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

《世說新語》讀後感10篇

  品味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此時需要認真地做好記錄,寫寫讀後感了。千萬不能認為讀後感隨便應付就可以,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世說新語》讀後感,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世說新語》讀後感1

  《世說新語》作者是劉伶,西漢時期著名的文學家。他留下的詩篇流傳了千古,為人生性放達任情,與阮籍關係頗密,是為摯友。身為劉伶摯友的阮籍作為竹林七賢之一,想必擁有著世人都知曉的高尚品行和節操。但恰恰相反,他有著與劉伶相近的性格,阮籍作為西漢時期豪放不羈的代表人物,與他一同出現的往往是不行於禮,品行不端。這種性格除了表現在了阮籍的日常生活之中,更是表現在了他的為人處事中。

  按照古人的習俗,親近之人去世之後是需要進行服喪,以表達自己作為子女的孝心和悲傷,通常服喪期是三年,且在此期間不可以喝酒吃肉,否則便是不敬。但阮籍的母親去世後,阮籍並沒有按照這個規矩進行,仍然參加宴席,並喝酒吃肉。有一次在晉文王宴請眾賓客時,阮籍一如往常的參與,何曾覺得這樣不得體,是不孝,並告知晉文王讓其罷免阮籍的官職。晉文王沒有這麼做,反而維護了阮籍。阮籍是真的不懷念母親嗎,並不是,他只是不善於表達,沒有把自己的悲傷表現出來,在《世說新語》中有這樣一句話是寫阮籍知道母親去時候的表現,“都得一號,因吐血,廢頓良久。”哀嚎一聲,並因此吐血,萎靡不振了很長時間,這種悲傷並不假,是當時大多數人都無法比及的,那種流於形式的孝子行為,真的要大力推崇嗎?那種悲傷可能就不會是悲傷了,只是向世人證明的一種形式,形式上的悲傷遠比實際的悲傷更為不恥。

  阮籍的內心是悲傷的,卻也是慶幸的,他可以在母親在世的時候盡孝,而不需要再母親去世的時候做一些沒有必要的悲傷,他無疑是豪放的,更是灑脫的。只是他的行為在當時並不被認可,只能在後世被我們稱讚,著實可悲可嘆!

《世說新語》讀後感2

  這篇《世說新語》的精選文章,仍是《課外閱讀》中的一篇文章。它介紹了“五則”古人言行舉止的精彩之處,向我們展示了古人的智慧。(五則打上雙引號的原因是:題目是五則,故事只有四則……)

  第一則故事是“才思敏捷的楊修”,講的是楊修與曹操一起看到了石碑上的“黃絹幼婦,外孫齏臼”,而楊修馬上想到了這一題的答案“絕妙好辭”,曹操則走了三十里地才想出來。第二則故事是“為友捨命的荀巨伯”,講荀巨伯探望重病好友,恰好胡賊攻城,荀巨伯卻不願棄友求生,還用自己的義氣與勇氣讓賊兵撤退。第三則故事是“巧對妙答的鐘士季”,講鍾士季去探訪嵇康,但嵇康一直在打鐵,旁若無人。鍾士季見了要走,嵇康便拉住他問“聽了什麼而來,看了什麼而去”,鍾士季答“聽了所聽到的來,看了所看到的去”。最後一則故事是“詠絮才女謝道韞”,在謝安問“白雪紛紛像什麼”後,侄子回答“在空中撒鹽的景象差不多可以相比”,而侄女謝道韞的回答則非常妙,她答道“不如說它像柳絮憑大風而飛起”,不妙嗎?

  這幾則故事中,有人是用奇言妙語展示智慧,有人用自己的義氣展示他們的勇敢,但不管怎麼說,智慧需要學習,勇氣需要鍛鍊,所以說,只要現在開始學習、鍛鍊,也許我們也會像故事中的人物一樣,在一定的時候,能展示出自己的能力及智慧!

《世說新語》讀後感3

  最近,我看了本好書-----《世說新語》,這是一本蔡志忠漫畫。蔡志忠把許多故事用漫畫的形式表現出來,這些故事有的是真實的,有的是虛構的,但都訴說著一些做人的道理。透過漫畫,這些深刻的道理一下就容易被人理解了,寓教於樂。

  比如:《捨命全交》。這個故事講述了苟巨伯到遠方探望重病的朋友時正好碰到了胡賊,他沒有丟下朋友自己逃命,而是陪他留下。胡賊看到他這麼有義氣,深受感動就退兵了。這個故事告訴我做人要有情有義。

  又如:《謝安教子》。謝安的夫人常常親自教育子女,而謝安只在一邊做事,謝夫人問謝安為什麼不親自教育子女,謝安說我常常在教導呀。這個故事告訴我言教不如身教,做父親的一言一行都是孩子的榜樣。

  再如:《救人救到底》。這個故事中王朗在避難途中一開始考慮到實際情況不願讓人搭船,同意後在遇到水賊時也不放棄。他與同伴共同努力,逃到了安全的地方,而華歆一開始勸說王朗同意,卻在遇到水賊時要棄人而逃。透過這個故事我悟到了兩個道理:第一,做事要多加考慮,要量力而行;第二,答應了的事就要做到底,要和大家共同努力。

  這本書中還有很多這樣有趣的故事,我學到了不少做人的道理。蔡志忠還有很多這樣的漫畫,如《論語》、《老子》、《孟子》等。以後有時間我都要看,讓自己盡情遨遊在這好書的`海洋之中。

《世說新語》讀後感4

  今天早上早讀結束後,趁著媽媽還在做飯,我從書櫃上把《世說新語》拿了下來,先從喜馬拉雅上聽了別人的範讀,然後我把自己不會的字注了音,理解意思後才用媽媽的手機錄的講書。

  我已經堅持講《世說新語)六天了,今天我讀了一篇小古文,講的是管寧與華歆的故事:管寧與華歆是好朋友,有一天他們兩個一起在園中刨地種菜,突然看到地上有一片金子,管寧看見之後並沒有什麼反映,繼續刨地;而華歆卻把金子拿在手中,端詳片刻後又扔了。之後又有一次他們坐在同一張席子上面讀書,有一輛非常漂亮的車從門外經過,管寧依然在認真的讀書,華歆卻放下書本出去看,等他回來之後管寧割開了席子與他分開並說:“你不再是我的朋友。

  透過這一則小故事我們也發現了管寧,華歆這兩名主人公對金子與熱鬧兩件事的做法。雖然面對金錢的誘惑都選擇了放棄,但是華歆做的依然比不上意志力超強的管寧,誰能面對金錢而視為糞土呢?相信我們也很少有人能做到像管寧一樣。在看書時聽到一點動靜就想出去看看怎麼回事,這一點直接就說明了華歆當時在讀書的時候心不靜,這也讓他與管寧的表現形成了鮮明的對比,所以我們以後在挑選朋友的時候也一定要擦亮眼睛哦!

  《世說新語》這本書,是一本特別好的書籍,裡面全部都是一個一個富有滿滿正能量的小故事,些然都是古文,但都有翻譯,很容易理解,也很有趣,我非常推薦大家去閱讀。

《世說新語》讀後感5

  讀完《世說新語》後,令我印象最深的是《德行第一》的一四和四五篇。這兩篇都是講“孝”,但完全是兩種風格。

  一四講的是王祥的繼母很恨他,他卻愛繼母,當王祥得知繼母恨他時,他竟然求繼母處死自己。我認為這種孝,太過頭了,一個孩子未來的路還很長,只是因為繼母恨自己,僅僅為了一個人放棄自己的未來,這還算是“孝”嗎?王祥的繼母如果沒有醒悟過來呢?這世界上又會少一個智者嗎?要是天下所有的人都變成這樣,得有多少人不明不白地死去啊。而且,繼母已經暗中派人去砍他了,這麼一個惡人,敢在她面前請求處死自己,是很有可能被處死的。那時,這個所謂有孝心的人,豈不是成為一個很做作的、會被後人笑話的人了嗎?

  相反,我認為四五才是真正的“孝”,不過頭的“孝”。

  故事講的是陳遺的母親喜歡吃鍋底焦飯,他任職州郡主簿時,常帶一隻口袋,把焦飯放在裡面,回家送給母親。後來,他被迫去打仗,那幾鬥焦飯來不及送回家,就帶到軍隊裡去了。但是,好多兵在戰敗時餓死了,只有陳遺靠著焦飯活了下來。陳遺把送給母親的焦飯在戰敗時吃了,這是對的,不然他怎麼活下去。但有些人會認為這樣是“不孝”,我很不理解。我認為,如果陳遺硬是要把飯給母親,就很做作,像王祥一樣。吃了那些飯,既能讓別人知道他很孝順,又能使自己活下來,這不是很好嗎?何必像王祥一樣做作?這才是“孝”。

  我很讚賞陳遺的“孝”,不喜歡王祥過頭的“孝”。這就是我對“孝”的看法。

《世說新語》讀後感6

  《世說新語》講的是劉道真嘗為徒,扶風王駿以五百匹贖之,既而用為從事中郎。當時以為美事。劉道真,姓劉名寶,字道真,性格豁達,通經史,精音律,善長下棋,並且智勇雙全,在扶風王司馬駿府內擔任從事中郎,後擔任侍中、安北大將軍,之後由於戎衛北境有功,賜爵為關內候。那裡“徒”字意指服勞役的犯人,“既而”意指不久。這篇文章的意思是:劉寶曾是服勞役的犯人,司馬駿花了五百匹布將他贖了出來,不久後又任命他為從事中郎。當時人們將這件事傳為美談。

  我第一次讀到這個故事時,並沒什麼感受,但當我讀了5遍6遍乃至10遍時,就有了深刻的感受。我十分佩服司馬駿的這種做法。首先,他能夠不計劉寶以前犯過罪,任用劉寶,給劉寶用武之地,其次,司馬駿花重金將劉寶贖了出來,能夠說是對劉寶有恩,讓劉寶死心塌地為自我做事。即便將來劉寶勢力過分強大,也總會賣個人情。這件事傳為美談,又的民心。司馬駿做這件事心思慎密,一舉多得,我很佩服。他的這一做法也似乎效仿了齊桓公不計前嫌,任用管仲。齊桓公最終成就了一番霸業,而司馬駿也在宗室中變得最為俊望。

  生活中,我們也切不可因為他人曾有過什麼過錯或是做過什麼不好的事而一向對他心存不滿。平等待人,往往更容易發現他人身上的閃光點。同樣,做錯事的人也不能過分自卑。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有錯並不可怕,可怕的是犯了錯不改。我們應有的是用心向上、改正錯誤的態度。

  

《世說新語》讀後感7

  夜幕再一次降臨了,在這樣一個夜晚,我似乎回到了千年以前……

  那是一個黑夜,九歲的徐孺子在月光下玩耍,有人對他說:“如果月亮中什麼都沒有,該會十分明亮吧!”徐孺子聽了回答道:“不是這樣的。就好比人的眼睛裡有瞳仁吧,如果沒有瞳仁的話,眼睛就一定看不到東西呀。”這個故事是出自於《世說新語》。

  《世說新語》是我國魏晉南北朝時期“志人小說”的代表作,由南朝宋時劉義慶編攥,記載了後漢至南朝宋時名士貴族的遺聞軼事,堪稱一部記錄當時社會、政治、文學的雜史,具有很高的史學價值。全書依內容分為“德行”、“言語”、“政事”、“文學”、“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門,透過人物的品評和玄遠的清談,生動的再現了魏晉時期名士大家的玄妙言談和奇特行事,也可謂是一部文學價值極高的古典名著。中國文明歷史悠久而我這個深愛祖國的人卻只曉其中極少的一部分,可知我還要繼續努力學習和祖國一起成長,去感受祖國文化的博大精深。

  我和我的祖國是分不開的,因為我愛這個美麗的國度——中國。許多人都會覺得我愛得不夠深,但是這三個字是最簡單,也是最能表達出自己對某種事物熱愛之情。讓每個中國人甚至地球人都深深地記著、愛著這個國度——中國讓愛傳達千萬裡,一直永恆下去,直到天荒地老、海枯石爛。

  我愛你我的祖國。

《世說新語》讀後感8

  古希臘哲學家柏拉圖說:“美德是靈魂的一種健康,美貌和良好習慣。”

  莎士比亞說:“金子!黃黃的,光閃閃的,只要有一點點,就可以使黑的變成白的,醜的變成美的,錯的變成對的,卑賤者變成尊貴者,老年變成少年,懦夫變成勇士。”

  人們渴望財富,但是要取之有道。甘於貧苦,言行高潔。在面對他人的贈與與誘惑是,要不為所動。人在貧窮時,要有氣節,人窮志不短。

  朋友就是志趣相投,心性相近的人結合在一起。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志趣和目標,有自己的人生理想,信念和價值取向。

  在道義,人格於生命和功名利祿發生矛盾時,我們要合理的選擇。

  千金易得,知己難求。有一需要用真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諒解去護理,朋友也是一面鏡子,是第二個自我,能從朋友的身上反映出自己的性格,朋友難得,友誼更最值得珍惜。

  投機者鄙視友誼,自私者躲避友誼,真誠者珍惜友誼。

  面對突如其來的災難,我們不要驚慌失措,應坦然面對。不同的教育和學習環境和成長環境對孩子性格的培養是不同的。

  人要做到尊嚴上的獨立,首先要有經濟上的為獨立,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追求,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格。

  寂寞是生命的陪伴,是心靈的依託。他告訴我們情感需要歸宿,心靈需要港灣,紅塵需要百態人生,機會一去不復返,擁有就要珍惜。

  要學會感受寂寞,享受寂寞。因為他與我們同行。

《世說新語》讀後感9

  最近讀了一遍《世說新語》,內心頗感世事滄桑變換之快。在這紛繁的世界上,保持一顆平常心是何等重要,可想而知。我非常欣賞那些在亂世中還能力挽狂瀾的人物。這些人物都有自己獨特的才能。我欣賞他們的個性。也許有的人會說這些人都太怪異了。是的,我也承認他們的行為怪異。但我更看重的是他們的能力。

  我欣賞他們的魄力。讀過這本書後,我感覺到了自己行為的隨意性不強。當然,我是願意做一個真正的自己的。做我自己是我現在要追求的,也是我將來乃至終生都要追求的人生境界。這本書中有許多經典的故事是值得我們去深思回味的。我願與大家共同分享我的讀後感。我覺得這本書中的許多事情似乎在我們身邊發生過一般,閉上眼你就能想得清清楚楚。我們不會覺得這些事離我們太遙遠了。確實是這樣的,如果細細想想,還真的是這樣。

  但是我在這裡要說的是我最近發現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生世說新語中所述的事簡直是太正常了。這是我讀後所有所思的地方。這本書中的故事有許多啟人深思的地方。我本人是很喜歡讀這本書的。

  比如書中的乘興而來,無興而返。這個故事就挺有意思的。這個故事告訴我們的是在我們在做某件事時,我們可以根據我們自己的真實需要去決定我們是否一定要做或是暫時不做。我們完全有對所要做的事做出我們做與不做的決定。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有的權利。沒有人能夠干涉我們的決定。只要我們做的合乎我們自己的意願,沒有違背常理,我們的決定就值得去做。

《世說新語》讀後感10

  初中時聽說劉慶義的《世說新語》,直到大學才通讀了一遍,讀之不忍釋卷,深深地被這本書吸引,一樁樁小故事,一個個栩栩如生的人物,如行林蔭道上奼紫嫣紅令人目不暇接。此刻又重新從市圖書館借了本來看,如同老友相見,分外親切。孔子說:述而不作,這述又何嘗不是作?王夫之主張“六經注我”,也就是用自我的話語體系去闡釋六經,舊瓶裝新酒,經典著作就是一張皮,每個人都在上方衍生出許多毛毛來,西方有諺: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在讀書上我向來主張“誤讀法”,就是作者本意可能並非此意,你或顛覆或曲解作者意思,卻到達一個好的效果,這也是可取的。《韓非子》裡有一個小故事說一個楚國人給燕國的相國寫信,因為是晚上寫,光線不好,楚國人就吩咐手下:“舉燭”,邊說邊寫順手就在信上寫了“舉燭”。燕國的相國收到信了,開啟一看有“舉燭”二字,不禁感嘆:“舉燭就是崇尚光明啊,這是讓我們選拔任用賢能的人。”相國把他的“誤讀”給王說了,王大喜就照做了,燕國變得國富民強了。像一本《紅樓夢》讓多少誤讀紅樓又自稱研究紅學的人吃上飯,這“誤讀”多好啊。

  所以我看《世說新語》的讀書心得將不拘於字句的解釋、不拘於時代的考量、不拘於玄理的考辨,隨心所欲,信馬由韁,想到哪兒寫到哪兒,記錄腦海火光一閃,這也是我把這篇文字分類到隨筆的地方。這樣做可能會對《世說新語》的理解多有謬誤,再加上本人馬克思主義理解不深,可能會有不馬克思的地方,科學學得不好,可能會有不科學的地方,難免貽笑方家,歡迎批駁、指正、賜教。

【《世說新語》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