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

《大學》讀後感(精選10篇)

  當仔細品讀一部作品後,大家一定對生活有了新的感悟和看法,何不寫一篇讀後感記錄下呢?怎樣寫讀後感才能避免寫成“流水賬”呢?下面是小編整理的《大學》讀後感(精選10篇),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大學》讀後感1

  《大學》總結了人一生實現遠大理想抱負的模式,這就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把“修身”放在第一位,作為人生的第一大學問。“修身”就是我們所講的“做人”。一個人只有先學會了做人,然後才能管理好自己的家庭,進而才有能力去治理一個國家,達到天下太平,人民安居樂業。如果一個人沒有學會做人,連自己的事、自己家庭的事都管不好,那麼,他就沒有資格去做官、去治理國家,否則,將會給他人、給社會造成損害。所以說,一個人如果不知道怎樣做人,不管他學富五車,有億萬財富,他的人生最終都是失敗的人生。正如古人所說的:“官品即人品,做官先做人”。反過來講,那些懂得做人,具有高尚的人格魅力的人,則永遠被懷念、被學習。所以,古人說:“才智,德之資也;德者,才之師也”。

  大雁南飛就是一個團隊合作的過程,是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互相協作、互相鼓勵、直至實現共贏的過程。它們總是喜歡排成“人”字飛行,在這種結構中,每隻大雁翅膀的扇動都會給緊隨其後的同伴增添一股向上的力量,支援它們順利完成長途旅行。

  有人這樣總結說:一個團隊的生命力,不是技術,不是人才,不是資金,而是共同的信念和團結一致的步調。要做像白求恩一平的“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一個脫離了低階趣味的人,一個有益於人民的人”。

  愛崗敬業,樂於奉獻。我們都是為著一個共同的目標,走到這個集體中來的。這是一種緣分,更是一種機遇,一種在履行管理職責中實現個人價值的機遇。而集體是我們每個人施展才能和抱負的舞臺,是走向成功的載體,兩者是相互依存、相互促進的關係。不斷增強工作的自豪感、責任感和使命感;就能自覺地把個人融入集體這個大家庭裡,與之同喜同樂,無私奉獻,貢獻出自己全部的力量。

  身體力行去實踐。按照日常對自己的反思以及改正計劃,要毫不遲疑地付諸於行動,把自己對做人的點滴領悟,迅速運用到實際工作和生活中,在運用中學習,在實踐中體會,相信一定會有明顯的收穫。人生最大的敵人是自己;人生最大的失敗是自大;人生最大的無知是欺騙;人生最大的悲哀是嫉妒;人生最大的錯誤是自棄;人生最大的法寶是精進;人生最大的禮物是寬恕;人生最大的罪過是自欺欺人。

  希望我們都能成為高尚的人、純粹的人、有道德的人、對人民有益的人,團結攜手建設我們的美好明天!

  這本書是趙欣同學推薦的,贊一個。今天終於讀完,與同學們分享一下讀書心得。這只是我的個人觀點,期待與大家交流。對於一位25歲的年青人而言,當上董事長,闖出一片自己的天地實屬不易,有很多值得我學習的地方。但書中所展現出來的價值觀帶有深深的商業至上的印記,10年前倡導的主流,在今天未必合適。或者說,國人需要重新審視幾千年來某些根深蒂固的觀念,現代人需要重新審視自己的信仰。我仍堅信,人生是否成功不在於是不是賺到大錢,而是找到自己的本性,發現自己的潛能,踏踏實實地學習、成長、成就目標。無關目標的大或小,無關賺錢的多與少,只要我們真正享受了生活的樂趣,領悟生活的真諦。祝好。歡迎關注,交流,共同繪製一片美麗的天空。

  《大學》讀後感2

  初次接觸《大學》,不求甚解,讀完一遍以後的感受即是感動。可能有人覺得奇怪,《大學》講的並不是聲情並茂的煽情故事,為何會感動呢?此時的感動不只源於文中所講,還源於著書者及註疏者。

  總結一下,讓我感動的有三點。首先,我讀的版本是朱熹的《大學章句集註》,一直對宋朝的學者無好感,尤其是朱熹,印象中總覺得他是個迂腐古板,呆滯嚴厲的學者,毫無靈氣可言,看過這篇集註之後才發現人家並非徒有虛名。他的註疏嚴謹而詳盡,對原文的理解深刻而通透。想來能千古留名果然是有它的道理的。朱熹只是古代學者的一個典型代表,從他身上可以看到古代文人學者極為嚴謹的治學態度。他們畢恭畢敬,兢兢業業地學習鑽研孔聖之道,幾乎是帶了一種虔誠的。這種對待學術的虔誠也許在今天的學者身上很難再發現,這是一種不計功利的嚴肅和認真,也是最讓我感動的地方。它純粹源於治學者本身。

  接下來是第二點,《大學》講的是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也就是個人道德修養與治理天下之間的辯證關係。前面很大一部分講的是個人道德修養,“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此句同孔子的“君子日三省乎己”道理是一樣的。古人對於道德修養的重視到了無以復加的地步。他們對自己提出了嚴格,甚至是幾近苛刻的要求。“治骨角者,既切而復磋之。治玉石者,既琢而復磨之。”君子自身的恐怕比治骨角,治玉石更要嚴厲。

  這種對於完美人格的執著追求,令人肅然起敬。這是令我大為感動的第二個地方。在當今這個標榜個性的時代,人們我行我素,安於自己的本來狀態,“個性”在張揚其魅力的同時也為不少不思進取者提供了放任自己的理由。古人對於完美的極致追求也許並不會實現,實際上實現的人確實很少,但是他們這種對美的人格的不懈追求卻是值得我們每一個人去尊敬,敬重。

  第三,“古之慾明明德於天下者,先治其國;欲治其國者,先齊其家;欲齊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誠其意;欲誠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從這句話中,我看出的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度,即有所作為,換句話說,就是用行動去改變現實,將目標一步步分解細化,從而逐步實現。與此同時,在實現目標的時候也要注意方法,分清本末然後循序漸進。“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修身才能齊家治國平天下。正因如此,古人認真而嚴肅地經營人生,嚴格要求自己,修身養性。相比之下,我們現代人面對問題要消極得多,頹廢與無奈也多得多。許多時候,我們也給自己樹立光輝高遠的理想,然而卻僅僅是止於口頭,懶於行動。只是說說而已,真到要為理想吃苦的時候卻畏畏縮縮,止步不前。想想古人,再看看我們自己,真是汗顏。

  以上三點是我最有感觸的地方。此外,《大學》是世界觀人生觀與方的綜合,它的“三綱領”,“八條目”論述了一個理想的目標,以及為實現目標該採取的行動。實際上,理想也是《大學》的一個主題。

  還有,文中字字珠璣,包蘊萬千,讀來讓人受益匪淺。

  《大學》讀後感3

  《大學》開篇的章句,共250字,據文中所言,“蓋孔子之言,而曾子述之”。,這後面的傳十章,則為曾子對孔子前面觀點的註釋解讀,併為曾子的學生記錄下來,整理成篇。後為程頤修訂編序,成十章,共1546字。

  原文:右傳之首章。釋明明德。湯之盤銘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康誥曰:“作新民。”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所謂“右傳”,係指豎排版上下文中的下文。下篇傳十章中的首章,解釋的是上篇正文的第一句“明明德”。

  湯是商朝的開國君主。盤,朱熹注曰:“沐浴之盤也。”銘是器物上、碑石上刻的用以自省的文字。就是說,商朝的開國君主成湯在其洗澡盆上刻了用以自我提示、警醒、借鑑的文字,讓他在每日清潔沐浴身體的同時,也洗滌自己的心靈世界,去除心靈上的汙垢和醜惡,做精神上的潔淨自新。看來,古代百姓怎樣不知,單就帝王來講,還是很講衛生的。是不是天天洗不知道,至少洗澡盆還是很講究的。刻的這幾句話,叫做“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都這麼刻了,估計不天天洗也不好意思,未免貽人以形式主義之口實。苟,也即如果、誠然之義。就是說,如果一個人能真心想著不斷自我道德完善、自我檢省自己的話語,那麼就要每天都要這樣做,並要天天這樣做,一天一天的持續堅持下去。商湯是開國之君,進取之心既強,反省自鑑的意識也比較清晰;既要勤政,又不能忘了檢省自己,只有靠樹立強大的個人權威和帝國功業,才能於夏之亂政面前,憑藉文治武功,一併取得各方民眾的真心歸順和臣服。故而,開國之君,往往勤謹,一方面是進取心使之,另一方面也是江山未穩之故也。舍此,也霸業難成。

  從這段銘文來看,古人尤其是君王還是把修身養心作為一個日常生活中很重要的事情的。人治國有賴德治,統治者個人的道德修養、能力品質的高下對於統治權威的樹立、國家的治亂興衰有至關重要的影響。事實上,權力持有者在權力本性作用下的任性弊端,在制度性約束手段有限的情況下,相應的道德義務的施加就是即便無力也要必須採取的舉措。

  康誥,是《尚書·周書》的第一篇。康指的是康叔。康叔是周武王姬發的同母弟弟,成王時期,因為參與平定三監之亂,而被功封於商朝後期的陪都朝歌,也就是如今河南北部的鶴壁市淇縣。荊軻就是這個地方的人,想來他是從衛國遊歷到了燕地,結交了江湖朋友、王族公子,參與幹了驚天動地的大事。所謂的燕趙慷慨悲歌之士卻原來是個河南人。回頭說,成王命康叔在其封地建立了衛國。誥,是命令。康誥就是周成王任命康叔治理殷商遺民時所下的命令,以及成王對康叔封臨行前所下達的執政綱領、方針紀要。由於康叔治理的是殷商故地,民眾受殷商政治風尚影響長久,觀念行為多有於西周之新政不相容甚至牴牾之處。故而,成王希望康叔治理衛國的基本宗旨和使命應在於革故鼎新,將商墟遺民改造成擁護新政權、合於新風尚的新臣民。是故,成王在康叔上任前對他說:“已!汝惟小子,乃服惟弘。王應保殷民,亦惟助王宅天命,作新民。”就是成王對他這個小叔叔說“唉!你這個小子啊,你肩上膽子還是很重的。你到了那個地方要保護好殷商的那幫遺民,幫助我把上天的命令傳達下去,讓他們都順應天意接受周朝已經一統天下的現實,鼓起精神來自我革新,努力做我們新朝代的新臣民。”可見,古代帝王在治國的過程中,除了注重個人道德修養、講究透過修身養德來獲得內聖外王的歷史功業外,也非常重視對普通民眾的道德教化,克服人心性中邪惡偏私的弱點,來共同促進整個社會的道德風尚的完善和社會成員人性的昇華,由此在促成一個對道德修為有著觀念共識基礎上的德治理想國。而這樣一種透過宣傳教化的手段來維繫權力、維繫權力執行所賴以依靠的信念基礎的`治國理念,其中也蘊含著一種對於人和社會的積極的動態發展的觀點,是對人性之善、人的道德昇華以及人的自我革新有著充分肯定和認同基礎上的治國策略選擇。不管成效如何、是否可行,看上去總是很美的。

  詩曰:“周雖舊邦,其命維新”一句,出自《詩經·大雅·文王》一篇,是《詩經·大雅》篇的開篇第二句。朱熹據《呂氏春秋》考證說,這首詩是周公旦追述文王之德所做,並以此來告誡成王,要奉天承運,推行仁政,永葆周朝的繁榮昌盛。這裡說的舊邦,是從周的祖先後稷被舜封於邰說起的。《詩經·生民》有對后稷出生傳說的記述,併為《史記》採納作為正史。說的是周的祖先後稷是帝嚳的妃子姜原所生,是姜原在野外偶見一巨人的腳印,好奇心重就踩了上去,於是就身動有孕,生下孩子後覺得不吉利,於是就把孩子扔了,可扔了好幾次都獲救了,覺得這孩子有神靈庇佑,來頭不小,還是自己養吧,取名做棄。這位媽媽倒也實誠,遺棄的事也不怕孩子知道。但凡天降神人,總是不同凡響的。棄長大後,果然天賦異稟,善種莊稼,在解決民生之本吃飯的問題上有卓越的貢獻,被堯舉為農師,後又被舜封於邰,號曰后稷,別姓姬氏。雖然,曾子註釋《大學》正當周朝當時,但從周先祖后稷從堯舜時獲封起算,確屬舊邦。無論是《詩經》中周公告誡成王“其命維新”,還是《大學》中,曾子以此來註解“明明德”,要表達的都是說,一個國家可以保持長久興盛的關鍵,是要不斷改革創新,要時刻響應天命的召喚,不斷做與天命意旨相適應的文物建制、道德風尚的除舊佈新,於此,才能受命於天,才能一直為上天庇佑,才能為上天選中擔當天下大任。這其中包含著非常明確的動態發展的歷史觀,轉換成當下的語境說,則是,一個國家、一個社會,只有緊緊跟隨社會發展規律的腳步,及時針對社會發展形勢或者社會發展主要矛盾的歷史性轉變,做發展目標、發展方略以及具體實現路徑措施上的相應改變創新,才能與時俱進,牢牢把握在科學技術、文物建制、精神風尚等方面的主導地位和掌控力量,穩穩承擔起執政興邦的歷史大任。所以,改革是一個永不停歇的歷史過程。所以,這裡包含的“新民”,也即社會革新觀點,對於當下的改革要務來說,還是非常具有借鑑意義的。

  其後的“是故君子無所不用其極”一句,是在語言的歷史流變中被語義歪曲的一句話。現在說起“無所不用其極”,常含貶義,是譴責一個人做事沒有節操,為達目的,不擇手段。而在《大學》中,這句話是用來形容君子應具備的美德的,帶有期許和肯定的意思。是說,真正的君子在追求自我人格完善、自我革新的過程中,要帶有最大的誠意,儘自己最大的努力,把功夫下到極致,對自己做百分百的要求和努力,不斷反思自我,改過自新,除去思想和精神上的塵垢,從而達到朱熹所註解的“自新新民,皆欲止於至善也”的終極價值目標。

  這裡,曾子是用歷史分析的方法來說明“明明德”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他從商朝的始祖,講到周初的改造亡國遺民,甚至搬出周的始祖來例證改革創新對於保持生機活力和統治力的重要性。不過,曾子註釋“明明德”,通篇卻全是說的是“新民”。可見,作為經邦濟世之學的儒家學說,個人修身養德雖然重要,但相比之下,總是要服務於社會親民這個整體目標的。是先自新然後親民,講自新是為了親民,個人自新總是為著“新民”考慮的。

  《大學》讀後感4

  老師說:“《大學》是我國的“四書”之一,它積澱華夏五千年的魂,是中學生必讀的經典之一。”我急忙週六就去圖書館借來看。之後,我去網上搜查資料,原來《大學》原本是名列《五經》的《禮記》中第四十二篇,宋朝的程氏兄弟把它抽出來單列,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稱為《四書》。

  《大學》卷首開宗明義: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所謂“明明德”,前一個“明”是動詞,意指理解掌握;後一個“明”為形容詞或名詞,強調儒家的道統而非其他歪門邪道。明明德、親民以及至善一直被認為是《大學》重要的三綱。明德是根本,親民為路徑,至善則是境界,是個體行為的理想目標。人們常說,“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又常說,“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兩者都一樣,都被人用來表達自己所理解的君子之道。這種君子之道,用現在的話說,就是從小事做起,從現在做起,從身邊做起。

  《大學》一曰“大人之學”,二曰“為政之學”。有兩種含義:一是指成年之人,要在社會上立足,需要知書明理,通曉人生之道;二指但凡有成就的人,都具有光輝偉大的人格,他們修己安人,歷練內聖外王之道,終成轟轟烈烈的事業。這兩種含義具有同一思想——修身。

  作為當代中學生,我們應該牢記在心,努力學習,為自己的目標奮鬥。在這個過程中時刻記住,只有做好一件小事,才能實現理想。

  《大學》讀後感5

  中華民族是一個擁有五千年曆史的民族。“讀史可以明鑑”,我們每個人都可以從書中找到解決現狀的方法。在現代社會中,人們在巨大的壓力下成長與生活,逐漸變得浮躁,急於成功,把最基本的東西拋之腦後。

  人要不斷的學習並確立目標,然後為之奮鬥,一步一步的實現自己的理想。沒有理想的人是可憐之人,因為漫無目的的生活著,是在消磨時光,沒有真正的價值。在當今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幾乎每個人都想成功,都想實現自己的理想。但是有很多人由於各種原因將自己的理想擱置,而在忙著一些無關緊要的事情。

  透過閱讀《大學》,我懂得“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止於至善。”只有擁有光明正大的品德,棄舊從新才能達到最完善的境界。在文章中,我找到了解決自己浮躁的方法,即“知止而後有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只有確定目標,志向堅定,才能鎮靜浮躁的心,進而有所收穫。

  子曰:“於止,知其所止,可以人而不如鳥乎”我相信,每個人在努力之後,都會實現自己的理想。

  《大學》讀後感6

  《大學》原屬《禮記》中的一篇,在唐宋時期開始受到重視。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

  《大學》指出:“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這句話告訴我們,從天子到平民百姓,一切都以修養身心為根本。修身這個根本抓好了,長大以後就可以做到齊家治國平天下;如果不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則是辦不到的。

  古代聖賢非常重視修身,為我們做出了榜樣。許衡是元代傑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有一次,許衡在天氣非常炎熱的時候路過河南沁陽,當時非常口渴,路邊正好有一棵梨樹,路人紛紛去摘梨吃,惟獨許衡靜坐樹下不動。有人不解地問:“何不摘梨解渴?”許衡答道:“不是自己的梨,豈能亂摘。”那人笑其迂腐:“世道這麼亂,梨樹哪有主人!”許衡正色道: “梨雖無主,難道我們的心也無主了嗎?”許衡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是多麼難能可貴呀!這種“我心有主”的精神,就是《大學》提出的修身之道。

  修身的“身”,指言行而言,“修身”就是修養自己的言行。人有身體,從具體的灑掃應對進退,到動靜、周旋,所言所行都要合乎禮儀、禮節、與禮貌。當今,社會上有一些幹部以權謀私、貪汙受賄,就沒有做到“修身”,他們與《大學》的要求相比,與古代聖賢相比,是多麼可恥,多麼渺小啊!

  對於我們小學生來說,也要把“修身”放在第一位,按照聖賢經典的要求,規範自己的言行。比如:當有客人到家裡來做客,我會先給客人倒水。放學時,有同學摔倒了,我會主動去把她扶起來。到別人家裡串門,或者到學堂上課,沒有經過允許,不能動他人的東西。

  讀了《大學》我明白了許多道理。今後我要努力學習,做一個好學生。

  《大學》讀後感7

  “自天子以至於庶人,壹是皆以修身為本。其本亂而末治者,否矣。”

  上自國家君王,下至平民百姓,人人都要以修養品性為根本。若這個根本被擾亂了,家庭、家族、國家、天下要治理好是不可能的。

  有沒有可能出現“身不修”、“家不齊”而“國家治”、“天下平”呢?

  有的人會認為,治理國家與個體沒什麼大的關係,而是那些當領導的人去治理的。我認為,這種看法是偏頗的。

  中國有一句話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正說明國家的事務與每個個體都是分不開的。“國將不國,家何為,人何在?”在這個意義上,家國與個人的關係是緊密相連的。

  岳飛與秦檜:岳飛揹負著“精忠報國”四個大字馳騁沙場,雖遭奸人陷害,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感動後來許多人;秦檜一副賣國嘴臉,為了金錢與利益,不顧國家安危,出賣忠臣,出賣國家,遭受萬人的唾棄。

  一滴水不能養活一棵大樹,卻能映照出太陽的光輝;一朵花不能裝扮整個春天,卻能展現出生命的華美;一個人不能構成一個國家,卻能體現出這個國家的文明。

  從普遍和長遠來看,“修身”是治國平天下的基礎。

  《大學》讀後感8

  相傳《大學》是孔子的學生曾子所作。《大學》原為《禮記》第四十二篇。宋朝程顥、程頤兄弟把它從《禮記》中抽出,編次章句。朱熹將《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合編註釋,稱為《四書》,從此《大學》成為儒家經典。《大學》一書,文辭簡約,內涵深刻,主要概括總結了先秦儒家道德修養理論,以及關於道德修養的基本原則和方法,對儒家政治哲學也有系統的論述,對今人如何做人、做事、立業等均有啟迪意義。

  很早以前就接觸過這本書,最近也經常在早晨基礎教育的學校裡聽到朗朗的讀《大學》的孩子們的聲音,每次聽到我的思緒都不禁會出現短暫的停頓,仔細分辨讀的是哪一句,又是什麼意思。對於像《論語》、《大學》這種儒家經典,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就是同一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也有著不同的感悟,但是有一點是不會變的,優秀的、經典的道理是永恆的,是不會發生質的變化的,這是我對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態度,我覺得我的態度應該是比較端正的,但我也非常清楚我對諸如《大學》這樣的中國經典文學的理解是膚淺的,是需要不斷學習的,但總礙於這樣或者那樣的原因一直停滯不前。

  也許是機緣巧合,今年我有幸參加了北京教科院組織的北京市農村成人教育骨幹教師培訓班,並以學員的身份參加了中華傳統文化講師團培訓,其培訓的內容就是《大學》。我懷著無比崇敬的心情,認真的聆聽了包括學習大學的重要意義、大學之道、知止而後有定等內容,從學習者的角度聽取了馬教授對大學的講解。下面就說說我的學習感悟,也是為了完成老師的作業。

  且不說國家政策要求我們繼承和弘揚傳統文化,單從儒學在中華兩千多年的歷史程序中發揮的影響與作用來看,就是值得我們繼承和學習的。再者,在物質生活高度發展的今天,金錢至上、信仰缺乏、宗教侵蝕等,影響著中國年輕的一代,甚至是更多的中華兒女。從這一點來看,繼承和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重拾明明德與克己復禮,就顯得尤為重要了。那麼作為教育工作者不僅要提升個人國學文化底蘊,也應該做一名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播者,這一觀點在開班當天王東江處長那熱情洋溢的講話,那充滿期待的口吻,證實了我的觀點。所以,我非常感謝教科院安排的這次培訓。

  馬教授那種待人謙和的性格,給我以長者和儒學弘揚者的感覺,而講解的內容給我以行政領導或者退休老幹部感覺,換句話說,我是學到了從政層面的大學。

  回憶整個學習內容,給我最深刻的是格物致知、明明德以及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等。這些都是最樸素的道理,都是修身的範疇,但是在生活中做起來還是有些困難的。

  格物是儒家專門研究事物道理的一個理論,不同的人對其有不同的理解。宋代朱熹解釋為,即物而窮其理。簡單理解為觀察分析萬事萬物並解其根本,轉化為人心靈之認識,而得其道,並以致其知。明代王陽明認為格為正,物為意念,格物就是要人糾正意念的不正,克服內心的非道德意識,從而恢復其本體的至善或良知。也有佛學大師認為格物致知是格除掉人心之物慾,方能顯其本有真知。這些解釋都是在特定的歷史或者生活環境中產生的,雖看著不盡相同,但歸結起來都是深層次的挖據事物本質,而獲得某些知識或者達到某種境界。在我看來格物致知其實就是探究、認識事物的規律或本質,而獲得知識或真理,更深層的含義如果從致知格物的角度來理解,就是做事情我們要遵循事物的規律。如果每個人都懂得格物致知又怎麼會有拔苗助長的故事。在當今社會家長們在對孩子的教育問題上應該謹遵格物致知。

  對明明德的理解,分歧不多,意思是人要弘揚光明的德性。用在當下就是弘揚正能量。作為農村教育工作者要以格物致知的態度去明明德。而己所不欲,勿施於人這句千古錦句,在這裡不多說了。

  四次培訓結束,留給我更多的是思考,學校裡雖然有繞樑的《大學》讀書聲,而沒有幾個孩子懂得它的含義,甚至沒有幾個老師說的上來,更不用說學而時習之了。生活中誇大其詞、拔苗助長、精神空虛的也大有人在,我希望有關專家和領導能掀起一陣重拾儒學經典之風,希望北京教科院的領導和老師出一套有關最普通的老百姓的諸如《身邊的經典》之類的教材或者微課,以為廣大公民提供優質的傳統文化學習資源。

  《大學》讀後感9

  大學之道,在明明德,在親民,在止於至善,……。道理在於兩個:

  其一慎獨修身

  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比較膾炙人口,而不讀大學不足以知道為什麼要修身,然後齊家,然後治國,然後平天下。

  讀後才知道修其身,一個人的品行好惡偏好,都會影響到家人,所謂齊家。比如你喜歡懶散,無形之中家人孩子也會跟著學,他們把家弄得怎麼亂你也不會說,於是家中懶惰習慣形成。你喜歡家裡乾乾淨淨,經常打掃,還要求孩子們打掃,於是愛乾淨的習慣養成。

  所以先慎獨,修身,有些事能不能做該怎麼做一定要明白,因為你影響的是整個家的風氣行為習慣。

  齊家然後治國。這是對一代君王來說,他們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動輒就是民眾的表率,所以更應該修其身。

  然後平天下。堯舜愛民,所以天下人愛之。商紂王殘暴,所以天下人對其討伐他。

  所以根就在修身。

  這個人是一家之主,修其身在於齊其家,讓家族興旺還是很快凋落全在於你。

  這個人是一國之君,修其身影響治其高。國君愛美女,於是就有人投其所好,獻美女,於是後宮佳麗三千,惹得君王不早朝,不理國事。國王愛江山,所以晨昏定省

  這個人是天下王,能不能成為天下王,修其身所以平天下。愛民如子,所以受天下人擁戴,能人從之,賢人聚集,更能以輔佐得天下。若暴君昏君,則賢能遠之,奸佞近之,於是失天下是早晚的事。

  所以慎獨修身是根本。

  其二格物致知

  格物就是研究物體之原理,執行規律並掌握它,形成知識學問。所謂學無止境就是認識事物也是一個無窮無盡的過程,所以獲得的學問也會源源不斷。比如從認為地球是平的,到知道圓的,所以慢慢接近事物的本質,認知也一次次改變。

  所以要想徹底認識事物,就要研究它。比如新冠肺炎,透過研究它,掌握其傳播的路徑,切斷媒介所以得以治理。研究它,掌握它的致命弱點,所以可以控制它。所以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沒有確切掌握之前,依然是它橫行霸道的時候,一旦掌握就打到七寸了。

  所以致知要先格物。

  《大學》讀後感10

  所謂誠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惡惡臭,如好好色,此之謂自謙。故君子必慎其獨也!小人閒居為不善,無所不至,見君子而後厭然,掩其不善,而著其善。人之視己,如見其肺肝然,則何益矣。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曾子曰:“十目所視,十指所指,其嚴乎!”富潤屋,德潤身,心廣體胖。故君子必誠其意。

  這章內容是圍繞“誠意”二字展開的。大學“三綱八條”中第三條就是“意誠”,所以本章就用“所謂誠其意者”開頭,接著自然而然就有了後面的文字,行文的方法依然是舉例說明什麼是意誠。毋其欺、惡惡臭好好色、慎獨等都是為了解釋誠意服務的。文中又一次用列舉事的方法來對小人與君子加以區別。

  學習該章要琢磨“此謂誠於中,形於外,故君子必慎其獨也”這句話的內涵。這句話是說一個人的外在表現是由內心意念所控制的,或者說內心意念總能表現出來,因此君子都注重慎獨,慎獨是君子誠意的表現方式,簡單說就是心裡沒有“妄念”,有了“妄念”一定會透過自己言行表現出來。

  人在群居的時很容易受到約束,一些人內心所想與自己的行為常是不一致的,因懼怕“十目所視,十指所指”,於是不得不做些“違心”之事,這是小人而非君子的表現,所以君子能夠做到慎獨。即使獨居獨處也能嚴格要求自己,因其內心本就沒有“妄念”,這才是誠其意的內在含義。

  本章的總的思路是,要想明德,先要致知,要想致知必先格物,格物之先須要誠意。或者說能靜下心來琢磨事物執行之道理的大前提是心無妄念,即意誠。意不誠者什麼事也做不成,這在現實生活中有太多的具體例項了。

【《大學》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