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12篇)

  在社會發展不斷提速的今天,教學是我們的工作之一,反思意為自我反省。反思我們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教育教學活動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1

  隨著科技技術和社會的進步各種電子產品進入我們的生活,父母忙於工作缺乏陪伴孩子,正好電子產品可以滿足幼兒的需求,長時間的玩遊戲看手機對眼睛有很大的傷害,那麼如何保護好幼兒的眼睛顯的很重要。根據3-6歲兒童指南中健康領域的第一個目標,5-6歲大班幼兒要主動保護眼睛,不在光線過強或光線過暗的地方看書,連續看電視等不超過30分鐘。

  一、結合實際案例,分析老師的預設目標:

  1. 認識眼睛的構造,用途。(認知)

  2. 幼兒想要保護眼睛,並願意學習眼睛的保護方法。(情感)

  3. 學會緩解眼睛疲勞的方法。(技能)

  二、為完成目標,老師首先謎語匯入引出今天主體“眼睛”,透過創設了比賽的情境,分為三個環節:

  1. 找不同

  2. 判斷題

  3. 問答題

  比賽規則:每組輪流回答,答對了加1分 最後幼兒認真看影片,跟著學習眼保健操來緩解眼睛疲勞。並使這一情境貫穿於整個活動之中,運用了多種方法來體現活動的趣味性,比如小組合作競爭比賽、模擬小學生等使幼兒在活動中感受到有趣,大大提高了幼兒的積極性,還透過影片、圖片、師生互動等讓幼兒在生活中積極探索討論,互相糾正錯誤。老師對幼兒的回答給予梳理和歸納,讓幼兒對自己的已有經驗進行整理和提升,從而達到老師核心的活動目標,擺脫了傳統的、枯燥的、乏味的教育教學活動。

  這種新穎的教學方法值得我們老師們認真去學習,並積極討論總結自己的不足,進一步提升自己的教學水平。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2

  在這次活動過程中“能讓幼兒從生活和遊戲中感受事物的數量關係並體驗到數學的重要和有趣”是數學活動的重要目標。該活動是一個以遊戲為主的學習活動,幼兒在分東西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地理解了數的分合關係;在交流分享中學習了記錄方法並內化數的分合知識:在幫玩具找家人時運用已有經驗解決了問題,並獲得成功的喜悅。

  數學是抽象的,需要幼兒透過遊戲和操作去理解和掌握。活動中教師提供玩具讓幼兒操作,同時透過猜拳遊戲增加活動的趣味性。猜拳結果的不確定性使活動過程充滿挑戰,幼兒躍躍欲試;猜拳過程需要兩人的磨合,能鍛鍊幼兒的交往能力與合作能力。

  幼兒只有在生活和遊戲的真實情境中,才能逐漸體驗到數學的意義。幼兒只有在不斷接受挑戰和不斷成功解決問題的過程中,才能獲得自信心,體驗活動的樂趣。如“幫玩具找家人”的遊戲任務是讓幼兒運用已學的數學知識和生活經驗解決問題。當教師問及怎樣才能知道氣球中的秘密時。幼兒充分運用已有經驗完成了任務,滿足感和喜悅之情溢於言表。

  其實,玩具的活動遠沒有結束,教師可以在節日裡提供各種顏色和形狀的玩具讓幼兒分類、數數,嘗試按一定的規律擺放玩具,統計不同特徵和種類的玩具,並進行各種有趣的遊戲。總之,教師應努力讓數學教育迴歸幼兒生活。以幼兒的生活經驗為核心,將數學教育與其他領域的學習有機整合在一起,引導幼兒發現和解決問題。提升相

  關經驗,並逐步提高思維能力,感受學習的樂趣。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3

  近期,在我們幼兒園開展了新教師彙報課的評比活動。《鳥窩裡的樹》就是我們中大班教師所要執教的主題活動。初次接觸繪本閱讀,對於我來說確實是一個新的挑戰。剛拿到繪本時,真的有些無從下筆。細細翻閱了故事一遍之後,我覺得這個繪本故事資料比較豐富,情節有點戲劇化,仔細閱讀,你會發現其實故事中蘊涵著一種深深的愛意,溫馨而完美。可是,就我們新中班的特殊情景而言,《鳥窩裡的樹》這個繪本故事確實有必須的難度。所以,在設計教案時,我就針對新中班幼兒的年齡和經驗特點,以故事匯入、層層揭秘的形式,可能更適合我們新中班孩子的學習興趣。首先我以愛和溫馨的畫面展開(突出一種和諧自然的情感),緊之後以發生了一件奇怪的事為轉折和線索,然後大家一齊幫忙想各種辦法,到最終想出了一個既不砍樹又不搬家兩全齊美的好辦法(和前面引題前後呼應)。在問題的設計中,我儘量以引導的方式提問,降低了問題的難度。讓幼兒更簡單的融入到故事情節中。

  從今日的上課情景來看,自認為還是比想象中完美。首先,在開始的故事匯入部分,幼兒就很感興趣,我以設定懸念的形式,牽引幼兒的注意力。再次,我出示PPT圖片,請幼兒自我來找找,鳥窩裡居然長出什麼來了?這個問題幼兒都能回答,他們觀察到了小樹苗的出現,可是由於經驗問題,他們不明白是“小樹苗”,認為是“小草”,我就經過“長得像小草”來引導幼兒明白這是“小樹苗”。接下來,我請幼兒自我先想想辦法,幫忙鳥先生和鳥太太解決困難。這個環節,幼兒的回答,也基本能涉及到一點關係,有幼兒就說到了,“把小樹苗拔掉,給鳥先生和鳥太太換個新家等等。”緊之後,我出示來幫忙的小動物,請幼兒看圖說說他們是誰?想出了什麼辦法?幼兒能認識螳螂,並瞭解螳螂有大刀會砍掉小樹苗,可是幼兒不認識“甲蟲”,我又再次引導。之後,我又請幼兒再次想想辦法,既能保住鳥窩又能保護小樹苗。這個環節,幼兒還說“搬家“的居多,問題的提出似乎有必須難度。最終,經過引導,讓幼兒觀察圖片,明白小動物們一齊想出好辦法,給小樹苗”搬家“,並且精心照顧小樹苗,小樹苗越長越大。

  自認為自我較成功的就是完整欣賞故事部分。那裡,我經過PPT和背景音樂相結合的方式,帶領幼兒融入故事中,感受故事的溫馨和諧幸福的一面。不足是在最終部分,也是重點很中心部分,因為我要讓幼兒明白,當別人遇到困難時,我們要幫忙他們想辦法解決,做個助人為樂的好孩子。那裡我設計的問題時,我是問幼兒:“你喜歡鳥先生和鳥太太嗎?為什麼?”其實這個問題幼兒能問答出來,可是我卻過於著急,只請了一個幼兒回答,匆匆結束了活動。那裡我應當給幼兒足夠的發揮空間,讓他們體會鳥先生和鳥太太愛護小樹苗,並且體驗幫忙別人的歡樂。在以後的教學活動中,我應當更準確的把握細節,給孩子足夠的時間思考和講述。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4

  轉眼間,一個月的時間已經悄悄逝去,一切的教育教學工作又開始步入正軌。一直以來,我們將禮儀教育注為重點。但禮儀課程給我的印象一直是枯燥、乏味的,因為,每次上禮儀課都是念那一成不變禮儀“三字經”與演唱歌曲、講解“三字經”,或是稍微創新新增一些小故事…直到後來,我們改變了對禮儀教育的方針,就是將禮儀教育貫穿到孩子們的一日生活的常規當中。例如;在平常經常引導孩子們說“請”、“謝謝”、“對不起”“我愛你”,早上入園時說“早上好”,離園時說“老師再見”等一些常用的簡單禮貌用語。透過一個學期的禮儀教育培養,我覺得我班的幼兒已有一定的禮儀基礎與進步。能主動與長輩、老師、同學或陌生人打招呼,在日常生活中使用“請”、“謝謝”等基本禮貌用語。這學期,我們同樣將禮儀教育貫穿到孩子的一日生活常規的各個環節當中,培養孩子講禮貌、講文明、愛老師、愛家人、愛同學、學會分享,如何待人等優良品德。因為,良好的禮儀行為和文明禮貌教育,對孩子塑造良好的道德素質有著重要的作用。

  當然,在禮儀教育方面,只有“園”與“家”的共同努力與配合下,才能達到最好的效果。因此,我們應以身作則,言傳身教,與其侃侃不休地教導孩子們如何講文明、懂禮貌,不如每天自己主動在孩子面前和別人打招呼說“你好、謝謝”,講“再見”等等。久而久之,孩子們自然也會耳濡目染。在其他方面,自然是一樣,我們做大人的理應做好孩子們的榜樣。所以,老師在教育孩子的同時,也應該做好與家長的溝通,孩子形成良好的禮儀行為就不再是問題。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5

  一、利用遊戲比賽形式培養健康心態

  遊戲比賽在小學體育教材中佔有相當的份量,透過遊戲教學能培養 學生的創新精神、競爭意識、團結合作、熱愛集體和遵紀守法等優良品質。而這些優良品質正是一個人健康心態的集中體現。遊戲深受學生的喜愛,也為教師開展心理健康教育提供了良機。例如,在遊戲比賽中一些個性較強的學生因不服輸而與對方發生爭執,這樣一來,不僅影響了遊戲教學的正常進行,而且還傷了同學之間的和氣。這時,教師要抓住這一契機,耐心地教導學生正確看待比賽的成敗,批評有礙團結的不良傾向。同時還要與學生一道分析造成失敗的原因,找出制勝的有利因素,最終使以積極的心態迎接新的挑戰。

  二、利用小組活動形式,培養樂於合群的性格

  性格是個性的核心要素。良好的性格對於學習具有重要影響,小學階段是性格形成期,我們應當透過體育教學培養學生良好的性格,使他們樂於交往,興趣廣泛,與人和諧相處和積極進取。如在體育分組活動中,常會發現個別學生不願參與活動,只是坐在一旁觀看或四處走走,經深入調查才得知是因性格孤僻而導致不合群。針對這一情況,教師與不合群的學生一起參加小組活動,指導小組活動方法,並在巡視中不時地過問該小組每個成員的活動情況,及時表揚小組成員取得的成績,使不合群的學生增添信心、融入群體。此外,還可創設兩人合作的遊戲比賽,讓這類學生在愉快的氣氛中與同伴打成一片。這樣日積月累,持這以恆,就能幫助學生培養起良好的性格。

  三、培養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是衡量學生心理健康的一項重要指標。因為一項創新活動的完成,必須具有充沛的體力、飽滿的精神和樂觀的情緒。為此,在教學中透過多種手段培養學生活躍的思維、豐富的想象及運用知識的實踐能力等。比如教材的安排要體現健身性、趣味性和實用性,以促進學生生理、心理和精神等方面的提升,獲得成功和愉快的體驗,使他們能熱愛體育,增強自尊心和自信心。此外,還可透過教學方法的創新,以開發學生的潛能和完善人格,培養學生自學、自練的能力,並給學生營造合作學習的氛圍,同時為學生提供機會,培養他們的創造力、競爭力。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6

  我很尊崇孔子的“每日三省吾身”,一個人德行的積累離不開反思,同樣教學的進階也離不開反思。下面我就心理健康教育活動課的教學進行一下階段反思,以便揚長避短,達到更好的教學效果。

  一、這學期我利用兩次課的時間來做適應環境的活動課,第一次訓練學生對學習的適應,第二次是探討對學校環境和人際關係等方面的適應。

  1、我之所以把學習適應單開一節課,是考慮到初中的學習與小學有較大的不同,比如學生提出,中學的科目多了、課時多了、筆記多了、作業多了、背誦多了、聽寫默寫多了、學習難度大了,要讓學生有自我認識,並著重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先讓學生聽聽各自的解決之道,體現出同伴互助的作用,然後老師指出初中的一大變化,就是要提高學習自主性和自覺性,師生共同羅列出學習需要適應的幾個環節,每人找出自己的問題,糾正提高。

  2、在另一節的適應課中,我聯絡學校的具體實際來設計課程,比如學生提出了操場小、飯菜不可口,特別是如廁不滿意的問題,我談了一個觀點“改變你能改變的,適應你不能改變的”,如果你既不能改變也不去適應,只能使自己增加不良情緒,身心受損。

  針對同學提出的高年級學生存在的抽菸、罵人等問題,我提出並辨析了“適應不等於認同”的觀點,促進學生思考、選擇和適應。

  還有的同學有個誤解,以為在短期內結識很多高年級的同學就是交際能力好的表現,我提出了不同的參考意見,建議學生在對高年級同學不瞭解的情況下,先以“靜觀”為主,長時間觀察、瞭解之後再做選擇性的交往,以免結交不理想的同學受其不良影響。

  二、九月十日是教師節,我在有的班開展了“教師節與感恩”活動,請同學談感受和想法,同學記住的多半是小學高年級的老師,而對自己低年級的老師和啟蒙老師往往忽略,對批評過自己的老師往往印象不好,針對這種情況我帶領大家探討,什麼樣的老師是好老師,是不是批評過自己、對自己嚴厲的老師就不是好老師?對學生理解中學老師不同的教育教學(此文來自)方式,起到了很好的作用。

  三、對待學生好習慣的培養,我從細節上嚴格管理要求,比如上下課起立儀式,讓學生安靜收心,起立不規範和無精打采的就要重來,爭取每節課有個良好的開始。

  四、對出現的問題課內不能解決的,課下及時解決。一次上課起立時發現一個女生起立慢,心不在焉,就點了她一下,不料坐下後,她就開始摔書,還眼淚汪汪的,我覺得她有點反應過度,沉了一下沒去理會,下課後馬上找她談話,才知道她課間跟一個男生鬧矛盾,很窩火,我及時做了解決,學生心理也寬鬆多了。

  五、我一直設有各班教學評價表,每次課後填寫,包括主題、遊戲活動、發言分享情況等,對於瞭解班級狀況,進一步有針對性的教學有一定的參考作用。

  在教學上,每學期我都有一些新改革、新的舉措,並不斷改進,還需要繼續努力。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7

  本月我們小班圍繞“防震安全教育”,聚焦“地震來了躲起來”,透過遊戲情境的創設,旨在幫助幼兒學會“地震來了要尋找硬硬、牢牢的地方進行躲藏自護”的好方法。

  實錄一:

  活動前:家園篇

  “如意,地震來啦,地震來啦!”

  如意揹著書包,立刻從床上跳下,來不及穿鞋(赤腳),趕緊雙手抱頭蹲下躲起來。

  “地震來了,要向如意一樣,找個硬硬、牢牢的地方躲起來,並且要用小手抱頭蹲下躲起來。”

  以上是如意家長提供的影片影音。這是集體防震安全教育活動前,家園配合共同為幼兒蒐集經驗鋪墊拍攝的影片。

  實錄二:

  活動中:室內篇

  在開展防震安全教育中,有“情境演練”環節:模擬地震來了,幼兒找個硬硬、牢牢的地方躲起來,要用雙手抱住頭蹲下(或用軟墊放於頭頂)躲起來。

  出示恐怖聲音——“嗚——地震啦!”幼兒立刻起身去找班級內硬硬、牢牢的地方(有全全的地方:證明你找對了)躲起來。

  金順妍情急之下將小沙發放於頭頂,躲在硬硬、牢牢的櫃子邊;姚語昕神情緊張,但還是以飛快的速度找到硬硬牢牢的牆角躲起來,並且雙手抱頭蹲下;昊昊找到一個人少比較少、硬硬、牢牢的櫥櫃邊也迅速躲起來……

  驚歎孩子們有如此之舉,面對地震不驚慌,找個地方來躲藏!

  實錄三:

  活動後:室外篇

  在集體教育活動後,我們又鞏固了地震中自救自護的安全經驗,做了室外“地震了”的情境演練:

  我:“地震啦!”

  幼兒四處逃跑、躲藏,有的躲在長廊長椅下、有的躲在器械邊,殊不知空曠的塑膠場地其實是最安全的。

  “趕緊,曉莉老師身邊很安全,找個空曠、沒人的地方趕緊躲起來。”宋佩軒躲在我身邊,用手抱頭蹲下。“宋佩軒躲得真安全。其他寶寶也趕緊躲好吧。”於是在老師引導下,幼兒紛紛找到空曠的地方、雙手抱頭蹲下躲藏。

  教學反思:

  在“感知理解——情境演練——交流分享——延伸運用”的模式結構中,幼兒對防震安全教育目標把握明確,在學會自救自護本領的同時,也積累了相當多的經驗。

  1、活動前:打基礎

  充分利用家長資源,透過家園配合與互動的方式,幫助幼兒做好前期對地震來了要躲藏的經驗鋪墊,這符合小年齡幼兒的年齡特點。當然,這也是後續活動的基礎與良好保障。

  2、活動中:重實踐

  提升與鞏固:教師將幼兒的零星經驗透過集體教學活動進行統整與概括,幫助幼兒梳理經驗,在情境演練中又得以驗證,這滿足安全教育的模式。

  3、活動後:拓延伸

  將經驗點拓展到後續活動中,面對同樣的情境、不同的地方,幼兒又該如何面對呢?透過教師的及時點播,豐富了幼兒的防震安全經驗,知道在室內室外要尋找不同的地方躲起來,而並非同等對待。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8

  “樹真好”是大班主題活動“有用的植物”中的一個活動,目標是“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自己對樹的認識,感受樹給人們帶來的好處”。我精心設計了以下幾個環節:第一環節,請幼兒說說身邊的樹,回顧自己在哪裡見過樹,說說自己認識的樹的名稱等;第二環節,請幼兒理解圖中的內容,並欣賞散文前四段;第三環節,請幼兒根據圖中的內容學習有關“樹真好”的話。接著,我開展了分組教學,期盼精心設計的活動能夠順利開展。

  活動開始了。我拿出一個“樹”字,問幼兒:“這是什麼字?”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樹。”我接著問:“你們在哪裡見過樹?”天天說:“我家門前有一棵樹,我很喜歡。”我忙問:“你為什麼喜歡?”“因為可以長種子。”我說:“今天,老師請你們看一看這些樹是不是你們喜歡的樹,認不認識它們,好不好?”孩子們齊聲說好。接著,我逐一出示幻燈片,引導幼兒認識橘樹、桃樹、鐵樹、柳樹、楓樹等,並趁機引導幼兒把正確的樹名組織到相關的句子裡去,以豐富幼兒的語言。如,“桃樹上開滿了鮮花”“鐵樹有著長長的、硬硬的葉子”“秋天到了,楓樹的葉子變紅了”,等等。接下來出現的椰子樹圖片讓幼兒猶豫了許久,他們說“有點像鐵樹”“有點像羽毛”。我提示道:“它長得像鐵樹。看,樹上有什麼?”宋宋受到了啟發:“是海灘樹吧?”我告訴幼兒:“它長在海灘邊,叫椰子樹。”看完六幅圖片後,我換了個話題:“我們看到了這麼多漂亮的樹,真好!為什麼叔叔阿姨要種這麼多樹,而且要到處種樹?”云云說:“因為他們喜歡。”宋宋說:“因為可以把太陽擋住,為我們遮陰。”……

  以上是活動第一環節的一段實錄,我主要圍繞幼兒身邊的樹展開,從“你在哪裡見過樹”“是否認識螢幕上的樹”“為什麼種樹”等幾個問題入手,與幼兒展開對話。在同伴的互助反思中,我感覺到儘管活動開展得還算順利,但問題也很明顯。比如,匯入部分在繞圈子。我在引導幼兒認識樹的名稱上花了很多時間,內容與“樹真好”的主題有些偏離,並未緊緊圍繞樹的好處展開。認識到這一問題後,我馬上進行了調整。在另一組分組教學活動中進行了嘗試。

  活動開始了。我拿出一個“樹”字,問幼兒:“這是什麼字?”他們異口同聲地回答:“樹。”我好奇地問:“為什麼要種這麼多樹,而且要到處種樹?”鑫鑫充滿感情地說:“為了讓我們的世界變得更美,所以要種樹。”我點頭:“你覺得大樹能讓環境變得更美,是嗎?偉偉,你覺得呢?”偉偉說:“可以擋住沙塵暴。”我笑著說:“是的`,樹能擋沙塵暴,上次我們做過調查。”耘耘說:“樹可以幫助我們遮太陽。”我用手遮著頭頂說:“可以給我們帶來陰涼,防止太陽把我們曬傷。”天天輕聲道:“樹可以擋住龍捲風。”我接著問:“是啊,樹的本領真大。它還有什麼本領呀?”耘耘補充道:“樹能給我們提供果子。蘋果樹能長蘋果。”我給予了肯定:“我們周圍有許多果樹,每天能給我們提供水果,讓我們吃了身體健康。你們知道樹還有什麼本領嗎?”怡怡說:“樹還可以做些東西,比如做成小魚貼在牆上。”我回應道:“把樹切成一片片薄薄的,做成工藝品,然後用來裝飾,對嗎?”“樹可以製造氧氣。”“樹能做船。”……孩子們興致勃勃地說著樹的作用,他們的已有經驗被激發了。

  從以上師幼對話的情況來看,幼兒不僅樂說,而且有話可說,雖然談論的範圍縮小了,但討論的方向更明確了,更有意義了,對下面活動環節的開展具有承上啟下的作用。內容與目標“攜手共進”,使活動重點更加突出,從而推動了目標的達成。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9

  讓生活材料成為美術活動生活化的新亮讓生活材料成為美術活動生活化的新亮點點

  背景:

  當前,“節能降耗、綠色環保”已成為世界發展的方向。幼兒園的美術教育也應與時俱進,順應時代的潮流:節約環保,多運用自然生態的、迴歸生活的環保材料開展有意義的創造性活動。《綱要》中指出:“指導幼兒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美化幼兒的生活。”幼兒對大千世界生活中許多美好事物產生興趣。教師要善於發現幼兒興趣取向,根據幼兒已有的經驗,選擇相關生活化的材料,組織幼兒開展美術活動,激發他們創造美的情趣。結合我們這次生活美主題以及入冬以來孩子們服裝上的變化,於是便開設了美術創意活動《帽子大創想》。

  事件:

  活動一開始,我請幼兒一起來看一看網路上那些好看的帽子製作出的動物造型的圖片。孩子們一邊看一邊情不自禁的說道:“好漂亮啊!”“這個是小章魚!”“我知道我知道!這個是胖胖的蜜蜂!”圖片看完後,我請他們說一說都看到了什麼?請他們來猜一猜這些好看的造型是用什麼做的?孩子們的回答五花八門。我把早就準備好的帽子展示出來。“哦~原來是帽子啊~請你看看我們的帽子有什麼不一樣呢?”孩子們紛紛問道:“老師,帽子怎麼會鼓鼓的?”於是我向他們演示了怎樣讓帽子鼓起來:用舊報紙揉成一個大大球把它塞到帽子裡,讓帽子鼓起來,再用毛根紮起來就好了。我又問道:“你覺得我們可以把這個帽子做成什麼呢?怎麼做?”“我覺得可以做成娃娃,在帽子上添上眼睛鼻子嘴巴還有頭髮。”“我覺得可以做成西瓜”“我覺得可以做成剛剛看到的小章魚。”孩子們的想法非常多。於是,我讓他們開始製作他們的創意動物。曹雨嘉用毛根、自己剪的彩紙,為自己製作的“小烏龜”添上了頭和四肢。於是。她有了一隻黃色和紅色花紋的小烏龜;旁邊一桌的陳欣妍用她爸爸舊的絨線帽做了一隻神氣的章魚,還給這隻章魚貼上了有趣的眼睛鼻子嘴巴。孩子們的小動物都製作完成後,我請他們互相欣賞一下同伴們的作品。

  反思:

  幼兒離不開生活,生活與幼兒緊密相聯,生活中的點點滴滴都將成為他們認識社會、認識世界的視窗,“生活中到處存在美,關鍵是要給孩子一雙善於發現美的眼睛。”美是人類生活中永恆的主題,唯有發現美、理解美,才能創造美。本次活動《帽子大創想》,使用了入冬後孩子們日常生活中出現的禦寒物品——帽子,讓製作材料更加貼近孩子們的生活,並從中讓他們發揮想象,給日常中非常普通的帽子賦予了孩子特有的藝術美感。

  平時,我們在運用材料前要先認識這是什麼材料。從廣義上說,生活中任何用於生活和生產的材料都可用於藝術創造。所以,我們要利用身邊的物品或廢舊材料製作玩具、手工工藝品等來開展美術活動。細看現在琳琅滿目的商品,造型各異的包裝盒、質地不同的廣告紙、色彩豐富的飲料瓶,吐露出濃濃的鄉土氣息的貝殼、沙等,這些東西棄之則廢,用之則寶。這不僅是教育幼兒勤儉節約、注意環保的好機會,更為幼兒園節省了不少的材料費。在教學中,我們可以發動多方互動,家園共同收集這些材料。在班級專設材料箱,擺放幼兒隨時收集來的廢舊材料,並使各種材料便於幼兒取放自如。幼兒可以隨時按製作需要隨意選取材料。可以說選擇利用廢舊材料進行美術創作、美化環境,是環境創設的一大特色。

  總之,我認為我們平時開展美術欣賞活動,不必拘泥於形式,受限於名家名作,只要我們正確地引導、選擇,幼兒就會明白“生活中到處存在美”這句話真正的含義。日常看似平淡的生活材料,才會呈現出獨特的光芒,美術欣賞活動才會真正的生活化、直觀化、靈活化,也更加個性化。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10

  運用日常生活中觀察到的現象、實際例子、具體模型、動畫演示、模擬實驗,引導學生探究事物的基本特徵和規律,構建具體而有序的空間想象,使學生建立清晰而抽象的空間概念。效果挺好,但在課堂中如何更好的控制學生自己的動手實驗與小組討論、彙報、評價的關係,有待地一步提高。

  為了順利達到教學目標,在教學中突出直觀教學,主要採取以下方法:一是演示法。利用實驗和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將一些難以觀測、難以想象的過程模擬式地展現出來,既激發學生興趣,又形象生動。二是情境法。透過切合實際地創設一些情境,設計恰當的問題,以案例式使每個知識點能自然地匯入引伸,使學生產生強烈的學習願望,主動與老師協同學習,再透過理論聯絡實際,水到渠成地實現意義的建構。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11

  讓幼兒擁有一個安全、健康、幸福、快樂的成長環境是所有家長和幼教工作者的希望。

  幼兒園教育綱要明確指出:“幼兒園必須把保護幼兒的生命和促進幼兒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也就是說:幼兒的安全是一切發展的保障,只有在幼兒生命安全的基礎上才能保障其身心健康發展,真正認識到安全的重要性是要在平時的教育教學中開展豐富多彩適合本班的安全隨機教育活動。但幼兒的安全教育十分廣泛,涉及到幼兒一日生活常規中的各個方面,例如:飲食安全,玩具安全,遊戲安全,服藥安全,午睡安全,著裝安全等等,如何把這些簡單的安全防護意識教給幼兒,讓幼兒有自我防護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的技能呢,在班級生活中我會採取一些安全教育課和生活體驗方法讓孩子們明白。

  日常滲透式:透過一日生活常規將安全教育貫穿其中各個環接。

  幼兒一日生活的各個環接是安全教育的一個好時機例如;晨檢、午檢、散步、盥洗、戶外遊戲,自由活動等,班級有教師、保育員都是教育者我們應時時抓住時機對幼兒進行安全教育。如晨檢時保育員應仔細檢查孩子的口袋和書包找找是否有比較尖銳的物品入園,以防孩子在午睡和戶外活動是塞進口、耳、鼻等器官,再如進餐時保育員應提醒或幫助孩子們飯前要洗手,以防病從口入,保證吃飯時不說話以防嚥著等,在戶外活動時教師要帶領孩子整理衣服是否整潔,在活動時應控制場面不要亂跑,不因活動量失控而碰傷、摔傷,告訴幼兒在大型玩具時不要擁擠,不要推,要守規則知道慢慢等待排隊,有秩序。在自由活動時教師應將孩子們控制在自己的視線範圍之內,保證孩子的安全。

  環境教育法:幼兒園是個很美很溫馨的地方,我們應透過各種圖片與標誌讓幼兒有一定的安全認識。

  環境時最直觀的教育,可以利用一些簡單的圖文標誌讓幼兒在環境潛移默化種薰陶,感受安全教育。如;“過馬路時需要走斑馬線,知道紅綠燈和簡單交通標誌”,“不玩火,不摸電,不在樓梯上往下跳,不爬窗戶”、“不跟陌生人走,陌生人敲門我不開”知道火警,生病和遇到壞人時打119、120110等教師還可以透過一些遊戲角色讓幼兒扮演嘗試明白一些交通規則,火災或生急病的搶救方法。

  趣味遊戲式:透過生動有趣的遊戲活動向幼兒訓練安全自救的技巧。

  遊戲是幼兒在感興趣,也是最有效的方式,我們充分的利用遊戲讓孩子們在輕鬆、愉快的氛圍中讓幼兒學習自救技巧,例如;就孩子們最崇拜的“警察叔叔”開展角色遊戲《交通警察》讓幼兒扮演他們最崇拜的“警察叔叔”讓幼兒懂得橫穿馬路要走斑馬線,走失時要找警察叔叔幫忙。學會較熟練的說出家人的姓名,地址以及家人電話,或用電話求救。如;社會課堂《陌生人敲門怎麼辦?》中創設一段情景讓幼兒表演,、夏天很熱你知道怎麼辦嗎?、家裡廚房有煤氣味怎麼辦?、手不小心劃破皮出血怎麼辦?、等等一系列的情景表演引導幼兒自己創設想象自救方法,提高幼兒的自救意識和自我保護能力。

  家園互動式:班級任何活動都需與家長密切互動與配合,安全教育更是重要。

  對孩子們的安全單靠幼兒園一方面是遠遠不夠的,需要家園配合才會更好,家長應密切配合老師做好孩子的安全教育,強化幼兒的安全防護意識,培養良好的生活習慣,讓幼兒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事,培養幼兒的自理能力,讓幼兒學會照顧自己的基本生活,如會穿鞋子,扣扣子,知道天氣冷熱告訴大人增減衣服,會自己吃飯,家長應加強孩子的自理生活能力培養,讓孩子不怕困難,遇到困難會自己堅強的去解決,能夠獨立的完成一些事情。

  幼兒園的安全教育是頭等大事,安全是工作底線。幼兒的安全事關千家萬戶的切身利益,不僅牽涉到教學的穩定,還關係到社會的穩定,受到社會的廣泛關注。幼兒園視安全教育為己任,紮紮實實把安全融入孩子真實的學習生活中,充分抓住每一個細節將安全教育工作做充分,讓家長滿意,讓孩子得益,讓社會放心。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12

  1、這節課展示了紮實、樸實、踏實的教學風格,體現了實在、實際、實用的教學特點,迴歸了生動活潑、紮紮實實的語文課的課堂教學本色。

  2、結合本課特點,採用了多種朗讀方式。教學中,創設情境,讓學生透過親自品嚐、體驗來感悟課文內容,效果很好。引導學生透過肢體語言表演,一邊表演,一邊朗讀,也適合孩子們的特點。透過學生分角色朗讀、教師範讀、男女生及師生互動朗讀等不同的策略,讓學生在讀中感悟,讀中悟情,同時也尊重了學生朗讀感悟的個性。

  3、探索了研究性閱讀的教學模式。在整體感悟課文的同時,創設了一種由鮮明的圖畫、優美的文字所組成的一種情景,讓學生透過觀察、聯想,在頭腦中建構一串串問號,然後透過自己主動閱讀、體驗,在文中尋找答案,來研究解決這些問題。這一教學設計使學生感受了研究性學習的過程,也培養了學生研究性學習、自主學習的意識。

  4.在閱讀中,引導學生透過朗讀來感悟課文,減少了大量的分析,同時在閱讀教學中嘗試複習生字,鞏固生字、詞語,將閱讀和識字教學相融合。

【教育教學活動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