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幼兒教育心得

幼兒教育心得

幼兒教育心得精選15篇

  我們從一些事情上得到感悟後,不妨將其寫成一篇心得體會,讓自己銘記於心,這樣就可以透過不斷總結,豐富我們的思想。你想好怎麼寫心得體會了嗎?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幼兒教育心得,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幼兒教育心得1

  時光飛逝,轉眼間孩子們都長大了很多,也懂事了很多。而我也在這份幼兒園教師的工作中慢慢地長大,在工作的過程中,裡面酸甜苦辣真的很多。做一名幼兒園老師不難,但做一名稱職的幼兒園老師不簡單。

  孩子的安全問題是我最關注的問題,現在的孩子越來越活潑了,時常就會發生摔倒或碰撞的事情,一個不防,就會有孩子發生這種事情,因此我對孩子的安全問題時時關注,一刻都不敢離開他們,我在想只要好好觀察孩子們的舉動,他們就可以少發生或不會發生摔倒或碰撞的現象。雖然要一直看著他們會很累,但是想到只有他們能夠開開心心地在幼兒園度過每一天,我覺得這些都是值得的!

  從事幼兒教師職業的工作中,從別的老師身上我學到了很多的知識,覺得心裡甜甜的,有一種小小的成就感在我心裡跳來跳去。我知道這只是開始而已,困難一直等著我。每次都會準備好教具,打算給孩子們好好地上堂好課,但是發現孩子們適應環境之後,就不肯聽我的課了,偶爾特別吸引他們的課,他們才能好好地聽,其餘都是很活躍的,這使我非常苦惱,思考了很久我想是我的教學方法有問題,在經過和別的老師一起探討,我明白了孩子們喜歡自己回答,不需要老師總是插嘴,再者透過看了很多別的老師的課,使我學會了很多上課的方法,而且我一有空就會關注微博上一些有名的幼兒教育學家。我在想只要一直用心地去對待,一定可以學到東西的。

  都說任何工作都會越做越熟練,我也發現自己比以前進不了很多,自己動手能力方面有很多的欠缺,最近發現我們班新來的老師畫畫很棒,是我佩服,而我笨手笨腳的,我在想,如果有一天我也可以像他那樣畫畫畫的好漂亮那就好了,我知道這些都是需要努力的。

  我努力地讓孩子們都喜歡我,而現在我發現孩子們不但會喜歡我,而且會懂得疼我,就像我是他們心愛的玩具一樣,怕會失去,所以他們很少會他讓我生氣,反而讓我開心的地方有很多,每天早上、放學的時候他們都會給我一個大大的擁抱,我也會回應一個大大的擁抱和一個幸福的笑臉,每當我上完課好累的時候總會有一群小可愛爭著搶著來給你錘錘背,眼前還會出現一杯喝下去覺得很甜很幸福的白開水。這些都是讓我覺得很幸福的事情。而且最近發現表揚不是老師的專利,每當我彈完一首好聽的兒歌后,都會聽到孩子們說好好聽哦!或者會可愛地說:"張老師給你一個大拇哥!"那時我開心得合不上嘴巴。

  進入到這個行業,我覺得自己是幸運的,我會好好地把握這份幸運的,用心去學,用愛去對待每一位孩子,隨著時間慢慢地推移,孩子們會健康快樂地成長,而我也會長大變成一名很棒的幼兒教師,我會加油的!

幼兒教育心得2

  家庭性教育到底該如何進行?

  小孩一般都會好奇地問爸爸或媽媽:“我是怎樣生出來的?”母親經常是隨便應付:“你是撿來的!你長大就明白了。或者胡亂編造一個謊言。父親可能會斥責說:“你是不是看了什麼壞書了?怎樣會問這樣的問題?”我們小的時候可能都有過類似的遭遇。逐漸覺得這是不應當問的問題,問這樣的問題很羞恥,只能自我去猜想或者矇在鼓裡。

  受傳統觀念的深刻影響,許多家庭性道德教育資料及方式處於空白。而家庭缺乏性啟蒙教育,不能適應孩子青春期身心重大變化,所以,孩子在這個方面的免疫力是很低的。不能抵制社會很多性資訊的影響,孩子的行為難免產生偏離、越軌,性犯罪就是其中突出表現。有的家庭即使想對孩子進行性教育,也多是“猶抱琵琶半遮面”。這反倒強化孩子對性的神秘感、好奇心,易誘發孩子不良行為。在性教育問題上,家庭有不可推卸的職責,家庭教育也是不可替代的。

  對於孩子的性教育,能夠說從他一出生就開始了。孩子出生後,無論性別如何,在取名、著裝、生活用品的選擇上都不應混淆。以免孩子從小對自我和他人構成性朦朧意識,從而影響孩子的性取向。比如,有些家庭,父母按照所期望的性別。雙親偏愛男孩或女孩,或有意地把女孩扮男裝。或將男孩扮女裝,這樣做都會影響孩子的性自認,導致之後性格和行為上的改變。

  應對孩子有關性方面的提問。父母不應迴避,根據孩子在不一樣年齡段的發育狀況和理解程度,循序漸進地選擇孩子能理解和理解的言語和方式予以解答,使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慾得到解決和滿足。當孩子能聽懂言語時,家長應把性教育貫穿在日常生活中。比如,在洗澡、著裝、修整髮型及玩具選擇等方面要有明確的性別區分。還可經過書報、畫冊、影視、講故事等去引導孩子觀察動物、植物的生長和繁殖。使孩子對生殖產生一種自然的認識。從而使他們理解大自然,熱愛人類,認識生命本質。使性自認得以完成。

  父母自身行為的規範也很重要。如果父母在這個方面不夠檢點,追求低階趣味的色情讀物,或者黃色影碟隨處亂放,這都可能對孩子產生十分消極的不可低估的影響。相反。父母之間感情真摯、融洽。道德高尚,給孩子樹立良好的榜樣。就會使孩子熱愛人生、熱愛生活、正確對待性的問題。

幼兒教育心得3

  眨眼間女兒已經上幼兒園了,回想這幾年與孩子相處的日日夜夜,品嚐了為人父母者的各種滋味,在對孩子的教育方面也頗有一番心得。

  作為家長,我們不只是要求為孩子提供良好的物質生活,我們更需要的是多給孩子時間,和她們一起交流、玩耍,培養她們良好的習慣。在平時的生活中,答應孩子的事情,我儘量做到,有時候做不到,就對孩子解釋清楚為什麼。在與人交流中,不說髒話粗話。對於孩子的言行,我們不能用大人的標準來要求。孩子的一些無意的行為而導致的不良後果,要先幫助她解決問題,然後再跟她講明道理,儘量多用鼓勵性和肯定的詞語。

  一、家長以身作則,讓孩子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每個人的良好習慣,大部分的行為均是後天習得的。所以,在孩子的生活、學習、做事中,根據各個年齡段的特點,父母對孩子進行必要的訓練,也是孩子養成良好習慣所必需的。孩子一開始有不少行為是在成人的要求下才做的,如飯前洗手,不斷地對孩子提出這個要求,孩子就會逐漸變被動為主動,最後使其行為變成自動,這樣就形成了習慣。父母的言行在無形中構成了孩子學習的榜樣,這就是無聲勝有聲。當孩子按要求做時,父母一定要對他的行為進行表揚或獎勵。這種強化會加速良好行為從被動轉入主動再到自動,從而形成習慣的過程。

  生活、學習中看似很細節的行為,往往反映了一個人的想法或者理念。如微笑待人,看書、塗鴉時拿筆及看電視時正確的姿勢,在公共場合不大聲喧嚷,過馬路看紅綠燈、走斑馬線,都是孩子日常生活中一些小事。父母如果能抓住身邊的這些小事,就能讓孩子自小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與孩子多交流,形成平等友好的關係。

  我們經常看到有的家長對孩子大聲地呵斥:“你怎麼連這都不知道。”“快點過來,聽到沒有?!”……這樣的事在我們自己身上也時有發生,我們做父母的往往認為這樣居高臨下,命令式的語調能體現自己的威嚴,能讓孩子更聽話。可是你試過另外一種方法嗎: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無論是在自己、親戚、朋友家裡還是在公共場合,當你要對孩子說什麼的時候,試著蹲下來,讓自己與孩子處在同一高度,用你的手握住孩子的小手,用親切的目光看著她,然後和顏悅色地對孩子說出你的要求。

  三、保護孩子的自尊心

  當著生人和外人的面教訓孩子最容易傷害孩子的自尊心。其實,小孩子的領悟能力相當強,當你不想讓他做某事時,只要輕輕地搖搖頭,或悄悄地對孩子瞪瞪眼睛,她就會明白的,完全沒有必要大聲喊出來。如果你還是不放心,也可以與孩子達成默契,當成與孩子之間的秘密:“如果你看見爸爸媽媽搖頭,那就說明不能那麼做;如果爸爸媽媽點頭,那就是同意了。”

  四、尊重孩子的獨立意識

  隨著孩子逐漸長大,她的自主意識也會隨之增長。當你喂她吃飯時她說“我自己吃”,當你幫她穿衣時,她說“我自己穿”,這時我們就應該讓孩子獨立來完成這些事情。可能她會弄得滿身是飯,也可能她會把衣服穿得一團糟,但我們不要打擊她的興致,而要信任她,鼓勵她,給她學習和嘗試的機會,讓她在這個自己動手的過程中成長,否則孩子將永遠不會“長大”。

  在幼兒園的這幾天,看到孩子一天天的進步,我們很欣慰,這些都是與老師教育分不開的,正如老師們所說的“在玩中學,在學中玩”。我們也會及時向老師學習,共同培養教育孩子。

幼兒教育心得4

  在幼兒園裡每天都演繹著不同版本的小故事,或平凡或瑣碎,或喜或悲,但都折射著生活的斑斕色彩。作為幼兒教師,我“日出而作,日落而歸”,每天為孩子們忙碌著。肩負使命的我,在工作中不敢有半點鬆弛和懈怠,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努力做好幼教工作的編劇,讓劇本中的小主人公們享受生活的美好,體驗成長的快樂和幸福。在幼兒教學中也總結了一些小竅門,在此,和各位教育同仁來分享:

  一、恩威並施,把握尺度

  教師對“恩”和“威”的尺度由孩子的狀況來定。小班孩子剛入園,這時候教師對孩子的“恩”佔100﹪,要全身心的去愛孩子,以母親的身份讓剛剛離開媽媽處於膽怯中的孩子有一種安全感,儘快適應新環境。待入園的孩子漸漸適應園內生活,可以對過於依賴老師的孩子放手,對他們的“恩”降到90﹪,讓他們轉移視線,試著和夥伴交流、相處,慢慢融入大集體中。

  二、規則意識,日益強化

  在幼兒感受愛的同時,也要讓幼兒樹立規則意識。小班下學期,剛一開學,就有好多幼兒相繼轉來,由於他們的加入,班裡的一切都被搞得一塌糊塗,上課哭鬧,注意力分散,下課亂翻,帶的上學期已初步養成良好習慣的孩子也不聽話,教學秩序一片混亂,令我和搭班的王老師很是頭疼。兩人靜靜地反思之後,覺得一味的哄著膩著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得想辦法慢慢讓孩子有規則意識。首先每節課上課之前,給孩子們講道理,什麼能做,什麼不能做,提高他們明辨是非的能力。其次,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注,多發現幼兒的閃光點,在集體面前大力表揚表現好的孩子,開展“看看誰是乖寶寶”、“我最棒”、“好孩子就是我”、“書是我們的好夥伴”等一系列的活動,激發幼兒搶先爭優的積極性,在日益強化的攻勢下,慢慢的孩子們樹立了規則意識,班裡出現互幫互助的好氣象,教學秩序一片井然。

  三、家園共育,促進成長

  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對孩子健康成長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我特別注重和家長的交流工作,利用接送時間用心和每位家長有效的進行溝通。以真誠的態度對待每位家長,笑臉相迎,熱情周到,讓他們感受到我作老師的為孩子的一切在努力,心甘情願的跟你談話交流,出謀劃策。透過“預約家長”、“家園指南”、“親子活動”、“家園聯誼”等一系列的活動家園共育,促進孩子的健康成長。在我和家長的不懈努力下,我驚喜的發現,孩子們長大懂事了,語言發展緩慢的孩子開始講話了,“與世無爭”不願與人交流相處的孩子,開始有了新朋友,慢慢融入集體生活了;毫無規則可言,長期溺愛在家長溫暖懷抱的孩子開始學會獨立了,知道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了……,看到不同層次的孩子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作為和孩子們朝夕相處的我,看在眼裡,喜在心裡。時不時的讓同事們欣賞班裡孩子的變化,與家長共享孩子成長的快樂。

幼兒教育心得5

  最近,我認真閱讀了《教育新理念》這本書,透過閱讀袁先生關於素質教育的論述,使我對素質教育有了更深刻的認識。書中從課堂教學、學科教育、素質教育、理想教育、教育研究等方面進行了深入的思考,提出了亟需更新的教育新理念,我常常被典型的事例而吸引,對書中闡述的觀點,我更是覺得大受啟發,這的確是一本融理論與實踐於一體,用生動的故事講深刻道理的可親可愛之作。

  當今教師迫切需要不斷更新教育理念,提高將知識轉化為智慧,將理論轉化為 方法的

  能力,增強理解學生和促進學生道德,學識和個性全面發展的自覺性。

  學習了教育新理念,使我開闊了視野,增長了不少的知識。下面是我對這次學習的一些認識和體會:1.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

  我們的課堂教學是“問題教學”,學生沒有問題走進課堂,教師提出問題學生解決,學生沒有問題走出課堂,學生的頭腦只是一個儲存知識的倉庫,這不由得使人們對教育的真正功能產生了深思,在文中,袁教授對此給予了明確回答,他提出教育的真諦在於“將知識轉化為智慧,使文明積澱成人格”。其中包括兩層含義,其一:對教師而言,教會學生致知的方法,求知的渠道,學會判斷知識和資訊,要比教給學生現成的知識重要得多。因為知識本身是多變的,不斷更新的。其二:現代文明的成果並不能透過傳授內化成為人格,人格需要人格魅力的感召。那麼,教師的教學行為直接影響到學生智慧、人格形成與發展。問題的能力在於學生,能不能以問題貫穿教學在於教師,讓問題成為知識的紐帶吧!

  2.過程比結果更重要

  知識的學習和教學無疑是必要的,但我們太注重認識結果的教學了,我們不僅希望學生掌握知識,更希望學生掌握分析知識,選擇知識、更新知識的能力。在科學課堂上教師要帶領學生去親身經歷、體驗科學發現的過程,這種經歷的過程比得出的結果更重要。教學中能夠把結果變成過程,才能把知識變成智慧。

  3.加強自身修養

  教師必須十分注意自身的修養,嚴格要求自己,把做人與育人統一起來,時時處處做學生的良好榜樣,以大方得體的儀表,穩重端莊的舉止,親切和藹的態度,文明禮貌的語言,嚴謹持重的行為和高尚的道德情操等,形成一種無聲無形的教育動力,去感召學生,啟迪學生,最終達到為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目的。

  《教育新理念》這本書在我今後的工作中一定還會給我們不少的啟迪。我會不斷學習、不斷反思,不斷髮展和豐富素質教育的新理念。

  學習《教育新理念案例解析》心得體會

  從事了十年的小學英語教學,越來越覺得要給每一位學生更多的發展空間。讀了《教育新理念案例解析》,更堅定了自己的信心,其中對教育觀的闡述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促進人和諧發展的教育是理想的教育”

  花草需要季節和等待,不能拔苗助長,孩子需要寬容和時間,不能急功近利。傳統教育與現代教育,都有各自的特點與優點。我們應批判昨天,但不反對昨天;憧憬理想,又承認現實。在矛盾中找到一個結合點,讓我們的教育更和諧,把空間還給學生,促進學生的健康發展。 你是否把學生的課堂的全佔了?你是否把學生的課外時間全規劃了?你是否把學生要知道的東西全講光了?你是否把學生應該做事全代勞了?今後,我想要做個“懶”教師。

  二、“一切為了每一位學生的發展”

  課程標準要求我們關注每一位學生的發展,將光投向每一個孩子,讓每一位學生都能體驗到成長的快樂,都能獲得成功的喜悅。

  哈佛大學350年校慶時,有人問校長:“學校最值得你自豪的是什麼?”校長回答:“哈佛最引以自豪的,不是培養了6位美國總統,不是造就了36位諾貝爾獎獲得者,而是給予每個學生以充分選擇和發展的空間,讓每一塊金子都閃閃發光,讓每一個從哈佛走出來的人都創造成功。”

  校長說得很棒,也在理。因為能進哈佛的都是精英人才。對於面向大眾的基礎教育,我覺得基礎與空間得並重,為學生的發展提供優質的基礎。過去我們習慣於“帶著知識走向學生”,

  而現在,我們更強調“帶著學生走向知識”,教會學生學習方法,讓學生自主地發展。 給學生一些權利,讓他們自己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他們自己去體驗;給學生一點困難,讓他們自己去解決;給學生一個問題,讓他們自己去探求;給學生一種條件,讓他們自己去磨鍊;給學生一片空間,讓他們自己去拓展;給學生一片陽光,讓他們自己去燦爛。

  師德培訓心得學習體會

  經過學校的師德培訓,以及對《教學綱要》的解讀,心裡頗有感觸。切合實際,適時而為是我們當前教育教學中所面臨的首要任務。

  高尚的德行是教師為人師之核心,一些道德失範的教師實際上是失去了教師本質的人。雖然中西方的師道存在較大的差異,但對教師職業道德都很重視。在我國,自古以來對教師的職業道德都有很高的要求,強調為人師表、以身立教,以及對學生的人格感化。西方則一貫強調透過教師的道德、人格感化學生。赫爾巴特指出:“教學如果沒有進行道德教育,只是一種沒有目的的手段”,這要求教師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要具有“教育性”。現代教育的培養目標發生了很大的變化,要求教師不僅要做到“傳授知識”,而且還要透過傳授知識去實現學生“人格的建設性變化”,這就意味著教師對學生的發展負有更全面的責任。因此,對教師專業素質的要求不只是知識與技能的發展,還要提高教師內在的專業品質,即實現教師個體專業技能與專業精神在知行範疇和道德範疇的高度統一。可見,做教師難,做一個符合標準師德的教師更難。官方給予教師的稱號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園丁”,已經到了神的境界,其實我們壓根兒就是人。

  師德建設作為提高教師道德的系統工程,對促進教師專業發展是具有特殊而重要的意義。從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的密切關係來看,實現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的一體化是必要的。現在,教師在專業發展中技術至上的傾向仍佔優勢,加以社會競爭如此激烈,現實如此殘酷,如何使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相結合,是我們一直探討的話題。

  教師的專業發展是具有階段性,在不同的階段教師面臨不同的發展任務,其發展水平、需求、心態、信念也各不相同。所以,我覺得教師專業道德的發展與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徵也應該是有階段性的,同時也受到教師專業實踐與整體專業水平所制約。比如,新入職的教師和學生髮生“矛盾與衝突”,很可能是由於教師專業知識與專業能力不足引起的。因此,師德建設要適應教師專業發展的階段特徵,確定師德建設的目標,在內容、方法上也要有所側重。

  因此,師德教育作為師德建設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應與教師專業實踐相結合。儘管教師專業發展的途徑眾多,但是都不能代替教師在學校教育教學場景中的日常專業實踐。師德主要表現在教師的專業實踐當中,專業實踐也是教師師德建設的重要途徑。教師的許多優良品質是在專業實踐中形成與發展的,專業道德規範只有在專業實踐中才能內化為教師的專業品質。道德具有實踐性與情境性的特徵,不同的教育教學情境會呈現出不同的道德現象與道德問題,教師在實際工作中究竟會如何做,在專業實踐中能不能主動按照教師專業道德規範履行自己的職責,這與他本人的實踐經驗有著極大的關係。因此,師德教育要與教師日常的專業發展緊密結合,讓教師在專業實踐過程中,透過對道德現象、道德問題,甚至是道德衝突的認識、解釋與詮釋來提高師德修養與能力。脫離教師專業實踐的師德教育難以深入教師心靈,更難以激起教師內在的道德需要。所以師德培訓不能這樣的說教,更不能一刀切,一培訓就一鬨上,其實現實已經告訴我們這樣的師德培訓是沒有效果的,這樣做有自欺欺人,掩耳盜鈴之嫌疑。

  目前的師德教育還沒有從根本上改變內容片面、方法單一的弊端,主要表現為偏重

  宣傳說教,與教師專業實踐相脫離。這種狀況不僅造成師德教育的低效,而且也使師德建設與教師專業發展一體化的目標難以實現。要改變這種情況,首先,要形成師德教育以人為本的意識,要充分考慮教師的實際情況,尊重教師的個性化要求,使教師成為師德建設的主體,而非僅僅作為工具性的建設物件。其次,要建構開放、靈活、多樣的師德教育模式。師德教育不只是為教師專業道德的發展提供理論依據,更重要的是要為教師道德思想力和行為力的提高奠定基礎。因此要提倡教師間的合作討論與教師個體的實踐反思,特別是教師個體的實踐反思對教師專業道德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義。教師將自己的專業實踐過程作為反思的物件,思索複雜的教學背景和教學過程中的專業問題,透過自我觀察、自我體驗、自我反思,以達到自我改進、自我更新與自我完善。

幼兒教育心得6

  人們常說每個孩子都是一本有趣的書,要想讀懂這本書並不容易。只有愛他們的人才能讀懂。每個孩子來自不同的家庭,有著不同的生活經驗和生活環境,他們性格特點不同,發展水平不同,存在明顯個體差異。作為教師,應善於發現幼兒的差異,捕捉幼兒的閃光點,利用不同的教育方法尊重和理解幼兒。

  我們班這個學期來了有一位叫黃_的小朋友,第一天來班上時,她一直拉著姥姥的手不放,戀戀不捨地說:"姥姥,早點接我,早點接我。"在我的勸說下,黃_滿眼含淚地鬆開姥姥的手。黃_的姥姥在臨走前,悄悄地對我說:"黃_的鼻子不好,要靠嘴來呼吸,吃飯時要用嘴一邊呼吸一邊吃,這樣吃飯的速度就較慢,她害怕老師批評、指責她,所以一直都不愛上幼兒園,聽了這些話,我開始留心注意黃_。在活動區遊戲時,黃_靜靜地坐在椅子上,於是我走過去,輕輕問她:"黃_,你喜歡玩什麼?"她說:"我喜歡看書。""老師和你一起看好嗎?"黃_高興得點點頭,於是我和她一起看起書來,開始是我講,講著講著,黃_也不由自主的講起來,我高興地說:"黃_,你好棒呀!能自己看書講故事,你願意把故事講給小朋友聽嗎?""願意",於是我叫了好些小朋友來聽黃_講故事,甜甜很高興,講得也更起勁了。

  午餐時,為了減輕黃_餐的緊張心情,黃_老師給她少盛了一些飯菜,可是當一部分小朋友吃完飯,離開座位後,黃_哭了起來,我忙走過去,問黃_,你怎麼啦?""我吃不下","黃_,彆著急,你瞧,就剩下這麼一點點了,來,我幫你黃_,在我們的耐心幫助下,終於把飯吃完了,儘管她是最後一個吃完飯的,但是我們沒有批評她,反而給她以鼓勵,以信心,幫助她逐步克服緊張、自卑的心理,逐漸培養她進餐的良好習慣。

  第二天,黃_和姥姥一早就來到幼兒園,姥姥手裡還拿著幾本書,她對我說:"黃老師,太謝謝你們了,黃_以前不願意上幼兒園,可今天一早說,姥姥,我要上幼兒園,快,咱們別遲到了,我要講故事給小朋友們聽呢!老師還誇我故事講得好呢。"望著黃_姥姥高興的樣子,我也會心地笑了。這一切對於一位幼兒教師來說,雖是一件很平常的小事,但對於家長和孩子來說,卻是多麼重要。

  透過這件事,我深深體會到,孩子們都有一顆敏感而細膩的心靈,教師善於發現孩子閃光點,尊重幼兒的興趣,幫助幼兒成功地表現自己,就會使幼兒獲得心理上的滿足與快樂,從而促使幼兒健康發展。

幼兒教育心得7

  開始這次的實習前,我在過去學習的時候都會想,自己如果成為了一名老師之後,一定要在的課堂上發揮自己的特色,一定要成為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

  但在實習開始後,當我信心滿滿的站在講臺上的時候,等待我的卻是南里管理的課堂,難以捉摸的幼兒心理……種種的問題和對自我經驗的懷疑,讓我在工作中越發的不自信起來,甚至開始懷疑自己的目標。可就在這個時候,在我對自己的道路感到迷惑的時候,身邊卻又出現了一些其他的力量。他們是我的前輩、領導。在他們身邊,我彷彿又從老師回到了學生的身份,認真的學習並吸收了他們身上的經驗和能力,我重新梳理了自己的教育方式,並結合經驗知識,規劃了自己的目標和方向,終於在幼教的崗位上取得了進展。

  回顧這段經歷,我的內心也隨著實習的發展而不斷的發生著變化。實習初期,當我剛剛走進社會的時候,我的內心只有對社會和教育工作的嚮往。雖然對於自己今後的情況都沒有真正的認識,但我的內心卻充滿了熱情和期待。這時候的我,對於社會充滿了美好的想法,也從未想過,在大學中拼搏了將近四年的自己,也會遇到無法突破的阻礙。

  但當我進入社會,並加入了xx幼兒園之後,實習也算是正式的開始了。許多的問題開始在我的生活中逐漸浮現,關於生活、工作、人際、未來……太多的事情在社會中一擁而至,讓我一時間難以應對。但好在,透過領導和前輩們的鼓勵和幫助,我終於還是堅持了下來,並透過對自己的不斷反思和糾正,改進了自身的能力,做好了這份工作。

  回顧這段經歷,我深刻的體會了社會和教育的工作環境,這讓我在腦海中一直思考的一些事情得到了驗證,讓我清楚的體會到了社會的和工作的模樣。這份體會不僅讓我加深了對社會的理解,更讓我對自己的專業,以及教育有了清晰的認識。

  從實習的經歷中,我感受到獨自在社會中的生活真的很辛苦,讓人難以前進。但透過這次經歷,我也認識到自己並不是一個人!即使在陌生的社會,我們也能結交到新的朋友,也能找到屬於自己的前進方式!

  我會在幼兒教育的道路上繼續前進下去,努力的發展下去!今後,我也一定能出色的完成自己的教育任務,讓自己成為一名出色的幼兒教師!

幼兒教育心得8

  今天中午吃完飯,我組織孩子到”小醫院”去玩,孩子們玩得特別開心,xx拿著聽診器,xx拿著大針管,還有鵬鵬站在櫃檯前賣藥,儼然是一家”兒童醫院”。但是好象沒有一個小朋友願意當病人,於是我就加入到他們中間,扮起了病人。我用手按著肚子痛苦地說:”醫生,我肚子疼,怎麼辦?”這時候xx趕緊走了過來問我:”你有沒有吃不乾淨的東西?”我說:”沒有啊!就吃了一根冰棒!””啊?”xx大叫,”這個時候不能吃冰棒的!來打上一針吧!”說著就叫來xx說:”來給xx打上一針,她肚子疼!”我裝做很怕疼的樣子說:”不!我怕疼,我不打針!”還沒等我說完,他們兩個已經把我按住打針了,等xx把針拔出來後,笑嘻嘻地對我說:”呀!xx你真勇敢,來獎勵你一顆小星星吧!”說著就把自己的小星星拿下來貼在了我的手上!我說:”謝謝大夫!下次我會更勇敢的!””對,這才是好孩子,要堅強媽媽才喜歡你!”

  與孩子相處時間長了,真的發覺自己就是一個孩子,感覺我們是小夥伴,每天一起遊戲,玩耍,真的`非常開心,我想,當他們願意跟你拉著手,願意和你親近,甚至當他們發現你的臉上多了一顆豆豆的時候告訴你的時候,你就已經走進了孩子的世界,走進了孩子的心裡,此時,我們的教育也就真正有了效果,當孩子自然地流露出崇拜,嚮往的眼神時,當你因錯怪使孩子受了委屈,孩子大聲地反駁與你時,當孩子摔倒後自己爬起來驕傲的看著你時,你會感覺原來自己是這樣偉大。為了孩子,為了這一雙雙純潔清澈的眼睛,為了每一個甜甜的吻,為了每個孩子燦爛的笑臉,我願意,我真的願意,用我自己的一生在這裡默默耕耘,默默奉獻,即使沒有人看到,即使沒有人鼓掌,即使沒有人喝彩,我也已經滿足,因為只要有孩子相伴,我的生活每天都是陽光燦爛!在我看來,擁有了孩子就擁有了全世界!這些足以,我還有什麼苛求的呢?

幼兒教育心得9

  有人說,孩子是上天賜予的禮物!我永遠也不會忘記那天驚奇、激動、欣喜的心情。我的孩子東東“呱呱”落地之後,徹底打亂了我的生活,接下去我就思考著、計劃著如何照料他、教育他,讓他健康、快樂的成長。

  我漸漸地覺得孩子有其自身的生長規律,打個不恰當的比方就象植物一樣,到了一定的時候就會發芽,而時機未到,任憑家長怎麼著急都沒用,我漸漸發現養孩子的第一大法寶就是“耐心等待”。比如,孩子四個月長了兩顆牙,不長了,又不缺鈣,怎麼辦呢,只有耐心等待。俗話說“七坐八爬”,可我家的東東九個月了還不會爬,怎麼辦呢?當時我們想了一切的辦法,用好玩的東西吸引他,用繩子綁在他身上拉著他,就是不往前爬,可有一天,我們發現他前臂有力量了,能撐起自己了,然後突然的某天,能用肚子往前拱了,後來又能倒著爬了,後來幾周他自己能爬了,真是驚訝。學走路也是如此,學步車、學步帶一樣都沒用上,就看著他先扶著凳子站起來,然後扶著走,然後練習了蹲下-上舉-前撲的動作,前撲時把大人都嚇了一跳,孩子在那裡自己笑,現在想來這個動作和摔倒時的自我保護有關,這樣走路的時候摔倒就是手落地了,13個月的時候他自己學會了走路。當時外婆丟擲了一句富有哲理的話:“在人的環境裡,還有不會走路的?!”

  但是,隨著孩子的長大,我的“耐心”似乎越來越有限。以前我總是看不起那些用打罵手段管教孩子的,從來沒想過自己也會用上這招。“快吃飯,不要玩!”看著東東拿著勺子,在那裡不緊不慢的玩,碗裡的飯都掉在了桌子上。“那麼浪費。”我拿過勺子,喂他,他把頭扭到一邊,“快吃!”他不回答,也不吃。“吃完獎勵一塊餅乾。”東東說“先吃餅乾。”“不行。”見我沒答應,東東又低著頭自己玩自己的,“吃不吃——”,我終於發火了,“你這個小孩怎麼這樣,到底吃不吃——”東東看著我,哇地一聲哭了。“哭什麼哭——”“哇哇”東東哭得更厲害了。我當時一定很兇,嚇壞他了,他哭個不停,最後還是我妥協了,抱起他,哄他。“好了,好了,不哭不哭,你為什麼不吃飯呀?不餓嗎?”“我不餓。”“好,那你先玩,餓了來找媽媽。”過一會了,東東跑過來說“媽媽我餓了。”看著他乖乖地把飯吃了,我心裡想,這火發得一點用都沒有,發火了,孩子哭了,結果還要自己哄,搞得自己情緒也不好。所以養孩子還是要講究方法。

  給孩子一定的選擇權也是個不錯的法寶。我覺得應該讓孩子明白有些事情是他自己的事情,比如象肚子餓,我試著跟東東講道理:“別人是不知道自己肚子情況的,不吃飯沒力氣、長不高都是東東自己的事情,但是吃飯有個時間,過了時間,飯、菜就被大人吃光了,你就沒有吃得了,要等晚上了。”孩子似懂非懂地看著我。後來一吃飯,我喊他,他說“再玩一會兒。”我說“再玩5分鐘(雖然小孩沒有時間概念)。”然後家裡人會在那裡很配合的說“我們菜真好吃,把它都吃光。”東東聽到了,就會放下手中的玩具跑過來。其實我很擔心他不來吃飯,假裝不去催他,吃自己的,結果是他每次都自己跑過來了。平時,我也有意無意地為孩子提供一些選擇。“今天想吃雞肉還是牛肉?”“想呆在家裡還是想和我一起出去?”“兩雙鞋子,你可以挑一雙。”我覺得孩子很開心。此外,我還發現了孩子的一個特點,他們喜歡在大人面前表現自己展現自己的力量。於是我經常請求東東的幫助:“能幫我拿把掃帚嗎?”“幫我把你的書放好。”“你長大了,我快抱不動你了,只能抱一小段路,我把你抱過馬路,你能幫我的忙,自己走嗎?”“好。”每當聽到孩子肯定的回答,我都特別的欣慰。

  和孩子一起遊戲,也是一種好方法。因為孩子對遊戲總是抱有濃厚的興趣。洗手和涑口的時候,我總會假裝細菌大王,對東東說“我給你糖,你別去洗手了,你洗了手我就慘兮兮了。”東東笑著說,說“不行不行,你沒有糖。”“我有——”話還沒說完,東東就打開了水龍頭。有時候我在遊戲中假裝不講禮貌,東東會給我指出來,然後我再對他說,平時對人要有禮貌,見面要打招呼,不然是不對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似乎特別能聽我的道理。

  當然有時候要讓孩子養成好的習慣,還需要以身作則。那天,我們要參加一個婚禮,時間很緊急,東東的玩具丟得到處都是,我說“把你的玩具收拾一下,我們要出去了。”他不願意收拾,希望我幫他的忙,可我想他自己收拾,我就說“爸爸,把你的東西收拾好,我把我的東西收拾好,東東把自己的東西收拾好,5分鐘後,我們出發。”“好。”沒想到東東一下子就答應了,而且行動迅速。

  我每天最開心的事情就是看到東東的笑臉,但是又要讓他高高興興接受自己的意見和建議,真得好難!有些小時候適用的方法,大了不一定用得上,真是需要不斷摸索,不斷學習,不斷思考,現在我最想成為的就是一個快快樂樂的家長,與孩子一起度過每一天!

幼兒教育心得10

  《幼兒教育》關於環境佈置這一塊,我感觸頗深。幼兒生活在幼兒園裡,環境就是影響幼兒的一個重要因素,看了人家的環境裝飾後令我深刻感受到環境對幼兒教育的重要性。

  在欣賞的過程中,其實不難發現,書上有不少的環境佈置都在我們幼兒園也有類似的裝飾,看上去令人有種親切感,當然也有不少裝飾是我們沒有見過的,的確創意不錯。我們也有很多裝飾是很新穎的,用廢舊的硬紙板做成相框來貼幼兒的照片或者作品。用一次性的餐盤,讓幼兒用不同的顏色吹畫。這些可以說是變廢為寶,同時也間接地激發了幼兒的環保意識,具有教育意義。但是在總結優點的時候我不得不承認,我們的環境創設也存在問題,操作性不強,不少裝飾只是“只可遠觀不可褻玩焉”,這應該算是我們的弱點了,今後我們應該考慮美觀的同時注重操作性,一切以幼兒的發展為前提,特別是在班級的區角環境佈置,既要創新,更要讓幼兒動起來,不是隻滿足於簡單的為幼兒提供環境,而應該更注重為幼兒提供有利於參與的環境,在活動中充分發揮幼兒的主動性與創作性,從而體現環境的趣味性和操作性。

  透過這次欣賞學習,在總結自身的同時我也深刻地體會到環境對幼兒發展的重要性。環境妝飾應該讓幼兒充分感知、自主參與、共同合作。因此,在創設環境時,我們在考慮幼兒興趣的同時,琮要考慮到幼兒的發展水平,力求讓每個幼兒動起來,從而發揮環境對駁的影響,進一步促進幼兒發展。

幼兒教育心得11

  對待任性的孩子的有效方法我上學的時候進修了《心理學》,其中一個是測試者的氣質型別。我很感興趣測試結果顯示,我有多血質、粘液質、膽汁質。最後抑鬱症以幾分之差和我在一起。在四種氣質型別中佔了三種,可以看出性格複雜。

  當然,我沒有讓孩子們有這麼多花樣。我教育小勇和小道的原則是按照尊重和xxx的原則指導。但是如果指南無效,我就不知道“狠心”、“冷酷”、“無情”的一面出現了,是什麼氣質型別的。

  典型事件一關黑廁所,小勇和小濤從一歲多開始學上廁所,開始很善良,大小都結束後出來了。

  但是,由於自滿,他開始對衛生間感興趣,喜歡裡面的東西,一個是拿東西,另一個是玩水。當然,這也是理所當然的。從未玩過或見過玩水和東西。當然是好奇。所以通常我會在他們拉屎的時候介紹,再大聲一點,大人們開始學習洗廁所,但為了防止滑倒或溼衣服,我通常會幫助他們一起衝過去。但是越來越大,小勇和小濤越來越“過分”,去了幾次廁所,呆在裡面不出來,我覺得有必要“整頓”。先打預防針,然後開始撓小雨。“上廁所要出來,快點,否則爸爸要關門關燈。”小杜還算聽話。開始有用武之地,之後就不直接聽了。所以我拉著門按下燈,廁所就會變得黑暗。小勇現在才慌得哇哇大哭起來。我壓著脾氣,關她幾分鐘再說,否則記憶力還是不長。在無濟於事的時候,我警告了索多。“上廁所沒事出來,不能老在裡面。

  "小勇的哭聲真的起到了“警告”的作用。反正以後小杜總是很聽話。聽著小龍母哭了,媽媽有點喘不過氣來,可能是傷心了。其實我為什麼不是呢?我的心跟著小相貌咆哮了一段時間,但要給她教訓,就要下“狠心”的心。

  一分鐘後,我也怕真的嚇不到她,過去趕緊開燈開門,小相貌站在門口,滿臉淚水,別提有多心疼了。但是我還是板著臉,安靜地認真地對她說。“素英,以後要聽話,要上廁所,沒事出來,不能老在裡面。這次,以後兩個人去洗手間,再也不磨蹭了。當然,兩個人對衛生間裡的東西仍然感興趣。偶爾看一次玩也可以。如果不太過分,我通常不干涉。之後,兩個人習慣了廁所,也不想讓他們呆在裡面。

幼兒教育心得12

  讓幼兒帶熟悉的玩具、被褥到幼兒園,可以降低分離焦慮的程度。

  新生入園,如何幫助孩子縮短“斷奶期”,讓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是家長和幼兒園都比較關心的問題,為幫助孩子儘快適應幼兒園生活,不妨試試“幼兒園加、減法”。

  “加法”——加強家園聯絡。利用各種渠道提前建立家園聯絡,持續不斷地打造家園共育。我們幼兒園在完成招生工作後,會利用7月初的第一次家長會向家長介紹幼兒園的辦學理念與兒童身心發展的規律,透過幼兒園“小腳印”基地含義的介紹進一步瞭解幼兒園;指導家長做好孩子入園的心理準備;請家長參觀幼兒園,瞭解幼兒的生活設施、學習環境、安全保護等,為家長利用入學前兩個月的時間培養孩子的相關能力與習慣提供指導與建議。在第一次家長會過後,幼兒園會在開學兩週與“十一”長假後,繼續組織家長會,透過建立家委會,進一步做好家園溝通與聯絡;透過親子活動的開展和家長半日活動的開放,讓家長在集體環境中觀察瞭解自己孩子。

  與此同時,透過暑期家訪工作,提前建立教師和孩子的關係。帶班教師透過“家校通”等形式與家長聯絡,確定家訪時間與地點。教師親自登門,在孩子的家裡與孩子初步接觸,建立較為親密的關係,為孩子進入幼兒園做好準備,同時也透過與家長交流,初步瞭解孩子。

  在後續的工作中,透過寶寶線上系統、空中電視臺、家校通、班級主頁、寶寶成長冊、“小腳印園刊”等形式,繼續加強家園聯絡。如透過寶寶線上系統讓家長實時瞭解孩子的在園情況;透過班級主頁讓家長了解幼兒園開展的活動與家長可以配合完成的事情;透過寶寶成長冊,教師和家長共同記錄孩子的成長點滴,共同瞭解孩子在家庭與幼兒園的情況。

  “減法”——減輕心理負擔。孩子剛剛入園時,一般都會哭鬧,這屬於正常的現象,這一時期家長和孩子都會帶有一定的心理負擔。讓孩子順利地適應幼兒園生活,消除分離焦慮不僅僅要解決孩子的問題,也要解決家長的問題。透過家園聯絡,讓孩子對幼兒園建立了初步的印象,開學初再透過家長陪同入園,進入教室和老師、孩子一起做簡單的遊戲,一方面有利於孩子和教師之間感情的聯絡,同時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放鬆幼兒對陌生環境的心理恐懼。

  與此同時,對於剛入園的孩子,班級裡的“兩教一保”往往不能滿足孩子的需要,這時我們幼兒園會透過抽調行政人員、教研人員,以及中大班的教師一起進入新生班,保證足夠的人手安撫不穩定的幼兒,這樣可以透過減少情緒不穩定幼兒的哭鬧現象,保證大多數幼兒不受分離焦慮情緒的影響。

  針對家長表現出的分離焦慮,適時地做好家長工作,入園的第一個星期,老師用相機把孩子一日生活記錄下來,在幼兒園大廳的大螢幕上進行迴圈播放,併發布在校園網上。經過兩週的播放,讓家長充分了解孩子在園的情況,也消除他們的顧慮。針對個別家長表現出的較為強烈的分離焦慮,組織家長沙龍、團體心理輔導以及教師面對面的交流,讓家長明白怎樣透過消除自己的焦慮讓孩子更好地適應幼兒園生活。

幼兒教育心得13

  一、堅持“做中學”,在日常生活中培養幼兒的良好行為習慣。

  1、日常生活中的實際練習對幼兒能力的提升、習慣的養成十分重要。經驗告訴我們:“會自理的孩子是做出來的,不會自理的孩子是寵出來的。”“做”要尊重幼兒的自主,如果總是怕孩子不會做或做不好,採取包辦代替,其實是剝奪了孩子的自主發展權,只會養成孩子的依賴性和膽小退縮的個性,不利於幼兒的正常發展。因此家長們要學會放手,讓孩子們在日常的生活中動手操作,在操作中建構良好的行為習慣,

  2、透過重複訓練對幼兒強化教育

  一個人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自由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幼兒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幼兒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玩具櫃的習慣,家長們就要有意識地培養孩子收拾整理的習慣,並多次重複訓練,使孩子6養成不用提醒玩完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

  3、透過聽故事,養成良好的進餐習慣和入廁習慣

  午餐是一日中不可缺少的一個環節。孩子們在用餐的時候,有的桌子上撒滿了米粒和菜,有時候地板上到處都是,媽媽們看在眼裡,急在心裡,對於小班的幼兒,如果採取一味地批評和指責,肯定是不行的。別急,告訴您小竅門,孩子對故事很感興趣。我們就可以採用故事的形式進行嘗試,利用睡覺前的一段時間,天天給孩子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讓孩子懂得吃飯時不能掉米粒。有的孩子經常小便在床上,針對此現象,您可以給孩子講《小豬尿床》的故事,幼兒從生動、形象的故事中,受到了啟發,懂得睡覺前要及時上廁所,才不會尿床的道理。有的孩子很難入睡,可以透過欣賞歌曲“9點鐘靜悄悄”,逐漸使孩子養成9點要準時睡覺的好習慣,平時注意觀察,要抓住一切可表揚的機會,督促和鼓勵孩子。促使他們養成了良好的進餐習慣。

  4、和孩子玩扮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二、營造良好的家庭教育氛圍,促進幼兒良好行為習慣的形成。

  1、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2、在日常生活中,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 從兒童發展的觀點來看,不給予孩子鍛鍊的機會,就等於剝奪了孩子自理能力發展的機會,久而久之,孩子也就喪失了獨立能力。所以我們要本著“大人放手,孩子動手”的原則,讓幼兒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在家裡,家長可以根據孩子的興趣和能力因勢利導,透過具體、細緻的示範,從身邊的小事做起,由易到難,教給幼兒一些自我服務的技能,如學習自己擦嘴、擦鼻涕、洗手、刷牙、洗臉、穿衣服、整理床鋪等。孩子們來到幼兒園學會了很多生活自理本領,不知道您能不能說出?這些看上去雖是很小的事,但實際上給幼兒創造了很好的鍛鍊機會,無形中幼兒獨立生活能力。當孩子完成一項工作後,作父母的要給以適當的肯定和讚賞,當孩子的存在價值被肯定,自己的工作能力被肯定,他們也會感到無比的興奮和快樂,在很大程度上增進孩子的自信心。

  3、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給孩子樹立良好榜樣的原則。鼓勵家長要給孩子一個獨立自主的好榜樣。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其次,我們建議家長訂閱《幼兒教育》和《家庭教育》雜誌,並定期組織家長來談談自己的育兒經驗,反饋閱讀家庭教育文章的心得,加強學習,不斷地提高自身的文化修養,用心地向書本學習,用心地向他人學習,用心地向孩子學習,用心地進行教育反思。“學、思、行”三者相結合,探索育兒規律,成為教育孩子的行家裡手。我們還積極引導家長在家中統一家庭成員間的認識,統一教育方法,在對幼兒進行培養教育的過程中嚴格要求,反覆強調,各種規則不斷地得到強化和補充,使幼兒能夠堅定不移地朝目標去努力。如:溶溶小朋友對進餐不感興趣,胃口不好食慾差,進餐時注意力分散,常常將飯菜含在嘴裡或吐在碗內。經過幼兒園的教育孩子在進餐習慣和進餐時間上都有了進步,但孩子在家中仍要外婆喂。我們及時與家長聯絡,希望家長配合並能和幼兒園一樣地要求孩子,不無故遷就,在家中堅持讓孩子獨立進餐堅決不喂,而對孩子進餐時的每一點進步及時地給予表揚鼓勵,漸漸地孩子在家和在園一個樣了。家長的教育觀念在逐步改變,他們不僅增強了培養幼兒良好行為的意識,更重要的是認識到這項工作的緊迫性和重要性。

  4、 勤督促,多提醒,使孩子在寬鬆的家庭環境中養成良好的生活行為習慣。一個孩子的良好行為習慣並不是一下子就形成的,需要有一個從陌生到熟練,再由熟練到主動化的過程,要完成這一過程必須反覆訓練,逐步強化,特別是對記憶能力、控制能力相對較差的孩子來說,重複訓練尤其重要。如:有的孩子在玩完玩具後,沒有把玩具放回原處的習慣,家長就要有意識地督促孩子進行收拾玩具的練習,,而且多次重複訓練,使幼兒養成不用提醒玩完玩具後就能自覺、及時地將玩具放回去的好習慣。家家遊戲活動,培養幼兒良好的自我服務的生活習慣。

  家長們可以用雪碧瓶做可愛的瓶娃娃,讓孩子用筷子給瓶娃娃餵飯吃;提供玩具娃娃,給娃娃穿衣服,拉拉鍊,系蝴蝶結,穿鞋子等,孩子在輕鬆愉快的遊戲環境中,學習興趣也會變濃厚。孩子透過給娃娃餵飯,手指的小肌肉得到了鍛鍊,動手能力得到了提高。還可以把家中的玩具集中搜集好開展遊戲“玩具商店”,孩子透過買賣玩具,逐漸養成了把玩具放回原處的好習慣。在與您的遊戲中,孩子的合作、分享等良好的社會情感也得到了較好的發展、爭取家長配合,改變幼兒的不良習慣。現在的幼兒絕大多數是獨生子女,備受家人的寵愛,在家衣來伸手、飯來張口,想要什麼就得給什麼,想幹什麼就得幹什麼,致使一些幼兒養成了許多不良的習慣。這就需要教師本著對工作負責和對孩子負責的態度在一日活動中給以糾正。我在發現孩子的不良習慣後,給他們講道理,以理服人。由於幼兒自制能力差,自我評價能力弱,改正缺點比較困難,所以我儘量做到有耐心,爭取家長的配合,保持幼兒園與家庭教育的一致性和連續性,不急於求成,我堅信只要堅持下去,自然會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

幼兒教育心得14

  《教育新理念》更新了教師的教育觀念,改善了學生的學習方式,在課改實驗的課堂上呈現出了一道道亮麗的風景線,煥發了生命的活力。透過學習《教育新理念》,結合自己的教學實踐活動,以及對平時聽的課改觀摩研討課中的一些實際問題進行反思,我們反思了一些問題,現與同行們思考、交流學習體會。

  反思(一):學生的認知起點在那裡?

  學生認知的定位直接影響著課堂教學學生自主思考的空間,因此教師對學生認知起點的把握就顯得尤為重要。隨著課程改革的不斷深入,學生對學習方式的轉變,學生對許多知識的學習已不僅限於課堂,他們從現實生活中學、從網路中學、從課外讀物中學、從課本中學等等,在這樣資訊時代突飛猛進的今天,課堂教學中,如果教師只還是從知識的邏輯關係去尋找學生認知的起點,而忽視學生本身的現實認知起點,就難免出現課堂上突如其來的問題或尷尬的場面,如果處理不當,極易造成課堂教學的效率低下及師生關係的失和。

  反思(二):一定要小組合作才是合作學習嗎?

  合作學習是轉變學生學習方式的重要策略,在學生合作學習過程中過程與結果並重,課堂上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必須是透過有效的合作學習來達到,在思維碰撞,方法共創氛圍裡使學生體驗到合作的真正意義,因此,現在許多研討課都採用了同桌討論、小組交流等學習方式,但也看到,由於過多過急採用小組討論交流,特別是優等生獨立思考時間過少,使部分學生思維產生惰性,從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其實小組交流,跨組交流,全班交流,只要是有效的都是合作學習,有的教師全面理解合作學習意義,認為非要小組合作學習才是合作學習,忽略了學生獨立思考這重要問題。

  反思(三):“做”與“說”誰更重要?

  你做過的你記住了,但你說過的卻忘記了。如美國物理學家哈爾莫斯指出的“學習物理的唯一方法是做物理”。在物理教學中無論知識或技能的形成都離不開學生“做物理”的活動。目前,許多課堂教學學生髮言熱烈,一節課學生都在搶著說,有的甚至書本不翻一下,鉛筆不用一下,課堂熱熱鬧鬧,課後反饋效果卻不盡人意。因此,在課堂上要十分講究節奏,該動眼觀察時就不失時機地引導學生仔細觀察,該動腦思考時就給足時間安靜思考,該動手操作時就給足空間讓學生擺,該動筆練習時就要求學生練習,使學生動腦、動口、動手有機結合,使課堂思看結合,說寫結合,動靜搭配,達到最佳的有效教學。

  總之,在新教育理念下我們要對課堂注入新的活力,我們期盼著新教育理念下課堂教學越來越精彩。

幼兒教育心得15

  幼兒階段孩子們模仿性強,可塑性大,是培養幼兒養成良好性格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是促進幼兒能力、智力和身心健康全方位發展的重要條件,注重培養幼兒良好的行為習慣會使他們受益終身,否則必然會影響幼兒以後的生活、學習以及禮貌習慣等多方面的素質。近幾年的教學實踐中,為了更好地做好幼兒教育筆者總結幾點心得體會:

  一、樹立榜樣,評價引導

  幼兒教師可以在班裡透過對錶現優秀者的良好行為和表現進行肯定和表揚,給大家確立學習榜樣,是讓大家完善自己行為和學習規範的一種教育方法。幼兒辨別能力相對較差,但是他們對老師的鼓勵和讚揚非常重視,所以,我們要及時鼓勵和肯定幼兒良好的行為方式,尤其是對遵守紀律、學習優秀的幼兒提出表揚,並及時鼓勵大家積極向其學習,逐漸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比如:部分幼兒有不願洗手的不良習慣,老師可以將已養成良好的洗手習慣的孩子做榜樣給予表揚和獎勵,號召大家向他(她)學習,引導幼兒學會洗手。當幼兒積極響應洗乾淨後,我們要及時給予表揚,讓幼兒享受成就感的自豪感,從而主動養成講衛生勤洗手的良好習慣。

  二、激發興趣,培養合作

  興趣是幼兒學習和探索的的基本驅動力。缺乏興趣的強制性學習只會扼殺孩子們的求知慾;學習興趣可驅使幼兒在輕鬆、愉快的狀態下完成任務。同樣培養幼兒合作精神就要尊重孩子的學習規律,要讓孩子們去體會相互合作不但是一件有趣的事,而且是可以完成個人不可能完成的事,以此樹立幼兒與人合作的意識。譬如,我們可以透過活動《帶來玩具大家玩》讓幼兒懂得分享玩具分享快樂;透過《小兔落水後》故事,讓孩子們體會到幫助他人,關心他人也是非常快樂的事;我們還可以透過體育遊戲“兩人三足”等讓幼兒認識到有些事需要合作完成的道理。透過這些故事和教學活動來培養幼兒的合作意識,從而使幼兒樂於與人合作,為進一步培養幼兒的合作能力埋下伏筆。

  三、尋找時機,引導探索

  當幼兒對事物發表自己的見解和看法時,我們先不要指出其對錯,因為直接告訴幼兒答案,直接糾正幼兒的對錯或是直接代替幼兒去做,容易使幼兒疏於思考,失去探索的興趣和缺乏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們要引導幼兒透過自主探索,讓客觀結果來考證他們的認識,驗證或重建原有的認識和結論。

  1.將錯就錯,驗證認知

  當幼兒在學習和探索中出現問題時,如果我們直接代勞糾正,肯定會妨礙幼兒的探究活動,使之養成依賴心理。所以,此時我們應作出發展性反應,及時轉換成新的探究活動。比如:在“蠟燭的燃燒”活動時,有個孩子說:“老師,我的蠟燭滴水了。”我當時並沒有立即給他解釋,而是在紙張分別滴一滴水,讓大家一起觀察水和“蠟水”有何不同。孩子們透過自己的研究區分了蠟油和水的特點。

  2.探索受阻,及時引導

  當幼兒確實因為自身能力侷限或經驗不足導致無法繼續探究時,我們要及時給予合理的引導和幫助,否則打擊幼兒的積極性,甚至讓他們失去信心,放棄探索。在探索過程中幼兒經常產生認識困惑,作為幼師我們要善於發現問題,總結問題,幫助幼兒理清思路,最終探驪得珠,尋得問題的關鍵之所在。

  四、故事引導,趣味吸引

  趣味故事引導法也是一種很有效的幼兒教育方式,我們可以透過個幼兒講述一些故事情節豐富,又富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從而為他們遵守紀律,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樹立榜樣。比如:我們在向幼兒講《大公雞和漏嘴巴》的故事時,透過讓幼兒扮演故事中的角色,演繹故事,讓大家明白愛惜糧食的道理,然後再在吃飯時提醒幼兒,這樣掉飯粒,扔饅頭皮現象明顯減少,潛移默化中養成珍惜糧食的好習慣。

  三、培養閱讀,娃娃抓起

  (1)我們應該積極為孩子們構建舒適的的閱讀環境,如:建立班級閱覽角、電子閱覽區、有聲圖書區。還要努力為孩子們提供種類齊全的適齡圖書資源,並訂閱適合幼兒年齡的多種報刊,如:《幼兒畫報》、《嬰兒畫報》、《多****寶》、《嘟嘟熊》、《我們愛科學》等等,這些畫報、圖書圖文並茂,情節豐富,能為幼兒提供豐富的閱讀資源,充分啟用孩子們的閱讀興趣。

  (2)幼兒家長也要根據家庭的實際情況儘量為孩子提供學習和閱讀的環境,如:小書架、小書櫃、小抽屜鄧,讓孩子的書刊有地方擺放,便於隨時翻閱圖書;另外,家長最好根據實際情況定期為孩子更換新的書籍;幼兒教師也應該在家訪過程中及時瞭解和幫助家長為孩子們建立良好的早期閱讀環境。

  (3)資源共享,開展讀書交流活動。班級圖書區保障向孩子們開放,班裡同時開設幼兒專門交流自帶書刊的地方,讓大家資源共享,共同學習和進步。圖書資源分享活動,不但豐富了大家的閱讀圖書資源,而且讓幼兒體會到合作與分享的意義和樂趣,一舉兩得,何樂不為!

  (4)給幼兒充分的閱讀時間,讓大家有時間試著學習讀書。教師可以分時段地在幼兒早晨來園、午點以後、放學等家長時,積極誘導和鼓勵孩子們自主翻閱圖書,這樣每天差不多可以保證有三十分鐘以上的自主閱讀時間,同時,幼兒教師要注意深入孩子們中間與幼兒分享閱讀,共同閱讀。

  幼兒教育從點滴開始,週而復始、不斷強化,循序漸進、潛移默化,只有這樣才可以讓孩子們養成良好的生活和學習習慣。作為幼兒教師我們要有耐心,不怕煩,和孩子們打成一片,及時從孩子身上看到他們的閃光點,並加以鼓勵和表揚,給大家樹立學習榜樣;也要注意發現孩子的不足,並及時給予指導改正。揚長修短,才是成長之路啊。

【幼兒教育心得】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