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音樂>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人民教師,我們要在課堂教學中快速成長,藉助教學反思我們可以學習到很多講課技巧,如何把教學反思做到重點突出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歡迎閱讀與收藏。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

  回顧品味是一種收穫,在反思中進步,講課也是這樣。

  當初,在設計這堂課時,確實煞費了一番苦心。自己感覺其中有幾處“別有用心”:

  1、《命運》交響曲匯入,拉近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距離,給學生營造一種感悟的氛圍;《命運》交響曲結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

  《命運》交響曲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音樂,透過熟悉的音樂拉近不同時代,不同國籍的人的距離,給學生們一種親切感。另外,此交響曲,有一種扣人心門的感染力,隨著強勁的音樂,讓學生感慨地進入學習的氛圍,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目標從繁到簡,學生思路清晰。

  教學目標對學生的學習起著導向性的作用,短短的四十分鐘,如何利用才是最有效的?面面俱到反而會導致最終的面面不到,所以簡潔、明確、集中的教學目標有利於教學目的和教學目標的實現,使學生從看似點滴中收穫頗豐。所以,在本課時的設計上我只設定了一個主要目標:全面認識貝多芬。從而促使需要提煉學習的寫作方法盡顯其中。

  3、還課堂於學生,使他們樂在其中。

  越俎代庖──是平日授課中容易出現的現象。在本課時的授課中,我注意避免老師的侃侃而談,增加學生自己感悟的機會。給學生明確的思路:認識貝多芬的偉大與平凡,讓他們與課文親密接觸,自感自悟,踴躍交流,在交流中對人物總結昇華,全面認識,這樣人物的描寫方法也就躍然紙上。教師無須多言,學生感悟更深。

  4、分層作業,對症下藥。

  讓學生根據自己的不同情況和層次,選擇難度不同的作業。這樣能使學生正視自己,尋找最有效的學習方式。

  上課是一種藝術,而我只是一個初學者,需要雕琢的地方還很多,但我會用心,我會用踏實與自信,虛心與好學唱響心中美麗的歌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2

  這是一首典型的抒情歌曲,要演唱好這首歌,除了要掌握並很好的運用演唱技巧外,以情動人,以情感人,才是演唱好這首歌的關鍵。

  在演唱中總體要求演唱者要用圓潤醇厚的音色和飽滿真實的情感去演唱。不同的情感產生不同的聲音色彩。

  在呈式段中,歌者是在描繪他所熱愛的那片故土,如傾訴般的,深情柔美,感情真摯,是一種自然的流露。情感在前4個樂句的不斷積累和層層推進之後,由“啊……”引入的歌曲高潮,是情感積累的宣洩,情緒上應該激動~點,而兩句“啊”是有強烈對比的。

  由於有了前面的情緒積累,第一句的“啊”是在強音上唱出的,這是情感爆發最直接的表現。

  需要注意的是,強音也不是要聲嘶力竭的高喊,在情感表達上應該是飽含內斂的高呼,也就是說要理智的投情。

  俗話說:深情並不一定是激烈的。緊接著第二句“啊”則應用弱聲來呼應,透過力度的對比來表現作曲家細膩的情感和豐富的內心世界。

  概而言之,無論怎樣唱,都要在歌曲規定的情境中,以歌曲為依據來進行藝術表現,仔細分析理解歌譜,把握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內涵,透過正確的演唱技能去挖掘和表現歌曲的思想感情,在伴奏的提示和鋪墊下調動豐富的內心思維,充分發揮想象力,把歌曲所表達的真實情感傳遞給觀眾,喚起觀眾的共鳴,表現出完整的音樂形象,增加其藝術表現,實現歌唱品格的昇華和藝術上的再創造。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3

  這一課的教學達到以下目的:訓練朗讀;梳理內容;分析人物;當堂訓練。

  早讀的時候讓學生分組齊讀課文,以達到既訓練朗讀能力又培養學生集體榮譽感的雙重目的。

  上課時先讓同學們理清“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全過程。34班梳理得比較順利,有兩種分法,一種是:

  1~5段,女傭接待客人。

  6~9段,描寫貝多芬的外貌。

  10~27段,記敘客人和貝多芬的交談。

  一種是將10~27分為3個部分。

  35班的分歧較大,討論的時間比較長。

  第二環節讓同學們用句式“我從()讀出了一個()的貝多芬”說話。

  第三環節讓同學們完成同步訓練。

  整體看來,同學們對人物性格的分析比較到位。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4

  本學期將要開始的時候,我就在思考一個問題:怎樣才能更瞭解我自己教的三個班的學生呢?想來也是慚愧,教七年級一、二、三這三個班已經一個學期了,但每週每班僅有一次課,我對他們每個人的印象並不深刻,對他們的認識基本上也就停留在只能叫出名字的程度。有句老話叫“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雖然課堂並不是戰場,但瞭解每個學生的情況卻是上好課的一個重要的基礎。為此,我想到了一個方法:利用課前的五分鐘,讓學生們分組進行“音樂知識小演講”活動。學生可以自由選擇自己感興趣並與音樂祥光的話題,自行分配任務,比如王同學負責查詢資料,張同學負責製作,李同學負責上臺演講等等。在這樣小小的課前活動中,我能夠有機會觀察每個學生的性格,瞭解他們擅長或不擅長做的事情,喜歡或不太喜歡的學習內容。

  幾節課下來,我有了意外的收穫。比如七三班的第一組學生,自行選出了小組長,並進行了明確的組內分工,查資料的、準備演講稿件的、做的、演講的各司其職,最終達到了比較不錯的效果。不僅如此,他們小組的小夥伴在臺上演講時,其他組員都自發搬著小板凳坐在講臺前為他捧場、默默打氣。我在他們的表現中看到了同學之間的情誼、小夥伴之間的支援和協作。他們給七三班的全體同學開了一個好頭,隨後的幾組學生也表現得非常棒。當然,也有出現問題的時候。有個小組的學生在一上課時默不作聲,待我詢問他們為什麼沒有上來演講時,一個孩子叫著別的孩子的名字說到:“你查詢的資料呢?還有你,你製作的呢?”頓時全班安靜了下來,我能感受到被點名孩子的尷尬和窘迫。其實這樣的狀況我早已預測過,分組時沒有按照孩子們的座位分,而是按照班級點名冊分,這樣一來,同組的學生可能私下裡互相併不熟悉,這就十分考驗學生的小組協作能力。我並沒有責怪這一個沒有完成“任務”的小組,而是告訴他們,當我們遇到問題時,第一時間不是要互相推卸責任,而是要先進行自我反思,是自己哪裡做得不好才導致這樣的局面呢?當每個人都能擔起自己的一部分責任時,一個小組的成功就有了堅實的基礎。經過耐心的引導,我相信這一組的學生在下節課一定能夠有所進步,完成課前小演講。

  組織這樣的課前活動,我的出發點是更加了解我的學生,沒想到進行了一個月,我卻意外的收穫到了許多。他們學會了團結合作,學會了自己探索,告別了膽怯,學會了承擔責任……這一切都讓我感到無比的欣慰甚至感動,也讓我意識到,我們當教師的,只要多用一點點心思,就會有滿滿的收穫。如果我們用更多的精力,想更多的點子呢?我想,我們和孩子們的收穫可能會超出大家的想象。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5

  按照《新課標》的精神,我們教師不能像以前那樣完全佔著主動地位,霸著講臺照本宣科給學生滿堂灌,不再是教學的主宰者,而是教學的組織者和促進者,是平等的參與者,就教材與學生進行平等對話。學生有足夠的時間和機會提出自己的見解,這就要求我們教師必須對教材有深刻的認識和充分的準備,對課堂設計就需要傾注更多的智慧和心血,並且具備較強的隨機應變和駕馭調控課堂的能力。我們教師只有以溫和的面容,期待的目光,鼓勵的語言,平等的態度,營造一種民主開放的課堂氣氛,讓每個學生都擁有舒展的心靈,思考的大腦,讓感情碰撞感情,思想碰撞思想,讓思想的溪流匯成浩瀚的江河,讓思想的火花匯成燦爛的禮花。還要充分的相信學生,永遠不要低估學生的智慧,一旦學生情感的閘門被開啟,思想的火花被點燃,他的的精神世界所迸發的精彩,往往超出我們教師的想像,也是我們的一個大腦所望塵莫及的。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6

  鑑於對新課標的一些認識,我在教學上做了一些嘗試和探索。音樂欣賞課《回憶》是在欣賞音樂劇《貓》的基礎上對劇中最著名的歌曲進行賞析。在第一課時對音樂劇的主要表現要素認知、瞭解、掌握的基礎上,透過學生較為熟悉的音樂劇《貓》這個載體,在欣賞、體驗的過程中,讓學生更深入地瞭解音樂劇的主要表現要素對作品的深化作用(例如:對劇中人物形象的塑造及表現);同時初步學會綜合運用分析和表現。透過再為《貓》設計一個造型這一探究創作性活動充分發揮學生的創作能力、團隊合作能力和才藝表現能力。整堂課我運用《貓》中的“開場歌舞”及“Memory”作為教學素材,充分挖掘各表現要素的塑造力,提升學生對音樂劇這一新型藝術形式的認同和熱愛。並希望透過學生對新形象的設計和思考,逐步掌握欣賞音樂劇的方法,為學生科學、正確地欣賞音樂劇打好基礎。

  一、教材需創造性使用

  教師應對教材有創造性的想法、創造性地使用。在素材的選用上,我選用了教材中所提到的《貓》,這部家喻戶曉的作品,但又不僅僅侷限於教材中選用的片段,而是根據教學目標精選了其中的一些片段作為欣賞素材。不僅充分調動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習積極性,而且也使課中需要講到的內容得到很好的體現。因此,我認為,每節課中,教學資源的選用是很重要的,各類教學素材的整合,為教師的教學提供了很好的幫助以及最大的保證。

  二、在教學中營造民主、寬鬆、和諧的課堂氣氛。

  在教學過程中,良好的課堂氣氛和人際關係是學生主動參與教學活動的前提條件。如果學生在課堂中一直處於緊張狀態,那他主動參與的可能性不會大,參與的質量也不會高。不輕易否定學生的不同見解、不符合標準的答案或看似笨拙的方法。對學生的新穎的觀點和想法儘可能給予鼓勵性評價。我鼓勵學生積極思考、質疑、提問,發表不同意見。不指責學生提問的深淺、遠近,鼓勵學生說出自己的想法。例如在視聽賞析環節,我讓學生思考:魅力貓的出場,演員的肢體表演透露著怎樣的情緒?一個學生回答時所運用的語言極其準確而簡練,分析得透徹而有深度,甚至有些關注點是我之前在備課中也未曾想到的,足見學生的藝術功底及修養。我在為她鼓掌的同時也思考著:要注重學生的綜合素養的培養,瞭解學生對藝術的不同興趣,激發他們學習藝術的興奮點。

  三、在教學中要合理設計教學環節,給學生更多的實踐機會

  教材中“探究與實踐”的環節,其實是學生自主學習、創造學習的最好平臺。在平日的聽課中,我們經常會發現雖然學生已經表現得很棒了,但是對於課堂設計來講,還是有所缺陷的。之前的欣賞內容鋪墊老師往往還做的太少,因此就造成了學生在創作環節創作的目的性不強,對老師所要他們表現的內容還不夠明確。比如在這節課中我注重了學生學習《回憶》這首歌曲的主旋律英文演唱,其實在欣賞課中,採用哼鳴來讓學生熟悉主旋律更貼近學生,能實際。而用英文唱注重了歌曲的唯美,但忽視了欣賞課的目的性。

  四、評價的“有效性”——關注學習經歷,重視過程評價

  藝術學科教學評價是指對藝術學科教學過程及教學效果進行評估的過程。透過藝術學科教學評價,可以鑑別學生的學習能力、學業狀況和發展水平,瞭解教師的教學質量和教學能力,提供教學的反饋資訊,對提高藝術學科教學質量有著極大的促進作用。藝術學習評價也有利於學生了解自己在學習上的進步,發現和發展自己藝術的潛能,建立藝術學習自信心,促進音樂劇審美能力的進一步提高,以及音樂感受、表現和創造能力的進一步發展。逐步建立完整的評價體系,要讓每一位學生充分的體驗藝術學習的成功與快樂,為此要重視學習的過程評價。在學生的回答問題中、學生的實踐中,都應尊重學生的自我評價,同時給予及時地點評。透過多角度的評價,能激勵學生藝術學習的主動性、積極性。培養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小組合作意識。使學生更深刻體會課堂內容的內在精神。

  總之,藝術課的內容不再是單一的知識技能的傳授,而是在綜合藝術的領域中,把各類知識有機地整合到一起,從情感上真正有所感悟、有所體會。所以,老師在備課中,如何有效整合教學資源、激發學生的學習注意力、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是一名教師教學能力的綜合反映。藝術是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人類的全面發展有著深遠的影響。藝術教學是綜合性課型豐富的教學內容之一,它的教育不同於科學、思想教育,它不是單純的知識傳授與技能培養,而是一種提高學生智力,培養學生審美、創造、合作等綜合能力的最好工具。我們教師應不斷探索、努力,讓學生在寶貴的40分鐘裡有所獲有所悟。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7

  為什麼我的課堂總是拖沓?為什麼我總完不成本節的教學任務?為什麼我把握不住學生的思路和課堂時間?

  這是教學效率問題。用挖得深,落實得細來找理由,絕對不可以。數量畢竟決定質量。

  反思本節教學,深感幾點可以完善:

  1、想一想本文先後寫了客人訪問貝多芬的哪幾個情節?哪個是重點寫的?

  緊接著要提示學生:我們理課文思路學過哪些方法?那在本文也是否管用呢?

  這樣一來,學生就能學會抓總起句找思路,會更容易更準確了。

  2、感情朗讀肖像描寫的句子,說說貝多芬給你總的印象是什麼?用一兩個詞概括。

  此問不妨改為:用文中的一兩個詞概括。或者提前引一句:貝多芬,一個名人,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鮮花、榮譽、掌聲;一個音樂家,並不是我們印象中的那麼浪漫,而是

  這樣學生就可以短時到位。

  3、學生抓詞語理解肖像描寫的句子含義時,老師挑重點(按學生思路)一兩個詞引導理解到位即可,其它的可以改為:你從納鞋底反也看出他的痛苦了?也看出他的不屈服了?(暗示學生歸類進行)

  這樣避免囉嗦、繁瑣。

  4、分析完肖像描寫句子後,要歸納總結:肖像描寫可以從身高、兩肩、衣服、手、臉、頭髮、眼睛、鼻子、夏頦等描寫。並歸納寫作順序。

  5、總結學法時,別太刻意。首先讓學生髮自內心的談感受,談讀出了什麼。然後老師說:“看,這位同學會抓關鍵詞理解句子含義!”“看,這位同學能聯絡上下文------”一旦刻意套學法,學生就亦步亦趨了。

  6、感情朗讀指導很重要,要穿插在學生理解句子含義之中。

  7、練習理解句子含義時,一定要給夠時間,讓學生落實到筆上。在書上畫出關鍵詞,寫上“理解”。這才是真的到位了。

  總之,不要認為學生說得不好,就老師搶說。越搶越亂越糟。老師要穩住氣,一個學生說的不行,就再找一個。在比較中讓學生找差距;一經發現學生上點路了,就多問幾個“為什麼”引導上路。相信學生才行。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8

  音樂課並不涉及到升學考試,但作為素質教育的一個必不可少的因素,音樂課的質量,也是極為重要的。因此, 在教音樂課時我 應該學會反思、善於反思。那麼,音樂教學反思 我總結了以下幾點是我以後需要改進和完成的。

  一、 在備課過程中設計反思 音樂課的`備課不同於語文、數學,不需要把注意力過多地放在某些知識點或者技能技巧的掌握程度上。在設計教學方案時,就可以先給自己設計這樣的幾個問題以供反思。例如:”學生對本課的歌 曲或戲曲 熟悉程度如何“,”怎樣設計學習歌 曲或戲曲 的教學方式會更容易引起學生的興趣“,”在學唱的教學環節中會出現哪幾種問題,如何對症處理“等等。這樣,在教學的過程中,教師就會覺得有的放矢,備課也不會流於形式。因為音樂課的教學目的是提高學生對音樂的興趣,所以在備課中設計的反思還是以提高興趣為主。如果在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發現學生特別有興致,或者無動於衷,就該問問自己是什麼原因,積累經驗教訓,並在平行班嘗試不同的教學方式方法,以求得最佳效果。

  二、 在上課的過程中驗證反思 課堂不是車間的流水線,一成不變,同樣的教學方式方法,五十名學生可能有五十種不同的反應。因此,在課堂教學的過程中需要教師不斷地調整教學的方式方法,不斷驗證在備課時設計的反思,對症下藥。課堂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再好的教學也總有它不足的地方,有待於進一步改進,進一步最佳化。因此,在課堂上發生的種種”意外“,就可以成為很好的反思材料,提供教師在不斷的實踐過程中進行探索。

  三、 在課後進行各種形式的反思 反思的方式有許多種,可以透過語言也可以透過文字,可以自我反思也可以透過交流進行集體反思。 反思最具有借鑑意義的一種方式是編寫案例反思。所謂案例反思,就是透過具體的典型的教學個案,來研究和揭示其內在規律的一種寫作方式。雖然案例有其個別性、特殊性,但是也從中體現出了教師的教學策略、教學理念等等。教師將這些典型案例透過文字的形式加以分析概括,可以提高自己的教學能力,也可以提供給同行借鑑。

  自我反思,可以透過觀摩分析他人的範例來進行。許多事情還是旁觀者清。所以,教師應該多觀摩分析其他教師的課,學習他們的教學理念、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等等。反思假如我上同樣內容的課,會有什麼不同,什麼相同,我從中得到了哪些啟發,等等。最好也能在聽完課後寫成文字。音樂教師往往由於自身條件的不同有各自的特長,比如器樂,比如聲樂,要善於利用自己的特長,別人的特長可以作為自己的借鑑,看看別人是如何來利用的,思考自己可以如何利用。無論是主課也好,副課也罷,教學反思都有著不可估量的積極作用。作為新課程背景下的音樂教師,我認為更應該在教學中不斷地進行反思與提煉,從而發現問題,學會研究,不斷地去提高教學水平,成為科研型、反思型的新型教育工作者!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9

  本課重點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有感情的背唱《銀盃》,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在教學設計中,首先展示舞蹈,讓學生聆聽音樂,直接從聽覺、視覺上感受體驗蒙古族歌曲的風格;再運用談話的方式,歡迎孩子們來到鄂爾多斯大草原,感受蒙古草原的氣息,在課堂中運用旅遊口號“我快樂,我歌唱,音樂之旅我最棒”帶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透過旅遊景點的方式進行逐步教學;再講解歌曲演唱背景、環境,談談用什麼感情演唱歌曲;透過欣賞不同版本的《銀盃》小組討論哪種處理方式最好聽,最符合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最後演一演,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銀盃》是一首風俗性宴歌,它有其特定的產生環境,因此,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才能更深層次的感受這首歌曲獨特的風格特徵。於是讓學生觀看相關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的影片,讓學生透過再現場景,增強音樂感受,提高學習興趣。

  透過旅遊團旅遊的形式進行學習,觀光旅遊了美麗遼闊的大草原,課堂中馬蹄聲聲,酒歌嘹亮,大大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同學們能夠集中學習音樂知識及歌曲,課後孩子們說“透過本課的學習,感受到音樂是不分國界的,我們民族的音樂,也走上了世界,看到酒歌走進世界頂尖級音樂大廳,心中無比的自豪與激動”。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0

  第一單元 春之聲

  第一課時

  一、課 題: 渴望春天

  二、教學目標:

  1、讓學生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培養學生對經典作品的興趣和熱情,喚起學生對音樂、對春天、對生活的樂觀、積極的情感體驗。

  2、讓學生初步瞭解作品的結構,並引導學生進行簡單的創作嘗試,在表現中體驗和實現自信、交流、分享和創造的快樂。

  3、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將有關作曲家生平等音樂與相關文化的背景知識,放到課外由學生自主探索解決,教師給予適當的指導。

  三、教材分析:

  莫扎特的《渴望春天》是一首深受全世界青少年喜愛的歌曲。其音樂語言樸素、簡約,富有表現力。旋律線主要由大調式主和絃分解構成,突出音樂清新、明朗的格調;6/8拍輕快、活潑;曲式結構單純、緊湊,給人簡練、舒服、完整的滿足感。伴奏織體採用分解和絃的形式,輕快、流暢,有效地起到了為旋律烘雲托月的作用。

  四、教學重點:

  學唱歌曲,感受歌曲的情緒,並有感情的演唱。

  五、教學難點:

  歌曲的藝術處理和創作

  六、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七、教學過程:

  (一)、課前準備 :

  欣賞門德爾松的《春之歌》,創設情景,幫學生從音樂風格上自然地走近春天,走近莫扎特。學生從無意注意到有意注意,在不經意間領略到春天的詩意、暖意和別樣境界。

  (二)、新課匯入

  聽賞童聲合唱《渴望春天》 ,運用開門見山的方法,直接讓學生欣賞優秀童聲合唱團的演唱錄音歌曲,使學生熟悉旋律,熟悉音樂,初步體會和感受音樂的意境。

  (三)、學唱歌曲

  1、聆聽《渴望春天》初步熟悉旋律,感受歌曲明朗、愉快的情緒。能用簡潔的語言來描述自己感受到的東西。以一流的音樂本身去吸引學生的興趣和注意,激發學生學習演唱的熱情。

  2、 簡單介紹音樂大師——莫扎特的出生地、出生時間和非凡的音樂天賦。 師手指一位音樂大師畫像說:“剛才我們聽到的歌曲《渴望春天》就是由他創作的,你們知道他是誰嗎?關於他,同學們早就充滿了好奇,你們還想知道些什麼?” 學生主動提出問題:他是哪國人?寫過什麼作品?為什麼會成為音樂家???。學生髮言,想知道更多的情況課後查閱資料。讓學生

  主動表現出強烈的興趣,提高學習效果。透過故事引起學生對莫扎特及其作品的好奇。

  3、師充滿激情的講述莫扎特晚期的故事:世間上恐怕沒有一位作曲家像莫扎特那樣,其作品的美好和自身生活的痛苦有著如此鮮明的反差,除了童年時期飽受寵愛,莫扎特的一生經歷貧窮、疾病、妒忌、傾軋等種種坎坷,特別是到了後來和大主教發生衝突以致決裂?? 學生認真聽故事,再次跟錄音演唱歌曲。要求進一步結合莫扎特的人生之路,體會如陽光般燦爛,如春天般和煦的作品風格,使學生了解到莫扎特晚期的生活,緬懷一代音樂大師,並對他的作品產生更強烈的興趣。

  4、復聽歌曲,師:“下面請再次欣賞《渴望春天》,邊聽邊思考以下問題:

  a、作品的體裁 : 1男聲合唱 2童聲合唱 3女聲合唱 b、作品的情緒 : 1熱烈激動 2明朗愉快 3低沉憂傷 c、歌曲的拍號 :1、3/4 2、6/8 3、3/8

  d、作品描述了什麼樣的畫面?”

  學生邊聽邊寫下前三題的答案,最後一題同桌互答師再總結。

  5、師再放歌曲,讓學生跟著錄音小聲哼唱,並仔細觀察,找一找,議一議,談一談,簡單分析歌曲的特點。如“三連音”符號、“#”號等,讓學生理解節奏的變化和特點這些都是為表達歌曲的已經和情感服務的。

  6、教師彈奏《渴望春天》,充滿感情的演唱歌曲。讓學生仔細聆聽老師左手的伴奏,並模仿一下伴奏音型,拍一拍,讓學生感受詞與曲的和諧及明朗愉快的情緒,體會對美好春天嚮往的心情。邊聽邊用手劃一劃旋律線,或隨意律動,增強學生對音樂作品情緒的體驗,並使學生了解到歌曲的詞、曲情緒一致、和諧,為後面的創作做好鋪墊。

  7、深入介紹莫扎特創作《渴望春天》時的情景:

  師:這首歌曲作於1791年1月14日,這時的莫扎特已疾病纏身,貧病交加,可令人驚歎的是這首歌曲中沒有絲毫傷感和絕望,整個旋律清新歡快,充滿天真和童趣,足以看出作曲家(堅定的)意志和(樂觀)的生活態度學生在輕輕的歌曲旋律中聽著小故事,填出與括號中相類似的內容,進一步體會歌曲的內涵, 引起學生對莫扎特的敬意,做好情感的鋪墊。

  8、師再放歌曲錄音,最後幫助學生分析、寫出結構示意圖。 學生邊聽歌曲,邊思考:歌曲分幾句,有沒有重複句?請生邊聽邊用手指出重複句的出現,並在師的幫助下寫出結構圖式:a+a1+b+a2 以聽為主來分析歌曲,鍛鍊學生的音樂記憶力,使學生在分析出歌曲的結構後,能模仿創作。

  9、在教師鋼琴的伴奏下,學生進一步練唱歌曲。

  10、在教師的指導下學生練習擊拍三連音節奏,讓學生選擇打擊樂器為歌曲伴奏,教師用鋼琴伴奏,將學生分成兩組,比一比那組演唱的聲音洪亮、情緒飽滿、音高和節奏準確。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1

  《銀盃》是一首短調民歌(民俗性宴歌),旋律悠揚,起伏較大,帶有歡快、熱烈的情緒特徵。在教學中,我採用了以下方法。

  一、創設情境強化音樂感受

  學生由於年齡的關係,主動參與音樂活動的積極性不高,如何調動學生的興趣?首先在上課開始,我帶著學生一起欣賞三種不同的蒙古舞蹈,並鼓勵學生和學生一起跳三種蒙古族舞蹈,消除了學生的緊張感和陌生感,在歡快、輕鬆的音樂中自然而然的溶入到蒙古族音樂的氛圍中來,同時又增強了學生對民族音樂的認識。結尾“演草原”,在初步感受音樂的基礎上,透過影片、創編表演的方式再現蒙古族人民載歌載舞歡迎客人的熱鬧場面,增強音樂表現力,激起對其音樂文化的喜愛之情。

  二、和音樂融為一體提高學生的音樂表現能力

  在演唱歌曲教學中,要把表現音樂情感和展現音樂形象放在首要位置上。本課是一堂唱歌課,所以重點應放在如何引導學生恰當的表現歌曲上。在教學設計中,採用逐層遞進的方式,先跟隨範唱進行默唱;再講解歌曲演唱背景、環境,談談用什麼感情演唱歌曲;小組討論哪種處理方式最好聽,最符合歌曲所表達的意境;最後演一演,在情境中演唱歌曲提高學生音樂表現能力。

  三、透過扮演加深音樂感受

  《銀盃》是一首風俗性宴歌,它有其特定的產生環境,因此,只有在特定的環境中才能更深層次的感受這首歌曲獨特的風格特徵。讓學生扮演蒙古包主人款待客人這一教學環節,讓學生透過再現場景,增強音樂感受,提高學習興趣。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2

  回顧品味是一種收穫,在反思中進步,講課也是這樣。

  1、《命運》交響曲匯入,拉近學生與課文主人公的距離,給學生營造一種感悟的氛圍;《命運》交響曲結尾,再次感悟主人公的人格魅力。《命運》交響曲是學生們耳熟能詳的音樂,透過熟悉的音樂給學生們一種親切感,讓學生進入學習氛圍,更加理解人物的性格特點。

  2、目標從繁到簡,學生思路清晰。在本課時的設計上我只設定了一個主要目標:全面認識貝多芬。從而促使需要提煉學習的寫作方法盡顯其中。

  3、還課堂於學生,使他們樂在其中。在本課時的授課中,我注意避免老師的侃侃而談,增加學生自己感悟的機會。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3

  本節課從課的匯入部分,讓學生用聽音樂的方法來聽懂故事的情節,給他們故事框架,但讓學生透過欣賞歌曲來了解故事的情節,請他們來講講故事,體現了學生的主體性。課堂由一個完整的故事構成,也設立了幾個關於歌曲的問題,學生們聽的也很仔細,從音樂中瞭解了小鱒魚的遭遇,從一開始快樂的在水裡遊趟,到後來被魚夫捕捉的遭遇,也知道魚夫用怎樣的方法把鱒魚騙上了鉤,分版塊教學時各層都有自己的教學目標,由簡入深,符合低段學生的認知水平和認知發展過程,學生們接受也比較快。在對歌曲音樂的理解中,我就以訓練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感性體驗為主要目標,透過對音樂節奏、和形象的欣賞,引導學生用旋律線條邊聽音樂邊劃旋律線,讓他們將音樂直觀化,立體化。

  在這首欣賞樂曲中我也同時注重音樂的德育功能。透過音樂的表演和故事情節的深入,本課的情感目標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引領下浮出水面。音樂能陶冶人的情操,音樂課是學校德育工作的重要陣地,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並不會一成不變,動態生成是課堂實踐的主要特徵。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不盡如人意的地方,就是課前教學準備做的不夠到位。對於鱒魚具體長的什麼樣子,沒有做很好的瞭解,上課有學生問這問題時,我就籠統的講解了一下,使學生很模糊的對鱒魚有了個大概瞭解。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4

  [導讀]這節課使我們受益非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

  《樂海泛舟》是選自人民音樂出版社新出版的《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第14冊)教材。在認真研究完教材後,我們科組老師在備課時意識到,在課堂上不能讓學生只是被動地接受,一定要讓學生參與到唱和欣賞音樂的活動中去體會音樂。因此在上課前我們認真鑽研並整合教材,制定切合學生實際的教學目標。在授課內容的選擇、課堂活動的設計、教學環節的安排上,都要適應教學物件活潑好動的特點,滿足他們的求知慾望。在整個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主,師生互動,充分調動起學生積極參與課堂活動的熱情,使課程能夠步步推進,讓每節課每個環節都有新的亮點。

  本課的教學任務是學習德國作曲家勃拉姆斯著名的代表作《搖籃曲》,在我的思想中這首曲子是那樣的親切溫柔、優美動人,尤其是旋律中所蘊涵的深切濃厚的母愛主題,更能深深打動聽者的心。

  《搖籃曲》是音樂作品的一種音樂體裁。音樂對學生的美育作用是潛移默化的,學生的想象力豐富,他們投入地欣賞、專注地思考、動情地回答,令人非常感動。因而在本課的教學中,我是透過情感匯入、體驗音樂、參與音樂、情感昇華等幾個環節來欣賞中外不同的《搖籃曲》,體會這一體裁的美好意境和情緒,感受到普天下最平凡、最偉大無私的母愛,並在老師的引導下讓學生仔細地聆聽樂曲,用心去感受、體驗音樂的美,把握樂曲的情感,再透過學生自己比較和分析,概括總結出《搖籃曲》的特點。而這種在教師指導下的學生自主選擇的新的教學模式,也正體現了新課程以人為本的新的教學理念。課堂中我力求對學生表現出了應有的熱情和寬容,營造一個平等、民主、和諧的母愛關係,在環境中進行多向的師生、生生的互動與表演《搖籃曲》。

  《鱒魚—鋼琴五重奏》這節課使我們受益非淺,即音樂欣賞課不能只侷限於老師講學生聽的模式,何況音樂作品的典型性和多義性,以及學生的個性差異和能力水平的不同,學生對賞析的結果完成可以有多元化的理解。學生好奇心強,他們的思維往往領先於教師,並具有更大的創造性。作為音樂教師,我們要充分利用這種資源,尊重學生,相信學生,善於為學生創設自由想象的空間,讓學生在樂海中自由暢遊。對於學生在音樂體驗中的獨立見解,哪怕只是一點點創造意識,我們都應該加以鼓勵和保護。

  樂曲音樂的理解中,我們就以訓練學生對音樂形象的感性體驗為主要目標,引導學生邊聽音樂邊回答問題。在這首欣賞樂曲中我也同時注重音樂的德育功能,透過對音樂的分析和故事情節的深入,本課的情感目標在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目標的引領下浮出水面。所以,如果我們教師能夠扮演好課堂的組織者、學習的引導者、學生的合作者這幾個角色,那麼我們的學生一定能在輕鬆、和諧的氛圍中獲得更獨特的感悟,對學生的反應及時給予肯定和鼓勵,使學生能夠大膽的享受在音樂之中教學設計和教學過程並不會一成不變,在課堂的實踐過程中,出現了一些不盡如人意的地方,首先,課前教學準備做的不夠到位,其次,音樂教學經驗不夠,在課前的交流部分和學生習慣的養成方面做的不夠,沒有和學生形成默契,教學組織語言設計粗糙,教學組織時有點力不從心的。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15

  本節課主要是能夠從以“春”為主題的音樂作品中感受體驗人與大自然和諧相處的快樂,樂於參與表現創造“春”的音樂活動;能夠用甜美的聲音、正確的換氣其齊唱或合唱《渴望春天》,嘗試用聲音、速度、力度的變化表現讚美春天、渴望春天的心情;知道莫扎特在音樂上的主要貢獻;認識變音記號和倚音,學習臨時變化音及倚音的唱法。

  教學回顧:讓同學們欣賞宋祖英《田野的春天》匯入。提問:這首歌曲描寫的是哪個季節?順勢利匯出“春”的主題。接著讓同學們說一說心中的春天是什麼樣子的?還知道哪些描述春天的文章、詩句或歌曲嗎?這節課讓我們來學唱一首關於春天的新歌《渴望春天》. 1.作者介紹.2.欣賞聆聽童聲合唱《渴望春天》.3. 6/8拍強弱規律及指揮。4.跟鋼琴哼唱《渴望春天》,引導學生,注意音樂情緒、正確的換氣。5.唱歌詞.注意:變化音、裝飾音的音準;注意音樂的一字多音之處,6.歌曲分析:7.歌曲處理.9.以春為主題進行創編。10.學生展示11.總結。

  備課和課件的製作情況:花了很大的精力。我認為教學構思比較科學,教學環節銜接也比較自然,教學內容也比較合理,教學的滲透和拓展也比較深。活動能夠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興趣。

  教學情況:學生比較拘謹,思維不是很活躍;課堂容量稍大;學生的積極性沒能最大限度調動起來。特別是歌詞創編展示部分學生表現的漠不關心。

  改進措施:修改教案,刪減部分內容。教案力求實際,適合學生.

【七年級音樂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