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中元節>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1

  一、20xx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陽曆20xx年09月0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二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七月半,放燈之習俗就是為了讓鬼魂可以託生。

  二、今年中元節是什麼意思

  盂蘭盆節,也稱“中元節”,是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固定的節日(有些地方,尤以華南,是七月十四日),有些地方又俗稱鬼節、施孤。

  依照佛家的說法,農曆七月十五日這天,佛教徒舉行“盂蘭盆法會”供奉佛祖和僧人,濟度六道苦難,以及報謝父母長養慈愛之恩。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為“盂蘭盆節”,“盂蘭盆會”,也稱“中元節”(一定意義上講,中元節歸屬道教,盂蘭盆節歸屬佛教),又稱亡人節、七月半。 “鬼節”,俗稱“七月半”(有些地區為十三或十四,相傳是宋代末年蒙古人入侵某地,居民為逃難而提早一天過節)。俗傳去世的祖先七月初被閻王釋放半月,故有七月初接祖,七月半送祖習俗。

  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 祭奠亡人,以示對死去的先人的懷念。中元節一般是七天,又有新亡人和老亡人之分。三年內死的稱新亡人,死亡超過三年的稱老亡人。迷信說新老亡人這段時間要回家看看,還說新老亡人回來的時間並不相同,新亡人先回,老亡人後回。因此要分別祭奠。燒紙錢的時間選晚上夜深人靜,先用石灰在院子裡灑幾個圈兒,說是把紙錢燒在圈兒裡孤魂野鬼不敢來搶,然後一堆一堆地燒,燒時嘴裡還要不住地念叨:“某某來領錢。”最後還要在圈外燒一堆,說是燒給孤魂野鬼的。亡人們回去的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做一餐好飯菜敬亡人,又叫“送亡人”。

  三、中元節祭祀活動

  中元普渡

  中元是相當重要的民俗節日,不少人會在舊曆的七月初一到七月卅日之間,擇日以酒肉、糖餅、水果等祭品舉辦祭祀活動,以慰在人世間遊玩的眾家鬼魂,並祈求自己全年的平安順利。較為隆重者,甚至請來僧、道誦經作法超度亡魂。也有人會在這段時間,請出地藏菩薩、目連尊者等佛像放置高臺、或請藝師扮演驅魔大神鍾馗(有的是請藝師操控鍾馗之傀儡),以消弭死者亡魂的戾氣。

  祭祖

  祭祖節在陰曆七月十五日,所以簡稱為“七月半”祭祖。此時盛夏已經過去,秋涼剛剛開始。民間相信祖先也會在此時返家探望子孫,故需祭祖。祭拜的儀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時分舉行,並不侷限於特定的一天。平常日子要對先人祭拜,一般都不動先人的牌位。到“七月半”祭祖時,則要把先人的牌位一位一位請出來,恭恭敬敬地放到專門做祭拜用的供桌上,再在每位先人的牌位前插上香,每日晨、午、昏,供三次茶飯,直到七月卅日送回為止。有先人畫像的,也要請出掛起來。祭拜時,依照輩分和長幼次序,給每位先人磕頭,默默禱告,向先人彙報並請先人審視自己這一年的言行,保佑自己平安幸福。送回時,燒紙錢衣物,稱燒包衣,或佛門或道教的超度法事。在江西、湖南的一些地區,中元節是比清明節或重陽節更重要的祭祖日。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2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

  20xx中元節是20xx年09月02日,星期三。農曆七月十五。

  七月十五日中元節,俗稱“鬼節”,民間老百姓在這一天要焚燒紙錢祭奠祖先,並超度野鬼。我國遠古民間相傳,七月初一開“鬼門”,七月三十關“鬼門”,在這一個月裡,所無祀孤魂全從陰間出來,到人間各地找東西吃。於是,七月十五日,人們虔誠地祭祖後,便口和水邊祭祀野鬼孤魂,祈求地方平安。這種普遍超度孤魂的習俗,就是普度。

  中元節起源

  道教

  鬼節的起源,宗教色彩甚為濃厚。其一說始於道教。道教認為,他們所崇奉的神——天地、水“三官”,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並說天官正月十五日生,地官七月十五生,水官十月十五日生。從此,我國古代便將正月十五日稱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稱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稱為下元節。七月十五日是赦罪地官的生日,一般通道的人,都要到道觀朝拜,供晶和財物。唐代詩人李商隱的詩句“絳節飄搖宮國來,中元朝拜上清回”,就是這種習俗照

  佛教

  據佛教傳說,古印度有個頭號富翁叫富相。富相有個絕大的癖好,就是敬重出家人。誰富相的夫人青提,與樂善好施的丈夫正好相反,她的最大的怪癖就是憎恨出家人,視僧尼為人。富相老年得於,起名目連。富相死後,目連外出經商時,與母親話別,特地央求母親要積德,善待出家的僧尼。青提夫人當即應允。但是,青提夫人說歸說,做歸做,對登門化緣的和尚尼姑,一概趕走,不捨分毫。青提刻毒,死後被入地獄,受苦不斷。有一次,目連在地獄見到了面容憔悴的母親,正與一些餓食,他就用缽盛飯餵哺母親,誰知飯還未送到母親口裡,即變為火炭,無法下口。目連很奇就去如來佛那裡求救。佛祖道:“你母親罪重,賴你一人之力,無法解脫,須得僧眾在七月廣造盂蘭盆會,使天下餓鬼全能吃飽,你母親才能得救。”於是目連請十萬僧眾,廣設盂蘭會,超度餓鬼。目連的母親才脫離了地獄。 “盂蘭盆”或作“烏藍婆孥”,是梵語的譯音,意思是“救倒懸”。根據這一傳說,形成了佛教節日盂蘭盆節。《荊楚歲時記》雲:“七月十五日,僧尼道營盆供諸佛。”可見,在南北朝時代,民間就有這一項活動了。每當七月十五這一天,寺廟行誦經法會,街巷還要搭起高臺,僧民誦經,施放焰火,以救孤魂。

  中元節的意義

  七月十五日,無論是道教過中元節,還是佛教過盂蘭盆節,無不集中體現了中華民族文核心思想即“孝”與“仁”。至於原本是民間祭祀野鬼孤魂的普度,則體現出我們民族古老善積德的傳統美德。噻禮祀·禮運》篇說:“故人不能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試想,鰥寡孤獨者在生前得到了社會和鄉的照顧,生活有著,得以享受人生;在他們死後,也同樣享受生前的待遇,一樣地與有子孫祭祀的“鬼鄰”們歡度節日,自當感激涕零的了。從這一角度考察,普度孤魂野鬼,不是人善積德的延續麼?所以,有的地方將七月十五稱為“孝義節”。傳統中國一直以農耕為本,在大量的生產生活實踐中,先人們覺得果實的成熟,得益於的恩惠,所以,果實對種子,後人對先人,也應有一份感恩之情。中元節就是這樣的一個節它表達的`就是感恩。在中元節這一天,無論貧富都要備下酒菜、紙錢祭奠亡人,以表示對先人的懷念。它反人們的鬼神觀念,同時還有我國文化的精髓——孝道文化。中元節是孝道文化的傳承,是人們情感的載體。“人生百善孝為先”,孝是善心、良心心的體現,無論是對尚健在的長輩,還是已逝的親人,不忘孝道,這才是“中元節”的現實義。作為我國古代文化核心之一的孝道,受到儒道兩家的極力推崇,即使是在今天,孝道文然經久不衰。重視中元節,提倡傳統孝道,對於我們的社會發展是大有裨益的。

  中元節是鬼節嗎

  中元節就是中國三大鬼節之一,一般人們所說的鬼節也就是指中元節。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中國自商代以降,就非常相信鬼神。雖然在的信仰中除了人鬼之外,還有天神和地只的存在,但是卻以“人鬼”作為中心信仰。中元節,即和人鬼有密切關係的節慶。農曆的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稱為孤魂野鬼!同時整個陰七月也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月份遊魂增多,夜間不能啼哭,不能吹哨,否則易引來百鬼!所以農曆七月十四日半夜到農曆七月十五半夜都是鬼節。

【中元節是幾月幾日】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