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精選3篇)

  讀完某一作品後,大家一定都收穫不少,這時就有必須要寫一篇讀後感了!那要怎麼寫好讀後感呢?下面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精選3篇),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1

  昨天回味了一下劉慈欣的《帶上她的眼睛》。令我感到震驚的是這篇文章是在1999年寫的,距離現在已經有20年了,但是讀起來的那種感覺還是很好,和大劉的其它小說一樣讓我感到震撼。

  小說開頭,作為一個普通工作人員的我終於有了個假期,出於傳統習慣,度假的人一般會帶上一副眼鏡,在外太空的人可以透過同樣的一副眼鏡接收看到的景色並且能和地面的人交流。因此我也會帶一副,不過主任把眼鏡給我的時候表情很嚴肅,彷彿這是什麼重要的任務一樣,不過我也沒放在心上,就出發度假了。

  眼鏡後的另一位是個女孩,說話輕聲細語的,對周圍的一切都充滿了好奇,彷彿這些景色她只能再見這一次似的。她傍晚的時候把草地上的幾百朵花都命了名,夜裡叫醒我幾次起來去看月亮,因為不勝其擾,我乾脆把眼鏡掛在樹枝上讓她自己慢慢感受。

  就這樣,兩天的假期很快就結束了。我百無聊賴的回去了,也把眼鏡交還了回去,主任還是一臉嚴肅的把眼鏡收了起來,我不知道他為什麼這麼嚴肅,不過管它呢,該上班還得上班。

  幾天過後我的腦子突然過了電一樣想起,那個女孩和我說話的時候沒有延遲,所以她不可能是在外太空,那麼她在哪?我找到了主任向他問起這件事,主任把她的一段錄影給我看,是她這次旅行的感想,原來她是探索地下世界的地下航行員,因為遇到突發狀況,她被困在了地心,而我帶她去旅行的兩天是她最後能和外界聯絡的兩天!

  讀完這個故事,我感觸頗深,女航行員從頭至尾都對周圍的一切充滿了興趣和熱情,讓主人公也讓我很是觸動,在生活中我們應該重視什麼、關心什麼?什麼才是我們心中的至寶?如果我將被困在地心幾十年我會怎樣生活?

  女航行員在那種處境下仍然能夠堅持不放棄也很厲害,那種在地心的壓迫感我光是想想就很窒息。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2

  《帶上她的眼睛》是一次內心獨白,是一次心靈解剖,是一次開啟心靈眼睛的夢幻。

  小說中的“我”和“小姑娘”都是宇航員,所不同的是“我”在浩瀚的太空工作,可以有很多的機會回到地球家園度假,而小姑娘則被圍困在地心,永遠被封閉。表面看上去,是小姑娘被圍困了,然而實則是“我”被圍困了。“小姑娘”是“我”的一部分,是“我”內心最隱秘的呼喚,是“我”的靈魂所在之處。與其說“小姑娘”被圍困在地心,不如說“我”的`內心被時代的浮躁給封閉了,比起肉體被隔離,心靈的封閉要殘酷的多。小姑娘幾次呼喊,“我怕封閉”,實質上是“我”精神深處的呼喊,想要逃出精神的牢籠,心靈的地獄。

  “我”所在的環境是單調乏味的,“這是一個閃電變幻瘋狂追逐的時代,像這樣的見花落淚的林妹妹真是太少了”,“在這個時代,得到太容易了,所以人們不再珍視什麼了”,航天中心的生活是“毫無詩意”的,“我,還有其他的大部分人”不再“珍視這些平凡的東西”。“我”對地球上最平常的事物視而不見,聽而不聞,嗅而無味,“生活把我這方面的感覺都磨鈍了。”從小說中的這些描述可以看出,“我”的靈魂的麻木,思想的愚鈍、平庸。“我”對“小姑娘”的所作所為覺得很異常,認為“她對這個世界的情感已豐富到病態的程度”,最後甚至“十分惱火”。而“主任”給“我”的兩天假期,是開啟塵封的“地心”,尋找和感受“人心”的旅程。

  “小姑娘”在地心雖然身體被圍困,心靈卻是敏感的,是詩意的;而“我”在地球上,雖然身體是自由的,但內心卻是封閉的。兩者在形成鮮明的對比同時,又逐漸融為了一體。在“我”回到忙碌的工作中之後,雖然經歷很快被淡忘,然而在“我的意識深處,有一顆小小的種子留了下來,在我孤獨寂寞的精神沙漠中,那顆種子已經長出了令人難以察覺的綠芽。”“雖然無意識地,當一天的勞累結束後,我已能感覺到晚風吹到臉上時那淡淡的詩意,鳥兒的鳴叫已能引起我的注意,我甚至黃昏時站在天橋上,看著夜幕降臨城市。”“小姑娘”這顆靈魂已經注入到“我”的心靈裡。同時,從“小姑娘”最後的留言中可以看出,她已經不再覺得狹窄和封閉,雖然面對永遠被封閉在地心深處的殘酷,卻顯示仍然展示出動人心魄的大義和大勇。小說的末尾部分——透明的地球,兩個主人翁已經交融在了一起,“我”躺在大地上,能感受到從幾千公里深的地球中心傳出的她的心跳,“不管走到天涯海角,我離她都不會再遠了。”“我”真正的打開了被世俗封閉已久的心靈,“小姑娘”已經變成了“我”的心臟。

  整篇小說,可以說反應了當代人們人心理上的窘迫和思想上的睏乏、封閉。在物質越來越豐富的時代,人們對物質的追求,然而心靈上卻產生了危機感。劉慈欣的這部小說,帶著讀者在煩躁的、壓力巨大的工作中,尋找到一片心靈的樂土,純淨的極樂世界。劉慈欣的同行,著名科幻作家韓松如此評價他:“劉慈欣的作品中,滲透了一股對宇宙的敬畏。他寫一些技術味道很濃的科幻,但是,後面的東西,骨子裡的東西,其實是形而上的。也就是有一種哲學上的意味,宗教上的意味。劉慈欣總是在悲天憫人,而且是一種大悲大憫,像佛陀。”這篇小說,雖然是科幻小說,有世界的構築,科學的根據,細節的可信,但劉慈欣沒有僅僅滿足於對技術的描寫,而是自始至終都貫穿了對物質文明繁榮下人類心靈的深切思考。從這篇屬於未來時代的世界裡,能夠真實地感受到這個世界的身影。

  1979年,童恩正在《人民文學》第6期發表了《談談我對科學文藝的認識》一文,指出科幻小說的任務是“宣揚作者的一種思想,一種哲理,一種實事求是的態度,一種探索的精神。概括起來講,是宣傳一種科學的人生觀”。這種“科學人生觀”的提出給科幻小說的創作提供了新的思路,科幻小說不再僅僅是為了普及科學知識,而是揭示人類的生存狀況,具有了社會現實意義。“科學人生觀”是一種立足於“剖析人生,反映社會”的創作觀。它標誌著科幻由科學普及的中心視點轉移到人性和現實的中心視點,從重視科學內涵轉變到重視藝術內涵。《帶上她的眼睛》正是符合這種新思路的科幻小說,雖然是以科幻的形式展現,然而對現實和人性的注重是文章的中心視點,“我”的精神貧乏和“小姑娘”的詩意心靈,“我”的行動的相對自由和“小姑娘”的“永遠封閉在地心”,形成兩組鮮明的對比,反映了人們心靈的空虛和乏味。文章中充斥著強烈的現實感和社會批判意識,大大提高了科幻小說的文學審美品位。

  長久以來,我國的科幻小說都充當著“普及科學知識”的工具,而理工科背景的劉慈欣,從科學的角度審視人文,用人文的形式詮釋了科學。可以說,《帶上她的眼睛》做到了把“科學技術”和“人文科學”完美的結合。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3

  眼睛,是心靈的窗戶。眼中有著喜怒哀樂,它是五彩斑斕的,眼睛使生活變得有了樂趣。

  《帶上她的眼睛》是一部科幻小說,輕快的語言中卻略帶悲傷。文中的“我”帶上了一位被困在地底深處而無法返回的女地航員的“感測眼鏡”,作者帶著她的眼睛四處遊玩。

  這位地航員對這個大千世界充滿了興趣,對一花一草,都會興奮地忍不住落淚,她還要為每一朵花起名字,她還渴望著看到日出日落的每一束光。對於這樣的行為,作者明顯感到不耐煩,而當時毫不知情的我也深感詫異。而後來,我的心似乎顫了一下。

  一個人要在地底度過一生,要度過一生啊!這會是多麼漫長,多麼無趣啊!可卻無能為力。她再也無法親眼看到這美好的世界了,於是她珍惜她能看到的一切。正是因為她,我也對這個世界改變了看法。

  作者拋棄灰色世界,他要重新感受這斑斕的世界,珍惜這個世界。而我們也要在困境中感受光明,尋找光明。既然我們還能在蔚藍的天空下嬉戲,還能捕捉到美好的事物,那為何不珍惜呢?

  上帝賜予我們很多幸福美好的東西,所以我們不應消沉,不應悲觀,好好珍惜一切,好好使用這雙眼睛,朝氣蓬勃地生活,享受美好的一切。

  而對於那些無法看到光明的人,也沒有理由說世界黯然無色。海倫·凱勒,雙目失明,雙耳失聰,可她放棄了嗎?她沒有,她努力觸碰光明,因為她有著一種不服輸的信念。最終,她也成為無數人心中的精神導師,銘記於世界渴望光明的人們心中。

  珍惜現在,展望未來。願有朝一日,真的能如劉慈欣先生所想,製造出“感測眼鏡”,帶上他們的眼睛,讓你我改變對這個世界的認知,讓灰黑統統消散,看到的皆是海晏河清。

【《帶上她的眼睛》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