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

《弟子規》讀後感(15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需要好好地就所收穫的東西寫一篇讀後感了。那麼你會寫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弟子規》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弟子規》讀後感1

  《弟子規》是中國國學的瑰寶之一,它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成的,它告訴我們在生活中,要孝順父母,友愛兄弟姐妹,其次在日常生活中言語行為要誠實勤奮,小心謹慎。

  我讀了《弟子規》感悟深刻,尤其是這幾句話讓我非常深刻“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意思是父母的呼喚,應及時回答,不要過很久才答應;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去做,不要拖拉和偷懶;父母教育我們做人處世的道理,我們應該恭敬地聆聽;做錯了事,父母責備時要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使父母生氣、傷心。

  有一次,媽媽讓我去把課外老師留的書法作業寫了,我就沒寫,幹別的事去了,結果快到上課的時候我一陣狂補,沒有寫好,被老師訓了一通。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上這幾句時,我不禁回想這件事。“父母命,行勿懶”正好和這件事呼應,而我沒有做到立刻去做父母交代的事,以後要立刻去做。

  我們小學生要聽父母的話,也要聽進去父母的批評,不要強詞奪理,更不要在父母面前撒謊,使父母生氣傷心。做一個孝敬父母的孩子要從聽父母的話開始。

  像《弟子規》這樣博大精深的國學還有很多,我以後要多讀、多記、多實踐。

《弟子規》讀後感2

  在今天的課上我學了一首古詩“弟子規,聖人訓,首孝悌”……

  我覺得做人應該尊敬師長,孝敬父母,團結友愛,說起孝我想起一個故事:

  在很久很久以前有一個叫民筍的小孩子,九歲。他的母親死後,他的父親就為他找了一個繼母,過了幾年他的繼母生了兩個弟弟,他們一直都很幸福直到民筍的父親去遠方打工。

  從那一天開始民筍的命運就有了很大的變化,他每天都去上山砍柴、提水……到了吃飯的時候他的繼母和兩個弟弟在吃美味佳餚,而民筍卻吃飯和菜葉子。可他從來都沒有埋怨過他的繼母。

  到了冬天,民筍的父親回來了,他們一家到山上旅遊,在過一個轉彎的時候民筍凍僵了沒能拉住馬車,差一點就掉下懸崖去了,還好民筍的父親拉住了馬車,民筍的父親把民筍給踹下馬車,民筍還不停的說:“對不起父親,我沒有拉好馬車。”民筍的父親用鞭子抽民筍的衣服,可一抽民筍的衣服就破了,飛出來的不是棉花。

  當民筍的父親看了以後決定休了民筍的繼母,可民筍跪著父親的面前說:“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寒。”聽了民筍的話他的繼母被感動了,父親沒有休了繼母。後來孔子到了他家決定收民筍當他的弟子。

  讓我們學《弟子規》、品《弟子規》、仿《弟子規》、行《弟子規》。

《弟子規》讀後感3

  在《弟子規》這本書中,我又結識了很多新朋友,有講信用的宋濂、有孝敬父母的王祥、有尊敬師長的孔子、還有為他人著想的孫叔敖……從他們身上,我又得到了許多知識。下面就讓我來給大家講一個孫叔敖殺蛇的小故事吧。

  孫叔敖是戰國時期楚國的國相,他從小就非常勇敢,心懷民眾。

  小的時候,有一次孫叔敖到外面遊玩,突然他看見一條兩頭蛇,他很害怕,剛轉身想跑時,又心想如果這兩頭蛇去害別人怎麼辦?於是他就拿磚頭把那兩頭蛇砸死了並把蛇給埋了,然後才哭著回家。

  回家後母親問他哭的原因,孫叔敖回答說,我聽說,見了兩頭蛇的人一定會死,剛才我見了它我肯定會死的。母親又問蛇現在在哪兒?孫叔敖又說,我害怕別人又見到這條蛇,已經把它殺了並埋了。他的母親說:“好孩子,你這是替別人做好事,上天會給你福氣保佑你的。”

  等到孫叔敖當了楚國的國相,他還沒開始治國,但是楚國人就已經相信他是一個仁義的人了。

  讀了孫叔敖殺蛇這個小故事,我想讚揚一下孫叔敖:孫叔敖,你真是一個善良,為他人著想的好孩子呀!我要向你學習。

《弟子規》讀後感4

  我在暑假裡讀了《弟子規》,為此我深有感觸。

  《弟子規》裡曾講到:“路遇長,疾趨揖,長無言,退恭立。騎下馬,乘下車,過猶待,百步餘。”這句話充分地寫出了我們少年兒童要十分尊重長輩,在外遇到長輩都要打招呼,長輩沒什麼吩咐,我們才方可離開。

  在父母生病,我們做兒女的更要細心照料,要晝夜侍,不離床,要為父母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讓父母安心。

  有一次,媽媽生病了,在家休息。我早晨一起來,就先去洗漱,然後就奔向廚房,要為媽媽做早飯。我想了幾分鐘,便開始行動。我準備搞一個營養早餐,便拿出了很多水果。我還蒸了一個燒賣,因為畢竟一些水果是吃不飽的。我精心的把水果切好,排放在盤子裡,拼成一個笑臉。約半個小時後,我又倒了一杯牛奶,把這份精心設計的早飯送到了媽媽房間。媽媽看了後十分開心,連連誇我懂事,我心裡別提多開心了。

  弟子規讓我們懂得了很多很多,我們要認真牢記弟子規,做一個尊老愛幼的好少年。

《弟子規》讀後感5

  學校要求老師們在假期裡背《弟子規》。張老師一聽是弟子規,想:小孩背的,大人背什麼呀?開學一看,原來是給所有人準備的,再一聽有的老師都倒背如流了,好強心使老師決定與我們一起背,以便大家監督她。這些天,有的同學不但把當天的背完還一直往後背,和老師比了起來。我當然也想了,所以每天,陳曦媛在中午背,可每次,我們都沒有成果。原因是 來看看吧!

  一:我倆都是女生中的淘氣包子!雖然能坐住卻會被一些事所吸引,再不就莫名其妙地笑!一次中午,我倆的老毛病又犯了,我覺得她笑地滲人,就說:你坐哪哪就是鬼屋!然後互相瞅著對方,又沒由來地狂笑一陣!好不容易背下來了,老師卻很忙,沒辦法!

  二:我們早上才讀了兩行,就上課了,只好半途而廢!

  中午時,還沒拿出書呢,就想起要上微機課!沒背上。

  瞧!這樣哪能背了?現在,我們也決定好好背,一直向前衝!

《弟子規》讀後感6

  最近,我讀了一本叫做《弟子規》的書。《弟子規》是清朝的李毓秀所寫。我讀了這本書,不但體會很深,而且也學習到了許多新的知識。我還懂得了學習要有方法,才能取得成效。

  其中,有一則是“讀書法有三到心眼口信皆要”。這則的意思是:讀書要注意三到,心到,眼到,口到,三者都要切切實實地做到。這則有一個故事叫《落李不動》,故事是講楊愔小時候特別愛讀書,而且學習十分專注。有一次,楊愔坐在一顆李子樹下看書。熟透了的'李子從樹上掉了下來,其他的孩子都紛紛跑來搶奪,但楊愔還是一動不動、聚精會神地讀自己的書。後來,正是由於學習時專心致志,他的學識也就很高,併成為了當時的宰相。我自己與楊愔比起來真是差遠了,我每天寫作業和讀書時總是靜不下心來,一會兒喝水,一會兒又吃東西。這樣,不但影響了寫作業的速度,而且錯題很多,學習效率低。我要向楊愔學習,讀書要專心,不能三心二意,注意學習方法,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我讀了《弟子規》這本書,受益匪淺。我會時時刻刻用這本書來鞭策自己的。

《弟子規》讀後感7

  今天我聽了《弟子規》裡的《黃香溫席》,講的是冬天黃香給他的爸爸用自己的體溫給爸爸暖床,爸爸睡覺就不冷了,夏天給爸爸用扇子扇枕蓆,爸爸睡覺就不熱了,黃香真孝敬自己的爸爸。

  我也要向黃香學習,也要孝敬我的爸爸媽媽,爸爸下班我要向爸爸說辛苦了,媽媽累了我要幫媽媽,還要幫爸爸媽媽分擔他們的我自己能做的事。我愛爸爸媽媽,我以後要很好地孝敬他們。

  弟子規讀後感

  所謂德,即:道德。道是自然規律,德是力行。所以只有在生活中實踐,真幹,處處力行弟子規,才是真正的學習,因為學而不習,等於無學。“不力行但學問,長浮華成何人”。

  力行也一定要以身作則,從自己做起。身教勝於言教。所以末學要感恩我們的孩子們,他們的每一個問題都是在幫助老師們成長,這就是“教學相長”的最好體現。末學更要知難而進,好好學習和領悟教育的真諦。讓自己能夠成為一名合格的老師,能為每位孩子傳道,授業,解惑,這是末學現在最大的目標和志向。

《弟子規》讀後感8

  《弟子規》是一本好書,多讀對我們有好處,可以幫我們改掉許多壞毛病。

  以前,我還是一個不懂事的孩子,我那時十分貪玩,有時間就去和同學們去玩。

  有一次,我出去玩。過了很久也沒有回家。媽媽到處找我,都不見我人影,媽媽就非常著急,到處去找我。過了一會兒,我玩累了,一回到家,媽媽就就對我說“你去哪裡了?我還以為你不見了呢!”媽媽是很著急,但我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情況。

  還有一次,我床上把被子蒙著頭睡,媽媽沒發現我,就出去找我,到處問同學我在那裡,但都沒問到。當媽媽回家時,她就發現我已經在床上熟睡了呢!真是有驚無險啊!

  我學了《弟子規》之中的“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業無變。”這句話的意思是“出門要告訴父母一聲,回來時也要向父母通報一聲,以免父母掛念我們。”之後,我就再也沒有這樣了。

《弟子規》讀後感9

  《弟子規》是中國傳統國學的瑰寶文化之一,它以三字一句,兩句一韻編成的,它告訴學生我們在生活中,要孝順自己父母,友愛兄弟之間姐妹,其次在日常學習生活中言語進行行為要誠實勤奮,小心使用謹慎。

  我讀<弟子規>讀得很深,尤其這些話讓我很深“家長叫,不該慢下來,家長點,不能偷懶。 父母教,必須聽,父母負責,必須服從。” 意思是父母打電話,應該及時接聽,不允許長時間;父母有事要解釋,要馬上做,不要拖延和懶惰;父母教我們做人的道理,我們要恭敬傾聽;做錯事,父母責備接受不能讓父母生氣,難過。

  有一次,媽媽讓我去給老師留書法作業寫,我沒寫,去做別的事情,結果上課的時候我突然瘋了,寫得不好,被老師罵了。當我今天在弟子桂裡讀到這些話的時候,我禁不住想起來了。“父母命令,行不懶”只是和這件事情應該的,而我沒有做父母的事情馬上,馬上去做。

  我們的學生要聽父母的,父母應該聽批評,不理性,不在於他們的父母面前,父母生氣傷心。讓你的父母的孩子從一開始聽父母的話。

  像《弟子規》這樣一個博大文化精深的國學教育還有我們很多,我以後要多讀、多記、多實踐。

《弟子規》讀後感10

  這幾天,我們班裡開展了“誦讀經典,感悟成長”的活動。我已把《弟子規》背得滾瓜爛熟。

  我雖然對它的內容只是一知半解,但我知道它是我們成長道路上的航標。其中我感謝觸最深的一句話是“父母教,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這句話的意思是:父母的教誨,必須恭敬 地聽從,並且銘記於心;當我們犯了錯誤,父母責備我們時,應當虛心的接受。遺憾的是我在這方面做得不夠好。

  記得那次寫週末作業,我不知道怎麼寫日記,更不知道寫什麼。我冥思苦想了半天,也沒有寫出一句話,心裡非常急躁,忍不住大發雷霆,把本子和筆狠狠地摔在了地上。媽媽耐心地給我講解,我就是不聽,媽媽實在忍不住就吵了我一句,我就與媽媽大鬧了一場,把媽媽氣得都掉淚了。現在想起來,我非常的後悔。

  以後,我要認真領會《弟子規》裡的每一句話,並按照要求做事、做人,做一個懂事、聽話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11

  今天我讀了《弟子規》一書,最使難以忘懷並受到啟發的一段是“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父母命;須敬聽;父母責;須順承”。

  這段“弟子規”的意思是,父母呼喚時,應及時回答,不要慢吞吞的很久才應答。父母有事交代,要立刻動身去做,不推辭投懶。父母教導我們做人處事的道理,是為我們好,應該恭敬的聆聽。做錯了事,父輩教誡時,應當虛心接受,不可強詞奪理。讓父母生氣傷心。看到這裡不由得我深感內疚,平時只要爸媽叫我,我都會假裝沒聽見,只管玩我的。媽媽要是讓我去做事,我會毫不猶豫地說讓爸爸去做,爸爸讓我去做事我會說我是你的奴隸嗎?每當爸媽教我怎麼做人處事時,我會一隻耳朵聽,一隻耳朵扔,把它當做耳旁風,根本不放在心上。我要是做錯了事,爸媽說我,我會想盡一切辦法為自己辯護,把黑板說成白板才肯罷休,有時讓爸媽氣得哭笑不得。

  讀了“弟子規”,讓我明白了自己以前是多麼的不懂事。從此以後,我要痛改前非,絕不犯錯,要聽爸媽的話,不再讓爸媽傷心,做一個勤快懂事的好孩子。

  弟子規讀後感(四)

《弟子規》讀後感12

  我們的老師經常說,如果,我們要做一個品行高尚,溫文爾雅的人,那麼,《弟子規》絕對是我們的良師益友!我才不相信!

  尤其學習到“謹”一章節的時候,面對“冠必正,紐必結,襪與履,俱緊切”我是呲之以鼻的。什神馬啊,一切都是浮雲啦!古人那麼迂腐落後,他怎麼知道我們00後的給力?不能歪戴帽子,我怎麼可以盡情耍酷?不能敞開衣襟,我還如何表現自己的自在瀟灑?至於鞋子嘛。鞋帶開就開了,還得彎腰去系,拖拖拉拉才叫個不羈呢!

  於是終於有一天……剛剛走出放學後的校門,躲開了老師的視線,人群中,我又忘情地投入到自己的“酷”和“瀟灑不羈”中了——啪嚓,哎呦!我的左腳踩到右腳上鬆開的鞋帶上了——我結結實實地摔個大馬趴,鼻子鮮血直流,一顆門牙夜差點沒“光榮殉職”,同學們急忙把我扶起,關切的問詢中,我清楚地聽到路邊行人的話:“現在的孩子啊,怎麼那樣,哪像個孩子?。”

  我那一刻真的狼狽極了,不只是形象。第二天,我早早起床,刷牙漱口整衣淨手,來到班級,端坐在書桌上第一個帶頭誦讀起來“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

《弟子規》讀後感13

  我們學校每學期都開展讀書活動,這學期李老師要求我們回家讀《弟子規》,我們大家看完之後都受益匪淺,它雖然三字一句,但卻告訴了我們很多道理。

  在這麼多句三字經中,有幾句讓我印象很深。“朝起早,夜眠遲,老易至,惜此時。晨必盥,兼漱口;便溺回,輒淨手。”這一句話讓我的感觸非常深刻。以前,媽媽叫我起床我總想爭分奪秒地多睡一會兒,尤其是在寒風刺骨的冬天,自從讀了《弟子規》之後,每天早上媽媽一叫我便馬上起床,洗臉刷牙,吃早餐之後便去上學。這樣,我漸漸懂得了“一寸光陰一寸金,寸金難買過光陰。”這一個道理。

  “父母呼、應勿緩、父母命、行勿懶。”讀到這一句時我想到我以前遇到不順心的事時,就忘了要聽父母的話。趕集時,看到好東西不管多貴都要買,一不隨意就大聲嚷嚷,有時還頂撞父母。學習了《弟子規》後,我一想,遇到事情不能只顧自己的利益,一定要聽從父母的教誨,對父母的話一定恭敬聆聽。要用平時言行來弘揚《弟子規》的精神。

  中華傳統文化真是博大精深,我不僅要學好《弟子規》,還要學好中華傳統文化。將這些教誨傳承下去。

《弟子規》讀後感14

  在現在這個高速發展的經濟社會,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都不在自己的父母身邊,為了自己的事業,為了養家餬口,背井離鄉,遠離自己的父母,父母的這種親情正在慢慢淡化!父母對我們的愛,永遠都在。聽到你在外面過得很好的時侯,他們很高興,逢人都說,。要是遇到什麼麻煩時,父母都會擔心的不得了,睡不著覺!為了讓我們娶上媳份兒,操心至極!所以,父母的愛,是無私的,是偉大的!

  但是,現在我們很多人,卻忽略了父母的愛,認為父母總是杞人憂天,嘮嘮叨叨,總會跟父母產生不一致的看法,甚至認為父母不愛我們了,這個時侯,我們還會如何去孝敬父母呢?弟子規告訴了我們答案。不管怎麼樣,我們聽從父母的意願是對他們最大的尊敬,我們應該更加寬容,體諒得照顧父母。對他們要有耐心,父母健康的時侯,我們會很自然的孝順父母,父母真正生病了,需要我們照顧的時侯,我們是否真的能夠做到耐心,孝心呢?

  父母也有犯錯的時侯,我們做子女的要幫助他們改正,對他們的不良嗜好,我們有責任去幫助他們,這也是一種孝心。但是一定得講究方法。

  父母漸漸老去,我們也有自己的壓力,不管怎麼,珍惜現在,珍惜與他們的每一刻。

《弟子規》讀後感15

  《弟子規》是依據至聖先師孔子的教誨而編成的生活規範。它規定了學生的六門主修課和輔修的一門課。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行為要謹慎小心,言語要講信用。和大眾相處時要平等博愛,而且親近有仁德的向他學習,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後,還有多餘的時間精力,就應該好好學習六藝等其他有益的學問。今天,我就讀了這本聖賢書

  媽媽說,弟子規這三個字,我們可以很清楚的明瞭,‘弟子’所指的就是學生,也就是父母的子弟;再廣泛來講,弟子可以說是每一個人。為什麼?我們說“活到老,學到老”,人,可以說一輩子都在學習;既然都在學習,理所當然就是學生。無論老少,大家都應該來學學看什麼叫《弟子規》?“規”是什麼意思?就是規範、道理,做人應盡的道理,做人應盡的規範。我們從這三個字,就可以瞭解這一本書的用意在哪裡?就是教我們如何做好一個善良的人,做好一個孝順父母的人,做好一個有禮貌的人。

【《弟子規》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