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心得體會> 《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心得體會

《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心得體會

《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心得體會

  當我們積累了新的體會時,就很有必要寫一篇心得體會,如此可以一直更新迭代自己的想法。那麼心得體會怎麼寫才能感染讀者呢?以下是小編收集整理的《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心得體會,僅供參考,歡迎大家閱讀。

  下午的讀書沙龍活動,帶我走進了朱永新的理想課堂的六個度。朱永新就“什麼是理想的課堂?什麼樣的課堂能夠充滿活力、情趣與智慧?什麼樣的課堂能夠使教師體驗挑戰,使學生享受學習?”這一問題,提出了他本人的“六度”觀點:

  一是參與度:理想的課堂,學生在教學過程中能做到全員參與(不是個別尖子學生的參與)、全程參與(不是暫時片刻的參與)和有效參與(不是形式主義的參與)。課堂教學不能是教師的表演,不能是事先預設程式的再現,更不能是教師的“滿堂灌”。學生的參與是激發其思維的基本前提。在這個意義上,我主張一般的課堂,學生的參與(發言與活動)時間不能少於二分之一。這一度,也就是我們經常提及的師生互動的'問題,在時間上進行了明確的規定,學生的參與(發言與活動)時間不能少於二分之一。反觀我們不少教師的課堂教學,滿堂灌、漠視學生的感受、不能關注每個學生等現象普遍存在,認為完成了課堂教學預設的任務就等於學生掌握了全部內容。

  二是親合度:理想的課堂,師生之間有愉快的情感溝通與智慧交流。課堂上可能是愉悅、歡樂和合作的,也可能是緊張、沉默和不快的,“情不通則理不得”,良好的合作是課堂成功的基礎。高效的課堂教學是需要熱情的,一節情感豐富的課堂教學會使師生在不知不覺中度過,老師願教學生願學,效率自然很高。

  三是自由度:理想的課堂充滿著自由輕鬆的氛圍。我們的課堂如戰場,強調是嚴明紀律、正襟危坐,學生如履薄冰、戰戰兢兢,少了一些輕鬆,少了幾分幽默,少了一些歡聲笑語,少了幾許神采飛揚。尤其是要求學生齊聲回答,不允許交頭接耳、與師爭辯,是違背自由原則的。而現在我們上課總認為學生們坐得端正、紀律好就能聽好課。當然這是上好課的前提。殊不知在這樣的環境中許多孩子不敢說啦。如何在良好的氛圍中讓學生愛說是當前我該認真思考的問題。

  四是整合度:

理想的課堂,切忌過度的“分析主義”,把完整的知識支離為雞零狗碎,如語文老師把字、詞從具體的語言環境中分割出來,學生得到的只是肢解的知識,而不是真正的整合知識的智慧。這一問題,是新上崗教師普遍存在的問題,不能整體把握教材,教學環節銜接不到位,整個課堂教學目標不清楚,教完了一節課後,自己問自己也不清楚本節課完成了怎樣的教學任務,學生掌握了哪些內容,能力得到了哪些提高等。對於我來說深有體會。

  五是練習度:理想的課堂,不在於它的有條不紊,不在於它的流暢順達,而在於它是否真正地讓孩子練習和實踐,讓學生在課堂上動腦、動手、動口,透過觀察、模仿、體驗,在互動中學習,在活動中學習。目前不少的地區的課堂教學都提出了“當堂練習,當堂反饋”的做法,也有不少專家認為學生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是如何學會的?自然與學生參與練習的程度有關,正所謂“師傅領進門,修煉在個人”。

  六是延展度:理想的課堂,能夠在知識整合的基礎上向廣度與深度延展,從課堂教學向社會生活延伸,為學生的進一步探究留下空間。目前,我們的課堂教學中普遍提出了“拓展練習”這一做法,加強學生的“舉一反三”能力的培養,但是總覺得拓展練習是為少數學生準備的,大部分學生對於這樣的題目還有很大的困難。

  一邊讀大師的作品,一邊學習,領略大師的風采,豐富自己的課堂,向理想課堂努力。

【《理想課堂的六個度》心得體會】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