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文化> 淺談民族大學生道德文化教育

淺談民族大學生道德文化教育

淺談民族大學生道德文化教育

  一、在道德教育的內容上實現多元文化整合

  雖然人類已經進入全球化時代,但基於共同的人性和人類共同的生活境遇,不同民族的人們在所信守的道德價值觀念和在日常行為規範中,總會具有共通性。“全球倫理提供的不是抽象的規範,也不是整齊劃一的道德規範,而是對世界各國各民族文化精髓的共通性的挖掘和提升。它承認多元或多種族文化和價值觀的豐富性和多樣性,但也強調擴大我們共同基礎的必要性,即認可和接受文化多樣性基礎上的道德共同性,由此體現了全球性和民族性的辯證統一。它絕不是把某一具體國家和民族、某一型別文化的獨特倫理觀念作為統一標準,其實,在全球倫理的建立中,每一種特殊道德觀念和文化型別都起著應有的作用,它是這種合力的共同結果。所以其所包含的倫理精神都能在不同國家的各種文化中找到其存在。”全球倫理與不同民族的倫理文化傳統不是截然對立和不可共存的,作為承載民族倫理文化傳統的民族大學生,既不能因固守民族倫理文化傳統而拒絕接受全球倫理,也不能因崇尚全球倫理而放棄本民族的倫理文化傳統。高校在對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教育時,必須兼顧全球倫理與民族倫理文化傳統兩個面向。

  第一,高校道德教育應重點培養民族大學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識。在承認不同道德文化具有獨特價值的前提下,以反思、批判的態度審視各種道德文化及其相互間的關係,幫助民族大學生作出既體現本民族道德傳統又符合人類基本道德規則的行為選擇。重點培養民族大學生的多元道德文化意識,既是在行動策略上對多元道德文化的主動應對,更是在提高民族大學生適應和麵對複雜社會生活的生存能力。要增強民族大學生對多元道德文化價值的理解,明晰多元道德文化對人類的發展所具有的獨特價值和意義;要引導民族大學生對本民族道德文化的自覺和自信,並在創新和發展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中實現民族傳統道德文化的自強;要塑造民族大學生對異質道德文化的尊重情感,學會承認並尊重不同道德文化間的差異,以開放和包容的心態接納異質文化,並在差異中實現對自我文化的豐富。

  第二,高校道德教育應提升民族大學生的道德判斷能力。明確道德判斷標準,是培養民族大學生道德判斷能力的前提。然而,面對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並存的局面,人們對是否存在共識性的道德判斷標準、道德判斷應依據“誰之標準”等問題則是見仁見智。其中,不乏有觀點認為,對多元道德文化的尊重和倡導,有可能從根本上取消道德判斷的標準。實際上,多元文化和多元價值雖然給人們帶來了更多的道德困惑,人們對善的理解可能有所不同,但人們對真善美的追求卻是相同的。而且,從尊重和倡導文化多元的目的來看,它不是要否定道德價值的普遍性,而是要承認各種生活方式都具有特定的歷史或倫理的合理性。因此,道德文化多元化不是要顛覆道德的普遍性。根據“和而不同”的立場和原則,道德價值判斷的標準存在於多種多樣文化之中,這就意味著在不同的道德文化之間存在著協商和溝通的可能,從而尊重和認可具有普遍意義和底線意義的價值觀,比如道德生活領域的“黃金規則”。當然,在現實的道德生活中,道德判斷會受到各種因素的影響,這需要結合具體的條件和環境對具體的道德問題作出分析和判斷。在高校道德教育中,教師要給予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判斷的自主權,使得他們能夠依據掌握的道德知識和自己的生活經驗,自主作出道德判斷。高校在道德教育中要透過創設生活化的情境,展現現實生活中面臨的道德衝突和道德困惑,及時解決他們在日常生活中遇到的道德困惑,引導民族大學生明辨是非和善惡。高校還應組織民族大學生走向社會生活實踐,親身感受道德生活世界。透過組織民族大學生參加公益勞動、社會調查等社會實踐活動,開啟他們的生活視野,增強他們的道德判斷能力。

  第三,高校道德教育應幫助民族大學生形成核心價值觀。價值觀的多元性和變動性容易導致道德判斷標準的缺失,使得民族大學生道德觀念模糊和混亂。高校道德教育應傳遞那些帶有共識性特徵的相對穩定的核心道德價值,使這些核心價值觀深深地植根於受教育者的內心之中。核心價值觀教育是當前世界道德教育的普遍趨勢。20世紀80年代以來,源自美國的新品格教育運動明確主張要向學生傳授具有普適性的核心價值觀,譬如同情、勇敢、禮貌、公正、誠實、善良、忠誠、堅毅、尊重等。我國的道德教育也日漸重視核心價值觀的培養,有學者提出了四個核心價值觀,即誠實守信、責任心、愛國和自我完善。另有學者認為,尊重和公正是道德教育的核心範疇,前者主要指尊重生命,而後者旨在追求一個好的社會秩序。儘管中外學者提出的大學生核心價值觀有所不同,但基本上都涵蓋了處理與自我、他人、社會等關係的價值觀。在確定了核心價值觀之後,高校要在民族大學生群體中廣泛地培育和踐行核心價值觀。在課堂教學中,使民族大學生能正確地理解核心價值觀。在校園文化建設中,深入滲透核心價值觀,樹立行為典範,並在日常的學習生活中引導民族大學生踐行核心價值觀。此外,教師在講授核心價值觀時,要充分考慮民族大學生的民族文化背景,充分吸納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作為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文化資源。將民族傳統道德文化以適當的形式納入高校道德教育的內容體系,也是堅持道德教育“貼近實際、貼近生活、貼近學生”的客觀要求。

  二、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遵循道德生成的規律

  反思現有的高校道德教育模式,其弊端在於把德性的建構過程等同於智育的認識過程,貫穿於道德教育過程的是識別、形成概念、記憶、反覆練習等傳統套路。從根本上來講,道德教育是在人與人的交往和理解中形成意義,並經由人的自我意識建構個體的德性。這就要求在對民族大學生實施道德教育的過程中,使教育活動符合道德生成的規律。

  第一,道德理性的教育。這是培養民族大學生道德信念的基礎,“道德知識對於個體的多少價值不僅在於實現從‘不知’到‘知’的跨越,更在於從‘知’到‘信’的(信服、信念、信仰)的提升。”實現“知”到“信”需要道德理效能力。道德存在的基本形式是道德規範,而道德規範是建立在道德理性認識基礎上的,因此道德教育首先要向民族大學生傳授道德知識,解決其道德思想認識問題,培養其道德理性認知能力和道德思維素養。道德教育之所以可能,在於構成道德的知識內容具有理性的基礎,而理性是道德生活的基本精神。透過道德教育,民族大學生將獲得能夠進行道德判斷和行為選擇的知識基礎,同時也能提高民族大學生進行道德推理的理性思維能力,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品性生成的基礎性條件。在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實踐中,學生往往表現出對課堂道德教育的反感,其重要原因就在於道德教育的課堂變成了道德規範的知識灌輸,只是向學生提出應當遵循的道德規範,而不能深入地解釋各種道德規範背後的理性知識基礎,這也是當前大學生道德教育實效性普遍不高的一個重要原因。大學作為培育理性精神的殿堂,在道德教育中,不應該只是表面化地強調道德的順從,而要致力於培育學生的道德理效能力,只有從根本上理解和認同了道德規範,才能轉化為民族大學生的道德自覺,道德教育才能具有實效性。

  第二,道德自覺的培育。道德自覺是將道德規範內化為內在自覺的行為過程,道德認知能力只是實現道德教育實效性的基礎。從道德教育的根本目的來講,是要將道德規範內化為民族大學生的道德自覺,培養他們的道德品質,即實現由內在的“知”到外顯的“行”,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的最終目的。民族大學生道德自覺的培育和道德品質的形成,要求道德教育的過程符合和體現這一特徵。在道德教育的過程中,重視道德實踐和道德體驗。因為,道德認同感的形成離不開受教育者對所學和所用道德知識的親身體驗和感受。只有在親身的道德體驗中,民族大學生才能真正意識到那些在課堂教學中表現為文字或聲音符號的道德規範和價值,這些道德規範和價值也才能在民族大學生的心中真正萌發,成為一種道德自覺。因此,在道德教育的過程設計上要體現出這樣的要求,在課堂教學中設定各種道德情境,讓民族大學生在具體的道德情境中獲得道德情感、道德態度的真實體驗,獲得道德行為的角色感受,在道德教育情境中實現道德自覺。此外,要加強各種校內外道德實踐活動的組織和教育,讓學生在情境化的道德生活中“排練”和“表演”道德內容。

  第三,日常生活的迴歸。從道德與日常生活的關係來看,道德源自於生活,生活是道德生成的普遍性前提。馬克思主義認為,道德起源於人類的生產勞動,亦即人類最基本的生活活動。在長期的生活、生存實踐中,人類逐步形成了一種具有道德指向的生活方式。在這種生活方式中蘊涵著具有道德內涵的文化和精神氣質,即道德是生活的內在構成,它的功能在於引導生活向著善性的生活發展,貧乏的生活由此衍生出意義。作為生活形態的道德,融合了道德的多重規定,生活中的道德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整體。換言之,在生活中,道德是作為整體發揮作用的。為此,不論是道德知識、規範或個體的德性,一旦脫離了生活道德的整體性執行,就會成為無意義的存在,其功能和作用也會化為虛無,甚至會成為一種異化物。主張道德教育迴歸日常生活世界,是相對於灌輸式道德教育的弊端提出的。灌輸式道德教育的主要弊端就在於使得道德教育與日常生活世界相分離,由此導致了道德知識成了從生活經驗抽象、概括、總結出來的道德符號,是道德符號而不是符號所代表的豐富的道德意蘊成為了道德教育的目標。迴歸日常生活世界能夠幫助民族大學生建構道德教育的根本指向,即構建其關於日常生活世界的意義觀念。生活的本性是實踐性,這一本性使得人與環境相連線,同時也使以人為主體的交往和溝通成為可能,生活由此提供了意義建構的基礎。迴歸日常生活世界,並不是無視或者忽視課堂道德教育,而是指出在課堂道德教育的內容設計、方法選擇、情境設定、教育路徑、教育評價等方面,對民族大學生的日常生活世界予以回應和考慮,這是民族大學生道德教育具有針對性和實效性的根本要求。

  三、在道德教育的方法上堅持平等性的對話

  道德教育從本質上來講是不同主體之間在平等意義上的一場文化對話,這個過程是一種對話、理解、生成與共享的過程,是師生在交往中透過對話和理解而共享道德經驗的過程。師生之間的交往和對話是兩個平等的道德教育主體間生活意義的交流。大學生反感道德灌輸,其原因在於,這種教學方法把道德教育的過程僅僅視為一種單純傳授既定道德規範知識、施加道德影響的過程。實踐表明,真正有效的道德教育是不可能透過灌輸來完成的,只能在平等的對話交往中實現。

  第一,在平等對話中建構道德生活的意義。道德是一個意義世界,是人類對世界理解的物件化、形第一,在平等對話中建構道德生活的意義。道德是一個意義世界,是人類對世界理解的物件化、形式化的意義凝聚,它蘊涵著人類對世界進行理解的方式、路徑與結果。道德是人類自身存在的方式,道德為人們的`生活服務,人們透過道德理解世界、理解人類自身,在此基礎上理解自身存在的價值與意義。個人的存在和發展需要價值觀和道德觀為其提供指導,而道德規範不僅是社會生活的準則,也是個人安身立命的精神支柱。人與他人的交往過程,就是嘗試理解生活世界的過程。人在日常生活中與人交往必須遵守一定的規矩,認同已有的社會倫理規範。“人在生活中理解道德的意義並選擇道德生活。……他們透過理解來區分什麼是善,什麼是惡,不斷形成自己的對道德的認知,掌握相應的道德規範,提高自己的道德判斷水平和能力,從而建構一個道德價值意義的世界。”道德生活的意義需要透過交往和對話才能揭示出來,因此,道德主體之間的平等對話和溝通成為高校道德教育的重要方式。“教學就是教師與學生運用想象力來從事意義創造和分享的過程。……因為對話真正地使教師和學生在相互作用中達到了理解”。道德教育中的交往和對話,使得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獲得了對道德價值的新的理解,透過不斷地視界融合,豐富與擴充套件大學生已經擁有的道德意義世界。民族大學生的對話式道德教育方式,不僅是與教師對話,而且是與德育教材對話,更是與本民族的道德文化傳統對話。透過與教師的對話,學習和汲取教師的道德生活經驗;透過與德育教材的對話,體悟人類道德文明的發展脈絡透過與本民族道德文化傳統的對話,感受道德文化的多樣性和切身性。對話式道德教育能夠幫助民族大學生自主地理解自己生活的道德文化環境,從而實現對道德世界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理解。從而實現對道德世界的歷史的和現實的理解。

  第二,在平等對話中踐履道德。“真正決定一種交談是否是對話的,是一種民主的意識,是一種致力於相互理解、相互合作、共生和共存,致力於和睦相處和共同創造的精神的意識,這是一種對話意識。”在我國現今的道德教育中,教師權威主義盛行,而要形成平等對話的氛圍,關鍵在於教育者觀念的轉變。關於道德的對話,是兩個以上道德主體自由和平等的交流,師生是平等的交流夥伴,因此,在道德教育中展現對話的平等,這一行為本身就是一種道德實踐。言傳身教是道德教育的傳統方式,而“言傳”就是高校道德教育實踐中最常用的方法———說服法。教師和學生可以依據一定的道德規範、運用自己掌握的論據就某一道德事實進行平等的、自由的討論,教師以這種方式而進行的有效的說服法,本質上就是一種對話的過程。教師與學生透過對話拓展了各自的道德經驗世界,同時也校正了各自可能存在的片面看法,實現了道德品性發展過程的自我超越。把有效說服視為一種對話的過程,意味著教師與大學生需要運用大量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支援自己的道德觀點,並真誠地希望對方予以理解和認同。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是當事人的人生經歷與生存經驗,蘊含著一定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範。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個人的道德觀念與道德信仰也只有在自己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中才能得以理解。而對話則是透過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反思各自所秉持的道德價值與道德規範是否適宜、是否合乎善的要求。師生間的平等對話也是一個學習的過程,透過教師、他人和學生的生活事實和生活故事,來理解人們所置身的生活世界及其通行的道德規則。

  第三,在平等對話中拓展道德經驗。道德規範本身不是空洞抽象的行為規定,它們具有人文性、歷史性和社會性等特徵。灌輸式的道德教育方式,抽去了道德概念和道德規範中的豐富內涵,道德概念和道德規範的人文性、歷史性和社會性被剝離掉。而當道德教育脫離或背離道德規範的人文性、歷史性和社會性時,“任何道德規範都會成為一個‘空殼’,受教育者無法從這種空殼化的道德規範中領悟到道德的根本,也誘發不出對於人的理解、關懷等基本的道德意識。”在民族大學生的道德教育中,由於灌輸式道德教育方式忽視了民族大學生的生活經驗、文化傳統和道德願望,自然不能產生意想中的教育實效。對話型高校道德教育是一種道德生活經驗的平等交流,教師可以透過對話幫助學生認識和理解自己與他人及社會的倫理關係,擴充套件學生的道德生活經驗,選擇有利於他人及社會發展的行為規則。對民族大學生來說,與教師的道德對話,不僅是自身道德生活經驗的訴說和印證過程,而且也是個人道德經驗的拓展過程,是培育自己獨立分析和思考道德現象能力的過程。當民族大學生能夠以審慎和批判的態度去認識和理解某一道德準則在不同情境下可能產生的不同後果時,這也就意味著民族大學生道德生活實踐能力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在民族大學生的道德教育中,需要透過平等意義上的對話來傾聽不同的聲音,課堂需要向不同的文化和價值觀開放,教師需要反省自己的理論預設,努力嘗試最大限度地欣賞民族大學生道德文化的獨特性。

  作者:王萍 單位:北京師範大學

【淺談民族大學生道德文化教育】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