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

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

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

  在平時的學習中,大家都背過不少知識點,肯定對知識點非常熟悉吧!知識點是知識中的最小單位,最具體的內容,有時候也叫“考點”。相信很多人都在為知識點發愁,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歡迎閱讀與收藏。

  1、七國形成:

  (1)三家分晉:趙、魏、韓(公元前403年)

  (2)田氏代齊(公元前386年)

  (3)齊楚秦燕趙魏韓——東南西北到中間

  2、社會狀況:兼併戰爭

  (1)戰爭特點:規模很大,參戰兵力多,交戰區域廣,持續時間長。

  (2)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長平之戰

  (3)戰爭結果:魏國、齊國、趙國、秦國先後崛起,秦國成為盛的諸侯國對東方六國構成威脅。

  (4)影響:為加速結束分裂,實現國家統一奠定了基礎。

  ★★戰國七雄——相互兼併:時期戰國主要戰役桂陵之戰馬陵之戰交戰國家魏、趙、齊典故圍魏救趙影響魏、齊秦、趙減灶計紙上談兵齊國強大起來東方六國無力抵禦秦軍的進攻長平之戰★★春秋、戰國時期戰爭的比較:春秋時期目的爭霸(成為霸主)戰爭特時間短、規模小、次數少點軍隊數軍隊數量較少,往往一天就能決定戰爭勝負量稱霸方強者透過召集盟會確立霸主地位式。

  戰國時期兼併(統一全國)時間長、規模大、戰爭頻繁幾十萬大軍,持續幾個月,死傷幾萬,甚至幾十萬強者吃掉弱者,進而統一中國二、商鞅變法。

  1、背景:

  (1)根本原因:戰國時期,鐵製農具和牛耕的使用進一步推廣,社會生產力水平不斷提高,新興地主階級的勢力增強。

  (2)發展需要:為適應社會政治經濟的變化,各諸侯國統治者實行變法改革,確立新的政治經濟秩序,以求富國強兵,在兼併戰爭中取勝。

  2、目的`:富國強兵,在兼併戰爭中取勝。

  3、時間、人物:公元前356年,秦孝公任用商鞅主持變法。

  4、商鞅變法的內容:

  政治

  (1)確立縣制,由國君直接派官吏治理(建立縣制,對後世影響最為深遠)

  (2)廢除貴族的世襲特權(損害了舊貴族的利益,是後來商鞅被處死的原因)

  (3)改革戶籍制度,加強對人民的管理。

  (4)嚴明法度,禁止私鬥。

  經濟

  (1)廢除井田制,允許土地買賣(最能體現變法性質)

  (2)鼓勵耕織,生產糧食、布帛多的人可免除徭役(國富)

  (3)統一度量衡。軍事獎勵軍功,對有軍功者授予爵位並賞賜土地(兵強)

  5、作用:使秦國的國力大為增強,提高了軍隊的戰鬥力,一躍成為盛的諸侯國,為以後秦統一全國奠定了基礎。

  ★★商鞅變法以及各諸侯國變法——中國確立了封建制度

  ★★商鞅變法成功的原因:

  ①根本原因:順應了歷史發展的潮流;

  ②變法得到了秦孝公的支援;

  ③商鞅個人敢於與舊勢力堅決鬥爭。

  ★★商鞅具有的品質:堅持真理,不畏艱難,敢於和頑固勢力作鬥爭,勇於創新,為改革不怕犧牲。

  三、造福千秋的都江堰

  1、修建:公元前256年,秦國蜀郡郡守李冰主持,在成都附近的岷江上修建了都江堰。

  2、構成:由渠首和灌溉網兩大系統工程構成。

  3、功能:防洪、灌溉、水運等。

  4、影響:

  (1)使成都平原成為沃野,變成天府之國;

  (2)兩千多年來,都江堰一直髮揮著巨大的作用,在世界水利,充分反映出我國人民的智慧。

  學好初中歷史的技巧

  學會掌握鞏固知識的技巧———“巧學”

  1、及時鞏固訓練。學完新課後的集中練習是能鞏固強化記憶,提高分析能力。孔子說“溫故而知新”,所以學完的知識要及時複習,根據記憶的規律,以往總是先快後慢,及時複習鞏固,有利於知識的掌握。

  2、總體複習。歷史學科是一張規律性強,線索脈絡清晰的知識網,把握住歷史知識的縱橫聯絡,抓住關鍵以點帶面,歷史課的學習及總複習便會化難為易。

  橫向聯絡的學習方法既要體現在總複習中,也應貫穿於每一節課的學習訓練過程中。老師每講到一個可以類比的歷史知識時,大家可以跟著老師的提示回憶所學的相同、類似的歷史知識,然後加以分析對比,把類似的歷史知識歸納到同一條記憶鏈條中去。

  投壺的發展歷史

  投壺是從先秦延續至清末的中國傳統禮儀和宴飲遊戲,投壺禮來源於射禮。在戰國時期較為盛行,尤其是在唐朝,得到了發揚光大。

【七年級歷史戰國時期知識點】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