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農/林/牧/漁> 當前農村中國小教師心理壓力來源和應對建議

當前農村中國小教師心理壓力來源和應對建議

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來源和應對建議

  一、當前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壓力的主要來源

  筆者透過調查發現,當前廣大中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比以前,尤其是比新課程改革未實施以前更大了,具體說來其心理壓力主要來源於以下幾個方面。

  1、社會賦予教師的責任過多,對教師的期望值過大

  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和教育改革步伐的加快對教師素質提出了越來越高的要求,給教師造成了很大的工作壓力和心理壓力。在社會發生急劇變化的時候,教師與大多數社會成員一樣,不得不面臨著轉型時期包括價值觀在內的各種衝突,承受著很大的心理壓力,而教師承擔著為國家培養下一代的歷史重任,這種對社會所承擔的責任和職業本身的要求,又促使教師必須承受著比普通的社會成員更大的壓力。特別是隨著新一輪課程改革的全面展開和不斷深化,新的課程標準相繼出臺,教材更新力度加大、速度加快;新的先進的教育、教學和課程理念廣泛傳播,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紛紛湧現,所有這一切在對教師的素質提出更高要求的同時,人們對教師的期望值也更大,他們認為,這些變革理所當然地應該帶來教師教育教學績效的提升。但是我們必須看到無論教學理念有多好,教學內容有多全面、系統,教學手段有多先進,但就教學實效來說還存在許多不確定性的因素——教師的教學物件是活生生、具有不同生活背景和複雜心理活動的人。教師的影響是間接的,必須經過學生的內化才能見效,教育的成效還受家庭、社會等多重因素的影響,而這些又很難為教師所控制。今天,人們往往把學生的許多表現都歸於教師的責任,諸如“沒有學不會的學生,只有不會教的老師”等。在這些歸因面前教師有時顯得很無助,從而感到壓力巨大。

  2、農村中小學管理太過僵化

  教師的心理壓力很大程度上還與學校的管理有關。首先,一所學校的管理是否能夠給教師提供一個教育教學的良好氛圍和環境,也會直接影響到教師心理承受能力。[2]目前許多農村中小學沒有自己的管理思想,做形式的事情太多,無端地增加了教師許多壓力。其次,在學校管理上,許多農村中小學校長在管理過程中缺乏以人為本的思想,對教師信任不夠,一味實行所謂“鐵的紀律”、“鋼化管理”不斷對教師增加新的要求,使得教師疲憊不堪,心理負擔沉重。再次,在對教師的評價機制上,以學生的考分作為考核教師工作優劣的唯一標準的評價導向,以及對教師實行終結性評價而不是發展性評價,這都給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也使一些教師缺乏職業成就感。最後,教育管理當中檢查過多,評比過多,而給教師成就、發展的機會過少,不僅增加了教師的無形工作負荷量,也促使教師之間的不良競爭日趨激烈。現實的殘酷競爭與誘發出的功利需求及人性的弱點讓不少的教師在教師與教師、教師與領導、教師與學生、教師與家長的人際關係中不能順利交往與溝通,導致心力交瘁,壓力加大。同時,由於農村地區相對比較閉塞,學校又不能從管理層面上創設和諧的環境來舒緩教師的心理壓力。所以,教師在遇到壓力時尋求解決的途徑不多,往往只借助於酒精、撲克等,而這些只能暫時性的解決苦悶,於長期的壓力釋放並無助益,導致教師壓力日臻積累,越來越多,也越來越痛苦。

  3、農村中小學教師工作負荷過重

  教師工作負荷過大。教師的職業決定了他們在8小時之外還要工作,除備課、批改作業、家訪外,還要個人進修、繼續教育。有很多農村中小學還實行寄宿制,教師晚上還得隨同學生自習,其實際工作時間最高可達14小時。另外,學校每天進行紀律衛生評比,拿不到紅旗就扣獎金,每月進行班主任工作常檢和任課教師常檢;除此,上級教育行政部門還規定要計算機考試、普通話考試、英語考試等等,而要應對這些任務就得花費教師們相當多的時間。對教師來說,超負荷的工作量常常會造成心理上的緊張,這種緊張在不能有效釋放的時候就會轉變成超強的心理壓力。超長的工作時間和超重的工作負荷讓許多教師常常忙得顧不上家,尤其是學校的中、青年骨幹教師,常常是“兩頭黑”——早晨天不亮就出門,晚上頂著星星迴家。把課帶回家備,作業帶回家改則是經常的事。許多雙教工家庭,彼此忙得家務事顧不上。單職工教師(夫妻雙方其中一方為教師,另一方在家務農)根本顧不上家裡的農活,另一半也是滿腹怨言,無形之中又多了一份壓力。

  4、家長的不配合

  還有很大一部分的壓力來自學生家長。有三類學生家長給教師的壓力大:一類家長毫不理會子女的學習情形,也不願配合學校和老師為提高學生成績和素質而採取的措施,在自己的有意義的行動無法跟學生家長達成一致或是得到他們理解的情況下,教師往往會非常苦惱,無形之中增加了他們的心理負擔;另一類家長又過於關心子女的學習,常對學校或老師做無理地干擾,影響了教師士氣;還有一類家長是既對子女的學習看得很重,但又不願意自己去管理子女,將子女的教育責任全部歸於教師,子女的學習好則是子女的聰明所致,子女的學習不好則為教師的水平太差,對教師的勞動毫無感恩之心。這種無理要求的家長帶給教師的將是無言的痛苦。

  5、農村中小學教師自我發展機會太少

  美國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根據人的需要的不同提出了需要層次理論。他認為人的需要可以分為五個方面:它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社交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實現的需要。在當前政通人和、社會安穩的大好局勢下,對於農村中小學教師來說,自我實現的需要在他們的追求和發展中佔有重要位置。儘管當前農村發展較快,但就教育而言,無論是基礎設施還是管理手段,無論是學校的管理方式還是激勵機制較之城市來說還差距甚遠。尤其是在當前人事制度改革還不徹底的情況下,農村中小學教師要想透過自己的努力向城市流動都是非常艱難的。儘管有些農村中小學青年教師非常優秀,但在潛規則盛行的情況,他們也無法透過正常途徑走向更好工作崗位,從而實現他們更高的理想。因此,這些年來,很多青年教師都走向了考研之路。但從另一方面來看,當前大多數農村中小學教師文憑和實質學歷也考研要求相距甚遠,因此,從本地區這幾年的情況來看,成功者很少。這種考試失敗後的挫折感,也會深深地刺痛教師的自尊心,從而也轉變成深重的心理壓力。

  6、教育政策變化太快

  進入新世紀以來,各個國家都把教育與國家的發展戰略聯絡起來,不斷進行教育改革與創新,各種各樣教育領域的政策、變化也是造成眾多教師深感壓力的一個重要因素。教師在“夾心餅乾”的角色中經常感到無所適從、無能為力。中小學教師因為職業的特點在教育教學中面臨著更為堪虞的困境。從1998年起教育部陸續實施的年輕小學教師學歷大專化、初中教師學歷本科化的學歷提升等園丁工程,以及諸如在職培訓、教師專業化、研究型教師的號召等一攬子改革計劃、方案和政策改變,又讓個體業餘充電學習的教師多了幾許重負。原來初中教師大專化,很多教師還大專還沒有畢業,就不能適應要求了——初中教師要本科化了,快速的政策性變化讓農村中小學教師常常有應接不暇之感,備感心力憔悴,壓力巨大。

  7、經濟狀況及婚姻和家庭

  很多農村中小學教師尤其是年輕男教師面臨著經濟壓力和感情生活的困惑。雖然說目前教師的經濟待遇不斷在提高,但很難滿足時代轉型所帶來的物質生活的需要。如:隨著國家房改政策進一步商品化,高額的房價使得許多年輕教師只能望“屋”興嘆,由此而來的心理壓力,不是教師本身能解決的問題。另外,小學教師陰盛陽衰,又因分配偏遠、個性保守、生活圈子狹窄等問題,適齡男性教師晚婚、失婚普遍,校園出現了不少“單身貴族”。

  因此,深入瞭解農村小學教師的壓力源,對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提高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意義,而且,有效解決這些壓力將對促進農村基礎教育的良性發展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接下來本文將對如何解決農村中小學教師的這些壓力作一初步探討以期對這些問題的解決有所助益。

  二、農村中小學教師壓力應對措施探討

  良好的心理素質是教師從事教育事業、享受美好生活的重要條件。農村小學教師的心理壓力並由此導致的身心疾病應引起全社會的關注。對現狀的調查和對影響因素進行分析,有利於尋找到緩解教師壓力的方法。綜觀上述研究結果,本文認為要想解決這些農村中小學教師身上的、心理上的壓力必須要多方面聯動,一起配合,才能行之有效地處理問題、解決問題。

  1、對教育行政主管部門和學校管理的建議

  第一,加強教師職業道德教育。用馬克思主義世界觀、人生觀教育農村小學教師,使他們樹立敬業、樂業的精神,熱愛教育事業,勇於面對各種困難,在困難面前有頑強堅毅的意志,有樂觀進取的精神等。

  第二,應充分重視農村中小學教師心理健康問題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影響。要儘可能地創設良好的校園環境和氛圍,更多地瞭解每一位教師的實際情況,以人為本,全方位考慮問題,合理安排工作。在工作中,儘可能發現每一位教師的閃光點,運用物質和精神的方式予以激勵,滿足他們的`合理需要。

  第三,給教師“減負”,即儘可能減輕教師不必要的心理負擔。改變過去只以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升學率的高低來評價教師並且與各種福利待遇掛鉤的做法,建立教師發展性的評價機制。

  第四,減少檢查、評比次數。儘量做些對教育教學質量提高有益的事,取消無意義的檢查。

  第五,加大教育投入,進一步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待遇。農村小學教師收入較之其他行業和城市教師來說是非常低的,在生活水準日益提高的現在,教育主管部門要首先保障農村中小學教師的收入穩步提高。

  第六,建立面對教師的心理諮詢機構,定期對教師進行心理健康狀況評估;建立教師活動俱樂部,定期開展活動;同時,定期組織教師進行有關培養心理素質內容的學習,讓教師瞭解有關教育心理學、社會心理學、心理諮詢理論與技術方面的知識,進行自信的訓練以及心理衛生常識的普及等,切實培養出具有應變能力和創造能力,具有良好的情緒意志品質和能競爭、善於合作的一代新型農村教師。

  第七,為中青年教師專業化發展搭建平臺,以增進他們教育教學能力的提高。

  第八,加強校園文化建設,開展形式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豐富農村教師的生活情趣;加強對中年教師尤其是女教師的關愛,同時關注年青教師尤其是男教師的個人婚姻大事,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使之全身心投入教育事業。

  2、對教師的建議

  第一,正確對待壓力,及時調整認知心態。心理壓力是客觀事物在人腦中的反映。心理學研究表明:教師本人作為心理壓力源有三層含義。一是教師對自身能力、水平認識不足,過高估計自己,自我期望值過高,經常導致活動失敗而引發心理壓力;二是教師本身的人格缺陷,如名利思想、患得患失、追求完美、意志力差等造成的心理壓力;三是教師思考問題的方式和角度不正確而造成心理壓力。因此,作為教師個體,正確對待壓力,及時調整認知心態是非常重要的。因為人是獨立而特殊的個體,只有對自己的認識越深刻,才能越能幫助自己有效地調適工作壓力、生活挫折及內心衝突所帶來的困擾。

  第二,放鬆情緒,減輕心理壓力感。心理壓力一旦產生,必然伴隨著情緒上的焦慮和高度緊張,而高度緊張的情緒又作為一種剌激反饋到人的身上,使人產生更強的壓力感,情緒緊張和心理壓力就是這樣相互影響、逐步升級、逐步增強的。因此,放鬆情緒對於緩解壓力非常有用。情緒的放鬆可以採用諸如放鬆訓練、轉移注意、與人交流等等方法。

  第三,磨練意志,增強個人抗壓性。外界刺激到底給人造成多大的心理壓力,實際上是由每個人自身的抗壓性(或稱抗壓能力)所決定的。對於相同的刺激,抗壓性較強的人感受到的心理壓力較小,反之較大。人的抗壓性是靠後天煉就的,農村中小學教師自身要不斷加強人格方面的修養,加強意志獨立性、果斷性、自制性等品質的培養,增強教書育人的責任感和使命感,在壓力面前不屈服,在困難面前不退縮,學會自覺、靈活地控制自己的情緒,克服不良情緒的干擾。

  第四,學會交往,增強社會適應能力。心理學家早就指出,人類的心理適應就是對人際關係的適應,具有良好人際關係的個人性格往往開朗,對挫折的承受力強。實踐證明:成功的教師往往是樂於和學生及他人交往的,尤其是善於與學生打交道的教師。教師應成為學生真正的良師益友。

  第五,積極進取,努力提高自身素質。隨著社會的變遷,教師只有瞭解自己所處的角se情景,具備良好的心理素質和職業適應能力,才能成為一名合格的教育工作者。具備現代教育理念,努力鑽研教法,探究學法的教師,才能輕鬆自如地揮灑教壇,以自身的高素質促進學生素質發展。

  3、對社會的建議

  第一,切實提高農村中小學教師的社會地位,形成尊師重教的社會風氣。經濟收入多少是社會地位高低的一個重要衡量標準,農村中小學教師的勞動也需要經濟手段來調節,只有使中小學教師的經濟收入居於其他行業的前位,才能真正使中小學教師這份職業成為人人仰慕的職業,從根本上緩解中小學教師內心的衝突。

  第二,客觀公正地評價教師。教師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聖人,要多尊重教師的創造性勞動,以換位思考的方式多給教師一份理解和支援。

  第三,全社會要與學校教育形成合力,共同擔負起教育下一代的職責和使命。

【當前農村中國小教師心理壓力來源和應對建議】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