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三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後記

三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後記

三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後記

  前些天在三年級上課,好像一直沒找到感覺。雖然每天都聽了同年級教師的課,卻只能學來形式的東西,感覺整個思路還是在別人腦子裡裝著,自己生搬硬套依樣兒畫葫蘆的老不像那麼回事兒,一堂堂課下來,有時候自己也不知道講了什麼。那天有教研室的主任來聽課,一堂《千米的認識》就讓我給上得顛三倒四、支離破碎的,虧那主任還連連安慰我,不要緊的,慢慢就適應了^_^,他還鼓勵我要多看一些優秀的業務期刊,還可以上網查查資料,主任的話讓我愈發慚愧,是早該沉下心來好好學習的。

  接下來的教學內容是認識噸。為了讓自己心裡有點底,前一天晚上我就認真地看了教材,教材上先是出示一幅主題圖,圖上四個小動物想過橋,而橋限重1噸,問題就在這裡產生了,這四個小動物能同時過橋嗎?接下來提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你知道1噸有多重嗎?透過分析,我覺得這堂課應該達到以下教學目標:一是知道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二是知道1噸=1000千克,初步學會質量單位之間的簡單換算;三是提高學生應用所學知識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

  為了達到以上教學目標,我在探究體驗的環節作了如下設計:

  首先出示主題圖,引導學生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圖上的內容,並鼓勵他們可以用講故事把圖意說出來,看到漂亮的圖畫說故事,這是孩子們感興趣的,所以這堂課一開始就吸引住了學生的注意力,後來站起來講故事的孩子都能把圖意說得很清楚,這時候我問孩子們,你在看圖的時候有沒有什麼不太明白的`地方?我猜想一定有孩子不明白限重1噸是什麼意思,果然馬上就有學生提出來了,其他孩子有的就叫起來說我知道!於是我就這個問題讓學生自由發表了自己的觀點,一來二去,限重1噸,學生就懂了。講到噸,我順勢揭示了課題。接下來我讓學生說一說在日常生活中哪些物品用噸作計量單位?旨在讓學生了解噸在實際中的應用,引出他們的生活經驗為初步建立1噸重的觀念做好準備。

  在此基礎上,我再讓學生透過體驗,推想一噸到底有多重。因為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無法讓學生像克和千克那樣進行體驗,但是又要幫助學生建立起一噸重的概念,所以我採用了體驗一桶水(20千克)的重量,推想一噸有多重。我先請了幾個孩子上來抬起一桶水,那些孩子的表現可以看出20千克已經是很重了,然後我讓他們想想10桶水有多重?20桶呢?50桶?你還能抬得動嗎?由此再直接引出:1000千克就是1噸。透過這樣的體驗-推想,就讓學生感受到了噸是一個很大的質量單位,一般在計量較重的或大宗物品的重量時,通常用噸作單位。知道了1噸=1000千克,我再讓學生回過頭來用學到的知識幫主題圖中的四個小動物解決問題。學生很快說出這四個好朋友不能同時過橋,那他們怎樣才能安全過橋呢?我又將這個問題交給了孩子們,讓他們在學習小組中討論商量,共同為小動物們設計過橋方案。這樣做目的,是要培養提高學生應用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每一種方案都是經過學生思考得出來的,都有他們自己的理由,所以我對孩子們的方案都給予了適當的肯定。在初步建立了1噸重的觀念後,我又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麼東西的重量大約是1噸,這樣就豐富了學生的感性認知,強化了學生頭腦中1噸重的觀念。

  以上教學過程,自我感覺程式較為清晰,一環扣一環,每一步教學目標明確,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效果還不錯。但經過課後的思考,也暴露出不少問題:

  1、要加強學習小組的合作,培養學生的合作意識和與人合作的能力。

  與人合作是一項重要的學習品質和能力。一節課短短四十分鐘,教師不可能關注到每一位學生的學習狀況,所以學習小組就成了重要的途徑,將學生吸引到每一個小組中去,利用成員之間的共同商討,共同研究,互相監督,以達到最佳學習效果。在本節課上,應該說學生的合作還是停留在表面的,沒有進行實質上的合作,基本上還是各說各的,沒有學會傾聽別人的想法,有部分學生根本沒有與人合作的能力。比如在給小動物設計過橋方案時,是一部分學生在說,還有的學生根本沒聽,自己做自己的,這樣的交流不能算作交流,也是不利於培養髮散思維的。關於合作學習,在今後的課堂教學中還要有意識地進行引導與培養。

  2、要注重訓練學生的語言表達,提高單位時間的學習效率。

  在課堂上,舉手發言的總是那麼幾個固定的學生,表現得非常積極,而很大一部分學生,沒有養成舉手回答問題的習慣,站起來回答問題時語言表達不清楚,常常就是坐在下面插嘴,這個習慣是非常不好的,就是因為這樣,所以本節課的任務沒有完成好,本來要進行有關千米和米之間單位換算的練習的,因為沒有時間了,所以沒能完成,影響了課堂效率。在今後的教學中,還應加強學生語言表達能力的培養,以及課堂常規的訓練。

【三年級上冊數學的教後記】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