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歷史> 先師孔子歷史說課稿

先師孔子歷史說課稿

先師孔子歷史說課稿

  作為一名教職工,總歸要編寫說課稿,說課稿有利於教學水平的提高,有助於教研活動的開展。那麼大家知道正規的說課稿是怎麼寫的嗎?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先師孔子歷史說課稿,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教學目標

  1.知識與能力方面:

  瞭解孔子的生平、基本思想和政治主張。探討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培養學生透過現象即具體的措施看本質的能力。

  2.過程與方法方面:

  (1)結合多媒體中示意的地圖、圖片,複述孔子的主要生平和政治主張。

  (2)模擬演說,依據課本和補充的歷史資料,認識孔子與同時代的其他諸子主張的異同。

  (3)鼓勵學生多渠道查閱、蒐集資料,以撰寫小論文、發言提綱等形式,對孔子在中外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展開研究性學習。

  (4)教師應注重啟發式教學,設計具有針對性、啟發性的問題,引導學生主動探究,並對學生在探究過程中的表現予以及時而恰當的評價。

  3.情感態度、價值觀方面:

  (1)透過對孔子生平活動的體察,培養學生對事業的堅定信念和對人生目標執著追求的精神。

  (2)透過學習與討論,既要看到孔子思想與活動的偉大貢獻,如以禮、仁治國的進步的人文主義思想觀念,興辦私學、有教無類的先進的教育理念,循循善誘、學思相長的先進的教育方法,整理典籍、儲存文化的執著追求,也要看到其思想主張的時代特性及其歷史侷限性。

  (3)全面認識孔子對我國和世界文化深刻而廣泛的歷史影響,激發學生弘揚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歷史使命感。

  【教學重點】孔子的思想核心:禮與仁。

  【教學難點】1、孔子及其儒家思想在中國社會產生的深遠影響。

  2、孔子提出“禮”、“正名”、“仁”的原因、含義和作用

  【教學課時】1課時

  【教學過程

  (匯入新課)創設情境、激發興趣

  投影:孔子的故鄉

  曲阜是春秋時期魯國的都城,是我國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創始人孔子的故鄉。

  三孔——孔廟、孔府、孔林。

  孔子的人格和他工作的成績,值得受到中國以及世界人民的最高敬意。

  ——一位美國學者

  為什麼兩千多年前的孔子會受到如此高的評價?讓我們一起走近孔子。

  一、孔子其人(板書)

  (提出問題)1.孔子一生可分為幾個階段?每個階段如何概括?

  (學生活動)

  ①自學禮樂:15歲時立志學習禮樂,後成為儒士,苦研《詩》《書》《禮》《樂》,在禮崩樂壞的情況下,以傳承禮樂文化為已任。

  ②從政失敗:50歲時第一次獲得施展政治抱負的機會,官至司寇,試圖實現報復。後因和魯國執政大夫的矛盾激化而下野。

  ③周遊列國:55歲時,孔子周遊列國,宣傳自己的政治主張,沒被採納。

  ④獻身文教:68歲時回到重國,整理編訂《六經》,專門從事教育。

  (提出問題)2.孔子生活在一個怎樣的時代?這樣的時代對其思想產生了什麼影響?

  (學生活動)

  (1)時代:春秋社會大變革時代。經濟上井田制崩潰;政治上週王室衰微、諸侯士大夫崛起;階級關係上出現新的變化,傳統禮法秩序受到衝擊,“禮崩樂壞”。

  (2)影響:

  ①提出“克己復禮”,維護舊的禮樂制度。

  ②孔子提出“仁”(核心),反對暴政。

  ③提出中庸思想,主張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④提出有教無類思想,開創私人辦學的先河。

  二、基本思想觀點和政治主張:

  (提出問題)3.孔子思想的主要內容是什麼?如何評價?

  (學生活動)

  A.思想:

  (1)“仁者愛人”:核心:仁。是處理人際關係的最高準則。“仁者愛人”、“克己復禮為仁”是孔子給“仁”下的兩個最重要的定義。主張以愛人之心和諧社會人際關係。

  評價:有利於緩和階級矛盾,有進步性;孔子提倡仁的目的是維護奴隸主貴族的統治。

  (1)“克已復禮”:即周禮,要求人們能夠以禮來規範自己的行為,把禮作為立國立身的基礎。主張“克已復禮”,匡正社會秩序。

  評價:孔子推崇周禮,恢復周禮,實質是維護搖搖欲墜的奴隸社會規範制度。孔子代表奴隸主貴族利益,違背歷史潮流,體現了思想保守的方面;

  追求統一安定、和諧有序的社會局面,使人們生活安定,有積極意義。

  (3)“中庸之道”:把倫理範疇的“仁”和政治範疇的“禮”結合在一起,主張處理任何事情都不偏不倚,恰到好處,將各種思想、原則加以調和,使之互相補充,互相限制。

  B.教育:“有教無類”

  (1)教育物件:“有教無類”,打破了奴隸主貴族壟斷教育的局面。

  (2)教育目標:不僅把學生培養“成人”,而且要培養成“君子”。

  (3)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注重言傳身教。

  (4)教學內容:孔子晚年整理編撰出“六經”:《詩》《書》《禮》《樂》《易》《春秋》,是我國第一套完整的教科書,五經在我國兩千多年的封建社會里一直是官學和私學的最基本教材。

  三、“萬世師表”——孔子在中國以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提出問題)4、孔子在中國及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和影響?

  (學生活動)

  A.對中國:

  ①大思想家,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儒家學說成為幾千年中國傳統社會的主流思想,影響深遠。

  ②大教育家:改變了以往貴族壟斷文化的局面,為教育的推廣創造了條件。私學的形式也保證了中國文化免受朝代變遷的影響,連續不斷的發展下來。

  ③“六經”是留給中國最寶貴的遺產,其中五經奠定了中國封建社會傳統政治的.理論基礎,成為中國古代傳統文化的核心內容。

  B.對亞洲:儒家思想成為亞洲許多國家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

  c.對歐洲:歐洲啟蒙思想家受到儒家思想的啟發。

  (提出問題)5.今天儒家思想過時了嗎?還有必要提倡它嗎?為什麼?

  (學生活動)

  1.儒家強調“有教無類”、“因材施教”、“學思結合“的教育教學思想,對我國當代教育事業的發展和人才的培養有積極作用。

  2.儒家提倡”孝“、”仁義“、”誠信“等道德倫理觀有助於構建和諧人際關係,促進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

  3.儒家強調”正身自省“、”修已安人“、加強道德修養,有助於約束和規範市場經濟主體的交易活動和行為,使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正常、有序的進行。

  4.儒家提倡的“仁”“德治”“民本”思想維護了社會穩定,促進經濟的發展。

  5.儒家主張的”大一統“思想有利於鞏固中華民族的統一,在今天更是有著現實意義。

  (總結歸納)

  孔子是我國春秋時期的教育家、思想家、政治家。在教育方面,他提出了有教無類,因材施教等教育理論,並在教育實踐中提出了啟發式教學等原則。打破了學在官府的局面,開創了私人辦學的先河。在思想文化方面,孔子是儒家學派創始人,提出了“仁”和“禮”的學說,主張“仁者愛人”和“克已復禮”。孔子認為要實現“仁”和“禮”就必須遵循中庸之道。在政治方面,孔子周遊列國,兜售“仁”“禮”學說。但孔子的思想代表了當時沒落的奴隸主貴族的利益,主張挽救奴隸制,緩和階級矛盾,他的思想在當時並未受到太多重視,孔子晚年退修詩書。孔子思想經過後來歷代學者的發揚和統治者的改造,形成完整的儒家思想體系,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主流,其博大精深的文化品格,在世界文化史上具有重要影響。

【先師孔子歷史說課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