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3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想必你有不少可以分享的東西,為此需要認真地寫一寫讀後感了。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教育的姿態讀後感,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1

  《教育的姿態》一書是於漪老師關於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作為一名教育家,於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無限熱愛和崇高的使命感,讓教育熠熠閃光,讓我對投身教育的腳步更為執著而堅定。於漪老師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和生命的發展。這不正是我不斷追求和嚮往的境界嗎?帶著興奮,我走進書中,探尋著於漪老師心中的“愛”與“人”的真諦。

  為人師者,我們都知道要心中有愛。但教育需要怎樣的“愛”呢?“在學校十多年的基礎教育將奠定和影響孩子的一生”,這是於漪老師以人為本的出發點。漫漫60年的教學生涯中,她拒絕各種利益的誘惑,哪怕在80高齡依然活躍在教育改革第一線,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她深愛著學生。在她的眼裡,每個學生都是金子,要為國家培養“有魂有根”的棟樑之才是她孜孜以求的理想。“教育物件無法選擇,只要是生長在這片熱土上的孩子,我們都要真心實意、全心全意地愛他們。”這是於漪老師畢生堅守的信念。

  教師應有的另一個姿態便是敬畏生命。每位學生的生命都是珍貴的,每位學生的成長都是有規律的,教師敬畏每們學生的生命,遵循他們的成長規律施以切合身心發展的教育。就因為敬畏,他們會尊重;就因為敬畏,他們會呵護;就因為敬畏,他們會研究。

  愛,是一本永遠解讀不完的書,於漪老師精湛的專業水平、高深的教育思想是常人無法超越的,但她的信念、精神、品行以及時時流露的責任感和使命感,是我學習的榜樣。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2

  《教育的美好姿態》不僅僅是一個語文人在談語文談教育,它更是美好的心靈絮語。散落散見於書中的是一個個美好的自然意象:秋天的落葉,悠悠的流水,夏日的鳴蟬,鋪滿大地的野草,潔白的雪,悠長的巷……從文章的題目便可見一斑:《請給春天一點時間》《喊向月亮的聲音》《雜草的語文之旅》《每一片雪,都是一片靈動的思緒》《穿越群體,你卻不是孤島》……

  顆顆珍珠串成了美麗的項鍊,道道河水流成了詩意的生活:我看著小鳥在空中輕捷的劃過痕跡,我看著小草在土地的囈語聲中悄悄萌芽,所有小蟲子都和我一起輕舞飛揚,我就把春天留在我的眼睛裡。雪花倏忽鑽進我的衣領,我會伸出手,接過下一朵花瓣一樣的晶瑩,等待空中下一個柔軟的飄落,把足跡留在雪白的大地上。

  詩意的生活不是空中樓閣,有哲思,更有語文:走進山水,山水給你語文的.靈感;融入森林,花樹給你教學的指引;看落葉,金黃的脈絡裡有語文的氣息;讀天空,廣闊無垠中自有一個課堂。你把父親的脊樑看成詩歌,你把母親的白髮寫成散文,你用愛向大地致敬,你用敬畏向螞蟻叩首。語文教學的感覺,不是每天匍匐在大部頭書籍裡就能找到的。

  一個行走於滾滾紅塵卻不染世俗之氣,汪洋恣肆地將自然融入生活融入工作的人,怎能不是擁有一顆童心的大愛之人?大音希聲大象無形,此刻,我想起了艾青的詩:為什麼我的眼裡常含淚水,因為我對這土地愛得深切。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3

  近幾天,我有幸拜讀了於漪老師所著的《教育的姿態》一書,文中闡述了於漪老師對中國教育現狀的總結與深思。在於漪老師看來,教育應有自己的樣子,中國教育應有中國自己的樣子。正因為如此,於漪老師在《教育的姿態》一書中多次強調“中國人一定要說中國話”、“要建立自己的教育話語權”等。

  作為教育家,於漪老師用她對教育事業的熱愛和崇高使命感,撥開亂象的叢莽,讓教育之魂魄閃光。於漪老師一直希望教育要回歸到“愛”和“人”上,去幫助學生實現精神的提升,生命的發展。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過一句話:“把整個心靈都奉獻給孩子吧!他們是那樣的天真、可愛,每一個都是可以成為有用之才的,你們眼裡、心裡都要裝著孩子??”愛,是成為教師的前提。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沒有愛,便不能為師。在日常的生活中,我們要學會發現學生的優點,去愛每一位學生,只有我們愛他們,他們才會愛我們。把教育當作一份事業,而不僅僅是一種職業,熱愛這份事業,就會熱愛學生,對學生的那份真情就會情不自禁的流露或者瞬間迸發。送出你的真心,用愛與學生去交流,拉近與孩子們之間的距離。當我們做到了這些,就能夠讓我們的學生“親其師,信其道”。

  今後,我會把書中所學運用到自己的工作中去,努力成為一名受學生愛戴的人民教師。

【教育的姿態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