境,心裡又想些什麼呢?下面我們來看一看此時的作者辛棄疾是處在怎樣的一種環境中。

  簡介辛棄疾(出示):

  辛棄疾(1140~1207):南宋詞人。字幼安,號稼軒,歷城(今山東濟南)人。21歲參加抗金義軍,不久投歸南宋。多年為官,42歲時遭饞言落職,退居江西信州,長達20年之久。68歲病逝。一生力主抗金北伐,收復失地,但不為朝廷採納。《清平樂 村居》就是作者晚年遭受議和派排斥和打擊,志不得伸,歸隱江西上饒地區閒居農村時所寫。

  在這樣的情況下,當辛棄疾看到這樣一幅清新淡雅、其樂融融的村居圖時,他會怎樣想?

  出示:嚮往熱愛安寧平靜的田園生活

  板書:田園生活

  嚮往熱愛

  5.(音樂聲起)茅簷、小溪、青草,還有這幸福的農家,巧妙地構成了一幅美好的畫面,難怪詞人辛棄疾如此熱愛、嚮往這恬靜的農村生活。面對如此秀麗的風光,面對如此和諧、幸福的農家生活,你能讀出一份熱愛與嚮往嗎?讓我們一齊再次誦讀。

  五、合作探究(機動)。

  1.從“茅簷低小”這句看,這戶農家生活富裕嗎?但為什麼這對老夫妻卻感到那麼快樂和滿足呢?

  2.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

  既然老倆口有“最喜”,那一定還有另外的“喜”囉。那麼,他們還“喜歡”什麼呢?(大兒子的勤儉辛勞,中兒子的心靈手巧,小兒子的活潑可愛,老夫老妻恩愛有加,一家人和和美美,還有遠離戰爭、安居樂業……真是其樂融融啊!)

  六、拓展延伸。

  1.辛棄疾描寫農村田園生活的詞還有許多,這裡,老師為大家補充其中的一首:《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範讀)

  西江月 夜行黃沙道中

  明月別枝驚鵲,

  清風半夜鳴蟬。

  稻花香裡說豐年,

  聽取蛙聲一片。

  七八個星天外,

  兩三點雨山前。

  舊時茅店社林邊,

  路轉溪橋忽見。

  七、作業:填空。

  《清平樂 村居》中,“ ”是詞牌名,“村居”是 ,它的意思是 。詞的作者是 詞人 。這是一首描寫 的詞作,詞中透過描寫 、 、 、 等這些平常的農村景象,把農村生活風貌真實地反映出來,抒發了詞人 的思想感情。

  【板書設計】

  26 清平樂 村居

  田園生活

  嚮往熱愛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4

  【教材簡介】

  《清平樂 村居》是南宋詞人辛棄疾在江西上饒帶湖閒居時,寫的一首表現農村生活的詞作。全詞不用“人在圖畫中”的詠歎來直接抒發主觀感受,而是置身局外,靜處閒看,移步換景,客觀摹狀,攝取了特具畫意詩情的人物活動鏡頭。詞中以“溪”縈迴映帶,意脈連綿,情思不斷,組合成了江南農村的清秋風景畫和勞動風俗畫,字裡行間表達了詞人對安寧平靜的農村田園生活的喜愛,抒發了對安居樂業的生活的陶醉之情。

  【目標預設】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學會本課的3個生字,理解有生字組成的詞語。

  2、憑藉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說一說這首詞所描繪的情景,並寫下來。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感受詞中田園生活的情景,使學生從中受到美的薰陶。

  【重點、難點】透過朗讀、聯想,感悟詞中田園生活的意境,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同時達到熟讀成誦是本課的重點。

  【教學過程】

  一、話題引入,初讀感知。

  1、板書“居”,組詞。想到了什麼?然後板書“村居”。指名背誦高鼎的《村居》。

  2、今天我們將學習一首題名也叫《村居》的詩,不過,它的前面還有三個字“清平樂”(板書)。(播放舒緩悠揚的音樂)“清平樂”是詞牌名,又名“醉東風”,它相當歌曲的譜子。看,咱們的語言真有意思,三個字就能定下曲子的意境。

  3、這首詞的作者是南宋的愛國詞人辛棄疾。(螢幕出示辛棄疾的生平,學生看之後提取關鍵詞,譬如:字幼安,號稼軒。文武雙全的傳奇英雄。詞作的風格:農村詞,英雄詞。)

  4、放聲誦讀,爭取在最短的時間裡把它讀通讀順,讀正確。(學生讀詞,教師做手勢進行指揮。)

  二、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生字新詞:翁媼 鋤 蓮 相媚好 剝

  2、指名學生讀一讀,一邊正音,一邊加以滲透。

  〔鋤——鋤禾(指名背詩)——鋤豆(種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指導讀“青青草”。)

  蓮——蓮花——蓮蓬(為了讀起來響亮點,讀第二聲)〕

  3、齊讀。

  4、人們常說“詩中有畫,畫中有詩”,讀著讀著,你的眼前出現了幾個人物?他們在哪兒呢?(指名說,相機板書:翁媼 大兒 中兒 小兒)

  5、這麼多人和景,詞人巧妙地運用了一處景,將它們像珍珠一樣串了起來,找找看,看看誰是火眼金睛?(學生交流,指名回答。板書:溪)這個字和大家的感情肯定很深,因為咱們是桃溪小學的一員。如果,把這個“溪”換成提足旁的“蹊”,你有什麼發現?(齊讀: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6、現在大家看,這是怎樣的一幅村居圖?(出示課文插圖,指名回答。)

  (①幸福的一家子 ②相親相愛的一家人 ③安居樂業的一家人……)

  三、走進村居,在詩意中徜徉。

  1、是啊,多麼幸福的一家人。其中,你認為誰是最幸福的?說一說你的理由。

  2、在這裡,“醉”可以理解成什麼?(沉醉)從哪兒可以看出他們是沉醉?(學生交流)景美,心情舒暢,或許也會喝點老酒,微帶醉意。

  “醉裡吳音相媚好”,詩人先聲奪人,突出翁媼親熱聊天,用吳方言說著貼心話的樣子。如果在作文中你能掌握先聲奪人的“法寶”,你的作文定會錦上添花。想象一下,他們會說些什麼?

  3、句式訓練

  讀著“醉裡吳音相媚好”,我彷彿聽見翁(媼)誇讚媼(翁)說:“ 。”

  4、學生自由交流。指名談一談。(男女同桌之間扮演翁媼,自由暢談。)

  5、其實,兒女一直是父母口中永恆的話題。聽——

  1)翁喝了一口酒,喜笑顏開地對媼說:“大兒子可是咱家的壯勞力,地裡的活都讓他承包了。”

  2)媼笑著說:“這呀,是幸虧沒有戰爭,大兒子才能在地裡幹活。你看他幹得多麼認真啊!他也老大不小了,該幫他娶個媳婦了。”

  3)老太婆,你瞧咱家的二兒子,簡直和你一樣的心靈手巧。

  ……

  6、出示“大兒鋤豆溪東,中兒正織雞籠”(齊讀)大兒幸福嗎?中兒呢?(指名回答)

  句式訓練:

  大兒的幸福,在於( );中兒的幸福,在於( ) ;翁媼的幸福,在於( )。

  7、當看到最小的兒子的時候,翁媼會是怎樣的神情?出示“最喜小兒無賴,溪頭臥剝蓮蓬。”(學生交流,指答。板書 最喜 )小兒子是“無賴”,翁媼怎麼會“最喜”呢?(學生交流)

  理解“無賴”。當父母看到你頑皮的時候會怎麼說?

  小兒子為什麼最讓人喜愛呢?(學生交流)哪一個字表現了小兒的活潑可愛?指名說一說。

  8、俗話說:皇帝中長子,百姓愛么兒。前者想到的是責任,後者讓人欣慰。小兒子偷偷地躲到溪邊,躺在那裡嘗新蓮子,可真是個精靈鬼。你看,他一邊津津有味地剝著蓮蓬,一邊還津津有味地數著“一顆,兩顆…… ”,讓我們好好地端詳他剝蓮蓬的樣子。(學生交流,理解“臥”)

  這個字用得好在哪裡?推敲一下。

  一個“臥”字,不僅讓我們想象到有趣的畫面,還引發了大家的感慨:“動”的時候是那麼的隨心所欲、無拘無束;“靜”的時候是這樣的專心致志,全神貫注。一動一靜竟然融合在一個字上,真是“一字千金”啊!此情此景,你羨慕“小兒”嗎?為什麼?

  9、看到“蓮蓬”,你會想到哪些詩?

  1)小娃撐小艇,偷採白蓮回。不解藏蹤跡,浮萍一道開。

  2)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頭。

  小兒可能就是剛剛“偷採白蓮回”,正在美美地分享自己的勞動成果呢!

  10、此情此景,讓人“沉醉不知歸路”。 詞人醉了:他陶醉在鄉村生活的淳樸之中,陶醉在一家普通老百姓的安居樂業之中。讓我們也一起來陶醉一番,陶醉在鄉村的美景中,陶醉在一家人的相親相愛之中。(齊聲誦讀,然後背誦。)

  11、我們再來看這一家老小,居住在這樣矮小的茅屋裡,“八月秋高風怒號,卷我屋上三重茅”,遇上大冬天就更別說了。如此清貧的日子,他們卻其樂融融。因為即使是這樣簡單的幸福,在當時,許多人是“可望而不可即”的。

  12、詞人閒居在上饒老家二十多年,寫了許多詞,形成了“稼軒體”。可是看似居安的他卻一直充滿憂慮,憂慮著北方戰場,真是“此生誰料,心在‘戰場’,身老‘村居’”。他多麼希望這種安居樂業不僅僅是一家兩家,多麼渴望不再有“遺民淚盡胡塵裡”的悽慘。所以說這樣的農村剪影在詞人的心中只是“別調”。他心憂天下,在《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中淋漓盡致地表現了他的這一情懷。

  四、將“醉”字進行到底

  賞析《破陣子 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

  (一)、初讀悟“醉”

  1、那麼深深地刻在詩人辛棄疾心中的基調是什麼?(媒體出示)

  2、想一想,“破陣子”這一詞牌表達得意境是怎樣的?(慷慨激昂)你聽到了什麼?(指名回答)

  3、整首詞表達了詞人怎樣的思想感情?(洋溢著愛國、報國的激情。)哪一句寫出了理想與現實的尖銳對立,壯志未酬?(“可憐白髮生”。)

  (二)、探詢“醉”的緣由

  1、這首詞開篇就“醉”,它和《清平樂·村居》裡的“醉”一樣嗎?

  2、“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消愁愁更愁”。俗話說“酒後吐真言。”醉酒之後,詩人念念不忘的是什麼?

  學生交流,指名讀一讀。(配上激昂的音樂)

  3、詞人由看到一家人的安居樂業,想到了天下:老百姓多麼渴望過上和平安居的生活啊!詞人多麼希望天下所有人都能“醉在村居”啊!(出示村居圖)“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齊讀)

  4、讓我們再一次走進“村居”,享受一下一家人的其樂融融。“驀然回首”,卻發現咱們和這幸福的一家人,還是半個老鄉呢。(出示吳方言分佈圖)讓我們用我們的“吳儂軟語”來讀一讀這首詞,相信大家一定會別有一番滋味在心頭。(配樂,學生用吳方言讀詞,體會。)

  五、作業。

  同學們,詩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其中,描寫兒童的古詩詞更是膾炙人口,別有韻味:一個“臥”字,精彩紛呈。在課外閱讀積累中,睜大你的慧眼,你一定能採擷到其中亮麗的一枚。試試看,怎麼樣?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15

  教學目標: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初步感受詞的韻律美。

  2、正確理解文中詞語和句子的意思。

  3、感受課文描繪的畫面,體會課文的感情。

  教學過程

  一、詞圖對照,感受意境美

  1、(PPT出示課文插圖)瞧,這就是作者筆下的村居風景。結合插圖,聯絡生活,想一想你能讀懂了哪些字、詞、句的意思了呢?

  2、學生自由說(教師相機點撥,總結學法:看來結合課文插圖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是我們理解古代作品一個行之有效的學習方法)

  3、還有哪些字、詞、句不明白的嗎?(“無賴”“相媚好”兩個詞語的教學)

  (1)、無賴:藉助生活經驗來解決:無賴是什麼意思呢?(不講道理,不聽話......有貶義之意)那一個無賴的孩子怎麼會說最喜呢這不是很矛盾嗎?那你覺得在這裡“無賴”是什麼意思呢?(頑皮,調皮)在生活中其實我們的父母也經常會用這樣看似批評的話表達對我們的疼愛之情,你能想起來嗎?(讀出無賴)

  (2)、相媚好:由“媚”字展開教學,媚字左邊是一和女右邊是一個眉,好象是說年輕女子的眉毛,美嗎,好嗎?那課文中誰會說誰好呢?(翁說媼)是嗎?引出“相”--互相?指名解釋:互相誇獎對方的好。他們會怎樣誇獎對方呢?

  (設定情境引導學生合理想象)在一個低小的茅屋前有一條小溪,溪邊長滿了碧綠的小草。一對白髮蒼蒼的老夫妻正親熱的坐在一起,正說著些什麼?你聽......

  (學生先自己互相說,教師點撥後指名說)

  4、多麼恩愛的老兩口,多麼悠閒自得的田園生活啊!同學們,讓我們拿起手中的筆,一起去描繪如詩如畫、清新恬靜的鄉村生活,把你最感興趣的一個小畫面寫下來?(學生寫後交流,教師相機點撥評價:多麼好的環境、多麼樸素的一家人)

  5、再讀全文,整體感受。

  二、咬文嚼字,體會情感美

  1、你能用一個字說說你讀了課文後的感受嗎?引出“醉”

  a、“醉”字好啊,沉醉不知歸路,那咱們就不回去了,咱們一起去和這家的公公、婆婆、還有三個孩子聊天吧。

  b、你最想和誰聊天呢?聊些什麼?自由說話(同桌進行)

  3、看來這些孩子都能說普通話,交流起來比較方便。可是這對老夫妻,年級大了,耳朵也不太好,還只會說吳音,我們怎麼和他們聊天呢?這樣,老師和你們一起去和他們二老聊聊?

  4、設定問題:“你家這麼多人就住在這小茅屋裡?你們為什麼還總是笑容滿面呢?”

  (學生自由表達)

  心安茅屋穩,家貧菜根香,難怪二老的臉上總是笑容滿面呢!這樣的生活真好真好!老師幾次都被文章深深的吸引,於是情不自禁地寫下了一首小詩歌!

  5、“文章不是無情物”,作者辛棄疾想表達怎樣的情感呢?(作者背景介紹)

  (學生自由說,教師注意提升)

  6、在那個戰爭不斷兵荒馬亂的時期,這樣一家人的生活誰不向往,這樣的生活誰不沉醉呢?讓我們一起再讀課文。板書(醉)

  四、課堂小結:

  同學們,宋詞是我國古代燦爛文化中一顆閃亮的明珠,一朵豔麗的奇葩,每首宋詞都彷彿是一幅絢麗多彩的畫,一曲委宛動聽的歌,一段綿長不絕的情。希望同學們透過今天的學習,課後多讀一些宋詞,在宋詞中盡情遨遊,感受我國古代文學的藝術魅力。

【清平樂村居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