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精選3篇)

  當賞讀完一本名著後,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何不靜下心來寫寫讀後感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讀後感而煩惱吧,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1

  可能是從小深受爸爸的影響,我一直對歷史比較感興趣。上學的時候歷史成績也一直名列前茅。放假在家隨意的看著電視,有很多頻道播放的是三國演義,有老版的,也有新版的。三國裡我比較崇拜的有三個人物諸葛亮、司馬懿和曹操。於是,趁假期閒來無事,便看了一本關於諸葛亮的書---《向諸葛亮借智慧》。蜀漢宰相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一位充滿智慧的人,他的治國理家育人之道影響著歷朝歷代的賢能人士,他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人生態度淨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識才選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身為一名教師,我們肩負著教育的責任,這本書用事件描述靈魂,用幽默啟迪心智,用歷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們面前放了一面鏡子:正心、正形。今天做教師就意味著責任擔當和無私奉獻。讀完這本書,我也有一些感受分享給大家。

  首先就是團隊合作的重要性,個人的榮辱得失不能超越團隊。現在的工作的環境與諸葛亮時代的為生存空間大有不同,但也要學會從環境中汲取營養,學人之長,補己之短,去不斷的提高自身專業素養,尤其是像我這樣的年輕教師,一定要多向有經驗的老教師學習,學習他們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他們的班級管理經驗,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基本功,這樣才能在不斷變化的工作崗位和學科教學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各項任務,所以善於學習,善於協作,善於服從大局至關重要。

  其次是要知人善任,因為這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班主任就是一個班級的管理者,像諸葛亮那樣,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分槽餵馬。人非聖賢孰能無過,更何況是七八歲的孩子。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表現的狀態也會有差異,老師的智慧就體現在發現他們的優勢,調動他們的情緒,給他們以恰當的肯定和激勵,讓他們充滿自信,在課堂上充分展示自我。因此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是一種知人善任,諸葛亮的智慧就在於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最後身為一名教師,我們的社會角色是教書育人,但同時也要承擔家庭責任,每一位教師也都有另一個身份就是父親或者母親,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而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也是值得我們深思。諸葛亮曾經寫給兒子一封信,雖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和待人處世都有具體的忠告。雖然距今已經過了一千多年前了,在今天的高科技時代,仍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2

  《向諸葛亮借智慧》是中央電視臺《百家講壇》主講人趙玉平老師編著的一本管理學類圖書。作品從管理學和心理學的角度出發,運用人力資源管理和組織行為學的知識,解讀了三國睿智軍師諸葛亮的一生。本書對三顧茅廬、舌戰群儒、赤壁大戰、空城計、斬馬謖、六出祁山、七擒孟獲等與諸葛亮相關的大事件進行了精闢的分析。

  諸葛亮(公元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三國時期蜀國丞相,字孔明,號臥龍,琅琊陽都人,是三國時期傑出的政治家、軍事家、發明家和文學家。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雄才大略、才華橫溢。為匡扶蜀漢政權,他嘔心瀝血,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唐朝詩人杜甫有詩讚道:“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可見諸葛亮受到後世人們極大的尊崇,是後世忠臣的楷模、智慧的化身。

  《向諸葛亮借智慧》一書是管理學教授趙玉平“麻辣說三國”系列中的一部文學作品。趙玉平老師同易中天教授一起被權威機構評選為“2009中國十大國學專家”,是運用管理學、國學、心理學綜合解析《水滸傳》、三國曆史人物的中國第一人,開闢了運用管理學和心理學解讀傳統經典的新領域。

  隆中對策、舌戰群儒、草船借箭、七擒孟獲……一個個璀璨如明珠的經典故事,成就了諸葛亮無人企及的智慧傳奇。但是,孔明先生的智慧究竟從何而來呢?在千百年後的.今天,他的卓越智慧又能給今天的我們帶來哪些啟迪和幫助呢?《向諸葛亮借智慧》一書從一個嶄新的角度觀察諸葛亮這個重要的歷史人物和相關的歷史事件,講故事的同時也分析規律,並結合當今現實生活,古為今用,總結出能夠運用於求職、求人、用人、管人等現實生活中的規律和技巧。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3

  人是世界的主宰,是至高無上的最高存在,人類存在的價值是多元的,最大的價值就是真善美的和諧統一。求真至善達美是人類發展的最高追求,永無止境,與此相比,人類社會發展的某個階段或者特定階段的某個人,在歷史長河中能留下痕跡,能激起浪花,那一定是很了不起的,讀了趙玉平老師著的《向諸葛亮借智慧》一書,蜀漢宰相諸葛亮在中國歷史上就是一位充滿智慧的人,他的治國理家育人之道影響著歷朝歷代的賢能人士,他的“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人生態度淨化了多少浮躁的心,他的慧眼識才選才用才策略非常值得我們借鑑。

  作為一名教育工作者,肩負的教育責任是天命不可違,符合時代精神的教育理念,充滿智慧的管理策略,彰顯魅力的價值追求,定是完善自我的核心要素,這本書用事件描述靈魂,用幽默啟迪心智,用歷史洗刷情理,尤如在我們面前放了一面鏡子:正心、正形。當讀完一本書,真正靜下心來品的時候,才會發現能觸動內心令人無法平靜的感動多是由於書裡的故事、情理正好糾正了自己的偏差,智慧、高尚、寧靜、寬容、公正等關鍵詞就是鏡子裡的標識,通達真善美。智慧的人生是每個人都向往的,責任感的認同是通向智慧人生的基本保障,教育在社會發展過程中是提升民族素質的根本力量,教師則是傳承民族文化提高民族素養的人力資源的重要組成部分,今天做教師就意味著責任擔當和無私奉獻。讀這本書,我有以下幾點感受,也是多年在工作中一直稟承的信念。

  一、自我價值的充分展現離不開富有合作精神的團隊,個人的榮辱得失不能超越團隊。從事教育工作二十餘年,工作的環境不同於諸葛亮時代的為生存空間而戰的千軍萬馬嘶殺的疆場,但學會從環境中汲取營養,學人之長,補己之短,提高自身的專業素養,從從教的第一天起就堅定要站穩講臺,向有經驗的同志學習,深入學習教育教學理論,快速地邁進教育門檻,全面提高教育教學基本功,面對不斷變化的工作崗位和學科教學都能很快地進入角色,高效地完成崗位賦予的各項任務,根本原因就是善於學習,善於協作,善於服從大局。

  二、知人善任的管理策略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條件,充分發揮不同人的長處,揚長避短是團隊前進的內驅力之一。作為管理者,象諸葛亮那樣,不但自己有智慧,更要善於發現別人的優勢,做到優勢互補,分槽餵馬,這是管理工作取得成效的重要保障。喜歡挑剔的人總把目光集中別人的缺點上,人無完人,課堂上,每個學生都是不同的,表現的狀態也會有差異,老師的智慧就體現在發現他們的優勢,調動他們的情緒,給他們以恰當的肯定和激勵,讓他們充滿自信,課堂就是自我展示的殿堂,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專家做了大量實踐和研究,學會發現別人身上的長處,並給予開發與提升,你收穫的就一定會是豐碩的果實,學習如此,工作亦然,無論是管理者還是被管理者,把握好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職責就是一種知人善任,諸葛亮的智慧就在於他深刻理解人性,是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

  三、教師的社會角色是教書育人,同時也要承擔家庭責任,也要教育自己的子女,諸葛亮的育人的思想值得深思。諸葛亮曾經寫給兒子一封信,雖然只用了短短八十六字,但是對於為學做人和待人處世都有具體的忠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智慧,在今天的高科技時代,仍然有極高的參考價值: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常新。

【《向諸葛亮借智慧》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