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一定領會了不少東西,記錄下來很重要哦,一起來寫一篇讀書心得吧。那麼你會寫讀書心得嗎?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

  我感覺《如何說,孩子才肯學》是一本有趣而有意義的書。它既適合家長同樣也適合教師。中間一個個鮮活的案例在我的教育教學中也時常出現。當發現自己的處理方式與之相同時,心中一陣欣喜。當發現自己的解決方法完全錯誤時,在反思的同時更慶幸自己找到了科學的解決辦法。我突然發現孩子與大人的世界是那樣的不同,主觀的將自己的想法強加與孩子顯得是那樣愚蠢與低效。我讀書的心得體會如下:

  第一章,接納孩子的情緒在全書中最為重要,是後續溝通的基礎。它提出了幾個觀點:1.不要否定學生的情緒(當情緒被否定的時候,學生容易失去勇氣)2.不要隨意批評和忠告(老師出於好意,但學生在批評的環境中很難去考慮問題並承擔責任)3.不要概括和解釋(當孩子情緒低落的時候,你的解釋他很難聽進去,也就很難奏效)4.不要忽視學生的情緒,即便制止不能接受的行為時,也要先接納學生的情緒、願望並作出反應。第二章,合作更詳細說明了吸引孩子合作的七個技巧。

  書中體現出的:“無論孩子什麼地方做的不好或者不對,甚至有侵犯性的行為,他的行為我們可以制止,但他的情緒,或者說感情需要被接納。但我們接納的只是他的情緒,並非他的行為。”這一觀點我印象很深刻。因為在我自己教育孩子的過程中我常常不顧及他們的感受,劈頭蓋臉的就是批評。雖然短時間內出現的不良現象減少。但這是一個指標不治本的做法。孩子畢竟是孩子,單方面的批評很難引導孩子自我反省。只有孩子自己意識到自己的錯誤,問題才能從根本上解決。我們要設身處地的站在孩子的角度去想一想,去聽一聽,去安撫他們的情緒,這樣孩子才能真正感受到你對他的關心而不僅僅只是冰冷的命令。

  文中出現的很多案例都在我的日常教學中出現過,但我的做法往往是不科學的那種。讀著讀著我不禁冒出一身冷汗。在我認為很好的處理了一些事情的時候,我其實已經傷害了這些孩子的感情。我們在日常生活中,都很容易習慣性地去否定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情緒是客觀存在的,所以,我們要正視這個事實,首先認同他有這個感受,孩子才可能接納我們後續的建議。所以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一定要多從孩子的角度接納他們的情感,這樣才能引發孩子的共鳴。獲得更加有效的教育效果。

  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我會時刻關注自己的教育行為及其有效性。多思考自己有沒有先接納孩子的情緒,其實孩子有時候只是為了宣洩情緒,簡單粗暴的壓制只能換來日後更大的問題。唯有讓自己成為孩子的傾訴表達的物件,才能真正走到孩子的心裡,才能給孩子積極的反饋,告訴孩子老師瞭解你的感受,知道你的困難,有什麼話就儘管說吧!這樣儘量引導孩子自己去尋找解決的辦法而不是被動的接受一些強制的命令。比如有同學講話時,我們可以不用厲聲喝道:xx,閉嘴。嘗試著說:“有些同學有什麼有趣的事情要告訴大家,等會下課我們來分享一下。”結果可能會好的多.改變不能一蹴而就,但我相信只要我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留心觀察,多想,多研究,努力實踐,必然會找到科學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2

  這個假期,除了做網課的教學工作,我個人也是去學習了很多的東西,參加學校組織的一個培訓,自己同時也是看了一些教育相關的書籍,透過讀書來讓自己得到成長,讓自己有更多的收穫,我也是對於這次的讀書有一些感悟和心得。

  讀書讓我感受到別人的工作經驗,很多是以前我不怎麼了解,或者是在工作裡頭察覺到,但是歸納不了的一些,透過讀書,也是讓我更加的意識到自己其實要進步的地方還有很多,特別是看了一些優秀老師寫出來的書籍,讓我明白,要我做到這種程度,可以把自己的教學經驗這樣歸納出書去分享給其他的老師,我是還做不到的,甚至裡面講到的一些工作方式和方法我也是不那麼的懂,同時教學的工作也是需要持續的,堅持的做下去,很多優秀的老師都是做了十幾年,二十多年的,他們的經驗豐富,遇到的學生問題也是很多,去解決了,也是分享了出來,讓我也是明白,即使目前我還沒有遇到這樣的學生,但是也不代表以後不會遇到,而遇到了學到這些經驗,也是能有一個方法去解決,即使效果不一樣,但是也是會給我一個思路,讓我更好的把教學做好。

  透過閱讀別的老師的教學經驗的書籍,也是讓我明白學生是多種多樣的,每個學生的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以前我的教學也是比較的粗糙,一些工作的方法也是需要去變化的,讓我更知道,對於每一個學生,都是需要去了解,去清楚問題的所在,所要用到的教學方法也是不一樣的,雖然課堂上是隻需要兼顧到大部分的學生,但是課後的工作,卻是同樣不少,想要做好一名老師,豐富的經驗重要,但積極的心態,多去學,多去做也是特別的重要,沒有誰的經驗是一開始就有的,都是透過不斷的去嘗試,去做,來讓自己的經驗豐富,變得更加的優秀,而透過閱讀,透過看其他老師分享的經驗,也是讓我更加的意識到自己從中學到的,也是要在以後的教學工作裡頭去運用才行,這樣讀了的書才不算是白讀了。

  讀書,不但是會讓自己的知識儲備更多,同時也是讓自己更加的意識到自己和優秀之間的差距是哪些,以後又是該如何的去改進去提升,也是要在今後把自己的教學工作做得更好,來讓自己的教學水平得到更大的提升。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3

  本學期我讀了亞米契斯寫的《愛的教育》。讓我明白了許多有著教育愛和愛中的教育的故事。

  《愛的教育》一書中描述了一群充滿活力,進取要求上進,如陽光般燦爛的少年。他們有的家庭貧困,有的身有殘疾,當然也有一些是沐浴在幸福中的。他們從出身到性格都有迥異之外,但他們身上卻都有著一種共同的東西—對自我的祖國義大利的深深的愛,對親友的真摯之情。那裡面不能忽視的是每個月教師讀給那群少年聽的"精神講話。這一個個小故事,不僅僅使書中的人物受到薰陶,同樣讓我這個讀者也被其中所體現出的強烈的情感所震撼。而應對我們的教育,愛應當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是教育成功的基礎。

  讀《愛的教育》,我走入恩里科的生活,目睹了他們是怎樣學習,生活,怎樣去愛。在感動中,我發現愛中包含著對於生活的追求。夏丐尊先生在翻譯《愛的教育》時說過這樣一段話:"教育之沒有情感,沒有愛,如同池塘沒有水一樣。沒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沒有愛就沒有教育。"

  《愛的教育》中,把愛比成很多東西,的確是這樣又不僅僅是這些。我想,"愛是什麼"不會有明確的答案,但我明白,"愛"是沒有限制的。同學之間的友好交談,教師對學生的鼓勵,父母對孩子無微不至的關愛,甚至萍水相逢的人們的一個微笑……

  透過安利柯的描述,我瞭解到什麼樣的師愛才最讓學生感到溫暖,把學生當親人的教師。當安利柯的先生說道:"你們以外,我沒有別的家屬在世界上,除了你們,我沒有可愛的人!你們是我的兒子,我愛你們,請你們也歡喜我!我一個都不願責罰你們,請將你們的真心給我看看!請你們全班成為一家,給我慰藉,給我榮耀!"先生的這些話,讓所有的學生都信服與他。

  雖然我無法做到這位先生的如此坦誠,但想想,我是否用平等的目光看待所有的學生了。兩個學生同時犯了錯誤,有時,我會憑我直覺確定,然後毫不留情的批評那個我心目中的差生。卻不知,受了一肚子委屈的學生在暗自垂淚,也許在他們的眼裡,我不再是個好教師。寬容和尊重學生,"只要你們有勇氣承認自我的錯誤,我絕不會責怪你們",這是安利柯的先生們給的我另一個啟示。無論是表揚還是批評學生,我們的目的是教育學生,只要目的到達,又何必在意學生是否理解了懲罰。

  愛是一種感受,是一種信仰,是一種追求,是無法用準確的文形容愛的定義,可是我明白,擁有愛的人,付出愛的心,人生必定是充實而無憾的。同樣,我們對學生的愛,不應是居高臨下的"平易近人",而應是發自肺腑的愛,這種愛的表達既是無微不至的,又是不由自主的真情流露。當我們把愛心自然而然地獻給學生時,學生會不僅僅把我們當教師,更會把我們當作朋友,兄弟,父母。離開了情感,一切教育都是無從談起,感情當然不能代替教育,但教育必須充滿感情。

  總之,愛的教育是治療心靈創傷的良藥,是開啟學生心扉的鑰匙。被愛的人才懂得去愛人,愛給人力量,給人溫馨,也給人美麗的心靈和情感。讓孩子們心中擁有愛,很多問題都可能在愛的暖流裡溶解。書中給我的啟示是,做一個溫柔的嚴師,用充滿愛意的語言來嚴格要求我們的學生。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4

  昨天終於讀完了《致青年教師》一書,這本書寫的非常好,它為我們青年教師打開了一扇通向真理的窗戶。我邊讀邊反思自己的教師心態、教育行為,真是受益匪淺!書中吳非老師透過一個個典型的案例,用其平實的語言引領我感悟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

  讀吳非老師的文字,我懂得了要做一個成熟、理性的教師是不能只靠教齡的累計、豐富的經驗和資歷的。

  我懂得了“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是教育政策制定者和管理者的職責,更應當是我們教師自身的追求。

  我懂得了一名合格的教師必須是一個“思想者”“學習者”“實踐者”“寫作者”。

  我懂得了優秀的教師應當是一盞不滅的燈,而那“開關”就在他自己的手裡。我還知道了教師的心中沒有陽光,學生的心靈上就有可能添上一分陰暗。

  書中平實淡雅的文字,真實形象的案例,非常貼近我們現在的工作和生活,讀後讓我對自己的職業,對自己的人生有了更深刻的認識。

  《致青年教師》全書共分六輯“做個有胸襟的教師”、“不要急”、“心裡裝著學生的心”、“尊重常識”、“不放棄理想”、“播下一粒善良的種子”,共計85篇文章。讀完這些用心靈澆注的文字,彷彿和智者經歷了徹夜的長談,感受到了教育的另一個境界。

  懷揣夢想和激情,走上教學的工作崗位。在近兩年的實際教學中,我認識到只有熱情的教學是不完美的,要想對職業生命負責,必須提高自己的職業素質,就如吳非先生所言要做到“二者一家”,也就是成為思想者,學習者,實踐家。教育是一份美麗的事業,她呼喚人的理性追求,呼喚建立美麗的人格。樸實的工作態度和發自內心的話語,就像把一粒種子放在了孩子的心田,潛心耕耘,就會開出智慧之花。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可以想的更多。教育是理想者的事業,教育要培養理想。高貴與卑微的距離也許只有一步,這就是能不能在任何情況下,都保持教育者的尊嚴。試著在心裡裝下學生的心,有些事,儘早用自己的方式表達出明確的態度,從小培養孩子尊重、敬重的意識。作為青年教師,要自覺維護教師的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教育無小事”,“生活即教育”,一位優秀的教師站在學生面前,無需講話,教師本身就是一本教科書,他教給學生的不僅是知識,還有思想、氣質和未來。讀了這本書,我深深理解到,自己需要修煉的是比專業知識更重要的東西。

  之於“青年教師”,“青年”說明還有很多東西要去學習,去思考,去理解,去實踐;“教師”說明要傳道授業解惑,更說明要努力超越,以至擁有精湛的傳授技巧和高超的教育藝術。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應該負責,無論是對學生的教育,還是自己的專業發展。而且每時每刻都要意識到這一點:自己教育教學業務的錘鍊,不只是為學生成長所作的付出,不只是別人交付任務的完成,它更是自己生命價值的展現。學校為青年教師提供了良好的平臺,教藝精湛的師傅,團結友好的團隊。這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情!

  吳非老師的文字,讓我在平實的語調中感受到教育的美好和希望。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正視教育。我要做的還有很多,我也只有努力去做到更好!

  我要愛所有的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5

  近來,我閱讀了《小學數學教學的理論與方法》一書,這本書對國內外的課程改革的特點,以及小學生數學學習的特點與分類,為什麼要改變學生的數學學習方式以及如何改變學習方式等作了些介紹。

  書中說小學數學是基礎教育的重要支柱學科之一建國50多年來,經過全國廣大小學教師及數學教育專業研究者的共同努力,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取得了世人矚目的成績。但是,隨著21世紀的來臨和數學教育國際視野的拓展,大家感到,我國的小學數學教育還存在著種種不足,特別是在培養學生創造意識與實際能力方面,更顯得十分薄弱。為此,近幾年來,教育部組織了各方面的專家、教研員及部分一線教師,集中力量編制和審議新的數學教育課程標準。同時,全國各地也在組織各方面的力量,重新修改編寫中小學數學教材。這項工作意義深遠,它的成功,將為我國培養新一代適應時代要求後備合格人オ創造有利條件。作者分為三個部分對本書進行了介紹。

  第一部分重點介紹我國小學教學課程改革的概況。在第一章中,作者分析了建國以來小學數學課程的發展有就此學數學課程實施的狀況,並且對我國小學數學教材的幾次重大改革進行對比分析。這些分析對我們瞭解小學數學課程的發展,理解目前課程改革的重要性,提供了清晰的脈絡。第二章分別敘述了我國新課程標準編制的基本理念及目前正在各地使用的全國實驗性教材編寫的特點。這些基本的理念與教材特點的分析,對理解當前數學教育的改革有一定的現實意義。第三章介紹國際小學數學改革的基本概況,這對拓展師範生和廣大教師的研究視野,把握國外數學課程發展的趨勢提供了較為系統的資訊。

  第二部分介紹小學數學教學理論的研究。其中,第四章闡述了小學數學的學習理論。在這一章中,較詳細地分析了小學數學教學的基木特點、型別、層次,重點探討了改變學生的學習方式的途徑和策略。第五章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內在特點及基本關係本章從教師決策與學生參與兩個角度,對小學數學教學過程進行了較為全面的剖析。在第六章和第七章中,分別探討了課堂教學模式及教學的藝術,這些可操作性問題的討論,對師範生今後進人學校有重要的意義。

  第三部分重點分析小學數學教學的各部分內容。其中,第八章在概念教學方面,討論學生概念形成的特點及培養學生數概念的途徑。第九章在計算教學研究中,深人討論了計算教學的內容分佈、策略及計算教學改革的趨勢。第十章在幾何教學方面,作者把幾何教學界定為經驗與實驗的教學,在解決問題方面,作者介紹目前解決問題的基本理論,並作了深人探討,這為師範生以及廣大教師進一步研究提供了基礎。

  透過對本書的學習使我深深的認識到教師上課時應根據學生的特點,發揮學生本身的主動性、積極性和創造性,創造的教育方式和方法,克服本身的缺點,教育學生向的方向發展而不應當根據教師自己的喜好和固有的教育模式,去限制學生向好的方向發展。不要選擇適合教育的學生,而要創造適合學生髮展的教育。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6

  教委為每位教師準備了《致青年教師》,讓我們利用暑期好好閱讀。書中寫了很多教育教學的常識,把自己遇到過的很多有意思的問題和大家分享,讓這些問題引發我們對教育的關注和研究。感觸很深,我想把它與我們老師共勉。

  在書的自序中看到“對教師職業生命負責”的話時,有點驚喜。雖只讀了短短几十頁吳先生的書我自己心裡就有許多感觸:作為一名青年教師,我們可以想的更多。只有團結、正氣、奮進的集體,才能鞭策我們的進步;只有積極、向上、陽光的形象,才能讓我們有更多發展的機遇。我們青年,是真正要自覺起來維護這個集體,推動這個集體,實現集體凝聚的力量。然而,優秀集體的全面塑造,良好集體形象的建立,絕非旦夕之間、輕描淡寫即可成就。它需要我們青年教師每個人每時每刻的關注和努力,需要我們關注細節,關注小事,從我做起,從一言一行做起。

  同時,吳老師也坦誠地揭示了現代教育中如“的確有很難教的學生”這樣的教育問題。每個人的學習過程都很長,成長的環境也不盡相同。或多或少有些體現某些獨特“個性”的學生會影響我們的日常教學,似乎這樣的學生比以前還要多一些,特別在一些非班主任的課上,這樣的孩子表現的就愈加明顯。以前總信仰一句話“沒有教不好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就因為這樣,我們面對一些特殊的孩子,往往會繳盡腦汁,想方設法證明自己是可以很快轉變他(她)的,自己是有能力的,可在有限的課堂時間中,常常這樣為了這一棵樹,卻放棄了一片森林,有些得不償失。吳老師的在書中多次提到、滲透的“不要急”、“慢”讓我為此鬆了一口氣,我想“盡人事,順天意”也許可以成為我們對待“難教的學生”的準則吧

  如在《做個有胸襟的教師》和《為什麼你的學生缺乏氣度》中,吳老師啟發我們為了我們的學生,讓我們的心胸開闊起來。因為教育者的胸襟,是學生的天地,教育者的胸襟有多寬,學生的精神天地就有多大。教師胸懷博大,他的學生才能面朝大海,才能仰望星空。的確,處在青少年期的學生最易受外界的影響和同化的,老師的一言一行都勢必影響學生的一生。現今社會的競爭壓力越來越大,教會學生學會坦蕩,心胸博大是最好的抵抗壓力、調整自己的不可替代的方法。

  社會上一些極端事件的發生正是一些心胸狹隘、封閉的人所為,可見,讓我們都做一個有胸襟的大氣老師影響我們的學生,對整個社會都是有著重要影響的!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7

  透過參加讀書學習活動,我認識到只有不斷學習,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努力提高自己的業務水平和理論知識,才是一名合格的教師。

  教師的讀書不僅是學生讀書的前提,而且是整個教育的前提。教師讀書當然不僅是為了學生。隨著新課程改革的實施,教師“一言堂”已全盤否定,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師是學生學習過程中的引導者,教師要成為研究者、專家和名師。

  在提倡素質教育的今天,我們應該怎麼做教師?這是我們經常談論的話題。有時我們自己都覺得茫然,束手無策,不知道如何去教學生。在暑期潛心閱讀《給教師的一百條新建議》使我受益非淺。無論我們多麼優秀,和幾十個學生比起來,我們不如學生的地方實在太多了,學生在某個方面的知識可能遠比我們豐富的多,這是個事實。讓學生了解一個真實的你!一個人在工作之餘一定要有自己的業餘愛好,這是積極休息,也是提高自己生活情趣的必要的手段,如果整天只知道工作,那他的人生將是多麼單調和乏味啊。一個有情趣的老師,他的生命質量才是高的,也才可能得到學生的親近。誰也不願意與一個索然寡味的人去和諧地溝通。誰也不願意與一個遠離自己生活的人去溝通。文中有這樣一段話,“中國文化中有一個詞是‘反省’,荀子曰:君子日三省乎己。長期以來,我們的教學,包括我們的學生,包括我們教師自己,對自己的長處和短處其實自身都有較全面的認識,但是真正會去反思還比較少。

  鄭傑校長在書上論述:真正的學習並不是一個人關起來苦讀,或如古人那樣需要懸樑刺股地讀死書和死讀書。真正的學習藉助於有效的表達和傾聽,他能很好地表達自己的想法,並以開放的心靈容納別人的想法。他經常會自問和反思“為什麼”,理性地分析並得出結論,然後他會和別人充分交流,並對不同於自己的觀點抱寬容和尊重的態度。而我們在學習時常常不考慮與人溝通並聽取別人的觀點,而無法超越自我的侷限,或不能從錯誤中學習。這不是我們所應該學習的嗎?我認為,其實,我們並不是不在學習,每天教學在第一線,每位教師肯定都有所感悟,有所困惑,我們只要多一些討論,多一些表達自己的想法,多悟多寫,這不就是我們身為教師最好的學習方式嗎?

   葉瀾說過:“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反思可能成為名師。”要求教師學會反思,即強調教師從反思入手進行教育教學研究。教師在自我進修、自主學習的基礎上,以自己的教育教學活動為思考物件,來對自己所做出的行為、決策及由此產生的結果進行審視和分析,用教育科學研究的方式,主動地獲取知識,應用知識解決教學實際問題,提高參與者的自我覺察水平,促進自身能力的發展。對於教師來說,反思是一個積極的思維活動過程,同時也是積極的行為改進過程;讓教師自己承擔起學習和能力提高的責任,在整個學習過程中教師具有學習的主動權和自主權。這又是一個不斷的自我監督、自我調節、自我激勵、自我強化的過程。

   反思是教師成長和自我發展的基礎,教師從經驗中學習,在反思中成長,這正是反思的理論支點。教師從自己的實際教育教學活動出發,發現分析其中的問題,並透過教師之間的合作討論來探索改進教育教學的途徑。這是充分發揮了教師自我導向學習和自主改革教學的積極性的有效途徑。反思強調以問題為中心,著眼於教師在教育教學中遇到的“問題解決”。它是緊貼中小學教師教育教學情境的、常規的、經常性的教育教學研究方式,更有利於教師的成長。反思在手段上主要使用自學、反思、行為糾正、科研等手段進行。這大大突破了傳統研究方法的時空侷限。反思強調教師的自主學習。要使每一位教師學會學習,使他們在群體學習活動的同時實現個性化。反思強調“學以致用,學用結合”。以探究和解決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實際問題為基本點。教師的教育教學工作實踐性很強,如果離開教育教學實踐,只讀幾本教育理論專著,是不可能真正把握教育教學工作的。

   如果說學生是在為“明天”而學習,那麼教師就是在為“今天”而學習,這是現實的目標。因此,教師應該帶著問題去學習,在學習過程中認識到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不足,覺察到自己以前沒有覺察到的教育教學中的習慣行為及其消極後果;找出驅動自己教育教學活動的各種思想觀點到底是什麼,它與自己所倡導的理論是否一致,自己的行為結果與期望是否一致;經過這種分析,教師對存在的問題形成更明確的認識,會積極尋找新思想與新策略來解決面臨的問題;教師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使教育教學過程達到更最佳化。由於教師是帶著教育教學中的實際問題去學習,這就使得他的學習更有針對性、實效性,使理論與實踐緊密結合起來。教師透過反思,自覺地探索教育教學過程,在學中教,在教中學,這是教師自我提高的最佳途徑。

  讀了這本書,裡面的很多章節讓我沉浸其中,如做《一名稱職的服務者》,就是說我們做教師的都要為學生服務,為幫助學生的學習服務。那麼我們又是怎樣服務於學生呢?我覺得在我現在的教育中,教師要擺正位置為學生的服務,應該以平等的人格對待學生。服務的好壞要學生來評價。教師還要提高服務手技能和態度,把學生作為服務的物件,要理解學生,站在學生的立場上去看問題,這樣才能更好的為學生服務。在為學生服務的過程中,我們有好的心態,學生就會心存感激。當學生學會感激之後,才會醒悟,才會更好的回報教師。又如《誰是學校的主人》讓我知道了學生、領導、教師誰是學校的主人呢?我們常說學校要生存就得有生源,就此而言學生應該是學校的主人。可是決定學校大事的時候學生有沒有決定權呢?那麼學生何來主人之言。那麼教師是嗎?領導是嗎?我覺得真正的主人應該是我們學校的每一個成員,只有你以主人翁的態度對待學校的一切,那們你就是學校的主人。還有很多內容如《把困難當作機會》……給了我很大的影響,其中的新一百條建議都比較有其獨特的內涵,還需不斷地學習以充實、以發展。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8

  暑假期間,我閱讀了《做不抱怨的教師》一書,我感受頗深。一直以來,教師這一職業被認為是天底下最光輝的事業。可是隨著時代的發展,獨生子女是越來越多,家長對教師的要求也是越來越高,這就無形之中給我們教師帶來壓力。所以我們教師要調節好自己的心態,對生活充滿信心,對工作有較好的滿意度,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這樣才能生活的'簡單而充實。

  抱怨產生不了任何喜悅,也不會讓我們的生活和工作添姿加彩,反而會讓我們的負面情緒不斷疊加,從而產生更多的不快。教育是一種智慧,教師要具有育人的智慧。在我們的教育工作中,如果拋棄讓學生人人“燦爛”的想法,順應自然,那麼孩子們的笑臉會不會更多些呢?就像有些老師,學生考了96分還是不夠,似乎只有100分才能算優秀。我們教師總是不滿足於孩子的成績。就像有的學生上課稍不認真,一旦被老師抓住,馬上就會被批評一頓;下課跟同學有些小摩擦,又被認為是打架。

  其實冷靜下來,仔細想想,一堂課40分鐘,誰能保證什麼小動作也不做。只要學生改正過來就行了。“很多時候,學生之間的小摩擦,也不那麼緊要。”這正如自然萬物的生長一樣,在摩擦的過程中,學會了與他人相處的藝術。因此,我們教師讓學生在摩擦中學會生存,在摩擦中成長,這是一種自然選擇的過程,而在此過程中,我們教師不必代勞。

  我們教師經常也會抱怨:現在的孩子怎麼那麼不聽話?怎麼那麼坐不住?怎麼那麼難教?怎麼那麼不愛學習?家長怎麼也不管管?其實,冷靜想想,可能是我們教師有些小題大做了,上課思想開小差,我們提醒一下就行了;和同學鬧矛盾,告訴他們要友好相處,不能太沖動。其實轉臉他們也就忘了所有的矛盾了。有的同學作業沒做齊,可能確實是家裡有事,給耽誤了,也只是偶爾沒有完成。有的同學考試沒考好,因為他就只能考成那樣,也就那水平,他已經盡力了。當面對學生的問題時,我們教師要試著相信自己的學生,試著控制自己的情緒,這樣一來,不但問題能迎刃而解,師生雙方都學會了好多道理。

  有的事情,我覺得只要跟孩子好好說說就行了。畢竟沒有不犯錯的孩子,關鍵是他不要放棄學習,繼續努力,我們沒必要嚴加管教,另眼看待,不能帶著有色眼鏡看學生,對學生要多加鼓勵,少些批評,鼓勵他們。

  每個孩子成長階段的需要不盡相同,懵懂無知的時候要知道灌輸引導;漸漸長大些便要放手;等他完全獨立了還有鞭策鼓勵。愛不是隻用單一的方式一路貫徹到底,愛是講層次的。只要善於引導,靈活多樣的使用教育方法,對症下藥,天才可能就出現我們的手中。我們應該更用心的去教學生,去感受學生。去感受生活帶給我們的另一份財富。如果用心,是可以教給學生很多東西的,不僅僅是學科知識!學生成不了博士不要緊,使他們成為一個有用的人,對社會有貢獻的人意義更大一些!

  我們給學生希望,他們就成為我們的希望了。你是笑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還是苦著面對自己的希望呢?笑著面對希望,希望會越來越多,你會找到越來越多的快樂!生活就是一面鏡子,你笑它也笑;你哭,它也哭。“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時時注意,保持快樂的心情,做個陽光老師。用一顆寬容的心對待每一個孩子!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9

  羅曼、羅蘭曾經說過:“從來沒有人讀書,只有人在書中發現自己,聯想自己,昇華自己,超越自己。”

  要達到這樣的效果,我認為讀書之法,在循序漸進,熟讀而精思。也就是說我們並不要求書有幾千甚至幾萬,根本的目的在於對自己讀的書要層層深入,點點掌握;把自己看過的書再看,再看,看得滾瓜爛熟,,能活學活用;在這個基礎上進行細緻、精練的思索,並把這種思考所得運用到自己的生活和工作中,從而提高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質量,提升自己的生命質量。下面我就結合最近讀過的並對我影響較大的幾本書談談自己的讀書心得!

  第一本是《賈志敏課堂實錄》,是我自己蒐集彙編的。讀賈老師的教育教學理念、課堂實錄,讓我明確了語文課堂教學的“根”,字、詞、句、段、篇;聽、說、讀、寫,樹立扎實、樸實、高效的教學風格。從緊扣課題匯入,分層次朗讀,抓重點句子指導朗讀,扣重點字詞感悟全文,注重說話訓練,讀寫結合等,在此基礎上鑽研教材,以賈老師的設計理念來設計自己的每個教學環節。

  第二本是《竇桂梅閱讀教學精品錄》。眾所周知,竇老師的課大氣磅礴,廣博深邃,揮灑自如,具有巨大的感染力與震撼力,堪稱課堂教學的藝術!教學中,她提倡設計課堂就是設計人生;抓住課眼設定主問題是上好課的關鍵;預設與生成要照耀每一片葉子。竇桂梅老師對我影響最大的是她說過的“設計課堂,關鍵靠底蘊---靠獨立思考的勇氣與能力”這句話。因此,每每看到教材,我都不急於蒐集課外資料和教學參考書,而是先熟讀教材,鑽進去,找到文章的主題、課眼,獨立思考,然後進行教學設計。最後,用竇老師的教學理念並結合學生實際情況審視我的教學設計,調整教學環節。也許一開始要走些彎路,並且道路艱辛,但只有這樣才能快速成長,迅速樹立自己的教學風格。例如《醜小鴨》就是這樣設計出來的!

  第三本是雷玲主編的《課堂深處的精彩—中外教育對比賞析》,書中以美國、日本、英國、澳大利亞等國家一線教師的課堂實錄和國內專家對課堂的點評構成,深入研究國外一線教師的課堂,不難知道:為什麼國外的學生邏輯思維能力、實踐能力、創造力都很強,而我們的學生卻只會考試,嚴重缺乏實踐能力、創造能力了。

  其次:《孩子,把你的手給我》、《好老師征服後進生的14堂課》,讓我的心更柔和、更平靜,更能理解學生、接受孩子的種種不成熟。張德芬的《遇見未知的自己》則讓我更瞭解自己,更理性思考問題,更熱情對待家庭和生活!

  好書多如煙海,看你怎麼讀而已!我認為只有善讀,才能象蠶一樣,吃進去的是桑葉,吐出來的是絲。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0

  讀了《一份個性教案》這本書心中有一些體會,深知要當好新時代的教師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對學生的成長和成才的作用不言而喻。古人對教師的職責概括為:傳道、授業、解惑。這其實只指出了老師“教書育人”的職責中教書的一面,而“為人師表”則對老師提出了更高的人格上的要求。

  師生關係主導在教師,據有關調查證明,教師的行為和態度是決定師生關係親疏的決定因素,70%以上的受訪問者認為影響師生關係的主導因素在於教師,66%的學生認為自我和班主任的關係還能夠,24%的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比較融洽,因為老師和藹可親,或是因為自我學習好老師喜歡。只有少量學生認為和老師關係不太好,原因是因為自我的學習成績不好或不守紀律。過去那種認為師生關係情同父子母女的傳統認知受到了挑戰。

  而且,師生關係和學生理解教育程度有必須的聯絡。隨著學生受教育程度的升高,他們與班主任的關係出現趨於平淡的趨勢,也就是說年級越小、學歷較低的學生與班主任的關係越好。而學歷較高的大學生,他們生活學習獨立性更強,與教師的接觸機會較少,彼此可能缺乏互相瞭解的機會,他們當中的大多數人認為自我與班主任的關係一般。

  教師就應熱愛教育事業,熱愛學生,主動經常與學生溝通交流,願意與學生成為朋友,建立起平等和諧的師生關係,遇事冷靜,不隨便發怒,不以威壓人,處事公平合理,不抱偏見,對自我所有的學生一視同仁,樹立較高的威信。

  教師要重視教育法規的學習,具有依法執教意識,以及對違法違規行為的辨識力,要尊重學生,不得變相體罰。師要注意提高自我的思想修養。教師要嚴格要求自我,自覺遵守學校的規章制度和有關規定,以身作則,潔身自好,以德服人,以身立教,為學生樹立起楷模的形象。教師要具有高度的工作職責感。

  一名稱職的教師要以對歷史、對社會、對家長、對學生高度負責的精神,努力做好教書育人過程中每個環節的工作。熱愛學生的老師最受歡迎學生渴望的不僅僅僅是從老師那裡獲得知識,更重要的是得到老師的關愛。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1

  這次幼兒園讀書活動的展開對我來說著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知識,無論講故事過程中的領悟還是對孩子的組織都是鍛鍊自身能力的良好方式,每次讀書都能夠讓我對學前教育產生更多的反思,畢竟想要在教學工作中取得進展還需要不斷的學習才能夠讓家長和園領導感到滿意,期間的成長也是經過了無數的努力才能夠達到現在的程度,所以這次讀書活動對我來說著實令人收穫了不少的體會。

  在讀書活動中能夠明顯感受到孩子們對童話書籍更感興趣,既要書中蘊含哲理又要滿足篇幅短的需求才更適合孩子們閱讀,對此我在挑選書籍的時候也結合了平時上課時用到的兒童讀物,這樣的話才能夠在讀書的過程中起到寓教於樂的良好效果,可以說這種效果的獲得才是組織這次讀書活動的主要原因吧,我在進行閱讀的時候更加註重的還是與不同老師間的交流,針對孩子教育的話題進行探討則能夠更好地理解書本中蘊含的哲理,畢竟在挑選讀物的時候我也準備了不少適合幼兒園老師進行閱讀的書籍。

  透過對書籍的閱讀能夠明顯感受到自己在教育方式方面還存在著可以改進的空間,在以往開展教學工作的時候我便對如何激發孩子學習興趣的問題感到苦惱,只不過當時陷入了思維誤區的緣故導致只能夠在教學過程中見招拆招,殊不知無論是閱讀書籍還是上網查詢資料都能夠讓自己瞭解這部分內容,所以當我參與到讀書活動之中並學到這方面知識的時候還是心生感慨的,畢竟在我看來這次讀書活動更多的還是幫助孩子增長見識,殊不知長時間沒有閱讀的自己也需要讀書並從中獲得知識。

  可能是在教學工作中更加偏重於思考的緣故導致我很少主動去進行學習,這也導致自己的思維模式固定以後很難突破原有的限制,殊不知當自己靜下心來進行學習的時候往往能夠從中得到不小的收穫,正如這次讀書活動的展開讓我從中獲益並加深了對幼兒教育問題的思考,但在思考的同時我也在為以往教學工作中的不足感到慚愧,明明只需要利用工作之餘的時間進行閱讀便能夠彌補自身的不足,可是我卻浪費了大量的時間在無意義的事情之中從而導致自己毫無進步。

  這次讀書與其說是收穫了道理不如說是反思了自身的不足,也讓我明白自己在教學工作中缺少了對學習的探索之心,因此當我感到迷惘的時候不妨手捧書籍進行閱讀從而調整好自身的狀態。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2

  培根的一段話尤為精彩:“讀書使人明智,讀書使人聰慧,數學使人思維精密,哲理使人思想深刻,倫理學使人有修養,邏輯學使人善變……”就是讓我們博覽群書,如果我們能多讀書,相信我們的生活就必須會充實幸福。

  這幾天我看了一本書,書名叫《我為誰工作》,慢慢細閱,頗有感觸。就像書中所言:在這個世界上,最有力量的東西,莫過於書了。一本好書能改變人的一生,讓一個人從失敗走向成功,從憂傷走向快樂,從灰心失意走向奮發圖強。的確,一個人讀的書越多,就越能明白事理,也就更能讀懂人生,更加珍惜人生。人們說人生是一條路,而這條路確實是無數本書鋪成的。如果沒有了書,那麼它就失去了本身的好處,就會永遠只是一條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路,甚至會變成一條被人們遺忘了的路,一條被人們丟棄了的路。

  《我為誰工作》就是這樣一本好書。雖然我只是把它粗略讀完,但封面上的一段話給我很大的感悟:在工作中,不管做任何事,都就應把心態迴歸到零,把自己放空,抱著學習的態度,將每個任務都視為一個新的開始,一段新的體驗,一扇通往成功的機會之門,千萬不能視工作如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結果做得心不甘、情不願,於公於私都沒有裨益。我們當中的有些人,時常處於消極頹廢的心理狀態中,覺得社會太大,自己所學、所想的在現實中經常行不通,完美、成功的境界離自己更是遙不可及。於是,便有些垂頭喪氣,駐足不前,面臨人生的道路一片茫然,不知所措。也有時候,對自己當前的工作不太滿意,導致了一些負面的情緒。這樣,抱怨與痛苦就產生了,在這個時候,一本好書,它能夠幫忙我們,它啟示了我們的思維,掀起了我們久違的熱情,亦詮釋了某些灰與黑的現實本質。

  那工作又是什麼呢?我認為,工作是每個人對社會應盡的職責,如果沒有機會工作或不能從工作中享受到樂趣的人,就失去了人生的好處,他們就不能完整地享受到生命的樂趣。工作是付出努力以到達某種目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目標,也有自己的夢想,正是為了獲得某些東西到達某些夢想,或是成就自我,為了拓寬、加深、提高自身的技能,將自身全面發展成為和諧美麗的人,我們才會專注於一個方向,併為此付出畢生的心血。工作是一個施展自己才能的舞臺,除了工作,沒有哪種活動能有如此高的充實自我、表達自我的機會,以及如此強的個人使命感,和種種活著的理由。工作的質量往往決定著生活的質量。

  我們要明白,工作是我們要用生命去做的事情。你,在為誰工作,讓我們一齊來調整好自己的心態,一齊走向成功之路。在這個浮躁的時代,我們更需要用熱情去重燃工作的激情,再來一次觸動心底的反思,讓我們每個人都能夠從內心深處承認並理解:我們在為他人工作的同時,也在為自己工作。這個樸素的人生理念,職責、敬業、忠誠就從而誕生了。敬業,鑄成燦爛人生。愛崗,在自己的崗位上閃閃發光。在平凡中創造著不平凡的輝煌,勤奮努力、自強不息,要明白我們不是在為誰工作,更不單純是為了賺錢,我們是在為自己的理想而工作。我們要把自己當作工作的主人,才能更好地從中獲得發展的機遇。

  很明顯,我們是為自己而工作,在為自己的人生工作,既然這樣,我們就應負起天經地義的職責,義不容辭以誠信為立身之本,言必有信,行必有果,盡心盡力,忠誠第一,忠誠於工作,忠誠於同事,誠實坦率,視誠實為生命,敞開心扉,坦蕩處世,率直為人,把職業當作生命的信仰。記住,我們是在為自己的人生而工作,一齊努力,為建立和諧社會而盡我們自己的職責。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3

  今年暑假,我擠時間讀完了《做傳遞正能量的教師》這本書,寫了一些讀書筆記,並結合自身教學實踐進行了認真反思,感觸頗深。

  這本書中,我最欣賞的篇章是:《為人師表是永遠的正能量》,《做個能力高超的教師》,《放下師道尊嚴的架子》,《激發學生自身的正能量》。下面,我將從三個方面闡述我的心得體會。

  一、為人師表,做學生的榜樣,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注重細節。所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作為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師,應時時事事做好學生的行為榜樣。對於學生的行為習慣、紀律以及人生觀、價值觀的培養,如果只是單純講大道理,提要求,學生都懂,那麼“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樣子”。比如:教師要求學生認真書寫,那麼他的板書也應字跡工整,美觀大方;讓學生注意教室內外衛生,那麼老師只需一個小動作“彎腰撿起字紙扔進垃圾桶”,就會使學生看在眼裡,並主動撿起身邊垃圾。再比如,做班主任時,要求學生早進班,不遲到,我就將自己的表調快5分鐘,不論早操早讀上課,都提前進班,而且無論颳風下雨。學生們看在眼裡記在心裡,也大都能早到班了。“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日久天長,學生們自覺形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做一名快樂的教師,讓學生“樂學”。作為一名教師,應當對生活、工作持有一種積極向上的樂觀態度,並用“自信和樂觀”去感染你的學生。教師這份工作,幹了幾年十幾年後,會覺得枯燥乏味,彷彿苦行僧的生活。每天,除了教、改、批、輔外,還要和學生談心,和家長溝通,學校還安排了開會學習等等許多工作,而且大家還面臨考試成績評比的壓力。久而久之,失去了對教學工作的熱情。而我認為,凡事如果我們多從正面去考慮,多從好處去想,那麼你將變得陽光樂觀。比如,有的老師認為下午第一節課學生狀態不好容易瞌睡,所以去上課前自己情緒也不好。那麼,為什麼不這樣想:學生中午吃飽了,也午休過了,精神狀態也應很好,我應該想法調動起學習積極性。比如讓學生課前唱歌,喊口號,還可以男女生拉歌,學生的笑容出來了,精神狀態自然好了。我的數學課上連排時,如果學的內容難度較大,綜合性強,學完後需要轉入下一個問題時,學生會有些疲憊,我就穿插進一個腦筋急轉彎,或數學趣事等,讓學生再次活躍起來。在考試過程中,當面臨考試難題時,我還教給學生們要用“阿Q精神勝利法”安慰自己:“這道題我一下子想不出來,估計有好多同學也不會做,但我要沉著冷靜,我就能想出來。”有的同學一看到鄰座的同學翻卷子了,就覺得別人比他做得快了,就會慌張,我告訴他要這樣想:“他寫得快,不一定比我認真,他馬虎,我細心,我沉住氣,我認真審題,我準確率高,爭取做一道對一道”。這樣逐步增強學生自信心。有自信心了,學生就有了快樂,就會愛上你的課堂。所謂“好學之不如樂學之”。

  三、多發現學生身上的“閃光點”。魏書生老師曾說:“每個學生都是一個廣闊的世界”。他們的內心有真善美,有假惡醜,有懶散拖拉,也有勤奮惜時。我們作為老師,要幫助他們發現那些自強自信、熱情上進的部分,幫助學生把內心世界治理得更文明。每個學生都是潛在的天才,教師要因材施教,不搞“一刀切”。有的學生活躍調皮,但思考問題腦子靈活,那麼應引導他多動腦思考新題,上課發言慢半拍,不搶老師的話;有的學生基礎弱,但和同學關係很好,對老師也很有禮貌,應引導他多參與班級管理,並在學習上多向同學、老師求助;有的同學文化課不太好,但音體美方面很活躍,應鼓勵他多參與學校班級課外活動,發揮才能。

  總之,教育就是喚醒學生的潛能,激發學生的正能量。教師——人類靈魂的工程師,當做好傳遞正能量的使者。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4

  8月14——17日臨沂市第三屆小學語文青年教師讀書會在我們沂南舉行。我有幸參加了此屆讀書會,心靈頗受震撼。郯城、沂水等縣區的老師給我們帶來的名家教育思想闡述,讓人茅塞頓開;蘭山、沂南的老師進行的經典展示,讓人耳目一新,目不暇接;幾位教師的《西遊記》、《論語》、作文、《在仙台》教學讓我們對經典閱讀有了新的思考……市教科研陳科長對此屆讀書會進行了總結,進行了精彩點評,並要求我們教師不但要學習這些名家,更重要的是要多讀善思,並實現自身的成長。此會很好地提高了廣大青年教師教學理論和業務水平,激發了青年教師讀書學習熱情,促進青年骨幹教師快速成長。

  “與名家為友,與經典同行”此次盛會,收穫頗多。特別是透過聆聽臨沂八中王立華老師的《青年教師專業成長》報告,使我真正明白瞭如何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語文教師,真正成為一名合格優秀教師應該具備以下幾個方面:

  一、教師應該是專業人員

  教師工作是一種服務公眾的形態,它需要教師的專門知識和特殊才能,而這些知識和才能要經過長期持續努力與研究,方能獲得專業人員的經驗,因此,我們應當把教師工作看作是一門專業,但如果一名教師不具備專業人員的知識與才能,他(她)就不能從事教育工作,否則會誤人子弟。

  二、教師應是發展中的人

  教師的專業成長是個終身學習、不斷解決問題的過程,是教師的職業理想、職業道德、社會責任感以及對教育的理解力、對教育的實踐能力、教育經驗等不斷成熟、不斷提升的過程。

  改革開放20多年來,我們教育事業得到了迅速而健康的發展。教師隊伍建設不斷加強,教師的學歷水平、專業能力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成長集中代表了教師發展的意義。

  三、教師應該是終身學習者

  教師與其他職業一樣,是一種學習的職業。從業者在職業生涯中自始至終都要有機會定期更新和補充他們的知識、技能和能力。如果一名教師只滿足與現狀,沒有及時的跟上時代的步伐去為自己“充電”,那麼,他(她)將是一個教師戰線上的時代落伍者。作為一個專業教育者,教師應具有不斷地專業化學習的意識與能力,這既是現代社會發展,也是教育不斷改革對教師的必然要求。在現代終身教育的改革中,教師的學習首先是作為一種終身學習的形式而進行的,教師自身首先應該成為一個終身學習者,不斷地學習、不斷地自我成長,提高自己的專業水平,才有可能為兒童一生的長遠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

  四、教師應是教育與教材的研究者

  在《課程研究與編制導論》一書中,斯騰豪斯提出教師專業發展有三條途徑:1、透過系統的理論學習;2、透過研究其他教師的經驗;3、在教室裡檢驗已有的理論。

  在觀摩田娜老師的讓我們捧起《西遊記》課堂教學時,很明顯的能感覺到田娜老師對《西遊記》這部經典早已是爛熟於心,這就提高了教師駕馭課堂的能力,所以說教師必須是教育理論與教材的研究者。

  一提到成為研究者,老師們通常有兩種想法。一是“不敢”研究,把研究看做是理論工作者的“專利”,認為自己只是普通的一線教師。另一類雖然“敢於”研究,但把研究狹隘地理解為正規的試驗研究,因此他們進行研究時,往往要求自己遵循嚴格的研究程式,如專門立項、數學統計、撰寫研究報告等。

  那麼,教師到底有沒有進行研究的“資格”呢?回答當然是肯定的,因為保證教育研究的科學化和規範化,最根本的並不在於形式,而在於對研究內在精神的尊重——研究作為一種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其科學和規範的核心仍是對事實的尊重。因此,教師完全可以成為教育研究者。

  總之,一個合格的語文教師應該是想辦法讓自己的學生喜歡上語文,能夠讓他們流暢地表達自己的所思所想,自身具有很高的語文素養。只有這樣,才能成為一代新思維、新形象的語文教師;只有這樣,才能成為學生心目中有深度、有思想、有魅力的語文教師。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15

  我很慶幸自我是一名教師,因為教師這個職業能夠獲得千萬人的信任,擁有千百人的愛戴,因為教師能夠真正體驗到人生歷程中最寶貴的真情。

  十年的教學生涯,讓我逐漸體會到了作為一名教師的快樂,讓我體味到了當教師的崇高,也讓我領悟到了作為教師的成功的真諦――走近書本,就是完善生命。教師的快樂,來自讀書。

  古代著名教育家孔子以“教學相長”、“誨人不倦”為樂,最後讓他的“仁政”思想得以傳承;孟子以“師不必賢於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師”為原則,因材施教,最後成大器;荀子推崇“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為理念,學以致用,鍥而不捨;韓愈以“業精於勤”、“師意不師辭”為宗旨,著《師說》,駁“道統”;還有柏拉圖用“音樂是求心靈的美善”的教育思想,寫了著名的《理想國》;亞里士多德從“理論理性”的學說出發,提出了“文雅”之說;誇美紐斯的《大教學論》更是資料豐富,高瞻遠矚;而杜威的學說“教育即生活”、“學校即社會”更加前衛;蘇霍姆林斯基的《育人三部曲》更是“心靈的藝術”。還有陶行知、朱永新、李鎮西、魏書生等等。這些教育家,他們在教育工作中的研究與發現,讓他們獲得了最大的成功與快樂,而這正是他們走近學生所獲得的碩果。讀了這些理論著作以後,我的心更加透徹了,因為對這些經驗的汲取,使我更自信的走近我的學生,讓我更自覺地去研究我的學生,去發現他們身上的優點,尋找與學生交流與溝通的橋樑,從而把學生的純真的心靈開啟,把學生智慧的火花點燃。每當接到學生的喜報時,或者看到學生的進步時,我就有一種收穫碩果的快慰。個性是在課堂中,我常與學生一齊做同樣的事,

  甚至是率先垂範,做學生的榜樣。比如我的傾情的示範朗讀,我的感情豐富的下水文,都贏得了學生熱烈的掌聲,也拉近了我和學生在課堂中的距離。

  雖然此刻的我還如此渺小,缺乏陶行知先生那種拼命的工作熱情,沒有蘇霍姆林斯基的那種敏銳的眼光,更沒有孔子的聰慧心智,但我已嚐到了教書育人工作中的真諦!讀書是一種精神上的陶冶。

【教師個人讀書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