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語文> 《中考資訊提取題》教學實錄

《中考資訊提取題》教學實錄

《中考資訊提取題》教學實錄

  師:今天,我們是大班上課,有近200名同學,中考資訊提取題複習教案。因為同學們坐得比較擠,所以我們喊上下課和答問的時候,就不要站起來了,都坐著!好,上課!

  生:老師好!(有少部分同學站起來)

  師:同學們好!

  師:剛才站起來的同學沒能獲取我剛才講話中的資訊。老師說的"不需要站起來"這個資訊,就沒有輸入到這些同學的大腦裡面。--我們今天覆習的內容就是:《中考資訊提取題複習指導》(屏顯)。什麼是資訊提取?一般的來講,就是概括,就是把一段文字的中心內容提取出來;把它說得廣泛一點呢,還有很多其它形式,諸如要我們用語言、用圖形等,把文章的內容或文段的內容簡要地表達出來。中考資訊題應該說是這兩年的一個熱點,因為"課標"給我們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屏顯【課標要求】)(然後屏顯【感受題型】1)

  1.能反映下面文段的全息內容的一個句子是:

  2003年10月15日,是一個永載中華民族和人類文明史冊的日子。我國第一艘載人飛船"神舟"五號發射升空。在繞地球環行14周後,16日6時23分,我國自己培養的航天員楊利偉乘返回艙在內蒙古預定地區安全落地。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中國人第一次乘自行研製的宇宙飛船,實現了飛向太空的歷史性跨越。這是我國航天事業和國防科技事業發展史上一座新的里程碑,開創了我國科學技術發展的新紀元。

  找出例題1中能反映文段資訊的一個句子。

  生:我認為是"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個句子。

  師:還有沒有其它的認為?為什麼不選它後面的一個句子?為什麼不選第一個句子?而一定要選"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船取得圓滿成功"這個句子呢?請同學們說說理由。理由要充分。

  生:第一個句子只說明瞭意義,沒有說明是什麼事件;而後面一個句子沒有說明這一事件是否成功。

  師:坐下,回答得有道理。

  師:其實,"中國人第一次乘自行研製的宇宙飛船,實現了飛向太空的歷史性跨越"這個句子也可以選。但我們從句子與句子之間的關係來看,要說得更詳細、更生動一點,最好的選擇還是"我國首次載人航天飛行取得圓滿成功"這一句(屏顯)。它概括了文中所有資訊,從發射、起飛、到落地,等等。

  師:這一個題目是要求我們找一個句子。再看下一個題目。(屏顯【感受題型】2)

  2.用一句話概括下面語段中所透露出來的資訊。

  繼在上海、青島、大連、杭州開辦多家建材連鎖超市後,世界上最大的倉儲式裝飾建材商百安居日前又將建材連鎖超市開到了深圳;並計劃以深圳市場為中心挺進中國整個華南市場。與此同時,歐洲第二大、德國最大的建材商歐倍德也加快了向中國市場進軍的步伐,在搶佔了無錫、上海市場後,近日又計劃在廣州市場"跑馬圈地"。已在上海安營紮寨的美國最大建材超市THE HOMEDEPOT也有意將市場的觸角向南北延伸。

  【題型說明】

  資訊提取題是中考語文試題中以考查學生提取資訊能力為目的的題型,這種題型的特點是:

  師:這一題與上一題要求就不同了,這一題題幹要求我們用一句話概括下面語段中所透露出來的資訊,這就要求我們感受這段文字的關鍵詞,而且,還要從中感受到一種"速度",哪一位同學回答?

  生:外國建材巨頭有意搶佔中國建材市場。

  師:還有不同的答案嗎?"有意"這兩個字用得好不好,準不準呢?

  生:外國建材商看好中國建材市場。

  師:"看好"有沒有行動?應該怎樣詳細、準確地表述?

  生:外國建材鉅商加速搶佔中國建材市場。

  師:答得好!請你繼續說說你的理由。

  生:因為例題帶給我們的資訊是,時間快,範圍廣,所以我說"加速搶佔中國市場"。

  師:很好!我給你的答案加一個"正"字,就是"海外建材市場正加速搶佔中國市場"。(屏顯)這樣我們就用簡短的文字,準確地概括出了這段文字的內容。注意,答案中"其它與之意思相近的表達也同樣分",這裡的"意思相近"在很大程度上是指語序有點不同,字數多少不同,答題時是一定要緊扣關鍵資訊的。

  師:下面,我們來從理性上認識一下"資訊提取題"的答題要求(屏顯【題型說明】:資訊提取題的特點),解答資訊提取題,需要我們具備這樣的一些知識背景。

  提取資訊即壓縮語段,是指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段文字的內容要點,提取重要的資訊。解的這類題,總體上要分清主次,抓取關鍵性詞句,排除次要或多餘的資訊,提取精當的內容。

  師:(屏顯【答題方法】題1)題幹是"概括下面文段的意思"。注意關鍵詞語及反覆出現的.詞語,然後把意思表達出來。

  概括下面文段的基本資訊。

  目前世界上已鑑定的生物物種有170多萬種,教案《中考資訊提取題複習教案》。本世紀80年代地球上平均每天至少有一種生物滅絕,從1990年開始,平均每小時消失一個物種,到2000年,估計有100萬種生物物種從地球上消失。

  生:世界上的生物正在加速…正在加速滅絕。

  師:請坐下,注意關鍵詞。

  師:你來更正、修正。

  生:我認為是"世界上的生物物種正在加速滅絕"。

  師:為什麼不是"生物",而是"生物物種"呢?從哪些地方看出來的?

  生:因為文中多次提到是"生物物種正在消失"。

  師:你為什麼用"加速"呢?

  生:因為很多地方都說明了時間快。

  師:多次出現的時間概念給予我們速度感。

  師:好!概括得非常好!看答案,"物種滅絕速度加快"。(屏顯)這樣一種答題的方法,叫做"整體歸納法"。(屏顯)

  師:再看一個文段,(屏顯【答題方法】題2)大家一起念題幹。(生齊念)誰來回答?

  速讀下文,找出表達關鍵資訊的語句。

  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用訊號覆蓋全球各個角落的衛星系統。目前由美國國防部發射的24顆衛星組成。它們在距離地面大約12000英里高的軌道上繞地球執行。每顆衛星都不斷地向地面發出表示時間和位置的訊號。地球上任何地方的接收器隨時都可以收到4個以上衛星的訊號。任何有接收手段的人利用這些訊號就能確定自己的位置和行進速度。

  生: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用訊號覆蓋全球各個角落的衛星系統。

  師:你找的是這樣一個句子,還有沒有其它的答案?

  師:有沒有誰來解釋,為什麼要找這樣一個句子?

  生:因為文段的結構是總分結構,"全球定位系統是一種用資訊覆蓋的系統"在全段是總說的,後面的句子都是對這一句的解釋。

  師:用總分句來說,不如用中心句和支撐句。第一句是中心句,後面的都是從不同的側面來支撐、來解釋這個中心句的,因此,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句。(屏顯答案)這種方法叫"提取主句法"(屏顯),很多時候都要用到這種方法。

  師:(屏顯【答題方法】題3)誰來概括?

  完整概括下面這段文字的內容。

  小型蟻築巢,將溼潤的土粒吐在巢口,壘成酒盅狀、灶臺狀、墳冢狀、城堡狀或松疏的蜂房狀,高聳在地面;中型蟻的巢口,土粒散得均勻美觀,圍成喇叭口或泉心的形狀,彷彿大地開放的一隻黑色花朵;大型蟻築巢像北方人的舉止,隨便、粗略、不拘細節,它們將顆粒遠遠地銜到什麼地方,任意一丟,就像大步奔走撒種的農夫。

  生:小、中、大型蟻築巢的特徵。

  師:還有不同的說法嗎?為什麼要這麼概括?抓住的是什麼?說理由。

  生:我抓住的是築巢。

  師:對,看答案:"三種螞蚊築巢的不同方式。"(屏顯)這種方法和前面兩種方法都不同,它有摘取組織那些語言標誌、再加以綜合表達的特點,它叫"組合要言法"(屏顯)。

  師:(屏顯【答題方法】題4)我請一位同學解釋題乾的意思。

  試概括下段文字的層意。

  陰霾瀰漫的冬天是毫無生氣的季節,是自然界的休眠和沉睡時期:昆蟲停止了生命,遊蛇停止了運動,植物終止了生長,失去了綠色,所有的空中居民都被拋棄流放,水族生命被關在冰凍的牢獄中,大部分陸地動物被囚禁在山洞、巖洞、地洞內,這一切給我們展現出一幅幅蕭條冷落的景象。鳥類的迴歸帶來了初春第一個資訊,這些可愛的小生命喚醒了沉睡的大自然,煥發了新的活力與生命,樹木吐出了新芽,小樹林披上了新裝,引來了新主人在此嬉笑打鬧,唱歌傳情,到處生機勃勃。

  生:我覺得應該先給這段文字分層,然後再概括層意。

  師:對。那你來把答案說出來。

  生:第一層的意思是冬天蕭條的景象,第二層的意思是春天生機勃勃的景象。

  師:大家說他說得對不對?

  生:(齊聲地)對!

  師:(屏顯答案)像這種兩層意思的文段很多,如《變色龍》這篇文章的開頭一段,就是先寫人物活動,再寫四周環境。這樣,先劃分層次,然後再把層次的內容概括組合,就把文段的意思全部概括出來了。這種答題的方法叫"分層歸併法"(屏顯)。

  師:(屏顯【答題方法】題5)

  說說文段中介紹了麥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況。

  "挑戰者"號上的七名宇航員中,有一名來自新罕布什爾州中學的女教師麥考利夫。她是一名來自民間的太空梭乘員,是從l萬l千名報名應徵的教師中選出來的。她為參加這次飛行接受了120個小時的宇航訓練。她準備在軌道上向她的學生講授"太空課"。

  再看,這一題很有意思。說說文段中介紹了麥考利夫哪些方面的情況?這麼小的一個段落還要求你來概括。有哪些方面的情況呢?你來說。

  生:她來自的地方、職業、準備、目的、性別。

  師:哦!你的答案順序多少有一點問題。誰再來?

  生:這段文字介紹了她的身份,所做的準備和願望。

  師:你的答案更顯得粗疏了一點。

  師:誰再回答?你來。

  生:這段文字介紹了她的身份、簡歷、工作地點及她參加航行的目的。

  師:你的"簡歷"一詞用詞不當。"簡歷"這一詞把其它的內容都覆蓋了,它很大;本身這段文字就可以用"簡歷"來概括。你看,要把詞用準多不容易!

【《中考資訊提取題》教學實錄】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