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藝術風格

藝術風格

梅庵琴派的藝術風格介紹

  梅庵琴派之所以在近代琴壇能產生如此廣泛的影響,顯然與梅庵派勇於創新、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密不可分。梅庵琴派的風格特點,主要在於演奏技術和表現手法上,概括起來,有如下幾點:

  一、獨具一格的山東地方音樂風格

  古琴作為一種文人音樂,歷代琴家都十分注重對其音樂品格和意境韻味的追求。明清以後琴家,更是將“清微淡遠”琴風,視為琴樂審美的最高境界。而梅庵琴派卻大膽地將民歌及民間音樂融於琴曲之中,發展了具有鮮明個性的山東地方音樂特色的琴曲。如徐立蓀演奏的琴曲《搗衣》,一改原諸城琴派及其他各派對該曲離愁別苦、蕭瑟惆悵的解題,以富有創造性的剛健潑辣的演奏手法,近似民歌的曲調,獨特的句法,賦予其跳宕的節奏,鮮活的韻律。查阜西評價說“為琴增色不少”。其他如《長門怨》中的特殊韻腳,《秋夜長》中的多處輪指等等,也是如此。

  二、演奏技術上的大膽創新

  為了透過鮮活的彈奏而充分表現琴曲的內容,梅庵琴派在演奏指法上也作了許多新的創造。如左右手之大幅度吟猱,其吟法全在於腕部的靈活敏捷,以得勻實靈動之機為妙。其擺動之多少根據節奏與節拍,幅度之大小則全賴於琴曲之內容。另外,王燕卿也不滿於節奏之呆板,在許多琴曲中,多加用輪指,使樂曲表現更富有生氣。

  三、音韻寬厚,奔放灑脫的音樂風格

  梅庵琴派在演奏上頗為講究氣勢和神韻,在傳達音韻節奏的同時,更注重反映樂曲的精神。在彈奏梅庵琴曲的時候,大都以一氣呵成為主,給人以結構謹嚴、琴韻飽滿、形神俱妙之感。體現出音韻寬厚,奔放灑脫的音樂風格,雄健之中寓有綺麗纏綿之意。

  縱觀中國琴樂的歷史變遷,呈現出流派紛呈的局面。尤其是明清以來,隨著琴譜刊印的`增多,不同風格、地域的琴派林立,絢麗多彩。除前面提及的外,諸如宋代的江派,明清時期的松江派、紹興派、中洲派、金陵派等,也在古琴音樂發展史上佔有一席之地。

  從琴樂流派的形成原因來看,它與師承、傳譜、地域各異是有著密切關係,但古代社會交通不便,各地區文化交流因地域所礙,無疑亦為其中原因之一。民國以後,自有了不拘流派的琴社雅集之後,各派琴家間互相交流學習更為方便,正如1937年《今虞琴刊》所說:“怡園晨風,兩開勝會,邇者今虞,舉行雅集,蓋亦藉以集思廣益,薈萃眾長,發揚母音耳。”而近幾十年來,隨著交通的日益發達和各地區文化交流的日趨頻繁,琴派的地域特點開始漸趨淡化,而琴家的個人風格日顯重要。如近現代浙江籍琴家徐元白,自稱“遊學四方,向無派別”,故而近人因他是浙人而將其命為浙派,似有不妥。近現代古琴大師管平湖,雖曾師從近代九嶷派琴家楊時百學習,但其後又廣泛學習了川、武夷等派,故僅將其限為九嶷派,也不合適。

  因此,到了近世,應該注重的乃是琴家本人的藝術風格及琴曲本身的演奏特點,因為縱使同是川派《流水》譜,琴家仍可各自彈出與眾不同的風格。事實上,一些優秀的古琴大師正是在博採眾家之長的基礎上,才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20世紀後半葉,琴壇出現了以琴家姓氏命名的“管派”、“吳派”,就是一個很好的例證。本屬九嶷派的管平湖,不僅以彈奏川派的《流水》而馳名,並形成了在琴壇備受讚譽的“管派”。另一位20世紀同樣重要的琴學大師吳景略,是虞山人,但形成了以自己姓氏為名的“吳派”。管派的剛健穩重,吳派的生動綺麗,在現代琴樂發展中備受矚目,讚譽有加。這種以姓氏命名的新的琴樂傳承風格的形成,體現了20世紀以來琴樂由地域風格向琴家個性風格變遷的趨勢。

  儘管如此,古琴音樂的流派是中國琴樂歷史發展過程中一個不容否認的客觀存在,它在中國古琴的發展過程中有著很重要的作用。即使在當代,某些在古琴音樂史上有著深遠影響的琴派仍在各地有著各自的傳承人。因此,研究各個琴派的產生、變遷、審美風格、演奏特點、傳人傳譜等,是現代琴學的一個重要課題。

【藝術風格】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