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屋>講話稿> 準確把握高考合作創造未來講話稿

準確把握高考合作創造未來講話稿

準確把握高考合作創造未來講話稿

  各位家長:

  大家好!今天,我重點與大家交流三個問題:

  第一個問題是。怎麼認識,這是我們在座的家長所面對的一個問題,也是學生和學校面對的一個問題。有的家長認為我們是不是倒黴呢,剛好這一屆學生碰到了,其實我們不應這樣看。其實這是挑戰,也是機遇。學會面對挑戰、勇於面對挑戰,這本身對孩子也是一種教育。所以我們學校歷來就是要學生學會面對挑戰、勇於面對挑戰。我們也不把新高考當作多麼大的困難,在2014年上海開始的時候我們就同步進行研究,老師就分批赴上海進行培訓,所以在這一點上我們是準備很充分,充滿自信的,大家不要有什麼顧慮。

  大家都應該知道從今年的新高一開始,我們的高考模式發生了的變化。原來的模式3+X,“3”就是語文、數學、英語,X就是理科綜合或文科綜合。理科的三個科目放在一起組成一個試卷叫理科綜合,包括物理、化學、生物;文科三個科目放在一起,包括歷史、地理、政治,綜合起來叫做文科綜合,X就是理綜和文綜。所有的考生只有兩種選擇,選擇文科的組合還是理科的組合,這就是我們原來理解的文理分科,原來的高考就是在文理分科的基礎上分兩大類來進行考試。

  而現在的高考叫做“3+3”,前面的“3”還是語文、數學和英語,後面的“3”就沒有固定的選擇了。後邊的“3”就是每個學生從六門學科當中任意的選取三門。原來我們的高考只有兩種選擇,現在六門學科任選三門有20種選擇,我們過去文理的概念就沒有了。你選的這三門的科目也可能有理科的科目,也可能有文科的科目,所以新高考最直接的一個變化就是不再分文理了。

  過去很多家長、學生在選科的時候很困惑,我到底是適合學文科還是適合學理科,而這時候有20種選擇,到底怎麼選好,大家顧慮比較多。那怎麼樣來選擇,這是我們面對的一個問題。實際上,從的內涵上來看,他為什麼要這樣改?根本是因為每個學生特點本來都是不一樣的,都有自己的特長,單純地分文科和理科這兩類是不科學的。每個同學都有自己的特長和強項,所以你選擇自己有興趣的、擅長的學科來學習,是最容易成功的。沿著優勢學科發展是最有活力的,最具有創造力的,是最有益於成功的。所以一方面是要求在學科上的改革,同時也是教會學生如何選擇,從現在開始選擇你擅長的`科目,選擇你學習優勢的方向,實際上,一定意義上也選擇了你發展的方向。

  大家想一下:還有什麼比在人生當中學會選擇自我發展的一種正確的道路更重要的?所以從這個意義上高考是從這樣一個內涵上來影響和引導孩子,我想這個方向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種改革給大家帶來的困惑實際上也沒有這麼複雜,所以現在大家一談,把選課走班炒作得很厲害。這裡面有很多所謂的專家,更多的是商家進行的炒作,一炒作學生家長都著急,這樣商機就來了:你來我這兒我給你培訓和指導啊,還有有關的資料可以看一看,還有光碟,還有軟體……所以我們不要過度的去跟風,也不要過度的擔心。實際上我們就應該從內涵的要求上去想,這個到底要幹什麼。實際上,就是尊重學生的個性,能夠讓學生自由選擇,讓他選擇自己喜歡的學科,選擇自己的優勢學科來發展,學生在這樣一個方向的發展是最有效的發展,是最充滿活力和最具有創造性的發展。

  所以我們抱著這樣一個態度發現其他的並不是太大的問題。選課、走班都好安排,但是我們看到的真正的模式形式之後,想到是什麼讓學生能夠更有效地發展,這是我們要考慮的問題。所以學校在這個方面的一個做法是充分、細緻、有深度地準備而不是侷限得像社會上炒作的把精力用在怎麼分班怎麼選課上,我們最大的關注點放在學生怎麼發展有利上,他對什麼感興趣、他的優勢在哪裡,怎麼發展對他的今天有利,對他的未來有利。新高考後面還有一些具體的問題我們還會在今後的具體時機裡再和家長及時溝通。

  第二點就是自主招生。現在家長也關注自主招生的問題。為什麼要推自主招生?自主招生說到底也是一種綜合考察。這說明我們過去的高考單純地從卷面考察是不全面的,不能全面地、客觀地來考察、選拔一個人,所以才出了自主招生。透過卷面的考察是存在侷限性的,那自主招生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尊重特長,所有學文科、學理科的都用一種試卷來決定,如何能看出特長?每個人都是不一樣的,而每一個人的特長都是重要的,幾乎每一個成功人士都是在自己擅長的方向上、感興趣的方向上、有優勢的方向上得到有效的發展,才有了成功。所以這在選拔人才時,國內一流高校是非常重視自主招生的。

  故在自主招生當中,就出現了特長的選拔。學科特長特別受重視,現在高校比較看重的就是學科比賽,作文大賽、英語大賽、物理化學生物奧賽,學生在這一個專業上有沒有特長,其實代表著他在這個專業上有沒有發展的潛力,所以這是高校判斷人才的一個標準。

  還有一個方面就是他的實踐性,單純從試卷上來考察的話,一個學生的實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組織能力、思維能力、思維的靈活性是看不出來的。所以高校就增加了面試,冬令營、夏令營在那裡幾天的學習生活,透過這樣來活動來看你的組織能力、你的思維能力、你的情商,方方面面都得到了一個考察。

  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所有的這些都決定了孩子發展的潛能和潛力,所以高校就是要透過自主招生這樣一個途徑更加全面地來選拔學生,尤其是頂尖的大學,所以這樣就有了自主招生。現在高校自主選拔主要是有兩種形式:一種是高校自己組織的自主招生,是到學校去讓孩子進行學科測試,另一個是面試。還有一種就是綜合評價錄取,它包含了學生的發展報告、學業水平考試。

  就像剛才提到的,我們好多學生現在選三門,好多學生都做好準備了,選哪三門從現在開始就選好了,剩下的三門就不管了,這也是不行的。所以要打好全面基礎。3+3,第一個“3”是共同基礎,後邊的“3”是特長;沒有選的那個“3”必修階段也必須學紮實,因為它代表著全面基礎。所以在綜合發展報告裡一個重要的考察內容就是學生髮展報告裡邊看學生各科有幾個“A”幾個“B”,所以除了高考要考的科目,其他的科目也都要達標。這樣才能在自主招生上贏得一個好的條件。另外,還有個人興趣特長,運動會當中取得了什麼名次?學習當中贏得了什麼奧賽名次?唱歌比賽取得了一個什麼名次?這都是他的特長和技能。透過這些再加上面試,才能較為全面的考察一個人是否做到了全面發展,是否符合未來社會對人才的需求——說到底,這個自主招生就是一個全面綜合的考察、選拔。是我們高考書面考試的一個有效的補充。實踐證明,一些高校,尤其是北大、清華,透過這樣的方式選拔的學生是非常受認可的。這些學生在大學和未來社會發展的後勁比較好,發展的狀況比較好,所以說就應該是一個方向。

  這裡也要提一點,可能有的家長說我的孩子沒有很突出的特長,是不是就沒有比較必要發展他的特長。這個特長和成績沒有太大的關係,每一個學生除了這六個學科,還有體育、藝術等等方面,總有他相對擅長的方面,這也是他的特長。所以特長不是絕對的,他能拿奧賽一等獎,我不能拿一等獎我就沒有特長了嗎?不一定。二等獎也是特長,甚至沒有拿獎,但是這個學科相對來講就是我的優勢,這也是優勢學科。所以這個優勢學科代表著一種基於優勢的發展,這對個人來說是最好的發展,對學生來講影響他的一生。同時我想這個優勢的發展還能引領孩子其他方面的發展,比如數學有優勢,而數學的優勢表現為一種思維優勢,而這種思維作為一種能力會潛移默化的影響他思考問題的方式,訓練好了各個學科都是受益的。大家應該都有這個體會,比如打籃球,擅長打籃球,則體能、協調性、技能都有發展,在此影響下,其他方面諸如跑步、彈跳等運動能力都會有提升,所以學科能力是相通的。所以有條件的,孩子有這個願望的,大家要積極地創造條件,積極地去支援他,並不是拿不到奧賽一等獎,學了就沒有用。所以教育的本質是對人生的深度影響,而不能用功利的標準去簡單衡量。

  第三個問題就是家教的問題。現在這個市場很大,市場好都是“家長支援”的結果,也是迎合了家長現實的需要。這一方面也說明家長重視教育,捨得在孩子身上下功夫。但是大家大部分應該都有這個體會,家教很普遍,但是總體上效果不是很好,原因是什麼呢?其實,我們更重要的得考慮是否需要,能不能給我們這個幫助,這是我們首先應該思考的。所以你是否瞭解孩子?他需要什麼?他的困惑在哪裡?就像就醫,需要了解病情一樣,瞭解孩子是前提。說到底,最瞭解孩子的除了我們家長,再就是我們的老師。老師和學生有著長期的、方方面面的接觸,他最瞭解孩子的問題。但外面的輔導老師沒有一個長期的、深入的瞭解,他只是講知識、講內容,他不瞭解孩子的問題,這種指導沒有針對性,就沒有效果。這就是沒有實效的原因。

  家教,我們說在學習出現了問題,出現了困惑才去找家教,也恰恰說明了這個孩子存在的問題不是表面問題,他是深層次的問題。作為家長,能不能找到他的根上去?他到底存在什麼問題?找準了,我們再去發現問題,解決問題,這才是重點。而往往這方面,家長了解得少。社會上有一些教師水平是比較高的,他們都會在和孩子們的交流當中發現問題,看他出現問題的原因是什麼,找到他的根源,幫助解決和指導,只有這樣的才是有效的。所以我們鼓勵孩子出現問題能多和老師交流。大家可以看到,我們開家長會,我們開學生會,都是透過調查問卷來進行的,不是校長坐在這裡一套理論講下來就結束的。我們是透過問卷調查來看反映出來的問題,找到他們的困惑,有針對性地來進行,教育就應該這樣。本來就不是問題的問題,給大家講就沒有什麼意義。所以這裡,大家應該把握好。當然我剛才說了,現在家教最有價值地方,在於孩子特長的發展,因為學校的資源是有限的,不可能在所有的方面都滿足學生髮展的需要。所以我們說,從特長髮展的需要,比如各類競賽等等,在校外尋求指導是可以的。在特長的發展上,我們家長中間有高手,在社會上有高手,還有在一些高校,能夠找到一些幫助解決問題的資源,這才是家長最應該做的,也是最有價值的。

  我們還有好多問題需要溝通,需要解決。但是最根本的一點,我們家校合作是有分工的:學校的優勢,家長不要代替;家長也有自己的優勢,學校更代替不了。我們合作的主體是學生,我們做的一切工作都是在學生身上來實踐。這裡有個非常重要的詞就是“不能替代”。所有的替代,都是讓學生失去學習的機會。舉個例子就是選課,學會選課,選擇按自己的發揮方向,選擇自己未來的道路,這是多麼重要的課題。這不是耽誤時間,這是高考最內涵的東西,凡是孩子們在社會生活中需要的,都是學習的內容,我們不要代替,我們家長需要做的就是營造好的氛圍、做出好的示範、做一個榜樣,應該給創造他發展的平臺和機會,其餘的,還是要交給孩子。老師再好,再有學法,最後都要變成學生有學法、有才能,才能產生髮展和進步的效益。所以,要想辦法讓學生得到鍛鍊,這一點我們應該牢牢記住。不要越位,不要代替,否則,我們做的都是無用功,我們的家校合作就沒有意義了。

  還有很多問題,我們以後有機會再溝通,我就先講這些,謝謝大家。

【準確把握高考合作創造未來講話稿】相關文章: