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其他> 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後感

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後感

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後感

  看完一部經典作品以後,相信你會有不少感想吧,需要回過頭來寫一寫觀後感了。那麼你真的會寫觀後感嗎?下面是小編收集整理的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後感,歡迎大家借鑑與參考,希望對大家有所幫助。

  記憶中曾經在網路上看到過一個假設的問題,說的是如果必須要選唐僧師徒四人其中之一作為伴侶,問大家到底會選哪一個。捫心自問,自己並不確定到底會選哪一個。如果選了孫悟空這種事業型的,或許會因為過於崇拜他而失去自我,同時生活中遇到所有問題肯定要學會自己來扛,要學會習慣孤獨,因為這種型別的男人肯定是會把事業放在家庭前考慮的。如果選了豬八戒,就必須要承受他的花心與無用,失落感是一定會有的,潛意識裡是不會真正尊重他的。如果選了沙僧,對於家庭來說,這或許是最穩妥的選擇,這種型別的男人低調、能吃苦耐勞、不會花心也不是工作狂、能帶給女人長久的安心與踏實,但或許就要承受的是他的無趣與木訥。這三種類型各有利弊,實在是難以取捨。

  雖然不知道自己會選擇以上三款中的哪一款,但確信自己肯定不會選擇的型別就是唐僧這一款的。在自己的潛意識裡,唐僧懦弱、自私、多疑、優柔寡斷,總覺得自己和這種型別的男人相處起來還沒和姐妹們相處的輕鬆,根本無法接受這樣的性格。這樣的執念源於童年時看電視劇《西遊記》時的感受,尤其是三打白骨精這一集的劇情。非常討厭唐僧的人設,實在想不明白他為什麼就不能信任和自己朝夕相處的徒弟呢?為什麼他能忍心對保護自己的徒弟一遍遍的念緊箍咒,使自己的救命恩人身體和心理都痛苦萬分,直至狠心把他趕走呢?唐僧是這樣的無情無義,就像是一個道貌岸然的偽君子,這樣的人根本不值得救。從童年時起對唐僧的厭惡一直延續至今,根深蒂固,簡直無法動搖。

  大年初一去影院看電影只為圖個樂,選擇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一開始就是衝著特效和打鬥去的,想來不過是一個降妖除魔的商業片罷了,壓根沒指望還能看出什麼情懷和感動。但看完之後發覺劇本寫得不錯,內容有新意。最重要的是,多年以來對唐僧的厭惡感終於破冰,我開始學著理解唐僧了。

  一開始出場的唐僧是呆萌可愛的,他勸說老虎不要吃掉自己馬的時候會說:“你們都是上有老下有小,它放棄舒適的皇宮生活也不容易,你不如放過它吧。”他說話很囉嗦,性格也婆婆媽媽。救了孫悟空,又收了豬八戒和沙僧做徒弟後,他與徒弟們的相處模式也幾乎是朋友般的,並沒有板著面孔高高在上,一臉的神聖不可侵犯,這種親和力讓我開始不那麼討厭唐僧了。

  白骨精以老婦人的形象出現,唐僧會認真傾聽她訴說自己不幸的遭遇,理解她並感同身受。孫悟空識破妖怪身份後一棒打死妖怪幻化成的人形,唐僧見自己阻止不了孫悟空,第一次唸了緊箍咒。但事後他也會主動爬到山頂去找孫悟空談心,他說自己和孫悟空都是同一類人,只相信自己所看到的。師徒相視而笑,他們終於從一開始的互相不理解往前跨進了一步,心在慢慢靠攏。

  白骨精再次幻化成年輕的女性和孩子,孫悟空不得不再次出手除妖,唐僧終於忍無可忍再次唸了緊箍咒,同時趕走了孫悟空。想回花果山的孫悟空被觀音擋住了去路,她說了一句話觸動了孫悟空,同時也觸動了作為觀眾的自己。她告訴孫悟空:“一直以來,你用自己的對與錯,去看別人的錯與對。你師父看的是心相,你看的是真相。”

  白骨夫人告訴唐僧自己不願輪迴,曾經被人深深的傷害,被人當做妖孽處死,這種怨念她永遠也放不下。唐僧不願看著白骨夫人消失,為了度化她,不惜犧牲自己送她前往輪迴。在唐僧看來,我不入地獄誰入地獄。走在往生的'路上,一襲白衣的白骨夫人真的好美,面容平和而安詳。坦白的說,或許是因為不喜歡《霸王別姬》中的菊仙這個人物,又或是因為其他原因,從來都不認為鞏俐漂亮,覺得她並不是自己所喜歡的型別,但在那一刻,真心覺得她很美。電影的最後給了人們以希望,孫悟空和其他徒弟們帶著唐僧的真身繼續上路,觀音菩薩的一滴甘露,唐僧又回來了。

  看完電影,發覺自己似乎不是那麼的討厭唐僧了。中國古典小說中往往有一個缺點,就是正面人物性格塑造總是完美無缺,而反派就完全是十惡不赦。這其實是不客觀的,我們所處的並非是一個非黑即白的世界,人,怎麼會沒有缺點呢?人性是複雜的,好人就一定沒有弱點嗎?壞人就一定沒有閃光點嗎?電影劇本讓唐僧變得親民,和徒弟們平等相處,嘮叨囉嗦但同時又很富有人情味兒,不再是一個只會說教的冷冰冰的軀殼。當然這或許也要感謝馮紹峰的出色演繹,他讓我相信了唐僧的眼淚是真實的,痛苦是真實的,情感也是真實的。

  有人或許會認為唐僧犧牲自己去救一個妖怪簡直太可笑、太不可能了,誰會有那麼傻?其實或許這就是宗教的魅力。宗教讓人有信仰,一心向善,內心變得平和。軀殼不重要,名利不重要,重要的是讓自己成為一個載體,把這種善念傳遞下去。於是開始反省自己,或許自己在生活當中往往也是像孫悟空一樣,總是希望去求得一個真相,所以難免會有犀利、刻薄、毒舌、得理不饒人的成分存在於性格當中。而緊箍咒就像是時時提醒自己的一個戒律,得饒人處且饒人,水至清則無魚,人至察則無徒。就像《一代宗師》中所表達的一樣,一個人想要成為一代宗師,必須要經過三個階段:見自己,見天地,見眾生。唐僧能透過人性惡的一面去度化,他見到的是眾生,放棄的是自己的生命,這是大愛,所以縱然他沒有半點功夫,卻依然能做其他人的師傅。

  怒與恕,就像是孿生兄弟一般,看起來好像,卻是兩種不同的人生態度。怒是奴加心,心被周遭的一切所奴役,所以為人處世中難免會充滿了戾氣。而恕,是如心,寬恕別人,也是寬恕自己,世界上哪有完美的人與事呢,自己就真的很完美嗎?對他人過分的苛責,是不理智的。或許就像高倉健先生說過的那樣:“去跟那些美好的人相遇,要保持一顆對他人溫柔的心,就不能站在厲風裡,要去和風吹佛的地方。”亦或者是像馬天宇所說的“寬恕才是真正自由”,他年紀輕輕,就能有如此胸襟,真的好難得。或許在我們的人生旅途中,我們每一個人都有過做錯事的時候,都曾希望自己能被寬恕。我們自己都不完美,又有什麼權利去苛求他人呢?

  看一部好電影就像讀一本好書,能帶給自己感悟是最好不過的感受,感謝電影帶給我的一切美好與感動。

【電影《西遊記之孫悟空三打白骨精》觀後感】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