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生物/化工/環保/能源> 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論文

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論文

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論文

  [摘要]生物分離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的必修課,是生物產品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關鍵,與實踐聯絡緊密,同時需要相關學科作為支撐。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學生對知識的綜合運用存在問題,理論聯絡實際的能力較差,課堂授課效果不理想。針對上述問題,筆者分析原因並提出改革方法。

  [關鍵詞]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反應工程;教學改革

  1《生物分離工程》教學存在的問題

  《生物分離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下游技術是生物產品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關鍵,但是在一些高校這門課程不受重視,主要表現在課程設定不合理,實驗設施不夠完善。《生物分離工程》需要一些其他學科的支撐,例如在固液分離技術中講到的離心技術,沉析技術中講到的大規模沉析,萃取技術中萃取率的計算都涉及到《高等數學》的相關計算方法,但是筆者發現在對計算進行講解的時候,很多同學不能理解,在與學生交流的時候,瞭解到一些學生的《高等數學》基礎薄弱,亟待提高。生物分離工程是一門與實踐聯絡比較緊密的課程,一些高校在開設《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的時候,只有理論課,而沒有開設實驗課,這樣就造成了學生只是學習理論而沒有進行實踐,會使學生感到非常抽象,實驗課對培養學生的動手能力和興趣非常重要。沒有開設《生物分離工程實驗》的原因也有很多,實驗設施不完善,學校重視不夠,實驗資源有限是最主要的幾個原因。在《生物分離工程》教學過程中,學生的學習積極性不高,如何使枯燥的工科課程生動有趣是關鍵,在教學過程中,不要一味的把知識灌輸給學生,要啟發學生獨立思考,例如在開始這門課程之前,筆者會先把相關的參考書告訴學生,例如毛忠貴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劉國權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劉葉清主編的《生物分離工程試驗》等,讓學生自己去圖書館借閱相關的參考書,這樣他們透過自己的努力去獲得相關知識,不僅知識掌握的更加深刻,而且在獲得知識的同時有一種成就感,同時,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也會激發學生對這門課程的興趣,這樣老師在講述課程知識點的時候就相對容易,課堂氛圍也會很活躍。在進行章節學習的時候,可以先丟擲一個問題,讓學生自己思考,或者是分成小組進行討論,集思廣益,這樣掌握知識更加牢固。教學方法也要有新的形式,目前智慧教學系統已經在各大高校廣泛應用[5],例如雨課堂,雨課堂由學堂線上與清華大學線上教育辦公室共同研發,旨在連線師生的智慧終端,將課前-課上-課後的每一個環節都賦予全新的體驗,最大限度地釋放教與學的能量,推動教學改革。雨課堂具有多種功能,例如隨機點名,佈置作業,課堂練習,隨堂測驗等。可以節約大量的時間,但是由於一些教師接受新事物的能力較差,雨課堂在年輕教師中應用的比較多。上課的形式也要推陳出新,要有一些激發學生興趣的方法,例如在講到萃取技術的時候,萃取的方法有多種,包括有機溶劑萃取、雙液相萃取、超臨界萃取等,可將學生分成幾個小組,以辯論會的形式進行教學,教學之前先將學習任務佈置下去,各小組收集相關資料,各種萃取方法的優點缺點,以及適用情況等。課上的時候就可以展開辯論,最後由老師進行總結,評價每種萃取技術的優點、缺點及適用情況,最後根據每個小組的表現裁定勝負。這樣不僅使枯燥的工科課程充滿樂趣,更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

  2《生物分離工程》改革的具體方法

  2.1加強對《生物分離工程》的重視

  首先應該加強對《生物分離工程》這門課程的重視。《生物分離工程》是生物工程、生物技術、食品與工程、製藥工程等專業開設的重要的專業課程,也是理論聯絡實踐的重要課程。由於《生物分離工程》涉及的內容很多,基本包括所有工業上和實驗室的分離技術,有固液分離技術、沉析技術、萃取技術、膜分離技術、吸附與離子交換技術、色譜分離技術、電泳技術、親和分離技術和精製。內容多但課時量少,僅48課時,這其中還包括實驗課。如果每種分離方法都講述,就會造成每種分離方法都講的不夠深入;如果詳細講述,如此之多的內容很難講完,針對上述情況,應該增加本門課程的課時量,可以分成兩個學期進行授課,每學期講述幾種分離方法,為了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可以與專業的見習相結合,學生在企業見習的過程中加深對《生物分離工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對於生物工程的專業,見習企業一般是酒廠、藥廠等與生物產業聯絡緊密的企業,藥廠中的抗生素的生產就涉及到《生物分離工程》的內容,例如,一般抗生素都是由微生物發酵生產,發酵週期結束後就要進行固液分離,將發酵液與微生物菌種進行分離,涉及的內容有,凝集、絮凝、過濾和離心;如果發酵產物是在細胞內,還要增加細胞破碎的步驟,細胞破碎分為機械破碎和非機械破碎,涉及的破碎方法主要有超聲波破碎、撞擊破碎等。然後進行產物的初步純化,這一步主要去除與目標產物差異顯著的雜質,涉及的分離方法包括沉澱、吸附、膜分離等。接著是高度純化,應用到的純化方法有柱層析、薄層層析、離子交換、親和色譜和吸附色譜等。最後是成品的加工處理,包括濃縮、結晶與乾燥。學生在見習的同時,加深對《生物分離工程》理論知識的理解。另外,院校應該開設《生物分離工程試驗》,這樣不僅可以節約理論課的時間,而且學生掌握的知識更加深刻。學校還需加大對生物《分離工程試驗》學科的投入,眾所周知,生物分離工程試驗材料價格昂貴,尤其是色譜層析的時候,層析介質價格較高,例如離子交換介質,柱層析時使用的預裝柱,價格在萬元以上,因此生物分離工程試驗的成本較高。《生物分離工程實驗》可以和《生物工程綜合實驗》或《生物技術綜合實驗》相結合,綜合實驗包括上游、中游和下游的內容,這樣可以節省《生物分離工程》的課時量,也有利於各學科之間的聯絡。

  2.2加強與其它學科間的聯絡

  《生物分離工程》是一門綜合性的學科,在學習過程中需要其它公共課和專業課的支撐。在教學過程中,筆者發現,在進行過程的推導,例題的.講解應用大量高等數學的知識,例如萃取率的計算,萃取平衡的推導。但是在講解到這些知識的時候,有些學生不知所云,這樣久而久之,就會越來越差,甚至失去對這門課程的的興趣,究其原因就是相關知識掌握的不牢固,沒有打好基礎,因此要求相關學科在考核的時候,根據不同的專業,制定不同的標準。相關學科教學過程中,針對不同的專業,也要側重不同的知識點。同時相關的專業課也要加強聯絡,例如在間接固液分離內容的時候,就要擴充套件講解發酵過程,發酵系統成分複雜,在發酵過程中會產生多種成分,在這些成分中有哪些比較容易的去除,那些需要進一步純化等。

  2.3課堂教學形式的改革

  對於工科課程,大部分學生感到枯燥無味,這樣學生接受知識的效果大大折扣,如何讓枯燥的課堂生動起來一直是困擾工科教師的難題。筆者透過對《生物分離工程》教學總結了一些經驗。《生物分離工程》主要分為不容物的去除,產物的初步純化,產物的高度純化和產品的加工處理,其中重點講解產物的初步純化和高度純化,涉及的分離方法有沉澱、吸附、萃取、膜分離、柱層析、薄層層析、離子交換、親和色譜和吸附色譜等。可以將學生分為若干個小組,每個小組負責收集一種或幾種分離方法的資訊,然後讓學生自己上臺講解,由於要講解給其他同學聽,肯定自己查閱資料的時候會更加認真仔細,掌握大量的知識,等學生講解完成後,根據學生講解的內容進行補充和總結。這樣是學生自己參與到課程的教學過程中,學生自己很有成就感,同時,新的課堂形式,有利於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教學過程中可以採取辯論會的形式,例如,在講解萃取相關知識點的時候,可以提前將任務佈置下去,收集物理萃取和化學萃取的知識,課上就哪種萃取更具有應用價值展開辯論。這樣的形式肯定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在辯論的過程總掌握相關知識。

  2.4教材的甄選

  《生物分離工程》課程的教材琳琅滿目,有毛忠貴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劉國權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劉葉清主編的《生物分離工程試驗》、胡永杏主編的《生物分離工程》等[6]。作為地方高校,要注重知識和能力的應用性,我們選擇胡永杏主編的《生物分離工程》作為教材,同時選擇毛忠貴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劉國權主編的《生物工程下游技術》作為參考教材。由於課時量有限,筆者將知識內容分類簡化,根據生物分離的流程將本課程分為預處理、初步分離、純化和精製四個部分。預處理包括細胞破碎、雜質去除,初步分離包括固液分離、沉澱、雙水相分離,純化包括萃取、電泳、色譜、膜分離;製成品包括乾燥和蒸發。其中以前三個方面為主,製成品作為學生自學內容。

  3結語

  《生物分離工程》是生物工程專業開設的一門重要的課程,下游技術是生物產品商業化和產業化的關鍵。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發現一些亟待解決的問題,重視晨讀不夠,未開設先關實驗課程,課時量不足,相關學科的知識掌握薄弱等。針對相應問題提出解決方法。筆者在今後的教學過程中將繼續探索,不斷提高人才的培養質量。

  參考文獻

  [1]譚樹華,孫士霖,李繼珩,等.生物工程科教學的幾點思路[J].藥學雜誌,2017,43(4):124.

  [2]廖潔丹,鄧樺,黃福強,等.地方本科院校生物工程專業創新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探索[J].教育現代化雜誌,2018,41(23):50.

  [3]曾化偉,曾昕,徐大勇,等.生物分離工程實驗[J].安徽化工,2017,43(4):124.

  [4]歐陽平凱,胡永紅,姚忠.生物分離原理及技術[M].北京:化學工業出版社,2010.

  [5]張莉,武慧敏,趙樂等,中醫院校生物分離工程課程實驗教學的時間探索[J].中醫藥管理雜誌.2017,25(20):40.

  [6]羅兵,劉亞琴,孫慧娟,等.淺談生物分離工程課程教學改革[J].教改教法,2018,3(25):58.

【生物工程專業生物分離工程教學改革論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