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教師>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

  當細細品完一本名著後,對人生或者事物一定產生了許多感想吧,是時候寫一篇讀後感好好記錄一下了。是不是無從下筆、沒有頭緒?下面是小編精心整理的《中國教師報》讀後感,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1

  第一次走近《中國教師報》,你那豐富的板塊,精美的設計,貼近教育一線的教學案例,高屋建瓴的專業文章……深深地吸引著我,在字裡行間中得到了你賦予我心靈的澆灌。在你這裡,我細細品味同行們那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剎那間也讓我湧出真切地感悟。原來當一門普通的教師也可以這麼快樂,這麼精彩,就在這不經意間彷彿也喚醒了我那掩藏在心底裡的那份萌動和激情。讓我明白教師不光是“教書育人”,更要有一顆賦予責任、承載寬容的心……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帶著一顆童心更加愛護我們的孩子。負有對兒童進行啟蒙教育重任的幼兒教師,應該像天使一樣把母愛和園丁的心融為一體,在孩子幼小的心靈中播下一顆顆愛的種子。如果把幼兒比喻成花朵,幼兒班就好似一個小花園,在這小花園中會有嬌貴的玫瑰、淡雅的蘭花、華貴的牡丹、無畏的臘梅……而作為園丁的我們除了要精心呵護它們,還要適時地給花兒們施肥、剪枝、除草,不斷地因“花”施教,才能享受“百花齊放”的收穫。有人說“細節決定成敗”。在孩子的眼中,老師就是神,她無所不能。因此,一個的眼神,一個微笑,一個擁抱都將成為孩子們眼中愛的傳遞方式。是你,讓我更加懂得教育的藝術,“蹲下來和孩子說話”、“給孩子一個擁抱”、“給孩子犯錯的機會”,用關注和欣賞來處理好每個細節。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帶著一份責任去寬容我們的孩子。他們就像一張張白紙,純潔美好,想著這最初的一筆將由我用心來描繪,我頓時就會感到肩負著的使命是多麼神聖。寬容是什麼?是你告訴我,寬容是一種胸懷,一種氣度。就象法國19世紀文學大師雨果曾說過的那樣“世界上最寬闊的是海洋,比海洋寬闊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寬闊的是人的胸懷。”我們的孩子年幼,難免會做些有別於常規的事,而我們的寬容既要保護他的自尊,又要指出他的不足,尤其在常規要求與孩子願望發生衝突時,更要對孩子要有更多的寬容之心與寬容之舉。

  是你——《中國教師報》讓我找到了一位知心朋友。你,傾力地報道與教師、教育有關的人和事,邀請廣大一線教師來評說、討論自己關心的話題,讓我們真正感受到你“全心全意為教師服務”的宗旨和“零距離貼近教師”的理念。是你,讓我在每次閱讀後,總是意猶味荊相信有了你的陪伴,能拂去我的煩惱,吹起飄逸的思緒,讓我徜徉在求識的海洋中。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2

  本學期,我校訂閱了《中國教師報》,這是一份“全國教師自己的報紙”。大部分版面刊登的都是一群像我們一樣工作在基層一線教師的作品,反映的都是我們這些廣大教師真實的生活、真實的工作,真實的教學,切實貼近我們的實際。無論版式還是資料,都令人耳目一新。

  閒暇之餘,我便抓緊時間閱讀《中國教師報》。慢慢地,我便與她結下了不解之緣,不斷地從中汲取“營養”:“國內、外”最新的教育動態,讓我領略到國內、外教育不同的的無限風光;“深度訪談”使我感受到教育的偉大力量;“教師論壇”給了我與名師心與心交流的機會……每一次讀,我都受益匪淺。我品味到了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知識大餐”,她激勵著我不斷地學習,更讓我享受到了一份溫馨,一份淡然,一份美麗。隨著時間的推移,我的教學理念在逐步改變,教學生活也格外豐富多彩了。

  《中國教師報》給我們帶給了一個認識同行,認識國內廣大基層教育工作者的機會,讓我們認識、瞭解到廣大校外、國內同行工作者們的教學狀態,學習他們的教學經驗,反思自身教學,改善自身不足,有效地促進我們自身教學水平的提高;《中國教師報》給我們這群最廣大社會專門群體卻是最容易被人淡漠的群體帶給了表達思想、總結經驗、傾吐對教育的思與學的情感園地,它促使我們更好地認識自我,反思自我,最後提升自我,超越自我;加強和促進了我們與外界的溝通與交流,同時也為我們更好地反思自己,省視自己的教學,為以後工作與生活帶給了表達的空間與舞臺。

  感謝《中國教師報》,她讓我拂去心靈的灰塵,端正了一個教師的心態,點亮心燈,不為名利所累,讓我做一個面帶笑容的老師,時刻有一顆健康向上的心;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教師愛學生是一種職責,是一種鞭策,是一種激情,更是一種能觸及靈魂,動人心魄的教育過程。

  感謝《中國教師報》,她不僅僅提高了我的教育教學潛力,而且讓我更加理智地處理教育教學中的各種問題。隨著閱讀的深入,在不斷陶冶中,我學會了理解,學會了寬容,學會了正確對待學生,學會了樂觀對待生活。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3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愛是一門藝術,而寬容就是愛的精髓,它對學生有巨大的教育力量。她的一篇篇很有指導性的文章告訴我,教師必須主動地走下“師道尊嚴”的“神壇”,以寬容的`態度來善待學生,不是以成人而是以成長、不是以現在而是以發展的眼光來審視學生的問題。蘇霍姆林斯基說:“孩子的過失不管多麼嚴重,如果不是出於惡意,就不應該責罰他。”陶行知就曾告戒:“你的鞭下有瓦特,你的冷眼裡有牛頓,你的譏笑中有愛迪生。”面對學生的錯誤如果不是因勢利導,而是進行叱罵甚至體罰,是沒有任何教育效果的。因為這樣的做法是教育上最不適用的方法,會直接導致學生從良心的責備中解脫出來,把孩子推向教育的另一端,嚴重影響學生德身心健康。校長如果沒有寬容和善待的胸懷,麥克勞德能成為著名的生物學家而走向諾貝爾獎的領獎臺。

  《中國教師報》讓我更解放學生,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班級管理中,對學生的管理不能牢牢地固守著“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信念,根本不考慮每一個學生的實際情況,忽視了學生的個性的差異。“班級線上”、“教師論壇”(《中國教師報》中的欄目)中所蘊涵的以人為本的理念告訴我,這種規矩應當建立在學生積極參與、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充分考慮到每一個個體的差異,把統一的規範減少到最基本、最必要、最原則性的限度,就像陶行知所告誡的“六解放”。

  她使我深刻地認識到,在具體的教學中,課堂效率的提高,直接決定課業負擔的輕重,決定學生課外活動時間和空間的拓展。“新課程”、“創新課堂”、“綜合實踐”(同上)中每一篇文章都滲透這新課程的理念,幫助我把握好學科教育的特點,積極引導學生運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教學,學生的學習激情得到了激發、釋放和展現。

  閱讀《中國教師報》的日子裡,我有了更多的反思,在反思中我不斷地改進自己的教育教學。也正是因為有了她,“熱愛、寬容、解放學生”的理念融入了我的靈魂,激發我更好地提高、成長。

  有《中國教師報》相伴的日子裡,教育、生活真美妙!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4

  這是我從中國教師報上學到的一篇文章,是崔其升校長所說的話。很樸實,說的也很在理,我是一名普通的老師,沒有什麼高深的知識,更沒有多高得人格魅力,因為我相貌平平。倒是我堅信工作就是人品,表現就是道德。自從教十餘年來,我自認為是勤勤懇懇,善始善終,正像崔校長所說的,不能把工作視為一種養家餬口的職業,工作其實就是人格的寫照,是品行的一種反襯。把工作上升到一種做人、修養、品格,這算抓住了根本。教師只有在做人上加強修煉,反覆地區推敲、思考、提煉,形成高尚的道德功底,那麼做事時就能將低俗的趣味擯棄殆盡,無私無悔。沒有功利的干擾,以苦為樂,以奉獻為榮,想的是集體、是他人、是學生。人只有達到忘我、無我時,才是真功力,才能盡身心,才能為公益。

  我是一名普通的思想品德教師,透過這幾年的教學,我總認為教學的第一要務是形成學生的健全人格,尤其是剛剛升入初一的小初中生們,在初一時就應該開始培養孩子學會自主、自信、自強不息的性格;勇敢有為,探索創新的精神;團結合作、服務奉獻的品質……只有如此,學生才會會做人、會做事、會學習,走向社會才能為人類做出應有的貢獻。

  當然只有這些還不夠,做所有這些事的前提是要學會自主,自主是成功的前提,如何做到自主,只有借住我們今天的高效課堂,要靠課堂上的放手、民主、激發、期待來培養、訓練。目標讓學生自己去定,思路讓學生自己去想,方法讓學生自己去找,技巧讓學生自己去探,規律讓學生自己去尋。允許學生走彎路、出差錯,只要學生開動腦筋去思考、去比較、去實驗、去推敲、去創意、去實踐,就是課堂的成功。如今我們的課堂已經慢慢地改變了一些人,尤其是那些平時連話也不敢說的人,他們在高效課堂上已經找到了自己的一片天地。他們也能像其他那些好學生一樣,真正地找到自己的尊嚴。

  健全人格首先就要給學生尊嚴,只有孩子自己敢說了、敢做了,他們也就找到了自己的尊嚴,這個時候他們自己的人格也就給以了肯定。

【《中國教師報》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