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5篇

  身為一名到崗不久的老師,我們都希望有一流的課堂教學能力,透過教學反思可以很好地改正講課缺點,教學反思應該怎麼寫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我利用多媒體課件,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一邊出示小村莊變化後的圖,一邊說:“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趣。

  二、在閱讀中感悟。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字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我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說出了“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麼?學生都說體會到村裡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後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後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透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在學文的過程中,也藉助了課件的手段,讓學生認識了“犁”,體會了“裸露”,更透過一段真實的影像,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透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透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啥?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透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絡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2

  上學期,我們學校組織了星級教師面向家長開放課堂的活動,聽到這個訊息,我的心裡既興奮又擔心,興奮的是,一直以來我就有這樣一個心願,把家長請進課堂,讓他們親身感受一下孩子的學習的氛圍;擔心的是,家長大多關注自己的孩子,如果他的孩子在這節課上沒有發言或沒有令他滿意的表現,他很有可能對老師或者自己的孩子有不滿,這樣就會適得其反,於是,在事先對家長和學生的心態進行分析之後,我給家長髮去了邀請函,邀請函中寫道:“

  尊敬的三年五班家長您好:

  一直以來,我都有一個心願,那就是讓您走進課堂,親眼看一看您的孩子的學習狀態,感受一下您的孩子的成長與進步,我想,當您真的步入課堂時,您的收穫絕不僅僅是這些,在為孩子的進步驕傲的同時,您將又一次的走進童年,找回童年的記憶,正如我們一起放風箏,一起拍全家福,一起走進秋天去和孩子們感受童年的快樂一樣。這一次,我邀請您走進課堂,以另外一種方式感受我們一家人團聚的快樂。……”我想家長接到這樣一封邀請函之後,一定會放平心態,懷著一種欣賞和懷舊的心理走進課堂,於是這次活動有了一個良好的開端。

  為了課堂上產生更好的互動效果,課前我採取了老師、學生、家長三者互相溝通的方式,經過簡短的溝通,孩子們緊張的情緒一下子放鬆下來,進入了最佳的學習狀態。

  上課伊始,我首先讓孩子們三讀課題,然後提問“在頭腦中產生了什麼問題?”“課文講了什麼故事?”“這是一個什麼樣的小村莊?”於是我引導學生帶著問題讀書,瞭解小村莊的過去和現在。在學生彙報到以前這是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時,我讓學生充分的發揮想象,這美麗的小村莊裡可能有什麼?再此處,學生的語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鍛鍊。“那你們想不想把這美麗的村莊畫出來呀?”學生的熱情馬上高漲起來,我號召家長也參與進來和我們的學生一起畫,學生們看到家長和我們一起學習,積極性更高了。於是,家長、學生共同完成了一幅“美麗的小村莊”。

  課堂中,當我給孩子們播放了人們濫砍、濫伐森林,導致洪水淹沒村莊的錄象時,孩子們的心靈被震撼了,“你想說點什麼嗎?”一個孩子站起來:“老師,我很害怕,我怕我們現在還在破壞環境,遲早有一天,我們的城市也會被淹沒……”這是發自孩子內心多麼真實的聲音啊,我順勢引導,“那麼,為了讓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你想為我們的城市做些什麼呢?”學生的思維被激發出來,紛紛談了自己的想法。課後我發現,由於那個孩子的發言,我們很自然地想到要為城市做些什麼?導致了在課堂上整個“小村莊如何被毀滅的?”這一部分根本沒處理,這算不算是教學的失誤呢?但我想,即使孩子們不去細摳這一段,透過那一段觸目驚心的錄影,難道還理解不了小村莊是如何被毀滅的嗎?這促使我在思考,課堂上,完成老師的預設任務重要呢?還是從學生的需要出發重要呢?

  這節課結束後家長們都很激動,一位老人在反饋中說“50年代我上小學時,只是老師在上面講,學生在下面聽,很少有學生髮言,而你的學生個個爭先恐後,積極的發言,言語都是純真直率的,你隨時糾正他們的錯誤,其場面熱烈感人,我被你和你的學生震撼了。”有的家長說“沒想到現代課堂教學已經如此精彩,學生們的反應如此之快,回答問題是那麼嚴謹,思路那麼開闊,作為他們父輩的我,心裡也是自嘆弗如。感嘆之餘,對老師的尊敬和感激之情又添一分。”有的家長說“

  二十幾年來,我第一次坐在課堂上,心情很激動,孩子們在課堂上的表現使我很吃驚,現在的孩子,在語言上的表達非常出色,作為家長我覺得新一代的學生的思想和觀念與我們有很大的差別,敢想、敢說、敢做,這跟您的教學方法是分不開的,真的使我非常感動。”

  家長對於我教學工作的認可將是我繼續不斷努力進取的動力,在感謝家長對於我的認可時,我更感謝學校,感謝我們繼紅這片沃土,是我們學校領導大膽創新的想法,讓學生、家長進一步的理解了老師的工作,是這種全新的溝通方式,讓我和學生、家長又走進了一步,讓我又一次地進步和成長。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3

  在教學本課的時候我嘗試用以下四步進行教學。

  第一步:激趣引題自學探究

  激趣引題是指教師的課堂匯入自學探究是指教師提示後的學生活動,這一環節起著影響全域性、輻射全課的作用。要求教師一堂課的開頭就像一塊無形的“磁鐵”,雖然只有短短的一兩分鐘,都能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調動學生的情緒,打動學生的心靈,形成良好的課堂氣氛切入口。師簡短的匯入為學生自學探究作鋪墊,學生有了濃厚的興趣,就會主動地進人自學探究階段。在激趣引題時,我讓學生把自己想象中的小村莊說說畫畫,學生非常感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吸引到文章中了。接著就課文提出解決不了的問題。提出了:1)“一切”是什麼?2)小村莊為什麼消失了?

  第二步:解疑引導合作探究

  學生自學探究是學中有探,探中有學,一般問題讓學生在邊學邊探中自行解決,不理解或解決不了的疑難問題,可集中在這一階段解決,這一步開始付給學生3-5分鐘時間,簡要表述各自探究中的難點,要求學生不重複、不提與主題無關的問題。透過上一個環節的提出問題,在這個環節中讓學生根據問題進行探究。學生透過小組討論學習基本上把問題解決了。

  第三步:明理強化實踐探究

  這一步既是對探究成績的鞏固,又是對探究效果的檢驗,其作用在於幫助學生學會方法。首先,我根據教材要求和學生合作探究情況,簡要歸納、概括討論要點,掌握什麼方法,理清什麼概念,明白什麼道理,幾句畫龍點睛的話,就給學生以明明白白、清清楚楚的交待。然後,要求學生運用自學和討論探究獲得的知識,學會舉一反三,解決類似或相關的問題。

  第四步:激勵評價深入探究

  這一階段既要總結前三步探究活動的基本收穫,對學生積極主動參與探究給予充分肯定,又要得出結論,為學生今後解決類似或相關問題導向指路。其作用在於進一步讓學生牢記探究的方法,養成自主探究的習慣,把學習探究變成自己生活的一大樂趣。透過探究學習這篇課文,學生學會了聯絡其他知識展開想象來解決問題。

  總的來說,按這四個步驟進行教學基本上體現出探究的意味。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4

  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山谷中那環境優美的小村莊,“山上的森林鬱鬱蔥蔥,村前河水清澈見底,天空湛藍深遠,空氣清新甜潤”;人們靠著手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建造房子、製造工具、打造***,過上了不錯的“日子”。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

  能對孩子說些什麼呢?

  “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儘管樹木利用低效,但 “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我們無法批判小村莊居民對樹木森林的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短視的利用,甚至可以說是無知。

  我想,即使小村莊的居民能自覺愛護環境、保護樹木,今天這個小村莊也將不復存在了。君不見多少大樹進城了,開山掘礦了。靠山吃山,靠山吃山,離開了山、離開了水,人將怎麼生存呢?有誰來過問呢?草原上的牧民只能放牧,不能強求他們去認識幾代以後草原沙漠化的危害;平原的農民只能種田,不能強求他們去過問幾代后土壤的肥力不足。所以,不必說小村莊的居民短視,不必說小村莊居民的可憐,因為今天還有很多的人,不僅讀了小村莊的故事,還學會了和小村莊居民一樣“不錯的生活”。還有多少視聽麻木、情感淡漠、缺乏生態倫理的現代人卻無動於衷,因為我們根本不解大自然的語言,不懂動物與植物相依為命的關係,只見樹的立木價值,不顧樹的生存權利和作用,表現為急功近利、巧取豪奪、自以為是的人類中心觀點。

  大自然給我們的報復,只是暫時還未來到罷了!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5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講述的是在一個環境優美的小村莊中,人們靠著手中鋒利的斧頭,將樹木一棵棵砍下來,蓋成房子、造成工具、做成傢俱,過上了“不錯的日子”。但是由於過度砍伐樹木,致使土地裸露,終於在一場連續的大雨之後,咆哮的洪水將小村莊捲走了。揭示了小村莊人們的錯誤行為以及這種錯誤行為引發的嚴重後果。從語言表達上看,文章短小,語言樸實,然而隱含的道理卻非常深刻。從寫作技巧、寫作手法上看,本文按照事情發展的順序記敘了小村莊由美麗到毀滅的過程。在描述小村莊的環境時運用了大量的四字詞語形容小村莊的美麗,運用排比的句式寫出了樹木的變化,用標點符號省略號表現小村莊的環境日益惡化,用擬人的修辭手法寫出了雨下得連綿不斷等等。這些寫作方法的運用使文章讀起來更加的形象、生動。

  因為是借班授課,沒有辦法更多的瞭解學情,根據以往的經驗和對三年級學段的瞭解,學生透過預習能夠大體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基本能夠讀通讀順課文,並能讀出一定的語氣,但在有感情地朗讀方面,還有待於進一步的引導。學生不易理解的可能有以下幾處,一是城市孩子對農村的農具瞭解不夠,需要做適當地補充。二是學生對文字背後的含義難以理解到位,如“鋒利的斧頭”代表什麼,需要教師點撥。

  為了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我主要採用三步教學法,即“預學―――共學――――延學”,以學生為主體,圍繞統領性問題讓學生自讀自悟,輔以多媒體輔助法層層推進教學。依據學段特點和文字特點,把“以讀為本,讀中感悟”作為主要學習方式,引導學生質疑問難,鼓勵學生髮現問題,解決問題,透過讀讀、劃劃、品析詞句、讀思結合等方法自主探究,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

  教學中我從題目入手。在板書課題之後,我以“第一次讀課文題目時,你有什麼疑問?”引導學生讀題質疑,一下子把學生帶入文字。俗話說“好題半文”,題目本身就是文章的主要內容。引導學生學會讀題目,從讀題目開始思考,養成主動提出問題、探究問題的習慣,同時激發學生的閱讀興趣,喚起閱讀期待。三年級上學期是低段到中段的轉折期,字詞教學還應紮實,同時課前預習是中年段學生所要學習並具備的一種能力,因此,我把檢查預習放在初讀階段,這既是是對預習成果的鞏固和加深,也同時透過檢查對學生的學情有所瞭解,為後面的精讀打好基礎。在實際授課中,我發現學生預習特別深入,對一些重點詞語的理解沒有預想的那麼難,於是我及時調整教學,把學習聚焦在關鍵句的感悟和讀出感情上。對學生來說這樣的學習是“跳一跳摘桃子”,所以學生學習興趣高,表現的比較主動。

  “精讀文字,感受語言魅力”是教學重點。課文的第一段,作者精調彩墨,以讚美之情,用“鬱鬱蔥蔥、清澈見底、湛藍深遠、清新甜潤”等四字詞語描繪了一幅山谷裡一個小村莊的美麗畫面。引導學生享受審美樂趣是閱讀教學的任務之一,第一段的學習我主要是品析字詞、悟情美讀,從文字的感悟到體會詞語的妙處,然後再到情感的昇華,這樣的設計基於新課標中從內容到形式,又從形式到內容的教學策略。課文的最後兩段,作者以無限惋惜的情感,講述了小村莊的一切被洪水捲走的悲劇。我由第一段直接跨到最後兩段,從美麗到毀滅,強烈衝擊讓學生情感形成巨大的落差,從而調動學生的探索慾望,讓學生真正的深入文字,在潛移默化中提高感受語言的能力。文中“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這一句子訓練中抓住兩個“不斷”,讓孩子體會鋒利的斧頭破壞之大,此處作者省略號的運用意味深長,我利用文章的補白設計了句式訓練。訓練效果非常明顯,既進一步體現了人文性,又發展了學生的語言。從而達到與作者心靈上的溝通,利於學生理解課文的含義。透過對文字的充分理解,學生對村莊的消失的原因的已全然瞭解,此時積蓄的情感急需釋放,為最後一段的學習做好了鋪墊。最後一自然段語言意味深長,含義深刻。由於前文讓學生透過品析詞句,朗讀感悟,已經深深地體會到了亂砍濫伐的嚴重危害,最後一段抓住“一切”、“鋒利的斧頭”等重點詞語,體會作者表達的思想感情已是水到渠成。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語文教學的最終目的是培養學生理解和應用語言的能力,因此語文作業不能偏離語文的學科特性。基於以上考慮,我佈置了三項作業,既有積累運用,又能透過續寫和調查形成正確的、積極的環保意識。

  整堂課結束,很多學生都戀戀不捨,有的乾脆大聲喊:“怎麼這麼快就下課了?還沒上夠呢!還想繼續上這樣的課呢!”有的跑到我面前問我什麼時候還可以再次給他們上課,說實話,這樣的課堂有種教學相長的感覺。當然,也有不少的遺憾,比如有的問題已經明確,我卻再次讓學生交流,看到那麼多學生積極舉手想表達自己的感受,就忍不住多找了些同學發言,這就浪費了寶貴的課堂時間,自我感覺這是我最大的失誤。

  作為參賽者,我深知這是一次很好的學習交流、反思提高的機會,雖然還不知道比賽結果如何,但我欣賞學習到了其它老師精彩的講課,也認識到了自己的不足和改進反方向,我想這是這次比賽的意義所在。經過這次活動,我強烈地體會到學習、積累與反思地重要性。作為一名老師不僅僅要認真地上好每一堂課,怎樣才能做的以學定教,怎樣才能提高課堂效率,還需要多學習。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6

  教學目標:

  (一)知識與技能

  1、學會生字新詞,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片段。

  2、初步讀懂課文主要內容,瞭解小村莊消失的原因,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體會重點句子的含義。

  (二)過程與方法

  創設情境,以讀為主,開展研究式和體驗式學習,培養創新意識。

  (三)情感態度與價值觀

  領會大自然與人類生存的關係,知道“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的道理,引導學生從小樹立環保意識。

  教學準備:cai課件

  教學課時:兩課時

  教學過程:

  第二課時

  一、情境匯入,積累語言。

  1、同學們,你們喜歡美麗的風景嗎?今天,老師帶大家到一個美麗的小村莊去看看。(cai配樂出示美麗的村莊圖片)。

  2、這兒景色美嗎?你想到了哪些優美恰當的詞語來形容你剛才所看到的景象呢?(出示森林的圖片)

  首先跟老師到村後村後的山上去看一看,這是——一片森林。(cai出示“森林”一詞。)你們看這個“森”字是什麼結構的字?(品字形結構的字。)從字形上看,我們就知道森林是由很多很多的樹形成的。

  3、森林裡面的樹木長得多好呀!你能用哪些詞語來形容?(鬱鬱蔥蔥、樹枝茂盛)指導讀“鬱鬱蔥蔥”。近義詞:蔥蔥籠籠

  4、我們再看一看村前的小河的,這裡的水怎麼樣?(cai出示圖片:水清清的,清澈見底)

  5、抬起頭,再看看天,多藍呀!表示天空很藍,我們可以什麼詞語來描述?(蔚藍、瓦藍、湛藍等)cai出示“湛藍”一詞。

  6、如果我們現在就走在這條林蔭小路上,深深地呼吸一口氣,哇,感覺怎麼樣?(空氣好清新呀,空氣還帶著一股淡淡的、甜甜的氣味)cai出示“清新甜美”一詞。

  7、這裡的環境太好了,老師很喜歡這裡,你們呢?但是老師更喜歡你們響亮甜美的讀書聲。

  二、美讀第一自然段。

  1、(cai出示第一自然段)這句話寫的很美,你能讀好它嗎?

  2、先自由練習,然後請2—3名學生讀。(聽了你的朗讀我彷彿聞到了清新甜美的空氣。)

  3、我們一起來美美地把這句話讀一讀吧。請同學們一邊讀,一邊想象這幅美麗的畫卷。

  4、你們讀得太美了,老師真想馬上到這裡去遊玩一番。你們想去嗎?可是,據老師瞭解,這裡美麗的小村莊已經不存在了。(師放慢語速說,配上憂傷的音樂)

  5、為什麼這個美麗的村莊不見了呢?今天我們繼續學習這篇令人深思的文章,板書課題。(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三、初讀全文,自主識字。

  1、請同學們大聲地、自由地朗讀課文。

  cai提出要求:(1)把課文讀通順,把每個字讀正確;(2)想想小村莊為什麼不見了?

  2、(cai出示生字詞)這課的生字朋友又跟大家見面了,你們都認識嗎?首先請同學們當小老師帶讀,然後齊讀。

  3、小村莊為什麼不見了?(那裡的人們亂砍亂伐。)板書:砍

  4、他們用什麼砍樹的?(師在黑板上畫一把鋒利的斧頭)

  三、細讀課文,探究原因。

  (一)學習第二自然段。

  1、課文哪個地方寫了人們這種亂砍樹木的行為呢?請認真地默讀第二自然段,畫記相關的句子。

  2、指名說。cai相機出示句子:“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梨,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

  3、指名再讀,這裡的“誰家”是指哪一家呢?(不論哪家,任何人都可以去山上去砍樹。)

  4、從“誰家”這個詞我們就知道了村民這種亂砍樹木的行為,當地沒有人制止,他們可以隨意亂砍亂伐。(板書:隨意)

  5、從這裡我們知道了村民對待樹木的態度怎麼樣?——毫不在乎、無所謂。

  那麼這個句子中還有一個詞語也體現出了村民這種無所謂,毫不在乎的態度?(“拎”)試著做一做這個“拎”的動作。

  6、這個“拎”可以換成什麼詞?(拿、帶等詞)為什麼不用“拿”和“帶”,而用“拎”呢?這個“拎”詞就把村民什麼態度體現出來了?(把村民那種不把砍樹當作一回事的心態淋漓盡致地勾畫了出來。)

  7、那誰來試著讀讀這句話,讀出那種無所謂、毫不在乎的語氣。

  8、請2-3名學生讀,男女生比賽讀。

  9、同學們讀得非常好。是啊,今天張三家想蓋房,去山上砍幾棵樹,明天李四家想造犁,也去山上去砍樹,漸漸地出現了什麼狀況?(cai出示裸露的圖片)

  10、“裸露”什麼是意思?你能根據這一畫面來說一說嗎?(“裸露”就是土地的表面光禿禿的,沒有任何東西覆蓋。)

  11、同學們想想,山坡上出現了裸露的土地會有什麼危害呢?生說。(會出現水土流失、泥石流等現象,不能擋住風沙等。)

  (二)學習第三自然段。

  1、同學們真不錯,知道樹木的用處,可是那裡的村民知道嗎?那裡的村民非常的無知,只顧眼前的利益,沒有認識到樹木的重要性,所以他們在擁有了房子、犁之後停止了砍樹了嗎?你從哪裡知道的?

  2、cai出示:“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

  3、這句話中有一對反義詞,請找出來。什麼在不斷減少?(樹木)什麼在不斷擴大?(裸露的土地)

  4、這句話,我們體會到什麼?(村民在過度地砍伐樹木,森林的破壞仍在繼續,環境不斷地在惡化。)板書:過度

  5、那裡的樹木除了變成了房子和犁,還變成了什麼?請同學們說。 cai 出示圖片。

  6、cai出示:樹木變成了()、變成了()……(填“各式各樣”、“應有盡有”、“濃濃”或“滾滾”的柴煙。)

  7、是啊,由於過度的砍伐和破壞,小村莊的模樣已經悄悄地發生了改變,我們一起去看看。

  8、cai出示:

  瞧!當年鬱鬱蔥蔥的森林( ),村前清澈見底的小河變得( ),湛藍的天空佈滿了( ),清新甜潤的空氣變得( )。

  (三)學習第四自然段。

  1、此時此景,我們雖然生氣、雖然難過,但是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這把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2、請同他們認真讀這兩句話,看你有什麼發現?(cai出示句子)

  比較句子:

  (1)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都不錯。

  (2)不管怎樣,家家戶戶靠著鋒利的斧頭,日子過得還都不錯。

  3、細心的同學就會發現這兩個句子有什麼不同?第二句比第一句多了個“還”,意思有什麼不一樣呢?(村民的生活不是真正過得好。)

  4、齊讀這句話。

  5、是啊,村民只顧眼前的利益,並沒有意識到危險一步一步地在向他們逼近,終於有一天不幸的事發生了。

  cai出示發洪水的圖片,並且出示文字:

  在一個雨水奇多的八月,大雨沒有喘氣兒,一連下了五天五夜,萬馬奔騰般的洪水把僅剩下的幾棵樹連根拔掉。洶湧奔騰的洪水已衝垮了他們的房屋,沖走了他們辛辛苦苦換來的一切。村民還來不及呼救,就已被洪水淹沒了。美麗的小村莊不知被洪水捲到了何處。

  洪水過後,原本美麗而恬靜的小村莊已成為一片廢墟。這裡什麼也沒有了,就連這把鋒利的斧頭也沒有了。(擦掉斧頭)

  6、cai出示最後一個自然段。

  7、這段話應帶著什麼樣的語氣讀呢?(生氣、傷心)請你帶著這種心情讀一讀吧。

  8、這裡“什麼”和“一切”是指哪些東西呢?(我們剛剛說的的各種各樣的工具、應有盡有傢俱,人們過上的好日子等)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裡僅僅是指這鋒利的斧頭嗎?代表著人們對樹木無情的、殘酷的破壞,甚至象徵這些無知的村民。

  雖然小村莊什麼也沒有了,但卻給我們留下了深刻的教訓。什麼教訓?指名說。(我們不要亂砍亂伐,不能破壞環境,要保持生態的平衡。)板書:保護環境

  如果我們不保護環境、不珍惜熱愛大自然,那麼也就必將受到大自然的懲罰。保護環境就是保護我們人類自己,破壞環境就是毀滅人類自己。

  9、不過,這次災難還算幸運,有幾個村民倖免得救了,生存了下來,此時此刻,你們想對他們說些什麼?

  10、指名說。

  11、要想使小村莊恢復到當年的樣子,應該怎麼做?(馬上植樹造林)

  四、延伸作業、

  同學們,課後請各小組任選一項作業來完成。

  cai出示:

  ①以小組為單位,合作出一份保護綠色家園的手抄報。

  ②以小組為單位,對學校周圍環境進行調查研究,根據實際情況寫出簡單的彙報材料,與同學交流。

  板書:7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

  隨意

  過度砍樹什麼也沒有了

  保護環境植樹造林

  教學反思:

  這節課,透過自己的精心準備,取的了比較滿意的教學效果。要上好一堂課,我覺得從以下幾個方面努力:

  一是獨立鑽研教材。記得剛參加工作的那幾年,總喜歡先參考別人的教學設計,然後再設計的教學過程。但是這幾年裡,我慢慢做到在沒有確定教學主體流程前,絕不看別人已設計好的教案,因為每每看了他人的教學設計後,自己的思維就會受到束縛,因此很難自己獨特的構想。因此我每次上教研課前,反覆地熟讀教材、鑽研教材,設計好主要的教學流程。透過努力,感覺自己對處理教材的能力有了一定的提高。

  二是充分做好課前的準備。在設計好了教學流程後,就要精心製作精美的課件和精煉的過渡語。因為圖文並茂並配上了適當音樂的課件往往能創設優美的情境,最快地吸引學生的眼球,觸發學生心靈的琴絃,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緊緊跟著老師。這節課,我共查找了四五十張圖片,如美麗的村莊、樹木被砍伐後的樣子、發洪水時的情景等,並配上適當的音樂,讓學生時而喜、時而怒、時而悲,讓學生在情感上形成鮮明的對比,對課文有著深刻的理解和感受。

  三是知識的點的落實到位。語文是圍繞字、詞、句、篇來設計訓練點。在教學中,努力設計靈活多樣的方法,如看、想、練、讀、寫等多種途徑,讓學生深入理解重點詞句和段落,掌握一定的學習方法,不斷提高學習的能力。

  四是對學生恰當的評價和鼓勵。一堂是否精彩,不是看老師如何講得精彩,重要的是看學生在課堂上是否有出色的表現。在課堂上,老師要善於評價鼓勵學生,因為老師的的讚賞是良好的催化劑,它能很好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所以在教學過程中老師要善聽、善評、善引導,這樣會收到良好的效果。

  教學是遺憾的藝術,那麼這堂課上完後,也感覺有許多不足的地方:

  一是教學的容量可以稍微刪減一些,如詞語的複習可以不要。

  二是在高潮處應讓學生多發表自己的意見和感受,如看到美麗的小村莊,你想說些什麼?小村莊被水沖走後,你有什麼感受,想說什麼?這些地方都可以深挖一下,這樣效果會更好。

  三是老師語言要更加的精煉。

  四是讀詞語時,要養學生帶著感情讀。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7

  語文學習過程既是知識積累、能力培養的過程,更是學生情感體驗,個性張揚的過程。“閱讀教學是學生、教師、文字之間對話的過程。”在閱讀教學中,教師要重視引導學生對語言文字進行積極主動的感受感悟,與言語物件發生共鳴,體味言語物件表達的獨特之處,才能提高語感能力,才能準確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正如片斷中的讓學生畫美麗的村莊——親手毀掉它,促使他們對文字有了共鳴,讀得自然好!

  在本課的教學中,我還緊緊抓住一些重點詞句進行品析,指導學生感情朗讀。如“誰家……誰家……誰家”,“拎起”,“不斷擴大”,“各式各樣、應有盡有”等一些重點詞句,很好地表現小村莊的`人們沒有約束與限制,上山砍樹非常隨便,強烈體現了人們對森林的破壞。學業生從具體的語言文字中觸控到課文靈魂深處的東西,帶著這種情感、體驗去讀書,能讀不好嗎?

  因此,語文教學要想讓學生真情流淌,就必須牢牢抓住文中的重點詞、關鍵詞,讀讀、議議、品品,讓學生在品中感悟,從而積蓄情感,與作者產生共鳴。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8

  本學期一開學,就接到了講教研公開課的任務。這不,從選課到備課再到試講,忙得是不亦樂乎呀!和孩子們一起學完了《一個小村莊的故事》後,心情久久不能平靜。《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這篇課文透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周圍環境遭到了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了大自然的懲罰,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文章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

  《語文新課標》中指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應該讓學生在讀中主動積極地思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薰陶,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

  以這樣的理念為指導,我對《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採取的教學方法做以下反思:

  一、直接導課,感受小村莊的美麗

  本課是第二課時,因此我採用的是直接導課,透過朗讀、看課件、配樂讀來感受小村莊的美麗,與後文小村莊的毀滅形成對比,為學生情感變化作鋪墊。感受小村莊的美麗這一環節如果能放到回顧全文後,就更好了。

  二、回顧全文,設定懸念

  把握課文的主要內容是中年段的重要訓練內容。因此,我在學生帶著“在這個小村莊裡發生了怎樣的故事呢?”的問題朗讀全文的基礎上,引導學生憑藉填空句式歸納課文主要內容,滲透歸納敘事性課文主要內容的方法,訓練概括能力。然後讓學生質疑“現在你有什麼疑問嗎?”從學生的質疑中歸納出“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沒有了呢?”鎖定“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發生這麼大的變化?”這條主線教學這堂語文課。體現出學生是學習的主人,教師只是組織者、引導者和參與者。

  三、探究學習,理解課文

  品讀含義深刻的句子是三年級下學期一個新的教學目標,也是閱讀教學中的訓練難點。這篇課文語句精煉,言簡意賅,內容淺顯。但是含義深刻的句子比較多,學生深入理解有一定的困難。因此,在教學3個重點句時,我在語言文字的訓練後都不忘讓孩子帶著自己的感受讀一讀有所體會的句子,每一次的朗讀以文字的解讀為基礎,同時也把對文字的理解推到了新的高度。在拓展練習的朗讀中對學生進行語言訓練,讓其理解“誰家想、拎、一棵一棵”等含義深刻的詞語;在引讀中讓學生體會“一年年、一代代”…… 在抓句子中的關鍵詞朗讀中,讓學生體會三個“變成”,減低了獨立閱讀的難度,引導學生去想象、理解,從而讀懂這些難點句子。我想閱讀教學應該是讓學生在讀中悟,在悟中讀,以讀代講。但教學中學生讀文後讓學生感悟的時間比較少,訓練語言的機會比較多。如果能讓學生再多讀多談感悟,就能讓學生感悟得更深刻一些。

  四、總結昇華,領悟道理

  以兩個問題的形式,1、什麼都沒有了,看到這些,你心情怎樣?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2、祖國有許多這樣美麗的小村莊,如何才能使小村莊的悲劇不再重演?讓學生能夠更深地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突破本課的教學難點。

  五、作業超市,任你挑選

  課文學完了,要學生做作業,似乎感覺少了點什麼,如果學生再回顧一下整個故事,安排這樣一個環節:“這是一個怎樣的小村莊?誰來說說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前後呼應,加強了整體感,感覺會完美點。

  俗話說:教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整堂課下來,我覺得自己由於經驗不足,課堂調控能力不夠,一些過渡銜接語言不夠自然,一些句子還是朗讀的不夠到位。“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我將認真採納領導和各位老師提出寶貴的意見,並努力在以後的學習過程中能夠把這些問題不斷地解決。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9

  今天教授的是人教版三年級下冊第二單元第三課《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透過第一課時上課情況來看,我課備得很不充分。回顧之前的備課情況,主要是從思想上輕視了這節課。這節課安排在本單元第三課,下一節課就是自讀課文《路旁的橡樹》,我理所當然的認為這節課並不重要,但是在講課的時候才發現其實這是一篇教育性很強的文章,而且語言很美,細節的地方很多,很值得人去揣摩。所以在上課的時候,很是後悔,覺得應該配上圖片和音樂,讓同學們更好的感受村莊的美麗,從而為村莊的消失感到惋惜,透過強烈的對比,體會到砍伐樹木給村莊帶來的毀滅性的打擊,以培養學生熱愛自然的情感。課堂就是這樣,是現場直播,不能重複演戲,有些時刻,錯過了就失去了接受知識的最佳時刻,以後在彌補也不會有當堂講授的效果了。

  不過在這堂課上,我也有所收穫,本來有的學生很沉悶,不想回答問題,特別是男生,於是,我就給學生說,“看來咱班的女生很積極,但是男生怎麼不如女生呢,要做男子漢,可不能做……”話還沒說完,班裡的女生就接著說,不能做縮頭烏龜,課堂氣氛接著就輕鬆了很多,而此時,男生也勇敢的舉起了手,這時候他們舉手並不是以往老師逼迫的時候的感覺,而是很積極,沒有被逼迫的感覺。再一次感受到,上課時給孩子們以誇獎,戴高帽對課堂教學有多麼大的促進作用。

  都說課堂教學時遺憾的美,但是,從這堂課上來看,只要課前積極備課,準備充分,雖做不到十全十美,但也能減少遺憾的發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0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主要講了早先有一個小村莊,那裡的村民為了眼前的利益無節制地砍伐樹木,用來蓋房、造犁、做傢俱……然而,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越來越少。一個雨水奇多的季節,村莊不知被洪水卷向了何方,從此無影無蹤。

  讀完這篇課文,我的感觸極深。課文中寫的不正是我們日常生活中的事嗎?那個小村莊就是我們可愛的地球,村莊裡的村民就是愚昧無知的人類,村莊的命運也許就是地球的命運。現在,因為人們亂砍濫伐,大片大片的森林從地球上消失,而沙漠卻以瘋狂的速度不斷擴大。樹木能吸收大量的水分,能防止水土流失,還能抵擋風沙。可是森林被砍,山洪暴發,各種災難接鍾而至。再說,沒有了森林,動物也就沒有了家園,面臨滅絕,人類的末日也就快到了。

  現在,許多人已經意識到了環境問題,可缺乏的是行動!

  那麼這一切能改變嗎?我可以肯定地說,能!

  首先,要想使森林資源不缺乏就要種樹。可光種也沒用啊,人們砍的比種的還快呢,所以還要使人們意識到砍樹的危害——課文中的洪災不就為人們敲響了警鐘嗎?再有一點就是要節約用紙,因為紙的用途很廣,但因價格低廉,所以人們很不注意節約。別看一張紙不起眼,如果每個人一天浪費一張紙,全世界60億人,就是60億張紙,差不多有幾十棵樹,一年就要浪費掉一片森林,多麼巨大的數字。所以我們要從現在開始,從每一個人做起,都來節約用紙。

  為了可愛的地球不會有和小村莊一樣的命運,為了我們的子孫後代不會生活在荒漠中,請大家保護森林吧!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1

  內容介紹: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透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

  教學反思:

  這篇課文雖然篇幅短小,語言樸實,但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培養學生環保意識和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因此,在備課時我把“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做為主要教學目標。

  圍繞著這個教學目標,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即以“小村莊有什麼樣的變化?”這個問題研討鑽研,鑽研得越透徹越好。在學生再讀課文後接著揭示問題: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裡是什麼滋味?本想借著這一問題引導學生進一步地認真地去讀課文並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然後再以“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著,你想對他說些什麼?”來進行說的訓練,最後再進行一些拓展練習,為學生補充一些環保資料。

  對於三年級的學生來講,這樣的一篇言簡意深的課文要想在40分鐘內既深刻地去領悟每一句話所蘊含的道理又能感情地朗讀也決非易事。要想訓練得更紮實,只能慢慢地去引導,反覆地去體驗,深刻地去感悟。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2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一課的教學設計中我結合課文內容精心設計導語,想方設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進而引導學生思考、探求、發現。

  本課我在開課環節作了如下設計:學生觀看課件展示小村莊原來的美麗景象和洪水來臨後的變化。在學生對剛才看到的情景意猶未盡之時教師問道:“你看到了什麼?”學生紛紛發言:“我看到了村前的那條小河,小河的水唱著歌向遠方流去。”“我看到了一棵棵大樹伸展著茂密的枝葉,形成濃濃的綠蔭。”“我看到下雨了,雨越下越大,發洪水了,小村莊裡的房子、大樹都被洪水沖走了。”“我發現就連斧頭也被洪水沖走了,清晨洪水退去的時候,小村莊不見了。”教師進一步引導:“同學們,看到這兩種不同的景象你現在心裡怎麼想?”學生踴躍回答:“太可惜了,那麼美的一個村莊竟然會在一場暴風雨中消失,簡直太不可思議了。”“我感到很難過,又感到很奇怪,好好的村莊怎麼那麼經不住洪水的侵襲呢?”

  趁學生心有疑問之時,教師趁熱打鐵:“同學們,那就帶著你最想知道的問題去細讀課文,看看從中你能發現什麼?”學生此時已經不知不覺由一個發現者轉變成一個研究者的角色,教師給每個學生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使他們人人都能把課文讀上幾遍。學生置身於自我思索、不斷髮現的情境之中,學文前自己提出的問題自然也會憑著自己的能力迎刃而解。看到學生能主動參與到教學活動中,真令人高興。但課堂上發言的僅僅只是一部分學生。儘管教師在提問的覆蓋面上做了很大的努力,但由於35分鐘的侷限,仍不能使全班每個學生均得到充分發表自己見解的機會。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3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是第二單元的第三篇課文,課文透過寫一個小村莊的人們無節制地亂砍濫伐樹木,使周圍環境遭到嚴重的破壞,最後受到大自然嚴厲的懲罰──整個小村莊都被咆哮的洪水捲走了,從而告誡人們要愛護樹木,保護大自然的生態平衡。這篇課文,語言樸實,寓意深刻,讀後耐人尋味,是指導學生朗讀的好課例。

  因此,我圍繞教學目標“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透過朗讀、交流,體會含義深刻的句子的意思,悟出文中蘊含著的道理”,在讀準字詞並初步感受課文內容後引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比如:讀了這篇課文,你心裡是什麼滋味?“如果這個小村莊還有人活著,你想對他說些什麼?”學生紛紛舉手,“我要給小村莊的人們說,你們一定要接受教訓,再也不要亂砍濫伐,不然還會照成滅頂之災。”“你們還要注意及時栽種樹木,以保持水土及自然的平衡。”來進行說的訓練,進行拓展練習,既培養想了學生的環保意識,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訓練得更紮實學生能深刻感悟。

  教學中的不足是,在討論交流“為什麼會發生這樣巨大的變化?”這個問題時,我抓住課文中幾個句子仔細體會,“誰家想蓋房子,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一年年,一代代,山坡上的樹木不斷減少,裸露的土地不斷擴大……”“樹木變成了一棟棟房子,變成了各式各樣的工具,變成了應有盡有的傢俱,還有大量的樹木隨著屋頂冒出的柴煙消失在天空了。”

  老師引導的有些多,其實,學生透過讀這些句子,也能體會到文字背後的意思,我又做了對比,讓學生儘量能體會愛護樹木,保護周圍的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教育。我又感覺有些偏重品德教育,這也是引起我思考,並在下一步學習中需要特別注意的地方,我還應該多向教學經驗 豐富的老師請教。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4

  《一個村莊的故事》講的是由於人們亂砍濫伐,原本靠鋒利的斧頭建造的美麗家園,又終究毀在了鋒利的斧頭之下。課文篇幅短小,語言樸實,然而其蘊涵的道理卻非常深刻。

  一、創設教學情境,激發探究慾望。

  教學一開始,我由詞入文,透過檢測學生對課文生字詞的掌握情況,留下四個描寫景物的四字詞,帶領學生由你對這些詞語的瞭解,結合課文中的插圖,向學生展示了“美麗的小村莊”:鬱鬱蔥蔥的森林,清澈見底的河水,湛藍深遠的天空,如詩如畫,空氣清新甜潤。再引導學生感情朗讀,把小村莊的美淋漓盡致在表現出來,使同學們不由得陶醉其中。正當同學們身臨其境地感受著小山村的美景時,我說: “不知過了多少年,最後這麼美麗的小村莊什麼都沒有了。”透過這種強烈的對比,巨大的視覺衝擊,深深地觸動了學生的心。這個美麗的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呢?學生們一下了產生了懸念,從而激發了他們強烈的探究慾望和濃厚的學習興趣。

  二、多元解讀文字,進行心靈對話。

  閱讀教學是師生間、生生間、學生與文字間、學生與作者間的審美對話過程。教學中緊緊圍繞“小村莊為什麼會消失?”這一問題展開討論。我先讓學生自由讀讀課文2 ——4自然段,找出表示變化的時間的詞“一年年”“一代代”,讓學生體會到這個變化的時間很長很長。然後重點引導學生理解一代代的人們都做了些什麼,把有關的句子劃畫出來。如學習重點句“誰家想蓋房,誰家想造犁,就拎起斧頭到山上去,把樹木一棵一棵砍下來。”這一句時,我抓住“誰家”問學生:“你家想幹什麼?”學生們說出了 “蓋新房”“做傢俱”“要柴火”“搭木棚”“造工具”等種種人們只顧自己的生活所需而做的砍伐之事。我說你能從兩個“誰家”體會到什麼?學生都說體會到村裡的人對樹木的任意砍伐。我又說:“還可從哪個字看出他們任意砍伐樹木?”同學都說“從‘拎’字也讓人體會到那些村民他們想砍就砍,沒有人管他們。”這時我順勢讓孩子觀察後面的插圖,體會村民的無度砍伐所帶來的後果。又如學習重點句“什麼都沒有了──所有靠斧頭得到的一切,包括那些鋒利的斧頭。”這句話是什麼意思?帶著問題,讓學生再讀課文,把找到的答案用直線畫下來。這樣學生整體把握課文內容,並透過質疑培養了學生提出問題的能力。同時,讓學生真切地感受到洪水的無情,內心的體驗也更加強烈。

  三、透過寫話練習,增強環保意識。

  學生透過感情朗讀課文以及聯絡上下文和生活實際,瞭解了課文內容,並理解了含義深刻的句子。在學生領會愛護樹木、保護環境、維護生態平衡的道理的基礎上,最後我設計了一個環節:學到這,你想對小村莊的人們說些什麼?把這些話寫下來,以透過小練筆來增強了學生的環境保護意識。學生們都能聯絡實際告誡村莊的人們以後不要破壞環境,要愛護大自然,否則會受到大自然最嚴厲的懲罰。學生們在自主感悟與交流後,情感會自然噴發而出,對這個令人辛酸的小村莊的感嘆會油然而生,保護環境,珍愛大自然的感情也會水到渠成地產生。

  整堂課下來,我也看到了自己還是有許多的不足之處:第一,讀文的形式可以更加多變一點,調動孩子的積極性;第二,教學的評價語言要更加豐富一點,多鼓勵更多的孩子參與到課堂中來,課堂氣氛才能更加的活躍;第三:可聯絡我們的家鄉“保亭”目前的環境變化讓孩子們暢所欲言(如:保亭河,七仙廣場,街道,校門口等等)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15

  教學目標:

  1、認識“鬱、澈”等9個宇,學會“林、鬱”等13個字。正確讀寫“山谷、森林”等詞語。

  2、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3、體會亂砍伐樹給人類帶來的災難。

  教學重難點:

  教學重點是理解含義深刻的句子,瞭解小村莊變遷的過程和原因;教學難點是聯絡生適實際理解本文所蘊涵的深刻道理。

  教學準備:

  1、小黑板(字詞)。

  2、課前佈置學生查詢資料,瞭解我國的森林覆蓋率與森林的破壞情況、植物與水土流失、植物與環境保護等相關知識。

  一、投影插圖,匯入新課

  1、師:山谷中,有這樣一個小村莊,請同學們看一看,它給你留下怎樣丁怎岸的印象?

  2、學生講述自己的感受,體會小村莊的環境之美。

  3、今雲,我們就讀一讀這個小村莊的故事。(出示課題)讓我們把時光倒回到許多年前開始。

  二、自讀課文,完成以下要求

  1、把課文讀正確、流利。

  2、認讀生字,指正字音。

  森林、鬱鬱蔥蔥、湛藍、甜潤、蓋房、裸露、擴大、一棟棟、各式各樣、咆哮、 應有盡有、鋒利、喘氣兒、黎明

  3、邊讀邊思考:小村莊結果怎麼樣了?

  三、彙報交流思考的問題。

  小結:一個美麗的小村莊最後在一場大雨中消失得無影無蹤,真令人痛心,這到底是誰造成的呢?我們下節課探究這個問題。

  四、熟讀課文,練習講述這個故事。

  1、自己練習講述。

  2、指名講述。評價讀音的準確,故事的完整。

【一個小村莊的故事教學反思】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