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講話稿> 個人境界與集體利益國旗下講話稿

個人境界與集體利益國旗下講話稿

個人境界與集體利益國旗下講話稿

  老師、同學們,我今天講話的題目是:個人境界與集體利益。

  哲學前輩馮友蘭曾將人生的境界分為四等,依次為: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自然境界指一個可能只是順從天性或其社會習慣做事情的人所處的人生境界。而以自我為中心,無論做什麼事都以利己為動身點,這就是功利境界。一個不只關心個人利益,而且更關心集體利益,為集體做事的人則處於道德境界。天地境界的人會認識到自身是浩瀚宇宙中的一員,並總是為宇宙利益做事情。

  處於不同境界的人對集體利益的影響是不同的。自然境界的人們只是天性的生活在集體中,隨波逐流。他們對集體的.影響很小或根本沒有影響。以自我為中心的功利境界的人,總是希望從他人.集體中取得更多的利益,但在這取得利益過程中卻有可能損害了他人的利益。例如光碟盜版商,他們將盜版光碟打上市場,肥了自身的腰包卻令正規的音像公司連連虧本。道德境界的人們則是集體利益的捍衛者,他們中是用嚴格的道德準則來歸範自身的行為。例如:再我們周圍默默無聞的工作著的班幹部們。他們以督促和協助其他同學為己任,為促進同學們的一起進步,和集體的進步而工作。而天地境界的人則為人類這個大集體的利益奮鬥著。他們以為人類帶來光明的愛迪生為典範,不時的為人類的未來努力。總的來說,前兩種境界一般人都可以達到,而後兩種則需要加以努力才可達到。

  也許有人會說,要達到道德境界和天地境界談何容易?其實不然,我們雖然不能一下子就將思想抬升到道德或天地境界,但我們可以從小事做起逐漸的提升。比方說:你小心的撿起滿地撒落的粉筆頭,輕輕的放回粉筆盒中,此時你便達到了道德境界。因為你為集體節約了開銷,又維護了周圍的環境.

【個人境界與集體利益國旗下講話稿】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