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讀後感>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8篇

  《以奮鬥者為本》是2014年中信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黃衛偉。該書講述了華為管理層對企業管理具體問題和案例的討論、爭辯和反思的故事。以下是小編整理的讀後感,希望對大家有幫助!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1

  近期讀華為公司人力資源管理綱要《以奮鬥者為本》,有些個人感受,與大家分享。

  華為公司成長為全球通訊裝置產業領軍企業,有著非常深厚的企業文化的積澱,有一條從實踐中磨練出的管理之路,讓我迸發出很多對今後工作的思想火花。

  管理第一,技術第二。正是現階段我們企業發展需要思考的,中國汽車企業的發展,尤其是中國汽車企業自主品牌業務的發展,管理和技術的重要性問題。中國汽車企業大量的與世界知名的汽車企業合資建廠,投入大量的資金購入先進裝置建廠,大批次的生產國外引進的量產車型,可謂是不遺餘力的引入技術,但達到的效果是我們的自主品牌越來越弱,市場份額連續下降,用市場換來的技術的停滯不前。所以我支援“管理第一,技術第二”,我們的汽車企業也應該思考,管理是花錢買不來,只有把管理和服務的能力充分提升,才能真正的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

  企業管理關鍵是面向市場做要素整合,把資金、技術、人才、市場、研發、生產製造、企業內外產業鏈等面向市場競爭的的所有資源整合起來,在市場競爭中獲勝,這才是管理的真正價值。我們大多數汽車企業不缺資源和要素,但缺乏將資源和要素整合在一起滿足市場需求的能力。只有我們造出了令客戶滿意的車,提供了令客戶滿意的服務,我們的企業才真正的成功。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2

  電影《一代宗師》中,宮二有句經典臺詞“武學有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作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在當今的世界上,每個人都應該尋求自己定位,明確人生方向,確定奮鬥目標,學習各界英豪們的雄才大略,以標杆為學習榜樣,盡力奉獻社會服務大眾,也就是普通人的“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

  首先什麼是奮鬥者?不僅僅是在自己崗位上勤奮踏實的工作者,更是認同並踐行公司文化,為企業創造效益,具有創新服務理念的優秀人才。作為一名培訓主管和軟通奮鬥者的一員,認同軟通文化,立志服務公司,不斷學習充實自己,熟知當前的業務需求,制定適合軟通、滿足業務發展、吸引員工學習的培訓計劃、方案,並戰勝困難使之落地,取得預期的培訓效果,培養各級人才,推動梯隊建設,真正支援到業務發展,這就是清晰的奮鬥目標,也就是”見自己“。

  關於幹部隊伍建設,華為提出“將軍是打出來的”,“華為大學以分級培養後備軍為工作重點“,“華為大學要透過實踐培養十年二十年以後華為公司綜合實力的幹部“,“核心工程營總體目標:鍛鍊人、培養人“。那麼向標杆企業學習培訓管理,尋找差距,不斷進步,逐步建立適應軟通文化和發展需求的,先進而完善的培訓體系,也就是“見天地”。

  作為社會人,服務社會與奉獻社會,創造社會價值是每個公民的職責和義務,對於培訓工作者,切切實實的組織好每一堂培訓課程,每一場培訓活動,每一個培訓專案,使學員學有收穫,取得進步和發展,真正滿足業務部門的需求,持續關注學員的成就與成長,油然而生“桃李滿天下”成就感和價值感,也就是”見眾生“。

  華為公司不斷顛覆與超越自我,極強的居安思危的生存意識,真真正正的受人尊重,是在ICT領域全球領先的世界級企業。我們同樣期待“勠力同心,贏戰未來”的軟通動力,在未來的5—10年成長為全球領先的IT技術服務商,也一樣成為“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的世界級企業。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3

  在認真的閱讀了張總關於"以奮鬥者為本"的文章之後,我又忍不住反覆的讀了幾遍,並對"奮鬥者"思想的定義及其實現和好處進行了思考,對於什麼是"奮鬥者"、什麼是"以奮鬥者為本"以及如何讓自己成為奮鬥者並實現自己作為奮鬥者的價值有了必須程度的認識,在此進行了一些學習心得的總結。

  什麼是奮鬥者?

  首先,我們都會問:什麼是"奮鬥者"這個問題張總在文章的最開始部分就給出了答案:

  "奮鬥者"是能夠為整個社會向前發展做出必須貢獻的,同樣,也必須會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行業做出突出性貢獻並受到社會所尊敬的人;"奮鬥者"是能夠為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奮鬥者"也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提升個人的綜合潛力,並能夠實現個人成就,獲得社會的尊敬,獲得豐厚回報的。

  人,作為一個社會個體,在必須的社會環境下成長和生活,享受社會環境的滋養和輔助。同樣的,社會的發展也需要我們個人的奉獻,在成不一個奮鬥者的前提。沒有奉獻,就不能創造價值;沒有奉獻,人生就不會有好處;沒有奉獻,社會就不會有進步,也就不會有個人的進步。所以,沒有奉獻,就談不上"奮鬥者"。所以,我個人理解的所謂的"奮鬥者"就是奉獻社會、創造價值並實現價值獲得回報。讓自己成為所服務的公司、客戶和社會的奮鬥者,為公司做出上定的貢獻。

  如何成為奮鬥者?

  明確了什麼是"奮鬥者"之後,我們會想要成為易流的一個"奮鬥者",然而,如何成為"奮鬥者"呢?是隻是做好自己的工作就能夠麼?還是隻是努力工作就能夠呢?

  對於這個問題,張總也給出了很明確的答案,有五點要求:

  第一,易流的"奮鬥者"首先就應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並踐行易流的七條價值觀;第二,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務必對工作充滿激情,並對於易流的發展富有職責感、使命感;第三,將本職崗位價值最大化,並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第四,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就應時刻具備危機意識,並在工作中持續改善;第五,易流事業的"奮鬥者"就應具有鑽研、學習、不斷創新的精神。我個人十分認同這幾個觀點,個性是我們部門最近也是一向再以學習來提升自己對工作和為人處事上的一些觀點吧。

  對於這幾點要求,並不是獨立的,其本身就是緊密聯絡,相輔相成的。其實對從事的工作的認同和熱愛的前提就是,"選我所愛,愛我所選"。只有熱愛自己的工作,才會對工作充滿激情,才會有強烈的職責感,才會在工作中創造出最大的價值。而要實現價值的最大化,除了需要激情和職責感以外,還需要堅持以"結果為導向"的行事風格。

  海燕經常和我們說的一句話,過程很重要,但是做事更注重的是結果,就像我們在服務的過程中是要做到細心,但我們更要明白是,是否保質保量的處理好事情,如果過程再完美結果沒有完成或者說結果不是我們想要的`,那也是無功於世,只有目標明確,才會有更大的動力。像我們服務行業,個人素質和態度也是奮鬥者的必備因素之一,掌握我們整個公司的服務動態方針和平臺的操作使用,並時刻持續危機感,提高危機意識,在提高自身的修養和素質。

  就像張總說的不是我們的服務有多好,而是競爭對手太落後,如果我們不前進對手必會追上,我們需要不斷的學習和吸收他人的長處,改正自身的缺點,做到揚長避短。比如我個人來說,情緒的波動還是比較大,有時還不能冷靜處理事情,調整心態問題也不止說過一次,但這些都是還要學習和改善的地方。

  如何實現"奮鬥者"的價值?

  我在思考,要怎樣實現"奮鬥者"的價值呢?我該如何成為一個奮鬥者?

  作為易流的一名工作人員,我們不僅僅僅是一名工作者,我更就應是熱愛易流的,要以易流的發展作為我最終極目標,努力的把易流推向世界化,這不井井是公司的上述,也是我們在坐各位同仁共同的一個目標,在目標明確的狀況下,易流也為我們的工作和發展帶給了一個很好的平臺,在物質上,易流必須會給予"奮鬥者"豐厚的物質回報;在精神上,易流會倡導建立"以奮鬥者為本"的理念。在易流我個人是深有體會,我在這是因為相信而看見,因為看見而感動,也是為感動和感激而留下成為易流事業的一位"奮鬥者",公司是我們的一個大家庭,他給我們營造出一個尊重、信任、理解的文化氛圍;讓每一位"奮鬥者"都富有激情、富有職責感、富有使命感的去進行創造和創新;也給"奮鬥者"們公平感、成就感、認同感和發展的空間。在這樣的條件下,我們應持著公司的服務方針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堅持"轉變、創新、服務""的經營理念,以"全面提升公司整體競爭力"的經營方針為指導思想,奮鬥,奮鬥,再奮鬥。我相信,不管是管理階層,還是銷售階層,哪怕是作為一名客服人員的我們,也能成為一名為公司為社會做出貢獻的"奮鬥者",不斷地為公司為社會做出更大的貢獻。我相信我們必須行,讓我們一齊攜手創造出更好的明天,一齊奮鬥吧。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4

  《以奮鬥者為本》這本書,我只是完成了一部分的閱讀。然而我已深深的感受到,這不是一本一氣呵成的書,而是華為二十年來摸著石頭過河摸索總結出來的企業管理經典,需要我們反覆品味和咀嚼,裡面講到的很多方面,回想在自身工作以前碰到困難和困惑的時候,都能深深體會到裡面所講的深意,看看此刻的工作,頓時豁然開朗。

  這本書講了兩個方面,一是價值篇,二是幹部篇。首先談價值篇。我們作為一個200多人的小電廠,我們最低的目標是什麼?顯然,是活下去,而且是更好的、健康的長期的活下去,我們就要去用心尋找活下去的理由和活下去的價值。所以公司的一切活動都就應圍繞創造價值展開,因為只有活下來,才能創造價值,才能談盈利,才能談薪資、福利等。當前,公司已面臨生死關頭,通源已經進入到本地供熱市場,市場競爭加劇,我們之所以傾全廠人力,物力搞“汽改水”工程建設,就是為了我們能夠活下去,避免被淘汰,被改革掉。同時我們搞企業文化建設,抓管理效能提升,是為了構成科學的管理、高效的運營體系以及員工素質的最佳化提升,從而打造現代企業管理制度,為更好的創造價值,活下去帶給有力條件。

  第二點談一下幹部篇,企業的目標就是創造價值,企業間的競爭,說穿了就是管理的競爭。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如果我們的競爭對手不斷的改善管理,而我們不改善的話,就必定衰亡。管理的改善和變革靠的就是幹部。幹部的使命和職責,就是踐行和傳承公司文化和價值觀,以文化和價值觀為核心,管理價值創造、價值評價和價值分配,帶領員工持續為企業創造價值,實現企業的長期生存。作為一個幹部最重要的是務必有清晰的工作方向,善於在紛繁的事務中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以及把握實現目標的合理節奏與灰度。所謂幹部要有全域性意識,就是要有全域性觀,要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上看清楚。目前公司處在管理變革的關鍵階段,每個幹部不要患得患失,所謂改革,就是改利益原則,大家在利益面前不能斤斤計較,必須要用寬廣的胸懷來對待公司此刻推行的改革。

  作為我們每個幹部要有使命感,要謀事擔當,在管理上增強創新意識,增強紀律作風和紀律觀念,向職工傳遞正能量,帶領職工構成合力,提高工作質量和工作效率。另外華為將幹部的經營行為形象的比喻為“狼性”,認為企業就是要發展一批狼。狼的特性就是敏銳、奮鬥、團結,此刻我們的幹部包括我自己

  遠遠沒有到達這一要求。下一步,我們的幹部要增加團結,要開放心胸,拓展事業,換位思考,團結有意願、有潛力,能幹成事的員工,帶動全體員工一齊前進,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和創造精神,為公司發展帶給堅實的人力保障。

  這本書的精髓需要我們細細品味,遠不是我三言兩語就能描述的完的。這只是我一些粗淺的感受,相信在不同的時期再去重新閱讀,會有不同的體會。總之,透過這次半個月的閱讀,我更加堅定了一個信念:公司活下去務必以奮鬥者為基石,公司的長遠發展務必靠奮鬥來實現。當前我們面臨“汽改水”工程建設、供熱市場開拓、企業文化建設、管理效能提升,在艱鉅的任務複雜的形勢面前,我作為高層管理者,要身先士卒,帶領好乾部團結奮鬥,充分調動起全體職工的用心性和主動性,凝心聚力,克服困難,為實現公司的長遠發展打下堅實基礎。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5

  資源是會枯竭的,唯有文化才會生生不息。一切工業產品都是人類智慧創造的。華為沒有依存的自然資源,唯有在人的頭腦中挖掘出大油田、大森林、大煤礦……——任正非

  從13年初進入雲服務公司,眨眼間就過去了兩年多了。在工作上,不斷追求極致,希望能夠最大程度上為公司為客戶帶來價值。在讀完《以奮鬥者為本》後,我想我也算得上一名奮鬥者。

  何為“奮鬥者”呢?

  “奮鬥者”是能夠為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奮鬥者”是透過自己的努力與付出,提升個人的綜合能力,並能夠實現個人成就。“奮鬥者”是能夠為整個社會前進發展做出一定貢獻的,同時也一定會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行業做出突出性貢獻並受到社會所尊重的人;

  以客戶為中心,企業才能活下去

  我做事一直秉著“先把事情做好,錢自然就會來了”的原則去做好本職工作。站在使用者、客戶的角度去思考問題,不斷地創新、拓展。

  天底下唯一能給我們錢的,只有客戶。客戶是我們生存的唯一理由。我們、企業必須為客戶服務。公司經營目標不能追求利潤最大化,利潤最大化實際上就是在榨乾未來,傷害了戰略地位。深淘灘,低作堰。

  為什麼是以奮鬥者為本

  我們奮鬥的目的,主觀上是為自己,客觀上是為國家、社會、為人民。但主客觀的統一確實是透過為客戶服務來實現的。沒有為客戶服務,主客觀都是空的。

  要為客戶做好服務,就要選拔優秀的員工,而且這些優秀員工必須要奮鬥。要使奮鬥可以持續發展,必須使奮鬥者得到合理的回報,並保持長期的健康。但是,無限制的拔高奮鬥者的利益,就會使內部運作出現高成本,就會被客戶拋棄,就會在競爭中落敗,最後反而使奮鬥者無家可歸。這種不能持續的愛,不是真愛。

  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是兩個矛盾的對立體,它就構成了企業的平衡。難以掌握的開放,妥協,灰度,考驗所有的管理者。

  如何做好團隊領導者?

  ——開放、妥協、灰度是企業文化精髓,也是一個領導者的風範

  魅力:幹部需要長期艱苦奮鬥,要有敬業和獻身精神,實事求是,要有自我批判精神,以身作則,不斷提升自身職業化水平,開展組織建設,幫助下屬成長。

  魄力:承受壓力的能力,也就是使命和責任。擔負公司文化和價值觀的傳承,有清晰的主攻方向,抓住主要矛盾,帶領團隊實現組織目標。站在全域性立場,不斷改進端到端的業務服務流程。

  眼力:看到方向,挖掘人才,發現風險(矛盾)。建立公平公正的考核獎罰制度,完善規範業務流程,提拔幹部,挖掘人才。

  一個不開放的文化,就不會努力地吸取別人的優點,逐漸會被邊緣化。一個不開放的組織,遲早就會成為一潭僵水。創新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前進的,同時像海綿一樣不斷吸取別人的優秀成果,而並非是封閉起來的“自助創新”。

  我們在前進的路上,隨著時間、空間的裱花,必要的妥協是重要的。沒有寬容就沒有妥協;沒有妥協就沒有灰度;不能依據不同的時間、空間,掌握一定的灰度,就難有合理審時度的正確決策。開放、妥協的關鍵是如何掌握好灰度。

  有效地提高管理效率,是企業的唯一出路

  客戶的本能就是選擇質量好、服務好、價格低的產品。而這個世界上又存在眾多的競爭對手,我們質量不好,服務不好,光靠客戶關係維持,必是死路一條,只是時間問題。在網際網路時代,技術進步比較容易,而管理進步比較難,難就難在管理的變革,觸及的都是人的利益。

  我們想要在競爭中保持活力,就要在管理上改進,首先要去除不必要的重複勞動;在監控有效的情況下,縮短流程,減少審批環節;要嚴格確定流程責任制,充分調動中下層必須承擔責任,在職權範圍內正確及時決策;把不能不敢承擔責任的幹部,調整到操作崗位上去;吧明哲保身或技能不足的幹部從管理崗位換下來;要去除論資排輩,把責任心、能力、品德及人際溝通能力、團隊組織協調能力……,作為選拔幹部的導向。個人永遠無法比團隊強大,團隊精神尤其重要。團隊精神的積累就形成了團隊和企業的文化。有了文化,企業才能走得更遠。

  鐵軍是打出來的,兵是愛出來的

  古往今來凡能打仗的部隊,無一例外,都是長官愛惜士兵,不然就不會有士為知己者死。

  “狼狽組織計劃”,是從狼與狽的生理行為歸納出來的。狼有敏銳的嗅覺,團隊合作精神。而狽非常聰明,因為個子小,前腿短,在進攻時是不能獨立作戰的,因而他跳躍時是抱緊狼的後部,一起跳躍。就像舵一樣的操控狼的進攻方向。狽很聰明。很有策劃能力,以及很細心。狼與狽是一種合作的精神,而不是一提合作精神,就理解為加班加點,拼大力,出苦命。

  作為品牌設計團隊的領導者,我們團隊就像是給狼狽做更好的裝備,強化戰鬥力。是一個催化劑的作用。催化劑的作用就是,最大程度或超出地去發揮整體的效果。我們代表著企業的形象,公司的衣著外觀。我們更需要加強內涵和質量,不能光靠外表去吸引客戶。

  勝則舉杯相慶,敗則拼死相救

  別人幹得好,我為他高興;他幹得不好,我們幫幫他,這是團隊的精神。不管誰勝了,都是我們的勝利,我們大家一起慶祝;不管誰敗了,都是我們的失敗,我們拼死去救。企業的文化就這樣逐漸形成了。我們要用制度來保證這種精神傳承,要讓為全流程做出貢獻的人,按貢獻分享到成果。

  最後讓我們團結起來、共同奮鬥,共創未來。這就是我們的目標。相信雲服務公司在以後的日子裡,有大家的努力,會越來越好,在這裡感謝公司,感謝每一位奮鬥者。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6

  1987年成立的華為,在眾多的競爭者中能一枝獨秀,睥睨群雄,來自於她的核心競爭力,核心競爭力的來自於她的核心價值觀,即“以客戶為中心,以奮鬥者為本”。

  前一句話解決的是價值觀問題,即價值創造,價值來源於哪裡價值就是現實的獲利潛力和長遠潛在獲利機會的貨幣化表現,來源於管理和技術。然後才是價值的評價和分配,講究的是公正和公平問題;評價價值強調職責結果導向,對於企業要關注銷售、利潤和現金流,對於人才要關注增值,要求貢獻大於成本;第二句話解決的是幹部觀問題,即幹部的選取標準。

  華為既注重外部客戶,又注重內部客戶,但明顯偏向外部客戶,用任正非的話說這是我們的衣食父母,這是企業生存的基礎;但同時又兼顧股東利益,這是投資的目的。

  “深淘灘,低作堰”,原是李冰父子在修建都江堰水利工程時所採用的策略,被任正非用於企業的經營管理,企業要不斷地研發,增強核心競爭力;降低費用,減少支出;對於客戶來說,任正非不追求企業利潤的最大化,只要求適當地利潤,把利潤讓給客戶,讓企業與客戶構成良好的供求關係和利益綜合體。“深淘灘,低作堰”對於我們的人生也具很好地指導好處,我們要不斷學習,不斷修正自己,如曾子“吾日三省吾身”,修身養性,厚德載物;同時要低調,本著“三人行,必有我師”的出發點,謙虛謹慎,戒驕戒躁,不僅僅要追求身體上的艱苦奮鬥,還要追求思想上的艱苦奮鬥,提升自己格局。

  好乾部要盡心,盡力不是好乾部。華為幹部三要素:佈陣,點兵和陪客戶吃飯,佈陣指組織建設和組織行為建設;點兵指幹部選拔、幹部培養和新陳代謝;陪客戶吃飯指要緊密瞭解客戶需求。聯想總裁柳傳志曾指出管理三要素:搭班子、定調子和帶隊伍。任正非和柳傳志的觀點有異曲同工之妙,組織建設就是要確定方向、節奏,定戰略,解決組織去哪兒的問題;組織行為建設就是搭好班子,解決如何去的問題,所以組織行為建設裡面最重要的一項就是團隊建設;點兵就是隊伍建設,但任正非又比柳傳志更務實,更關注價值創造的源泉,那就是客戶需求。

  華為文化的精髓:開放、妥協和灰度。開放指要有博大的胸懷,吸收一切完美、實用的東西為我所用;妥協指要有包容之態;灰度指不走極端,到達平衡、和諧的狀態,是一種融合體,不同於“非黑即白”的反向思維,也不同於“白加黑”的並存思維,而是“黑白融合”的和合思維,能夠理解為和諧之勢,和諧的來源叫開放,和諧的過程叫妥協,和諧的結果叫灰度。

  華為對不同階層的幹部有不同的評價標準,中基層幹部注重潛力,即職責結果導向,高階幹部注重素質和品德,中高階幹部要講究視野、意志和品格,側重的是方向和戰略;基層要不要注重吃大苦、耐大勞和擔大任,側重於做事和戰術,分工不同,指導思想和具體的工作實踐也就不同。

  基層幹部要有飢餓感,時刻持續旺盛的戰鬥力;中層幹部要有危機感,能上能下;高層幹部要有使命感,對所從事的事業有強烈的熱情。這對於我們的實踐工作也具有很好的指導好處,一線市場人員務必時刻警醒,對目標客戶有強烈的追逐慾望;中層幹部要承擔承上啟下的任務,做的好則升,做的不好則降;高層幹部則務必時刻以公司文化和核心價值觀為指導,不能偏離方向,持續戰略的正確性。

  通讀《以奮鬥者為本》,雖未囫圇吐棗,但真正理解華為文化的價值和精髓尚需時日,華為在實踐中生存,在摸索中發展,我們亦要取其精華為我所用,用於指導我們的工作,促進我們的發展。如“猛將必發於卒伍,宰相必取於州郡”強調內部選拔的重要性,空降兵雖有潛力,但不必須適用於本企業或部門。幹部務必注意自我反省和批判,這樣才能不斷學習和進步,關於學習,華為注重的是選拔制,而不是培養制,對於幹部來說,學習是自我行為,是主觀行為,是主動地,而不是被動的客觀行為,只有不斷學習,吸取先進的東西,人才能不斷進步,幹部才能不斷提升,才能不斷為公司服務,優秀的人才不斷進步和發展,公司才能持續結業長青,從“必然王國走向自由王國”,企業家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企業的生命是無限的,生命延長線的長度取決於幹部或優秀人才的自省、自我批評、自我批判和自我更新的潛力。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7

  作為易流一名員工,拜讀了張總這篇文章感受頗深,這篇文章每字每句都表達了張總對公司每位員工殷切的期許,十分感謝張總帶給這樣一個交流機會。

  首先對於"最關鍵的因素是員工"這句話我想談一下我的感受。員工是工作在第一線的人,我們才是真真切切應對客戶第一人,員工個人素質代表公司整體水平,能夠毫不誇張的說,員工工作狀態直接影響公司經營狀況,所以我們作為應對客戶第一人就應把自己最好的狀態、激情統統拿出來,讓客戶真切感受到這家公司是有活力的,是能夠合作的,儘自己最大努力讓客戶體會到我們在為他的公司負責。我們敏銳的觀察力才能夠為公司帶給及時的資訊讓領導層做出決策。

  然後對於張總闡述的"奮鬥者"三層含義很是贊同。一個人務必先對自己負責,自己清楚需要什麼才會有追求,才會努力拼搏。當自己對生活充滿了期望,才會把這樣精神頭帶到工作當中。這個時候我們又該靜下來想想,我,能夠為公司帶來什麼。為公司著想前提我覺得是對公司的熱愛,有感恩的心,是這個公司給了我平臺讓我能夠發揮自己的潛力,"潛力越大職責越大",你有這個潛力就應當肩負起使命,就應慶幸把握這個機會,不是每個人都有機會去體現自我價值的。

  之後是對"第一:易流的"奮鬥者"首先就應是對易流事業的絕對認同與忠誠",這句話談下感受。整個社會大踏步的發展讓我們這些求職者有了更多的選取,最頑固思想還是去國企有保障,總覺得那樣是隻賺不賠的買賣,覺得民營企業不是穩定工作,但我想,不論在哪,只要能堅持下來並認真努力的工作,不論什麼平凡工作崗位上都會體現出不平凡的你。我們務必把"公司為家"概念記在腦子裡,融在血液裡,這樣感覺我們是和公司是一體的,我們才會為之去奮鬥。"皮之不存,毛將何在",一個企業,如同一個民族,當它強大時,它的人民就會揚眉吐氣,神采飛揚;當它衰落時,人們可能只有暗自嗟嘆。因此,就應把企業當成一種力量的源泉,生命的支撐,視企業如生命,與企業共命運。

  作為員工,我們就應多自我提高,多涉獵各方面知識,感謝公司帶給工作平臺,努力把握機會,儘自己最大努力為公司獻出綿薄之力,讓我們為將來的世界級物流服務公司奮鬥吧,與易流共進退共奮鬥,誠祝公司穩步向前!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篇8

  轉眼間加入易流GPS這個大家庭已經有一個多月,下市場也有二十六天了。在加入易流做銷售前,自己認為自己是應該做好了心理準備,在進入易流經過三週的培訓後,更是自信滿滿。隨著深入市場,每每遭到顧客拒絕後,站在驕陽似火的馬路邊,總是有些洩氣,自己也懂自我鼓勵自我暗示,可是瞬間振作後剩下的還是迷茫。

  最近公司組織我們學習張總的名為《以奮鬥者為本》的文章,初看的時候,感到一陣欣慰,因為突然發現我身邊還有200多位同事在一起奮鬥,同樣每天都會克服各種困難,只是自己因一時的小困難把自己陷入死角,看到的只是眼前的一片雲彩。正如培訓的時候尹經理跟我們強調的,被拒絕,是每個業務員都會經歷的一個過程,心態一定要放平。當再細讀文章的時候,特別是文章第三段的幾個問題時,我突然回想起我當初選擇做銷售時經常問自己的一個問題,為什麼要做銷售?當然當初自己給自己的答案也很簡單:有挑戰,回報豐厚。現在發現,想法太簡單了,為了工作而工作,並沒有思考如何去工作!要想得到豐厚的回報,那就得付出,就得奮鬥。可能大家都有這樣的感覺,每當說起奮鬥這個詞,我們會聯想到另外一個詞:事業,而不是工作,這是思想上的一個區別。

  而張總在文章中對奮鬥者的闡述同時也讓我明白,豐厚的回報是奮鬥的回饋品,前提是我們要“一定會為自己所從事的領域、行業做出突出性貢獻”,“能夠為他所服務的企業、客戶創造實實在在的價值”。這些都是我們奮鬥的目標。

  再說回來,我下市場的時間不到一個月,很多次我在給客戶宣傳我們公司的產品和服務時都會說“我們是貨運GPS的第一品牌”、“質量好服務好”,客戶每次都會反問我,你們的服務好在哪裡?

  很多時候,客戶就是我們最好的老師,因為他們會逼著我們去思考去進步,每當我以專業的品牌和齊全的功能來回答客戶時,有些客戶會不依:“現在的GPS硬體上都差不多,功能你有的人家也有,憑啥說你服務好?”此時的我確實不知道怎麼去回答這個問題,這個問題也一直壓在我心裡,讀了張總的這篇文章,我想我明白了我回答不出來的原因,服務是一個抽象的東西,沒有標準去衡量它的好壞,只有在比較中才有好與壞,這個就需要客戶自己在比較中去感知去體會。要想讓顧客認可我們易流GPS的服務,這就需要我們積極的去參與競爭和創新。尤其是我們業務員站在公司第一線,更應該有責任有義務主動去做好服務,對於不同的客戶,用心做好個性化和細微化的服務,公司產品和服務的口碑那就是最好的答案!

【華為以奮鬥者為本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