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藝術>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

  當認真看完一本名著後,相信大家的收穫肯定不少,此時需要認真思考讀後感如何寫了哦。那麼如何寫讀後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編為大家整理的《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範文(精選3篇),僅供參考,希望能夠幫助到大家。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1

  書香幽幽,培育芸芸眾生。為提升教師專業素養,讓閱讀促進教師專業成長,形成教師讀書論壇機制,6月24日下午,東風東路小學在錄播大廳開展主題為“閱讀越青春”的《教育藝術隨想錄》教師讀書論壇活動。

  學期初,學校利用每週一下午校本培訓時間,透過各年級組輪流領讀的方式帶領全體教師共讀李希貴校長撰寫的《教育藝術隨想錄》。每領讀三篇,領讀教師就運用rollcall點名冊隨機抽取三名教師結合個人工作實際談感受、講收穫,趣味性的閱讀方式增強了教師與文字之間的思維碰撞。

  學期末,在整本書共讀結束之後,學校精心策劃、周密部署《教育藝術隨想錄》教師讀書論壇活動。全體教師充分準備、積極參與,享受閱讀的美好氛圍。全校教師共分八個組,兩兩對抗,每個組主講時間為5分鐘,透過演講、表演(相聲、小品、戲劇等)、辯論等多種形式詮釋書籍內容,形式新穎、氣氛活潑。每個組展示結束後,對抗組對詮釋內容進行提問,展示組推選主講人進行解答,個人解答不了可求助組員,提問環節時間為3分鐘。學校領導班子成員擔任評委,在公平、公正、公開的基礎上,在愉快而充滿思維含量的氛圍中,最終評選出優勝組為二年級組、四年級組、五年級組和英語組。校長張紅為優勝組成員頒發紀念品。

  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才能更好地提升自己,服務於教育;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才有底氣帶領孩子一起進入書的世界暢遊;讓讀書成為一種習慣,我們才能讓生命溢滿書香,讓書香滋養心靈。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2

  做任何一項工作,如果能做到爐火純青的地步,那基本上就是一種藝術了。因為在這極端和精緻的背後,是對這項工作精準的理解,以及透過獨具特色的方式進行的呈現,這本身就是“藝術”的特質。教育工作也是如此。

  李希貴的《教育藝術隨想錄》,看上去是一篇篇短小精悍的教育教學、教育管理行為的瑣碎記錄,但其背後始終閃耀著先進教育思想的光輝,也是他的教育藝術的集中呈現。

  教育要以學生的發展為本,教育要成就每一個孩子,這樣的口號大家耳熟能詳,但最為普遍的情況是說的是一套做的是另一套,知行不一致的現象體現的特別明顯。李希貴校長顯然看到了這一點,並在這方面做了許多遵循教育規律的探索和實踐。

  讓學生學會選擇,讓他們能夠根據自己的學習實際確定課程層級,選修相關的課程,其價值不僅僅在為學生提供適切的學習上,更是為他們今後走上社會學會選擇。教育觀點:

  1、對於教師,不是所有的事情都適合評先進,應儘量少評先進。許多時候,學校生態都是因為甄別好壞而被破壞的。

  2、成為一名研究型的教師並不意味著必須會做科研課題,另一方面,研究型教師的成長也必然是一名教師自我發現、自我喚醒後水到渠成的結果。深諳於自己的教學,並在日常教學中學會反思,也同樣是一種研究能力。

  3、任何時候,我們都不能去統一思想,甚至試圖統一步調,而應該統一目標,並鼓勵先進、允許落後,允許不同的節奏、多元的方式,但指向共同的願景,這應該是一種更健康的機制。

  4、成熟的管理者不應該天天思考著"不許幹什麼",而需要關注的恰恰是"應該幹什麼"。

  5、凝聚老師和家長的力量,只有一個辦法,那就是確立共同目標,以孩子的成長為唯一目的。當學校的一切工作都圍繞這個目標的時候才能真正凝神聚力,教師、家長心情舒暢。

  李希貴說:“成功的管理者不僅要對自己的指揮和激勵能力堅信不疑,還必須能夠傳達出自己的高期望,這樣才能從普通人身上得到超常的成績。”這也是體現他教育藝術的一種信念。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3

  今天推薦的書叫《教育藝術隨想錄》。書中理念可概述為:尊重孩子的差異,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注重學生的體驗。當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導向思考問題的時候,會有全新的視角,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教師觀等方面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本書寫於20年前,20年後,李希貴校長又對每篇文章寫了反思,反應了時代的變化趨勢,也凸顯了校長理念的轉變。理念概括如下:尊重孩子的差異,提倡學生個性化發展,注重學生的體驗。從本質上去分析問題,看最終的教育目標是否達到。當我們以學生為主體,以培養學生的能力為導向思考問題的時候,會有全新的視角,教育觀、學生觀、人才觀、教師觀等方面都會發生顯著的變化。

  20年前:讓犯了錯誤的.孩子給自己寫信。

  20年後:任何教育方式都不是萬能的,也並不適合所有的學生,更不適應所有的教育情境。讓學生給自己寫信,可以是特定情境下的一種教育方式,萬不可推而廣之。

  20年前:在做後進生的工作時,必須注重過程管理,循序漸進地讓他們避免過失,逐步改變不良的習慣。為此,我們在每個班推行"無過失計劃"。

  20年後:一個學生成長的過程就是不斷試錯的過程,如果不去創設一種讓學生安全犯錯的環境,那麼他或許今天在學校裡看起來沒有犯錯,"無過失""零缺陷",但到了社會上就可能會犯更大的錯。

  20年前:批改作業的時候,用"?"代替"×"。

  20年後:從根本上說,什麼樣的符號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師生關係。老師對學生懷著一顆什麼樣的心,做出的事情便大不相同。同樣一個"×",有的學生感受到的是一種嚴厲背後的高期待,有的則看到一種冷漠,甚至在有的學生那裡,他已經體悟到老師的某種厭煩。

  20年前:習慣的養成,是透過強制性的訓練達到的,這就要在學校管理中強化約束,長期堅持、常抓不懈。

  20年後:雖然良好的習慣是靠訓練養成的,但如果不知道這樣的習慣給自己的未來的人生帶來什麼,那麼這樣的習慣訓練還是機械的,甚至只是再次進入家長、老師"為你好"的被動之中。只有當學生知道做好規劃、進行時間管理對積極人生的重要意義並且在學校生活中體會到習慣的益處時,我們所期待的"責任感"才會油然而生。

  20年前:設計"失望"讓學生體驗挫折。

  20年後:只有給學生自主的空間,讓他們在校園內外擁有大量自主設計、自主組織的學習與活動時,成功的快樂與挫敗的失望才會自然地相伴而生,是不是需要設計讓學生"失望"的活動就變得不再重要了。

【《教育藝術隨想錄》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