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金融/投資/銀行/保險/財會> 境外投資的戰略選擇

境外投資的戰略選擇

境外投資的戰略選擇

  我國現階段境外投資應該採取何種行業戰略,國內投資理論界和實際工作者的看法不盡相同。一種觀點認為,我國境外投資的行業應是以資源開發、承包工程作為突破口,以製造業和貿易業作為投資重點,以服務業和高科技研究開發業投資為輔;另一種觀點認為,境外投資應採取以高技術開發部門為主,輔之以製造業和服務業部門,適當發展資源開發部門的結構戰略;還有一種觀點認為,境外投資的行業選擇應該是資源開發、基礎原材料和高科技產業並重。這些觀點各有一定的道理,但用於指導我國境外投資實踐都有不夠全面、不盡完善之處。根據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發展的新特點和世界各特定行業市場的競爭狀況,同時考慮到充分發揮我國現有產業基礎的比較優勢及其進行境外投資的可能性,筆者認為應以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作為境外投資重點,有選擇地投資於進口替代型的資源開發業,適當擴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規模,逐步提高對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投資比重。採用這種行業戰略,符合我國現階段經濟和技術發展水平,有利於最佳化我國境外投資的產業結構和大幅度提高境外投資的綜合效益。以下對這種戰略的要點展開分析。

  一、重點發展具有比較優勢的製造業投資

  製造業是當代國際直接投資的首要行業。這個行業門類眾多,輻射面廣,對經濟發展關係重大,並且擁有很大的市場需求量,因而受到國際投資者的高度重視。對於我國而言,將製造業列為境外投資重點行業具有特殊重要的意義。首先,我國經過幾十年的建設和發展,製造業生產規模已很可觀,其技術水平和產品質量顯著提高,在國際市場上具有一定的競爭能力;其次,我國製造業擁有大量成熟的、標準化的適用技術,符合發展中國家小規模、低成本的生產需要,將其用於境外投資不僅容易找到立足點,而且能帶動本國技術裝置、原材料和零部件的出口,充分發揮我國在技術方面的相對優勢,獲得比較經濟利益;再次,目前國際上對勞動密集型的加工製造業產品的進口限制日趨嚴格,依靠擴大出口來發揮我國製造業的生產潛力有很大難度,而透過境外直接投資方式在國外實現就地生產和銷售,有利於繞過國際貿易和關稅壁壘,擴大在東道國的市場佔有率。此外,我國製造業中某些產品的生產能力已經過剩,並已出現不同程度的生產滑坡,透過境外投資將其轉移到國外,既可使富餘的生產能力得到充分利用,延長這些產品的生命週期,又有利於國內產業結構的調整,促進產業結構向高階化方向發展。然而,目前我國製造業的境外投資不僅規模偏小,而且層次偏低,主要集中於技術簡單的初級加工製造行業,這與我國製造業在國民經濟中的產業地位和龐大的經濟技術實力很不相稱。因此,國家應該採取有力措施,對製造業的境外投資進行重點扶持和政策引導。尤其是在機械加工、輕工紡織、化學工業、家用電器等製造業領域,我們應該充分發揮技術上的相對優勢,擴大其對外投資規模,並逐步由勞動密集型產業為主向資本和技術密集型產業為主過渡。以家用電器為例,目前我國電視機、電冰箱、洗衣機、電風扇等產品製造技術已進入成熟期,其在國內的市場已趨飽和甚至生產能力過剩,亟須拓展國外銷售渠道。然而,由於這些產品直接出口受到其他主要出口國(主要是新興工業化國家)的供給競爭和進口國貿易壁壘的雙重限制而不易發展。在這種情況下,積極利用境外直接投資方式就成為這些富餘的生產能力謀求實現的最佳形式。當代國際投資經驗表明,這類投資不僅能獲得廣闊的國際發展空間,而且也有利於獲得較高的投資效益。

  二、有選擇地投資於進口替代型的資源開發業

  資源開發業投資是用於上游部門的投資,故又稱為前向垂直性投資,其目的在於生產和輸入那些國內人均佔有量不足的資源,從而替代該資源的進口貿易。任何一國或地區在經濟發展過程中都會不同程度地遇到資源約束的問題。當一國或地區經濟發展所需的資源發生短缺,或由於數量、質量、成本等方面的原因導致國內不能保證供給,而進口資源又在成本及穩定供應等方面受到限制時,在資源所在地直接投資辦企業就成為彌補資源缺口的必然選擇。我國在實現現代化的過程中,某些資源短缺將在一個較長時期內製約整個經濟的增長。單純著眼於國內,這些資源的供求矛盾將難以解決;而大量進口又面臨外匯緊缺、國外供給渠道不穩定以及市場價格波動幅度大等問題。因此,透過境外直接投資方式,開發我國急需的資源就成為現實的出路之—。

  根據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需要以及境外開發的可能性,今後應將境外資源開發的投資重點放在以下幾方面:

  一是採礦業。我國礦產資源總儲量固然較大,但許多礦種的品位較低。在我國已探明儲量的鐵礦資源中,貧礦高達95%以上,平均含鐵率僅為30%,加上交通和開採條件的限制,難以滿足國內生產的需要。與此同時,國際市場鐵礦資源卻相當豐富,供過於求,利用直接投資開發國外鐵礦資源不僅是可行的,而且是經濟、合理的。

  二是石油業。我國石油資源比較匱乏,人均石油可採儲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9,而我國在石油勘探開發方面已形成了較強的技術能力。發揮這種能力優勢,在境外投資開採石油,既可以滿足國內經濟發展需要,又能為我國經濟可持續發展保留較多的不可再生資源。

  三是林業。在過去一段時期內,我國林木資源受到了過度的開採和破壞,使本來就不豐富的林木資源進一步銳減,現有人均林木蓄積量僅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6。為了彌補國內林木資源的不足,很有必要增加這方面的境外投資。值得注意的是,資源開發型專案所需投資額大,投資回收期長,受地理位置的限制較大,一旦東道國政治和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投資不易轉移,因此對這類投資專案應加強可行性研究和投資風險預測,同時要有雄厚的資金和政治上的.保證。

  三、適當擴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規模

  所謂高新技術是指以微電子技術為代表的一個新興技術群,包括資訊科技、宇航技術、生物工程技術、海洋開發技術、新材料和新能源技術等。目前,這些高新技術正在呈現產業化趨勢,在發達國家逐步成為支柱產業。為了在世界高新技術產業競爭中佔據有利地位,一些國家紛紛向技術先進的國家投資,在那裡新建高新技術子公司或收購兼併當地的高技術公司,藉以進行科研開發和引進新技術、新工藝以及新產品設計,實現高新技術的輸入和迴流,促進國內產業結構高階化。

  我國目前對高新技術產業的境外投資雖然已經起步,但投資規模明顯偏小,對國內產業結構升級的帶動作用不大。為了提高我國境外投資的技術水平和層次,很有必要擴大對高新技術產業的投資規模。首先,我國已有較強的高新科技研究開發能力,在微電子技術、宇航技術、生物工程、超導研究等領域具有一定優勢,我們應該充分利用這種優勢,發展境外投資;其次,目前在國際市場上高新技術產品很暢銷,其附加值也相當高,對該領域投資不僅有利於獲得豐厚的收益,而且能提高我國產品在國際市場上的佔有率,這符合我國境外投資的戰略目標;再次,發展高新技術領域的境外投資,能打破國外競爭對手的技術封鎖和壟斷,獲得一般的技術貿易、技術轉讓許可協議及其他方式得不到的高階技術和最新科技資訊,從而加快我國科技發展和產業結構升級的程序。

  考慮到我國目前的情況,可以將高新技術產業的境外投資大體分為兩類:

  一類以技術迴流為主要目的,即針對高科技發達的東道國進行直接投資,舉辦合資合作企業和參與科技聯合開發等,從中學習和吸取對方的先進技術,然後將技術傳輸回國內運用;

  另一類以擴大國際市場份額為目的,即在國外組建高科技產品開發和經營公司,就地生產和銷售,或者將開發的新產品交給國內企業生產,然後再將產品銷往國際市場。

  四、逐步提高對金融保險等服務業的投資比重

  最近十多年來,國際直接投資流向的一個顯著變化是:用於金融、保險、房地產、諮詢和旅遊等服務業的投資額大幅度增長。據聯合國跨國公司中心統計,20世紀70年代初的世界直接投資存量總額中,服務業約佔25%,到80年代中期這一比例接近40%,到90年代初期已提高到50%左右。迄今為止,用於服務業的海外直接投資仍呈現增長趨勢。國際服務業領域投資之所以迅速發展,根本原因在於隨著國際化大生產的發展,國際分工日趨精細,要求把為生產和管理服務的若干職能分離出來,實行專業化。而服務業跨國公司的發展,反過來又方便了資金的融通,加速了資訊和商品的流通,有利於生產技術、產品質量的改進和提高,也有利於產品、人員和技術的國際交流,從而大大促進生產資本的國際化。從東道國來看,在第一、二產業發展到相當程度後,會對服務業發展提出更高的要求,必須儘快增加這部分專案和設施,提高金融服務、諮詢服務和旅遊服務的效率,因此一些國家、特別是發達國家先後取消了對金融保險等服務業領域外國投資的限制,這也促進了服務業國際投資額的增長。

  在我國非貿易性境外投資中,目前服務業投資所佔比重僅為19%,這一偏低的比例與國際投資發展潮流不相吻合,因而需要逐步提高對服務業的投資比重。與第一、二產業相比,服務業投資風險較小,投資回收期較短,而且資金有機構成較低,勞動力容量較大,發展服務業的境外投資適合我國現實情況。同時,只有加快對服務業的境外投資,才能配合其他行業的投資,增強我國境外投資企業的綜合競爭實力。根據國際經驗和我國特點,目前應大力對外開拓發展的行業有:

  一是金融保險業。它有利於我們在國際上融通資金,增加境外企業和國內企業的資金來源,防範和化解境外投資風險,對我國境外企業的成長髮展起到重大的支撐作用;

  二是建築承包業。它是建立在人力資本輸出基礎上的,既能充分利用我國豐富的人力資源,緩解國內的就業壓力,又能帶動國內裝置和材料的出口,獲得更多的外匯收入;

  三是交通運輸、醫療保健、餐飲服務業。在這些行業領域,我國不少企業已擁有一定的境外投資經驗。其中遠洋運輸已在不少地區取得了較為鞏固的市場地位,以我國傳統醫學技術為主要手段的醫療保健服務業也受到不少地區居民的歡迎,而具有中國特色的餐飲服務業則幾乎在世界各地都已紮下了根。因此,繼續向有關國家的這類市場發展,是有深厚基礎和較大潛力的。

  在制定我國境外投資的行業戰略時,不僅應考慮各行業本身的特點及其發展程度,而且應該與投資區位戰略結合起來考察。由於各國經濟發展水平、自然資源條件、技術層次與特點、外資政策與法規均有不同程度的差異,因此我國境外投資行業選擇的重點亦應有所不同。一般而言,對發展中國家的投資行業選擇應以製造業為主,向其提供適用技術,這對雙方均有利。與此同時,注重開發這些國家豐富的自然資源,以彌補我國人均資源的不足。有些發展中國家(如中東國家)具有廣闊的海外工程承包市場,我們可因地制宜地發展勞務輸出型的建築承包活動。在發達國家,我國投資行業選擇應以高科技產業為主,旨在獲取其先進技術,實現技術迴流,而利潤目標退居其次。我們還應積極發展金融保險等服務業投資,以便利用發達國家廣闊的市場和雄厚的資金。此外,在獨聯體和東歐國家進行投資,可以選擇的主要行業有資源開發和消費品行業等。尤其是俄羅斯擁有豐富的自然資源,但缺少開發資金和技術,而我國的資源開發技術已達到一定的水平,完全有能力與其共同開發當地自然資源。至於消費品行業,目前正是這些國家的“瓶頸”環節,產品嚴重短缺,這為我國企業在該行業投資提供了難得的機遇。

  以上是就我國現階段境外投資行業的總體戰略而論的,隨著時間的推移和情況的變化,境外投資行業戰略亦應適時加以調整與完善。我們應把境外投資行業選擇戰略與國內產業政策的制定緊密結合起來,使境外投資的行業選擇成為國家產業政策的重要組成部分,並及時制定和頒佈《境外投資產業指導目錄》,以便加強對境外投資活動的政策導向與宏觀調控,使境外投資與國內投資形成一個有機的整體,相互補充,相互促進。為了確保境外投資行業戰略的有效落實,國家應結合產業結構調整的實際情況,對鼓勵發展的境外投資專案在稅收、外匯、信貸等方面予以扶持,允許其按國際慣例在境外以靈活的方式籌集資金,為其創造相對寬鬆的投資環境。同時應建立健全各類行業協調和諮詢組織,對屬於同一行業內的境外投資進行統籌協調,避免投資分散和內部過度競爭,以便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提高我國境外投資的經濟效益。

【境外投資的戰略選擇】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