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設計> 《麻雀》的教學設計

《麻雀》的教學設計

《麻雀》的精品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

  作為一名為他人授業解惑的教育工作者,時常要開展教學設計的準備工作,藉助教學設計可以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學設計要怎麼寫呢?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麻雀》的精品教學設計範文(通用3篇),供大家參考借鑑,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麻雀》的教學設計1

  【教材分析】

  《麻雀》是人教版第八冊第三單元的第一篇課文。課文主要敘述了一隻老麻雀在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的故事,歌頌了熱愛幼小者的高尚品質。

  【設計理念】

  《語文課程標準》強調:閱讀是學生個性化的行為,不應以教師的分析來代替學生的閱讀實踐。應讓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的薰陶,獲得智慧的啟迪,享受審美的樂趣。

  語文教學是師生平等對話的過程。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習活動的組織者和引導者,也就是要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為學生創設良好的自主學習的情境,靈活運用多種策略,引導學生在實踐中學習。

  【設計特色】

  個性閱讀,自主感悟。

  【教學目標】

  一、基礎目標:

  感悟老麻雀的勇敢無畏,體會愛的偉大力量。透過小組合作,憑藉情境解決,使每位學生能入情入境,主動參與,在讀中體會,讀中感悟。

  二、發展性目標:

  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培養學生合作、交往的能力以及自主閱讀、探究閱讀、批判閱讀的能力。

  【教學重點】

  根據課文特點,認真體會作者是怎樣透過具體描寫,來表現老麻雀奮不顧身掩護小麻雀的那種為“一種強大的力量”所支配的精神,培養學生的語感,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

  【教學難點】

  創設一個利於學生學習、感悟的情境,感受老麻雀為了保護小麻雀而表現出的那種精神的偉大是教學的難點。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一、 創設情境,激發情感

  在匯入課文時,教師貼圖“大樹、掉在地上的小麻雀、獵狗”等,設定懸念:“當兇猛的獵狗張開大嘴,就要吞食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時,你能想象可能出現的情形嗎?”學生情緒很高漲,說了各種各樣的答案,教師並沒有肯定或否定學生的答案,而是引導學生帶著疑問去讀課文。

  【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營造了一個有利於閱讀主體情緒化的“場”,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其去和文字對話,主動地去讀書,專注地讀,興致勃勃地讀。學生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對文章有了初步的理解和體驗。】

  二、整體感知,把握內容

  匯入課文之後,指導學生根據預習要求先自讀自悟:讀讀課文,自學生字詞,想想課文講了一件什麼事,這件事是在什麼情況下發生的,結果怎樣。

  【如果漫無目的地讀,也許讀過之後只會留下一個模糊的印象。教師在匯入激趣的基礎上,讓學生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生便會潛心閱讀,這樣便有效地調動了學生思維的主動性和積極性,培養了學生的概括能力,激發了學生的求知慾望。】

  三、潛心會讀,領悟情感

  1、 感受可憐

  教師讓學生讀讀課文,把課文中表現小麻雀可憐的句子劃下來,仔細地讀讀,想想課文是怎樣把小麻雀寫具體的。

  (1)“我順著林陰路望去,看見一隻小麻雀呆呆地站在地上,無可奈何地拍打著小翅膀。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從巢裡掉下來的。”從“呆呆”“無可奈何”可以體會到小麻雀的孤單無助;從“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體會小麻雀的幼小;從整句話中體會小麻雀幼小而無助,從而產生憐憫之心。

  (2)教學片斷

  師:“無可奈何”是什麼意思?

  生:就是一點辦法也沒有。

  師:課文中寫誰想幹什麼一點辦法也沒有?

  生:是小麻雀想飛回巢裡,但是它沒有辦法。因為它嘴角嫩黃,頭上長著絨毛,分明是剛出生不久,不可能飛的,所以呆呆地站在地上。

  師:你簡直就是屠格涅夫先生,觀察得夠仔細的。誰能把這段話讀好?你們自己試試。等一會兒看誰能讀得讓大家看見這隻活生生的小麻雀。

  (學生個個興致勃勃地大聲練習著。接著老師請同學讀,在大家的啟發幫助下,一隻只小麻雀越來越形象了。)

  【教師抓住關鍵詞語“無可奈何”,引導學生讀懂課文,又透過讓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再現了小麻雀的弱小無助的形象。這既是一次語言文字的訓練,又是一次情感體驗活動。】

  2、 感受老麻雀的勇敢無畏

  教師深情地引入:“當獵狗張開大嘴,準備撲向小麻雀的時候。為了拯救自己的幼兒,老麻雀不顧一切地從樹上飛了下來(貼圖:老麻雀)。請同學們讀讀第四、五自然段,畫出自己深受感動的句子,仔細體會,帶著自己的體會再動情地讀幾遍。” 學生先自由閱讀,在充分準備的基礎上,教師讓小組之間交流各自的學習體會,然後再集體交流。

  學生交流彙報片斷:

  (1)“突然,一隻老麻雀從一棵樹上落下來,像一塊石頭似的落在獵狗面前。”

  師:“這裡為什麼用‘落’字?”

  學生1:“‘落’字說明麻雀著地的速度非常快。”

  學生2:“‘落’字表明麻雀十分勇敢果斷。”

  學生3:“從‘落’字可以看出麻雀為了救自己的孩子心情萬分焦急。”

  學生4:“一個‘落’字反映了麻雀一心只顧孩子,不顧自己的危險。”

  學生5:“從一個‘落’字可以看出麻雀真是個勇敢的媽媽,或者是個勇敢的爸爸。”

  另外,在討論交流時,教師引導學生用自己提出問題自己解決問題的方法理解下面兩個重點句:

  (2)“它扎煞起全身的羽毛,絕望地尖叫著。”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怎樣的情景?“絕望”的老麻雀為什麼還不停地尖叫?你從中體會到什麼?)

  (“扎煞起全身的羽毛”是面對強敵時本能的表現,每根羽毛都豎起來,亂蓬蓬的,樣子十分難看。“絕望”的老麻雀不停地尖叫,是對付強敵的一種做法,也是本能的體現。從句子中可以體會到老麻雀救小麻雀的勇敢,也可以體會到它面臨強敵時的弱小和無助。)

  師:“你們猜猜老麻雀可能尖叫什麼?”

  生1:“你要是敢動我的孩子一根毫毛,我就跟你拼了!”

  生2:“不准你傷害我的孩子!”

  生3:“你要是敢再靠近一步,我就對你不客氣!”

  生4:“獵狗,你要吃就吃我好了,千萬別吃我的孩子。”

  (3) “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一種強大的力量使它飛了下來。”

  (“安然”是什麼意思?“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什麼?)

  (“安然”,“安全,安安穩穩”的意思。“不能安然地站在高高的沒有危險的樹枝上”,是因為幼子遇到生命危險。“一種強大的力量”指的是親子之情。正因為這種親子之情,促使老麻雀不顧危險去拯救小麻雀。從這句話裡,可以體會到愛的偉大。)

  師:這份愛太偉大!太了不起了!太令人感動了!同學們讀讀第四、五自然段,主我們共同感受這感天動地的親子之情吧!

  【引導學生同桌合作探究,抓住深受感動的句子,圍繞重點詞語,提出問題並討論,感受了老麻雀的勇敢。同時對課文內容進行拓展補白,再現當時的情景,培養求異思維。學生透過這個實踐活動,走進了文字,深刻地領悟了課文的內涵和思想感情,內心便會由然而生對老麻雀的敬佩之情。最後引導學生入情入境地朗讀課文,整個課堂被這濃濃的親情感動著。這樣,透過師生、生生的對話,相互交流,相互補充,分享彼此的思考、經驗和知識,交流彼此的情感、體驗與觀念,從而共識共享共進,智得以啟迪,情得以激發,既使每一位學生的個性得以張揚,又充分挖掘了教材中的內涵,觸摸了麻雀的心靈,使課堂充滿了生命活力。】

  四、延伸表達,抒發感情

  在充分感悟了老麻雀的勇敢和愛的偉大力量之後,教師深情地對學生說:“這時,你最想對老麻雀說什麼?”

  生1:“老麻雀,你太勇敢了,我很佩服你!”

  生2:“老麻雀,你奮不顧身救孩子的精神令我感動。”

  生3:“老麻雀,你真棒!我為你豎大拇指。”

  生4:“老麻雀,我要學習你臨危不懼的精神。

  生5:“你想對小麻雀說一句話:你有一位好爸爸或許是媽媽,你長大後要孝順他們。”(這時,班上響起一片熱烈的掌聲。)

  在瞭解了故事的結局後,教師讓同學們以小組為單位展開討論:“獵狗走後會怎樣呢?”並以此為話題寫一次小練筆。

  【教師透過啟發誘導,激發學生的興趣,引導學生採用展開聯想,讀書感悟,思辨探索等不同方法去和文字對話,把學生引向了又一片廣闊的.語文天地。“你最想對老麻雀說什麼” “獵狗走後會怎樣”這一適度的開放性的問題,既加深了學生對課文的進一步理解,抒發了對麻雀的敬佩之情,使感悟親情的偉大再次得到昇華,更有利於培養學生思維的廣闊性、深刻性、獨立性、敏捷性和創新性,從而發展了學生的智力,提高了學生的語文素養。語文教學要源於文字,超越文字,因此,教師要不斷開發、充分利用無處不在,無時不有的語文教育資源,使學生憑藉豐富的資源進行大量的實踐。教師要多設計富有情趣的實踐性、探究性的作業,多讓學生在自主學習反覆實踐中,在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中,全面提高自己的語文素養。】

  【課後反思】

  本課的教學力求創設一個有利於學生學習、感悟的情境,使每位學生能積極主動地入情入境地參與到學習活動中,進行讀書感悟。課後主要的體會有以下兩點:

  1、 積極、主動、參與

  本課的教學中,我充分地挖掘和利用有效的教學資源,透過貼圖、課文插圖等各種輔助教學手段,培養學生閱讀的興趣,利用學生的閱讀期待使其主動地走近文字,走入文字,和文字對話,產生真切的情感體驗。新課一開始,學生就主動參與,全員參與,全程參與到感悟“親子之情”“愛的偉大力量”中來,以讀書感悟,觀察聯想、品味重點、討論交流等方法一步一步地醞釀、激發、領悟、抒發對老麻雀的敬佩之情,較好地體現了“學生是語文學習的主人”這一教學理念。

  2、以讀為主、以情動人

  朗讀是培養和提高學生語感的重要手段,也是領會課文潛在內涵的重要途徑。我在這堂課中創設了多種途徑地讀,達到了以讀增智、以讀悟情、以讀促思、以讀代講的效果。同時又透過學生動人的朗讀,教師感人的導語,以情動情,以聲傳情,營造了濃厚的情感氛圍,整堂課的教學,學生始終沉浸在濃濃的親情之中,老麻雀外在的形象和內在的精神深深地刻在了孩子們的心中,使語文教學中的思想教育、情感薰陶達到了“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境界。

  《麻雀》的教學設計2

  《麻雀》是第三組課文的一篇講讀課文,學習《麻雀》一課,著重瞭解作者是怎樣具體地敘述和真實地表達自己的真情實感的,進而認識到內容真實、具體是寫文章的基本要求,並激發出熱愛生活,懂得母愛的偉大和愛護弱小是一種高尚的情操;同時擔負著培養學生根據學習的重點和難點,自己提出問題,解答問題的自主學習及創新精神。

  葉聖陶先生說過:活讀運心智,不為書奴僕。

  教學該文時,以讀為本,牢牢抓住初、細、精、熟四個環節,使學生從讀入手細品悟,引發思考。

  一、初讀鋪面,形成表象

  先透過提問式談話審題激趣,匯入新課:課文寫了哪幾樣動物,它們之間發生了一件什麼事?這樣設定懸念,激起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接著,播放課文錄音,讓學生邊聽邊圈出課文中的生字,並利用字典等工具書,掌握這些生字的讀音和寫法;然後,讓學生初讀課文,聯絡上下文理解新詞;最後,讓學生用一兩句自己的話,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即一隻老麻雀在龐大的獵狗面前,奮不顧身地保護小麻雀,使小麻雀免受傷害的動人故事透過讀,學生對課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並形成表象。初讀對一些有較深含義的句子不作理解的要求。

  二、細讀理脈,整體感知

  在學生初步感知老麻雀的形象後,再要求學生讀,進一步理清文章的筋骨脈絡:把詞語放到句子中,把句子放到自然段中,把小節放到全篇中,從整體入手,作準確的理解。在每一個自然段讀完後想一想,這一自然段主要說的是什麼大致是分幾個方面說的全文讀完後,再思考文章主要說了什麼是從幾個方面說的。透過這種細細的品讀,學生理清了課文的脈絡,並在頭腦中形成如下感知:我發現可憐的小麻雀獵狗威脅小麻雀老麻雀拯救小麻雀獵狗走開。最後,讓學生根據頭腦中形成的脈絡,簡述全文的主要內容,要求能突出文章的中心。

  三、精讀入境,品味神韻

  學生僅僅理清文章的脈絡還不用算讀懂這篇課文,還要指導學生精讀文章的有關章節。引導學生體會課文怎樣把老麻雀與獵狗搏鬥的經過寫具體,真實地表達親子、母愛是無與倫比的思想感情。教學時,先小結第一段並過度:一隻剛出生不久的小麻雀,被烈風吹到地上,一隻獵狗慢慢地走近,張開大嘴,露出鋒利的牙齒,小麻雀正面臨著生命的危險,突然發生了什麼事呢?老麻雀怎樣出現的,怎樣跟龐大的獵狗搏鬥的呢?以此誘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接著,讓學生聽課文第二段的錄音,思考上面的問題;再讓學生自由朗讀,按習題2(投影出示:找出課文中描寫老麻雀神態、動作的句子,提出問題和大家一起討論。)的要求和例子,邊讀,邊畫,邊思,並反覆讀有關的句子,讓學生在閱讀實踐中廣泛收集,發現材料,再透過彙報有關句子,集體議論,解決習題2提出的問題,讓學生掌發現問題的方法和解決問題的途徑。然後分四人小組進行讀,思,議,交流自己的發現及解決問題的方法,讓全體學生直接參與,並進行互相比較,加以綜合。然後進行彙報:透過自問自答、互問互答的方式進行彙報交流,相互啟發,深入探究老麻雀保護幼兒的急切心情和敢於與敵人作殊死搏鬥的無畏氣概,進而領悟親子、母愛力量的強大,為學生提供一個開放的,非形式化的主動發現,探究創新的學習環境,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動機和能力。

  四、熟讀悟道,暢談啟迪

  麻雀,是一種多麼不起眼的小動物。可誰又會想到,這個不起眼的小動物對自己的孩子竟蘊藏著深深地愛!讓學生反覆熟讀全文之後,分別在各自的頭腦中形成偉大的麻雀的形象。然後,暢談自己的感受,得到學生對麻雀內在神韻領悟情況的反饋後,再查漏補缺,對症下藥,從而讓學生真正地會讀、讀懂,並從中得到教育。

  《麻雀》的教學設計3

  教學目標

  1、認識本課要求會認的“蹈、瞪、舔”3個生字。會寫“簷、脖、摔、蹲、扯、嗓、蹈、瑩、瞪、啄、舔、懊、鼠、禿”等14個字,掌握“手舞足蹈、綠瑩瑩、懊惱、光禿禿”等詞語。

  2、把握文章的主要內容,理解文章內容,從小麻雀的成長過程中,吸取成長經驗,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3、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引導學生抓住句子中的重點詞語,體會句子中人物的心情。

  教學重點

  引導學生抓住重點詞句,瞭解普季克是一隻怎樣的小麻雀,媽媽是一位怎樣的媽媽。

  教學難點

  全面、正確地認識這對母子。

  教具準備

  課件

  教學過程

  二 次 備 課

  預習題綱

  1、初讀課文,讀準字音,讀通句子,不理解的生字要查字典瞭解字義。

  2、查詢有關高爾基資料。

  第一課時

  一、匯入新課。

  1、直接匯入,師生共同板書課題。

  2、交流有關高爾基資料,交流時讓學生抓住最感興趣的內容談。

  二、檢查預習,整體感知課文

  1、檢查生詞

  ⑴認讀:摔下、蹲著、扯著嗓子、瞪著眼睛、啄啄後腦勺、舔舔爪子、手舞足蹈

  ⑵談談發現什麼?

  ⑶認讀:綠瑩瑩、光禿禿

  ⑷你能說兩個類似的詞語嗎?

  2、默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講一件什麼事?

  3、普季克是怎樣的一隻麻雀?麻雀媽媽又是怎樣的媽媽?請同學們再次默讀課文,邊讀邊做批註,結合有關句子談自己的看法。

  三、細讀課文,理解感悟。

  交流:

  1、從課文1——13自然段,你對小普季克及他的媽媽分別有什麼瞭解?從哪讀出來的?

  (1)普季克:

  小普季克對外界很好奇,求知慾很強。

  小普季克是一個自以為是、自作聰明的孩子。

  (2)媽媽:媽媽對孩子十分關心,總是耐心地、不厭其煩地告訴孩子生活常識,生怕孩子有危險。

  分角色朗讀:

  同座位兩個同學一個讀媽媽,一個讀普季克,只讀兩人的對話。讀出媽媽對孩子的關愛,讀出小普季克的天真與幼稚。

  指名讀。

  總結:普季克不顧媽媽的勸告,不相信媽媽解釋的話,他還不知道,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

  2、品讀重點段,感受偉大的母愛與小普季克的成長。

  從14——18自然段中,你對這對母子,又有怎樣的認識?從哪讀出來的?引導學生找到描寫媽媽的語句。

  (1)出示15自然段:

  A對比讀:

  媽媽從樹上撲下來。她把普季克推到一邊,渾身的毛豎起來,張大了嘴巴,雙眼直瞪著大花貓。她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麻雀媽媽那兇猛的樣子,使大花貓大吃一驚。

  透過對比讀,你有什麼體會?

  B展開想象。

  a讀著這樣的語句,你的頭腦中出現了怎樣的畫面?你看到什麼?(同學描繪頭腦中出現的畫面)

  b出示書中的圖。教師激情:同學們,在強大的敵人面前,又一隻老麻雀挺身而出,用渺小的身軀拯救自己的幼兒。此時此刻,你彷彿聽到什麼?

  指導有感情地朗讀。

  (2) 還從哪感受到這種偉大的母愛?

  出示16自然段:

  緊跟著,媽媽也飛了起來,可尾巴的羽毛卻讓撲上來的大花貓咬掉了。不過,她好像一點也不在乎,蹲在普季克身邊,啄啄他的後腦勺,歡天喜地地問:“怎麼樣?怎麼樣?”

  重點體會“好像一點也不在乎、歡天喜地”。

  談感受,指導有感情朗讀

  (3)、創設情境感受小麻雀的成長。

  多麼動人的畫面,多麼感人的話語!同學們,此時此刻,你就是普季克。我想問問你:普季克,當你掉下來,正在害怕時,看到媽媽飛下來,你有什麼想法?是什麼力量,使你竟然飛了起來?當你看到媽媽因保護你,失去了尾巴還因你學會飛高興而忘卻自己的疼痛,你又有什麼感受?你說沒什麼,總得一樣一樣學,你都學會什麼了,明白什麼道理?(引導學生一方面感受母愛;一方面認識到小孩子自作聰明,不聽勸告,是要吃虧的。另一方面要在實踐中經受鍛鍊,增長生活的本領。)

  (4)、學習19自然段

  普季克終於學會飛了,他感到十分高興;可看著媽媽那光禿禿的尾巴,他又覺得鼻子酸酸的。

  你能用既……又……的句式表達同樣的內容嗎?這句話還可以怎樣說?

  (如:一方面……另一方面……)

  普季克你為什麼鼻子酸酸的?此時此刻,你有想對媽媽說的話嗎?

  引導學生從兩方面談:一方面感受媽媽的愛。一方面請媽媽不要嘮叨,應該多教小麻雀一些本領。

  四、佈置作業。

  課外閱讀高爾基的其他書籍。

  第二課時

  一、指導書寫

  本課會寫的字中有幾個容易寫錯的地方:“摔”字中的“么”不要丟“點”;“蹲”字右邊的“酋”不要丟掉裡面的小“橫”;“蹈”字右下部的“臼”裡面的兩小“橫”,筆順是:撇、豎、橫、橫折、橫、橫;“舔”字右邊上面是“橫”不是“撇”,下面不要丟一“點”寫成“小”;“禿”字下面是“幾”,不要寫成“兒”。

  二、練習說話

  你和爸爸媽媽發生過爭執嗎?向老師和同學說說爭執的原因、經過和結果。

【《麻雀》的教學設計】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