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業經濟管理>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發展說課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發展說課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發展說課

  一、說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該部分內容是必修3第四章第一節《區域農業發展—以東北地區為例》節後的一個活動設計。教材設計該活動的目的在於透過對東北地區農業發展例項的學習,掌握區域農業發展的一般思路,並利用所學知識來解決實際問題。培養學生的分析歸納能力、合作探究能力、語言表達能力,並能理論聯絡實際,舉一反三,進行知識遷移的能力。該活動設計體現了以學生為主體,面向全體學生的新課程理念,並體現學習有用的地理的理念。而且相關內容的設計還注重對學生的情感態度和社會責任感的培養。

  二、說目標

  本節課透過讓學生對珠三角的農業區域發展的學習,達到以下三維目標:

  知識與技能: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應該綜合考慮哪些因素;閱讀相關景觀圖、材料,瞭解珠三角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閱讀相關聯絡框圖,認識基塘生產的特點及如何發揮出經濟效益和生態效益。

  過程與方法:收集當地及珠三角的相關資料:地理位置、氣候型別及特點、農作物種類等;合作探究分析歸納珠三角農業發展的地理條件,如何實現經濟效益與生態效益的和諧統一;分析珠三角農業發展之路,瞭解當地農業發展思路,為家鄉農業發展獻計獻策。

  情感態度與價值觀:培養學生關注社會、關注家鄉,為家鄉發展獻計獻策的家鄉情感;培養學生合作探究、理論聯絡實際的科學精神;培養可持續發展理念。

  三、說重點

  合作探究珠三角基塘生產的地理條件、特點及效益;關注家鄉,為當地農業發展獻策。

  三、說難點

  當地農業發展的思路

  五、說教學過程

  (1)說匯入:從東北地區的農業發展之路中匯入,作為決策者,實現區域農業可持續發展的一般思路:

  綜合考慮地理條件→確定農業發展方向→因地制宜合理佈局→特色優質高效高產→三效統一。

  (2)說新授:

  1、說鋪墊:點出本課有待解決的幾個問題:珠三角發展基塘生產的地理條件?基塘生產的特點?基塘生產的效益?家鄉的農業該如何發展?

  教師瞭解學生課前準備情況,教師展示相關備課資料,簡介當地及珠三角農業生產的基本情況,讓學生有一個對本課知識的大體印象,利於後面的小組合作探究的開展,也可避免因分組討論導致學生構建知識體系被割裂而無法融合的問題。

  2、說活動開展:採用課堂活動探究的學習方式來解決上述四個問題:

  ①分組安排:全班學生分成四個大組,每排前後桌4人組成討論小組,每大組推選一名同學到本組內各小組處收集探究成果,形成文字式語言,並在討論結束後上講臺彙報本組探究成果。

  ②任務分工:結合教材P34的4個問題,各大組集中重點討論對應的.其中一個問題,教師提醒學生在討論時應關注其它三個問題的知識銜接性。

  ③開展討論:教師出示螢幕,對四個問題的討論內容和方向加以提示;後教師宣佈討論開始,深入各組指導,並注意課堂控制和討論時間的把握(15分鐘左右)。

  ④成果展示:討論結束後,按順序依次邀請各組發言人代表本組討論結果彙報探究成果。每組將探究成果展示後,教師鼓勵全班同學對其探究成果作點評,或補充,或指正;後老師點評,指出亮點與不足,最後總結歸納。

  (3)說活動小結

  如今的珠三角基塘農業有了新的生產內容,出口創匯農業比重在不斷上升,說明了區域農業的發展不是一成不變的,市場因素是主導。再次點明區域農業發展要不斷地調整,要向特色、優質、高效、高產方向發展,求得三效統一的理想目標。

  六、說總結

  老師重點引導學生關注當地農業應如何發展,如何利用當地的地理條件做到因地制宜,合理佈局,並如何向可持續發展的目標邁進。滲透情感教育,培養家鄉情懷和責任意識。

  七、說作業佈置

  小論文:《家鄉農業該怎樣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基塘農業發展說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