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幼師教育隨筆

幼師教育隨筆

幼師教育隨筆彙編15篇

  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社會中,大家一定都接觸過隨筆吧?隨筆是散文的一種,可以不受體裁的限制,靈活多樣,不拘一格。那麼,什麼樣的隨筆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整理的幼師教育隨筆,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幼師教育隨筆1

  去年秋天我接了小班,小班寶寶年齡小,膽子也小,語言表達能力差,在集體生活中,遇到問題有時不能正確用語言表達或者因為膽小不善於表達,只有藉助表情和動作來表達自己的不滿、需求或願望。這就需要老師細心觀察,及時提供幫助。

  我們班上有個叫慧慧的小朋友,在我讓小朋友上廁所、洗手準備吃飯的時候,她只是洗好手就離開了,問她要不要小便,她說不要,我以為她是上課前解過了,現在還沒有,畢竟每個孩子都是不一樣的,也不再問了。飯吃好了準備睡覺,在幫慧慧脫褲子時,發現她的褲子溼了,可能還有一點餘溫,說明時間不長,可能就是吃飯的時候,不敢說,才尿在褲子裡的。這時慧慧輕聲的啜泣起來,我趕忙安慰她:“沒關係的,老師幫你換了就行了,下次要解小便,要喊老師,不能尿在褲子裡,好嗎?”她輕輕的點了點頭。

  第二天,我照常讓她上廁所,但慧慧還是說不要,我怕她像昨天那樣,就多多留意了她,飯吃到一半時,我發現慧慧在小椅子上扭來扭去,根據多年的經驗,我估計慧慧是尿急了,可是又不敢說,我趕忙跑過去問她是不是要解小便,她滿含淚水的點點頭,我又趕忙抱起她跑向廁所,幫她脫褲子,讓慧慧解了小便,幸好及時,慧慧的褲子沒有尿溼。幫她整理好衣褲,洗好小手,又讓她繼續吃飯,慧慧雖然沒有說謝謝老師,但看到她又安心的吃飯,我心裡很高興。

  第三天,我就想慧慧的事,可不能這樣天天看著她呀,我要讓她改掉這個習慣,在準備吃放前,我把慧慧喊到一邊,輕聲的問她:“慧慧,現在要小便嗎?”慧慧搖搖頭,我又說:“慧慧,我們小朋友不能尿褲子是吧?”慧慧點點頭,“那我們先解一下小便,然後去吃飯,好不好?”可能她也想起前兩天的事,輕輕的點了點頭,解過小便後,我又留意慧慧的吃飯狀態,從頭到尾慧慧吃的很好,沒有出現扭來扭去的現象。

  在細碎的工作中,我深深體會到:幼兒老師的確要特別心細,注意觀察孩子的一言一行,才能真正理解孩子,及時提供幫助,滿足孩子的需求。

幼師教育隨筆2

  新學年開學,我又迎來了小班的孩子們。考慮到小班孩子剛入園會出現分離焦慮,我特地在開學前的家長會上向家長們就此現象作了充分的講解,介紹了一些簡單的應對方法。開學初雖然有的孩子也會哭泣,也會焦慮,但是他們會期待地等著“下午四點鐘”,唸叨著“下午四點鐘,媽媽會第一個來接我”來安慰自己。看來,開學前的“預防針”還是很見效的,我不由地鬆了一口氣。

  焦慮的順順

  開學後的第三天,順順媽媽焦急地給我打來求助電話:“何老師,順順在家裡成天機械地重複同一句話,晚上要拉著外婆的手才能蒙朧入睡,還時常驚醒,怎麼辦……”

  “老師,一起!”“外婆什麼時候來?”“不要睡覺好不好?”……在幼兒園裡順順不停地重複著相同的幾句話,一邊抽泣,一邊不安地拉著我的衣服,不允許我離開他的視線,也不願意坐在他的小椅子上。順順的午睡也是在迷迷糊糊中進行的,每天大約也只有半小時,只要我從他的小床上稍稍挪一挪身子,他就馬上跳起來:“老師不要走!”接著就是大聲哭泣和無休無止的“……好不好……什麼時候來……”如果有陌生的老師或高鼻子藍眼睛的外教進入教室,順順更是恐懼地蜷縮在我身邊,驚恐地哭著重複:“老師,一起!老師,一起!”我完全被順順死死地拖住了,分身乏術。望著滿頭大汗、精疲力竭卻依舊驚恐焦慮的順順,我有說不出的心疼。從教近二十年從來沒有遇到過分離焦慮反應如此強烈的孩子,怎麼辦?

  我開始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料,瞭解到:分離焦慮是幼兒離開母親時出現的一種消極的情緒體驗。最親近的人突然離開了幼兒的視線,幼兒會一下子不安起來:媽媽在哪裡?我要找媽媽!幼兒會用喊叫、哭鬧來表達自己的焦慮。分離焦慮的出現,與幼兒缺乏安全感有關,它促使幼兒去尋找他所親近的人,或者發出訊號,呼喚媽媽的出現,這是幼兒尋求安全感的一種有效方法。焦慮中的幼兒會把所有的注意力放在尋找親人上。有時甚至表現出不吃、不喝、不玩,這些平時最能引起親人關注的行為,現在成了幼兒用來呼喚親人的一種方法。此時其他活動自然也就進入不了幼兒的視線。

  同時,我還考慮到幼兒的強烈反應可能與家庭的教養方式有關。於是,我和順順媽媽進行溝通,瞭解家長的個性、教養方式,分析順順的氣質型別。

  順順非常聰明,但是從小體質較弱,一旦發高燒,就會出現驚厥現象。此外,他對痛、癢、熱等感覺特別敏感。如果手上有小傷口,他就會不停地哭泣,並且要求媽媽和外婆陪伴。順順的爸爸長期在國外工作,順順在外婆和媽媽的呵護中長大。尤其是外婆,對順順非常關注,順順幾乎從來都沒離開過外婆的視線。即便是順順到早教中心參加活動,外婆也在窗外守候。順順不太出門、接觸陌生人,很少有和其他孩子一起玩耍的機會,也從沒有離開過媽媽,甚至沒有出過遠門旅行。順順始終生活在他熟悉的環境裡。

  順順第一次離開媽媽,特別沒有安全感,對未知的生活方式充滿擔憂和恐懼,對教師也不信任。加之媽媽和外婆每天憂心忡忡的神情,深深感染著敏感的順順。每天來幼兒園對順順來說是一件痛苦的事情。

  制訂互動要點

  經過分析和反思,我制訂了與順順本人和其家長等人的互動要點:

  1.仔細觀察順順的表現,尋找他在幼兒園裡的快樂片段,找到能讓他開心並暫時忘記緊張的“開心點”和讓他擔憂和不安的“緊張點”,尋找對順順有效的方法,總結有針對性的干預手段。

  2.經常和順順媽媽溝通,和媽媽一起詳細分析順順在幼兒園的一些細節表現,透過具體事例分析、探討有效的干預方法。

  3.付出更多耐心,及時給予關注,讓順順對教師逐漸產生信賴,確立安全感。說服自己,耐心地一遍又一遍地及時回應順順重複的同一句話,減輕他的焦慮。

  4.在一日生活中,嘗試讓順順對依賴逐漸“脫敏”:讓他從緊緊黏著我→可以離開我,在1米範圍內幫我取東西→在我的注視下坐著玩→讓順順在看得見我的視線範圍裡活動→我能短暫離開順順的視線去照顧別的孩子。

  5.學習一些心理學知識,充實自己的專業知識。同時,也鼓勵順順媽媽瞭解一些相關的心理學知識,改變自己的教養方式,獲得家長的理解、支援私配合。

  順順需要我長期耐心、細緻地觀察和幫助,我在心理上做好了“打持久戰”的準備。

  順順的進步

  吃午飯的時候,和順順同桌的可可又開始“作”了。一會兒嫌飯太多,一會兒不要吃胡蘿蔔、不要吃湯裡的蔬菜……伴隨著可可的大哭和嘔吐,順順也緊張得滿臉通紅,喃喃地重複著:“我吃的,我吃的……”接著也嚎啕大哭和嘔吐起來,最後還傷心地說:“我要吃飯的……”

  幼兒間情緒感染的現象在順順身上表現得尤為明顯,同時也說明順順內心很希望進步。看來,要儘量避免同伴在順順面前的強烈情緒表現。於是,我把順順的座位換到了吃飯特香、情緒愉快的小小身邊,讓同伴的愉悅情緒給順順帶去輕鬆的心情和好胃口。

  在同伴的感染下,順順也開始像小小那樣鼓起小腮幫子香香地咀嚼飯菜,有時還會自己捧著小碗大口地喝湯。儘管挑食的習慣還是有時會讓順順皺著眉頭,撅起小嘴,但在我積極地鼓勵再配合適時地喂幾口飯後,每天午飯時順順便變得輕鬆自然起來。

  又要游泳了,這是我最頭疼的環節,因為需要花多一些精力去照顧班裡大部分孩子,所以我的注意力不能完全集中在順順身上。悶熱的更衣環境加上不會自己穿脫衣服的著急、對下水的恐懼、對男教練的畏懼……這一切讓順順更加焦躁不安。順順常常滿頭大汗地拉著我的衣服嚎啕大哭,焦慮地重複同一句話的現象便會加劇。

  每次進游泳池之前,我都會加倍耐心地對順順講:別的小朋友都需要何老師的幫助,你要學會等一等,我會來幫助你的……等一會兒在游泳池裡,你就和我在一起,我陪你站一會兒,再到水裡去玩……不管順順是否能理解,我總不厭其煩地一遍又一遍地重複著我的話:我一邊滿頭大汗地照顧著大部分孩子,一邊及時回應著順順的哭喊……

  終於,順順願意等一等了,儘管紅著眼圈,眼淚汪汪。進入游泳池後順順也願意試著下水,雖然遠遠地離開男教練,雖然站在水裡緊緊拉著我的手,但是,我卻很開心,畢竟順順進步了!他開始學著控制自己不安的情緒,開始信任我了。

  看來,教師在幼兒焦慮不安,缺乏安全感時對其行為給予包容和理解,以及給予及時地回應和耐心安撫,就能帶給幼兒像母親一般的安全感和信任感。

  經過一段時間,順順漸漸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我開始趁他不注意悄悄離開他,站在離他有些距離的地方和其他小朋友說話、做遊戲,但是依舊時刻注意著順順的表現。有幾次,順順可能玩得比較專注,竟然沒有注意到我的離開。等到他意識到抬頭尋找我的時候,沒等他著急,我就很主動地叫他“順順,我在這裡,正看著你玩呢”。順順心情好的時候,會很配合地點點頭,繼續他的遊戲。

  於是,我開始嘗試著拒絕順順的某些過於依戀的要求。“你自己去小便,我會在門口看著你。”“到我的桌上幫我拿一本書好嗎?”“自己試著吃幾口飯,然後我再來幫你!”我發現,時不時地提些小要求,順順還是能夠接受的。這樣也更有利於他大膽地去嘗試獨立活動。

  可是,剛適應了一點點,順順就生病請假了,我很擔心:順順好不容易熟悉了幼兒園的生活,在家呆幾天後會不會又回到原來的水平呢?我及時和順順媽媽進行交流,說出了我的想法和計劃。於是,我利用休息時間,給順順打電話,和他聊天,關心他的情況,使順順對我產生親近感,讓他不忘記幼兒園的生活。順順媽媽也很配合,每天在順順面前提及我和小朋友,還讓順順在家裡畫了一幅畫快遞到幼兒園。更可喜的是,順順不再說“不上幼兒園”了。

  我充滿期待地等待著順順重新回到幼兒園,並決定幫助順順逐步建立自信,讓他早日在心理上獨立起來。

  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幼兒早期的經歷非常重要,如果孩子早期所遭受的創傷或挫折沒有及時得到解決,幼兒就會受到壓抑,負面情緒潛藏於幼兒的內心就會形成無意識的影響。因此,幫助幼兒快樂健康地成長,最終成為獨立的個體,是我們必須關注和探索的重要課題。我相信,童年時代教師給予幼兒的關愛與真心付出,將是幼兒一生最溫暖的記憶。

幼師教育隨筆3

  星期六的早晨,揚州城被難得一見的大雨清洗得如童話中的城堡一般美麗。我們的小公主、小王子們在爸爸媽媽的護送下來到了工人文化宮劇場。就在今天,三年的幼兒園生活將圓滿地畫上句號。

  想著教室裡昨天還擺滿孩子作品的櫃子空空如也,想著還在等孩子們擦手的一條條小毛巾孤零零地掛在那裡,想著茶杯箱滿滿一桶水沒有了孩子拿小茶杯去接水,想著午睡室裡一張張空空的小床,那一刻,我的眼睛開始溼潤。

  就在這時,我的眼前出現了一隻拿著面紙的小手,是她——我班的一個性格內向的小姑娘佳佳。剛接手她們班時,她猶如一塊“千年寒冰”,讓人無法靠近,我用我的真心和愛心感化了這一座小小的冰山,使她願意和我靠近。

  還記得那天中午,我正帶孩子進午睡室,忽然腳底一滑,一屁股重重地摔在了地上,疼痛使我眼淚直流,坐在地上不能動彈,所有的孩子都圍在我的周圍。這時,一雙小手出現在了我眼前,她想要用稚嫩的雙手攙扶我起來,我有點猶豫,能行嗎?就在這時,所有的孩子都伸出了他們稚嫩的小手,我的眼淚流得更兇了,不是疼,是感動!我和孩子們一起努力,慢慢從地上爬起來,慢慢地進到午睡室,孩子們都很自覺地上床睡覺,他們不忍心再讓我費神。正當我還在一邊兒抹淚的時候,還是那雙小手,朝我遞過來一張紙巾,我再一看,佳佳的臉上也淌著淚水。

  還記得第一次給家長開會討論如何培養孩子良好習慣的場景,還記得第一次帶孩子們秋遊一起興奮的場景,還記得第一次和孩子們遊戲你躲我藏的場景,還記得,還記得,還記得——如今的他們一天比一天成熟,一天比一天優秀。

  聽,舞臺上的孩子有話要說:“老師,我愛你!就像老鼠愛大米!老師,我們永遠想念你!”

  孩子,老師也有話要對你說:“老師無怨無悔,心甘情願受你們的‘折磨’!孩子,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張開你們的翅膀飛翔吧!飛翔吧!飛翔吧!”

幼師教育隨筆4

  又是一年炎炎夏日,又是一年研修時節。研修第一天,我觀看了虞永平教授的關於《過程意識和經驗指向》的知識講座。透過虞永平教授在講座中理論聯絡實際,多次舉例然後加以點評分析,讓我明白所謂“過程意識”,就是讓我們老師學會放手,敢於放手,讓孩子們自己去操作、去探索、去體驗、去表達,在操作、探索、體驗、表達的過程中學會交往,獲得經驗與成果。

  學會放手,並不是完全放手,聽之任之,而是要擔任好支持者、引導者的角色,為幼兒創設有利條件,從他們的興趣出發,都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從幼兒興趣出發,加之幼兒自身探索,自己動手,活動往往會獲得事半功倍的效果。於是我們為幼兒創設了寬鬆和諧又可用操作的環境(美食區),讓幼兒主動自由的去探索、去實踐、去發現。區域活動時間到了,文棋小朋友選擇在後廚做“配菜工”,文棋小朋友活潑開朗,表達能力強,善於交往,我覺得她更適合去擔任“收銀員”這一角色,於是我試探性問:“文琪,你願不願去當收銀員?”“不想”她回答的非常乾脆。“為什麼呀?”“我喜歡但配菜工,我和王一陳(小廚師)為大家做好吃的飯菜,大家都說我們做的飯菜又快又好看。”“那真是太好啦!”看著文琪在遊戲中快樂的樣子,那麼自信滿滿、充滿工作的熱情和責任感,我選擇了認同和等待。不一會兒五顏六色的美食就在他們倆的合作下完成啦!並且很快在視窗被“小顧客”買走,自信幸福的笑容又再次出現她的臉上。這時又有“小顧客”來點餐,他們又開始忙碌起來。我慶幸自己的選擇沒有堅持,沒有盲目的得去按自己的意願讓他們遊戲,原來學會放手,是給大班孩子最好的幫助。

  在遊戲的過程中,教師要善於發現孩子真實的想法,還孩子自主操作,自由探索的空間,這樣的過程對孩子們來說更具意義。

  遊戲是孩子自主的,不是老師預設的,他們自己決定玩什麼,怎麼玩,它最重要的價值是他們自主遊戲的過程中獲得的愉悅體驗。在這樣的角色遊戲中孩子們的主體性和自主性得到發揮,激起他們學習的主動性,也只有透過他們自主地探索,自主的操作,他們才會最大限度的獲得經驗,收穫遊戲的快樂。

幼師教育隨筆5

  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學前教育是基礎教育的有機組成部分,擔負為人才培養奠基的艱鉅任務。因此,作為一名幼教工作者,應站在面向世界、面向未來的高度,鼓勵孩子去標新立異,努力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訓練孩子的創新能力。

  今天上午,在組織綜合活動歡樂的元宵節時,許多孩子都把逛花燈的歡樂場面和感受透過美術表現出來,當我走到佳音身邊發現她畫的盡是坦克車、大炮、戰鬥機等,我似乎有點不滿意,心想這麼歡樂、祥和的節日,你的畫火藥味怎麼這麼濃。但是我轉念一想還是聽聽她有什麼想法。於是我輕聲地問她為什麼這樣畫,她興奮地說:“老師,這是解放軍叔叔開著坦克在裡面點燈慶祝元宵節;這是空軍把戰鬥機的燈都開著把天空照亮了,他們也在慶祝元宵節;還有……”。聽!孩子的想象力多麼豐富,我真的很慶幸剛才有耐心傾聽佳音的想法,才沒有傷到她的自尊心,同時也讓自己傾聽到其內心的語言。因此,教師只有認真傾聽才能發現孩子的閃光點,切忌說“你怎麼這麼煩呢!”“你沒看我正忙著嗎,一邊玩去!”“你真傻!”等傷害幼兒自尊心的話語。當孩子提問題或與你談話時應該放下手頭的事情,做出注意傾聽孩子說話的姿態,善待孩子的好奇心和求知的慾望,促使他們產生創造的興趣。

  又如:《奇妙的繩子》創新主題活動中,孩子們選擇了自己喜歡的`繩子隨處玩,任意在手中擺動,一會兒變成搖擺的樹枝、一會兒變成風吹的小樹在晃動、一會兒變成小朋又在跳舞,一會兒變成一幅美麗的圖畫。這一活動中,讓幼兒在玩繩中探索積累,層層撥開層層發散,由一點向多點想象,採用層層遞進的時間讓幼兒層層創新層層發展,有體驗到模仿到創新的結構動靜結合,給予孩子充分想象、創造和自由表現的空間,充分錯金幼兒的創新能力的發展,嘗試繩子的多種玩法。

  幼兒的創造力更多的是受好奇心的驅動,讓幼兒感受到老師是自己最忠實的支持者。因此,教師應瞭解、認識、尊重幼兒,使幼兒感到老師是可以溝通的,是對其充分支援和合作的,從而大膽地去創造,激發孩子的閃光點,讓孩子更加自信、積極主動的進行探索、學習,萌發創造的激情,表現自己的感受。

幼師教育隨筆6

  在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我都會或坐著大椅子上或站在教室的中間看著孩子們遊戲。沒過多久,孩子們遊戲的聲音就會越來越響,有的嘻嘻哈哈,有的竊竊私語。通常,我都會站在教室的最前面,對著孩子喊幾遍“請寶寶們安靜點”,但情況沒有改變,過不了兩分鐘.他們又開始鬧騰起來了。

  這時,我特別惱火,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自由活動的時候會發出這麼鬧的聲音呢?不明白為什麼孩子們坐在一塊兒總有說不完的話。為了讓孩子們稍微安靜點遊戲,我決定教育一下幾個比較“鬧”的孩子,以起警示作用。我環視了一下,看見較遠的那組孩子在玩陀螺。當我走近時,孩子們的笑臉凝固了,呈現在我面前的是一張張惶恐、膽怯的臉.一副準備受罰的表情。突然,我很想知道孩子們究竟在玩什麼玩得那麼開心,便什麼話都沒說,在那組找了個空位子坐下來。一坐下來.我就明白了其中的緣由,原來孩子們非常喜歡的玩陀螺,可是現在陀螺只有3個了,很多孩子也想玩,但是沒有了。所以暉暉想去玩區角材料裡磁鐵這份材料,但是被趙洋阻止了,趙洋說“老師說的,自由活動的時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你不能玩區角里的材料的。”“可以,我想玩陀螺的,但是你們不肯跟我玩,我只好玩磁鐵呀。”旁邊的翔翔也說“不可以玩的”。“可以的”。“不可以的”。於是他們的爭吵聲越來越響。瞭解了孩子行為背後的原因,我釋然了。我對孩子們說:“自由活動的時候是玩玩自己的玩具,但是有的小朋友沒有玩具的時候,也是可以玩玩探索角里的玩具的。

  但是很暉暉沒有玩具的時候,你們為什麼不跟他一起玩呢,他也很想玩陀螺的。”趙洋聽了我的話,對暉暉說:“那我的陀螺和你一起玩。”“好的”暉暉開心的笑了。我連忙說:“你們在自由活動的時候,發生矛盾有問題的時候,自己來解決,但是聲音要輕輕地,不要影響到其他小朋友。”

  這一事件給了我很多啟發。一方面,孩子的“矛盾”行為是有原因的,如果教師僅憑主觀判斷,往往會誤解孩子。當我們組織了自認為很有意思的活動而孩子參與率不高時,我們需要站在孩子的角度,走到孩子的位子上去耐心地觀察和了解,並及時引導和調整;另一方面,教師平時應該鼓勵和引導孩子自己來解決問題。

幼師教育隨筆7

  有一女教師,在很多年之前,她的丈夫就在一場車禍中喪生了,而她一個人卻培育了三個博士女兒。同時,她所教的很多學生也都成績優異,讓同事和朋友們都感到不可思議。

  在一次採訪中,她向記者透露了教學與教子的秘訣:不要指望別人都和你的見識一樣!接著,她向記者講述了這樣一個故事:十多年以前,她的小女兒正在上幼兒園。有一天,她看到了女兒的一張繪畫作品。當時,她一下子就怔住了。孩子總是充滿了想象,孩子的世界也應該是一個充滿了想象的世界。可是,在她女兒的一幅名為《陪媽媽逛街》的畫中,既沒有高樓大廈,也沒有車水馬龍,更沒有琳琅滿目的商品,有的只是數不清的大人們的腿……

  奇怪!她拿著女兒的畫沉思了很久,終於解開了疑惑。原來,幼小的孩子只有幾歲,身高只能達到大人的腰部,走在大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將孩子遮掩著,孩子除了能看到大人們的腿,還能看到什麼呢?

  女教師如夢初醒。是啊,孩子們上街看到的不是高樓大廈和車水馬龍,而是大人們的腿,這是他們的身高決定的;學生對很多問題疑惑不解,這是由他們的年齡、智力和見識決定的;企業的員工看到的只是自己的工資待遇和發展前途,而不是公司的整體執行和未來發展,這是由他們所處的位置和環境決定的……

  並不是每個孩子都能和大人有相同的視角來看待社會;並不是每個學生都能和老師一樣有相同的接受能力和認知能力;並不是每個員工都能和總裁一樣站在公司的全域性看待問題、分析問題和處理問題……

  女教師說,不要埋怨別人無知,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站在同樣的高度。其實,一個人所處的高度,決定了他的見識。與其埋怨別人,不如用一種親近的態度和平和的心態,去和別人交流、溝通、兼融……這樣,你就可以做一個好家長、好教師、好經理,甚至是好總統。

  善待別人的“高度”,不要指望別人和你的見識一樣。善待別人的“高度”,不要總以為自己是對的。世上本沒有對錯,看問題的角度不同,答案也不同而已,我們應該學會常常用別人的角度看世界,多一分寬容,多一分理解,多一分求同存異。教子、教學、為人處世、管理一方,其實就是這麼簡單。

幼師教育隨筆8

  中國的英文名字叫china,意思就是陶瓷,說起陶瓷,人們就會想到中國。既然我們是中國人,既然幼兒園裡的小朋友是祖國未來的希望,何不讓這些孩子接觸它呢?於是幼兒園在幾年前就開設了特色課程——陶藝。

  對幼兒陶藝而言,每個孩子都是玩泥高手,一批批的孩子在學習陶藝的過程中都獲益良多。

  快樂

  老師說:“今天,我們要去陶藝……”

  話音未落,孩子們拍著雙手連忙叫好。

  老師問:“為什麼這麼高興?”

  孩子說:“因為又可以去做陶泥了呀!”一邊說還一邊傻傻地笑著。

  玩泥巴是孩子最開心的一件事。在每一個孩子的眼裡,世上的萬物只分為好玩與不好玩,而陶藝無疑屬於好玩的行列。每當孩子們來到寬敞的陶藝室,透過隨意地揉捏、用力地敲打、自由地組合創作了一件件作品之後,他們所享受到的快樂不正是他們所盼望擁有的嗎?

  自信

  當孩子發現自己不會製作的時候,嚷嚷著說:“老師老師,我不會。”老師會親切地告訴他:“你行的,試試看吧!”

  當孩子在製作過程中遇到了不小的麻煩、需要老師幫忙時,老師會主動地伸出大手。

  當孩子完成作品時,不管是粗糙還是精細,老師都會對著所有孩子大聲地說:“你們看,他的作品完成得真不錯!”

  學陶藝是手、眼、腦協調互動的過程,不僅可以開發幼兒的智力,還可以發展他們的感知力、觀察力和創造力,提高他們的動手能力。陶土是不定型的粘土精靈,任憑孩子怎麼捏、揉都會是一件很有特色的作品,而孩子想象力越是豐富,出現的作品就越是充滿童趣的美。當孩子看到自己的作品完成後,一定會對自己更有信心。

  溫馨

  老師:“明天,我們將開展親子陶藝製作比賽。”

  孩子們開始議論紛紛。

  老師:“記住,先和爸爸媽媽商量製作什麼,明天才不會手忙腳亂哦。”

  第二天,陶藝室裡擠滿了大人與小孩,在大手與小手的共同努力下,豐富多彩的陶藝作品出爐啦!

  大人們揣著兒時的夢想與孩子一起製作一件陶藝作品的過程是美妙的,而跟孩子共同動手的過程又是親切的、溫馨的。這對親子關係的促進起著重要的作用。

  想到陶就會從心裡微笑出來,還會想到莫名其妙的聯想:樂陶陶、淘氣、桃花、逃之夭夭……都是些可愛的字眼兒,叫人喜歡,我想古人一定也有同樣的體會,才會把tao發音的字都造得如此機靈有趣。手指深陷在陶土裡,沉浸在陶的世界,享受著陶的感覺,不禁感嘆:China,我愛你!

幼師教育隨筆9

  教育孩子,並不一定要在多麼嚴肅的環境下,遇到了的時候,說兩句,讓孩子們在遊戲中的到教育會更好。在一次遊戲課上,我讓小朋友模仿開汽車,拉著水果送給小班的小朋友。忽然,我發現婷婷小朋友情緒變化很大,不高興的放下了雙手,還對我瞪著眼睛。我走到她身邊,輕輕地問:你的車怎麼不開了?她噘著小嘴說:我的車掉井坑裡了,開不動了。

  孩子的純真和想象是我驚訝不已,汽車開到坑裡去了,這是在追求遊戲的變化和情節的發展,表現了她的主動性,創造性,我摸摸她的臉蛋說:不要著急,老師幫你想辦法!轉身就對小朋友們說:婷婷不小心把車開到坑裡了,怎麼辦呢?孩子們異口同聲的回答:我們幫他弄出來。就這樣我組織小朋友有的推,有的拉,在有節奏的口號聲中把車弄出了坑,婷婷得到了滿足,全班小朋友也愉快極了。

  孩子在做遊戲時,教師要注意觀察,並善於抓住教育的契機,因勢利導。

  車子弄上來後,我問婷婷:小朋友們幫你弄上車來,你應該說什麼?謝謝大家,婷婷的話得到了小朋友們的掌聲,這次活動,孩子們的情緒很高,而且課堂氣氛很融洽,一個小插曲,竟收到了這麼好的效果。

幼師教育隨筆10

  孩子們總是有許多希奇古怪的想法和做法,用開水去澆花,說用冷水花會感冒的,把電動車拆開說是看看為什麼它會自己開,是不是有司機在裡面……作為一位幼兒園老師,怎樣去教育幼兒,對於他們的好奇心給予正確的引導是很值得我們去學習的,當然一味的指責他們是不對的,很巧在一本雜誌上看到了一篇文章建議我們幼兒園教師應該用一顆童心去理解孩子,做他們的夥伴,從中把孩子引向正確的人生之路。

  我們班的潘樂巖就是這樣的孩子,看,小朋友又來告狀了。

  “老師,毛毛把毛巾扯壞了!”

  孩子們拉著我來到廁所裡,可不是嘛,原來很平整的新毛巾已經皺來一起了,毛巾上還拖著幾條長長的線,地上也有幾根。毛毛低著頭看著毛巾,很難過的樣子。

  “老師,您看,這毛巾都不好用了。”孩子們嚷著。

  “我想,毛毛一定有他這樣做的原因,讓我們聽他講一講他為什麼把毛巾弄成這樣,好麼?”

  孩子們都靜下來了,“我看見毛巾上有個線頭不好看,我就想把它揪下來,可是越揪越多,怎麼也揪不完,毛巾就成這樣了。”

  “原來是這樣,毛毛並不是故意的,他不知道毛巾用許多線橫豎織成的。”

  一場風波就這樣平息了。孩子就是天真可愛的,“闖禍”並不是他們的初衷,他們只是想用自己的雙手去嘗試著解決一點問題,作為教師要用童心去理解孩子,給孩子留一份想象與創造。

幼師教育隨筆11

  新教師入職暑期培訓結束了,短短的四天給了我們龐大的資訊量的衝擊,老師們的話語還需要我們在以後的工作實踐中慢慢體會。短短四天的培訓,讓我彷彿回到了大學時代,有統一的上下課時間,一起聽講座的教室,一起吃午飯的同學,課後大家閒聊,一切感覺那麼好。暑期的過度放鬆讓剛培訓的我有點不能適應,總是覺得睏意綿綿,不過每次的講座都很吸引我,每位老師的人格魅力都讓我感動,四天的學習生活很充實。

  回顧這四天的學習,每位老師的真誠交流引起我們心靈的震撼。作為教師,這一職業身份的特殊性與重要性不言而喻,而幹好這一職業,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師德的提升。“師愛為魂,學高為師,身正為範”,教師應該對孩子付出無私的愛,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要有豐富的學科知識,豐厚的文化素養,注意與時俱進。教師應以身作則,孩子喜歡關注教師、模仿教師,所以教師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舉止,以良好的個性習慣影響孩子,切實做到為人師表。

  師德的底線是尊重生命,尊重孩子。孔子說過:“有教無類”,古人尚且悟出,何況我們現代人呢?每個孩子都是生命的個體,都有自己獨特的一面,教師應該尊重這一人類的神奇——每個人都是唯一的。教師對每一個孩子都應該盡心盡力,不管聰明的還是笨拙的,聽話的還調皮的,漂亮的還是一般的,因為他們都有著自己獨特的美,有存在的不同意義。教師應該看出孩子之間的差異,尊重這些差異並且為他們探索適合自己的學習成長道路。

  魏老師的人生經歷讓我聯想到一部影片,很小的時候看的,不記得名字了,印象最深的就是電影裡有個苗苗老師,孩子們很喜歡她。於是又上網搜了搜,重新看一遍,好多場景都讓我觸動。苗苗老師的初衷也不是教師,但是最後她卻愛上了這個職業,而且做得很成功。一開始她也有困惑,面對調皮搗蛋的孩子,無計可施,扯著嗓子喊也沒用,於是向老校長請教,原來當一個老師的奧秘是心,待她慢慢去這樣做後,才逐漸體會到這是一顆愛孩子的心。影片中的那群孩子也是參差不齊的,有個小女孩是結巴,有幾個男孩兒到處欺負人、捉弄老師,還有個孩子愛撒謊等等,苗苗老師始終用心去關注她們,相信他們,幫助他們,保護他們幼小的純潔的敏感的心靈。她真正做到了走進孩子們的世界並且和孩子們做朋友,她尊重每一個孩子以及他們之間的差異,對每一個孩子付出百分之百的愛。

  很喜歡影片中老校長說的一句話:“只有心靈純潔的人才適合當老師。”這不就是今天我們所強調的師德嗎?讓我們像苗苗老師那樣用一顆純潔之心去愛我們的孩子愛我們的教育事業。雖然我們還很年輕,但是我們要有信心做好這個工作,成為一個可親可愛的老師,因為我們有很多同樣熱愛教育事業的前輩們幫助我們、鼓勵我們,只要我們努力用心去做,相信孩子的眼睛是公正的,他們能感受到我們的愛,以愛換愛......

幼師教育隨筆12

  我是一個普通人,一個很普通的人。回眸往事,大量的日子,很顯然一直在做一些小事,一些極不起眼的小事,有時怕小事也做不好,也做不到位,一味地把小事當做大事來做,因此,並沒見的工作上有什麼起色,反而以前工作中小事也沒做好,只是工作也做不好,甚至把一件大事給弄垮了。

  因此,我想到了“細節決定事情成功的”——這是一篇網上文章說的。真的有時往往只是一個小小的細節做不好,就影響整個事情。

  ——“細節”在成功這與失敗者間究竟有多大差別?由此想到:人與人之間在智力和體力上差異並不是我們想象中的那麼大,只是很多工作中的一些小事,你能做,我也能做,他也能做,只是做出來的效果就不一樣,往往是一些細節上的用心功夫。用心工作了,效果就會好的。

  ——懺悔。在以往工作中,往往看不到細節,考慮粗淺,經驗少,困難多,甚至有時不把小事當回事,對工作缺乏認真的態度,在工作中很不用心,有時在工作中缺乏熱情,沒把工作當作一種樂趣,只是把領導分配給自己做的工作做好,在盡心、盡力,用心上缺乏幹勁。

  ——決心在以後工作中,把每天簡單的小事用心千百次地努力地去幹好,注重細節,認真對待工作,將小事做細,把每天的小事千百次地做好,在自己的崗位上負好這個“服務”責任,給老師、給孩子創設富有溫馨、安全、健康、快樂的環境,像關愛自己的孩子一樣愛護好每一個孩子,把它作為自己的行動準則,讓每一個生命都享受到陽光。

  一切從愛開始,只為做的更好,做得永遠比別人期望的要好。

幼師教育隨筆13

  奇奇是隔壁班的男孩兒。

  精瘦,個兒不高,眼也不大,但整個樣兒透露出一種精幹、靈光,加之那標誌性的招風耳讓我記住了他。

  “你叫什麼名字呀?”一天奇奇從盥洗室回來從我班門口經過時我主動問道。

  “我不是告訴過你了嗎?你怎麼還沒記住我?我叫奇奇,記——住——了——”這孩子帶著責怪的口氣應答道。

  在幼兒園工作二十多年還沒有孩子這樣和我說話。但就是奇奇的這種率真讓我一下喜歡上了他。

  也因為是隔壁班的緣故,讓我多了些機會了解他。這孩子確實鬼靈精怪,調皮,好動,話也多,似乎有使不完的勁兒,經常給班上的老師惹麻煩。也正是因為隔壁班的位置優勢,讓我和奇奇班上的老師在引導奇奇的方法和策略上有了更多的溝通和探討,形成了教育上的合力,有了配合上的默契。

  “奇奇你是大哥哥,到我班上來帶弟弟妹妹好嗎?”當觀察到奇奇在玩桌面玩具時又開始“搗亂”,我充當起了奇奇的“臨時老師”,“及時”向他發出了“邀請”。

  “是當班長嗎?”只見奇奇上半身向前傾斜、一隻手撐著桌子、一隻腳向後翹並晃盪著,一臉的好奇,張望著問道。

  “是呀,不想當嗎?”我反問道。

  當班長可是他的願望,可是太調皮小朋友都不選他;就是偶爾當上一兩回兒,也是由於不能“履行”班長的職責而“半途而廢”。但這孩子抗挫力特別強,過後也無所謂,照舊一副簡單、快樂的樣子。

  聽到我這麼一說,他的眼睛都亮了。機靈的他又轉向了他的老師。

  “到了郭老師的班上可要像個大哥哥喲!要不弟弟妹妹都不聽你的!”奇奇老師心照不宣地配合著並囑咐道。

  話音剛落,只見奇奇從兩班間的側門“衝”到了我的班上。

  “寶貝兒們,這個大哥哥可能幹了,他有很多的本領,你們畫畫的時候如果遇到困難找這位哥哥,好嗎?”我特意向正在“崇拜”地望著奇奇的弟弟妹妹們戴“高帽”地介紹了奇奇。

  奇奇剛進我們班時還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站在弟弟妹妹前身子還左一搖右一晃的,兩胳膊因自然下垂也隨著身體左右晃盪著。可當聽到我如此“高調”的“引薦”,之前一副漫不經心的樣兒一掃而光,嘻哈的笑臉一下變得嚴肅、正經,整個身子也挺了起來,令人感到穩重了許多,像換了一個人似的。

  “奇奇,你是大哥哥,現在你要像大哥哥的樣兒,弟弟妹妹才服你,他們才會聽你的!”我趁熱打鐵對著奇奇的耳朵根悄悄地囑咐道。

  只見他揹著手在每個桌子間來回地巡視,像個小大人。啊!從來沒有看到如此乖的奇奇。

  “哥哥,這個小雞我不會畫。”有妹妹求助道。只見他快速走過去,握著妹妹的手幫忙畫著。

  “哥哥,我的油畫棒斷了。”有一個小弟弟叫道。只見他利索地從我這裡拿了一支整的油畫棒遞給了小弟弟。一掃先前的調皮樣兒,全然一副老師的範兒。

  奇奇吃飯總是講話,還攪得周圍孩子不能安靜、專注地吃飯。

  “奇奇,到我們班來吃午飯好嗎?”一天我又向他發出“邀請”。

  “去吧,到郭老師班上去吃,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奇奇的老師“心領神會”地囑咐道。

  老師的話音剛落,就見他麻利地拿起自己的碗筷坐到了我班的弟弟妹妹中間。

  “奇奇,上次弟弟妹妹都知道你這個哥哥可能幹了,他們很崇拜你。這次吃飯也要好好的,不講話,還要把自己的一份飯菜都吃光,給弟弟妹妹做個榜樣,好嗎?”我再次悄悄地對著奇奇的耳朵根囑咐道。這次他堅定地點點頭。

  孩子們都在專注地吃著自己的飯菜,奇奇果真也堅守著承諾在安靜地吃飯,沒過多久便把飯吃完,最後還忘不了拿著吃光飯的碗走到我跟前仰著頭“嗯”的一聲,那自信又得意的樣兒是在向我“炫耀”,我也燦爛地向他微笑點頭並豎起了大拇指。

  “奇奇,弟弟妹妹在玩玩具,你來當班長好嗎?”我又向奇奇發出邀請。

  “這次到了郭老師班上當班長要比以前更棒喲!”聽到了我的邀請,奇奇老師會意地叮囑道。

  奇奇一聲“好咧”,然後三步並作兩步快速地跑來。

  只見他踱著步巡視著,並時不時提醒著弟弟妹妹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撿起來;看到弟弟妹妹玩具不夠時他還主動給新增玩具;有的弟弟妹妹在搭玩具時他覺得搭得不夠好還主動地幫著搭。經他手搭的玩具頓時就不一樣了,有的弟弟妹妹們歡呼,有的弟弟妹妹們更加地崇拜地望著他。這次他又圓滿地完成了任務。

  對於奇奇每一次“異班混齡”的經歷和表現,奇奇老師都及時和奇奇的家長溝通,以藉助家長對奇奇的精神和物質獎勵來固化孩子初步養成的好習慣和已形成的積極向上的意識。

  多次“異班混齡”的美好經歷和體驗,讓奇奇喜歡上了和他的弟弟妹妹們相處,也讓奇奇在弟弟妹妹面前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信,這自信帶動了他的自律意識,而這種自信和自律讓奇奇贏得了先前沒有過的榮譽,又因這種榮譽使奇奇的內心有了美好的感受,而這種美好感受加之其間老師、家長及時正面的互動與評價,又激發起了奇奇的上進心,也使得奇奇在自己班裡與同齡小夥伴相處時有了先前所沒有的自律的意識和行為……一次次的良性迴圈、一次次美好的內心體驗促使奇奇一次次地進步。

幼師教育隨筆14

  人可以拒絕財富,拒絕風雨,確拒絕不了真誠的微笑。微笑可以拉近你我的距離,化解一些小的矛盾。曾經去過一所學校,在學校寢室門口掛著一面鏡子,旁邊寫著,今天你微笑了嗎?不論是誰走過這邊的時候,都會停下腳步,整理一下自己的儀容,對鏡子中的自己露出一個甜甜的微笑,給自己一個鼓勵。其實,生活就像一面鏡子。你笑它就笑,你哭它也哭,我們何不用笑來面對生活,面對孩子,面對他人呢,一個微笑可以化解很多矛盾,給人鼓勵。

  作為一個幼兒教師,面對著年齡較小的孩子,孩子小難免磕磕碰碰,有些家長不理解就會來找老師,其實我們也不願意孩子受傷,如果我們硬碰硬的話,對誰都不好,要是我們換一種方法,大家就會小事化無。就像前幾天,晨晨自己摔倒了,頭撞在桌子上變的淤青了,老師當時跟晨晨的爸爸說了,他爸爸說男孩子,受點傷沒關係,就帶著晨晨離開了,第二天,晨晨的媽媽來送他,我就感到晨晨媽很生氣,我就趕緊笑著去接她,開始我並沒有說話,就聽晨晨媽在那說,等她說完,我就跟耐心的跟她解釋事情的經過,在這個過程中我始終保持著微笑,儘管她說了一些很難聽的話,我一直笑著面對她,反而讓晨晨媽不好意思了,對我說:“老師,你看我太著急了,說話有點衝,說的話別往心裡去。”我對她說:“晨晨媽,對不起,跟您製造不愉快了,看到孩子受傷我們也心疼,我們一定注意的,也謝謝您的包容和理解。”後來,聽別的家長說起來,可能是晨晨媽說的,“人家老師脾氣真好,我說的那麼難聽,老師都沒生氣,還笑著跟我解釋,把孩子交給這樣的老師放心”,聽到這樣的話,我感到欣慰,同時也慶幸自己的處理方法,如果當時冷臉相對的話,矛盾肯定升級。

  人與人之間往往是因為一些小摩擦造成的誤會,我們何不微笑面對,給孩子一個微笑,讓孩子得到鼓勵;給同事一個微笑,讓他感受到你的友好;給朋友一個微笑,讓他感受到你的關愛,家人一個微笑,讓大家和平相處。何況,笑一笑還十年少呢。

幼師教育隨筆15

  孩子們的世界精彩而又神秘,日常生活中除了父母,他們接觸最多的就是老師和同學,下面我們就來看看老師眼中的孩子,看看幼師的教育隨筆是怎樣的。

  讓孩子自由呼吸

  有哪個家長不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成龍成鳳,近年來許多關於人類腦潛能的醫學研究成果見於報端,形形色色的開發幼兒智力潛能的課程、方案、教學方法更是大行其道,他們衝進了毫無抵抗能力的幼兒園和家庭,侵佔了幼兒潔淨的心靈,遮住了幼兒精神成長所需的自由空氣……

  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最需要什麼,幼兒教育應該是根的培育與呵護,過早的剪掉了在他們看來是多餘的大樹用來吸收陽光和水分的枝葉,結果播種並未最終獲得豐收。什麼原因導致了這個結果?原來是因為他們忽視了幼兒成長過程中應有的關注和耐心等待,把幼兒過早的規定為某種模式違背了幼兒教育本質。

  幼兒教育應是生活的體驗與創造,幼兒的天性應是遊戲的,好奇的,探索的和夢想的;幼兒的生活中應該有著足以滋潤幼兒生命的“養料”,有著幼兒健康成長的時機。

  所以,把枝葉還給大樹,把大地還給幼兒,讓幼兒重新擁有本應屬於他們的天地!

  老師,我親親你吧

  每當和孩子在一起玩耍的時候,他們都會跑過來對我說:“老師,我親親您吧?”“好啊!”這是我給予孩子開心的回答,然後他們就會在我的臉頰上親一下,我知道,此時的我和孩子們的心情一樣,都是幸福的!

  記得有一次,我在打掃衛生,幾個孩子在我旁邊說:“老師,我親親你吧。”我說:“老師現在忙,等有時間了,再讓你親,好不好?”那一瞬間,我看到笑容從她的臉上慢慢的消失了,我的心裡也不由得陰霾起來。

  或許孩子的心情就像六月的天,變化非常快,沒過幾分鐘,她又對我說:“老師,我親親你吧。”這一次,我沒有拒絕,而是放下手中的活,蹲下讓她親了一下,沒想到這小傢伙親完我後笑著跑開了,而且還對其他小朋友說:“剛才我親老師了,老師喜歡我。”我噗嗤一聲笑了,原來滿足孩子的心願,他們竟是那麼的高興。

  都說孩子是上帝牽著手來到這個世界上的,在孩子的世界裡體驗他們的快樂是幸福的,我想沒有任何一樣的東西能取代孩子們天真無暇的笑容的,我的快樂將與孩子同在。

  讓孩子學會愛人

  有好多的家長反映,本身的孩子“自私、任性、不會體貼人。”我想這是大都獨生子女的通病。是孩子生來就不會關愛別人嗎?我想不是的。是我們的家長在“無私奉獻”中,放縱、滋長了孩子的自私和任性。

  絕大多數父母除開要求孩子學習好,就再也沒有另外要求了。日常平凡,即使孩子要主動做一些家務,父母也總是急忙避免,怕孩子做欠好,怕孩子磕著碰著。有些父母時常說:我只要孩子過得好,並不求他給我回報。這樣的“關愛”,這樣的“無私”,早就讓我們的孩子習氣了。

  其實,愛是一種互動,也是一種交流。讓本身的孩子也來愛本身吧,從一點一滴做起:為父母獻上一句祝福,端上一杯熱茶……讓孩子知道,父母也需要他的體貼。讓藐小的體貼成為習氣,讓愛的交流成為時常,也讓本身去享受孩子的體貼。

  讓本身的孩子來體貼本身,敬服本身吧,讓這份愛也成為理所當然、義不容辭。因為,一個人會愛本身的父母,未來才會更好地愛別人,愛生活,愛這個世界!

  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

  今日午休,孩子們特別興奮,嘰嘰喳喳說個不停,我說:“安靜、安靜!”孩子們也沒啥子反映,仍然各說各的,這可怎麼辦?於是我想了一個好辦法:和孩子說咬耳朵。沒想到還挺有效的呢。

  我輕輕地走到一個小朋友跟前,撫摸了一下他的頭,貼在他的耳邊,說了聲咬耳朵,他笑眯眯的閉上秋水。我這一行為一下子被孩子們吸引住了,他們馬上靜下來,輕聲地對我說:“吳老師,你對他說啥子?”我裝出一副神神秘眯的樣子說:“誰閉上秋水就告訴誰。”我對每個小朋友都說了同樣的咬耳朵——你是好孩子,老師喜歡你,請你快快閉上秋水,好好睡一覺,祝你做個好夢!

  就這樣,孩子們都甜甜地睡了,我心裡有說不出的開心。

  原來,愛是恁地簡單,一個愛撫的動作,一句親切的話語,就能使孩子感到愛的真諦。

  透過這件小事,使我明白了一個深刻的道理,要教育好孩子,就要捉住良,千萬不要訓斥或變相體罰孩子。現在時代變了,環境變了,孩子的心也變了,變的和我們小時侯大不相同,讀懂孩子的心,簡直是件難事,過多的干涉,會帶給孩子一些無如。是以,要因勢利眼導,RAND教育,一定會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賽誰先吃飽飯

  吃飯一度曾當作常規來教育孩子們:吃飯的時候不能說話,眼睛要看著自己的菜碗,不要剩下飯菜……這一系列的“規矩”天天掛在嘴上,絮叨起來沒完沒了,可效果並不是很明顯。飯菜該剩下還是剩下,話該說還是說,有時候一頓飯要吃上大半個小時,今天突然有了轉機。

  今天吃飯前,我又講述了一次“吃飯要則”,剛要吃,強強大聲說:“老師,我們比賽看誰先吃飽!”“好”辦理的小朋友都興奮起來,我趁機說:“行是行,我們不光要比賽誰先吃飽,還要看誰的桌面、碗裡最乾淨,而其吃飯的時候不說話。”“行!”大家齊聲說,於是,一場避開生面的比賽開始了。透過比賽,大家一致認為紅紅小朋友得了第一。

  一整天,孩子們都念念不忘這場比賽。我明白了,單純的說教並不能解決問題,要順應孩子的興趣,找到他們的興奮點,瞭解他們的身心發展。偶爾搞幾次小比賽,比一般的說教更能取得教育的預期效果。

  老師和“小老師”

  作為老師好想聽見家長們談論孩子在幼兒園學會了啥子知識,學會了啥子歌曲。可是,我時常聽見有的家長反映說,孩子在幼兒園學的啥子,孩子從來不說,一問三不知?只有等到開放日的時候才發明,本身的孩子竟然學會了那麼多的東西。為了讓家長們能夠對孩子在園學到的內容有所瞭解,我們利用家園欄跟家長們做了公然,可孩子回家後主動告訴家長的還是未幾。

  為了提高孩子的積極主動性,何不嘗試新的方法,讓孩子回家當“小老師”。於是,我時常讓孩子在課堂上、活動中當“小老師”,帶領全班孩子讀童謠、背古詩,做各種表演等。孩子們的積極性很高,但能主動參與的總是一小部分。於是,我又利用每天下戰書離園前的一段時間幫幼兒簡單的複習當天所學的內容,之後佈置作業——回家給爸爸、媽媽、爺爺、祖母們當“小老師”,把每天在幼兒園裡學到的知識、本領教給本身的家人,並對他們說,老師要向家長們做查詢拜訪,比一比誰當的“小老師”最好。

  唉!這個辦法還真靈。第二天早上果真有好多家長美滋滋的告訴我,昨天晚上,孩子在家給我們當小老師,教我們學唱歌、背古詩了等等。我聽了家長們的反映,心裡很開心,這可以說是立杆見影了吧!

  孩子都有表現本身的情慾,特別是在本身的家中,他面對的是本身的親人,心裡沒有任何負擔,會表現的更好,甚或“闡揚超常”。這不僅滿足了孩子的表現情慾,也提高了他們對學習的興趣,加強了他們的自傲心,更有利於我們的教學。是以,讓孩子當一下“小老師”這也是我們老師工作中的一種可行的策略。

  小貓在睡覺

  今天的美術課是學畫小貓。在認識了小貓的形象特點以後,我在黑板上畫出了花貓的大體特徵,然後便鼓勵幼兒自由地進行畫並塗色。

  我看到不少幼兒在造型能力上有所進步,感到十分欣慰,但同時也發現有些幼兒組織的畫面與我畫的花貓十分接近,缺乏個人的特色。正當我暗自搖頭,略感遺憾的時候,正好看到了陳天祥的畫。我發現他在畫紙上,赫然畫了一個大大的橢圓形,橢圓形上還添畫了幾筆,並塗上了各色的紋樣,構圖十分飽滿,色彩運用也很大膽。我便饒有興趣地問:“陳天祥,你能告訴老師你畫的是什麼嗎?”“小花貓呀!”“那小花貓的腦袋呢?”“我的小花貓正把腦袋和他的身體卷團在一起睡覺呢~”一句不以為然的話震驚了我。找到了!這就是我一直在找的與眾不同。孩子思維的創造性正是透過這小小的畫面體現出來,作為教師的我,一直在講如何表現小貓的頭部畫法,如何表現身體上的花紋。卻忽視了小貓睡覺的特點。陳天祥這個調皮機敏的小男孩一語道破。想法實在可貴!於是,我馬上表揚了陳天祥,並啟發幼兒再去從不同的方面開啟思路,展開想象……

  接下來的課堂氣氛更為活躍了,有的表現出小貓上樹的情景;小貓抓老鼠的情景;幾隻小貓嬉戲的情景,貓媽媽領著小貓玩耍的情景……

  孩子們的畫就是這樣的妙趣橫生。

  但願他們活潑的天性,無邊無際的想象,在五彩的筆下自由的舒展和延伸,不會被我們的條條框框限制住。

  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

  今天上午,我教幼兒學習兒歌《小雪花》,我選用的教學方法是先請幼兒欣賞掛圖,然後進行了提問的方式引出了小雪花這首兒歌,還請孩子們帶上小雪花頭飾一邊說兒歌一邊表演,孩子們興趣很高。多數幼兒很快就學會了這首兒歌,但是還有少部分幼兒對兒歌沒有掌握好,我想:這怎麼辦呢?繼續學吧,學會了的孩子沒了興趣,不學吧,還有部分幼兒不會。

  我正在猶豫,陳天祥小朋友的話傳入了我的耳朵:“老師,李健全不會我教他。”這句話點醒了我:何不用孩子好勝的童心……於是我對孩子們說:“小朋友你們願意當小老師嗎?”“願意。”“好,現在我們學會兒歌的小朋友來當小老師,把每學會的小朋友教會好嗎?如果教會了,老師就給你戴上小老師的標誌。”孩子的興趣頓時激發起來了。會背的小朋友紛紛爭著去教不會的小朋友,不會背的小朋友也加足了勁積極地背,準備去教其他小朋友。問題迎刃而解,原來會背的小朋友在教別的小朋友背誦時知識得到了鞏固,不會背的小朋友在別人的幫助下掌握了知識,同時調動了幼兒的學習的積極性,真可謂一舉兩得。

  隨時激發幼兒的學習興趣會收到很好的效果,在日常教學活動中,教育者如果能把握住幼兒的興趣點,隨時激發起幼兒的學習興趣,我們的教育會取得真正有意義的效果。

  調皮大王

  我班的一群可愛的孩子有的乖巧聽話,有的比較調皮,有時候甚至會令人感到頭疼。這裡就說說我班的“調皮大王”田增暉吧,因為他太調皮,很少有人喜歡他。

  做操時,他總是心不在焉,一會兒拍拍同伴的肩,一會兒又拉拉同伴的辮子,一會兒又亂蹦亂跳的。在戶外玩呼啦圈時,他總是去搶別的小朋友的呼啦圈;並且還把小朋友的呼啦圈折斷好幾個;就連午睡時他也常常惡作劇,睡不著覺,他就一會兒拉拉棉絮,一會兒抓抓同伴的腳底,常常氣的我頭皮發麻。於是,漸漸地我覺得田增暉很不討人喜歡,可是,有一件事改變了我的看法,那是一次吃點心時,李欣菲小朋友沒拿到餅乾,坐在座位上哭,是因為她來晚了,點名時沒點到她的名字,我連忙走到李欣菲身邊,安慰她說:“不哭,老師請阿姨到食堂裡去拿給你。”正哄著她呢,這時,田增暉快步走到李欣菲身邊說:“不要哭了,你吃我的點心吧。”李欣菲不要,他又認真地往李欣菲嘴裡塞,還嘟囔著:“沒關係,我媽媽經常給我買這樣的點心吃,你吃吧。”

  看著田增暉的舉動,我有點激動了,我把田增暉抱到自己腿上親著他的小臉,我頓時明白了一個重要的道理,我們不能把孩子的調皮簡單的理解為破壞紀律,與老師或同伴作對,更不能全盤的否定他們,在感情上冷他們我們要用一顆溫暖的愛心去包容孩子的調皮,其實調皮的孩子很可愛,就像我們班的田增暉。

  神奇的蘋果樹

  晨間活動時,我發現陳天祥嘟著小嘴在美工區認認真真地畫著,畫的是什麼呢?畫的是一顆大樹,樹枝上畫上一個個又大又圓的東西,像蘋果,又像是西瓜。

  “陳天祥畫的什麼東西呀?”我蹲在他面前問。“一顆蘋果樹。蘋果樹上結滿了很多的蘋果,我在這個蘋果上給它安裝上按鈕,用手輕輕一點,甜甜的果汁就嘩嘩地流出來了,小朋友都可以用杯子接著喝。”“這是什麼呢?”我指著一個似人非人的影象問;“這是奧特曼,他能發出光環,把偷蘋果的賊打跑……”陳天祥講的眉飛色舞。“呀,你這個蘋果真棒,還能當武器呢!”我故作驚訝的誇獎他。

  我這一誇引得陳天祥又滔滔不絕地談起了他畫的蘋果:“我的這個蘋果能幫老師拖地整理衛生,還會變成大皮球,呼啦圈和小朋友玩,他還會給小朋友講故事、唱歌、跳舞,還會給小朋友拍照呢……”

  “唉呀呀,陳天祥可真能幹,能畫出這麼神奇的蘋果樹,老師為你鼓掌。”我由衷的為聰明的陳天祥鼓起掌來。

  在我們成人看來有幾分醜陋的蘋果樹,各種不規則的蘋果,在陳天祥的眼裡竟如此美妙。由此可見,孩子的思維不受定式所限,常常是異想天開,而智慧的火花也就在這異想天開中迸射出來。作為孩子心靈的啟蒙者,不應將孩子的世界囿於成人的思維定勢之中,而應適時引導,點撥,那樣就會收到許多神奇的“蘋果樹”。

【幼師教育隨筆】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