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清明節>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

  相傳,春秋戰國期,晉國人介子推,有恩於遭難時的晉文公。晉文公當了國君後曾放火燒山,希望逼出帶母親上山隱居的介子推,領取俸祿。哪知介子推寧死不仕,結果被燒死在一棵柳樹下。晉文公為此悔恨不已,此後每到放火燒山那日,宮中便禁止生火,以此紀念懷念介子推,慢慢形成了“寒食節”。寒食節後,晉文公又定下了祭祀介子推、為其掃墓的“清明節”,清明掃墓又成風俗。此傳說可信與否暫且不說,不過介子推確有其人,《左傳》上便有記載,但名叫“介之推”,僅稱他是“隱而死”,並無晉文公放火燒山的情節。但不論怎麼說,有一點可以肯定,就是寒食節和清明節由來已久。

  寒食節其實是一個“勵志節”。在隋唐之前,人們重寒食、輕清明。到李隆基(唐玄宗)做皇帝時,將清明節掃墓正式編入禮典,屬當時的“五禮”之一,清明節的地位因此得到抬升,清明假期與寒食節連在一起,成為當年繼元宵假期之後春天裡的“小長假”(4天)。到李亨(唐肅宗)當皇帝時,或許覺得小長假不夠長吧,又增加了寒食清明節的假期天數,將唐玄宗定下的寒食清明假期4天增加到7天——在中國節假日史上,清明節首次成為了真正意義的“黃金週”。“蹴鞠屢過飛鳥上,鞦韆競出垂楊裡。少年分日作遨遊,不用清明兼上巳”。唐代大詩人王維的這首《寒食城東即事》,描繪了人們在清明節紛紛走出戶外,踢球、盪鞦韆,十分熱鬧。王維還感慨說,年輕人應該每天出去遊玩,何必要等到清明節呢?唐代大詩人白居易則在清明節寫下“留餳和冷粥,出火煮綠茶”。清明節生火品茶,佐以麥芽糖、冷粥,想必別有一番風味。

  到了宋代,清明節也是國家法定節假日。宋代繼續了唐代喜歡放假的做法,寒食與清明兩節合在一起,假期也是7天。而且兩個節日已完全融合為一體,並移植進了上古時“三月三”上巳節的某些娛樂功能,人們出遊喜歡來到水邊。清明節也是宋人重要的節日,甚至比唐人更看重,掃墓的風俗更濃,這從北宋人張擇端繪於清明時節的`《清明上河圖》中便可以看出,首段就是時人從汴京(今開封)野外掃墓歸來的情景。宋代清明節裡,皇家和民間都會舉辦一系列活動,熱鬧程度不輸元宵節。時開封人孟元老在後來撰寫的《東京夢華錄》中,記述當年京城過清明節的氣氛:“京師清明日,四野如市,芳樹園圃之間,羅列杯盤,互相酬勸,歌舞遍滿,抵暮而歸。”“清明弄柳”這一傳統習俗,在宋代達到了極致。此外,清明節插柳枝,賞杜鵑,也受到詩人歌詠,讓今人感受到清明節的獨特魅力。

  隨著唐宋的遠行,清明節的繁華和熱鬧也不復存在。到了元代,唐宋的公務員多假制度被否定,節假日大為減少。但元時清明節與寒食節從功能和活動內容上看,在事實上合成了一個節日,仍與元正(旦)一樣,是元代最重要的節假日之一。朝廷會放假3天——要知道,元代皇帝的生日天壽節(唐時稱天長節)和冬至才放假2天。到了明、清兩代,寒食、清明二節則完全退出了國家法定節假日序列,政府僅保留元旦、元宵和冬至3大節假日。雖然不放假,時人仍喜歡過寒食節、清明節,要外出掃墓、春遊。

  由上可知,我國古代清明節的習俗是豐富有趣的,除祭奠親人、掃墓,還有踏青、盪鞦韆、蹴鞠、打馬球、插柳等一系列風俗體育活動。相傳這是因為清明節要寒食禁火,為了防止寒食冷餐傷身,所以大家來參加一些體育活動,以鍛鍊身體。因此,這個節日中既有祭掃新墳生別死離的悲酸淚,又有和朋友踏青遊玩的歡笑聲,是一個富有特色的節日。直到今天,清明節祭拜祖先,悼念已逝的親人的習俗仍很盛行。清明節祭拜祖先,並不是封建迷信,這是對故去的親人的一種思念、想念,告戒後人不要忘記先人,故去的老人。這是中華文明生生不息、代代的接力傳承!

【清明節的由來與傳說】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