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哲學讀後感

教育哲學讀後感

教育哲學讀後感(通用11篇)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大家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教育哲學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1

  登一山有一山的風光,看一書有一書的文韻。這個暑假,受學校影響“被迫”看了劉良華教授的《教育哲學》,看得雲裡霧裡,也不知是否點中書本要旨。我姑且對這幾日的讀書思考,做一個反思總結,以示這個暑假完成了任務。該書知識儲備豐厚,遠非我所寫的幾點認知,但由於時間緊迫,加之文字艱深難讀,我是採用跳躍式翻讀,只求貫穿主線,會明要旨,並沒有面面俱到。

  表裡關係即在差異中找相同,從多樣和變化中找不變和恆久,其實就是在運動的事物中找永恆的規律。每此接手的班級同學都不一樣,教授的課文也會因時代變遷而變化,但為什麼教得越久反而越來越得心應手,而不是越來越糊塗煩亂,就是因為教師在多年的教學中,在處理各種紛繁複雜的教學事務中潛移默化的產生了自己的一套教學方法,可能說不出來,但是做得出成效。只不過善於總結者有大成,疏於總結者有小成罷了。

  價值中立,教育是一門研究人的藝術,是圍繞“人”為研究物件展開的。領悟到人的規律就可以正向遷移到教育規律上。人處於世,最先考慮的是自身利益,這就要向內探求人性,而後考慮在社會上立足,適應環境,這就要向外探求價值。很多時候,人性和價值是一對矛盾。多勞多得者多憂,從人性的角度考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這是人之常情,可是為了利益的大小,人們就會做出不一樣的價值判斷。這就有了人性和價值的平衡。人的需求不同,對人性和價值的平衡點就有所差異。說明白點就是舍與得的關係。講求價值中立。在於學生的教育教學過程中,就是老師、學生和家長之間的價值中立。不僅老師在做選擇,學生、家長也在做選擇。哪個班能夠最好的達到三方價值中立的平衡點,哪個班的教學成效是最好的。價值中立表現在教學寫作中,即是教師要求、學生認知與家長理解三方價值判斷的博弈。教師怎樣教,學生怎樣學,家長怎樣看,直接決定了教學的效果。例如教師在教學中應該給學生多少的自主權,直接決定了學生思考方向和完成度。如果這個矛盾處理不好,就會導致教師教得身心疲憊,學生被逼得心力憔悴,家長看得怨氣不絕。究其根本是因為大家所做所想不一致,寫作方面的價值判斷沒有達到較好的平衡點

  《教育哲學》當中所講的《詩經》的情感教育、《尚書》的德主刑輔、《禮教》的“禮教”不是以教育方法對讀者進行教學指引,而是透過講解古代經典來讓讀者感悟教學方法。一個字為之就是“悟”。在讀中悟《詩經》如何以詩揚教;在讀中悟《尚書》如何德主刑輔;在讀中悟《禮教》如何宣揚禮教。一言而概之即是說《詩經》、《尚書》、《禮記》當中教育的知識並非學習的重點,而它們是怎樣用語言文字巧妙的教誨讀者,為讀者樹立作者想要的價值觀,這才是核心。在《詩經》中,詩可以興,可以觀,可以群,可以怨。也即是說對於學生的情感教育,可以激勵喚醒、立榜銘志、交往協商、評判諫議。在《尚書》中,主張德主刑輔。借堯帝選賢的故事告訴我們以寬厚仁德待人,使他身心放鬆,並從他的日常行為中悄無聲息的觀察他的真實一言一行,最後達到委以重任或施予懲罰以望改正的目的。而在《禮記》當中,主張以禮樹人。其核心目的在於維護秩序。透過日常的禮儀規範,樹立教師榜樣,維繫教師,班幹部在班級中的地位,最終起到穩定班級秩序,維護同學友誼的作用。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2

  布魯貝克的《高等教育哲學》是從事高等教育50多年的經驗總結,是對高等教育的許多問題進行哲學思考的結晶,我覺得就像是一篇寫得十分出色的綜述,他總結了美國眾多學者對高等教育的哲學問題的思索,其中也有互相矛盾對立的觀點,直接還原了當時美國社會上關於這些問題熱火朝天地討論。

  布魯貝克寫這本書是在20世紀60、70年代,經歷了美國高等教育發展的“黃金時代”後,進入了“艱難時期”,是學術界“大為不滿”的“冬天”,由此引發了高等教育的“合法性危機”和“象牙塔的衰落”,美國的高等教育內外部陷入了危機之中,經費緊缺,公眾對高校的信任度下降,社會上充斥著一個問題“高等教育為何而存在?”這些都需要從本質上根源上探討高等教育的存在價值的哲學依據。這本書也應運而生。

  坦白的說,讀本書之前我從來沒想到高等教育有這麼多哲學的問題需要回答,在開頭的導言裡,作者羅列了他認為自己將在本書裡論述的問題,閱讀完本書後,我想根據自己的理解回答一下其中的幾個問題:

  “我們怎樣才能知道高深的學問在何時是可靠的?”

  用一句話來回答這個問題,那就是:當高深的學問來自學術自治的學術團體時它是可靠的。但是,這就引出新的問題,誰來監督或者評價這些高深的學問。首先,這些高深的學問是“超出一般的、複雜的甚至是神秘的知識”,這就排除了社會上大多數人能夠理解的可能性,但是作為唯一能夠真正理解這些知識的複雜性的專家和學者,一方面是作為高深學問的發現者和創造者,另一方面要求他們自己為自己的成果作出評價,顯然是自相矛盾的。但是,除此之外,好像也沒有誰能勝任了,政府和宗教如果完全控制這些學問,那對真理的探求來說是致命傷,學生作為高深學問的接受者是不能作為指導和評價的一方的。在現實生活中,完完全全的學術自治也是不存在的,原因主要有:經費上做不到完全獨立的,當然這也是一個主要的方面;政府和社會上各界團體包括宗教團體是不可能完全撒手不管的;學生對於自己要接受的知識是有一定的知情權的,特別是在現在,學生的意願和需求越來越重要的情況下。

  “高深的學問是否因為要躲避市場和政治競爭場所的曲解,而只好被關在密封 的象牙塔中,或者應該在具有這些成分和事件的熔爐中得到錘鍊?”

  歷史是不可能倒退的,而且在真正的象牙塔中也不會追求到真理的,更何況現在的社會還沒發達到可以完全發展不用改善現有人類的生存條件和生活質量的知識,那麼就不能不在社會中“摸打滾爬”,但是“躲避市場和政治競爭場所的曲解”對於高深學問來時也是很有必要的,但關鍵是要躲避的是“曲解”,而不是積極的影響,一定要在各種因素中走出自己的一條路,受社會各方面的影響是肯定的和不可避免的,但只是影響,不能讓它們“鳩佔鵲巢”。

  “顯然,並不是被個人都具有掌握高深學問的才能的,那麼學院和大學之門應該向誰開放,選擇的標準應該是門第主義、功利主義還是平等主義?”

  我覺得,學院和大學之門應該向那些願意接受並有能力完成對高深學問追求的所有人開放。這其中,判斷一個人是不是有能力接受高等教育也是一個難點問題,我覺得,應該把高等教育建立成一個金字塔式的系統,能夠適應從低到高不同能力的人關於高等教育的需求。

  以上是我對本書的一點看法,不足之處,請老師指正。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3

  近期購買《教育哲學》一書,平常時有接觸一些教育名家的書籍,但有關哲人關心或關注教育問題的書是便是頭次,試想他們能從更高的視角來思考教育,一些深邃的教育觀點和思考值得深思。

  關於“開學第一課”事件,想必記憶猶新,微信、微博上引起了巨大反響,讓重新審視現階段社會培養怎樣的人呢,我們的教育如何跟上時代的步伐呢?按《春秋公羊傳》的分類,現在社會的形態是正處於昇平世(小康水平左右),教育也應該與之相適應以追求審美主義、自然主義和情感主義為核心的浪漫主義。但如果長期推行智育、美育與情感教育的“休養生息”必然導致國家或者社會的危機。在我們追求“柔性”教育過程中對於學生“苦其心志、勞其筋骨”的磨練或挫折的“剛性”教育是很有必要的,強大的個人或民族,並不見得頭腦多麼聰明,四肢多麼發達,重要的是這個人或民族是否有強大的意志力。因此培養學生勇敢果斷、剛毅堅韌的意志訓練尤為重要。

  目前的學校教學還是偏向於智育,單向度地重視知識與技能的傳授,學校被簡單理解主“學知識”或“讀書”的地方,學生的學習似乎與情感、情趣、信念、信仰沒有任何關係。常常聽到學生厭學、逃學的現象,而教師簡單地抱怨學生的怠慢、冷漠或墮落,更有甚者指責“世風日下”。“對牛彈琴”固然有牛的冥顧不化的責任,但首要的過失在於彈琴者的魯莽和盲目。對牛彈琴式的教學屬於不顧物件、不顧時機的強迫教學。

  在這個地方缺乏情感、情趣、信念、信仰等教育該有的溫度。如何使學生被喚醒、被激勵、被引領、被召喚、被興奮,更是我們教師教學藝術的反應和回饋。因此教師要把“興發”(興起和引發學生主動學習)作為自己的首要責任和使命,學生將自動進入“孔顏樂處”的自我興髮狀態。同時在評價上能夠以不同的形式滿足學生“被尊重”、“被承認”的情感需要,學生將會主動學習或自學。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4

  這兩天讀了《教育哲學》,這本書的邏輯性是很強的,從什麼是教育哲學,教育哲學的歷史,從人生與教育,知識與教育,理性與教育,自由與教育,民主與教育,公正與教育幾個方面進行論述。其實,我也不是很明白裡面講的東西,主要的體會就是:教育哲學是個力量學科,研究人的發展問題,比如人生:書中講了很多的人生觀,宗教人,自然人,社會人,理性人等,可以講是用哲學的方法研究教育的問題,用教育來擴充套件哲學的界限。記得最早的時候教育學是從哲學中分出的一門學科。康德最早在大學裡講授這門課,隨後赫爾巴特在大學裡教授教育學。

  (1)縮短師生距離,建立自信心。多年的教學經驗證明,在美術教學中與學生之間的空間距離,很大程度上,能影響學生主動參與教學的強度及時間。因此,我在教學中,採用了主動在美術課堂裡來回走動的方式“接近”後面的學生:拍拍頭、摸摸小手……主動借美術用具給膽怯的學生,縮短與他們之間的空間距離,從而縮短師生的心理距離,為全體學生積極主動參與創造條件。

  (2)給予學生安全感,培養自信心。絕大部分學生對教師有一種畏懼心理,為了使學生主動地、充分地參與教學活動,在美術課堂教學中首先使學生從心理上感到是安全的,回答問題不論對錯,都不會影響老師和同學對自己的看法,特別是回答錯誤時不會受到批評與嘲笑,還不斷鼓勵學生:“你說的非常棒!如果能再補充一點,會更好!”“小朋友,你回答很精彩,能再說的更流利些嗎?”……接著,多鼓勵所有學生參與各種美術課堂活動,給學生改正錯誤的機會,使用一些使人輕鬆愉快的教學手段:、故事、遊戲……給學生足夠的安全感,那麼,即使沒把握回答的問題,學生也會爭先恐後地參與,不但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而且其創造性也會大大增強了。

  (3)讓學生獲得成就感,鞏固自信心。

  教育與人生,教育可以提高人生的境界,可以從一般接受很好教育的人都有很好的素質和寬廣的胸懷。接受過教育的人遇事冷靜,沉著,認真地思考來尋求解決問題的最好辦法,而沒有接受很好教育的人會遇事衝動或盲從,他們更容易被感情所轄制。由此定義可知,教育哲學涵蓋的層面十分廣闊。在《教育哲學》這本書中,書中用了很多的事例和體會,把枯燥的教育學、心理學的基本觀點闡述得生動、明白,讀來令人倍感親切,深受啟發。那些關於教育的真知灼見,值得我們一遍又一遍的品味、反思。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5

  為了讓我們能夠得到發展,更重要的是能發現自己的可發展性,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教於有聲,育於無聲,教育有聲無聲之間完成使命。所有這些命題應然:教育應當成為教育。教育首先是自己看到人的可發展性,然而,具體到個人,並不一定都能看到自己的可發展性,因而,教育要引導人去看,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並且,可發展性本身也還是個流動性概念,它本身亦能發展,故而,教育要輔佐人去發展自己的可發展性。

  教育的根本是人的發展,而發展的前提是人具有可發展性。人有可發展性的原因:人有可授性、可暗示性,正是因為有心靈及五官的配合而具有了這些特性,這些特性使資訊像陽光、雨露一樣被吸納。人的語言也因為人可以吸納各種不同型別的明示或暗示而變得豐富起來,豐富起來的語言本身又大大增強人的吸納能力。然而,這也正是人的可發展性強化了自己的生命力,語言豐富起來的人就是生命力更強旺的自己,向下延伸、向上生長了的自己。

  人有無限的潛能。為了激發這無限的潛能,我們必須要進行教育。

  在《教育哲學》這本書中,要求我們要進行人的全面發展:即換個角度說,全面發展是人的內在要求,社會對人的全面發展的要求是一種外在要求;人的要求與社會的要求,這兩個不同的要求,後者在前者的基礎上,只有建立在前者基礎上才是合理的,並且,只有當後者自覺的建立在前者的基礎上時,社會的要求才變成社會本身的內在要求,社會才不再是撕裂的,不再只是站在外面、站在旁邊呼喊的。

  人的全面發展,在我們現在的教育中時常提到。如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等等的口號的提出等,但當我們真正上課,在學校學習時可並非如此。所謂的“主課”可以隨時搶佔“副課”的時間,每當做作業也可以忽略美術等課程的作業。在這些學校、教師、學生、家長的眼中,成績被排在了首位。所謂“教書育人”,在這本書中,我們能夠看到“人是什麼”,這是為了我們更好的瞭解“教育是什麼”,我們該如何正確的學習。

  果然,作為未來的教育者,要不斷的學習新的知識。要充分了解自己所要做的事。加油吧!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6

  這一章分為三小節,每小節屬於遞進式的。

  1.心理科學的發展。

  從“理論”一詞開篇,主要是為了呼應前一章。“理論”在自然科學發展中,是對科學事情的“解釋”,是可以經過實驗與觀察進行證明的。而在教育中,“理論”這個詞比大部分的其他情境中使用更為頻繁而且隨意。所以本小節主要把教育與其他科學進行類比和分析。

  很多人會同意教育本身並不是一門科學。它反倒是由一個共同的目標所聯絡的一系列實際活動。教育就像醫學和工程學一樣,是一系列實際性活動。如果理解了應用於我們必須工作的物件中的.那些自然規律,我們就會更好地理解如何實施這些活動。

  一個好的教師能夠從平常經驗中足以知曉人類本質的活動,從而有助於他有效實施教學活動。

  關於人的科學的發展,就像關於自然科學的發展一樣,一直是由社會條決定的。

  2.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不同。

  在去剖析“理論”在社會科學中的發展時,文中先是引導我們去比較社會科學與自然科學的不同。而這個不同,可以讓人清楚看出教育理論在實踐中的範圍。

  它們的不同主要表現在四個方面。

  第一,社會科學的發展歷史很短。心理學作為一門實驗科學,其歷史還不到100年。在成為獨立科學之前,它曾經是推測哲學的一個分支。

  第二,人的科學的規律與自然科學的規律不同表現在:自然科學規律可以當作世界上永久的且不可以改變的特徵。而人的本質規律可以有幾種變化的方式。如基因的突變,人類傾向性對社會結構的影響,社會結構也能影響遺傳能力發展的方式。

  第三,社會科學實驗的範圍在很大程度上受到了限制。主要表現在一是道德問題,其二是從技術上來說,出於明顯的原因而在任何大的範圍內改變社會條件是非常困難的。

  第四,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之間最為重要的差別存在於它們各自的發展水平上。科學發展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表現為一個學科的常識知識階段。第二階段為自然歷史階段。第三階段是一個充分發展的科學階段。

  3.何為“教育理論”?

  這是本章最為重要的內容,用本章的結尾來回答:用於教育語境中的“理論”一詞,總體上是一種禮貌性的稱謂。

  這一章節中最為經典的恐怕是對“教育理論”的分類。

  教育理論中的第一類是存在教育著作中的一種形而上學的論斷。它們是作者主觀的猜想,它們既不能透過由成熟和公共認可的方法來收集、檢驗和評估的證據來證實,也不能透過它們來證偽。更重要的是,不管我們是否認為這些論斷有意義或者可以被證明,我們至少應該辨認出它們來。

  例如柏拉圖的著作中的教育建議:人在本質是一個與某種物質載體有暫時聯絡的靈魂或精神,這種靈魂和精神先於肉體創生並且不會消散。

  第二類是教育理論中的價值判斷論斷構成。

  一個教育理論的哲學批評,其部分功用是分解出指導價值並使之變得清楚起來。教育改革者的大部分流行語和口號都是陳腐的價值判斷,諸如“依天性而教育”“為民主而教育”“機會平等”“為公民資格而教”等。更重要的是,這一類指示不應該只是單純的口號。它們應當明確地規劃出來,與實踐相聯絡並被辨出真相。一種不加診斷的價值判斷是造成智識困惑的源頭。

  教育理論的第三種組成是經驗性的。這個很好理解,屬於我們在教育過程中所獲得的經驗。但文中把這種經驗又分為了兩類。第一類是在生活於心理學成為一門成熟的實驗科學之前的那些理論家的作品中相對比較常見,它們由對教育實踐的建議組成。一種新的教學方法比起一種新的教育理論來說更具有影響力,因為它得益於“實踐”。而大部分教育理論與其實踐之間的聯絡,並不是如此緊密。不管是已經發生的理論,還是準備發生的,它們只是教育實踐創新上的裝飾,真正起作用的是實踐本身。

  另一種是單是建立在“實踐”所獲取的經驗上的,而是在邊實踐,邊修正的教育理論。理論和實踐 變成了一種互動關係,理論指導實踐,實踐修正理論。今天關於感知、學習、動機、“智力”的本質及其分配和發展、教育落後的誘因以及諸如此類的其他方面的知識,有助於我們朝著所期望的改善結果的方向上改進教育實踐。

  所以作者在辯明“理論”以後,說出了“只有在我們擾成熟的心理學或社會學實驗結果應用教育實踐之時,它才能得到證明”,它才能稱之為“教育理論”。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7

  這本教材從封面上就給人一種理論性很強的感覺,事實上也確實如此。但是翻閱下來,你又能夠從中得到一些不同以往的關於教育的理念和認知。

  一直以來,教育哲學的研究和教學始終面臨著這樣或那樣的質疑:教育哲學有必要嗎?有哲學就行了,何必又添一個教育哲學?書的開篇就為我們說明了哲學對於教育理論和實踐,重新闡述了哲學的概念,從而說明教育哲學獨立存在的意義。

  就拿書中第三章第三節的人的境界與教育來說,聯絡的普遍性告訴我們兩者是相輔相成的,人的境界和教育內部間也存在著深刻的聯絡。對受教者來說,境界越高,對教育的接受程度就越高;教育程度越高,自身的境界也會相應提升。同樣這個結論對施教者而言也適用。施教者的人生境界提升對受教者的教育也會起到促進作用。這樣環環相扣的關係怎麼能不引起我們重視?

  書中有許許多多的問題值得我們去思考。比如什麼是“人的存在性”?人既然存在在這個世界上,就會有很多的屬性,而這些屬性的總和,就是人的存在性。其中一個重要體現就是人的意識性。每個人都有意識,誰都不願意自己的意識被別人剝奪。讓別人做他不想做的事,就是剝奪他人的意識。可熱衷於掌控他人意識的人不在少數。

  這在教育領域,就體現為教師的灌輸,為教學設定過多的標準答案等等,都是以教師為主體,忽略了學生主體意識的一種體現。按石中英教授的話來說,就是一種“不人道的精神虐殺”,當然這種措辭有些嚴厲。

  我們總是想當然得認為學生的思想幼稚,需要老師在各方面進行教育,但並不意味著教師就有權力剝奪他們意識。如果這樣,學生就容易人云亦云,盲目從眾,喪失自我,缺乏創新意識。因此,教師不能代替學生去思考問題,用自己的意識來代替他們的,忽略他們最基本的作為人的存在性。

  教師應當要尊重學生的發言,即使錯了也不急於反駁他們的觀點,而是要把正確的觀點陳述出來,讓學生做對比,從而得出最終的答案,並且反思自己的思考過程存在那些漏洞。不能心急,為了課程的流暢,把答案直接說出來。現在的教育應當充分體現學生為主體,讓學生在課堂上樹立主人翁的意識,教師則要成為學生與知識之間的橋樑,成為教育的引導者。只有這樣,學生才能真正走出一條屬於自己的康莊大道。

  以上只是我對《教育哲學》這本書部分章節的一些淺薄認識,相信在讀完全篇後,還能有更多的感悟。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8

  最近,我閱讀了鄭毓信著的《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這本書包括數學教育哲學概論,多元的、辯證的數學觀,數學教育目標的現代發展,數學教育的文化相關性,學習理論的現代發展,數學教學的現代研究,關於課程改革的若干深層次思考等內容。本書集中反映了作者在數學教育哲學領域內的最新工作,一方面從理論高度對數學教育的一些重大問題 (如數學課程改革、數學教育的國際比較研究和中國數學教育的界定與建設等)作出具體分析,從而充分發揮數學教育哲學的實踐功能;另一方面,又以相關實踐為背景對數學教育哲學的各個基本問題作出更為深入的思考,從而進一步促進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建設。理論與實踐的密切結合是這一著作的主要特點,也可被看成是中國數學教育哲學未來發展的必然途徑。

  讀了《數學教育哲學的理論與實踐》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

  一、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數學。

  長期以來我國的數學教育是一種典型的精英教育。現代社會的發展又需要精英,需要有專業知識和專業精神的人,全盤否定精英教育的價值也是不可取的。因此大眾數學教育強調“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就有解決大眾數學教育和精英數學教育的矛盾衝突的意思,認為大眾數學與精英教育並不對立。“恰恰相反,大眾數學意義下的數學課程提供了更為廣泛的現代數學分支的原始生長點,它為對數學有特殊才能和愛好的學生提供了更多的發展機會。”從精英教育到大眾數學:如果新的改革是以降低要求、放慢進度來實現“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那麼,無論對此作出怎樣的辯護,我們都不應迴避必然會對我國的未來發展造成嚴重的消極影響這樣的事實。顯然,大眾數學教育和精英數學教育之間的矛盾並沒有那麼容易解決。稍有一點專業知識的人都明白,一個人如果沒有精深的數學專業素養是不可能領略數學之美、透徹領會數學內蘊之深厚的。大眾數學教育所倡導的數學教育思想必須依託於數學學科的成熟發展。

  二、奧賽難題要不要做。

  現在那麼多數學家反對奧賽,認為目前奧數教育的泛濫已經成為一種社會公害,不僅損害了青少年的休息健康,更讓家庭背上沉重的經濟負擔;而且是完全違反教育規律的。而我們的社會、家長和一部分教師卻樂此不疲,一個班級只要有一位學生家長送自己的孩子去校外學習,保證其他孩子的家長裡就坐不住了。奧數的培訓與競賽屬於面向少數有天分學生的精英教育,中高考加分政策的出現是人才選拔機制的最佳化,如果以這兩個沒有懸疑的概念本身為基點,把話題糾結在哪個年齡段涉足奧數為宜、奧數摧殘中小學生的表現有哪些,如此就“奧數”說“奧數”,那麼爭論就會沿著這些枝蔓“跑偏”以至無解。孩子千辛萬苦換來的奧賽成績,只要能在小升初、中高考的競爭中起到百分之一的作用,家長就願付出百分之百的努力。我們又有什麼必要加以阻止呢。雖然數學強調聯絡生活,但當今中國的教育又有多少東西能聯絡生活,聯絡孩子呢。

  三、數學計算還重要嗎。

  數學史告訴我們數值計算是數學的起點之一,雖然今天這個任務已經交給計算器和計算機了,今天的孩子能掌握初步的數值計算就足夠了,但計算中蘊含的邏輯思維算理、法則及它在為今後對符號、式子的推理性“運算”打基礎。數學的根本特質其實是一種對人類操作方式、尤其是思維的的反思、提煉與最佳化活動。所以本人認為在小學階段計算的教學不能放鬆、反而需要加強。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9

  最近讀了《音樂教育的哲學》(推進願景)一書,它是由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貝內特·雷默所著,2011年8月人民音樂出版社出版發行了熊蕾翻譯的中譯本。這是一本系統論述美國音樂教育的音樂教育哲學專著。作者貝內特·雷默是美國著名的音樂教育學家,是美國音樂教育領域中審美教育的倡導者。

  過去,我雖讀過一些音樂理論但沒有如此深刻的感觸。第一,雷默的不斷進取精神。堅持自己的音樂教育理論的核心思想,不斷的跟蹤、消化,融會貫通,並運用到他對音樂教育的理論探索中。第二,雷默對不同觀點的包容態度。面對音樂教育界內部外部的質疑,受到的一個又一個理認思潮的衝擊和挑戰,雷默並不是簡單地加以肯定或否定,對持與他不同觀點的學者,雷默沒有粗暴地批評或一味自我辯護,而是心平氣和地從不同角度加以分析,將其合理和不合理的因素加以分析地展示給讀者,同時提出一種求同存異的融合主義立場,主張在承認差別的基礎上將不同觀點的合理部分融合起來。第三,雷默對不同文化的理解和尊重。以真心去探究不同民族文化的靈魂,“從內心認知”國於他的理論在世界各國音樂教育界的傳播。第四,雷默的嚴謹治學的學風。書中加入了其領域的研究成果,如心理學、神經學。在自己深入研究後本著融合主義的態度對其進行引述、分析而運用不同觀點時,不是將這些觀觀點簡單化到黑就是黑,白就是白的極端狀態,而是辛辛苦苦地把這些思想異同仔細區分出來。

  另外,我讀完此書後再次深刻地體會到音樂是聽覺藝術,音樂欣賞是以具體音樂作品為物件,透過聆聽來體驗音樂,從而得到審美感受的一種活動。在音樂欣賞過程中,聆聽無疑是最主要的方式,語言只是一種輔助手段。科普蘭認為:“如果你要更好地理解音樂,沒有比傾聽音樂更重要的了,什麼也代替不了傾聽音樂。”我國初中音樂課程大量安排了藝術欣賞內容,教學大綱也指出音樂欣賞應以聆聽音樂為主。教師恰當的講解,可以引導學生更好地去體驗、理解音樂。

  在書中雷默以美國國民音樂教育就中國的音樂教育也提出一些建議:理想的教師應是鼓勵音樂以儘可能多的方式進行開放自由的探索的人,以廣泛、深刻、音樂性的理解為首要目標,將技能培養作為達到那個更大目標的一種必要的手段。理想的境界是提供一種音樂性的教育而不是音樂培訓。

  1、唱各種曲目,獨唱並與他人合唱

  2、用樂器演奏各種曲目,獨奏並與他人合奏。

  3、即興創作表演旋律、變奏和伴奏。

  4、在具體指導的範圍內作曲並改編樂曲

  5、讀譜記譜。

  6、聽賞中、分析並描述音樂

  7、對音樂和音樂表演進行評價

  8、理解音樂和其分人文藝術與人文藝術以外的學科之間的關係。

  9、理解音樂與歷史和文化的關係。

  對於這九個方面的內容,他向中國的音樂工作者提出兩個與其它國家音樂工作者一樣的問題:

  1、這九方面的內容有沒有和中國的音樂教育不相關的?

  2、對這九方面是否應當有所補充,以便特別切合中國的音樂教育?

  而所得到的答案與其它所有國家音樂工作者一致的答案“沒有”、“不用”。若如此,中國的音樂教育者面臨的即是如何把這一套較為寬泛的學習納入普通音樂教育的基礎之中,也就是說我們將面臨著一個重大的挑戰。雷默還提出所有的音樂教育者還有另一個重大挑戰“如何在學習並保留傳統音樂和包容外族文化的音樂之間,達到一種健康的平衡”。

  雷默作為美國著名音樂教育家深厚的音樂修養,也為我們研究音樂教育提供了很好的參照。本書突現了一個前提,即音樂教育的基本性質和價值是由音樂的本質和價值決定的。雷預設為採納多視角和多種觀點的合理成分是建構一種音樂教育的普遍哲學必須給予充分思考的。這種相容、平衡的認識以及態度,對音樂教育的理論研究和教學實踐十分有益,並且很適用。相信音樂教育會在一種多維度的邏輯體系和價值觀的構建中發展得越來越好。

  總的來說,這是一本融實踐性與研究性為一體的,具有很強可讀性的理論專著,值得一讀。尤其本書強調對音樂教育中音樂自身的關注,這對我國音樂藝術教育課程改革的意義是很大的。當前我國的普通學校音樂教育中也存在著僅僅重視音樂本身之外的體驗,而忽略對音樂本身的關注的問題。上個世紀90年代,我國已經有學者提出音樂教育應該“走進音樂”,倡導關注音樂自身,啟動音樂思維,這與雷默教授在此書中所強調的觀點可以說是不謀而合的。

  當然,音樂教育改革不可能依靠一本書的出版、或是一個觀點的提出就可以完成的,這需要所有音樂教育工作者的齊心協力。一本書最有價值的地方,在於它能給我們某些啟示。正如雷默在本書的前言中指出,“我深深地希望本書對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將會有意義、有幫助。我相信,本書大部分內容不僅適用於美國和其他任何地方的音樂教育,也適用於中國的音樂教育。如果本書哪怕只有一部分,也許有大部分,幫助中國音樂教育工作者澄清了他們和我們都同樣獻身於其中的那門藝術——音樂——的信仰和價值觀——即他們的哲學,那我就心滿意足了”。

  《音樂教育的哲學》使我非常明確地找到了在音樂教學中一直以來困惑著我的一些問題的答案,也為我今後的工作提供了堅實的理論依據,我如同迷路的航行者突然找到了引路的燈塔。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10

  有兩個美國科學家做過一個有趣的實驗。他們在兩個玻璃瓶裡各放進5只蒼蠅和5只蜜蜂。然後將玻璃瓶的底部對著有光亮的一方,而將開口朝向暗的一方。幾小時之後,科學家發現,5只蒼蠅全都在玻璃瓶後端找到了出路,而那5只蜜蜂則全都撞、死了。蜜蜂為什麼找不到出口?透過觀察發現,蜜蜂依經驗認定:有光源的地方才是出口,它們每次都用盡了力量撞向光源,而同樣的犧牲也不能喚醒它們,在尋找出口時,也不會互相幫助。

  以上一段話是摘自《教師教育哲學》第六章教師的教育功能中的一段話。作為一名教育學的學生,在閱讀教育著作時,我會更加關注怎麼做好一個教師這個點。“迴歸本真的教師”是這本書第二部分的大標題,可是我在想教師的本真狀態是什麼樣子,而現在大多數的教師是什麼樣的狀態。在第二部分中提到教師的教育功能、教育的文化使命、教師的教育使命、教師的教育行為,教師的本真就體現。在四個方面。回到蜜蜂蒼蠅的問題上,蜜蜂死在瓶中,不是因為蜜蜂不知道只有找到出口才能存活的道理(知識)。其實,要存活,就要走出瓶子,這只是一個知識點。“蜜蜂”懂得這個“知識點”,因為他循著光源尋找出口。問題是。如何在最現實的環境條件下運用“這個知識點”,蜜蜂不能回答這個問題。

  蜜蜂處在材料所描述的環境時,就需要把“知識”轉化成“能力”。聯絡到到實際教育活動,教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似乎只是強調“找到瓶口”這樣一個概念,是在從事這樣的“科學”知識教育。教師教授學生知識,盲目灌輸,從有沒有問問學生在實際生活有沒有成功運用所學知識。學生只學到知識的表面,卻不知道怎麼正確運用知識,等於白學。回到教師本真這個問題上,教師的本真就是教授學生從各個方面正確運用所學知識,不要像“蜜蜂”一樣,雖知道有光亮的地方就有出口,卻不知道外部環境是變得,要懂得把“能力”轉換成“能力”,找到“出口”。

  事實上,人生活於世界之中,掌握與瞭解類似於“找到瓶口才能存活”的知識,這是人的認知活動。除了認知活動,尚有道德、審美的需要。而道德、審美的需要與認知活動存在差異。認知活動主要是透過概念解釋的方式“認識事物”,揭示事物“是什麼”,而滿足後兩者的需要,可以看做受教育者意義的成長,意義成長涵蓋了受教育者認知的經驗,是受教育者超越認知發展的更高層次的人的發展目標。因此,這種需求未必與具體的一件事完全對應,可以透過事物本身揭示事物背後隱藏的更深一層的意義。所以,教師的教育活動中,事實性的認識、道德需求與審美判斷都應保持統一,不可分離。

  教育哲學讀後感 篇11

  教師的成長無不經歷一個漫長的錘鍊過程,這一過程不是“熬”,不是“混”,而是生命的建造。為此教師有必要擺脫經驗主義的狹隘與無知,學一點形而上的哲學,把自己的個人生命與教育的生命有效打通,使之成為內在的需求和心靈的指向。我們知道,一個教師在學校摸爬滾打十年八載,即使不曾讀過什麼書,研究過什麼理論,也自會對學生的成長規律和課堂的教學規律瞭然於胸,能耐大者便可縱橫無羈,坐穩優秀教師的位置了。但仔細想想這種優秀其實不過是做到了匠人的地步而已,並不曾明白師之為師的真正意義。

  海德格爾在《存在與時間》中講“存在”與“存在者”是兩個意義完全不同的概念,“存在”是先天的,是本能,我們教學並且取得優異的成績,得到社會的認可,這很了不起,但這只是一個基本的存在,另一個人也能做得這麼好。什麼是“存在者”呢?“存在者”知道自己在追求什麼,知道自己的使命,明白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最終指向何方。“存在者”的“存在”在整個教育網路中有明確的定位,它對教育事業的整體發展起著承前啟後的推動作用,教育事業也因這些“存在者”而不斷更新血液,充滿活力。在這裡,我們姑且把教育領域的“存在者”稱之為“教育存在者”,正是源於每一個“教育存在者”的“存在”,才使得教育事業拾級而上,漸覽高峰美景。反觀單純的“教育存在”,只是一個個孤立的現象,也許單看很美,但由於它缺乏內在的指向,而註定只是一個“沒頭腦”。現實中,我們經常會看到這樣的學校,紀律森嚴,秩序井然,行動一致,成績優秀,但問及學校的文化及核心價值,則張口結舌,無話可答。請想一想,我們的社會,我們的民族需要的就是一群擁有高分的“沒頭腦”嗎?知識可以慢慢去學,經驗可以慢慢去積累,可荒棄的靈魂能夠彌補得回來嗎?

  這裡拋開教育決策者不去說,且看我們一線的教師如何將自己塑造成一個“教育存在者”,如何為自己建立起超越於經驗之上的哲學與信仰。用心參悟自我,“物皆著我之色彩”,教師首先是天地間大寫的人,雖則他也會為生計故,替自己的小家精打細算,但在更高層面上,他應該是社會的良心,應該有所堅守。教師要主宰自己就“不宜妄自菲薄”,因為我們的寶貴財富是文化和精神。如同愛護我們的眼睛一樣愛護我們的精神名譽吧!且把我們的痛苦與喜悅融匯在這神聖的事業之中。葉瀾老師說:“一個教師寫一輩子教案不一定成為名師,如果一個教師寫三年教學反思就有可能成為名師。”其實“教案”“教學反思”只是形式而已,重要的是這個教案、反思中有了一個你,一切就變得不一樣了!

【教育哲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