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育>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名著後,相信大家都積累了屬於自己的讀書感悟,現在就讓我們寫一篇走心的讀後感吧。但是讀後感有什麼要求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教育的責任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1

  書是人類進步的階梯,書是人類的良師益友。本假期我讀了肖川先生的《教育的使命與責任》這本書。作者將討論相關話題的文章集中成一個個小專題,分別是“教育是對人的成全”、“有高度的教育”、“我的教學主張”、“作為理想主義者的教師”、“文明是一種眼光”、“在路上”、“心會看見”七個單元。他在讀書與成長中這樣告訴我們:沒有教師的成長,就沒有高品質的教育。這已日漸成為人們的共識。道理很簡單,教師本身是課程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自身的成長是教育力量的源泉。教師的成長離不開學習,而讀書是最為重要的學習途徑。讀書不僅可以豐富文化底蘊,使自己更加具有文化眼光,讀書更為重要的價值在於使教師具有不斷增長的與人分享的內在需要,從而克服對於教學的倦怠感,從而教學永遠充滿活力和內在的感染力。所以我們要經常讀書並有一個好的閱讀習慣。

  有效課堂——教師的不懈追求

  肖川教授在《教育的使命與責任》一書中的《一堂課中的必要環節》一文中講到:所謂教學環節就是既相互獨立又相互連結的一組教學行為。它分為三個內容:其一:學習意義的明瞭;其二:反饋與強化;其三:回顧與分享。

  課堂有效是每個老師的追求,用最少的時間、最小的精力投入,取得儘可能多的教學效果。那麼,如何構建有效的課堂教學呢?羅傑斯說:“成功的教育依賴於一種真誠的理解和信任的師生關係,依賴於一種和諧安全的課堂氛圍。”創設輕鬆和諧的課堂教學氛圍,可以讓學生產生良好的心理效應,使學生處於積極的情感狀態,使學生主動而愉快地學習。其次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激發學生積極主動探索知識的內部動力,是學生積極認識事物,積極參與活動的一種心理傾向,興趣越濃學生學習的積極性越高,掌握知識就越快。再次在教學設計時,要以生為本,從實際出發,做到備課時備學生,以充分尊重學生已有知識經驗為前提,設計的教案要符合學生的實際情況,周密地考慮到學生的生活經驗和知識水平,力爭達到教與學的統一。例如當一個主題的學習結束以後,教師應該停下來問一問學生有什麼需要質疑的有什麼需要修正、補充的和豐富的。對學生說:“我是不是表達清楚了,還有什麼需要進一步澄清的”而不是對學生說:”你們聽明白了沒有,你你們還什麼不理解的”前者表明的是教師對於自己教的責任,而後者表明是學生學會了還是沒有學會,責任在於學生。

  生命教育——教育者的自覺追求

  生命教育是教育的一面旗幟,要讓生命教育落實在學生生活之中,落實在課堂之中,就需要生命化的課堂,生命化的校園。“讓課堂充滿關注生命的氣息,讓生命的活力充分地湧流,讓智慧之花盡情綻放,應該成為所有教學的自覺追求。生命教育強呼叫生命去溫暖生命,用生命去呵護生命,用生命去撞擊生命,用生命去滋潤生命,用生命去燦爛生命。”這是我在讀肖川教授《教育的使命與責任》一書中,我認為他對生命教育解讀時最精彩的話語之一。

  肖川教授在書中表明:生命教育的宗旨就在於:扞衛生命的尊嚴,激發生命的潛能,提升生命的品質,實現生命的價值。“關注生命、尊重生命、珍愛生命、欣賞生命、成全生命、敬畏生命”則是構成生命教育的目標。生命教育的現實途徑就在於:給學生一些權利,讓學生去選擇;給學生一些機會,讓學生去把握,給學生一些困難,讓學生去面對,給學生一些問題,讓學生去解決,給學生一些條件,讓學生創造。我們有責任,也有理由把人性最善良、最美好、最純真的東西植入孩子的心田,讓孩子在漸漸成長的過程中凝聚“人情味”,富有同情心和正義感。尤其是在當今的社會教育背景下,我們的教育不能僅僅成為“訓練”、“成績”等應試東西的代名詞。我們要引導學生接納生活,品味生活,感知生命的複雜性,偶然性和神秘性,培養學生對於生命的莊嚴感,神秘感和敬畏感是我們關注學生生命的宗旨所在。我們期待著透過生命教育,學校變的更有吸引力,透過生命教育,個性變得豐富而舒展,透過生命教育,人格變得正直而強健;透過生命教育,幸福從此熙熙攘攘,幸福從此溢滿心房。

  讀了《教育的使命與責任》,我深深地感受到新一代教育工作者的責任。在當今社會,說白了其實就是人才競爭的社會,是教育競爭的社會。作為一名合格的教師,不僅要有穩固的專業思想和高尚的教師職業道德,要有某一學科專業的科學知識和教育理論素養,要有一定的人文科學與藝術修養,而且還必須具備教育教學的實際能力,掌握科學的、發展的融技術與感情為一體的教師職業技能。我們要不斷地充電,只有以為人師表的姿態展示人生的道路,以高尚的情操鼓舞學生,用廣博的知識,高超的教學技巧和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才能以科學的理論武裝學生,這樣才能使學生健康地成長,使自己不愧對人類靈魂工程師的美譽。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2

  這個教師節,收到了一份特別的禮物——花配書。一看書名《撥開教育的責任》,心想:這會是一本怎麼樣的書呢?原以為,這是一本說教“責任”的書籍,但是我錯了。讀著讀著,我欲罷不能,被書中詩意的語言、簡潔的插畫、深刻的哲思、生動的故事深深地打動。一則則的教育故事是那麼的真實,那麼的熟悉,那麼的親切,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我時不時會把自己置身其中。讀這樣的一本書,就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對話,在閱讀的過程中它不僅在引導著我們思考教育的本質問題,更引導著我們反觀自己的日常教育教學行為,似乎在那瞬間被喚醒,一切都在自然中生成。

  一、讓我們學會“放手”

  班主任工作瑣碎,尤其是小學班主任,凡是都會盡量做到親歷親為:地上一片紙屑、黑板沒擦乾淨、座椅沒擺整齊、上課學生偶爾走神、下課學生間嬉笑、午休有人講話、跑步佇列不齊、放學某個同學磨蹭沒按時出教室,週末和哪些同學外出了幾個小時……諸如此類的小事情,都會成為一些班主任心頭上的疑雲,口頭上的提醒,你說,他不是要比總理還累了嗎?還有的班主任“眼睛裡容不得一點沙子”,學生出現一點點差錯就揪住不放,反覆“管教”。要知道,學生在成長過程中,有一些小小的錯誤很正常,要允許學生犯錯,提醒他們並給他們自我糾正的機會。不可救藥地追求完美的班主任,可能累壞了自己,管傻了學生。

  是的,反觀我的班主任工作,正如書上所說,我每天都在為班級的各種瑣事奔波著,勞累著,繁忙著……一天下來,整個人都覺得很累,很煩。還要像個警察一樣時刻密切關注著班裡學生的一舉一動,希望每個孩子都能嚴格遵守學校的各種規章制度。一個人的精力總是有限的,在瑣碎的雜事後,一個人顯得煩躁,對於孩子們的情緒和心理的關注則相應減少了許多。在轉過來看看自己所帶的班級,我這麼努力的“付出”,孩子們成長了多少?我似乎沒有看到了多大的改變,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不強,班幹部沒有盡到應有的責任……我還是每天當著警察的角色,真的很累。讀了《撥開教育的責任》一書,讓我發現是我的“負責”,我的“好意”讓孩子把它當作了理所當然。我們教育的目的到底是什麼?有些事是不是可以放一放的,還有一些事情是不是不要那麼細究……充分發揮學生自我管理的能力。

  二、不妨來點狼性教育

  書中有這樣的一個章節,名為《不妨來點狼性教育》,我對這個題目十分的感興趣。說是網上有個“史上最厲害小孩打架”影片,一度廣為流傳,爭議頗多。拍攝的是一男一女兩個小孩打架,邊上拍攝的大人不斷的鼓勵孩子打,用腳踢。男孩子打不過女孩子,大人就不停的激那個男孩。這個鼓勵孩子打架並拍攝影片的男人是女孩的父親,男孩的姑父。據他所說,他這樣做是學習了狼教育子女的方法,為了鍛鍊孩子在逆境中成長,明白落後就要捱打的道理。其實,像這樣的“狼性教育”,我們不能去標榜這位家長的做法,但是我們可以去探討狼性教育的本質。狼性教育的論述就是要在逆境中培養孩子堅忍不拔的精神和永不服輸的氣概。

  它把我們現在的教育比作“羊”的教育,培養的是溫文爾雅、逆來順受安於現狀的人。而西方是似狼的教育、培養的是個性張揚、敢於挑戰、不斷超越的人。在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世界裡,我們透過對狼的性格的剖析,教育我們的孩子要成為強者。 看看我們的家長,他們幫孩子包辦著一切,對孩子總是百般呵護,像對待溫室中的盆景那樣,怕他們累著了,餓著了,熱了、凍了,摔傷了……不讓他經歷任何風雨,以為這樣孩子就能茁壯成長了。誰知,這些孩子在順境中成長,無衣食之憂,他們在父母的庇護下,有了依賴思想,已經失去了競爭的意識,變得不敢面對社會,害怕競爭。19世紀德國教育家第斯多惠說過:“教學的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喚醒和鼓舞。”那麼,怎麼激勵,怎麼喚醒,怎麼鼓舞,中國教育信奉的“溫良恭儉讓”並不能解決所有的問題。其實我們大可以鼓勵孩子向狼學習,在狼的身上有著許多優秀的品質。應該像狼那樣,從小就培養他們強者的心態、捨我其誰的自信、逆境奮發的精神、敢拼能贏的氣概、高度的使命感和責任心……這樣的強者才能成為真正的時代精英,這不是寵出來的,也不是慣出來的,而是在逆境中成長,在歷練中成熟,在時代競爭中脫穎而出的。

  在細細地品讀中,我們還回有許許多多的發現: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麼多弊病;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值得我們深思。

  做真感謝學校將這樣一份優質的精神食糧送到我的身邊,我想在今後的教育教學中每每當我困惑時,當我失敗時,當我挫折時都會翻開看看,找尋適合我的答案。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3

  當我趁著月休,把學校發給我們的《剝開教育的責任》這本書斷斷續續讀完後,一曲《愛的奉獻》湧上我的心頭。“這是心的呼喚,這是愛的奉獻……”這本書的作者,都是一線教師,也都是學生家長。書中用他們的“教育智慧與真情”,抒寫著他們教育的愜意人生,詮釋他們對“教育理想與信念”的不懈追求。“沒有愛,就沒有教育”,真摯的情感是通向學生心靈深處的橋樑,是點燃學生內心世界的火把。學生一旦感受到了這種愛,就會自然而然地向你敞開心靈的大門,只有“情通”才能“理達”,情通理達才會心悅誠服,從而達到引導、幫助、解惑、教育的目的。可見,愛是教育的基礎,是溝通師生心靈,聯絡師生情感的紐帶,它可以讓每一位學生的心靈自由地飛翔。讀完這本書後,聯絡自己從事教育14多年來的點點滴滴,我的感觸很深。

  意融融,親情濃濃

  去年學生來到外國語學校後,昔日在父母身旁撒嬌的寵兒遠離家鄉,遠離父母,那滋味可想而知,在一兩天的新奇感過去後,這種角色的突然變化使他們很難適應,生活上也一團糟(吃泡麵,零食充飢),有的同學還控制不住想家的念頭,一天一個電話,哭哭啼啼,以至學習受到很大影響。我們教師頓感肩上責任重大,班主任們更是心急如焚,但又怎能“橫眉冷對”,要設身處地為他們著想啊。

  於是,我們的班主任儘量創設一種溫馨和諧的氛圍,讓大家暢談心曲,相互交流,在短時間內讓班級、學生寢室充溢著濃濃的“家”的味道。在閒暇之餘,班主任們也都深入到學生宿舍,和他們一同整理和佈置;早上與他們一起晨跑;晚上幫他們關好門窗;天氣變化,提醒增減衣服;課餘常找他們聊聊,瞭解並幫助他們解決出現在生活、飲食、住宿、學習等方面的困難。學生們非常感動,不久便適應了新的環境,漸漸投入到新的學習中,臉上又露出了他們甜美的笑容。

  尊重個性,潤物無聲

  去年,我校學生從不同的鄉鎮學校來到這裡,學生所受的教育基礎各不相同,兩級分化現象嚴重,每個人又都有自己獨特而又豐富的內心世界。我們老師要善於發現並發展他們獨特的稟賦和才能,喚起他們內在的尊嚴和自信。我班有一個女生,去年進校後便顯得異常沉默,成績更是甚差,面對這樣更需要尊重和關懷的學生,在課堂上我盡力去尋找她身上的閃光點。不久,我便發現她的作業本一直做得非常認真工整,於是我讓她擔任學習小組長,並經常鼓勵她,她進步很快,生活的信心也越來越足。在後來的單元測試中,她獲得了A等級的好成績,宣佈成績的那一刻我分明看到了她眼裡那晶瑩的淚珠。

  陶行知有句名言:“你的教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孩子初來到外國語學校,他們的自理、自立、自護、自強的能力較差,學生在生活上、學習上、時間上都難以適應。我們老師根據掌握的第一手材料,不失時機地引導、說服和感化他們。洞悉學生的內心世界,研究學生的書面材料建立在對學生尊重、信賴的基礎上,發現問題認真研究分析其產生的內因和外因,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經常激勵學生,用寬容的愛心接納學生的一切,對犯錯與重犯錯的同學不簡單處理,而是曉之以理,動之以情,導之以行,潤物無聲,用寬容和期待這劑良方醫治了不少同學,在學生潔白的紙上譜寫人生最動人的弦律。

  愛中有嚴,嚴以導行

  對學生的嚴格要求並不是指教師提出要求時一定要有嚴厲的面孔,而是指要求應嚴格,並做到切實可行,堅持不渝地貫徹到底,而且要嚴在理中,嚴中有愛。“以愛動其心,以嚴導其行。”但在管理方法上要活,這是因為班級中的每一個學生都是獨一無二的“這一個”,也不會“不變速”前進。所以我們要做到靈活變通,做到因材施教,因人而異,因事而異。

  比如對個性倔強、自尊心強的學生採勸延長教育法,循序漸進,讓他們自我思索、自我對比、自我反省,以達到激發他們“內在驅動力”的目的。如果操之過急往往會使他們喪失學習和生活的信心。但強調緩的作用,並不是說時時處處以緩為好。相反,急的重要性同樣不可忽視。比如當學生做了一件好事時,取得一定進步時,他迫切想得到老師的表揚,如果老師不能抓住時機,及時表揚,即使後來再補上,效果也不夠理想。

  總之,師愛既是一種發自內心的真情實感,無形中又會成為一種教育的力量和手段,在班級建設中起十分重要的作用。把對學生的關懷與愛護,尊重和理解,期望和要求,透過自己的態度和言行傳達給學生,會產生巨大的教育力量,同時有利於師生間建立起平等互助和諧的關係。

  拿破崙曾經說過:“不想當元帥計程車兵不是好士兵。”作為人類靈魂的工程師,尤其是班主任,更是肩負著如何把“士兵”引上“元帥”之路的重任。我也深信,每位學生都是聰明可愛的,我們期望綠樹成林,期望“士兵”成為“元帥”。只要我們細心地呵護每一株稚嫩的幼苗,他們會成為參天大樹;讓我們用愛架起一道情感彩虹,讓孩子的心靈自由飛翔吧!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4

  《剝開教育的責任》,該書淡雅的封面,一下子抓住了我的心,教育的責任究竟是什麼?我們該怎樣剝開教育的責任?引發思考的書名,立刻激發了我強烈的閱讀興趣。

  課餘時間,靜下心來,翻開書本,細細品讀。書中一個又一個淺顯易懂的教學案例,每篇文章都從教育中的細節入手,都在追問教育的真正目的、教育者的真正責任。平實的語言,表達出深沉的主題。讀一本好書,如同和一位智者在對話。裡面的很多觀點讓我受益匪淺。其中有許多的教育細節令我似曾相識,不禁拿來與工作實際相對照。

  她是一首振聾發聵的播種機。"教育充滿細節,每一個細節都是生命的零件",我們要精心呵護生命的零件;"教育者要施行教育、研究教育,也要接受教育",身為教師的我們也是受教育者;"說到底,教育的責任,就是教師的良心",喚醒了每一位教師的良知;"一個都不能少,這才是理想的教育",把愛的光芒播撒到每一個角落;"教育者有責任讓教育成為一種享受",享受教育生活的每一次饋贈……

  她是一臺細緻入微的顯微鏡。教育的細節常常被我們忽視,這本書帶我們發現那些被遺忘的角落,吹落灰塵,教育的責任漸漸清晰起來。可能是試卷上的小小提示語,可能是課堂上的一次發言點評,可能是教師的一個眼神,可能是一處文字的解讀……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於細微處見真情,於細節處明真諦。

  她是一部客觀公正的掃描器。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這些故事彷彿就發生在我們的身邊,歷歷在目。故事內容涵蓋古今中外,從縱深的角度剖析了教育現狀。原來,我們司空見慣的教育行為有這麼多弊病;原來,我們在"愛"與"責任"的名義下,還做了一些"偽責任"的事情。家庭作業究竟是誰的責任?抄詞作業合適嗎?我們需要"狼性教育"嗎?放假真是"假放"嗎?過度的"關心"真的會給學生帶來了無形的枷鎖嗎?全書的真實性和可讀性,會讓我們不斷地追問。

  讀《剝開教育的責任》,讓我不斷地反思當下的教育行為,過一種更有質量、有責任的教育生活。這本書像一位精神導師,為迷失的人們找到方向;更像一位久違的朋友,真誠地言說教育的感悟。

  本書從最客觀的角度還原了一個個教育場景,講述了一個個教育故事。看著書,書中的故事彷彿就在我們的身邊。書中的小例子、小故事,就那樣真實地發生著,有正面的濃墨重彩,也有反面的直言不諱,讓讀者於細微處見真情,於細節處明真諦。

  書中留給我印象最深的就是:"我們總以向學生傳授了更多的知識為榮,以自己在教育過程中所表現出的超級責任感為榮……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反思自己有時候的教學,不也是這樣嗎?我們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自認為這些知識就是學生一定要掌握的。自認為兢兢業業,為學生負責,殊不知有時就剝奪了學生學習的權利,抹殺了學生學習的興趣。什麼時候會自問一下: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當這些問題湧上心頭的時候,我們會心生愧意。我們所理解的教師的責任,真的對學生的發展負責了嗎?我們在踐行教師的責任的時候,有沒有侵犯孩子的權利,甚至以犧牲孩子的全面發展為代價?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真得多多的總結和反思自己的教學行為。我們要用賞識的眼光,去發現孩子的美,這種美哪怕是細微的;用寬容之心,去包容孩子成長中的缺陷,讓他們在最佳化的、寬鬆的標準下,收穫更多的自信與快樂。問題是尖銳的。但是,我們尖銳地發問,並不是在質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冰心曾說過:"情在左,愛在右,走在生命的兩旁,隨時撒種,隨時開花。"是啊,我們既然是一名老師,走在這條充滿陽光,散發馨香的教育之路上,我們播撒的註定是無私的情與愛,付出的註定是強烈的責任心!

  愛與責任共同鑄就了師德之魂,教師對學生的愛要時時、事事、處處體現在日常的工作中。我願用我的真情和關愛去觸動每一朵小花,給予他們信心和勇氣,為他們撐起一片蔚藍的天空。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5

  《剝開教育的責任》一書針對課堂教學、班級教育、學校教育乃至家庭教育和社會教育中的“偽責任”,逐一加以揭示,並闡述真正的責任。該書是許多一線教師反思自身教育實踐的成果,本書像剝核桃一樣,將責任不斷“剝開”,迴歸、解析、重構教育的責任。

  編者祁智在序言中提到“我們不要辜負了孩子,我們不能辜負孩子對你的崇敬,不能把他們對你的崇敬化為對他們‘偽責任’的工具。”“我們的發問,是我們行業的自省,源自於我們的責任、良知。”試問站在三尺講臺上的自己,是否有那份對教育深深的、厚重的責任與良知?是否有對學生深沉的愛?是否沒有辜負每一個孩子的信任呢?我捫心自問做得還遠遠不夠,懷著這樣的愧疚以及對教育真諦的追求,我靜靜地看完了這本書。

  讀了這本書,我覺得書中很多觀點很有高度,觀察很有視野,分析很為中肯,讓我學到了很多,也讓我不斷地反思自己當下的教育行為,讓我這個教育者獲益匪淺。這裡談談讓我最有感觸的幾個觀點。

  一、老師最喜歡的,是我

  讓每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當看到這句話時,我覺得一直困擾我的如何實現教育公平難題不再是一個無解之題了。這個觀點其實面向的就是保證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的平等性。每個班上都有老師眼裡所謂的耀眼的優等生、令人困擾的差生、以及默默無聞的普通生,而這樣的分組通常是以成績為標準,每個孩子在教師心中有了三六九等,甚至孩子自己心中也有一個等級,從而認為老師最喜歡誰,最不喜歡誰,如果出現了這樣的情況,顯然離平等對待學生很遠了,那一碗水端平是不是又是真的公平對待學生了呢?也顯然不是,畢竟每個學生情況不同,如此一刀切的做法很難做到真正公平。如果只有一個學生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有偏向性的愛,但如果讓每個學生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是一種平等的愛,畢竟要做到讓每個孩子都覺得“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這個老師肯定看到了每個孩子自身獨具的稟賦、特長、潛能,真正瞭解了每個孩子,發掘了每個孩子身上的閃光點,讓每個學生體會到了老師對他獨特的愛,才會讓每個孩子發出感嘆:老師最喜歡的,是我!那麼如何才能做到這一點呢?顯然這不會是一蹴而就的,我們要充滿愛心、思想開通,對學生的世界表現出濃厚的興趣,充分利用和學生在一起的所有機會,迅速捕捉、發現每個孩子的獨特之處和閃光點,讓每一個孩子都找到老師“最愛自己”的理由。

  二、孩子的手很小

  “我們給的是學生需要的嗎?我們給的是學生希望要的嗎?我們給的是適合學生的嗎?孩子的手很小,而我們想給孩子的太多、太重。”我們捫心自問:在履行職責的時候,有沒有傷害到孩子,甚至以犧牲學生的全面發展為代價?回想我們一貫的教學,我們似乎得了一種教育強迫症,總是強迫自己教給學生更多的知識。教學內容,從來都是那樣的鼓鼓囊囊;教學環節,一直都是那樣的環環相扣;教學容量,總是那樣的滿滿當當……最可怕的是對這樣的一種教學現狀和現象,我們向來習以為常,甚至引以為豪。一堂課就短短的40分鐘,其中有多少是老師強迫加給學生的負擔?又有多少是真正被學生消化吸收的呢?老師眼中的爭分奪秒,卻將學生壓得喘不過氣來。大部分學生在聽課時,急於記下老師講的要點,沒時間咀嚼,沒時間思辨;相當一部分學生在聽課時,被動地任老師拎著走,無奈地被優等生拖著走,不知道該說什麼,該幹什麼。課堂上的時間沙漏,在一點點地向老師這裡聚積而屬於學生的越來越少。我們一切都從“教”的角度出發,在課堂上自顧自地追求所謂高效,眼裡哪裡有學生的一隻只小手呢?心裡哪裡思考過學生究竟需要什麼、想要什麼呢?問題是尖銳的,但尖銳地發問並不是在質疑我們的責任心,也不是在否認我們的辛勞,更不是在抹殺我們的成績,而是在警醒我們真的要注意到孩子的小手,以及孩子純真的眼睛。

  三、為什麼舉手的總是你

  在常規課尤其是公開課上,經常會有這種現象:我們經常將發言的機會給能講出正確答案的學生,而對可能回答錯誤的“舉手”視而不見。對於這種現象的原因我們都心知肚明:老師瞭解自己班上每一個學生的底細,知道讓誰回答問題,可能會出現令人尷尬的場面。尤其是一節好不容易準備的公開課,可能會因為某個學生的回答而出現敗筆,貽笑大方。所以老師一般都會從“大局”出發,為了避免可能會出現的失敗,剝奪有些同學的發言機會。可是我們不禁要問,不管是家常課還是公開課,老師到底是為誰上的?我們一直在說,要促進每個學生的發展,但都因為種種原因,願望得不到實現。促進發展,不僅包括給予學生機會,更應當包括容許學生從錯誤中站起來、獲得進步。這才是真正的教學和課堂,否則只能算是演戲。課堂是孩子們的,如果有可能,一節課應該讓每個孩子都得到一次發言鍛鍊的機會。教育的公平不是嘴上的高調,應當落實在每一件事上、每一個細節中;教師的責任,是幫助每一個孩子進步,他必須關注每一個孩子。

  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辜負孩子的期望;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丟失教師的良知;剝開教育的責任,不要違背教育的本質。讓我們時刻警醒、時刻反思,真正承擔教育的責任,無愧於作為一個教育者的良知。

【教育的責任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