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通用13篇)

  在不斷進步的社會中,我們要在教學中快速成長,反思意為自我反省。那麼反思應該怎麼寫才合適呢?以下是小編精心整理的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1

  這節課我們學習了《毫米的認識》。在此之前,關於長度單位我們已經學過了米、釐米的認識。

  在教學時,首先讓學生動手操作,讓學生感到毫米的建立是日常測量的需要,刺激了學生的求知慾。使學生體會到數學就在我們的身邊,數學與我們的生活緊密聯絡,進而增強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米和釐米學生在生活中見過,而“毫米”的知識,在學生以前的生活和學習中基本上沒有接觸過。因此在教學中可從從感性入手,充分調動學生的多種感官,透過看、摸、比、找、量等一系列活動,使學生對長度單位毫米形成深刻的印象,建立1毫米的正確表象,將數學知識運用到生活實際當中。並透過對直尺的觀察,放手發動學生獨立探索釐米與毫米之間的關係,知道1釐米=10毫米。在認識毫米後,將數學知識應用到生活中,比如讓學生測量粉筆長度,鉛筆盒,動手畫一畫等環節,使學生學以致用。使學生將已有知識進行鞏固。

  雖然覺得這節課學生學得好可以,但是在練習中卻出了一定的問題。最主要的原因可能就是在課堂上建立的表象不具體。學生都知道一元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但是卻沒有讓學生親自去摸一摸。練習的反饋情況使我明白要想提升課堂效率,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首先得還課堂與學生,以學生為主體,切實圍繞學生的轉。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2

  毫米是小學三年級第一單元的第一個內容,是在孩子們二年級認識釐米之後的又一個長度單位的認識。本節課我還是採取以往的方法:讓學生透過觀察、猜測、測量建立表象,然後結合他們在生活中的實際事物對他們的認識進行檢測,進一步鞏固毫米在他們腦中的影象。

  聯絡生活進行感知

  長度單位在我們的生活中無處不在,讓學生從身邊的物體尋找“1毫米”,他們很快找到了許多。例如:指甲蓋的厚度,銀行卡的厚度,十張白紙的厚度等等,他們的眼睛真的很厲害,而且對物體的判斷能力也有了很大的提高。

  加強操作實際測量

  測量在認識長度單位是一個不可缺少的手段,他可以讓學生對長度單位有更加準確的認識。因此在測量這個環節中我首先讓他們小組合作對所測量的物體進行估測,然後進行實際的測量,看看哪個同學估測的最接近準確的結果,而且對這些同學進行獎勵,這極大的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熱情。他們都非常的認真和投入。不僅他們的估測能力有所見長,而且實際測量的水平也提高不少。

  存在的問題:

  1、本節課我覺得最大的不足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不是很好,導致一部分同學理解的很不錯,而有一少部分同學對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認識還很模糊。

  2、在測量過程中我忽略了對5毫米這條刻度的強調,有個別的同學把6、7、8、9毫米也數成了1、2、3、4。

  3、學生的合作時間控制的不是太好,使得課堂顯的前松後緊。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3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毫米的認識》,內容包括教科書第2—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

  例1用小組活動的畫面提示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方式,以數學課本為素材,讓學生透過估、量,體會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發現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關係,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做一做”讓學生憑藉測量物體的直觀圖確定三個物品的長度,熟悉用毫米作單位的測量方法。練習一第1、2題考查學生用毫米作單位進行測量的能力;第3題是估計、測量的實踐活動,以提高學生的估測能力。

  而我所任教的班級,學生的學習基礎薄弱,學習能力參差不齊,特別是在動手操作和小組合作方面更需要多多培養。雖然學生在二年級已經學過了釐米和米,已經瞭解了一些有關測量方面的知識和方法,但是學生掌握情況也不容樂觀。所以在《測量》這一單元的第一課時的教學中,我主要以幫扶、引導為主,教會學生如何有效估計物體的長度,如何有效參與四人小組活動中去,如何較科學規範的測量物體的長度,讓學生在具體、現實的活動中,學會學習,學會思考,學會操作,獲得豐富的感性經驗,從而加深對毫米的理解。

  在後面的《分米的認識》教學中,我再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逐步放手,讓學生在實際活動中自主探索。本節課屬於計量單位的教學,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說比較枯燥乏味,因此在教學中,我利用小精靈來獲得學生的喜愛,激發他們學習的興趣,讓他們在用手比劃的過程中,喚醒舊知,以利於後面教學的開展。這樣設計目的有兩個,一是讓比劃得較準確的同學對自己有信心,獲得學習上的滿足和喜悅;二是讓比劃得不準確的學生知道:數學需要思考,哪怕是比劃,也得先思量思量,再出手。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4

  本節課內容是在學生學習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學習毫米的,《數學課程標準》中明確提出:“教師應根據學生的具體情況,對教材進行再加工,有創造性地設計教學過程。”

  為了給學生提供充分自由的思考空間,敢於放手讓他們實踐,培養創造性思維,因此,本節課教學中我創造性地安排了一些讓學生量一量活動,鼓勵學生在活動中充分開展推理和想象,使他們體會1毫米有多長,

  首先,我先由學生拿出數學書出來,讓學生先估計一下它們的長短,然後實際測量一下,看誰估計得準確。結果,透過學生動手測量數學書的長、寬、厚的長度時,發現數學書的寬、厚不是整釐米時,我就引出測量較短物體長的長度單位“毫米”,從而引出“1毫米”的概念,這樣我讓學生比劃1毫米的長短。認識了“1毫米”之後,我還組織學生開展了“找一找”的活動,看誰能發現身邊“1毫米”長的東西。孩子參與活動的熱情特別高,並且在活動中學會了深入地思考問題。在學習完長度單位“毫米”之後,我讓學生把事先佈置帶來的1角錢硬筆、公交車充值卡進行測量它們的長、寬、厚,並分別說出它們的長度各是多少毫米,以加深長度單位“毫米”的認識。

  整節課中,我覺得成功之處就是學生對整節課所講的知識點掌握得還比較好,最後能把自己的收穫說出來!

  存在的問題:

  1.本節課我覺得最大的不足就是學生之間的合作不是很好,導致部分同學的操作不是很好;

  2.學生在用手勢表示1米、1釐米、1毫米時覺得部分同學表示的不是太準確,應該還要讓學生用尺子量一量,體驗一下。

  3.在學生自己動手測量書和物品時部分學生表現的不積極,可能是因為我沒有進行更好的誘導!

  4.學生的合作時間控制的不是太好,使得課堂顯得前松後緊。

  以上便是我對本節課的一點粗淺的想法,有不當之處還請各位領導專家和同仁們給予批評,指正,能為我提出寶貴意見!

  透過今天的這節課,我還充分體驗到了“數學教學就是數學活動的教學”,他們在數學活動中的“經歷、體驗、感受”,在某種程度上要比單純知識的學習重要得多。自始至終,學生都在“估一估、量一量、找一找”的活動中積極參與學習全過程,學生的興致很濃。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5

  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體驗性學習為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因而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時,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客觀世界,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一個極富個性的過程。

  在《分米和毫米的認識》教學時,認識1分米後,提出問題,“你還能在尺子上找到其他的1分米嗎?”學生有的說從10到20、20到30、30到40等等,還有的學生髮現不一定是整十數的,還可以1到11、2到12、5到15等,最後還有學生總結出起點到終點的個位都是相同的,這樣剛好就是10釐米。至此,教師再進行一個定論:也就是說,只要夠10釐米就是1分米。

  再如,體驗1毫米的長,“伸出你的手,輕輕的捏住一分錢,慢慢的抽出來。”,學生說“太小了” ……,這些感覺就說明了學生在腦中已經形成了1毫米的初步感受了。同時,他們也體驗到毫米的作用,“量很短小的物體的長度”,“還有當不是整釐米時,認識毫米就知道多幾小格就是幾毫米了”,教師理解了,適時進行點撥:“也就是能幫助我們測量更精確,對嗎?”

  尊重學生的獨特體驗,欣賞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去體驗探究學習的過程,在這樣一個充滿活力的課堂上,學生隨時會閃現與眾不同的想法,耐心聽取每一個學生的發言,激勵他們把自己的內心世界表達出來,從中解讀他們的體驗和思維,這樣才能使課堂煥發出生命的活力。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6

  小學低年級的學生更多地關注“有趣、好玩、新奇”的事物。因此,課堂的呈現及學習活動的安排都應當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體驗和趣味性。本節課讓學生經歷測量常見物體長度的過程,引出長度單位毫米,讓學生感受到掌握毫米是日常測量的需要,感受到學習這部分知識的價值。引導學生透過觀察、操作、猜測,認識長度單位毫米,建立毫米的長度觀念,培養學生的分析、綜合、比較、抽象、概括能力,結合具體內容向學生滲透長度單位來源於實際生活又運用於實際生活的觀點,同時培養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透過創設矛盾的情境,讓同學們用直尺測量實物具體有多長、多厚,從解決身邊的問題入手,激發學生的學習需求和興趣:探尋比釐米更小的長度單位的強烈願望。教學中,我把學生的發展放在第一位。教學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數、畫,學生對1毫米的實際長度有一個初步的直觀印象,並且透過手勢幫助學生形成1毫米的表象,接著透過看一看、數一數,使學生的直觀的認識到毫米和釐米之間的關係,1釐米=10毫米,把學習的主動權交給學生,讓學生體驗學習的輕鬆和快樂,然後在生活中找厚度大約是1毫米的物體。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透過練習培養和發展了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本節課的教學目標之一就是培養學生實際測量能力。在認識了新的長度單位毫米後,進行小組分工,學生興趣盎然,他們用不同的形式測量自己喜歡的物品,或者是身體的某一部分,精心地做記錄,在測量中體會了不同的長度。對知識有了深入的瞭解,從模糊到清晰,實現了人

  人學習有價值的數學,不同的人學習不同的數學。在大量的實踐中獲取了新知,體會了測量不同的物體要用不同的單位。透過學生用手比劃、數、畫、量物體的長度,加深對毫米的認識。測量活動,既培養了學生的合作能力,又培養了他們的測量能力。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7

  本課內容是人教版三年級上冊第一單元的《毫米的認識》,內容包括教科書第2—3頁例1及“做一做”,練習一第1—3題。例1用小組活動的畫面提示教學內容與教學活動方式,以數學課本為素材,讓學生透過估、量,體會毫米產生的實際意義,發現毫米與釐米之間的關係,建立1毫米的長度觀念。

  孩子能比畫出1釐米的長短,並從學生尺上找出1釐米的具體長度,此時及時引導孩子觀察尺子上的1釐米間還藏著什麼秘密,孩子發現把1釐米的距離又平均分成了10份,每一份又是多長呢?就匯出了1毫米,毫米是比釐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1釐米=10毫米。生活中那些物體的長度大約是1毫米呢?孩子竭盡全力地尋找著,發現1元硬幣的厚度、剛長出來的指甲、身份證的厚度等差不多是1毫米。捏著硬幣厚度慢慢抽掉,體驗兩手指間的縫隙就是1毫米。

  引導學生從尺子上找出10個1釐米的長度,用拇指和食指比畫出10釐米的長度,就可以用一個新的單位來表示——分米,也就是1分米=10釐米。出示米尺,觀察瞭解1米=10分米=100釐米,並用兩手比畫出1米的長度。組織孩子來畫一畫1毫米、1釐米、1分米和1米,知道這些單位從高到低排列是米、分米、釐米、毫米,同時結合生活舉例它們分別適用的場合。

  請2個孩子合作,到走廊裡用米尺1米1米地量出10米長的距離,分組讓孩子親自去走一走10米長的距離,假如走10次就是100米,假如走100次那就是1000米,1000米=1千米,千米是比米還要大的長度單位。1千米到底有多長呢,比如學校操場一圈是200米,跑5圈才是1千米,體育場一圈400米,跑2圈半就是1千米,從學校門口出發到桃嶺集鎮十字路口大約1千米等。再佈置孩子回家體驗1千米,比如在家長的幫助下走一走100米要多長時間,算一算1000米走多長時間,找一找從家出發到哪裡大約是1千米等。

  孩子對這些常用的長度單位已建立了較清晰的表象,怎樣能熟練地應用呢?主要是記住它們間的進率。我引導孩子把它們一一請到自己的左手手指上,用右手點著左手,從大拇指起依次分別是千米、米、分米、釐米、毫米。拇指與食指間的距離相對較大,所以進率也很大是1000,其餘手指間的距離看作一樣,相鄰都是10,每隔開一個手指就添一個0,1米=100釐米,1分米=100毫米,1米=1000毫米。孩子對這樣的記憶方法比較感興趣。

  實際教學中孩子對單位的換算還是不夠熟練。強調要觀察清楚是高階單位到低階單位的改寫,還是低階單位到高階單位的改寫是非常重要的,然後利用熟記的進率去乘或除,特別是去除以進率時孩子還不會除以整十、整百或整千數,那隻能讓他們找幾個十、幾個百或幾個千,其實就是找十位、百位和千位上的數,特殊的如200000米=?千米要組織討論尋找答案的技巧。

  長度單位的教學思路影響著重量單位的學習思路,同時對以後小數的學習埋下了伏筆,也是今後指導孩子生活實踐的重要知識,因此我們老師要不斷地探究適合孩子學習的方法,,儘量做到“教與學”的輕鬆結合。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8

  透過本節課的學習,更加堅信了教師“想明白”,學生才能“學清晰”。在“眾籌”研討中,感受到了集體的力量。同時根據自己本班孩子的實際學習情況,進行了再次的教學預案設計,整節課下來,比較符合孩子們的實際學習情況,對於毫米的感知比較的充分。個人認為比較成功的有以下幾點。

  一、以學定教,關注學習起點

  學生在三年級前已經學習了“釐米”和“米”,對為什麼要有長度單位及計量單位是一種標準比較物有了一定的.感知,同時測量物體長度也有了一定的基礎。“毫米的認識”是人教版新教材三年級上冊第三單元的第一課時。從生活經驗上說,學生在運用學生尺以及生活中都有接觸到毫米。因此,以複習舊知識為匯入,“二年級的時候我們學習過測量,你還能想到測量的單位嗎?1釐米、10釐米有多長?身高1米多等。”透過這一複習環節,喚醒學生的舊知,又為下面如何估計數學書的長、寬、高打下了基礎。“你還知道什麼長度單位呢?”課堂中學生說“毫米”。教師繼續追問,“那你知道毫米是怎樣的一個長度單位呢?”有的學生說它是一個比釐米還要小的長度單位。但對為什麼會產生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截然不知。因此,接下測量數學書的環節就是為毫米的產生作了一個很好的鋪墊,在測量的過程中引導孩子們感知毫米產生的意義,透過測量,再次問孩子們“為什麼要有毫米”時,他們的回答就變得清晰了。

  二、留足時空,關注整體參與

  課程標準中指出要讓學生親身經歷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應用的過程,本節課給學生留下了充分的參與學習、展示自我、相互合作、相互交流的時間和空間,引導學生在動手實踐、自主探索的基礎上積極參與有效的小組合作學習。在合作交流中,學生不僅可以表達自己的想法,培養參與意識,也瞭解別人的想法,調整自己的認識,這樣有利於學生用不同的學習方式探索和思考問題,提高自己的思維水平。在本課的實踐活動中,充分給予學生時間與空間,關注學生的整體參與。在估測數學書封面的長、寬、厚時,一個孩子估測了數學書的長大約是15釐米,寬大約是18釐米時,沒有馬上進行否認,而是讓孩子們進行辨別,這樣的估計覺得正確嗎?孩子們發現數學書的長應該比寬長,而估計的結果是長比寬短,所以肯定是錯誤的。還有孩子們用手勢一拃去測量,也發現這樣的估測不合適,於是進行了估測調整,使學生學會估測。再者,在感知1毫米時,讓學生先透過估測1分與1元硬幣哪個厚度大約是1毫米,再進行測量,從而全體學生感受到了1分硬幣的厚度大約是1毫米。在用手指捏住校牌的厚度再抽出校牌感知1毫米的厚度,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有的的學生說“手太酸了,一抽走校牌,兩個手指就粘住了。”追問“這是問什麼呢?”孩子們說是因為1毫米實在是太短了,課堂效果非常好。

  三、豐富素材,凸顯知識本質

  著名的教育學家皮亞傑認為:學生學習的最根本途徑應該是活動。因此在數學課堂中要讓學生在豐富的活動經驗中凸顯數學本質,掌握數學知識。毫米的認識是一節概念課,學生只有利用豐富的學習素材才能建立毫米的表象。因此,本節課為學生提供的素材有30釐米長的學生尺、教師的米尺、校牌、1分、1元硬幣,現實生活中用毫米做單位的圖片等。在學生認識學生尺上的1毫米時,追問“老師米尺上的1毫米與你們尺子上的1毫米一樣長嗎?”大部分學生說“不一樣長。”於是把米尺的1毫米與學生尺的1毫米進行重疊測量,孩子們才恍然大悟,原來它們是一樣長的。透過這一素材,體驗到了長度單位的標準性。1分與1元硬幣厚度的對比中,進一步建立1毫米長度的表象。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9

  本節課是在學生對長度單位“釐米”和“米”的已經有初步認識的基礎上,來學習認識毫米和分米。新課標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和理解數學,讓學生真切體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實踐,生活中處處有數學。”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力求做到從學生的已有知識經驗出發,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在生動具體的情境中學習數學。同時在課堂教學上,為學生提供充分參與數學活動的機會,來培養學生觀察、操作、推理、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和估測的能力,建立起正確的長度觀念,以達到發展學生空間觀念的目標。

  1.關注學生已有的認知經驗。

  《義務教育階段數學課程標準》把“關注學生的經驗”作為一個基本理念提了出來,明確指出:數學課程“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數學教學活動必須建立在學生的認知發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識經驗的基礎之上”。我們由此可以看出,《標準》用“出發”和“基礎”來表述“經驗”的作用,強調學生的“經驗”是其數學學習的起點。因此,我們的數學教學需“關注學生已有的經驗”,引導學生展示其已有的經驗認知水平,然後把“經驗”作為其認知發展的起點,透過有效的教學活動促進學生的認知再發展。在教學1毫米的認識時,因學生已有對釐米和米的認識基礎,於是我設計了猜一猜的環節:“那1毫米有多長呢?你來猜一猜”。

  學生就會結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認識基礎,用手比劃出了自己的不同的認識。有的認為這麼長,有的認為那麼長,學生的想法不同,自己認為的1毫米的長度也不同。然後結合學生的認知經驗,再進行1毫米長度的認識,學生就便於接受。在後面的練習中我設計了這樣一個練習:在括號裡填上適當的長度單位。裡面有這樣一個題目:兔子尾巴長約7(),這時學生出現的答案不同,有的說釐米,有的說毫米。到底哪個單位合適呢?讓學生根據自己的已有經驗用手比劃出長度,在比劃中感受哪個單位最合適。

  2.關注學生的親身體驗。

  最有效的學習是學生對學習過程的體驗,這種體驗能給予學生自主建構知識和情感體驗的空間,可以啟用學生思維,激發他們的創新意識。學生是數學活動的主體,體驗性學習為每個學生的自主發展提供了一個很好的舞臺,因為學生的發展是有差異的,所以當學生面對新的問題時,他們會從不同的角度,用不同的眼光來審視客觀世界,他們解決問題的過程便是一個展示豐富個性的過程,同時也是我們認識學生的過程。

  毫米是學生現在所能認識到的最小的一個長度單位,對學生來說有一定的難度,但他們每人的直尺上都有毫米的刻度,對於毫米的認識並不是一張白紙,可以說有了一些基本的感性認識。我就在學生猜測1毫米有多長後,直接讓學生利用手中的直尺進行測量學習。首先引導學生觀察尺子上從哪裡到哪裡是1釐米,觀察1釐米裡面有什麼發現,藉助多媒體把直尺放大,使學生能清晰地觀察到:1釐米被平均分成了10小格,每小格是1毫米。這時雖然學生知道了一毫米有多長,但印象不深。如何使學生在腦中建立1毫米的表象,除了用眼觀察,還需要用手畫一畫、比一比,透過學生動手,加深學生對毫米的印象。經過上面的觀察與操作,學生腦中1毫米的表象是否已經正確建立了呢?我讓學生聯絡生活實際,找一找生活中哪些物體的長度或厚度是1毫米。藉助課前準備地一些物品,如一分硬幣,電話卡等,讓學生進行實際觀察,並用尺子量一量,進行確認。我讓學生用會員卡當小助手,“伸出大拇指和食指夾住,再輕輕地、輕輕地抽出來,現在兩手指之間的距離就是1毫米。看著它,你有什麼感覺?”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充分地感知1毫米的長度。在認識1分米有多長時,我藉助學具中的金箍棒,讓學生猜一猜、量一量、比一比。透過動手進行實際的測量和觸控,體驗和感受1分米的長度。接下來設計的找物體的環節,就是讓學生根據所體驗、感受到的1分米在生活中的運用,把課本知識融入到現實生活中去,從生活中更直接的體驗1分米有多長。在鞏固練習的部分,學生對分米和毫米已經有了初步的理解,並且建立了一定的表象,大部分學生能夠運用所學知識解決一些問題,如:填寫單位名稱、簡單的長度單位換算、物體的估計和測量等。

  概念教學的課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透過實踐活動,可以使學生獲得大量的感性知識,同時有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激發求知慾。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10

  在上個學期,學生已經認識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能體驗1米和1釐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本節課要在實際活動中讓學生感知分米和毫米,建立分米和毫米的長度表象;在實際測量的過程中,瞭解長度單位間的進率,在實際生活中提高估測能力;在動手操作、合作交流中提高參與學習的意識和能力;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因此在本課的教學中,我主要聯絡學生的生活實際,透過創設一定的情境,讓學生在生活中感知毫米和分米,進入主動學習、主動探索的角色中去。

  教學中我和學生收集了校訊通卡、一分硬幣、生活中10釐米的物體以及一粒米的長、寬來認識1毫米。這些物體的長度、厚度、高度都與分米和毫米有關,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透過在真實情境中估一估、量一量、想一想、議一議、說一說、做一做,讓學生建立起分米和毫米的表象,形成解決生活中長度問題的一些策略,發展空間感。讓學生多“動”、多“說”、多“想”、多“表現”,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問題,從中感受數學的意義、價值,獲得成功的體驗,感受成功的快樂。同時用手勢表示長度單位,是建立相關概念的重要活動,在教學中,我讓學生經歷“比劃——在尺上驗證——修正比劃——再驗證……”的過程,使1分米和1毫米的概念逐漸做到儘可能地準確。

  也存在一些問題:課堂上我在帶領學生數“1釐米裡有幾毫米”時,我只讓學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數,有的學生對1毫米的認識出現了錯誤,把直尺上的1根小豎線看成是1毫米,數到了1釐米有11個小格。第二題數橡皮和回形針的長度時有些學生出現了錯誤。如果當時我在黑板上畫一根放大地直尺,指名上黑板數一數,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後,理解就深刻了。從我個人來講,對課堂的駕馭能力有待提高。教學思路要清晰、有層次,不可以被外在因素所幹擾。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11

  本節課使學生在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米”和“釐米”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由於課前已經要求學生回家預習並做好相應學具的準備,所以本節課的教學效果還是比較好的,多數學生已經建立了1毫米的長度的概念。

  在課堂上,我從學生的回答問題中發現,學生在課前所做的預習時,已經知道了“毫米”這個測量物體長度的單位,但還沒有建立1毫米的長度的概念,所以在本節課的教學中,我重點幫助學生建立1毫米的長度的概念。

  本節課,我在教學中充分讓他們“做數學”,讓學生透過觀察,估計,交流,測量等活動,突破教學難點。

  本節課,我認為上得最精彩的地方是學生在初步認識了1毫米的長度時,能夠從身邊找出許多適合用毫米作單位的物體。如:作業本的厚度、橡皮擦的長度、直尺的厚度、液晶電腦顯示器的厚度、課桌面的厚度、某地區的降水量……學生由自己熟悉的學習用品到身邊較熟悉的物品的舉例,充分說明學生已經建立了“毫米”這個長度單位的概念。

  總的來說,這節課的課堂教學效果還是不錯的;當然,也還存在一些問題,如:個別學生的測量還不夠準確,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12

  在上個學期,我們學習了兩個長度單位:釐米和米,並能比劃1米和1釐米的長度,理解1米=100釐米。本學期的分米和毫米也是比較抽象的問題,在備課中要多下功夫,所以本節課我透過學生的操作來認識分米和毫米,讓學生自己多猜測、多動手、多交流,引導學生自己去探索和解決問題,這樣學起來比較容易。

  教學中我把舊知與新知銜接起來,充分利用學生對釐米和米的已有認識,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並由此幫助學生明確分米、毫米與米、釐米的關係。課前我讓學生收集了銀行卡、一分硬幣、生活中10釐米的物體。這些物體的長度、厚度、高度都與分米和毫米有關,讓學生體會數學與現實生活的密切聯絡。還透過比劃1米,1釐米有多長引發學生比劃1分米、1毫米的長度。還讓學生動手測量出10釐米並把它剪下來。並告訴學生像這樣一根長10釐米的紙條,我們也可以說它的長是1分米。巧妙的用已有知識10釐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本節課有很多不足,在認識1釐米等於幾毫米時,我只讓學生在自己的直尺上數,有的學生對1毫米的認識出現了錯誤,把直尺上的1根小豎線看成是1毫米,數到了1釐米有11個小格。當時我只在語言上糾正他,如果我在黑板上畫一根放大的直尺,指名學生上黑板數一數,學生有了直觀的感受後,理解就深刻了。另外,鼓勵性的評價語言還比較少。在今後的教學中,我會再接再厲,努力提高自己的課堂教學水平。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 篇13

  在二年級(上冊),學生已經認識了長度單位釐米和米,也初步學會用釐米和米作單位測量或估計物體、線段的長度。在三年級(下冊)學生還將進一步認識長度單位千米,學習用千米作單位描述公路、鐵路及河流的長度,描述常見交通工具行駛的速度。可見,分米和毫米不僅是認識長度單位的基本內容之一,也是學生逐步掌握測量方法和技能過程中的重要一環。設計教學時我注意了以下幾點:

  一、舊知與新知的有效銜接

  教學時我充分利用學生對釐米和米的已有認識,引出分米和毫米的概念,並由此幫助學生明確分米、毫米與米、釐米的關係。課拾,我和學生一起回憶已經認識的兩個長度單位,透過比劃1米,1釐米有多長引發學生對原有經驗的記憶。透過隨意的談話式問題引出1分米的概念,我問:測量一支鉛筆用什麼作單位比較好?再問:(手裡拿一張紙條)如果測量這張紙條的長應該用什麼作單位?學生自然會說用釐米,這時我就讓學生測量出10釐米並把它剪下來。當學生剪完後舉起來給我看時,我就說:“像這樣一根長10釐米的紙條,我們也可以說它的長是1分米。”用已有知識10釐米引出1分米的概念。

  二、操作與思考的有效合作

  教學時我引導學生透過操作並藉助生活中熟悉的事物初步建立1分米、1毫米實際長度的表象,幫助學生逐步提高對物體長度的把握能力。讓學生剪出1分米長的紙條,讓學生畫出1分米長的線段,讓學生找出接近1分米長的鉛筆,藉助銀行卡的厚度讓學生體驗1毫米等活動都是為了幫助學生逐步形成1分米、1毫米實際長度的表象。像這種概念教學的課堂,讓我深深的體會到:教與學都要以“做”為中心。“做”就是讓學生動手操作,在操作中體驗數學。讓學生動手測量,親身經歷,用心總結,才能學得會,辯得請,記得牢。但同時還需要靜下來心來思考,有些學生忙了一節課似懂非懂的,練習中卻會出現很多錯誤,所以課末我送給同學們這樣幾句話:做題之前要思考,拿不定主意先比劃,看看哪個更合適,再下手來把它填。

【毫米的認識課文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